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规范种植存在哪些问题

合集下载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年第12期现代园艺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刘亭亭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气候,使得这些特殊的环境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和生长。当前随着我国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材企业为了确保药材质量,已经和适宜药材生长的地方签订了药材种植协议,地方政府也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以期通过中药材的种植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问题;建议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科技部便已经把“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作为中药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地方在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加上农民单独种植无法形成种植规模,使得种植成本较高。所以,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以降低中药材种植成本,保障中药材质量。但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生了负面影响。

1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无法真正实现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耕种是药农在种植药材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种植经验,主要是通过轮作倒茬耕种来改善土壤结构,从而不断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细菌含量和杂草。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较为普遍,但往往只会集中种植一种或几种中药材,种植结构单一,致使轮作倒茬耕种不合理。由于农作物产量少,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农民往往倾向于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所以,轮作倒茬耕种落实不到位。这种种植模式也存在比较明显的资源浪费情况,特别是不同种类的中药材种植,对季节及气候要求不同,如果能够实现合理规划,可利用科学的种植模式改善土壤肥力及结构。

当前中药材种植存在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中药材种植存在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医药

产业,调整林下经济发展布局,形成以发展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结构。通过财政、投资公司、社会资本三方筹资设立中药材发展基金,依托玉山县森林资源优势,加快中药材种植土地流转,探索土地收贮制,引导全县中药材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合理布局。4.2积极宣传,加大资金扶持

通过融媒体力争将林下经济政策宣传到位,力争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县里要及时出台中药材、油茶、精品果业相关补助及融资政策。积极利用金融信贷,对涉及林下经济种植的优先办理财政惠农通,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4.3建立基地,引导规范种植

把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作为林下经济的重点来抓,通过帮扶基础较好的林下经济基地,或通过招商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参与林下经济基地建设,将示范基地优先列为相关项目进行扶持,做精做强示范基地来带动全县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要依托各大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加强对药农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科技普及率,使种植户掌握主要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树立GAP 种植理念,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管,形成本地“绿色+道地”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4]

4.4培育龙头,打造知名品牌

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形成以基地(企业)为带动、专业合作社为支撑,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林下经济发展局面,延伸了产业链,打造知名品牌,以加工促种养,以龙头辐射拉动林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引导生产、联接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作用,引导农户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形成联结关系紧密、推进机制完善、竞争能力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户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坚持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探索总结了一套绿色无公害生产种植技术,力争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证书。

我国中药材规范种植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中药材规范种植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中药材规范种植存在哪些问题

2004-06-24 15:27:22

2004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第1号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洛丹参基地在获得认证的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首家正式通过GAP认证。此消息在网上发布,迅速在行业内传播,引起各方议论。“天士力公司商洛丹参基地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写出800万字的档案资料,终于获得了全国首家GAP认证文书”。但笔者们认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有必要的,但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GAP认证的质疑

1、GAP认证不可匆忙上马

从1998年开始,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5个“P”,即GAP、GLP、GCP、GSP、GMP。5个“P”中,GLP、GCP、GMP、GSP都是人工可控条件下的认证,而GAP是人工不可控条件下的认证。对我国中药制药企业GMP的认证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GAP认证,在认证方法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套用GMP的认证方法来对中药材基地进行GAP认证是难以行得通的。而中药材栽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是一个可变又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制定的GAP认证条文无法控制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光照、水气、积温、CO2、寒流、干旱、沙尘暴等)和土壤条件(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微生物、地表经流、水土流失、人工施肥干扰等)。而且《中药材生产管理质量规范》是参照欧盟的芳香及药用植物生产规范起草的,是一个行业规范条款,是否符合我国2000年中药栽培的国情,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检验,因此GAP认证的推广绝不可轻率!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土地资源和种植环境受限:中药材多为山地、丘陵或荒地等地形环境,但当前,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已经不足,而且自然环境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等问题。

2. 种植技术和标准不规范:中药材的种植需要遵循严格的技术和标准,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以及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中药材的品质不够稳定,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

3. 科技创新不够: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必要的,但由于投资不足,科研水平的提升不够明显,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也受到了限制。

4. 市场需求不稳定: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也是中药材种植业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中草药作为传统的保健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加上中成药的价格更便宜,使得中草药市场需求和价格手段较不稳定。

