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复习提纲
针灸学考试复习重点
手太阴肺经1.中府肺之募穴【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5.尺泽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6.孔最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7.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10.鱼际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1.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手阳明大肠经1.商阳井穴4.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下是穴▲11.曲池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阳明胃经1.承泣【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仅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7.下关【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18.乳根【定位】在第5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乳痈、乳癖、乳汁少等乳部疾患;②咳嗽,气喘,呃逆;③胸痛。
△25.天枢大肠募穴【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34.梁丘郄穴【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36.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针灸学考试大纲
针灸学考试大纲六、针灸学(一)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2.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
3.腧穴的定位方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1.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5)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肩贞、天宗、颧髎、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次髎、承扶、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骨、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腺、然谷、太溪、照海、复溜、阴谷、肓俞。
(9)手厥阴心包经:天池、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率谷、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
(13)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印堂。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建里、中脘、膻中、天突、廉腺、新增:承浆。
3.下列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四神聪、太阳、球后、安眠、牵正、金津、玉液、定喘、夹脊、胃脘下俞、子宫、腰眼、十宣、八邪、四缝、二白、腰痛点、外劳宫、膝眼、胆囊、阑尾。
针灸推拿考试大纲
理论大纲第一部分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腧穴1.经络系统概况2.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4.特定穴的分类、概念、内容及临床应用5.腧穴的定位方法6.十四经脉循行、主治及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7.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第二单元刺法灸法1.针刺准备2.进针方法3.针刺角度和深度4.行针手法5.毫针补泻手法6.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7.针刺注意事项8.灸法的作用、种类及注意事项9.拔罐的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10.其他针法第三单元针灸治疗1.针灸治疗原则2.针灸处方的选择3.头面躯体痛症的针灸治疗4.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5.妇科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6.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7.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8.急症的针灸治疗9.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第二部分推拿学第一单元推拿理论1.推拿的作用原理和治疗原理2.局部解剖(颈、肩、胸背、膝关节)3.推拿手法4.推拿体位、常用推拿介质种类及选用原则第二单元推拿治疗1.骨科疾病的推拿常用检查手法2.常见脊柱骨盆病变的诊治(例如:颈椎病、胸椎关节紊乱、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突出症、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紊乱)3.常见脊周软组织病变诊治(例如:落枕、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4.四肢软组织损伤的诊治(例如: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退行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5.常见内科病的治则及手法选用6.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常见病的诊治针推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一)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中冲外关支沟翳风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二)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2.行针手法3.灸法操作4.其他针法操作(1)三棱针法(2)皮肤针叩刺5.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起泡)6.常见疾病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1)头痛(2)中风(3)呕吐(4)面瘫(5)扭伤(6)颈椎病(7)晕厥(8)腰痛(9)泄泻(10)带状疱疹(11)耳鸣耳聋(三)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拔罐的吸附方法2.拔罐方法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四)刮痧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五)推拿常见手法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基本手法2.复合手法3.运动关节类手法4.小儿推拿手法(六)常见临床检查方法参考教材:1.《针灸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推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严隽陶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10针灸学复习要点
