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国学阅读《三十六计》训练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答案趁火打劫1.敌:敌人利:胜利2.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3.示例:听说过,我觉得这种行为不好,做人应该光明磊落。
打草惊蛇1.疑:疑点复:反复阴: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2.(1)×(2)√3.用来比喻自己的对手。
4.我军作战时很谨慎,以免打草惊蛇。
隔岸观火1.阳:指公开的暴:残暴睢:任意胡为2.阴——阳3. 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
穷凶极恶,翻目仇杀。
4. 他准备隔岸观火,让双方恶斗下去,好坐收渔翁之利。
借刀杀人1.已:已经未:没有友:军事上的盟者推:推演2.(1)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
(2)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
3.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便可以杀敌。
瞒天过海1.周:周全、周密意:意志疑:疑心对:对立面2.(1)懈怠、大意(2)疑惑3.A4. 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声东击西1.A A2. 正像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
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地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攻击。
3.因为可以扰乱敌人的方向,让敌人产生错觉从而出奇制胜。
围魏救赵1.(1)敌对(2)攻击,攻打2.因为这样可以使敌军分散减弱,容易取得胜利。
3. 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4.洛阳洛阳纸贵无中生有1.A B2. 要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以各种假想掩盖真相,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3.是为了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
4.略以逸待劳1.A A2.用等待有益3.闲情逸致、劳逸结合4.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欲擒故纵1. ①②2. 假如让敌人逃走,反而会减弱敌人的气势和斗志。
这样用兵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流血牺牲。
3. 这样才能消耗他们的体力,瓦解他们的士气,等敌人的兵力分散了,然后再去追击捕捉他们,这样用兵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流血牺牲。
4.略反间计1.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失:损失2.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三十六计》试题有参考答案(教学课资)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转载《三十六计》试题有参考答案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 所以战争失败了。
(X )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X)20、历史上着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班级: 姓名:、判断题: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V)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 X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 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 V )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 V)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 策是“假途伐虢” 。
( X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 备 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来迷惑项羽。
( X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
( X ) 13、战国时, 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 订立盟约, 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 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 X )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 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
( V )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 V )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 营, 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 ) 17、 “—— 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 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 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 X) 。
( V ) 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 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三十六计》练习题及答案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转载《三十六计》试题有参考答案
转载《三十六计》试题有参考答案《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20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 国学阅读 《三十六计》
国学阅读:《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三十六计》练习题
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国学晨读《三十六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通过讲述三国时期曹操利用吕布之 手除掉董卓的故事,让学生理解“ 借刀杀人”之计的巧妙之处。
