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再次视
察比较这 四种现代 类人猿与 现代人有 什么不同, 来回答如 下问题。
思考:
类人猿
现代人
运动 方式
臂行
直立行走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使用各种简 具能力 言能力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女娲造人
达尔文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类似处之后,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的共同的祖先 是森林古猿
二、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区分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别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 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良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 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 环境、改良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 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 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着衣:
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判断:
1.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2.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3.人类和长臂猿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 ) 4.大猩猩和金丝猴都是属于类人猿。 (×)
各小组讨论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 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 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2、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 “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 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 和谐发展?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再次视
察比较这 四种现代 类人猿与 现代人有 什么不同, 来回答如 下问题。
思考:
类人猿
现代人
运动 方式
臂行
直立行走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使用各种简 具能力 言能力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女娲造人
达尔文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类似处之后,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的共同的祖先 是森林古猿
二、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区分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别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 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良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 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 环境、改良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 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 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着衣:
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判断:
1.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2.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3.人类和长臂猿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 ) 4.大猩猩和金丝猴都是属于类人猿。 (×)
各小组讨论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 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 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2、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 “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 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 和谐发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从猿到人的转变
脑容量的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脑 容量逐渐增加,促进了认 知能力和社会行为的进化。
直立行走
人类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 姿态,解放了双手,提高 了移动速度和狩猎能力。
工具制造和使用
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标志着与动物界的分离, 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发展。
人类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
通过发现和研究的化石,科学家 们可以追溯人类进化的历程。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包括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是世界 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发展了独特的灌溉系 统和数学、天文学等科学知识。
古印度文明
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发展了种 姓制度、佛教等思想体系。
古埃及文明
以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为代表,构建了庞 大的宗教体系和死者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中世纪文明
中世纪文明时期
现代文明
工业革命
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人类 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对经济、 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化进程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世 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交流 与合作日益频繁。
科技革命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 突破为代表,深刻改变了人类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探 索宇宙的奥秘,这为人类的发
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考古学研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化石和文物,如尼安德特人化石、北京猿人化石、石 器工具等,这些证据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考古学研究还涉及到人类文化、技术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对 于理解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学研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猩猩
黑猩猩
亚洲的加丽曼丹
非洲中部和西
和苏门答腊的热
部的热带森林
带森林中。
中。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 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影 想响一下想,:东非大大量裂的谷森地林区变原成先了的稀热树带草丛原林,,对有那一里
部 的—分森—变林使成 古得了猿一稀会部树产分草 生森原 什林么。古影猿响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稀树草原
森 地形
林 变化
古
气候 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直古立人行类走)→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臂行) →类人猿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达__尔__文___
2、人类起源于__森__林__古__猿_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____ 4、证据___化__石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提出人猿共祖的是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 2.证据:地质学资料——环境的改变;
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说说看:最早的“他” 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
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
1.神创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
达尔文 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 部和东部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18张)(人教版生物)
2.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
制造
直立
前肢
大脑
使用
合作交流
视察与思考(视察第3页图,阅读课本第2——3页, 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思考: 1.这些类人猿今天散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生活
的方式有什么?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类似,但究竟
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分呢? 3.随着人类的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
3.现代类人猿主要有哪四种? 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4.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
树栖
学习任务二 人类的发展
阅读教材4-5页,回答:
1.从猿到人的进化: (1)人类的起源地? 东非大裂谷地带 (2)人类的起源原因?地壳运动,环境变化 (3)人类的起源证据? 古人类化石
(4)由于地球环境产生变化,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 猿逐渐进化成了_现__代__类__人__猿__;而生活在稀树草原中的 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了____人__类_____。
答案:1.C 2.B 3 .A 4.C 5.C 6.A 7.B 8.A
9.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 生活为主转变到
生活,产生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
展,这样 肢得到解放,促进了 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
争的过程中,人类
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良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 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讨论: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类似,但与人 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 具;人类可制造 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较小,无语言能力;人 脑的容量较大,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17张PPT)
观察思考: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森
直使
能大 产
越
林
立用
够脑 生
来
古 猿
行和 走制
造
用发 了 火达 语
言
越 强
工
大
具
观察思考: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 使用天然工具 → 制 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 懂得御寒、遮羞
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练一练
1.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D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
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 C )
A.山顶洞
B.小汤山
再 见
东
非 大
约旦河谷
裂
露西
谷
东非人 莫桑比克
化石图片分析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 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 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 的? 上肢较细,下肢粗长 直立行走
露西少女化石复原图
“东非人”遗物分析
2.“东非人”用图中 所示石块做什么?从 石块的形状来推测, “东非人”已经具有 什么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 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 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 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观点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 石。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长臂猿
视察与思考
雄性单独生活,雌性单 独生活或与小猩猩在一起。 白天活动,大部分时间用于 觅食,活动不如猴类迅速敏 捷,以手脚交替抓握树枝移 动身体。能在地面直立行走, 但要靠拳指支撑,腰不能直 立。在距地面8~12米的树 杈上用树枝架窝,上面覆以 树叶,夜晚睡在树上,在地 上可用四肢行走。动作迟钝 缓慢,不能在树间跳跃,只 能手脚并用,慢慢移动。
从猿到人
东非大裂谷:据地质学家考察研究认为, 因为这里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大约2000万年以前,由于两个板块张裂拉伸, 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 而形成这个裂谷。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壳 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 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 下,地壳产生大断裂,从而形成总长约6400 千米裂谷。在当时,气候也产生了剧烈变化, 东非大裂谷地区本来的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 草原。
黑猩猩
视察与思考
1.这些类人猿今天散布在什么区域?它们 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类似之处, 但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分呢?
