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临证应用举隅

合集下载

张军穴位新用经验举隅

张军穴位新用经验举隅

慢性皮肤病可以此治之;又如慢性顽固呃逆,不仅关于胃, 亦由阳气不足、肾不纳气,故和胃降逆之外,当佐以温阳、 通阳之法,张师常取此三穴,或另加膀胱经肾俞、膈俞等。 四关穴(双合谷配双太冲)可理气疏肝、解郁安神,西 医神经系统病症、中医情志病及肝经病属实证者多用,谓 之“开四关”。四关配穴法源于古人经验,合谷为大肠经原 穴,属阳、主气,太冲为肝经原穴,属阴、主血,两穴合用,调 和气血阴阳,尤能疏肝解郁、平肝熄风。 四关穴配三阴交、足三里,相当于逍遥散之效。四关 穴疏肝解郁,近似柴胡;三阴交养血活血,近似当归、芍药; 足三里健脾益气,近似茯苓、白术、甘草。当然,这种配穴 与方剂的类比亦不必拘泥,学者能体会其中精神,加深理 解即可。
[1]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03.
[2]杨素清、邹存清.至阳穴埋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观 察[J].中医药学报.2004。32(3):32-33. [3]梅荣军、盛国斌.神道一至阳穴区反应点点穴加埋针治疗荨 麻疹36例[J].针灸I临床杂志.1994,11(3):36—37. [4] 李瑞.通阳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02,43 (9):665—667. [5]刘向东.温阳通督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 1997,13(10):20—21. (收稿日期:2008—1l一08) 本文编辑:王福岗
(收稿日期:2009—04—06) 本文编辑:李艳萍
帷床资料 本组42例,年龄56—75岁,平均67岁。均采用1994年世
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确诊,并排除内分泌疾 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影响骨代谢的病变。 2治疗方法 补骨汤药用:延胡索、丹参各20 g,补骨脂、仙灵脾、牡 蛎、熟地各15 g,女贞子12 g,白术、自然铜、川芎各9 g,茯 苓6 g。偏阳虚者,加杜仲20 g,仙茅10 g;偏阴虚者,加枸 杞子、石斛各15 g;失眠者,加酸枣仁20 g,合欢皮lO g;多 汗出者,加浮小麦30 g。每日l剂,水煎服。连服5个月为 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维生素D、雌激素、钙制剂等有关 药物。疗程结束后复查相关生化指标、x线片及骨密度各 1次。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骨骼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血 雌二醇(E2)、血ca2+显著上升,或x线摄片及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升高。有效:腰背及其他部位疼痛较原来疼痛程度 明显减轻,血雌二醇(E2)、血Ca2+稍有上升。无效:症状 体征无改善,生化检查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42例,均于治疗后12个月后评定疗 效。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

百会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百会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百会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百会穴的定位百会穴是人体上的一处重要的穴位,位于头部的最高点,即人体头顶的正中央,也就是前面叫前区泽、中间点叫百会、后面叫后区阳。

百会穴位于大椎穴直上方,对于确定百会穴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

在具体的人体解剖学位置来说,百会穴位于顶骨外凹陷处的中央,即在后正中线上。

百会穴的功能主治百会穴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功能主治。

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功能主治:•安神、镇静:–百会穴可以起到安神镇静的作用。

按摩百会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焦虑、紧张等症状,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平衡,使人感到轻松和平静。

•提高免疫力:–百会穴的按摩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

定期按摩百会穴可以增加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舒缓眼部疲劳:–百会穴按摩有助于舒缓眼部疲劳。

长时间使用眼睛,如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等,会导致眼睛疲劳和不适。

按摩百会穴可以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部疲劳。

•改善记忆力:–百会穴按摩可以改善人的记忆力。

百会穴位于头部的最高点,是大脑的重要区域。

按摩百会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到大脑,改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百会穴的按摩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

头痛和偏头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按摩百会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和偏头痛。

•改善脱发问题:–百会穴的按摩可以改善脱发问题。

脱发是很多人的困扰,按摩百会穴可以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生长,缓解脱发问题。

总之,百会穴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定位和丰富的功能主治。

按摩百会穴可以起到安神镇静、提高免疫力、舒缓眼部疲劳、改善记忆力、缓解头痛和偏头痛以及改善脱发问题等作用。

重要的是,按摩百会穴应该进行正确的手法和力度,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按摩百会穴治疗疾病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孙学全针灸临证取穴之经验

孙学全针灸临证取穴之经验

孙学全是全国500位名老中医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孙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60余年,善针药并用治疗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取穴经验,现总结如下。