赏析文本中的文学手法和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 文本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叙事技巧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展 现计谋的运用过程,增强文本的
可读性。
人物塑造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 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智慧 ,帮助学生理解计谋的运用需要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和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策略
《三十六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争霸,战争频繁。为了在战争中 取得胜利,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战争策略。
《三十六计》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关于《三十六计》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三十六计》最 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直到明清时期才最终完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十六计》是后人 总结前人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编成的。
关的文化活动和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具体时间根 据学校安排而定。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选取代表性篇章进行解读
《瞒天过海》
通过讲述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 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成功收复 失地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计谋
的含义及运用背景。
《围魏救赵》
介绍孙膑如何运用兵法中的“围魏 救赵”之计,成功解围并打败敌军 ,帮助学生理解计谋在战争中的重 要作用。
反思
本次课程整体效果较好,但在部分环节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例如,在讲解计谋 的含义和用法时,可以结合更多的历史案例和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
改进建议
四年级语文下册国学晨读《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国学阅读《三十六计》
林冲感觉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因此愤愤不平,吴用感觉到了林冲 的情绪,便表示,既然王伦不愿意收留自己,就告辞了,别为了外人而跟自己的 兄弟翻了脸。林冲本来就性情耿直,血气方刚,一听这样说,更加怒火中起。在 王伦真的对晁盖、吴用下了逐客令之后,林冲一跃而起,痛斥王伦笑里藏刀,不 讲信义。骂得兴起,林冲一刀杀了王伦,并提议由晁盖作为“山寨之王”。
待敌人发现已经为时已晚,这个计策用的时候,主要是要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 必须保持现有的样子。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在临终前指挥自己的军队运用“金蝉脱壳”的方法,让 自己的人马安全返回军营。
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临终前,他嘱咐姜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 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 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 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 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4.你知道有关空城计的例子吗?简要写一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弘扬传统文化 “空城计”是在敌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镇定反而让敌军不敢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十六计》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十六计》阅读练习题1.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注: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2.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注: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
(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
”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翻译: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乘.隙插足:() A.趁着 B.把握扼.其主机:() A.掌握 B.扼杀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3.“反客为主”中的“客”和“主”分别指什么?4.“反客为主”在现在比喻什么?3.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注: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兑:阴卦,为柔,为阴势。
乾:阳卦,为刚,为阳势。
翻译: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敌:力:势:2.“釜底抽薪”中的“釜”和“薪”分别是什么意思?“釜”:“薪”:3.写出“釜底抽薪”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4.你觉得“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的区别是什么?4.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有用:有用处借:借助,使用。
不可:不容易匪:非童蒙: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求:求助翻译: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
四年级语文下册国学晨读《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三十六计试题及答案