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人类的数量在不 断的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 为什么会这样?
现代类人猿,它们的生活环境都与森立古猿类 似,都离不开森林,绝大多数食物都是来自于森林中 的果实、嫩芽、昆虫或其他小动物。个别个体还能使 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像人一样去制造工具,更 没有像人一样具有复杂的语言文字能力。它们虽然偶 尔可以直立行走,但是它们前肢粗长,后肢细短,更 加合适臂行。
猩猩(婆罗洲猩猩)
视察与思考
大猩猩是最大的类人 猿,也是最大的灵长类动 物。身体极为粗壮、剽悍 和鲁莽,身高与人类相差 不多,但体重则要大得多。 一般全身被黑色长毛,但 面部、耳朵、手足等均无 毛,也没有须毛,颜面皮 肤皱褶很多,长相十分丑 陋而凶恶。大猩猩是白日 活动的森林动物。低地大 猩猩喜欢热带雨林,而山 地大猩猩则更喜欢山林。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C.语言交流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D.生存现状
因栖息地被破坏及人类的乱不滥杀,数 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学习新知
0 3 为什么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
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适应自然环境 改造自然环境 改善生存条件 医药卫生加强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生物学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一、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中进化来的。
二、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 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 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 的变化。
三、认同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
类人猿
热带丛林中的 森林古猿
(树栖生活)
人类
——课本第4页
学习新知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0 1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原因(课本第4页)
东非大裂谷 栖息环境的变化
自身形态结构的改变
学习新知
0 2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课本第5页)
森林
人与猿的分界 的重要标志
学会了用火
直立行走, 使用工具, 大脑发达,
学习新知
4 种现代类人猿
大猩猩: 非洲西部和东部 赤道地区一带。
长臂猿: 南亚、东南 亚地区以及我 国的云南省。
猩猩: 亚洲的加里 曼丹和苏门答腊 的热带森林中。
黑猩猩: 非洲中部和西 部的热带森林中。
学习新知
0 1 类人猿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A.食物来源
从树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
B.生存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2张PPT)
地形与形变化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 直立生活
人类
古 气候变化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猿
茂密森林
研究进化的证据是什么?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少女“露西(Lucy)”
( kuān) 髋骨较宽阔 上肢骨较细 下肢骨粗长
运动方式: 直立行走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C、猩猩
D、森林古猿
B 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
D 重要标准之一(
)
A.下肢增长 B.脊柱由弓形变成“S”形
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
A 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及我国的云南 部赤道地区 曼丹和苏门 和西部的热
省
答腊的热带 带森林中
森林中
食物、工具、语言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昆虫等食物生存; 2.没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3.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语言文字交流。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 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运动 方式
制造工具 的能力
中物理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神创论 外来论 进化论
达 人类从哪里来? 尔 文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在仔细比较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
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 类古猿——森林古猿。
请你观察上面的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 直立生活
人类
古 气候变化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猿
茂密森林
研究进化的证据是什么?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少女“露西(Lucy)”
( kuān) 髋骨较宽阔 上肢骨较细 下肢骨粗长
运动方式: 直立行走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C、猩猩
D、森林古猿
B 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
D 重要标准之一(
)
A.下肢增长 B.脊柱由弓形变成“S”形
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
A 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及我国的云南 部赤道地区 曼丹和苏门 和西部的热
省
答腊的热带 带森林中
森林中
食物、工具、语言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昆虫等食物生存; 2.没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3.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语言文字交流。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 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运动 方式
制造工具 的能力
中物理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神创论 外来论 进化论
达 人类从哪里来? 尔 文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在仔细比较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
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 类古猿——森林古猿。
请你观察上面的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28张PPT)资料
巩固理解
1、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不正确的是
(A)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2、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C)
A.为了换环境 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3、1_。
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 一项
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人有语言、有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
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 类比“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 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
代的古人类能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使用工具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 最近的是
少。
3、类 人 猿 和 人 的 区 别
脑发育程度
项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
名目
脑容量 语言文字能力
称
类人猿
臂行
可使用自然工具, 400
不会制造
ml
无
人
直立行走
可制造并使用各 种简单和复杂的
工具
1200 ml
有,并具有很 强的逻辑思维 能力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森林古猿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
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事实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 古人类化石。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 类化石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观点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pt16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不断开发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对类人猿的 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类人猿的 数量减少。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 森林古猿
森林 古猿 及其 生活 的想 像图
现代类人猿 生活方式: 树栖 生活环境: 热带丛林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 根本区别在哪里?
