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第七章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0/9/16
1
本章学习要点 Key points
●可持续发展及基本思想 The basic idea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原则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The basic idea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ntegration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5、可持续发展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6、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
相适应,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世界银行新的指标体系 New index system of World Bank.
2020/9/16
1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人口因素Population factors
1、从资源方面来看
From the aspect of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ims at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developing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2020/9/16
8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引言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障未来世代的需求,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对几个主要模型的介绍和分析,旨在揭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生态经济学模型生态经济学模型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
其中,最为经典的模型是环境可持续发展GDP模型。
该模型通过引入环境生产函数,测度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设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阈值,该模型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资源经济学模型资源经济学模型研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以及资源的可持续性。
其中,耐久性资源模型和非耐久性资源模型是研究最为广泛的两类模型。
耐久性资源模型通过考虑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替代能力,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非耐久性资源模型则关注资源存在的有限性和开发的可持续性。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制定资源管理政策,并预测资源供需的平衡。
三、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是经济体长期的生产能力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型被广泛用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定量分析。
其中,以新古典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模型将技术变迁和生产要素积累考虑在内,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解释。
在该模型中,可持续发展与技术进步与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
四、环境成本模型环境成本模型研究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由环境问题引起的损失。
该模型反映了环境污染对经济产出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通过经济学方法测算环境损失的费用,该模型可帮助决策者考虑环境成本,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并为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提供参考。
五、区域发展模型区域发展模型研究的是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不同的挑战。
该模型通过分析区域内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为区域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和政策支持。
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当今全球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
而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以及实践,旨在帮助人们认清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出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动力。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经济学视角下,可持续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经济学家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资源利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离不开一系列的原则。
首先,效率原则强调经济活动应该以有效利用资源和技术为前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
其次,权益原则强调经济发展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的统一。
此外,预防原则强调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
最后,合作原则强调国家间和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1.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潜在风险。
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过度的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问题,威胁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因此,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视角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
该领域主要研究资源的条件、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等问题。
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失灵等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策略。
例如,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关键议题,旨在寻求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会妨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经济学领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框架,以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相协调。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就其原则、应用和挑战进行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1. 环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环境可持续性,即确保经济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该原则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废弃物处理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能够公平分配社会资源和利益。
该原则关注贫困、教育、卫生保健和社会参与等问题,力求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3. 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应该追求长期的、持续的经济效益,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于短期的利润。
该原则强调投资于可持续技术和创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废物。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1. 农业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持续农业实践包括有机农业、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精细农业技术的使用,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2. 能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提倡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改进和碳排放减少,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环境污染提供了策略和目标。
3.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城市发展理论强调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系统和资源回收利用等,以减少城市能耗、改善居住环境,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面临的挑战1. 利益冲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利益冲突。
例如,环境保护投资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经济增长;贫困地区的开发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与消费的学科,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独特的视角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挑战与路径。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经济学将可持续发展分为三个维度,即经济、社会和环境。
经济维度要求发展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增加富裕程度,社会维度强调人的福祉、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环境维度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关键问题。
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环境的破坏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人会受益,但也会有一部分人落后于发展的步伐,这种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和不稳定。
此外,全球化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包括资源竞争、环境恶化和经济不平衡等。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发展国家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其次,要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此外,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
四、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消费等。
绿色经济强调通过环境友好的产业和就业创造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通过回收再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可持续消费则鼓励消费者选择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转型。