《针灸学》复习要点绪论1.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
2.魏晋时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承先启后。
3.宋金元时期,王惟一设计针灸铜人。
4.明清时期,杨继洲编撰《针灸大成》(收录经穴359个)。
第一章 经络总论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2.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脉附属部分)、络脉(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脉附属部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手三阳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阳经①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②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③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④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3.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规律(简答)答:①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测和胸腹;⎪⎪⎪⎩⎪⎪⎪⎨⎧⎩⎨⎧→→→→,少阴在后,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寸足厥阴与足太阴交叉内踝上在后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小腿下部及足者,厥阴下肢内侧足三阴太阳在中,少阳在后下肢外侧,阳明在前,足三阳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内侧,太阴在前,手三阴太阳在中,少阳在后上肢外侧,阳明在前,手三阳②84.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简答)答:①走向: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②交接:a.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b.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c.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6.奇经之“奇”含义有二(了解):一读为qi ,奇特、奇异,不同于一般的意思;一读为ji ,单也,因奇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7.一源三歧——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之。
8.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统帅主导作用,二是沟通联络作用,三是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针灸学考试重点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2.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3.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征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4.一夫法: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发”,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方寸。
5.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6.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没固定位置而是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7.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同时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临床治疗的刺激点。
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传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传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8.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
“9.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肢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并拢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10.得气:古称“气至”,今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等经气感应。
11.12.行针:又叫运针,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13.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14.透天凉: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深至浅,每层紧提慢按六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不揉闭针孔,有泻阳退热的作用。