三十六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几计?A. 第一计B. 第二计C. 第三计D. 第四计答案:A2. “笑里藏刀”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类?A. 胜战计B. 敌战计C. 攻战计D. 混战计答案:B3. “声东击西”的策略主要运用在什么情况下?A. 对方实力强大,需要分散其注意力B. 需要迅速撤退C. 需要集中兵力攻击对方D. 需要进行长期围困答案:A二、填空题4. “借刀杀人”是指利用______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答案:第三方5. “以逸待劳”是指在对方疲惫时,自己保持______,以逸待劳。
答案:精力充沛三、简答题6. 简述“调虎离山”的策略及其应用场景。
答案:调虎离山是一种诱敌深入的策略,通过诱使敌方的主要力量离开其有利的阵地或根据地,从而在敌方力量分散或处于不利位置时,进行攻击或占领其重要据点。
7. 解释“空城计”的含义及其在历史上的著名应用。
答案: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通过故意展示空虚的城池,使敌方怀疑有伏兵或陷阱,从而不敢轻易进攻。
历史上著名的应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阳平关使用空城计,成功迷惑了司马懿,使其不敢进攻。
四、论述题8. 论述“反间计”的策略原理及其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应用。
答案:反间计是一种通过散布虚假信息,使敌方内部产生猜疑和不信任,从而达到分化瓦解敌方的目的。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反间计可以应用于市场信息战,通过发布竞争对手的假信息,影响其合作伙伴或消费者的信心,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五、案例分析题9.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三十六计,并给出你的评价。
案例: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发布虚假的财务报告,使竞争对手误判其经营状况,从而在关键时刻减少了对该公司的打压力度,该公司趁机扩大了市场份额。
答案:该案例中运用了“瞒天过海”和“空城计”。
评价:这种策略虽然可能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一旦被揭露,会对公司的信誉造成严重损害,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六、综合应用题10. 假设你是一名军事指挥官,你的部队被敌军包围,而援军尚未到达。
三十六计最终题
《三十六计》阅读考级题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唐太宗李世民征战高丽国时,因李世民从未见过大海而害怕过海,所以战争失败了。
()2、“抛砖引玉”是攻战计之一。
()3、郑成功使用“釜底抽薪”计策,一面假装登陆,吸引敌人注意,另一面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航道登陆,最终收复宝岛台湾。
()4、“隔岸观火”是敌战计之一。
()5、秦朝时,赵高“指鹿为马”用的是“无中生有”计策。
()6、“上树抽梯”是败战计之一。
()7、三国时,吴国大都督陆逊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选择后退以观其变,相持半年在刘备军队疲惫后,陆逊最终取得胜利。
陆逊使用的计谋是以逸待劳。
()8、“树上开花”是并战计之一。
()9、在和敌人作战中,趁着敌人出现漏洞和疏忽,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以打击敌人。
这一计策是“假途伐虢”。
()10、“指桑骂槐”计策主要用于旁敲侧击、威慑敌人。
()11、楚汉时期,刘备为占领咸阳称王,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迷惑项羽。
()12、“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13、战国时,秦王与离自己远的国家交好,订立盟约,对邻国则采取进攻的策略,将其吞并。
秦国这是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的计策,最终统一六国。
()14、越国被吴国吞并后,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等人,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最后被越国灭掉。
越王勾践使用的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
()15、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
()16、鸿门宴上,项羽本想借机谋害刘邦,刘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计逃离楚营,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17、“三十六计”第一计是“抛砖引玉”。
()18、“草船借箭”是“三十六计”之一。
()19、“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20、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用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21、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22、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国学阅读《三十六计》-部编人教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国学阅读《三十六计》-新·部编(统编)人教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三十六计与青少年策略思维训练
三十六计与青少年策略思维训练《三十六计》是本很有影响的书,即便山野村夫,也可能知道'三十六计,走为上'。
书中许多计名本身,诸如打草惊蛇、趁火打劫、金蝉脱壳等等,就是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成语,路人皆知。
但是,这样一本影响很大的书,却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三十六计》的作者是谁?首先,这本家喻户晓的书,竟不知它成书于何年,为何人所作,让这本讲计谋的古书,增添了些许玄妙莫测的神秘。
当然,此书虽然很神秘,可也不是完全无踪迹可循。
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南齐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起兵反齐,齐明帝父子惊惶失措。
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敬则得意地说:'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计汝(指齐明帝父子)唯有走(逃跑)耳。
'这里所说的檀公指南北朝时期宋朝著名将领檀道济,他曾用'唱筹量沙'的计策巧妙欺骗魏军,使自己在很被动的情况下,率军安全返回。
这是正史中的一段话,可信度比较高,但能否说《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著的呢?还不能做肯定的回答,因为,在中国古代,'三、六、九、六六三十六'等等代表的是多的意思,故上述王敬则的话并不一定是说檀道济写了这本书,而且,著书是一件大事,檀道济又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将领,如果真的写有这本书,正史中是应该有所反映的,而史书中恰恰只字未提。