1 病距取穴法根据病位与所取腧穴的远近关系,可分为:零距取穴法、近距取穴法、远距取穴法。

1.1 零距取穴法 即阿是穴取穴法,《灵枢·经筋》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针灸取阿是穴、压痛点、反应点治疗,其临床又可分为:穴位压痛点选穴与非穴位压痛点选穴[1]。

一般取穴点在经上,如侧头痛取太阳,后头痛取强间、脑户,肱骨外上髁炎取曲池,脘腹疼痛取中脘、神阙。

有时取穴点不在经上,取局部阿是穴,如急性腮腺炎取局部肿胀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取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点。

1.2 近距取穴法 近距取穴即所选腧穴在病灶附近或周围。

例如:颈椎病取穴肩井、天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穴百虫窝、阴陵泉、阳陵泉,跟痛取穴太溪、昆仑,等等。

零距取穴法亦可认为是近距取穴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1.3 远距取穴法 即远道取穴法,所取腧穴与病位距离较远。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本经腧穴均可治疗本经所过及所属络的脏腑病证,其疗效以四肢肘膝关节远端为佳。

历代医家均重视远距取穴,《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肘后歌》言“头面有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

《针灸大成·席弘赋》云:“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

”孙老治牙痛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治落枕取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治腹痛腹胀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与足太阴脾经之公孙,肩背疼痛取中渚与后溪,均为远距取穴法,其效如桴鼓。

2 阴阳取穴法阴阳取穴法指所取腧穴在某方面具有对立的特性,《灵枢·寿夭刚柔》云“审知阴阳,刺之有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针灸处方的特点无不体现阴阳、上下、前后、左右、表里、远近等特点。

百会穴临床应用研究概要

百会穴临床应用研究概要

百会穴临床应用研究概要百会穴是临床常用腧穴,位于前发际直上5寸。

穴居巅顶之上,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

百会穴属督脉,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交会所在,故又称三阳五会。

百会穴统督诸阳、为阳脉之海,与任脉相通,阴阳贯通,故又能治诸阴经之疾。

近年来出现大量对百会穴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的报道,现作一论述,以促进临床工作者对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标签:百会穴;临床;针灸1临床应用研究1.1头痛鲁翔鹏[1]研究针灸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取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以88例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50例头痛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病情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为43.2%、25%、20.5%、11.4%以及88.6%,对照组分别为44%、32%、18%、6%以及94%。

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为对照组26%,观察组17%,从数据上看,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良好,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于观察组,但从远期目标来看,观察组的疗效较为满意,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失眠祝春燕[2]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研究中,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炷直接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医辨证给药治疗,4 w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4.4%,痊愈率44.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30%。

梅花针叩刺结合艾炷直接灸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

杨丽霞[3]悬灸百会穴治疗失眠症40例,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口服安眠药的对照组。

李滋平[4]选百会、神庭穴为主针刺治疗失眠110例,总有效率91.81%。

1.3中风后遗症余蓝[5]在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研究中,将70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 例采用头针(百会等穴)联合体针、舌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7 例采用体针、舌针治疗,观察其疗效。

上星透百会临床应用举隅

上星透百会临床应用举隅
1 顽 固性 失 眠
3 老年腰 椎 退行性 疾 患 张某 某 , ,5岁 ,O4年 1 男 7 2O 0月 1 5日初 诊 。患 者
叶某 某 , ,4岁 ,03年 8月 1 女 5 20 0日初 诊 。患 失
眠症 1 0余年 , 每天只睡 3h 左右 , 多梦 易醒 , 神倦 精
怠, 时有 心悸 。舌淡 , 苔薄 白 , 沉 细 而弱 。中 医辨 证 脉
二脉 同出一 源 , 针 上 星透 百 会 可 调 阴 阳 , 肝息 风 , 故 平
致的阵发性的一侧或双侧偏头痛 , 常伴恶心、 呕吐、 颞
动脉 强烈 搏动 等一 系 列 症 状 。隶 属 于祖 国医 学 的 “ 头
痛”“ 、头风” 范畴。发病机理 多为 阴虚火 旺, 肝胆火升 或忧思伤脾 , 营血不足 , 而久病多正虚多瘀 。头为诸 阳 之会 , 清阳之府 , 脏腑经络气血皆会与头部。督脉循行 于头部正中为阳脉之海。督脉脉气失调 ,实则脊强 , “ 虚则 头重 ” 。取 上星 透百会 以疏 通诸 阳经气 血而 止痛 。 实验也证明: 透穴刺法能降低发作期偏头痛患者颅 内 动脉的血流速度 , 缓解脑 血管痉挛而达到治疗疾病 的
余 。颈椎 x光片 示 : 颈椎 骨质 增生 伴 项 韧带 钙 化 。经 颅 多普 勒超 声检 查示 : 基底 动脉供 血不 足 。取 穴 : 椎 选
精 补髓 。
马某 某 , ,8岁 ,05年 5月 2 日初 诊 。 患者 女 3 20 6
患偏头痛 1 余年 , 0 有家族史 , 曾检查头颅 C' ( , I 示 一)
诊为神经血管性头痛。此次 因参加学校 的一 次考试 , 用脑过度而诱 发。现左侧太 阳穴 、 前额部 、 部跳痛 , 颞 时发时止 , 偶有恶心。自服止痛药无明显疗效 , 遂请求

