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库技术

合集下载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JSP技术已经成为了Web应用程序中最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

而网络数据库连接则是JSP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会探讨JSP技术中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也会介绍其如何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JSP技术概述JSP,即Java Server Pages,它是Sun Microsystems为了简化网站开发而开发的一套技术方案。

JSP技术通过将Java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中来实现页面的动态性,同时通过Java Servlet技术来实现Web应用程序的逻辑控制。

JSP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维护:由于JSP技术将Java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中,因此页面开发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这种技术也使得页面的维护非常方便。

2、灵活性高:JSP技术可以支持Java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页面的开发和维护,还可以很方便地对程序进行扩展。

3、高性能:与ASP、PHP等页面开发技术相比,JSP技术的性能非常高,这也是其在大型网站中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是JSP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常使用Java数据库连接(JDBC)技术来实现。

JDBC是Java语言中用于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通信的标准API。

通过JDBC技术,JSP开发人员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JDBC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库驱动程序(driver),驱动程序是一个Java库,使得JDBC 可以与各种数据库进行交互。

驱动程序分为两种类型:JDBC-ODBC桥接器(Bridge)和纯Java驱动程序。

JDBC-ODBC桥接器在JDK 8中已被弃用,因此现在的Java应用程序中通常使用纯Java驱动程序。

常见的数据库驱动程序有以下几种:1、Oracle数据库驱动程序(OracleDriver)。

2、MySQL数据库驱动程序(com.mysql.jdbc.Driver)。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提纲: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概述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五、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未来展望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保障数据库安全而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漏洞扫描技术等。

其目的是防止数据库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恶意访问、修改或篡改,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企业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不足。

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很多企业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2. 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技术往往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新型网络安全威胁难以有效抵御。

3. 安全管理不严格。

很多企业对数据库安全管理不严格,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4. 安全投入不足。

由于安全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在安全技术和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投入,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

5. 需求复杂多变。

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大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多变,对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和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数据安全备份技术。

备份技术通常是指将数据进行备份,以备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这种技术可以使数据库拥有更多的备份,以便在系统故障和人为错误等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数据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文件管理系统阶段、层次数据库阶段、网络数据库阶段和关系数据库阶段,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的特点。

1.文件管理系统阶段文件管理系统阶段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为简单、原始的阶段。

该阶段使用的是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将数据存储在文件中,并采用顺序读取和顺序写入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数据的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十分困难。

由于数据文件的存储位置没有固定的结构,因此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往往需要手动编写程序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效率。

2.层次数据库阶段层次数据库阶段是在文件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数据库管理方式。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采用了层次结构来管理数据,使得数据文件的读写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层次数据库中数据以树形结构组织,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存储和查询,但树形结构限制了数据的组织形式。

当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是树形结构,而是网状结构时,层次数据库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处理了。

3.网络数据库阶段网络数据库阶段是在层次数据库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对数据管理进行了标准化,使用了更先进的记录结构,可以实现更灵活的数据组织形式。

而且,网络数据库采用了具有分布式的结构形式,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相互通讯,方便了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这一阶段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虚拟网络、淘宝开发平台、网上银行等。

4.关系数据库阶段关系数据库阶段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管理方式。

相比于层次和网络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采用了更加简单、易操作、高效的数据库模型,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

关系数据库的重要特点就是采用了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管理,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管理企业信息、人力资源、学生信息等。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数据库是计算机网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据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

本文将从数据库的安全需求、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措施和与运维管理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数据库的安全需求数据库的安全需求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数据完整和数据可用性的需求。

其中,数据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非法篡改、窃取和破坏的能力;数据完整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损坏和丢失的能力;数据可用性是指数据库能够及时提供正确的数据服务的能力。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责任体系安全责任体系是指建立一种切实可行、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中。

针对不同的安全管理职责,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此外,还需要建立安全督查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并加以考核,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建立一套规范、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安全状态和安全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数据库的使用范围、使用规则和使用权限,确定定期备份、监控、评估、检查等安全管理流程,同时建立紧急预案和应急预案等措施,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保障能力。

数据库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

1.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指对登录数据库人员的身份和合法性进行验证和检查,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数据库系统。

