说明文整体感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请参阅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四升五语文暑假辅导阅读讲义-说明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二)阅读技巧一、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首先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这大多可根据说明文的题目得知。
比如《鲸》这篇说明文,从题目我们就能得知它要说明的对象是鲸。
接着我们要认真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要仔细揣摩关键句(包括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向子),从而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比如,《鲸》的开篇就写出了鲸的大:“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还有段落中心向,“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进一步说明了鲸是“哺乳动物”。
二、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述)一一分(具体)一一总(概述)”式、“总一一一一分”式、“分一一一一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三、分析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会采用必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較、分类别、列图表等。
阅读说明文,一要看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三要将说明对象的特点与说明方法联系起来,什么样的事物适合使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这样分析才透初、扎实。
比如,《鲸》中讲到“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猎那么重”。
这句话送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清楚、直观地写出了鲸的“大”,语言朴实、简洁、准确。
鲸是生活中不常见且非常特殊的动物,它的“大”往往是人们不可触摸与具体感知的,因而文章中多处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所说明的事物更形象、直观、具体。
因为说明对象的不同,也有许多说明文除了使用常见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简练外,还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如《松鼠》一文在介绍松鼠的外形时是这样描写的:“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三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库
【说明文阅读】三年级▲说明文阅读特点和技巧: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⑴文章的题目⑵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⑶文章中的一句话⑷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研读品味。
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
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说明列数字,准确说明打比方,生动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下定义, 准确说明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片段(一)在西沙群岛的海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海鸟自由自在地飞翔(xiáng)。
四年级作文课说明方法
2016年12月9日四年级阅读理解——说明文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⑴文章的题目⑵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⑶文章中的一句话⑷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
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它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说明。
列数字,准确说明。
打比方,生动说明。
作比较,突出说明。
下定义, 准确说明三、说明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准确严密、简明。
四、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起等。
五、说明顺序。
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六、习题练习。
吃荤的植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①动物以植物为食.,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②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
(它们布设陷阱(jing)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沾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说明文的答题技巧1答题技巧:1.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3、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看内容,辨顺序。
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
找重点词句辨顺序。
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
拓展阅读:说明文的特点三要素是什么说明文的三要素是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说明文三要素:1、内容的严密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中考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全)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①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①把握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⑧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①把握象征意义;②语意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②过渡段:承上启下。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④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B、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一、读:设法读精彩首先是指向性朗读,许多说明性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
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其次是情趣性朗读,如模拟读、想象读、美读等。
这样多种方式、层层推进地读,就会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悟出言外之意。
二、品:品析语言,悟出方法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应该不知不觉中巧妙渗透、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从中感知到了语言的精妙,领悟到了文本中用词的准确性,切不可枯燥讲解。
1、自主感悟,感受不同的说明方式。
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使知识获得与方法渗透合二为一。
2、理清关系,感悟语言的逻辑性。
说明文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有理是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通过教师一步步精心地预设,不仅使学生读懂了句子意思,理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授他们以“渔”,掌握读懂此类文章的方法。