针灸穴位 百会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百会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百会穴说明指导书总述百会,经穴名。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三阳五会、顶上、巅上、维会、泥丸宫、五会、天满、三阳、白会。

属督脉。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头痛、眩晕、耳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

平刺0.5-0.8寸。

1.名称百会穴2.别名三阳五会、顶上、巅上、维会、泥丸宫、五会、天满、三阳、白会3.出处《针灸甲乙经》4.隶属督脉5.位置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6.主治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头痛、眩晕、耳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7.功能益气升阳,开窍醒脑,宁心安神。

8.操作平刺0.5-0.8寸9.主要配伍配长强穴、公孙穴治脱肛10.定位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11.解剖在帽状腱膜中。

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

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12.名词释义百会,一名三阳五会。

头为诸阳之会,穴为手足三阳、督脉、足厥阴交会之处,百病皆治,故名百会。

13.功能作用益气升阳,开窍醒脑,宁心安神。

14.详细主治1、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

2、头痛、眩晕、耳鸣。

3、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15.详细操作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

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平刺0.5-0.8寸。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16.临床运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眩晕、高血压、脑卒中、脑贫血、脑充血、休克、神经衰弱、癫痫、脱肛、子宫脱垂、痔疾、久泻、久痢、遗尿、声音嘶哑、耳鸣、咽喉肿痛、子痫、产后破伤风等。

2、现代研究,对血压有调整作用,如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对动物失血性休克有升压作用。

针刺百会可使大部分癫痫大发作的脑电图趋于规则化。

百会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百会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百会穴的临床应用体会李明群北京市丰台区医院(100073)百会穴位于后发际直上七寸,百会穴属督脉,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督领全身阳气的主要经脉。

百会穴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五条经脉交会处,故该穴又称三阳五会。

《资生经》曰:“百会百病皆主之。

人身有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皆能主之,百会盖其一也。

”说明此穴应用很广泛。

在临床治疗中,该穴能补能泻,能针能灸,还能放血,是治疗许多疾病的要穴。

结合临床辨证,与其它腧穴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祛风止痛、醒脑开窍、宣闭清热、升阳举陷等作用。

现将百会穴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总结一下。

1.百会穴治疗中风魏某,男,54岁,工人,1993年5月18日初诊。

患者1周前饮酒过量,次日晨起自觉头晕,右手无力,持物不稳,行走需人搀扶,神志清醒,语言蹇涩,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紫暗,舌苔白厚腻,脉弦滑,血压24/14KPa;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风痰上扰型),治疗:百会穴常规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加风池、合谷、太冲,仅1次,头晕、语言好转;五次可自行入诊室,上肢活动自如,15次自觉症状消失。

按:中风多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阴阳失调有关。

百会放血,有开窍清热醒脑的作用。

《玉龙歌》曰:“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黑血尽而变赤。

”这说明了百会穴的治疗作用和使用方法。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风池也是祛风要穴,三穴与百会合用,共达调合气血、熄风通络、促进脏腑功能恢复的作用。

2.百会穴治疗心悸王某,女,43岁,售货员,1993年7月6日就诊。

患者心悸不安,气短无力,生气或劳累后加重。

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诊断为心悸(气血不足型)。

针百会、内关、足三里,行补法,并在百会穴施以艾灸,约20分钟感觉心悸好转,40分钟后脉复如常。

百会、隐白对穴临床应用

百会、隐白对穴临床应用

百会、隐白对穴临床应用百会—隐白对穴临床应用“对穴”又称“穴对”,是指两个穴位配伍应用的一门学问。

寓有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气一血、开阖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承、正反相辅、配伍巧妙、疗效卓著之意义也。

用穴的基本原则是“精疏”,就是要根据症候、详尽辩证,精炼选穴,巧妙配伍,才能达到效专力宏之目的。

单穴功用百会,又名三阳、五会、岭上、维会、天满、巅上、泥九宫。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图1),为督脉经腧穴。