身份认证可以通过多种认证方式进行,如账号密码认证、指纹识别、Token认证等。

对于管理员和技术人员,采用双重认证、密钥对认证等更加严格的身份认证方式可以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

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指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授权,根据其使用范围和权限对其进行访问限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的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成为了信息存储和管理的核心。

从企业的商业机密到个人的隐私数据,大量重要的信息都被保存在这些数据库中。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

保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

一种常见的威胁是非法访问。

黑客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如利用系统漏洞、破解密码等,获取未经授权的访问权限,从而窃取、篡改或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泄露也是一大隐患,可能由于内部人员的疏忽、外部攻击或者数据库系统本身的故障,导致敏感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此外,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也可能使数据库遭受破坏,影响其正常运行。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应运而生。

访问控制技术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如管理员、普通用户等,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范围,从而降低非法访问的风险。

例如,管理员可以拥有全面的管理权限,包括数据的修改、删除和备份等;而普通用户可能只能进行数据的查询和读取。

加密技术在数据库安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数据被窃取,没有相应的解密密钥,攻击者也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加密算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加密算法如 AES(高级加密标准)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另外,防火墙技术能够在网络边界处建立一道屏障,阻止外部的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检查,只允许合法的流量通过。

入侵检测系统则如同数据库的“哨兵”,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和潜在的攻击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除了上述技术手段,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也是保障数据库安全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可以在数据遭受破坏或丢失时快速恢复,减少损失。

同时,完善的备份策略还需要考虑备份的频率、存储位置以及恢复的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企业和个人重要的资产。

如何有效地保护数据库中的信息安全,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完整性检查、日志管理、审计和备份与恢复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受恶意攻击和不当操作的影响,确保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本文将分别对这些安全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一种基本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现代的数据加密方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对称加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方法,对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数据加密也能够保护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数据、财务数据等,防止这些信息泄露和被恶意利用。

2.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和控制,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操作。

访问控制包括用户认证和授权两个方面。

用户认证主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识别和验证,确保用户的真实身份。

授权则是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对其进行合适的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进行数据篡改和破坏。

通过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非法操作,保障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完整性检查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完整和正确性,不受到破坏和误操作的影响。

完整性检查技术主要通过数据校验和数据约束来实现。

数据校验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数据的格式和内容满足预设的要求,防止非法数据的输入和传播。

网络数据库【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网络数据库【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网络数据库【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网络数据库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范围。

2. 掌握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网络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内容:1. 网络数据库的定义和功能2. 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3. 网络数据库的工作原理4. 网络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范围。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网络数据库案例。

3. 讨论法:探讨网络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网络数据库的概念。

2. 讲解网络数据库的定义和功能。

3.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

4. 讲解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

5. 讲解网络数据库的工作原理。

6. 讨论网络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数据库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网络数据库发展趋势的探讨能力。

第二章: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1. 掌握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元素。

2. 了解网络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1. 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元素2. 网络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元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网络数据库设计案例。

3. 实践操作法:操作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元素。

2. 讲解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元素。

3.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

4. 讲解网络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5. 实践操作:建立和管理一个简单的网络数据库。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数据库基本组成元素的理解。

2. 设计报告:评估学生对网络数据库设计的能力。

第4章 网络数据库技术

第4章  网络数据库技术

客户机 计算机1
服务器
应用程序
计算机
计算机2
应用程序
……
计算机n DB 图4-3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访问
应用程序
2.三层的C/S结构

所谓三层C/S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 间加入一个“中间层”,即“客户机—功能服务 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客户机驻留用户界面层 (也称为表示层)软件,负责用户与应用层之间的 对话任务;功能服务器存放业务逻辑层(也称为功 能层)软件,响应客户机请求,完成业务处理或复 杂计算,在有数据库访问任务时,根据客户机的要 求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SQL指令;数据库服务器存 放数据库服务层(也称为数据层)软件,用来执行 功能层送来的SQL指令,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插 入、删除、更新等操作。操作完成后通过功能服务 器向客户机返回操作结果。如图4-4所示。
ODBC driver
特定驱动程序
中间件服务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图4-17 JDBC框架
数据库
3.JDBC数据库应用实例
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发送SQL语句 处理结果集 关闭对象及连接