3、替换比较,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比较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换词或删词等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拓:有效拓展,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适度拓展,创造性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活用说明方法,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
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丰富更立体的感知。
2、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
科普文中也有文本的空白点,在空白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班级姓名【考点概要】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要考点】1.填空、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2.强调语言品析。
说明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语言特色:准确、简洁、此外,在对文艺性的说明文考查中,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设问、排比、对偶、拟人等。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其目的不在于抒发感情,而在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解题方法指导】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步:粗读文章所谓粗读,就是指通读文章,整体感知。
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找中心句、明确要点、搜集文章的信息,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等内容。
对文章有个初步的理解与认识,这将为下一步做题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读文章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
具体要求:1.明确说明中心: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2.理清顺序: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重点讲解——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E 由性能到功用;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核舟记》第2段。
注意问题: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及技巧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及技巧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主要有: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要说明的事理;理清说明思路,明确说明顺序;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理解表达作用;了解说明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表达作用;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等等。
说明文阅读,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明确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不同点。
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在弄清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事物的特征。
例如20xx年绵阳中考题《令人惊叹的细胞》是这样考查的“本文介绍了细胞的哪些特征?请分条概括。
”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2)(3)(4)(5)四段各说明了细胞的一种特征,概括这四段的大意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看题目;(2)看段首;(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
其次须通读全文,了解重要信息。
再次要掌握一定的概括方法,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一般要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如文中有说明特征的中心句可直接用中心句。
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部份分别说明。
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说明对象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类是说明抽象事理的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
要明确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首先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弄清它属于哪一类说明文,就可以基本判定文章的写作对象。
在说明文中,说明对象常常在文章标题中就体现出来,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二、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1)下定义。
这是一种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事物特有属性的说明方法,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常用这种方法来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严密性,其作用是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总结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五种说明方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更具体、更详细。
(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3)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4)列数字(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2小学语文常见的说明方法1、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专题01 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讲义+试题)(含答案)
【暑假阅读】说明文专题01 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方法技巧】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所要介绍的具体事物。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明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从整体入手了解文章内容。
2.参考文章的标题,有些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和本质特征。
3.看首段内容。
4.抓住首括句、总结句、中心句,许多优秀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典型例题】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00多米深海发现生物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有350种动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群。
科学家们介绍说,这里的动物世界太让人惊讶了。
根据我们迄(qì)今所有的知识,大部分动物不能在如此深的水下生存,因为那里的生存环境与水面上完全不同。
1000多米深的水下是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那里的温度降到了零下,而且压力也是地面的数百倍,以致聚苯(běn)乙烯(xī)的罐子能被挤压成只有一个指头大小。
在太平洋的这一角落里,850多种动物已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而且生活了很长时间。
这些动物有:细长的刺海胆、海星、甲壳动物、海葵(kuí)和海蛛等。
其中新发现的种类非常多,研究人员正在忙于对它们进行分类。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们不熟悉的这些动物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
这个新发现令科学家相信,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问题】这篇短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科学家________。