头为诸阳之会,本穴又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又可主治百病,故名百会。

本穴具有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回阳固脱、平肝息风、升阳举陷之功。

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口噤不开、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尸厥、昏迷、角弓反张、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癫证、狂证、痫证、脏躁、破伤风、急惊风、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崩漏。

隐白,又名阴白、鬼垒、鬼眼。

在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图2),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木穴,水为木之母,本穴又为子穴。

隐白之“隐”,有潜藏孕育之义,“白”为金色,指上接手太阴肺经而言,即金隐于上,有脾母孕育肺子之意,生金荣肺,酸甘化阴之功,故名隐白。

本穴具有扶脾益胃、温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急救苏厥、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升举下陷、收敛止血之功。

用于治疗尸厥、惊风、失眠、梦魇、腹胀、气喘、热病鼻衄、胸中烦热、呕吐、暴泄、不欲饮食、尿血、便血、崩漏。

伍用功能百会位于巅顶,内为元神之府(脑之所居也),故可醒脑开窍,镇静息风,以治脑源性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硬化症),以及各种脑炎后遗症;隐白位于趾内侧端,为脾经井穴,按“井主心下满”“病在脏取之井”的道理,它可以疏肝理气,和胃除满,调理气血,开窍醒神,苏厥救逆。

百会有升阳举陷之功;隐白有升举下陷之力。

二穴伍用,一上一下,相互为用,醒脑开窍,回阳救逆,升提举陷之力益彰。

【每日一穴】百会穴: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每日一穴】百会穴: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每日一穴】百会穴: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百会为经穴名。

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

属督脉。

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

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

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

【腧穴释义】百会穴别名: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百会。

百,数量词,多之意。

会,交会也。

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

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百会。

三阳五会、三阳、五会名意与百会同,三阳指手足三阳经,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

顶中央穴。

此指本穴位于头顶中央,无它意。

天满穴。

天,天部。

满,满盛也。

天满名意指穴内阳气为满盛之状。

理同百会名解。

天蒲穴。

天,天部也。

蒲,古指草盖的园屋,此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卫外之气。

理同百会名解。

巅上穴。

巅,顶也。

上,上部也。

巅上名意指本穴位处头顶,且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

理同百会名解。

督脉足太阳之会。

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之阳气汇聚而成,但以膀胱经及督脉传入的阳气为多,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

特异性:督脉、足太阳之会。

【取穴位置】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属人体督脉。

【穴位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功能主治】功能: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百会穴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穴位配伍】百会穴配天窗穴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百会穴配长强穴、大肠俞穴治小儿脱肛;百会穴配人中穴、合谷穴、间使穴、气海穴、关元穴治尸厥、卒中、气脱;百会穴配脑空穴、天枢穴治头风;百会穴配耳穴的神门埋揿针戒烟;等。

百会压灸在临床中应用概述

百会压灸在临床中应用概述

百会压灸在临床中应用概述摘要:百会灸法是临床以及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与保健方法,而百会压灸是司徒铃教授独创的一种灸法,它能通过压灸使热力直达病所,以凑温提气血、醒脑启窍效果更佳,本文将介绍百会压灸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百会压灸临床应用百会穴位于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属于是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又名天满、泥丸宫、巅上,在《针灸甲乙经》中称为“三阳五会”,《中藏经》中又曰:“天脑者,一身之守,百神之会”,“百神”指的就是全身之神之会;脑又为髓海,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皆上养于头,艾灸百会可起升提阳气、醒脑开窍之功;艾灸百会常用于临床多系统疾患的治疗,同时也是老百姓常用的保健穴;而百会压灸又与普通的百会悬灸、艾盒灸等灸法不一,它是通过直接在百会穴上燃烧艾柱至一定程度,施与按压,将热感直达脑部的一种灸法。

现将百会压灸相关临床研究总结如下:1.脑窍神志病证:朱详英以[1]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压灸百会穴与针刺治疗较单纯针刺更能有效改善失眠,尤其对心脾两虚证型的效果最佳。

蒋素珍[2]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以取离卦、坤卦为主的针刺结合压灸百会穴为治疗组,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

杨淑荃[3]采用压灸百会穴和口服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轻、中度患者,治疗后AD认知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单纯口服药物改善明显,且能有效改善血钙水平。

金瑛[4]将75例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以压灸百会结合刺络放血为治疗组,以常规西药为对照组,对照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7%。

2.颈性眩晕证陈欣泽[5]等选择三组临床随机对照方法来研究颈性眩晕,三组均对眩晕有改善,压灸百会穴较单纯针刺疗效更佳,而压灸百会联合针刺较单纯压灸百会的效果更甚,它可有效加快颈部血流速度,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疗效。