《针灸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1.十五络脉的分布2.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五:十二经别要点:1.十二经别的分布2.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六:十二经筋要点:1.十二经筋的分布2.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七:十二皮部要点:1.十二皮部的分布2.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1.诊断方面2.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1.分经主治规律2.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取穴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支正、天宗、颧髎、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鼹、承扶、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骨、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肓俞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天池、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瞳子髂、听会、完骨、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第十八单元足厥阴肝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第十九单元督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水沟、印堂第二十单元任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建里、中脘、上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第二十一单元奇穴要点: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太阳、金津、玉液、牵正、安眠、三角灸、定喘、夹脊、胃脘下俞、腰眼、腰痛点、八邪、四缝、十宣、外劳宫、膝眼、胆囊、阑尾、八风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消毒2.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3.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角度2.深度细目四:行针手法要点:1.基本手法2.辅助手法细目五:得气要点:得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针刺补泻要点:1.捻转补泻2.提插补泻3.疾徐补泻4.迎随补冯5.呼吸补泻6.开阖补揭7.平补平泻细目七:针刺异常情况要点:1.晕针2.滞针3.血肿4.断针5.弯针6.气胸7.刺伤内脏8.刺伤脑与脊髓细目八: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2.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3.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4.不宜针刺的疾病第二十三单元灸法细目一:灸法的作用要点: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细目二:灸法的种类要点:1.灸法的分类2.艾炷灸3.艾条灸4.温针灸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1.施灸的先后顺序2.施灸的禁忌3.灸后处理第二十四单元拔罐法要点:1.拔罐方法2.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3.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要点:1.电针法2.三棱针法3.皮肤针法4.穴位注射法第二十六单元头针、耳针细目一:头针要点: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细目二:耳针要点:1.常用耳穴的部位和主治2.临床选穴原则及注意事项第二十七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原则要点:1.补虚泻实2.清热温寒3.治病求本4.三因制宜细目二: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疏通经络2.凋和阴阳3.扶正祛邪细目三:针灸处方要点:1.选穴原则2.配穴方法第二十八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头痛要点:1.头痛的辨证要点2.头痛的治法3.头痛的处方4.头痛的治疗操作附:偏头痛要点:1.偏头痛的辨证要点2.偏头痛的治法3.偏头痛的处方4.偏头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面痛要点:1.面痛的辨证要点2.面痛的治法3.面痛的处方4.面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三:腰痛要点:1.腰痛的辨证要点2.腰痛的治法3.腰痛的处方4.腰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痹证要点:1.痹证的辨证要点2.痹证的治法3.痹证的处方4.痹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坐骨神经痛1.坐骨神经痛的辨证要点2.坐骨神经痛的治法3.坐骨神经痛的处方4.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六:中风要点:1.中风的辨证要点2.中风的治法3.巾风的处方4.中风的治疗操作细目七:眩晕要点:2.眩晕的治法3.眩晕的处方4.眩晕的治疗操作细目八:面瘫要点:1.面瘫的辨证要点2.面瘫的治法3.面瘫的处方4.面瘫的治疗操作细目九:痿证要点:1.痿证的辨证要点2.痿证的治法3.痿证的处方4.痿证的治疗操作细目十:痫病要点:1.痫病的辨证要点2.痫病的治法3.痫病的处方4.痫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一:不寐要点:1.不寐的辨证要点2.不寐的治法3.不寐的处方4.不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二:郁证要点:2.郁证的治法3.郁证的处方4.郁证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三:痴呆要点:1.痴呆的辨证要点2.痴呆的治法3.痴呆的处方4.痴呆的治疗操作细目十四:心悸要点:1.心悸的辨证要点2.心悸的治法3.心悸的处方4.心悸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五:感冒要点:1.感冒的辨证要点2.感冒的治法3.感冒的处方4.感冒的治疗操作细目十六:咳嗽要点:1.咳嗽的辨证要点2.咳嗽的治法3.咳嗽的处方4.咳嗽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七:哮喘要点:2.哮喘的治法3.哮喘的处方4.哮喘的治疗操作细目十八:呕吐要点:1.呕吐的辨证要点2.呕吐的治法3.呕吐的处方4.呕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九:胃痛要点:1.胃痛的辨证要点2.