5. 品牌建设的滞后:中药材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使得营销渠道和经营机制优化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和管理经验,影响了中药材的产业链食品。

关于中药材国企改革的相关思考

关于中药材国企改革的相关思考

关于中药材国企改革的相关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药材国企也面临着改革的时代需求。中药

材是中医药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如何科学合理

地进行中药材国企改革,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中药材国企改革,从多

个方面进行相关思考。

一、促进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不规范的种植方法、过度的施肥农药以及

对药材质量标准不严格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地区的中药

材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中药材国企改革应着重对中药材种植进行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引导。可以加大中药材种

植技术的培训力度,向广大中药材种植者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并对达到一定标准的中药

材进行认证,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二、统一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是保障中药材品质的重要保障,也是中药制剂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对中药材的质量标准还没有进行统一,并且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

差异。

在中药材国企改革中,应当推动制定全国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并对参与改革的中

药材国企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地方标准的统一管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三、完善中药材的加工流程

中药材的加工环节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但目前我国中药材加工环节存在着不规范、低效率的问题。有些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易氧化等,导致中药材的有

效成分流失。

中药材国企改革应着重完善中药材的加工流程,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加

工效率的同时保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失。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

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中药材家种品种达3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年产量5亿多公斤,全国已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生产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种植方法较为原始,缺乏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是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2.1 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种品选育工作滞后,造成中药材的质量不稳定

由于大多数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历史较短,因此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目前栽培的中药材种质混杂,表现为种内变异的多样性。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不及时,是造成中药材质量极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2.2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

在栽培过程,中药材往往遭受到多种病虫病的危害,直接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97年国家中医药局组织有关单位对中药材植保问题开展调研,调研结果认为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中药材生产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损失大,由于药农对农药缺乏有关常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阻碍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环境污染,某些中药材生长地区受到工业废液、废气等严重污染;某些地区土壤含有砷、铅等有害元素,有些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富集这些有害元素。这两个主要原因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

2.3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消耗速度过快

当前对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措施不力,受价格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常遭掠夺性开发,导致毁灭性破坏,如肉苁蓉、川贝母、石斛、穿龙薯蓣,冬虫夏草等,由于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有些药用植物分布区域缩小,甚至减少到物种灭绝的边缘。

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临床经验。然而,随着现代农业和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中药材生产也

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本文将从中药材质量、药材生产方式以及监管

不足等方面,探讨中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中药材质量是中药产业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当

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质量良莠不齐的中药材。一方面,一些生产商在

追求高产量的同时,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和激素等物质,导致中

药材的质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中药材的种植、收获和处理等

环节都需要经过许多农民和中间商,中间环节的管理不善也容易导致

中药材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

影响,给患者带来了健康隐患。

其次,中药材的生产方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中药材

生产方式常常依靠大量的人工劳动,而且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操

作流程。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由于农民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了解不深,他们一味地依赖传统

经验,缺乏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和应用。因此,现代化的中药材

生产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三,中药材生产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由于中药材的生产链条较

长且涉及多个环节,监管的难度较大。目前,虽然有一些监管机构负

责对药材进行抽检和质量监控,但是监管力度不够强大,监管范围不

够全面。一些不法商贩和生产商往往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规避监管,生

产和销售质量低劣的中药材。因此,加强中药材的监管,提高监管的

力度和水平,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中药材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药材质量不稳定

中药材的质量是中药材产业的生命线。然而,由于中药材生长环境的差异、种植技术的不同以及采收标准的混乱,导致中药材的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如何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种植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支持。这导致了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不稳定,同时也增加了中药材的生产成本。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实现中药材的现代化种植,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

三、环境污染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对中药材的影响,保证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采收不规范

中药材的采收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采收标准的

混乱和采收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中药材采收不规范,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如何制定严格的采收标准,提高采收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是中药材产业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五、流通环节繁琐

中药材的流通环节是中药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流通环节繁琐、物流成本较高以及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中药材在流通环节中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如何优化中药材的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监管力度,是中药材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药材主要问题及建议