由此,科学家们推测________。
【参考答案】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解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说明文答题技巧
说明文答题技巧说明文答题技巧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说明文,说明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明文的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篇11、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
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应对策略:(1)说明对象: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2)给文章拟标题,要体现简明、新颖、概括的原则。
一般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3)说明内容应是一句话,以句子的形式出现,往往在开头、结尾。
(4)段意概括:先找中心句;不要用疑问代词;没有中心句要摘要联合,结合标点认真提炼。
2、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应对策略:(1)下定义,要用"什么是一种什么"的句式。
(2)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一般从原文中找,但需要把零散的意思归纳到一个完整的大句子中。
3、筛选--常用的疑问词如:"有哪些""为什么""哪几个方面"等。
对策是:找准原段,分析句意,把握句间关系。
若是总分关系则用总写句,标点十分重要,一般一句介绍一个意思。
4、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
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2)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加特点);(5)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注意:书写要认真准确。
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把这种方法和要说明对象的特征结合起来,5、顺序--考查说明的顺序。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战江语文01基础梳理1.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如:《鲸》)和事理说明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如文笔优美的布封的《松鼠》)。
2.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3.说明的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A.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常会出现“比如”、“例如”、“如”等字样。
B.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鲸》一文中,“鲸总得来说分两类”一句便是典型的分类说明的标志。
C.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
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整体感知”知什么
备课参考5㊀20185整体感知 知什么孔令香㊀㊀有位老师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ꎮ一上课ꎬ就问学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影»一文ꎬ最令你感动的是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一段内容? 这样的设计未免显得太突兀了ꎬ甚至于会令学生一头雾水ꎬ就连听课的老师也有些无所适从ꎬ找不着方向ꎮ阅读教学一定要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ꎮ我们一致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 整体感知 局部揣摩 整体升华 的过程ꎮ这符合一般的语文学习的规律ꎬ也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性的认知规律ꎮ禅宗有三句话非常有名: 看山是山ꎬ看水是水ꎻ看山不是山ꎬ看水不是水ꎻ看山还是山ꎬ看水还是水ꎮ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ꎬ它对于我们语文教学的启发就是要沿着学生的认知事物的规律㊁感知课文的规律㊁学习语言的规律来进行学习ꎬ特别要讲究循序渐进ꎬ由浅入深ꎬ渐入佳境ꎮ«语文课程标准»中说: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ꎮ 这无疑是对传统的一味注重作家作品㊁字词句段㊁语文这种肢解式㊁灌输式㊁传授式的教学方式㊁方法的全盘乃至于颠覆式的否定ꎬ启发我们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㊁整体感知ꎮ整体感知ꎬ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ꎬ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ꎬ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ꎮ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ꎬ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ꎬ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ꎬ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ꎮ因此ꎬ 整体感知 的内涵和地位ꎬ在现阶段起了实质性的变化ꎮ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做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ꎮ一㊁整体感知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学习一般的记叙文或者是小说类的文学作品ꎬ要对所叙述的事情能用一两句话做出简洁的概括与归纳ꎬ能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复述或转述ꎬ能对作者的叙述艺术进行初步感知ꎻ对于议论文要能正确理解并说出文章的主要观点ꎬ读过以后受到了什么启发ꎬ并初步体会文章说理的严密性㊁逻辑性ꎬ从中受到一种理性的启迪ꎬ以丰富自己的心灵ꎻ对于说明文要能概括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ꎬ初步体会文章说明的准确性ꎬ从中获得以前未曾了解到的知识ꎬ以开阔自己的视野ꎻ对于古典诗词要能初步懂得诗歌写了什么ꎬ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ꎬ并从其中极为简练的描写中获得一份美感ꎬ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涵养了自己的心性ꎮ二㊁整体感知是对文章语言初步的欣赏古人云: 感人心者ꎬ莫先乎情ꎬ莫始于言ꎮ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要义ꎬ情感㊁写法这些东西都要诉诸于语言才能表达出来ꎬ因此ꎬ整体感知特别强调对于文章语言的初步把握ꎮ其实ꎬ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就实实在在地感知着语言ꎬ通过阅读语言与作者对话ꎮ在这种对话中ꎬ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大致形成了 或朴素平实㊁饱含深情ꎻ或简洁流畅㊁明白如话ꎻ或含蓄隽永㊁耐人寻味ꎻ或发人深省㊁富含哲理ꎻ或清新淡雅㊁宝灵秀丽ꎻ或优美生动ꎬ诗情画意ꎻ或情文并茂ꎬ理趣并重ꎻ或风趣幽默ꎬ轻松活泼ꎻ或留有余地ꎬ意味深长ꎻ或多种表达ꎬ引起共鸣ꎻ或工对整饰ꎬ骈散结合 学生喜欢一篇文章ꎬ很重要的一点是被文章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ꎬ以至于欲罢不能ꎬ看了一遍还要反复欣赏ꎮ对语言的感知能力ꎬ对语言能做出怎样的评价ꎬ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感能力的高低ꎬ究其实还是语文素养的高下ꎮ备课参考6㊀2018 5㊀㊀三㊁整体感知是对文章情感的体验与感受刘勰关于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的理论在«文心雕龙 知音»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论述: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ꎬ观文者披文以入情ꎻ沿波讨源ꎬ虽幽必显ꎮ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的人莫不是情郁于中ꎬ情不能自已ꎬ有感而发ꎬ所谓 如鲠在喉ꎬ不吐不快 ꎬ莫不是真挚的思想感情的流露ꎮ学习文章的人首先感知的是文章的情感ꎬ正是那种真挚的情感引领读者手不释卷ꎬ欲罢不能ꎮ好的文章极至于使人潸然泪下ꎬ因为那是作者一颗心的真情的述说ꎬ沿着这情感的路子去探寻ꎬ即使是曲径通幽ꎬ山高谷险也一定能与作者的心灵获得不期的相遇ꎮ就像是钟子期听到俞伯牙的琴声一样ꎬ钟子期反复慨叹着巍巍乎若高山ꎬ荡荡乎若流水 ꎬ 高山流水会知音 一时成为千古佳话ꎮ举个例子说:有人读沈从文的作品ꎬ 常常会有一种灵魂欣然相遇的归宿感 ꎬ 并不是为了其它什么ꎬ而是为了一场与高贵的灵魂的欣然相遇ꎬ为了一场自身在世俗中日渐沉沦的精神的救赎 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ꎮ我曾经做过一次 整体感知 阅读的尝试ꎬ执教的是冰心的散文«小橘灯»ꎬ结果发现学生读过课文后ꎬ感受最深的不是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艺术ꎬ也不是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ꎬ而是文中 小姑娘 那镇定㊁勇敢和乐观的精神!