三、ADO技术
1.ADO技术简介 ADO(ActiveX Data Objects,即ActiveX 数据对象)是微软在OLE DB之上提供的一种面 向对象的、与语言无关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微软所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几种方法的关系如图 4-18所示。
……
局部概念模式 (Local Conceptual Shema)
局部内模式
DB 场地1 4-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DB 场地2
4.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样,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一组软件,是分布 式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与分布式数据 库的接口。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3个主要部分 全局数据库管理系统 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信管理程序。

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姓名:汪亮学号:201101060304老师:吴宗祥网络数据库读书笔记————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在和发展趋势经过半个学期对网络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网络数据库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整理读书笔记如下:一、网络数据库的特点网络数据库是重要的电子资源,与印刷型文献及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相比,网络版数据库有着独特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图书馆及其用户的青睐。

1.1数据量大、增长迅速、更新速度快在国外,数据库生产已形成规模,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这就使得网络数据库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数据库规模大、数据量多,增长迅速。

二是数据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如某些著名文摘索引的印刷版、光盘版一般为每季度或每月更新,而相应的网络版数据库通常是每周更新;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更新通常早于其相应的印刷版,为每周或每日更新;而电子报纸的更新速度则可以以小时、分秒计算。

1.2 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网络数据库品种繁多,内容丰富。

从文献的加工程度看,既有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又有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一次文献数据库。

从文献类型看,既有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又有学位论文、会议录、专利、标准等数据库。

从学科范围看,既有单学科的,又有多学科综合性的。

从数据库的开发与供应看,既有书刊代理商,又有出版商,还有研究所、学协会等。

1.3 使用便捷、无时空限制网络数据库借助于互联网出版发行,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是连续作业,24小时不停机,通过互联网为世界各地授权终端用户提供服务,且同一数据库可同时为多人取用。

这就为人们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网路畅通,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查找、获取、利用所需信息资源,无须受信息资源储存的地理位置及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影响与限制,可克服图书馆传统服务受时空限制的缺陷。

网络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友好,易于理解、便于使用。

首先,网络数据库的用户界面设计通常直观清晰、图文并茂,如不同的文献类型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标示,生动直观;其次数据库往往设有专门的功能帮助键,且帮助信息详略适当、清晰、便于查阅;第三,对信息资源的查找利用具有选择与限定的自由,如,可在不同的数据库或文档、不同检索方式之间自由切换与选择,可对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形式、可检字段等进行限定与选择,用户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选择与链接操作。

《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网络数据库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189-01网络数据库技术是将数据库技术与web技术融合在一起,使数据库系统成为web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了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无缝融合,既把web与数据库的所有优势集合在一起,又充分利用了大量已有数据库的信息资源。

网络数据库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核心。

目前国内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类:一是技术类,包括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网站界面设计等;二是商务类,包括网络营销、贸易订单获取、网站平台及产品信息发布等日常更新维护;三是管理类,包括网站运营管理和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整体规划等。

无论哪种人才培养方向的电子商务专业大都开设了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只是在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

1 确定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面向实际应用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网络数据库技术能使学生掌握与正确运用网络数据库知识来处理相关实际应用问题,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为学生从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网络数据管理和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与网络数据库技术相关课程和成为网络数据库管理师、网络数据库设计师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就可以上岗就业。

具体说来,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方面: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了解网络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内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2)技能目标/以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或sql server 2008为例,讲述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步骤,培养学生掌握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建模、实现以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数据库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储存着企业内部的大量核心数据。

一旦数据库被非法入侵或遭受攻击,那么就会面临数据泄漏、敏感信息被窃取、恶意破坏等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和生存。

因此,如何做好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一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目标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采取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目标:1.保密性:数据的保密性是指只有被允许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窃取或盗用。

2.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不受损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可用性:数据的可用性是指保证用户能够正常访问并使用数据。