五、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责任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硕士
一、介绍我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硕士项目我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硕士项目是我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设立的硕士学位项目之一,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经济专门人才。
本项目依托我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资源,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致力于培养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具有经济学研究、政策分析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全面的社会科学素养和宏观经济分析能力,熟悉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政策的适应性人才。
2. 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高层次经济学专门人才。
3. 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规划、政策研究和实施能力的高层次经济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宏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3)经济计量学;(4)发展经济学;(5)我国经济问题研究;(6)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7)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8)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
2. 选修课程:(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投资学;(3)环境经济学;(4)资源经济学;(5)金融学。
四、招生要求1. 具有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研究生阶段取得优良成绩者优先录取;2. 具有一定的数学和英语基础,工科、理科本科毕业生亦可报考。
五、培养模式本项目采取的培养模式为“导师制”培养,学生在申请入学时须提出申请,经导师确认后方可录取;学业期间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科研训练和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六、培养方向本项目的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际组织和国际企业任教或从事宏观经济研究、政策分析、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工作。
毕业生还可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参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企业发展和管理。
七、学制和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和经济学视角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和经济学视角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视角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和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它们的关联紧密,互为补充。
本文将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探索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生态系统。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生态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1.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利益和福利。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食物、水、空气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以及调节气候、保存水源和土壤、净化空气和水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功能。
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护生态系统服务非常重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不可逆性,我们应该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保持其稳定和弹性。
2.资源利用和管理资源利用和管理是生态学视角下的重要议题,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满足人类需求,并在长期内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学家认为,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建立起生态保护区、保护区管理以及环境修复计划等措施。
3.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学家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因为生物多样性代表着生命的多元性,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稳定都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提供有效的资源分配方法,优化资源使用效率。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经济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1.经济安全和市场稳定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安全和市场稳定。
经济学家指出,现代经济体系经常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等问题,影响到市场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从资源分配方面入手,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收入,促进市场稳定。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和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满足当前需求为前提,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经济学中,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2. 社会公正与经济增长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正与经济增长的平衡。
经济发展应该使得社会福利得到提高,并减少贫富差距。
3. 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可再生与非可再生部分都要得到有效利用,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4. 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需求。
经济活动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型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和理论。
1. 环境承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应该在环境的承载范围内进行,不超过环境的负荷能力。
这意味着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2. 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通过改善生产方式和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可以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循环经济模型:该模型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模型还涉及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挑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1.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行可再生能源政策,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企业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
许多企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环境负面影响,推动社会公正。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在经济学中,可持续发展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目标,旨在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挑战和策略。
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源自1987年联合国布鲁特兰特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该概念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
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公正的实现等多个因素。
2. 可持续发展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资源的有限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
其次,环境破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例如,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空气、水源和土壤等环境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第三,社会不平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这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及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
其次,强调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增长。
这包括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等。
此外,全球合作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和贸易等挑战。
总结: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旨在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有限性、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平等等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强调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增长、加强全球合作等策略。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文章格式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资源环境与经济学之可持续发展
“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能力的发 展”,这一定义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概 念。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P43) (一)公平性原则
(1)本代人的公平(横向);
(2)代际间的公平(纵向);
(3)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二)可持续性原则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类社会、经济 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这样,可在式①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更有代表 性的绿色GNP的计算定义,即:
SI=GNP一(R+A十N)一(DM+DN)
整理课件
17
举例
整理课件
18