胃痛的治法3.胃痛的处方4.胃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十:泄泻要点:1.泄泻的辨证要点2.泄泻的治法3.泄泻的处方4.泄泻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十一:痢疾要点:1.痢疾的辨证要点2.痢疾的治法3.痢疾的处方4.痢疾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十二:便秘要点:2.便秘的治法3.便秘的处方4.便秘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十三:阳痿要点:1.阳痿的辨证要点2.阳痿的治法3.阳痿的处方4.阳痿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十四:癃闭要点:1.癃闭的辨证要点2.癃闭的治法3.癃闭的处方4.癃闭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十五:消渴要点:1.消渴的辨证要点2.消渴的治法3.消渴的处方4.消渴的治疗操作第二十九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月经不调要点:1.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2.月经不调的治法3.月经不调的处方4.月经不调的治疗操作细目二:痛经1.痛经的辨证要点2.痛经的治法3.痛经的处方4.痛经的治疗操作细目三:崩漏要点:1.崩漏的辨证要点2.崩漏的治法3.崩漏的处方4.崩漏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1.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2.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3.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4.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带下病要点:1.带下病的辨证要点2.带下病的治法3.带下病的处方4.带下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六:缺乳要点:1.缺乳的辨证要点2.缺乳的治法3.缺乳的处方4.缺乳的治疗操作细目七:遗尿1.遗尿的辨证要点2.遗尿的治法3.遗尿的处方4.的治疗操作第三十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瘾疹要点:1.瘾疹的辨证要点2.瘾疹的治法3.瘾疹的处方4.瘾疹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蛇串疮要点:1.蛇串疮的辨证要点2.蛇串疮的治法3.蛇串疮的处方4.蛇串疮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神经性皮炎要点:1.神经性皮炎的辨证要点2.神经性皮炎的治法3.神经性皮炎的处方4.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操作细目四:乳癖要点:1.乳癖的辨证要点2.乳癖的治法3.乳癖的处方4.乳癖的治疗操作1.颈椎病的辨证要点2.颈椎病的治法3.颈椎病的处方4.颈椎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六:落枕要点:1.落枕的辨证要点2.落枕的治法3.落枕的处方4.落枕的治疗操作细目七:漏肩风要点:1.漏肩风的辨证要点2.漏肩风的治法3.漏肩风的处方4.漏肩风的治疗操作细目八:扭伤要点:1.扭伤的辨证要点2.扭伤的治法3.扭伤的处方4.扭伤的治疗操作细目九:肘劳要点:1.肘劳的辨证要点2.肘劳的治法3.肘劳的处方4.肘劳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要点:1.日赤肿痛的辨证要点2.目赤肿痛的治法3.目赤肿痛的处方4.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耳鸣耳聋要点:1.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2.耳鸣耳聋的治法3.耳鸣耳聋的处方4.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牙痛要点:1.牙痛的辨证要点2.牙痛的治法3.牙痛的处方4.牙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咽喉肿痛要点:1.咽喉肿痛的辨证要点2.咽喉肿痛的治法3.咽喉肿痛的处方4.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五:近视要点:1.近视的辩征要点2.近视的治法3.近视的处方4.近视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二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晕厥要点:1.晕厥的辨证要点2.晕厥的治法3.晕厥的处方4.晕厥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内脏绞痛要点:1.内脏绞痛的辨证要点2.内脏绞痛的治法3.内脏绞痛的处方4.内脏绞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三:肥胖症要点:1.肥胖症的辨证要点2.肥胖症的治法3.肥胖症的处方4.肥胖症的治疗操作。
广中医二院针灸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35分;二、多选题:10分;三、填空题:8分经脉分布规律、循行规律、交接规律、流注规律特定穴每一类的含义、内容和作用骨度分寸法各经脉起止穴某些穴位的特殊作用例:少泽、复溜、至阴、支沟等常用配穴法俞募、原络等、子母补泻法的应用常用揣穴法、进针法、补泻法灸法、罐法、三棱针分型及适应症、电针波形及适应症、头针耳针常用穴位/穴线、刺法及临床应用、穴注剂量治疗学部分所学每种病证的常用穴四、名词解释:10分;5小题例:骨度分寸法、四海、化脓灸、非化脓灸、温针灸、挑刺法、散刺法、刺络拔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各种单式补泻及复式补泻法、子母补泻法五、问答题:37分1、经脉体表路线一条经2、穴位的定位及主治4个穴位每条经的最常用穴位;例:列缺、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后溪、养老、委中、肾俞、太溪、内关、翳风、外关、阳陵泉、太冲、百会、大椎、水沟、关元、中脘等3、经腧或刺灸部分小简答题例: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及处理;如晕针、滞针、断针、气胸等得气的指证四总穴歌中某一句的应用原理4、针灸治疗某病证的分型、治法、所选经脉、处方主穴及配穴、方义及刺灸方法重点:中风、面瘫、眩晕、头痛、腰痛、痿证、痹症针灸学平时好好背经络;临考前背会记混;我们老师拿错卷子给了治疗学的重点;于是...