颜良达[6]同样也采用三组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结合百会压灸较单纯针刺在头晕与头肩痛缓解方面疗效更佳,且在止晕及改善头痛方面更具有远期疗效。

针灸百会的作用功能主治

针灸百会的作用功能主治

针灸百会的作用功能主治一、针灸百会的介绍针灸百会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穴位,位于身体的最高点,尤其突出于颅部。

它是最阳气最旺盛的穴位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被广泛用于针灸治疗中。

二、针灸百会的位置针灸百会位于人体头部的中线正上方,即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具体来说,它位于后发际正中,当颅正中下斜的线与后发际中央相交时,在此交点即为针灸百会。

三、针灸百会的主要功能针灸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1.开窍通窍针灸百会是人体最高点,它与头脑、大脑的关系密切,能够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和氧供应,从而提高大脑的功能活性和思维能力。

因此,针灸百会可以开窍通窍,对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2.安定情绪针灸百会具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调整体内各种生理机能,从而改善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针灸百会能够促使体内产生各种神经递质,如内啡肽、多巴胺等,从而提高人的抗压能力,使情绪更加稳定。

3.增强免疫力针灸百会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提高抗病能力。

通过刺激针灸百会,可以增加白细胞、抗体的产生,加强炎症反应,从而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4.改善睡眠针灸百会对改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在针灸百会的位置进行刺激,可以调节体内的生物钟,促进深度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同时,针灸百会还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5.促进头皮健康作为头部的最高点,针灸百会的刺激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提高毛囊的营养供应,增加头发的生长,改善脱发、白发等头皮问题。

6.调整内分泌针灸百会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从而平衡内分泌水平,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经期不调、内分泌失衡等。

四、针灸百会的主治病症针灸百会在中医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1.头痛、偏头痛2.失眠、多梦3.头晕、眩晕4.高血压5.神经衰弱、抑郁症6.脑血栓7.脑供血不足8.脱发、白发9.内分泌失调症10.月经不调、痛经五、使用针灸百会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针灸百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针灸操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不能随意操作。

百会穴古代文献研究

百会穴古代文献研究

百会穴古代文献研究引言百会穴,位于头部正中线与双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醒脑开窍等作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然而,关于百会穴的起源及具体作用机制,历来说法不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探讨百会穴的历史记载及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综述在漫长的医学历史长河中,百会穴始终备受。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关于百会穴的记载,如《灵枢·经络篇》云:“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中,“巅”即指头顶,而“夹脊”所指的正是百会穴。

此外,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代的《千金方》等著名医籍也均对百会穴有相关论述。

研究方法本文以“百会穴”为关键词,搜集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历代医学典籍,整理并分析其中关于百会穴的记载。

同时,结合现代临床应用实际,对百会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百会穴在历代医学典籍中多被描述为“诸阳之会”,具有升阳举陷、开窍醒神的功效。

如《针灸甲乙经》提到:“百会者,髓海也。

人之神明,皆仰于脑。

”说明百会穴与脑髓密切相关,对于神志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百会穴在改善意识障碍、治疗头痛、调整血压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如陈英华等人在《百会穴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百会穴针灸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脊液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有关。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了百会穴的历史记载及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表明,百会穴在古代即受到广泛,被描述为“诸阳之会”,具有升阳举陷、开窍醒神等功效。

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了百会穴在神志疾病、头痛、血压调节等方面的治疗作用。

然而,关于百会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针灸大成》是一部总结明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针灸学的经典之作。

百会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百会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百会穴的作用功能主治1. 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部,具体位置是在人头骨的枕部,即后脑勺顶部的中央凹陷处。

2. 百会穴的作用百会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以下作用: - 舒筋活络:百会穴位于头部最高点,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改善头部肌肉和筋膜的紧张情况,缓解头部的疼痛和压力。

- 宁心安神:按摩百会穴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精神压力引起的症状,平复情绪。

- 补脑益智:刺激百会穴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和氧气供应,促进大脑的代谢和功能活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

- 平衡头痛:百会穴是经络交会之地,按摩百会穴可以改善头痛、偏头痛等与头部血液循环、气血不畅有关的问题,帮助缓解头痛症状。

- 缓解眩晕:百会穴是治疗眩晕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按摩百会穴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感觉,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 改善眼部问题:百会穴位于头部后顶,经络与眼睛有关,刺激百会穴可以改善眼部问题,如眼疲劳、视力模糊等。

3. 百会穴的主治病症百会穴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辅助疗效: - 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 失眠:主要指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