中药材主要问题及建议

中药材主要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

一、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堪忧。一是中药材管理部门缺位,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督几乎是空白,中药材源头呈现种源混乱、种质混杂“两混”状态。《种子法》偏重粮油果蔬种子管理,对中药材种子的特性考虑不足,至今,我国没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条例或办法。现行法规如《药品法》,并未涉及中药材种子(种苗)新品种,中药材介于农作物与药品的边缘地带,各个部门都在管,其实都不管,中药材质量很难保障。二是缺少专门的种源基地。目前,全市各地中药材都没有系统的开展良种繁育、提纯和生产示范工作,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药材种子只是药材生产的附属品,处于部分农户“自繁”阶段,没有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和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

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质达不到要求。目前,我市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已达60余万亩,主导道地品种30余个,但根据检测数据显示,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60%的品质都打不到药典要求。一是由于部分地区对中药材“道地性”缺乏认识,盲目种植依然存在,许多不适宜地区也种上了道地药材,造成药材品质严重退化,质量严重下降。二是种植年限不够,盲目采收。不同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有的生长年限越长,药效含量越高,有的生长到一定年限,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随后又成下降趋势,有的在某一季节或某一时期含量较高,其它季节均较低。一些药农违反药材生长规律,盲目采收,甚至为了短期追求经济利益,不到生长年限就采收,药效成分含量大打折扣。

三、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目前,省市对中药材种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全市仅有“房县北柴胡”通过了GAP 认证,中药材种植仍然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抵抗风险能力差。多数农民停留在经验种植,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难以把握市场,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种植积极性不高,

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结合目前国内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种植企业必须强制执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GAP);加工企业及饮片机械制造企业必须强制执行中药饮片生产规范化(GMP)。

【关键词】中药材饮片种植加工规范化

中药(包括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与中医共同构成了传统的祖国医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身体的保健、康复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以至于人们提出“中医亡于中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重视问题,剖析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让中药在新时期能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1 中药材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中药中的有害残留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微生物残留,放射性物质残留,有害工业化物质残留。其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影响了中药的国际化,现代化,其检测方法与

限量标准更是成为不少国家为中药国际贸易设置的一项重要壁垒。目前我国尚缺乏常用中药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技术、限量标准及相关的数据库,也还没有全面地对可能的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和监控。如在农药多残留分析技术方面,美国FDA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的方法可检测325种农药,多残留分析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系统性,同时还可降低检测成本,使得经常性的农药残留检测成为可能。我国虽然已对中药材中的剧毒农药,如六六六,DDT及部分有机磷农药类24种农药单体进行检测,但一些在农药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农药,我们还很少涉及。同时由于水源、土壤、大气污染、种植不科学、化肥使用的不规范更加重了中药材中重金属与农残的含量超标,已极大地影响了中药的质量,进而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1]。

中药存在问题

中药存在问题

中药存在问题

中医自古医药不分家,很多大医对于中药的生长、采集、炮制、贮存、性味、归经、作用有深刻的认识。然而在当今,中药存在的问题很多,严重影响了中医的疗效,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一、产地质量不保证

中药讲究道地药材。很多老中医处方都写诸如:怀山药、秦当归、潞党参、辽细辛、云茯苓、广陈皮等等。这里都是讲究药材的产地。如河南的“四大怀药”、浙江的“浙八味”,东阿的阿胶,四川雅安的黄连、江苏的薄荷等等。但现在,随着人口的增长,中药需求量的增加,很多原本不是产药的地方也开始种植药材了。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市场需要,老百姓愿种什么种什么。关键是现在很多中药是采取一种催熟的方法,化肥、农药、激素的运用,让本来2年3年生的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收获。这个势必会影响到药材的质量,有效陈分的含量。虽然我不是搞专门中药鉴定和药理的,但我想3年生的地黄和1年生的肯定不一样。

二、药材炮制不规范

炮制是中药走向临床关键的一步。传统炮制工艺很多,基本的有净制、炒、煨、蒸、蜜炙、醋制、酒制等等。现在市场药物炮制很不规范,一个简单的净制就不能很好保证。笔者的家乡,是号称“中国八大中药市场”的一个小城。去药行街看一下,很多药物就在马路旁边晒,来往车辆车水马龙,尘土大作,甚至还有车轮人足从旁边碾过,踩过。我不知道这样的药物吃下去会起什么作用。还有的在沥青路面上摊晒,夏天温度极高,沥青甚至都变软,这样会使药物也会沾上。