选择:五输穴原学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电针疏波频率四肢穴位注射多少ml 中经络子母补泻法肝经泻什么穴晴明手法注意事项泻法手法哪些大陵外劳宫四神聪百会上下发际线多少寸太白关元为小肠募穴阳陵泉少泽俞㕁门阴陵泉腹哪几条经脉各哪些位置简答:胃经循行晕针表现处理中经络主穴配穴方义血海肾俞阳陵泉填空:针灸治疗法则顶颞前线落枕穴三棱针刺法耳门听宫听会属于什么经脉虚则补之原文部位配穴法名解:穴位注射得气宛阵则去之八会穴瘢痕灸选择题2011 一院:身热者应取什么穴、头针针刺层次应到什么层、八脉交会穴中治疗心胸胃的穴位分别是、针灸甲乙经作者、铜人设计者、小肠经路线、阳经与阳精交接部位、合穴为什么特定穴、14 经361 穴出于哪里09 :1、经脉流注顺序2、阴经与阴经交接部位3、骨度分寸法;距离不是3 寸的是4、穴位定位不正确的是隐白、通里、肾俞、中脘、百会5、治疗失眠首选6、阳陵泉7、起止穴8、胸正中线旁开2 寸的是9、精明刺灸法10、穴位定位膈俞、梁门、阳陵、下关、风府11、不属于胆经穴位的是: 翳风12、脾经井穴:13、行针辅助手法14、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障碍的拔罐法是:闪罐15、晕针第一步处理措施是16、回阳救逆固脱灸法:隔盐灸一院07 :1、天枢穴行针手法2、点刺法用于2010 二院:单选:1.舒张进针法与提捏进针法的具体穴位..2.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动的方法是震颤法3.晕针首先要处理4.治疗初起的肿疡用隔蒜灸5.耳穴的总体分布:与上肢相应的是;与躯干下肢相应的是..多选:1.注意背部腧穴的具体定位尤其很容易混淆尤其是集中于一个部位的;还有光明; 悬钟等定位是相隔几寸;多选最容易最难做的也是这道..2.押手的作用3.刺络法的作用具体病证2011 三院:耳穴心的定位耳穴手足在二院08 本:选择题五输穴、八脉交会穴这些特定穴考得比较多;建议背特定穴穴位歌;自己上网找..感觉今年的比较偏;考完各种怨声载道填空题某年:1、十二经于人中交叉;止于对侧鼻旁的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行于下肢外侧中间的是少阳经;2、八脉交会穴血通于冲脉的是;通于阴维的是3、腧穴的分类4、直接灸法包括5、灸法作用6、针灸的治疗作用7、五腧穴子母补泻原则8、难经•六十八难:“井主..”9、针灸治疗原则一院07 :1、腧穴作用2、定喘的定位3、肾经的联系4、顶颞前斜线5、虚证眩晕的治法、穴位2010 二院:1.腧穴的主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2.眩晕的治法与配穴3.定喘穴的位置:在背上部;当第7 颈椎棘突下;旁开0.5 寸..4.足少阴肾经在灵枢经的古文5.顶颞前斜线的主治上五分之一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注意一定要写对侧2011 三院:1 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2 肝经起穴止穴3 选穴原则4 额旁一线主治:5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一院06 本:1、手足阴阳经的走向:从什么到什么2、四总穴歌3、环跳穴的定位4、悬起灸的分类5、中风中脏腑的主穴6、膀胱经的起止点7、八会穴8、内伤头痛是以什么经脉为主穴2011 一院:用中医理论命名的穴位;写五个二院08 本:经络辨证坐骨神经的分型;两个空;真心不会隐疹主症与选穴井主心下满.. .. .. ..咽喉痛首选少商放血;大肠经合穴;血会艾灸的原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考两分经络循行的艾炷灸分成直接跟间接灸一院07 中西:大肠经起于________;止于________肾俞位于_____经;定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灸治疗作用是4 个空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喘___________________痛经治则是________________;主穴__________________05 一院中西:1、腧穴的分类2、腧穴的治疗特性3、灸法的禁忌4、痿证治疗以什么经为主5、坐骨神经痛治疗以什么经为主6、针灸的作用名词解释某年:五腧穴、一夫指、捻转泻法、原络配穴、热则疾之一院07 :1、腧穴2、一夫法3、烧山火4、痹症5、合治内腑2010 二院:1. 腧穴2.一夫法3.烧山火4.痹症5.滞针2011 三院:经络的组成间接灸中风腧穴定位的三种方法背腧穴一院06 本:1、阿是穴2、闪罐3、菀陈则除之2011 一院:一夫法、皮肤针法、寒则留之、瘾诊08 中西:经络系统的组成;腧穴的定位方法;瘢痕灸;不寐;陷下则灸之;二院08 本:烧山火痿证寒者留之郄穴一源三岐08 三院:经穴五输穴痛经晕针的处理痿证问答题某年:1、足太阳膀胱经经体表循行路线2、脾俞;内关;昆仑;风池的定位与主治3、毫针刺法注意事项4、针灸如何治疗腰痛治则;主穴;配穴;操作1、何谓得气;影响得气的因素有哪些1、足厥阴肝经的体表循行路线2、公孙太溪合谷三个穴的特性和主治1、足少阳胆经的体表运行路线2、合谷、阳陵泉、膈俞的定位和主治3、针刺的注意事项4、内伤头痛如何辩证论治请写出治法、处方、方义..一院07 :1、脾经循行2、内关、阳陵泉的定位、特性、主治3、丰隆为什么是祛痰要穴4、艾灸禁忌1 合谷三阴交大椎归经特殊穴位种类主治2 晕针的原因表现预防3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一院07 中西:胃经循行神门、风池、涌泉的定位主治灸法的治疗作用;举例说明胃痛针灸处方;方义二院04 本:1.足少阳胆经的体表运行路线2.合谷、阳陵泉、膈俞的定位和主治3.针刺的注意事项4.内伤头痛如何辩证论治请写出治法、处方、方义..04 某:刺灸法:1.何谓得气;影响得气的因素有哪些经络腧穴:1.足厥阴肝经的体表循行路线 2.公孙太溪合谷三个穴的特性和主治医疗学:1.针灸如何论治痿证 2.针灸如何论治面瘫2010 二院:1. 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2. 艾灸禁忌症3. 内关、阳陵泉的定位与主治作用2011 三院:1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2 晕针的症状和处理3 穴位定位和主治:足三里曲池外关委中4 面瘫的治方主穴配穴操作2010 三院:1 合谷三阴交大椎归经特殊穴位种类主治2 晕针的原因表现预防3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一院06 本:1、脾经的体表循行路线2、神阙、涌泉、大椎的定位和主治3、灸法的注意事项4、中风的概念、中经络的治疗原则和穴位、方义2011 一院:毫针的泻法操作某年2 2 2 2 :1、曲池膈腧中脘太冲定位及主治2、面瘫治疗3、晕针症状及处理08 中西:1、胆经的体表路线;曲池、内关、足三里、合谷的定位、主治;2、针刺注意事项;3、腰痛的治疗治法、主穴、配穴、操作二院08 本:1、肝经的循行2、得气的表现和影响因素3、穴位定位与主治:绝骨风门支沟天柱4、面痛的治疗08 三院:1、足厥阴肝经的走行2、肾俞三阴交阳陵泉外关定位主治3、得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4、月经不调的主穴操作05 一院中西:1、足少阴经的循行2、以下穴位的定位和主治:合谷、脾腧、阳陵泉3、晕针的原因、症状、处理、预防4、面痛的治疗取穴以什么经为主;主穴;辩证配穴和操作论述题某年:1、灸法禁忌2、泄南补北是什么意思1、针灸如何论治痿证2、针灸如何论治面瘫一院07 :漏肩风病例某年:眩晕虚证一院07 :慢性疲劳综合症2010 二院:漏肩风治法主穴配穴操作及方义.. 以为很不重点;因为课上没讲过..但老师划重点强调;我们后悔不看2010 三院:慢性疲劳综合症2011 一院:偏头痛。
针灸学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参考)
针灸学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参考)针灸学治疗考试复重点 (参考)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 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针灸学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