- 眩晕: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慢性前庭性眩晕等。

-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 疲劳综合征:包括身体疲劳、精神疲劳等。

- 高血压:通过刺激百会穴可以有助于调节血压。

- 眼部问题:如近视、远视、眼疲劳等。

4. 如何按摩百会穴按摩百会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找准位置:用手指在头顶中央寻找一个稍微凹陷的部位,即百会穴的位。

可以轻轻按压,找到最敏感的区域。

2. 穴位按摩:用手指轻轻按压百会穴,以适度的力度按摩,每次持续1-2分钟。

3. 拇指按摩:可以用拇指按摩,也可以用指腹按压。

按摩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4. 旋转按摩:可以用适度的力度旋转按摩百会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旋转几圈。

百会穴的临证应用及实验研究

百会穴的临证应用及实验研究
后 头 痛 l , 效率 9 .3 头 顶痛 1 5例 有 3 3 %; 7例 , 有效
1 11 呃逆 ..
现代 医学认 为呃逆 中枢 在延髓 , 同时
也受大脑 皮 层 控 制 … 黄 洁[ 等 选 1寸 长 毫 针 , 1, ] 快 速刺 入百会 穴 , 呃逆 止或次 数减少 后 留针 2 -3 0 0分 钟 , 1 钟 再运 针 0 5 1 钟 ; 日 1次 , 每 0分 .~ 分 每 5次 为一疗 程 。临 床治 疗 4 8例 , 愈 4 痊 0例 , 转 6例 , 好 无效 2例 , 总有效 率 9 .%。 55
阳 , 阴 , 脉 5条 经脉 的交会穴 , 足厥 督 故称 三 阳五会 , 又是百脉 朝会 之穴 , 输 出输 入 、 通气 血 的功 能 。 有 宣
头为“ 阳之会 ” “ 阳之 府 ” 又 为髓海 所 在 , 五 诸 、清 , 凡 脏精华 之血 , 腑清 阳之气 , 六 皆上注 于头 。百会 在临
文献标识码 : A
百会 其穴位 在 《 针灸 甲乙 经》 定位 于 “ 以前 顶 后

113 原发 性低 血压 .. 114 高血压 病 ..
王宗 江 _ 以 百会 穴 治疗 原 4 j
寸五分 , 中央旋 毛 中, 顶 陷可容指 ” 铜 人腧穴 针 。《
发性 低血 压患 者 1 例 , 9 总有 效率 9 .%。 47 傅 秋彤 _ 通 过 百会 穴 放血 治 疗 5 J 高血 压病 , 果 治疗组 4 结 5例 中 , 显效 2 1例 , 转 1 好 9 例, 无效 5例 , 总有效率 9 .% ; 1 1 对照 组 4 0例 中 , 显
百会 穴的临证应用及实验研究
★ ★
赵 文莉 ( 天津 中医药 大学

百会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百会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汤药治疗,症状未有明显减轻.刻诊:下腹部坠胀,劳作
神疲乏力,夜 寐 多 梦,形 体 肥 胖,纳 可,大 便 质 软,每 日
丰隆(双)、中脘、天枢 (双)、合 谷 (双)、腕 骨 (双)、太 溪
用补法,风池、中脘、天枢、腕骨采用 平 补 平 泻 法.隔 日
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后 诸 症 稍 有 好 转.续 前 法 调 治 近
15g,焦三仙各 15g,再服 4 剂后患者睡眠逐渐正常.
按语:本案患者 因 情 绪 刺 激,导 致 肝 气 郁 结,疏 泄
不及,则 见 胸 胁 胀 闷;肝 气 郁 结 日 久 化 火,肝 火 上 扰 心
神,则见不寐、心 烦 急 躁.患 者 因 再 遇 情 志 刺 激,肝 郁
加重,症状反复 并 加 重.李 鲤 教 授 指 出 该 患 者 因 情 志
CT、磁共振及 血 常 规 等,诊 断 为 震 颤 麻 痹,未 系 统 服 药
之筋交颠上,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督脉入
阳百脉之所会.”
门»所说:“头者,人 神 所 注,气 血 精 明 三 百 六 十 五 络 皆
诸阳之会百神所聚.”