除了净制,还有很多炮制方法在失传。笔者在上海的一家三甲中医院中药房看到:白术只有两种:白术和白术炭。事实一个白术除生白术外就分土炒,麸炒。仅一个炒,就分为炒白术(炒至外微黄有香味),焦白术(炒黄褐色发稍黑),我不知道该药房的白术是生白术还是炒白术。还有当归,曾在这家医院药房买过一次,居然95%是当归尾。该院好像连专业炮制人员都没有,饮片全是从饮片厂拉回来的。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材质量标准不统一
药材质量标准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导 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炮制方法不规范
炮制过程不规范
部分中药材的炮制过程缺乏规范操作,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炮制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承不足
传统炮制经验和方法未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部分炮制技术面临失传的风 险。
生产管理不严格
生产流程不规范
部分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缺乏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标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分析现有中药管理模式的问题 和不足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发展 建议
研究方法和范围
运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对中药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研究范围限定于我国中药产业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措施
02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药材质量不稳定
药材来源不稳定
中药材来源广泛,存在多种替代品和混淆品,导致药材质量 难以控制。
02
完善中药价格监管机 制
稳定中药材市场价格,保护药农和消 费者的利益。
03
推动中药科技创新
加大对中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中 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05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总述
中药管理体系建设 不够完善
当前中药管理体系存在多方面问 题,如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管 理流程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等 ,导致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安全 风险较高。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药材是中国传统的药材资源,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中药的材料主

要取自天然药材,但由于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导致中药材栽

培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分析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地域限制:中药材的生长季节、气候和土壤要求特别严格,很多中药材只有在特

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这导致了中药材的生产地域受到限制,使得生产数量有限,供应不足。

2. 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使得中药材

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导致中药材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3. 品质不稳定: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用效果,但由于环境因素、种植技术等

因素影响,中药材的品质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4. 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水源等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

中药材受到了环境的污染,使得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5. 种植技术不足: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病

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但由于农民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掌握不足,导致中药材的生产效率

低下。

二、发展对策

1. 地理信息技术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理

信息,为种植中药材提供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参考资料,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种

植地点,从而扩大中药材的生产地域。

2. 资源整合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共享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种植

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

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

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然而,当前中药材市场中存在诸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和发展。本文将从种植源头、采收和储运、炮制和加工、掺杂和染色、假冒伪劣、质量标准不一、命名不规范、缺乏科学检测等方面,探讨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

1.种植源头问题

中药材的种植源头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一些药农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药材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重金属含量增加,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2.采收和储运问题

中药材的采收和储运环节也直接关系到其质量。一些药材在采收时未严格执行采收标准,导致药材中所含有效成分降低;储运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当,出现受潮、发霉、变质等现象,导致药材质量受损。

3.炮制和加工问题

中药材的炮制和加工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一些药材在炮制和加工过程中存在工艺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例如,一些炮制方法不当会导致药材有效成分损失,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一些加工环节缺乏标准操作规程,导致药材质量不稳定。

4.掺杂和染色问题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常在中药材中掺杂染色剂等物质,

以增加药材重量或改变药材颜色。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5.假冒伪劣问题

中药材市场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消费者对药材的不了解,以次充好、虚高价格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无法保证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点论坛

shi dian lun tan

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许玲君

摘要:国家重视中医药振兴发展,但中医药产业在自身发展中仍存在中药材资源、规范化种植、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养生功能发挥、产业融合发 展和走向世界等方面问题。最后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发展

一、中药材生产现状与我国丰富的药材资源不对称

(1)中药材资源丰富,但中成药产量低。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国家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我国矿物药为80种,动物药1581种,植物药11146种,可以说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我国中成药产量2016年361.1万吨,2017年364.6吨,增长率只有0.96%,这与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不对称,各地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中药材资源没有很好的为中药制药企业服务。(2)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小,缺乏标 准生产和质量监控意识。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业务增长速度最快,但大 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技术低,缺乏产 品质量意识,缺乏全程监控。同时,许多小企业只注重产品经营,忽略 技术创新和科学标准,按原方式生产,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未按G M P 标准生产。原材料不合格直接造成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在 2017年药监部门公布的46次药品不合格产品中,有65.98%是中药 饮片不合格造成的。