运动方式
类人猿 四肢行走
观察与思考
试回答: 1、这些类人猿都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与思考
非洲西部和
非洲中部
东部赤道地区 西部
南亚、东南 加里曼丹 亚、云南 苏门答腊
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 生活方式: 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 日益减少,为什么?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 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 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 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类人 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
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 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 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 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北京猿人
73.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5.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79.越努力,越幸运。 51.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95.只有奋斗才会有结果。 71.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 4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48.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45.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二、努力把日子都填满,别让孤单把你包围,请善待珍惜自己,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 森林古猿
森林 古猿 及其 生活 的想 像图
现代类人猿 生活方式: 树栖 生活环境: 热带丛林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 根本区别在哪里?
运动方式
类人猿 四肢行走
观察与思考
试回答: 1、这些类人猿都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与思考
非洲西部和
非洲中部
东部赤道地区 西部
南亚、东南 加里曼丹 亚、云南 苏门答腊
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 生活方式: 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 日益减少,为什么?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 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 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 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类人 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
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 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 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 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北京猿人
73.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5.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79.越努力,越幸运。 51.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95.只有奋斗才会有结果。 71.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 4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48.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45.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二、努力把日子都填满,别让孤单把你包围,请善待珍惜自己,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共30张PPT) 公开课课件 课件
的发育?请阅读课本第5页第二段,找出课本 的观点。
火的使用---改善营养 制造工具---锻炼大脑 群体交流----语言的产生
建立者
人 类 起源于 的 起 原因 源
证据
达尔文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化石
从猿到人的标志 直立行走
技能训练
区分事实和观点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现代类人猿
森林 古猿
人类
如果你是远古的一只森林古猿, 你愿意成为那一支?请推测你 将要面临的困难。
请同学们观看参考视频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授课人: 王予红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
祖先是
森林古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
类人猿的脑容量400ml 3倍
人类的脑容量1200ml
现代类人猿和人主要的区别?
1. 上下肢的比例---直立行走的能力 2. 手的灵活程度—制造工具的能力 3. 脑容量---智力水平
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 同祖先森林古猿;
根据现代的考古研究认为我们共同 的祖先大约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 前。
森林 古猿
现代类人猿 人类
1929年, 北京猿人50-20万年前 1965年 元谋人,约在170万年前左右
进化的证据化石
距今300万年前的 露西骨骼化石
森林 古猿
现代类人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非大裂谷
火的使用---改善营养 制造工具---锻炼大脑 群体交流----语言的产生
建立者
人 类 起源于 的 起 原因 源
证据
达尔文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化石
从猿到人的标志 直立行走
技能训练
区分事实和观点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现代类人猿
森林 古猿
人类
如果你是远古的一只森林古猿, 你愿意成为那一支?请推测你 将要面临的困难。
请同学们观看参考视频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授课人: 王予红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
祖先是
森林古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
类人猿的脑容量400ml 3倍
人类的脑容量1200ml
现代类人猿和人主要的区别?