故障恢复、备份和容灾是保障数据可用性的关键。

4.可审计性:数据的可审计性是指对于数据的操作过程进行安全审计,确保数据的操作记录全部准确完整。

1.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认证、授权和审计三个步骤。

认证是指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授权是指对用户授权数据访问权限的过程;审计是对用户进行操作记录的审计和监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窃取和篡改。

通常采用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加密等。

3.备份与恢复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是保障数据可用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库的数据,可以在数据受到破坏或损失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数据恢复和故障恢复,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4.入侵检测与管理技术入侵检测与管理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数据库中的入侵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这种技术包括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攻击防范系统等。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主要涉及到对数据库进行综合管理和安全保护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1. 用户权限管理:通过设定用户权限,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

可以将用户分为不同的角色,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如只读、写入、删除等,以便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损坏。

备份的数据可以用来进行灾难恢复或数据恢复。

备份数据要保证安全,可将其加密保存到安全的位置。

3. 数据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查看和使用数据。

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

4. 防火墙:在数据库服务器与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防火墙,限制对数据库的非法访问。

防火墙可以过滤和监控网络数据流量,检测并阻止潜在的攻击。

5. 安全审计:对数据库的操作进行审计,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和访问记录,以便追踪异常操作和数据泄露。

审计日志可以作为安全事件的证据,用于调查和追责。

6. 异常检测与响应: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和行为,及时检测并应对异常事件。

可以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预防系统(IPS)等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护。

7. 更新与升级:及时安装数据库厂商发布的安全补丁和更新版本,修复漏洞和弥补安全缺陷。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和系统升级,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 保密策略与教育培训:制定和执行保密策略,明确员工在使用数据库时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库安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9. 安全认证与访问控制:引入认证技术,如双因素认证、指纹识别等,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安全审计、异常检测与响应、更新与升级、保密策略与教育培训、安全认证与访问控制等。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库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各种机构和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数据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库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地保护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成为了网络管理人员和安全专家面临的重要挑战。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审计和监控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保护网络数据库的安全。

一、数据库防火墙数据库防火墙是用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攻击的一种安全设备。

其作用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流量控制和安全检查,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保护数据库免受攻击。

数据库防火墙包括基于网络的、基于主机的和基于应用程序的防火墙。

基于网络的防火墙主要是通过过滤网络流量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保护,基于主机的防火墙是通过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防火墙软件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保护,而基于应用程序的防火墙则是通过在应用层进行安全检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保护。

数据库防火墙的优点是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精细的访问控制和流量控制,有效地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其缺点是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来进行部署和维护,并且对数据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防火墙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

二、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来保护数据安全的技术。

在数据库管理中,加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和通信加密两种方式。

数据加密是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来保护数据安全,通信加密则是通过对数据库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来保护数据安全。

三、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指通过对数据库访问权限的管理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其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授权和审计等几个方面。

身份认证是指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来确保其身份的合法性,授权则是指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来控制其对数据库的访问,审计则是指对数据库访问进行记录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行为。

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策略

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策略

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策略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是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需要采取多种优化策略。

本文将重点介绍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策略。

1. 加强权限管理网络数据库中不同用户之间的权限应不同,对于拥有最高权限的管理员应该加强身份认证,采用更复杂的密码和验证方式,并定期修改密码和验证方式,并限制管理员的权限,减少管理员的疏忽和过错。

针对不同的用户,应该授予不同的权限,以达到最小权限原则,减少负载和攻击面。

2.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网络数据库存在着各种异构性的数据访问,运行时会有各种故障和崩溃,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定期对网络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建立可靠的数据恢复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网络数据库备份数据的存储也需加强其安全性,以免被恶意攻击者拿到备份数据进行篡改。

3. 网络数据库漏洞扫描与修复不断进行数据库漏洞扫描是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重要策略,通过及时发现和修复数据库漏洞,可以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应用漏洞扫描工具可以及时发现和定位风险漏洞并提供修复建议以降低潜在风险。

4. 数据库加密技术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加,数据安全性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因此,采取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在传输、存储等方面的安全。

常见的数据库加密技术有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DES,AES)、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等。

5. 数据库审计与监控数据库监控是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必要环节,通过持续的监控,可以发现并且防御攻击。