并且深深地被小姑娘的这种镇定㊁勇敢㊁乐观所感动ꎬ对比自己ꎬ小姑娘身上有许多令自己学习的意志与品质!学习欧 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ꎬ学生首先感知到的是文章所叙述的美国下层社会那个凄婉而又感人的爱情故事ꎬ以及主人公德拉与吉姆这对贫贱夫妻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ꎬ并为之叹息甚至掬一捧同情与感动的泪花ꎬ而不是首先感知文章的故事在叙述艺术上的 妙用 ꎮ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仙桥中心小学(271400)我的阅读发现:让前置性学习更有效鲁国华㊀㊀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布置的语文前置性作业ꎬ基本以自学生字新词ꎬ读通课文为主ꎮ而我ꎬ则在此基础上ꎬ引导孩子以记录 我的阅读发现 为主ꎮ就我自身的经验而言ꎬ记录 我的阅读发现 ꎬ是提高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ꎮ所谓记录 我的阅读发现 ꎬ就是孩子在文章重要之处作出圈㊁点㊁勾㊁画等批阅符号ꎬ在阅读作品时通过对语言的感受㊁理解㊁鉴赏等过程ꎬ从而形成一定的书面文字ꎮ那么ꎬ在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中ꎬ如何引导孩子记录 我的阅读发现 呢?我的一般做法是ꎬ引导孩子在表达特色处赏一赏ꎬ感情触动处抒一抒ꎬ疑难困惑处提一提ꎬ生发联想处表一表ꎮ一㊁赏在表达特色处我们教材所选编的课文ꎬ很多出自名家名篇ꎬ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ꎮ它们有的结构新奇ꎬ非常引人入胜ꎻ有的语言瑰丽ꎬ令人目不暇接ꎮ读了这样的文字ꎬ总会引起大家心灵的思考ꎬ从而对自己会很有所得ꎮ如«五彩池»中ꎬ当孩子读到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ꎬ像一圈圈彩带ꎬ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ꎬ有像葫芦的ꎬ有像镰刀的ꎬ有像盘子的ꎬ有像莲花的 这个语句时ꎬ被五彩池的绚丽多姿所深深地吸引ꎬ。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1做说明文阅读题时是最让人头痛的了,下面有几种方法帮助解决说明文阅读题。
阅读说明文应该抓住以下方面。
(一).理解说明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理解__内容是指明确说明的对象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阅读说明文,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便掌握了__的中心。
在整体阅读,理解说明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局部分析,综合概括。
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分析__组材和选材,段落层次的意义和联系,从而综合归纳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列举了中国石拱桥中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赵州桥和卢沟桥。
我们在分析这两个例子时,不难发现这两座桥虽有不同之处,但却都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共同特点,因此可以综合概括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抓住关键语句。
许多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会明确交待对象的特征,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我们要学会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从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一开始就明确交待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抓住了这个关键语句,就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了。
总结:其实做说明文时,把握说明对象,抓住关键句,综合概括是重点。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2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__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
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__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
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说明文的三要素
说明文的三要素说明文三要素1.被说明对象的特征,2.说明的顺序,3.说明的方法.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
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
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
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
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怎样阅读分析说明文?第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从而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进一步理解说明内容。
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
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
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第二,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分(具体)——总(概说)”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
说明顺序是多种多样的。
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五年级说明文阅读特点和技巧: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文章中的一句话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研读品味。
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
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说明列数字,准确说明打比方,生动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下定义, 准确说明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说明文阅读训练片段(一)袋鼠是一种有趣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思路方法指导
抓好关键句
• 抓段落的关键句 抓段落的关键句——概括全段 概括全段 (关注段落首尾句) 关注段落首尾句) 首尾句 • 抓全文的关键句——统领全篇 统领全篇 抓全文的关键句 (关注文章开头) 关注文章开头) 文章开头 • 抓过渡的关键句 抓过渡的关键句——揭示上下文关系 揭示上下文关系 连接词、 (关注连接词、高频词、 关注连接词 高频词、 序数词) 序数词)
题型: 题型: (六)阐释文中概念
•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1、文章中如有概念说明,可直 、文章中如有概念说明, 加以摘录或整理 摘录或整理。 接加以摘录或整理。 2、 根据题目要求,找出与概念 、 根据题目要求, 直接有关的重要内容( 直接有关的重要内容(划出重 点词语、句子),分析整理, ),分析整理 点词语、句子),分析整理,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 • • •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知新1 知新
1、明对象 、
整体感知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知新2 知新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 杏花开了, 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 耕地;桃花开了, 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 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 布谷鸟开始唱歌, 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 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理思路:抓关键句—— ——同 理思路:抓关键句——同 类合并