二、中药材种植规模小,缺乏科学规范种植引导

(1)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达不到制药企业需求。以江西为 例,覆盆子、草珊瑚、黄栀子、山药、杜仲等传统江西中药材的种植,不 能符合江中制药、汇仁制药等本省中药制药企业的需求,更不必谈到 将道地药材销售到省外制药企业,因中药材数量供应不充足直接制约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制药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可能,没有 更好的发挥对本省经济增长提高的贡献作用。(2)濒危稀缺野生中药 材。《中国药典》收载的濒危稀缺野生中药材的种植也没有引起地方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民对市场需求缺乏专业预测知识,以致制药 企业的部分产品生产线不能正常生产供应产品。农民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在种植中药材时缺乏科学预测,盲目从众,造成自家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收购价格低,很难创收,而市场短缺的中药材品种农民又没有种植。这是一对需要解决的现实矛盾,驻村书记可运用脱贫攻坚经验,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协调作用,作为农户和厂家的纽带,建立农户+厂家的订单模式。

中药材主要问题及建议

中药材主要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

一、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堪忧。一就是中药材管理部门缺位,行业管理与质量监督几乎就是空白,中药材源头呈现种源混乱、种质混杂“两混”状态。《种子法》偏重粮油果蔬种子管理,对中药材种子的特性考虑不足,至今,我国没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条例或办法。现行法规如《药品法》,并未涉及中药材种子(种苗)新品种,中药材介于农作物与药品的边缘地带,各个部门都在管,其实都不管,中药材质量很难保障。二就是缺少专门的种源基地。目前,全市各地中药材都没有系统的开展良种繁育、提纯与生产示范工作,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就是空白,药材种子只就是药材生产的附属品,处于部分农户“自繁”阶段,没有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与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

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质达不到要求。目前,我市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已达60余万亩,主导道地品种30余个,但根据检测数据显示,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60%的品质都打不到药典要求。一就是由于部分地区对中药材“道地性”缺乏认识,盲目种植依然存在,许多不适宜地区也种上了道地药材,造成药材品质严重退化,质量严重下降。二就是种植年限不够,盲目采收。不同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有的生长年限越长,药效含量越高,有的生长到一定年限,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随后又成下降趋势,有的在某一季节或某一时期含量较高,其它季节均较低。一些药农违反药材生长规律,盲目采收,甚至为了短期追求经济利益,不到生长年限就采收,药效成分含量大打折扣。

三、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目前,省市对中药材种植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必要的资金支持,全市仅有“房县北柴胡”通过了GAP认证,中药材种植仍然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种植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抵抗风险能力差。多数农民停留在经验种植,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难以把握市场,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种植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与打造品牌中药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药材规范种植存在哪些问题

2004-06-24 15:27:22

2004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第1号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洛丹参基地在获得认证的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首家正式通过GAP认证。此消息在网上发布,迅速在行业内传播,引起各方议论。“天士力公司商洛丹参基地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写出800万字的档案资料,终于获得了全国首家GAP认证文书”。但笔者们认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有必要的,但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GAP认证的质疑

1、GAP认证不可匆忙上马

从1998年开始,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5个“P”,即GAP、GLP、GCP、GSP、GMP。5个“P”中,GLP、GCP、GMP、GSP都是人工可控条件下的认证,而GAP是人工不可控条件下的认证。对我国中药制药企业GMP的认证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GAP认证,在认证方法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套用GMP的认证方法来对中药材基地进行GAP认证是难以行得通的。而中药材栽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是一个可变又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制定的GAP认证条文无法控制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光照、水气、积温、CO2、寒流、干旱、沙尘暴等)和土壤条件(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微生物、地表经流、水土流失、人工施肥干扰等)。而且《中药材生产管理质量规范》是参照欧盟的芳香及药用植物生产规范起草的,是一个行业规范条款,是否符合我国2000年中药栽培的国情,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检验,因此GAP认证的推广绝不可轻率!