人们又分析《三十六计》的具体内容,发现各计的正名、计名和按语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其中正文出现较早,而计名和按语则可能出现较晚,即便如此,总的说来,此书中所用的计名,大都在元、明时期就广为流传。
书中许多故事,如庞统献连环计等,在元、明时期也很流行。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此书很可能出自元、明时期的一位爱好军事理论的隐士,他根据前人留下的相关资料,整理编撰成了此书。
此书成书之后,并没有出版,而是秘而不宣,直到民国时期,才有人拿出来公布于世。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最终谜底是什么,有待于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甚至可能永远'谜'下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g2-j2(春)《三十六计》下-家长手册(勤思)(2)
第2讲《三十六计》(下)学习意义《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总结出的智谋书。
《三十六计》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谋略集,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的著名战争和古人的军事智慧。
希望小朋友们通过学习《三十六计》,在积累之余也能够训练思考与运用的能力。
重点掌握1.了解《三十六计》的基本信息2.积累相关成语和典故3.在生活中运用相应计策学习内容【广积累】一、锦囊妙计(一)混战计1.远交近攻①典故:范雎助秦灭六国②成语:得寸进尺2.金蝉脱壳①典故:孙坚、祖茂换头巾②成语:金蝉脱壳(二)败战计1.空城计①典故:诸葛亮巧战司马懿(《三国演义》)2.反间计①典故:蒋干盗书(三)并战计1.偷梁换柱①典故:赵高、公子扶苏、胡亥②成语:指鹿为马、偷梁换柱2.反客为主①成语:反客为主【善阅读】1.从典故中梳理主要人物关系,感知计策使用。
2.通过学习典故,解决生活中类似问题。
【会表达】1.主题:介绍你最喜欢的计策2.训练目的: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复述的能力3.能力要求:信息整合与提取、复述学习检测亲爱的家长朋友,如果您想检测孩子本讲的学习效果,帮助孩子复习重点知识,您可以花10分钟的时间,提问孩子以下几个问题。
良好的复习习惯,是学习的加速器哦,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吧!1.“金蝉脱壳”这个计策怎么读?(jīn chán tuōqiào)2.“空城计”这个计策在《三国演义》中和蒋干有关还是和诸葛亮有关?(诸葛亮)3.“远交近攻”这个计策是指联络哪些国家,进攻哪些国家?(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临近的国家)4.表示暗中削弱敌人的力量的计策是“偷梁换柱”还是“金蝉脱壳”?(偷梁换柱)5.“反客为主”是说变被动为什么?(主动)能力手册答案解析一、我会总结交,攻;寸进;金;梁,柱;马;反,主二、我会复习1.×2.3.得寸进尺4.D5.①②③6.7.空城计三、我会阅读1.辶;2;huán;例:归还(答案不唯一)2.名贵3.A4.①【解析】“偷梁换柱”可以指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动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
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
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
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
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我是小助手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
(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
”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乘.隙插足:() A.趁着 B.把握扼.其主机:() A.掌握 B.扼杀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3.“反客为主”中的“客”和“主”分别指什么?4.“反客为主”在现在比喻什么?弘扬传统文化“反客为主”是借机插足对方的事务,而渐渐地取而代之的方法,在现在,多用来形容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水浒传》中著名的反客为主的案例是林冲发怒杀王伦的故事。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去投奔水泊梁山。
而当时,梁山寨主王伦担心他们进入梁上之后,会威胁到自己寨主的位置,因此不愿意收留。
林冲感觉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因此愤愤不平,吴用感觉到了林冲的情绪,便表示,既然王伦不愿意收留自己,就告辞了,别为了外人而跟自己的兄弟翻了脸。
林冲本来就性情耿直,血气方刚,一听这样说,更加怒火中起。
在王伦真的对晁盖、吴用下了逐客令之后,林冲一跃而起,痛斥王伦笑里藏刀,不讲信义。
骂得兴起,林冲一刀杀了王伦,并提议由晁盖作为“山寨之王”。
在推辞了自己“强宾不压主”之后,晁盖坐上了山寨寨主的位置。
这都归结于吴用用激将法让林冲杀了王伦,最后,他们反客为主,成了山寨的主人。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我是小助手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兑:阴卦,为柔,为阴势。
乾:阳卦,为刚,为阳势。
我是小翻译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敌:力:势:2.“釜底抽薪”中的“釜”和“薪”分别是什么意思?“釜”:“薪”:3.写出“釜底抽薪”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4.你觉得“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的区别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釜底抽薪”这个战术妙在智取,而不是强攻,是在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让敌人阵脚大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用釜底抽薪的策略,赢得了远胜过自己人马的曹操。
公元199年,袁绍曹操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而曹操因为人马少,表面上放弃了白马,在假装放弃之后又突然杀回,初战告捷。
然后,曹操和袁绍两军僵持很久,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囤积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
但是因为他的骄傲轻敌,并没有派重病防守。
曹操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夜袭乌巢,包围粮仓,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
袁绍听闻消息之后,惊恐万分,粮草被烧,军心浮动;就在此时,曹操带军发起了全线进攻,袁绍十万大军溃败而逃。