(二)世界银行新财富体制方法 新体制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简介 优点:
1.将国家财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归纳出了更加合 理的内涵。 2.与人均GNP相比,新指标体系更加准确地估计 了国家的真实财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利用了“储蓄率”的概念,动态地表达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缺点:缺乏可操作性。
整理课件
4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
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是可回收的可 耗竭资源。主要指金属等矿产资源,例如: 汽车报废后,汽车上的废铁可以回收利用
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使用过程不可逆,且使用之后不能恢
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是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 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被耗竭掉了。
整理课件
28
根据动态效率标准,有效分配是一个最 大化净收益当前价值的问题。两年净收 益的当前价值是两种资源每一年当前价 值的简单加总。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考 虑一个特殊分配的当前价值:第一时期 分配15个单位而第二时期5个单位。我们 怎样计算这个分配的当前价值?(贴现率 为10%)
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
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经济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增长的质和量并重,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新驱动等。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公正和进步。
它旨在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教育、就业、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为了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系。
在实践中,需要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解析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解析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这一话题的解析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学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参与。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指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排放物,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而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危害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析。
传统经济学往往只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
这种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然而,经济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生产、消费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被引入,即环境外部性。
环境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中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比如污染、资源消耗等。
传统经济学中,环境外部性常常被忽视,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代经济学通过引入环境外部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征收污染排放费用、制定环境税收政策等,通过内部化环境外部性,可以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
此外,绿色技术和低碳经济也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绿色技术通过创新和应用环保的科技手段,既能实现经济增长,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低碳经济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转变能源结构,采用更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这些技术和经济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不仅在理论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解析,还在实践中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例如,经济学家提出了“生态价值论”。
这一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往往被市场所忽视。
因此,通过评估和内部化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有效地引导经济行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
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学科,需要探索并构建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
本文将介绍两个以环境影响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型。
一、绿色经济模型绿色经济模型是一种以环境可持续为出发点的经济发展模型。
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减少。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节能减排等措施,绿色经济模型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绿色经济模型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同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发展。
在绿色经济模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经济政策的引导,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经济激励措施和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包容性增长模型社会包容性增长模型是一种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经济发展模型。
它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关注贫困人口脱贫、教育医疗条件改善、社会福利提高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包容性增长模型追求让每个人都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实现全体成员的福祉增长。
在社会包容性增长模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需要通过社会福利政策来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贫富差距。
总结:绿色经济模型和社会包容性增长模型是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中的两个重要方向。
通过实施绿色经济模型,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而通过实施社会包容性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赢,让每个人都能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福祉。
这些经济模型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同时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共同参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让经济发展更具有长期性和全球性的意义。
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需关注和探索的主题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分析经济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
一、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的分析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生产与消费行为、市场规律等的学科,它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例如,经济学可以通过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等理论工具来分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方式,从而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因素与环境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
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也对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考虑、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
只有将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 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经济学通过研究资源的稀缺性和替代性,指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通过研究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经济学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2. 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经济学研究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创新支持。
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建设:经济学为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经济学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手段,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政策和法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挑战与展望尽管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模型可能无法全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和增长的过程,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可持续性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经济学中,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来评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传统观点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和增加国民生产总值(GDP)。
这种观点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旨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
1. 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要具备长期稳定性,不能以牺牲未来发展为代价。
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需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3.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估经济学家们研究如何评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一些指标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足迹和环境影响评估等。