1. 上下肢的比例---直立行走的能力 2. 手的灵活程度—制造工具的能力 3. 脑容量---智力水平
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 同祖先森林古猿;
根据现代的考古研究认为我们共同 的祖先大约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 前。
森林 古猿
现代类人猿 人类
1929年, 北京猿人50-20万年前 1965年 元谋人,约在170万年前左右
进化的证据化石
距今300万年前的 露西骨骼化石
森林 古猿
现代类人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非大裂谷
人教版生物七下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髋骨 股骨
“露西”少
人类全身骨骼
女 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
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她的运动
方式会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髋骨 股骨
“露西”少
人类全身骨骼
女 在环境发生改变、野兽天敌的威胁和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直立行走
的运动方式对古人类的生存带来什么好处?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方面的根本区别是体形不同、 使用工具不同、着衣不同。
3、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C) A.为了换环境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4、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黑猩猩(学名Pantroglodytes),人类的近亲,四大 类人猿之一,它们是现存与人类血缘最近的高级灵长
脑容量约为 400ml,没有语 言文字能力
人 直立行走
类
可以制造并使 脑容量约为 用各种简单和 1200ml,有很强 复杂的工具 的思维能力和语
言文字能力
思考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 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会这样呢?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 大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促进
改变
火的使用
促进
饮食
脑的发育
促进
产生语言
提高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2、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
体形: 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使用工具:不会使用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包括 电脑在内的各种 复杂的现代工具
是否着衣:赤身裸体 懂得遮羞、御寒
课件《人类起源和发展》
1000年后,人类身高 将超1.8米,肠子更短, 牙齿更少,大脑更小 , 皮肤松弛如火鸡,还 会更黝黑。
10万年后
现在
1万年后
50万年前 200万年前
5万年前
700万年前
今 天 的 类 人 猿
著名人类学家珍妮· 古道尔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
直立行走 :是人区别于猿的本质依据。
上 肢 骨 较 细
髋骨宽阔 股骨粗壮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林减少
留在树上 下到地面
人类
现 代 类 人 猿
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人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示意图
露西
在
①体形 ②使用和制造工具 等方面发生了很 大的改变。 ③是否衣着
山西 山西
河北
河南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高科技”:石器
任务:想办法让你们班个子最高 的同学告诉你们班中段考第一名 的同学:“新来的生物老师爱上 你啦!”
语言在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性
今天的人类
10万年后●脑越来 越大,头部尤其是 额头,也相应变大 ●眼变得极大,因 距离太阳较远的星 球光线会较暗;眼 睛会左右眨动,以 防宇宙射线伤害; 眼睑也加厚●肤色 变深,以缓减紫外 线伤害,因其他星 球无臭氧层●重力 减低,令眉稜骨变 得明显●鼻孔变大, 方便在外太空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类的起源学说
人类是从哪里 来的呢?
神学的创造论
外星人的复制论
生物学的进化论
……
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达尔文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以博物学家的 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5年的环球 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 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 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Onthe O rigin of Species)》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 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5、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 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 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 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 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 以不应该互相残杀。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 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 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应加大对现代类 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 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 当作工具,用来砍 砸和削刮物体
•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 具的能力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人类起源的标志: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制造工具 3、能够产生火 4、语言的产生 5、脑的发达
二、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比较
讨论: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里?它们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3、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呢?
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
前肢粗长,后肢细短
髋骨较窄
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1、下列不是人类直立行走的特征是( C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产生语言 D、脊柱呈S形 2、下列不属于“东非人”的特征是( A、人工取火 B、直立姿态接近现代人 C、上下肢明显分工 D、能制造各种石器
A )
课本练习4、答案:实验研究法:对黑猩猩、酵母 菌、小麦等生物所含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 了对比,发现构成该物质的氨基酸数目及种类,在 人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别为零,而人与其他几种生物 之间有差别,其中与小麦差别较大。由此得出结 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而上述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是黑猩猩,最远的 是小麦。
化石 4、证据_______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臂行
现代人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 单和复杂的工具
制造工 使用自然工具 具能力 不会制造工具
脑容量大 脑发育 脑容量小 很强的思维 的程度 没有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 逐渐发生了变化? 体形: 半直立→直立 使用工具:不会→会、简单→会、复杂 着衣:裸体→御寒、遮羞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 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 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人与类人猿的比较
类人猿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 能力 臂行 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
现代人 直立行走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 工具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脑的发育 程度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森 林 古 猿 及 其 生 活 的 想 象 图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人类呢?
1、答: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它 们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 存坏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2、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有以下几点(1)运动方式不同:类 人猿主要是臂行;人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 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一般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 使用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脑质量为 1500克,人脑质量达到4500克,语言文字能力强。 3、由于人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适应 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 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 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 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 益减少因此让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 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人类发展四阶段的比较
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人
南方古猿复原像
猿人的脚印化石
北京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
马坝人的头骨化石 和复原像
尼人的 复原像
尼安德特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复原像
小结
人类的起源:
达尔文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
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 环境变化 3、原因_____________
树栖生活转到下地生活 森 林 古 猿 地形变化 环境变化 森林大量消失
人类
类人猿
气候变化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 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 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 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像一 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露西少女上肢较细下肢粗长
,运动方式应为直立行走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 有什么能力?
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 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 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第 四 单 元
单元目标
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 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要是有人问你:“现在世界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一定觉得他 问得好笑。“谁不知道人都是父母生的!这是常识。” “那么你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的父母的父母生的。” “你的父母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也是很明白的,又是他们的父母生的。” “且慢。照你这样一代一代推上去,世界上最早的一代人又是从哪里 来的呢?是谁生的呢?” “啊!” “能回答吗?” “不能。” “是的,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回答了。” “可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离开现在已经很久很久,谁能知道他们是从 哪里来的呢?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科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几节课里就要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