数据库审计可以记录数据库运行的全过程,依靠日志和审计策略来管理数据库,定期审计数据库中的数据访问、操作和更改,确保安全和合规性。

6. 安全更新策略数据库软件的自动更新可以及时修复软件漏洞,使数据库更加安全,但同时也会影响数据库的稳定性,甚至会因为不兼容问题导致数据库崩溃。

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更新,并进行测试和验证,保证安全更新无误。

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

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


5 ・2 1 .2 ・ 8 0 11 www. f s ig.r io t og n n
【 关键词 】 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 ; 安全; y Q MSL
N tok D tb s e ui e h oo y ew r aa a e S c r T c n l t y g
Lu We . ig / i n x
b 旧 a 撕
C lg Sc u n nh a 2 0 2 ol e i a We c u n 6 3 0) e h
srn c n l y h s d p la o v r e f o il t g t h oo . a ea pc t nt e e f l o c N t oktc n l ya d d tb s c n l yh sb c m ni v b e d i te o e g wi ii o yi d s a I №. e r e h o n a a et h o a e o e a e i l t n w g o a e g o n t er a nh
d vl m no io ao s m w b a b s i m rn t s pctn o a s  ̄ ue . o ee n t r d t s c r  ̄ cm s ee p et f f m t n y e . e t e s e g g a e a l i m ih o r i s t n da a t h e id b a a p i o d n a p c H w vr e o a e s ui b o e a d w k ab a e t e y
实性 等 。
22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 -
数据库安全就是保证数据库信息的保密性 、 完整性、 一致
性和 可用 性 , 就是 主要 指保 护数 据库 以 防止不 合法 的使 用所 也 造成 的数 据泄 密更改 或 破坏 。 据库 系统 的安全 除依 赖 自身 内 数

互联网数据库

互联网数据库

互联网数据库互联网数据库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扮演着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其在个人和企业领域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数据库的定义互联网数据库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它通过网络连接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并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的数据访问和交互。

互联网数据库能够提供丰富的查询和操作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多样化需求。

二、互联网数据库的功能1. 数据存储:互联网数据库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包括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它通过将数据进行结构化组织,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2. 数据查询:互联网数据库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查询语言或界面来检索所需的数据。

这种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 数据安全:互联网数据库以安全性为基础,通过权限管理、加密通信等手段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它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 数据备份与恢复:互联网数据库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应对数据丢失、损坏或系统故障等情况。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灾难恢复机制,可以有效减轻数据丢失所带来的影响。

三、互联网数据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存储结构和数据模型,互联网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等多种类型。

1.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格的方式组织数据,数据之间通过定义的关系进行连接。

其中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为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2.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采用传统的表格结构,而是使用键-值对、文档、列族等方式来存储和组织数据。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代表有MongoDB、Redis和Cassandra等。

3. 面向对象数据库:以对象为基本单位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支持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包括db4o和OrientDB等。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特点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特点

什么是⽹络数据库⽹络数据库的特点 ⽹络数据库是以后台(远程)数据库为基础,加上⼀定的前台(本地计算机)程序,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那么你对⽹络数据库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络数据库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络数据库的定义 ⽹络数据库是指把数据库技术引⼊到计算机⽹络系统中,借助于⽹络技术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量信息及时发布出去;⽽计算机⽹络借助于成熟的数据库技术对⽹络中的各种数据进⾏有效管理,并实现⽤户与⽹络中的数据库进⾏实时动态数据交互。

⽹络数据库⽬前有⼤量的应⽤,从最初的⽹站留⾔簿、⾃由论坛等到今天的远程教育和复杂的电⼦商务等,这些系统⼏乎都是采⽤⽹络数据库这种⽅式来实现的。

⽹络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元素为:客户端、服务器端、连接客户端及服务器端的⽹络。

这些元素是⽹络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使⽤⽹络数据库的最⼤优势是⽤户只需要通过Web浏览器便可完成对数据库数据的常⽤操作。

这种优点使是⽤户不必再去学习复杂的数据库知识和数据库软件的使⽤,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络操作,如填写、提交表单等就可以从任何⼀台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上来访问数据库。