曹操在这场战役中,瞅准了袁绍的根基所在,巧妙地抽走了袁绍的“薪”,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我是小助手有用:有用处借:借助,使用。
不可:不容易匪:非童蒙: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求:求助我是小翻译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
拿愚庸而顺从的人来使用,是智者驾驭愚者,而不是愚者驾驭智者。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借尸.还魂:匪.2.弘扬传统文化“借尸还魂”是借着看似没用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代的人曾经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
采用“借尸还魂”这个方法的有元朝末年著名的白莲教起义事件。
元朝末年,名不聊生,白莲教的领袖韩山童、刘福通想发动民众进行起义,就运用了借尸还魂的方法。
当时,元朝征发了20万民工正在修整黄河。
韩山童、刘福通过调查研究,在挖河道的必经之处,把背面写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在了下面。
同时,“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个歌谣在广大民众里迅速地传播开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久,民工们在黄陵岗挖出了那个独眼石人,顿时一下子轰动了,大家都觉得这是天意,天下就要大乱了。
韩山童、刘福趁机聚集了三千多人,开启了反对元朝统治的大起义。
这个独眼石人,在这场起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我是小助手存:保存形:形状势:势态疑:疑问巽:巽为风为柔,为阴势。
蛊:惑,懵在鼓里。
我是小翻译为了有效地掩护我方正在进行的军事转移,必须保存我方原有的阵地形状,完备的战斗势态,使友军不怀疑,敌军不敢妄动。
此计如风过林谷,不见其踪,不知所止。
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方已经顺利完成主力转移的军事行动,进可击敌,退可保全。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蝉:壳:2.写出下面字的解释。
存:形:止:3.下面两组字的意思相同吗?在相同的后面打“√”。
(1)①敌不动②以一敌百()(2)①巽而止,蛊。
②蛊惑()4.“存其形,完其势”的目的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金蝉脱壳”主要是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迅速转移自己的军事力量,待敌人发现已经为时已晚,这个计策用的时候,主要是要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必须保持现有的样子。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在临终前指挥自己的军队运用“金蝉脱壳”的方法,让自己的人马安全返回军营。
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临终前,他嘱咐姜维密在自己死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姜维命仿照诸葛亮的模样,雕刻了一个木人稳坐车中,然后继续带一部分军队向魏军发动进攻。
而魏军看到蜀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涨,诸葛亮在车中稳稳地做着,一时迷惑不解,不敢轻举妄动了。
司马懿怀疑这是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急忙命令部队往后撤退,而姜维趁着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军队进行安全转移。
等司马懿发现真相的时候,蜀军已经退回了汉中,只能悔之晚矣。
“金蝉脱壳”需要用兵的时候镇定、果敢,不能露出丝毫的破绽和慌张,否则,就容易被敌人发现蛛丝马迹。
《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我是小助手刚:强势。
柔:弱势。
虚者虚之: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
我是小翻译兵力空虚就照样摆出空虚的样子,敌人生疑就设法让它更疑而不敢冒进。
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又无法避敌保全的关键时刻,不得已而采用这一战术来吓退敌人,真是精彩绝伦,奇妙无比啊。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字分别注音组词。
())中空())2.判断。
(1)“虚者虚之”中的“虚”意思一样。
()(2)“疑中生疑”中的“疑”是疑问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句子的意思。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4.你知道有关空城计的例子吗?简要写一写。
弘扬传统文化“空城计”是在敌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镇定反而让敌军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敢贸然前进,这样的方法真是奇中制胜。
我们听过最有名的运用空城计的方法莫过于诸葛亮利用此计巧退司马懿。
我们再来看一个运用空城计令敌军不敢贸然前进的例子。
北宋真宗年间,边寇大批人马向延州进军,侦察的士兵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当时做延州知州的马知节,当时,城内的军民正准备过节,毫无防备,加上城里的兵马很少,根本不是边寇的对手。
怎么办呢?马知节灵机一动,想到了“空城计”。
他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故意张灯结彩,大肆庆祝节目,而全军跟老百姓一样,共度佳节。
前来攻城的边寇看到这个情景,以为城内肯定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所以才能如此镇定自若,认定如果攻城的话就是自投罗网,不敢贸然前进,于是只好主动撤走了。
“空城计”让自己不伤一兵一卒就智退敌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三十六计》经典国学再现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
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我是小助手童:小孩。
蒙:愚昧。
吉:得到好处。
巽:卑顺。
我是小翻译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愚蠢的人得到便宜就洋洋得意,乖乖地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巽:()()()2.解释下面的词语。
自害:必真:3.人们为什么觉得“受害必真”?4.你知道历史人物或者故事中谁使用过“苦肉计”吗?请你简单地叙述一下。
弘扬传统文化一般人们是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所以,当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做出来之后,敌人就会信以为真,相信了对方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