二、针灸经络和穴位
- 经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 主要经络的走向和分布
- 常用的主要穴位及其定位和特征
三、针灸诊断和辨证
- 针灸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针灸辨证的原理和技巧
- 针灸诊断与现代医学诊断的差异与联系
四、针灸治疗技法
- 基本的针刺技法和操作要点
- 常用的针刺手法和配穴原则
- 针灸疗法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五、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 常见疼痛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
- 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
- 常见妇科、皮肤病等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
六、针灸学的研究进展
- 针灸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 针灸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 针灸学的新技术和新疗法的探索与发展
以上为针灸学治疗考试复习的重点参考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注意重点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祝您考试顺利!。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知识
针灸学重点笔记第一部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3、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5、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含义。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支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3、主客原络配穴法:根据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的络穴。
4、骨度分寸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6、奇经八脉: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
7、原穴:“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
8、循经取穴: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9、得气:亦称针感、气至。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的感应。
10、十四经: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
简称“经穴”。
11、前后配穴法: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
前后穴配合使用。
12、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部、躯干部。
13、十二经别:从十二经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1.经络理论: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为主,维系全身的气血运行。
经络的概念、分类、流注规律、禁忌等都是复习的重点。
要熟悉经络的命名、路径、分布等。
2.穴位理论:穴位是中医针灸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要熟悉主要穴位的位置、名称、特点等。
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穴位的命名和功能。
3.针灸基本操作:针灸治疗包括针刺、灸疗、刮痧等操作技术。
要熟练掌握针刺的基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禁忌,具体包括选穴、准备、插入、扎刺、留针、拔针等各个环节。
4.针灸治疗原则:不同的疾病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
掌握常用穴位的主治功能,如"四点、五海"、"金针灸、银针灸、色针灸、电针灸、火针灸"等。
5.针灸的临床应用: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起到调节、预防疾病的作用。
了解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头痛、颈椎病、胃病、失眠等。
此外,还要注意针灸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6.针灸的刺激方法:除了常规的刺激方法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刺激方法,如电针、火针、手针、毒针等。
还需要了解针灸的操作温度、持针时间、操作力度等。
7.针灸配穴:有些疾病需要配合多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掌握一些常见的穴位配伍规律,如天宫配合地府、太冲配合合谷等。
8.针灸的安全注意事项:针灸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一些安全事项,如消毒、穴位选择、用针方法、刺入深度等。
9.针灸的质量控制: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要注意保持操作的规范性和操作的专业性。
此外,要了解针灸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避免出现仪器故障或操作失误的情况。
10.针灸养生: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了解一些针灸的养生方法和穴位的保健功能,如自我保健按摩、针灸祛湿养生等。
以上是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的主要要点,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针灸考试重点
复习重点如下:
1、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3、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
4、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5、五腧穴、八会穴、下合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具体是什么?
6、腧穴的主治作用及其特点。
7、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哪些?