⽹络数据库的特点 ⽹络数据库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有以下的特点: 1、扩⼤了数据资源共享范围。

由于计算机⽹络的范围可以从局部到全球,因此,⽹络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共享范围也扩⼤了。

2、易于进⾏分布式处理。

在计算机⽹络中,各⽤户可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内资源,以便就近快速地处理。

对于⼤型作业及⼤批量的数据处理,可通过⼀定的算法将其分解给不同的计算机处理,从⽽达到均衡使⽤⽹络资源,实现分布式处理的⽬的,⼤⼤提⾼了数据资源的处理速度。

3、数据资源使⽤形式灵活。

基于⽹络的数据库应⽤系统开发,既可以采⽤C/S结构(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也可以采⽤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式,开发形式多样,数据使⽤形式灵活。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从引言、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审计技术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通过介绍各种安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展示了如何保护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介绍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范措施;在数据库安全技术方面,讨论了数据库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的保护方法;在数据加密技术方面,说明了数据加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加密算法;在访问控制技术方面,阐述了如何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在安全审计技术方面,说明了如何监控和审计数据库活动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结论部分总结了以上各项技术的重要性,强调了从多个层面综合应用安全技术以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 数据库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 安全审计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 安全管理技术, 分析, 文章, 关键词1. 引言1.1 引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存储着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个人数据、财务数据和商业数据。

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库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安全威胁。

安全管理技术对于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审计技术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介绍网络安全技术,包括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防范措施。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数据库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库加密、备份与恢复等技术。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数据加密技术,探讨如何利用加密算法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我们还将讨论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审计技术在数据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对数据库安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

2. 正文2.1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应用与技术

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应用与技术

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应用与技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

数据安全成为各个组织和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而数据库作为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主要工具之一,在网络数据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应用与技术。

首先,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核心,扮演了保护数据的第一道防线。

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强大的访问控制机制,可以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敏感数据。

通过对不同用户和角色进行分类和权限管理,可以确保数据仅被授权人员可见和修改,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其次,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定期备份数据库,并能够在数据出现问题时快速恢复到备份版本,防止数据丢失和破坏。

数据库的备份还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硬件故障、自然灾害或网络攻击等。

通过备份和恢复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重要数据免受损失和攻击。

第三,数据库加密技术是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又一重要应用。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防止非法访问和窃取。

数据库加密技术可以细分为数据加密和通信加密两大类。

数据加密是将数据库存储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使非授权用户无法直接读取和理解数据内容。

通信加密则是通过加密手段来保护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听和篡改。

数据库加密技术可以加强数据库的安全性,提高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而对于面临网络威胁的数据库,还需采取一些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

例如,数据库审计技术可以对数据库的访问活动进行全面记录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对用户和角色进行精细的权限管理,确保仅有授权人员可以修改和查看数据。

同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可以限制恶意用户和攻击者对数据库的非法访问。

此外,还有一些高级的技术和工具可用于提升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应用。

例如,多重身份认证和双因素认证技术可以增强用户登录数据库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利的数
据管理和存储服务。

然而,数据库安全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安全问题可能导致敏感
数据泄露和信息被篡改。

因此,了解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非常必要。

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证授权技术
认证授权是数据库安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权限管理和数据访问
控制。

通过密码、证书和生物特征等认证方式,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和
操作数据库,同时对用户权限进行细致的控制,保证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数
据。

2.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一种保护数据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无
法读取或者窃取数据。

常见的加密方式包括对称加密、公钥加密和哈希算法等。

3.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4. 操作审计技术
操作审计可以监控和记录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包括对数据库的修改和查询等操作。

利用审计技术可以追溯故障、恶意攻击以及不当操作等事件的来源,有助于提升数据库安
全水平。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可以对数据库安全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库安全,还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包括网络边
界防御、入侵检测和安全加固等措施。

总之,数据库安全是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全面、科学和合理的管
理手段,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确保企业和个人
信息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数据库技术1.2.1 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定义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数据库系统,它的数据库分散配置在网络节点上,将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分开进行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远程数据库访问服务,实现了网络的分布式计算。