1 升 阳 举 陷,固 脱 止 遗 针 刺 百 会 穴 具 有 升 阳 举
刺激反复发作导致肝气郁结,日久肝乘脾犯胃,致胃失
和降.正如«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
肝传脾,当先实 脾,四 季 脾 旺 不 受 邪,即 勿 补 之. 中 工
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素问逆
调论»云“胃不 和 则 卧 不 安”. 李 鲤 教 授 治 疗 该 患 者 以
按语:本病患者 以 肾 气 亏 虚 为 本,而 致 气 虚 血 少、
风、益肾填髓的功效,用于治疗头部诸症,如震颤麻痹、

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细艾条灼灸临床穴法举隅

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细艾条灼灸临床穴法举隅

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细艾条灼灸临床穴法举隅苟春雁;李梦;乔秀兰;应坚【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5(024)001【总页数】2页(P88,98)【关键词】王毅刚;艾灸;晕针;皮炎;疼痛【作者】苟春雁;李梦;乔秀兰;应坚【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8重庆市中医院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系国家第4、5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科学院临床博士后导师。

其早年应用精细艾条随证灼灸,疗效立竿见影,深受患者欢迎。

笔者兹举数例,共同分享。

患某,男性,39岁,编辑,因头项强痛不适反复发作半年来诊。

查见两侧颈项肌肉紧张,右侧为甚。

按压酸胀不适,颈项转动尚利。

颈部喜暖,得温则舒。

追溯病史,患者工作繁忙,长期使用电脑,喜欢向右侧偏斜,夏季工作有贪凉史。

颈椎片无明显病理改变。

诊断为颈项筋痹,寒凝经脉,太阳、少阳失舒。

治宜温经散寒活络。

取坐位,暴露颈项部位,针刺双侧天柱、肩井。

天柱加电针,用连续波,中等度刺激,TDP颈部照射使温热内透。

约10 min后,患者觉心慌不适,头重项软,体力不支,肢冷欲脱。

提示晕针。

处理:速拔针,欲使患者平卧。

但此时患者已觉身软无力动身,并汗出,面色渐晦。

即将就坐立体位,燃着细艾灸条,对准百会穴头皮灼烧,紧按,估计火灭后松开为1壮。

续点火又灸。

3壮后,患者稍觉平缓。

又灸2壮,患者汗出止,面色复原。

按:头为诸阳之会,督脉之百会穴为颠顶最高。

晕针者常精神过度紧张,厥阴之气内郁,带动阳气内逼。

阳气失于外达,神机疲惫,厥逆而冷,汗出,肢体四末失温。

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灸治百会,阳气得复,诸症速解。

王师曾遇有青霉素过敏患者,尚未注射肾上腺素时,亦得经灸治百会五壮复苏。

后同法处置晕针数例,效果立竿见影。

此古时扁鹊过虢国灸太子“三阳五会”救太子厥逆之类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 .可熄风止痉 。《 紊问 - 睬要精微论》云 : 头者 ,精神之
府。 ”张介宾 注 :“ 五脏 六腑之精气 ,皆上升于头。 百会位 居巅顶 .为 三阳五会” ,总摄阳经之汇也 ,取之可振奋 阳 气 .阳气盛则精血 足 ,精血上濡 ,则 内风 自熄。配以风池 、 四关穴 、太溪 ,则 滋阴熄 风止痉之 功更强 ,是故治疗震 颤 ,
● 针灸推 拿 ●
百会 穴 临证 应 用举 隅
庞 勇
广 西中医学院第一跗属医皖 ( 西 南宁 50 2 ) 广 303
提要 :百会 定又名三 阳五会 ,其主 治特 点 可 谓 “ 能上 能 下” ,即上 能 升 阳举 陷,下 能 平肝 潜 阳 ;“ 开能合 ” 能 ,既 能醒 脑开 窍,又能 温 阳固脱 ;“ 能补 能泻 ” ,即灸其 多补 ,刺 其 多泻。作 者选 用该 定治疗震 颤 、头痛 、 胃缓 、小便不 禁等病 症 ,疗效显著 。
颁反射 ( ,舌红苔 少 ,脉细数 。头颅 C +) T提示 :轻度 脑
萎缩。诊 断 :震颤 ( 帕金森氏综台征) 。治疗取 百会 ,针刺 得气 行补法 ,留针 3 钟。配取 双侧风 池 、台 谷 、太 冲 、 0分
太溪 ,行 平补平泻法 ,每天 1次 ,6次为 1 疗程 。治疗 1 疗
更助平肝潜 阳之力,故疗效尤佳 。
可 获 良效 。
按 :本病 胃缓 ( 胃下 垂 )是 因素 体虚 弱 ,脾 胃气 虚 , 中气下 陷所致 。补其百会 .可升提 举陷 《 医宗 金鉴》云 : 百会主治卒中风 ,兼治癫痫儿病惊 ,太肠下气脱肛病 ,提 补诸阳气上升 ” 。百会位其巅顶中 ,居一身之最高 ,为百脉
百骸朝会之处 ,而具提 升清阳之 功。临床常用于 治疗 脱肛 、
息 l 天。治疗 4疗程后 ,临,症状基本 消失 ,饮食恢 复正 常。X线钡 餐复查 提示 :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连线 以上。嘱其 回家 自灸 百会 、 中脘以巩固疗 效。随访 1 ,未见复发。 年