8、重点腧穴之定位、主治、操作方法及临床配伍。
9、骨度分寸法的定义及其临床运用。
10、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及具体操作。
11、行针的基本手法及具体操作。
12、掌握常用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捻转补泻、针刺补泻、迎随补泻法
13、双手进针手法有那些?掌握其基本手法及其具体操作。
14、常用灸法有哪些?掌握其基本手法及其具体操作。
15、常用罐法有哪些?掌握其基本手法及其具体操作
16、临床体位的选取。
17、针刺、灸法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18、晕针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如何处理。
19、灸法以及罐法的具体操作。
20、留针的意义作用。
21、毫针的组成。
22、肩周炎、胃痛、面瘫的主穴选取。
23、重点腧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合谷曲池肩髃承泣天
枢梁丘手三里足三里丰隆内庭三阴交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少冲后溪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委中太溪照海内关中冲内关外关肩髎风池肩井太冲长强腰阳关命门大椎风府百会关元膝眼印堂环跳气海太冲外劳宫中脘风市迎香少商地仓睛明听宫颊车人中
24、得气、行气、催气、候气、下合穴、得气、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行针、
一夫法、经络、特定穴、腧穴的定义。
针灸考试重点
1.《针经》是指《灵枢》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2.十二经脉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3.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4.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肺大连胃脾,心小膀胱通。
心包三焦至,少胆厥肝经,厥肝又连肺,周而复始行。
5.十五络脉的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的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的不足。
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6.十二络脉的作用: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
7.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脉,2奇穴,3.阿是穴8.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9.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10.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在。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11.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12.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呈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
13.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
14.针刺前的消毒法范围包括;1.针具器械消毒,2.医者手指消毒,3.针刺部位消毒.4.治疗室内的消毒。
2020年考研《针灸学》考点精要提纲(重点版)
2020年考研《针灸学》考点精要提纲(重点版)经络总论—表1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络总论—表2 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腧穴总论—表1 十四经穴分经主治规律腧穴总论—表2 常用骨度分寸表经络腧穴各论—表1 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2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3经络腧穴各论—表4 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5 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6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7 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8 足少阴肾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9 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10 手少阳三焦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11 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12 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13 督脉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14 任脉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经络腧穴各论—表15 下列常用奇穴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刺灸法各论—表1灸法的种类及其适应证治疗关节痹痛、口眼治疗总论—表1 阴经五输穴表治疗总论—表2 阳经五输穴表治疗总论—表3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治疗总论—表4 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治疗总论—表5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治疗总论—表6 八会穴及归经表治疗总论—表7 十六经脉郄穴表治疗总论—表8 下合穴及归经表治疗各论—内、外、妇、儿、急症各科部分病证针灸治疗表。
关于针灸学的考试大纲整理
It is impossible to pursue perfection in all things, but to do one's best.(页眉可删)关于针灸学的考试大纲整理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1.十五络脉的分布2.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五:十二经别要点:1.十二经别的分布2.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六:十二经筋要点:1.十二经筋的分布2.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七:十二皮部要点:1.十二皮部的分布第二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1.分经主治规律2.分部主治规律第三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取穴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第四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五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鼹、承扶、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骨、至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的复习提纲
经络腧穴学部分(40%)
经络总论
●经络的概念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循行走向特点、流注交接顺序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经络的生理功能
腧穴总论
●腧穴的定义。
●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定位方法。
●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十四经脉各论
●各条经脉的体表循行路线
●每条经脉的起止穴位,重点穴位的定位与主治
刺法灸法学部分(30%)
毫针刺法
●毫针的构造
●常用体位的选择原则、常用体位
●双手进针法的运用、进针的角度与深度
●行针基本手法及辅助手法
●得气的定义,现象
●常用七种单式补泻手法的操作要领
●针刺常见异常情况(晕针)的原因、症状、处理、预防
●针刺注意事项(记要点:晕、妇、儿、血、皮、危、险、尿)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
进行针刺。
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应予禁刺。
如妇女行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心脏扩大、肺气肿等患者更应注意。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柱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于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灸法
●灸法的作用
●直接灸、间接灸的操作、适应症
●施灸的补泻、禁忌
●灸法的注意事项
拔罐法
●拔罐法的临床运用走罐、闪罐、刺血拔罐、留针拔罐)
●拔罐法注意事项
三棱针
●操作方法(腧穴点刺、刺络、散刺、挑刺)
●作用及适应症
●注意事项
皮肤针
●刺激强度
●叩刺部位
电针
●电针各波形治疗特点及适应症
●正确的导线连接方法
水针
●常用药物
●注射剂量
●注意事项
头针
●常用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及主治
●(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下旁线)
●头针的操作方法(进针、行针)
耳针
●耳穴的分布规律
●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主治(交感、神门、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
肾、耳尖、降压沟)
●耳穴的选穴原则
●耳穴的刺激方法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学部分(30%)
总论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选穴原则
●特定穴的应用
各论
●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包括中风、眩晕、头痛、面瘫、面痛、痛经、落
枕、颈椎病、腰痛、痹证、痿证、胃痛的治法、主穴、配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