1.2.2 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1.3 当前流行的网络数据库系统1.3.1 SQL Server 1.3.2 Oracle 1.3.3 DB2 1.3.4 MySQL *NoSQL数据库数据模型分为两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要素组成。

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2.2.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模式的地位: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外模式(E 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外模式的地位: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3.1 数据库设计概述3.2 需求分析3.3 概念设计3.4 逻辑设计3.5 物理设计在数据库规范设计中,比较著名的设计方法是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方法,该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形式加以描述。

是数据库设计中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需求分析的全过程为:收集资料(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分析整理,绘制数据流图(DFD),编写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

概念设计(信息分析和定义)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得到E-R图。

逻辑设计(设计实现)设计的任务: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数据模型的优化,设计用户子模式。

得到视图。

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系统配置。

⏹其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独立于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而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与选用的DBMS密切相关常见的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 ,Oracle 公司的CASE工具—Designer 2000,Microsoft公司的工具。

4.1 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工作模式4.1.1 二层结构的C/S 模式⏹ C/S 模式: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客户机和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与底层的操作系统及通信系统一起构成的一个允许分布式计算、分析和表示的复合系统。

⏹ 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提供服务,称为服务器(Server )⏹ 其他的计算机则接受服务,称为客户机(Client )⏹ C/S 模式将用户界面逻辑和应用处理逻辑通过前端开发工具融合在一起,将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应用任务公解成多个不同的子任务,把它们分配到具有前端(客户机)和后端(服务器)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

在前端客户机上运行应用程序,而后端服务器则提供某些特定服务。

⏹ 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有数据库服务、文件服务和通信服务等。

C/S 模式的工作过程一般是:客户机提出数据服务请求,服务器把按照请求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客户。

⏹ 两层C/S 模式起源于桌面局域网应用系统,其特点有:☐ 数据库安装在服务器一端,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有了结构上的保证。

☐ 客户机为应用提供图形接口,而应用的数据处理部分由服务器完成。

⏹ 这样一个应用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布于网络上,便于充分发挥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 网络上传输记录而不是文件,与集中式系统相比系统整体性有了质的飞跃,网络吞吐能力也大为增加。

☐ 系统升级容易,能较好保护已有投资。

尽管两层的C/S 模式实现了功能的分布,但它仅能在各自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使用,功能分布还不均衡,系统的性能、可伸缩性较差,不能支持大量用户的访问和搞容量事务的处理。

为此,人们在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端之间增加了应用服务器,形成了三层的C/S 模式。

4.1.2 三层结构的C/S 模式三层C/S 模式中,服务器端被分为两部分,即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形成了“客户机一应用服务器一数据库服务器”的模式。

⏹ 客户机主要提供用户登录界面,负责用户与应用层之间的对话:⏹ 应用服务器包括了从客户端划出来的一部分应用和从原来数据库服务器中划分出来的一部分工作,它主要实施商业和应用逻辑,并基于商业规则确认从客户端得到的数据,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完成业务处理或复杂计算。

☐ 应用服务器在三层体系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服务器执行存储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功能,它分析功能服务器送来的SQL 命令,实现对数据库的读写、删改、查询等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功能服务器,再传回给客户端。

三层C /S 体系结构的特点是,用户界面与商业、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所有的用户可以共享商业和应用逻辑。

查询结果然而,无论是两层、三层还是多层C/S模式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随着业务计算的复杂化,C/S结构的弱点逐渐显示出来:☐C/S结构的计算能力过于分散,网络中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数目正发生“细胞”分裂,使得系统的管理费用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C/S结构中数据库信息的使用一般只限于局域网的范围内,无法利用Internet 的网络资源;☐在C/S结构中,无论多小的企业都必须安装自己的服务器,而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的管理和维护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专门人员负责,小企业往往无力购买高性能的服务器和聘任专门的技术人员。

因此,C/S模式的网络数据库系统不利于小企业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4.1.3 B/S模式⏹B/S模式是C/S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使企业应用系统更简化、规模伸缩性更大、安全保密控制更灵活。

⏹B/S模式利用了比较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如VBScript,JavaScript等等)和ActiveX技术。