箭脉约束不住 ,而莫能 任持 ,风之象也。 ”针刺百会
维普资讯
关键 词 :百会 定 临证应 用
有力 。测血压 为 2 /4 P 。诊 断 :头 痛 ( 01K a 高血 压病 ) 。治
百会穴 为 督脉经 腑穴 , 《 乙经》称 之 为 “ 阳五 甲 三
会” ,其位 于人体至高正 中之处 ,又是手 、足三阳经与督脉 之变会穴 ,可治百病 ,故名 “ 百会 ” 。本穴具 有醒脑开窍 ,
3 胃缓 ( 胃下垂 ) 张某 ,男 ,2 岁 ,工人 ,19 1 9 9年 1 0月 2 4日初诊 。主 诉 :上腹部不适 、食后加 甚 1 年余 ,加重 1 月余 。现仍脘 腹重坠 、胀满,餐后及站 立时加 重 ,伴食少纳 呆 ,气短乏 力 ,面色萎黄,精神倦怠 ,肌 肉瘦弱 ,舌淡苔 白,脉缓弱。 X线钡餐 提示 :胃小 弯 角 切迹在 髂 嵴 连线下 3m。诊 断 : c
回阳 固脱,平 肝熄风 ,升 阳举 陷之功 ,笔 者常应用 于临床
上 ,屡用 屡 验 。
疗取 百会 毫针刺法 ,配以双侧太 阳 、行问 、侠溪 。均 用泻 法 ,留针 3 0分 钟 ,每 E 1次。治 疗 3次 后 ,血 压 降 至 l
1 /2 P ,头 痛 大 减 。治 疗 5次 后 血 压 降 至 1 ./ 871K a 73 1 .K a 0 7 P ,头痛消失。尔后瞩其舒情 志 ,避激怒 ,凋起居 , 饮食 清淡 。随访 1 ,未见复发。 年 按 :本倒头痛 ( 高血 压病 )是情 志所 伤 ,肝 气 不舒 , 肝 阳上亢 ,上扰清空所致 。针刺百会 ,可平肝潜阳。《 甲乙 经》云 :“ 顶上痛 ,风头痛 ,目如脱 ,不可左右顾 ,百会 主 之。 ”百 会属督脉经输穴 ,足厥 阴肝经与之变会于巅顶 ,泻 之有余 ,可疏 肝理气 ,平 肝潜 阳,阳亢之邪下 潜 ,清空无 扰 ,头痛 自除。配 以太 阳 、行 间 、侠溪 ,泻其 肝 胆之 荥 ,
1 震颤 ( 帕金森 氏综台征 ) 李某 ,男 ,6 1岁 ,干部 ,19 9 9年 5月 1 6日初 诊。患 者四个月 前无 明显诱 因 出现 左上肢 颤动 .且逐 渐波及右 上 肢与双下肢 ,伴 见头晕耳 鸣 ,急躁 易怒 ,腰膝酸 软 ,大 便
秘结。查 体 :血 压正常 ,神清 ,表 情呆板 ,行走 迟缓 ,慌 张步态 ,四肢肌 力正常 ,肌 张力增 高 ,腱 反射亢进 ,双 掌
程后 ,震颤明显减轻 。继守上法治疗 3个疗程 ,震颤消失 。
随后辅以六味地黄 丸 口服 以巩 固疗效 。随访 半年 ,未见 复
发。
按 :震颤多 因素体 亏虚 ,肝 肾不足 ,精血 衰步 ,血 虚 生风 ,虚风内动而致。正如 《 证治 准绳》所云 :“ ,摇也 颤
… - .
胃缓 ( 胃下垂 ) 。治疗取 艾灸百会 3 0分钟 ,配合针 刺 中脘 透粱门、足三里 ( 。每 日 1 ,6天 为 l 程 ,中间休 双) 次 疗
维普资讯

川 中 医
20 02年第 2 卷第 2期 0
Vo 2 t 0,No 2, 2 0 O2
J um lo ih a f o r fSe u no Tmdf: tC ieeM e i e i,ul hn s ddn ix
2 头痛 ( 高血压病 )
刘 某 .男 ,4 8岁,干部 ,2 0 00年 3 1 月 6日初诊 2个 月前 因工作 紧张繁忙 ,情志不遂 ,出现头胀 而痛 ,伴心颤 , 急躁 易怒 ,口苦 ,面 赤 ,夜寐 不宁 ,舌红 ,苔 薄黄 .脉 弦
痔疾 、 阴挺 、 泄泻 等 阳气 陷 下之 症 。 病 取艾 受 百会 , 本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