1. 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个指标,如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教育水平、环境质量等,用于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的指标。
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是什么
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是什么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人类行为的学科,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看法。
从根本上讲,经济学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与平衡。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的代价。
然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
在经济层面,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要关注长期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性。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资源消耗和粗放式发展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同时,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可以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从而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选择。
比如,对碳排放征税可以促使企业减少碳排放,消费者也会更倾向于购买低碳产品。
社会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学认为,可持续发展应该确保所有人群都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如果经济发展的成果只被少数人享有,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最终也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保障当地居民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避免出现“资源诅咒”现象。
从环境角度来看,经济学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可持续发展还涉及到代际公平的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后代留下足够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层面。
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匮乏,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其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抑制气候变化,加强大气和水土保护,降低污染物排放,都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社会和谐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的发展是核心。
首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健康、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需求。
只有满足了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
社会的不平等会导致利益的分配不公,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资源可再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首先,我们需要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低碳、高效的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创新科技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等,推动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社会和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
保护环境、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推动经济创新,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
而经济学作为研究资源分配和财富创造的学科,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平衡。
其核心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社会公正与公平,以及国际合作与全球责任。
2. 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强调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财富创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首先,经济学通过研究价格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框架。
其次,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最后,经济学关注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政策建议。
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意味着要内部化环境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如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更加环保和资源节约。
4. 社会公正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公正与公平。
经济学关注贫富差距和社会福利的分配问题,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政策建议。
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经济学家研究贫困陷阱、社会保障机制等,为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提供了思路。
5. 国际合作与全球责任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合作与全球责任。
经济学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跨国合作和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的传播,同时也需要实施环境协定和减少贫困的国际行动。
结论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探讨了经济增长模式、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国际合作等问题。
在实践中,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和政策建议,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只有在经济学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世界。
经济学原则知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原则知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最大化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在商业领域,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环保,还可以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首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社会、环境和经济三方面的因素考虑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
具体而言,企业应该采取先进的“绿色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在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应该支持教育、环保、健康和福利等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
在经济方面,则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资本,保持利润和成长性。
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可持续性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所有业务和运营都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企业还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定期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以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
第三,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以“绿色经济”为例,企业可以通过销售环保产品、提供环保服务和参与碳排放交易等方式,开拓新市场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增加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
在实践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和实践。
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第一,加强供应链可持续性管理。
企业可以借助供应链管理的力量,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促进环保材料的使用,并规定供应商遵守环境、社会和人权标准。
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提高产品质量和可信度,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第二,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提高员工的环保素质和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为员工提供环保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员工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讲座_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讲座自1998年开始在各种场合演讲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它比“增长”广泛得多。
到目前为止,关于“发展”还未有完全一致的意义,但如下定义较权威:发展——在生活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不上升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增大的条件下,一国实际人均收入的长期增加过程。
一般地,还有人将“发展”理解为除人均收入增长外,教育发展、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应包括在内,但这些因素一般都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故上述定义较本质地刻画了“发展”的实质。
注:上述定义中特别强调了分配的平等问题,故若社会在增长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两极分化,则其发展的程度要大打折扣。
2.什么是“可持续”这一问题是极难解决的,目前,国际上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争论主要是难以在“可持续”定义上达成一致意见。
不同学科(经济学、生态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环境学……),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都对“可持续”给予不同的定义。
下面给出几种较主流的定义:(1)生态学定义可持续——维护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可持续利用。
生态支持系统——农业系统,森林和海岸,淡水系统,它们的存在支持着生命的存在与发展。