⏹使用通用浏览器来实现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

⏹基于B/S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通常采用三层或多层结构。

下图给出的是“浏览器一Web服务器一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

⏹用户完全通过浏览器登录,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在这一系统中,第一层为用户层,第二层为应用层,第三层为数据库层1)用户层⏹用户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对用户的输出,但不负责解释其含义。

2)应用层⏹该层就是Web应用服务器,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

所有的应用系统、应用逻辑、控制都在应用层。

系统的复杂性也主要体现在这层。

数据库层⏹该层为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数据逻辑。

⏹该层的任务是负责协调不同的Web服务器请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管理数据库系统。

⏹ 所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完整性控制、数据的一致性、并发操作等都在该层完成。

还有“浏览器—Web 服务器一中间件一数据库服务器”多层结构。

⏹ 这一结构中的中间件通常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模型来解决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化问题,确保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信息查询和结果返回的顺畅性。

目前流行的B/S 结构多采用多层结构。

⏹ 在B/S 结构模式中,客户机仅需要一个单一的浏览器软件就可以访问不同的应用平台,负担很轻,要求的配置较低,易于管理和维护。

浏览器的主要功能是检查用户输人的数据,显示系统输出的数据。

⏹ 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当浏览器向某一个Web 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后,Web 服务器首先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然后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把所需的文件资料传给客户机;客户机接收传来的文件资料,并按照HTTP 格式把它显示在Web 浏览器上。

B/S 模式和C/S 模式都是以请求/应答方式来执行,但传统的C/S 模式需在客户机集中大量应用软件,而B/S 模式则是一种基于Web 的三层或多层结构,客户只需要浏览器。

总体上,B/S 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利用统一的浏览器访问界面,用户可以在任何访问Web 数据库。

⏹ 开发效率高。

对于各种资源,无论是文本还是图形,无论基于何种平台,客户机都可以采用相同的界面访问。

⏹ 具有极强的伸缩性。

可以透明的跨越异种网络,计算机平台,无缝的联合使用数据库、超文本、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可以选择不同厂家的设备和服务。

⏹ 开放性。

采用公开的标准协议,系统资源的冗余小,可扩充性好。

⏹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管理,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减低了成本,减少了客户端的维护工作量。

⏹ 三层或多层B/S 模式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借用现成的浏览器软件,无需开发数据库前端⏹ 标准统一,开发过程简单⏹ 多平台支持4.2 基于C/S 模式的数据库系统⏹ 联机事务处理(LOTP )的需求☐ 数据库的应用之一就是联机事务处理。

在联机事务处理中通常有上百个用户在同时使用该系统。

⏹ 如民航定票系统和银行ATM 机就是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例子。

☐ 事务是数据库系统中工作的离散单位。

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其主要任务HTML 请求数据请求 为HTMLSQL 语句返回i是实时地处理事务。

⏹如数据库中最频繁的数据更新事务。

☐要求系统的吞吐量要高,响应时间要短,能够均衡的分配负载,减少网络传输量。

对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也有更高的要求。

☐与集中式的数据库系统相比,C/S模式的DBMS能提供更高的运行效率,更好的满足联机事务处理的需求。

在一个单服务器的系统环境下,C/S的功能划分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案:CS结构,RU 结构和EWS结构。

⏹CS结构☐应用的处理(包括用户界面和表示逻辑)由客户机完成,数据访问和事务处理由服务器完成。

☐实现了功能分布,即由客户机承担了部分处理任务,但数据都集中在服务器中RU结构⏹服务器主要执行一些底层的操作,如封锁、页面读写等。

⏹客户机主要完成查询优化和查询处理,相当于客户机执行了部分DBMS的功能。

EWS结构⏹每个客户都可以通过对查询结果来进行缓存,建立其局部数据库,而且在客户机有一个功能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它与服务器上的DBMS相互协作来完成数据库访问。

⏹这种结构不仅功能分布,而且还有数据分布的特点。

因而可以避免客户机向服务器再申请相同的数据,减少了网络传输和服务器端的数据输入/输出。

⏹C/S的功能划分到底采用哪种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系统所处的环境、客户机访问服务器的数据量和数据库是否经常存在重复等来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