科技说明文阅读中“整体感知” 几种常见题型:
(1)指出说明对象 ) (2)拟写文章题目 ) (3)概括文章内容 ) (4)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 (5)完成全文或段落层次示意图 ) (6)阐释文中概念 )
题型: 题型: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给本文拟写一个标题。 (二)给本文拟写一个标题。
题型: 题型: 阅读全文或某个段落, (五)阅读全文或某个段落,完成全文 或段落层次示意图。( 。(主要考察对文 或段落层次示意图。(主要考察对文 章结构层次的把握及内容的概括。) 章结构层次的把握及内容的概括。)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题目入手 (1)从文章题目入手,整体把握文 )从文章题目入手, 明确各段主要内容。(抓中心句、 。(抓中心句 章,明确各段主要内容。(抓中心句、 关键句) 关键句) 结构入手 (2)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段落关 )从文章结构入手, 理清写作思路。 系,理清写作思路。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一般说明事物的文章, 1、一般说明事物的文章,可直接摘引文章说明的主体 对象。 对象。 文章说明的主体对象往往可以作为文章的题目 往往可以作为文章的题目。 1、文章说明的主体对象往往可以作为文章的题目。 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2、针对某些问题而写的说明科学原理的文章,“说明 针对某些问题而写的说明科学原理的文章, 某些问题而写的说明科学原理的文章 对象”即为所要说明的问题。 对象”即为所要说明的问题。 针对某些问题而写的说明科学原理的文章, 2、针对某些问题而写的说明科学原理的文章,“所要 说明的问题”即可作为文章的题目。 说明的问题”即可作为文章的题目。 如:“脸儿为什么红起来” 脸儿为什么红起来”
抓全文的关键句 全文的关键句 ——统领全篇 统领全篇
(关注文章开头) 关注文章开头) 文章开头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 精美,布局统一, 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 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抓过渡的关键句 过渡的关键句 ——揭示上下文关系 揭示上下文关系
(关注连接词、高频 关注连接词、 连接词 序数词) 词、序数词)
• 有的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 有的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 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 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 千百年来,薰衣草不但可以当作爱情的 千百年来,薰衣草不但 不但可以当作爱情的 象征,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象征,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美丽的薰衣草》 ——《美丽的薰衣草》
题型: 题型: 本文说明的中心(或主要内容) (三)本文说明的中心(或主要内容)是什 么? (四)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明确说明对象——明确对象特征(理 明确对象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 明确对象特征 思路:抓关键句—各段同类合并 各段同类合并) 思路:抓关键句 各段同类合并) 格式:说明对象+特征(特点、形态、 格式:说明对象+特征(特点、形态、 性质、结构、功用) (原因、规律、 性质、结构、功用)/(原因、规律、 成果、危害、影响、前景、应用等) 成果、危害、影响、前景、应用等)
友情提醒
•有的语段中没有明显 有的语段中没有明显 的关键句, 的关键句,阅读时可 以从语段中抓关键词 以从语段中抓关键词 来概括归纳。 来概括归纳。
知新2 知新
1、明对象 、 2、 2、明特征
整体感知
事——题目 题目 事物 事理——首尾 首尾 事理 事物——特点、结构、功能等 特点、结构、 事物 特点 事理——原因、规律、应用等 原因、规律、 事理 原因
1、明对象 、 2、 2、明特征
整体感知
事物——题目 题目 事物 事理——首尾 首尾 事理 事物——特点、结构、功能等 特点、结构、 事物 特点 事理——原因、规律、应用等 原因、规律、 事理 原因
理思路: 理思路:抓关键句
抓段落的关键句 段落的关键句 ——概括全段 概括全段
(关注首尾句) 关注首尾句) 首尾句
• 1、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的类型: • 2、常见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 • 3、常见的说明方法:( 种) 、常见的说明方法:(10种 :( • 4、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 • 5、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 式 式
第一专题 说明文的整体感知
温故1 温故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明段意
同类合并
理思路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1.通过“虹”引出石拱桥 通过“ 通过 2.总体说明石拱桥的特征: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总体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总体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结构坚固、 3.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4.举例介绍赵州桥的历史悠久 举例介绍赵州桥 举例介绍赵州桥的历史悠久 5.举例介绍赵州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等特点 举例介绍赵州桥结构坚固、 举例介绍赵州桥结构坚固 6.举例介绍卢沟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等特点 举例介绍卢沟桥结构坚固、 举例介绍卢沟桥结构坚固 7.举例介绍卢沟桥的形式优美、闻名世界 举例介绍卢沟桥的形式优美、 举例介绍卢沟桥的形式优美 8.举例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举例卢沟桥 举例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9.说明我国石拱桥有着辉煌成就的原因 说明我国石拱桥有着辉煌成就的原因 10.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事物——题目 题目 事物 事理——首尾 事理 首尾
中考指导用书标题训练
P97《美丽的薰衣草》 《美丽的薰衣草》 P101《水晶》 《水晶》 P104《脸儿为什么红起来》 《脸儿为什么红起来》
温故2 温故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赵州桥 古代 卢沟桥 现代的发展 取得成就 的原因
说明文阅读复习 指导
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 • 《中考指导书》考试内容 中考指导书》考试内容: •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 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和科学思想方法. 和科学思想方法
•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 2、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 、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辑顺序。 辑顺序。 • 3、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 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分类别、 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分类别、画 图表、引用。 图表、引用。 • 4、说明文的语言:前提是准确,有平实和生动 、说明文的语言:前提是准确, 两种基本风格。 两种基本风格。 • 5、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包括总 分、分—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包括总—分 总等, 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 分 总等 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 地剖析事理)。 地剖析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