(2)环境学定义定义——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应局限在环境可自净的范围以内,要求人口和经济增长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3)主流经济学定义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目前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
到目前为止,主流经济学中在可持续发展发表意见最多的是MIT的诺贝尔奖得主Solow。
主流经济学强调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三者间的可替代性,认为某些生态要素的破坏(如物种灭绝)并不一定会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损害,因为其它生态要素和资本,人力资本可以替代它们的功能。
设、、分别是人造资本(机器、设备)、自然资本(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知识、技术)。
总资本定义:可持续即不下降当下降时,若、上升,则可能有上升,故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若、对其加以补偿,则仍然有可持续。
(4)非主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定义伦敦环境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学者认为: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通常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
如海中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若小鱼和虾虾被人类活动灭绝了,则大鱼也会饿死。
又如森林中生态系统中是互补的,若树木被砍光了,则森林中的动物也会死去,还会出现水土流失。
因此,他们认为:不能下降到一定水平以下,否则生态系统不能恢复,故定义:(5)热力学学派定义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位著名学者Daly。
他认为:由于地球系统的有限性(资源有限),故它能容纳的人类活动规模是有限的。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质和能量的完全循环利用是不可能的,故人类活动总是使有限能量不断耗散。
为了在有限的地球上使人类尽可能存在较长的时间,人类应使能量耗散速度极小化,这就要求将人类活动规模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具体就是——人口和经济的零增长,称为稳态经济(Steady-Stateeconomy)。
该学派排除“数量型”发展,强调在零增长中进行“质”的发展。
(6)社会学定义社会学家更广泛地关注文化、制度、传统技能的可持续性。
如Barbier定义为:维持理想的社会价值、传统、制度、文化或其它社会要素的能力。
Brown认为:社会可持续是社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及政府(法律)等的正常运行与存在。
Tisdell认为社会可持续是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可持续,而Norgaard又增加了文化可持续、包括价值观念与信仰系统的可持续。
(7)伦理学定义伦理学家认为地球是属于人类不同代人的,因此我们当代人应将地球完好无损地交给后代,后代又完好无损地交给后代的后代……等等。
当代人(任何一代人)都无权破坏地球。
可持续意味着不能损害环境。
(8)WCED(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定义鉴于定义众多,有必要统一,WCED于1987年在著名的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出了目前最为权威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为满足当前需要的发展以不损害未来各代满足他们自己需的能力为前提。
该委员会指出“不损害未来各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等价于维持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当水平。
WCED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满足社会在就业、食品、能源、水资源及卫生方面的基本需要,将人口控制在可持续水平上,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在决策中将环境与经济学相结合。
重构国际经济关系。
3.评论尽管目前还没有科学上完全一致可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而WCED定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上的定义而非科学定义,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又成为诊断国家健康运行的标准。
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一概念存在深刻的哲学背景、社会背景乃至心理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互为协调、协同进化、人与人的和衷共济、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后代的协调,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凡此等等,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框架、还原了中华先贤的理想范式。
从乌托邦式的人类终极目标、复归到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使人类对前途的暗淡心理为之一扫,一种积极的“谨慎乐观”的理念逐渐廓清,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并经过长期痛苦的反省,形成了世界上不同社会、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群体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共识。
二、可持续发展规范产生的历史背景工业化以来,人类物质文化进步的同时使环境遇到巨大的破坏。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温室玻璃让90%的阳光(短波辐射)通过,但却吸收90%波长在2000nm以上的长波辐射,从而提高温室温度。
工业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对短波辐射无影响,但却大量吸收长波辐射,类似温度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使人类面临灾难。
如一些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市也会淹没,由于全球经济在沿海城市中的比值较大,故对经济的破坏大,另外导致气候混乱,自然灾害增加。
2.臭氧层耗损电冰箱、冰柜等制冷装置的工作体、泡沫发生剂、溶剂、雾喷剂及消防灭火剂中的人工合成氟氯烃可上升到平流层,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不断分解出促进臭氧分解的催化剂——氯原子,一个氯原子可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从而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将使人类失去臭氧保护层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得皮肤癌,农作物也会减产。
3.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灭绝地球上现有800万—3000万种生物,其中为科学家定名的仅占1/3至1/2。
大约有2/3的物种在热带及亚热带。
热带雨林约有1/2的全球物种,目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经济而开发热带雨林导致生物品种日益减少,每天消失一种物种(一说每天消失40个物种)。
若如此发展下去,25年后地球上将消失1/4以上的物种。
有鉴于此,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重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因为历史上有先例,环境灾难导致一个社会灭绝,如古代的苏美尔文明(两河流域),地中海的是腓尼基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都是因环境灾难导致其出现战争且最后的消失的。
人们也许还知道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吧!它上面耸立着许多被认为是外星人杰作的石像。
已经弄清,复活节岛上的社会就是因过渡开发资源而消失的。
于是,学者们担心人类未来也会因环境灾难而出现文明消失,开始提出各种新的发展观。
从60年代开始,博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福雷斯特提出“动态平衡经济”,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戈得斯密发表《生存的蓝图》,舒马赫提出“小型化经济”,Daly提出“稳态经济论”,塞尼卡和陶希格提出“补偿论”,戴维斯提出“环境奢侈论”、其它还有“国家调节论”、“社会改造论”和“新发展哲学”等,形成了早期的各种环境哲学和环境经济流派。
它们的主要宗旨是力图改变以往人类视经济增长为好事的片面看法,试图建立人类长期发展,兼顾各代人利益的新发展观。
但这些流派中存在各种极端主张:如《增长的极限》认为人类应停止经济增长,否则世界将出现灾难,但乐观者却持相反观点,如《没有极限的增长》、《资源丰富的地球》、《今后二百年》等认为:地球上有足够的资源供经济发展所需,只有增长能够提供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经费。
到了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正确的发展模式不是某一极端选择,而是使经济增长与自然取得和谐一致。
在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一些国家就开始使用“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词句。
如“勃兰特报告”及经合发展组织的一些出版物就较早地使用过这一词汇。
但其含义均不同于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谈及连续若干年的发展而使用的“持续发展(Sustaineddevelopment)这一概念(目前国内仍有许多人混淆这两种概念)!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经过三年努力,发表了第一个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系统的阐述。
该报告一经出版,立即在世界各国引发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热潮。
1992年在巴西里约召开了联合国环发大会,178个国家派出了高级政府代表团参加。
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高度凝聚了当代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结晶。
之后,美国于1993年成立了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我国于1992年9月批准了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了我国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目前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定为21世纪的二大战略,近年来,开罗会议、巴黎会议又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问题。
需要指出,我国也属严重环境污染的国家之列,资源耗竭也十分严重,如全国430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有185个,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全国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达6700万公顷。
另外,大气污染、耕地减少、三废排放、森林锐减都相当严重。
1990年冬天,兰州市曾因大气污染使兰州在美国的间谍卫星上突然消失了,中央情报局开始还以为是我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城市伪装”试验呢!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目前最权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伦敦学派提出的“存量不变”理论,即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本存量(资源、环境功能)保持不变(不减少)。
1.伦敦学派理论伦敦学派:由伦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的学者(经济学家)构成,主要成员有:Pearce,Barbier,Markandya,Turner,Klassen,Opschoor,其中Pearce,Turner,Barbier是三大领头人。
传统经济学认为,并非自然资本存量愈大愈好,他们定义一个“最优存量”如下:C=发展的价值B=总价值KNK*NKEB曲线指自然资本给人类带来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如资源使用、环境纳污)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