2、今年我国中药材下种面积已降到历史最低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1~3年生)每年约34万公顷(50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45万公顷(700万亩)。2001年的药材种植面积约40万公顷(600万亩)左右,由于2001~2002年药材采收后销售难,到2003年春季药材的播种大为减少,但“非典”的出现,使许多库存的药材如板蓝根、甘草、苍术、桔梗、防风销售一空,又刺激了药材的生产,播种面积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2003年的种植面积在27万公顷(400万亩)左右。到2004年春季播种季节,国家鼓励粮食生产,减免农业税,并直接发给农民种粮补贴,使东北、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部分药材种植户改药种粮,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春季的药材播种面积预计在20万公顷(300万亩)以下,药材种植的面积已经降到了最低谷,如果再在此时设立GAP认证条款并高额收取认证费,又将有许多种植户退出中药材生产行业,药材种植面积将更加萎缩。据了解,河北安国市及周边市县,药材种植面积最高年份高达1万公顷(15万亩),2004年春季估计药材种植面积不到2000公顷(3万亩);甘草的种植面积全国2001年下种面积约10万亩,2004年春季全国下种面积不到3万亩。我国每年栽培药材的用量约是34万公顷(500万亩)左右,照此发展下去,几年以后,我国的药材原料将缺乏,药材涨价将直接影响中药产业的发展!

3、80%以上的种植面积及种植户被排除在GAP认证之外

我国中药材资源63%分布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80%以上的种植面积是由药材种植专业户来投资的,这部分种植户的面积基本上在100亩以下,绝大部分是几亩、十几亩,这些种植户构成我国药材种植业的基石!在我国现阶段,刻意去投资扶持药材大面积种植户,是不现实的。其实,中药材栽培讲究规模的适度性,讲究小面积精耕细作,这是我国农民几千年的农产品生产经验,生产出的药材产量高、品质好,国家应大力扶持这些专业药材种植户。况且土地归农民个人承包,种植什么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100~1000亩以上的种植户在全国来讲都屈指可数,1000~10000亩的种植户就更少了。一些种植大户因种植面积过大,管理不当,造成草荒和虫害,产量和品质下降,根本不如小面积专业户精耕细作的好。这些种植大户中包括各类中药材扶持资金项目及各地的国有资产贷款项目等。

尽管有关部门在鼓励中药制药企业投资中药材栽培基地建设,但种植的面积和品种极有限,许多药材种植资金并没有用到栽培上,部分资金在运作过程中就花掉了,大部分中药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就已经负债累累,很多企业根本无心去再搞药材GAP基地建设,即使目前有的中药制药企业搞了GAP基地,也是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发展中药材生产主体还是100亩以下的专业种植场及专业户,国家应大力扶持这

一部分药材种植主体,对这部分小型种植企业和专业户应纳入规范化种植范围,并进行适合中药材生产特点的宽松的监管。目前,GAP认证的范围和条文却是没有营业执照的专业种植户没有资格进行认证。作为一个国家颁布的行业条文覆盖的是少数的制药企业和少于20%的药材种植面积,而忽视了80%以上的药材种植专业户的利益和生产能力,这样的条文在实践中有多少意义?

二、对中药材GAP认证的高额费用提出质疑

天津天士力商洛丹参基地GAP认证的代价“6000万元人民币”,组织了大批的专家、教授写出了“800万字”的档案材料,终于获得了我国第一个丹参GAP基地的“合格证”,是喜是忧?我国已通过GMP认证的800余家中药制药企业又有几家的实际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据了解,丹参被认证的实际种植面积约300亩左右,按每亩产250公斤计算,约70~80吨干品丹参,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约7000亩左右。但每年全国丹参的用量达万吨,这70~80吨“GAP产品”对全国的丹参种植来讲是否有代表性?况且“GAP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是“非GAP产品”价格的数倍,没有市场竞争力。还有根据种植经验,目前种植的300亩丹参最好不要连茬种植,如果连茬种植,其产量和品质势必下降,很难达到相应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可如果换一块地种植,其土质和水文资料又不相同,是不是还需要再进行GAP认证,如此没完没了的认证,加重企业和种植户的负担,这些企业还能不能生存下去?绝大部分的专业种植户投资种植药材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此高的认证费用,把种植的药材收完卖钱后还不知够不够认证费。如果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近几年只是试认证,摸索一些GAP认证的经验和方法还好,但如果真的如此认证下去,并强制执行,将会给我国中药材生产行业带来不良后果。

三、中药材种植需要规范化,但不是GAP认证

1、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只需抓住3个关键点

从一粒药材种子下地到长出一根药材入库,有几十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构成,哪一个田间环节操作不得当,就可能造成损失或影响药材产品的质量,投资者就要承担投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