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事故 相关问题及答案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操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引起核泄漏爆炸事故.苏联代表,苏联原子能利用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年科,皮特罗斯扬茨和苏联科查托夫原子能研究院第一副院长维拉里,列加索夫讲述了事故发生前一天的经过.一,基本情况这一天该核电站的官员开始进行一项试验,以检验在全部动力丧失的条件下,核电站的安全程度.试验人员想要证明,即使汽轮机停机,蒸汽中断,转子也能输出足够的动力来驱动应急冷却液泵,直至备用柴油发电机运转.但不幸的是,他们在试验开始前12个小时,就将反应堆的应急冷却液系统关掉了,从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堆的安全性.此核电站的操作人员主要犯了六个方面的错误,列加索夫说:"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事故就不会发生."但这些错误并未得到纠正,导致四号反应堆发生了悲剧性的事故.爆炸发生后,四号反应堆的外墙和顶盖被炸飞,着起冲天大火,大量燃烧着的放射性物质及反应堆芯碎块飞散到周围建筑物的屋顶,使周围30多处起火,四号反应堆的两个汽轮发电机及其房屋顶上的火势尤为猛烈,火焰威胁着附近的三号反对堆,并通过电缆及管道涵洞向电站的其它部位蔓延.据目击者说,爆炸发生后,核电站的许多人员立即利用手提灭火器和水枪实施扑火,他们的扑火行动在某种情况下是有效的,但许多人却因此而被烟火和放射性物质烧伤.事故发生时,核电站内共有444人在工作.由于事故发生在夜间,同附近城镇里的居民一样,他们大多数人留在室内.如果事故出在白天,那么受伤的人会更多,伤情更严重.伤员在其同事的帮助下,很快进入核电厂的医疗中心接受紧急救护.在这场事故中,有两人被掉下的建筑构件砸死.医疗中心设立在核电站的行政楼内,这栋楼有较好的防核辐射功能.二,灾害特点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释放出的源项超过3.7×1018bq,在事故当天,爆炸能量和大火产生的气体和可挥发裂变产物的烟云有1000-2000m高.波及范围广4月27日放射性烟云已飘移到波兰的东北部,烟云在东欧上空上升到9000m高空,在事故后的2-6天放射性烟云扩展到东欧,中欧和南欧,以及亚洲10000m高空.(三)人员疏散数量多根据乌克兰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长阿那托利·罗曼思科博士宣布的数字,乌克兰共疏散了94000人,邻近共和国也疏散了41000人.(四)救援人员伤亡严重这次事故中共死亡31人,其中仅有2人是在反应堆爆炸中丧生的,其余的死于核辐射病和烧伤.31个死亡者中有6人是普里普亚特和切尔诺贝利的消防队员,另外25人为核电站的工作人员.由于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接受了大剂量的照射,约有500救援人员住院接受治疗.三,救援经过(一)报警位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西北12英里处的普里普亚特镇消防队指令中心,于凌晨1点24分接到核电站的自动报警,随后又收到核电站保安中心的电话报警,得知核电站发生了大爆炸,及四号反应堆燃起了熊熊大火.普里普亚特镇消防队接警后,立即出动并请求核电站附近的切尔贝利镇消防队增援.普里普亚特和切尔诺贝利消防队各有15名消防队员.他们以前都曾在核电站内进行过演习,对其危险性有所了解.尽管他们预先制定了一些应付核事故的方案,但却无应付如此规模的事故的措施.核电站自己的消防队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配备了全部扑救工业火灾的装备,事故发生时约有10名消防队员在值班.苏联的消防队受内务部长的指挥,苏联的消防部队从将军到士兵都实行军衔制,各消防站的长官通常为一名军士或者中尉或少尉,每两,三个消肪站设一名上尉或少校.列奥尼德·泰加尼科夫少校是普里普亚特及切尔诺贝利消防队的负责人.事故发生的当天晚上,正在家中歇班.当接到指令中心的报警电话后,他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扑救工作.(二)火灾扑救泰加尼科夫少校讲述了那天晚上的经过.普里普亚特消防队接警后五分钟就到达事故现场,那里的情况非常混乱,无法确切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核电站中央的一些建筑物屋顶上的高大火焰映红了夜空.该核电站有20栋左右大型建筑,当时已无法很快弄清厂房内是否还有人被困在里面,也无法确定从何处开始扑火为好.在向在场消防人员和电站人员了解了有关情况后,首批到达的消防队即开始铺设水带.很快,消防队就弄清反应堆外部火灾最猛烈的部位是在汽轮机房内反其可燃屋顶上面,因而立即将灭火主力转移到这些部位上来.消防队员们没有配备核辐射计,在他们进入这些区域灭火之前,核电站人员告诉他们,汽轮机房外部的辐射强度要高于内部.进入内部的人员配备了空气呼吸器,而外部人员却没有.切尔诺贝利镇消防队接警20min后到达现场.此时核电站的许多屋顶已经起火,四号反应堆的剩余部分也象火山口一样被大火烤得通红.亚历山大·叶夫门科少校参加了扑救汽轮机房屋顶大火的战斗.当问及而对核辐射的危险是否犹豫过时,他说:当时所有消防队员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出水防止火灾从屋顶向另一屋顶蔓延.由于消防队熟悉核电站的情况,因此每个队员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是他们根本无法预料的.普里普亚特的泰加尼科夫后来回忆了起火后两个小时内的火灾情况.他说:"当我到达核电站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们虽然有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各种条件下的演习,但这里的事情同预案完全不一样.我知道四号反应堆已经爆炸,对这部分已无补救措施.我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其它三个反应堆,我们身后还有整个城镇需要保护.当时我们未配备核辐射计,后来从核电站的测试仪器上得知,厂房周围的核辐射量相当高.当我进入现场时,除常规消防装备外,没有呼吸器材或其它特殊防护.此时已有三个小组在维克多·基别诺科,弗拉基米尔·普拉维科及亚历山大·叶夫门科的带领下实施灭火.他们中有两人因核辐射而殉职,在灭火过程中还有四名消防队员遇难.灭火战斗展开2h后,包括我在内的28名第一出动消防队员在工作2~2.5h后都因核辐射而感到很不舒服.核电站的消防队员和保安人员与我们配合地非常好,尤其是在进入厂房的活动中.以前我们曾与他们进行过协同演习,这在此次灾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首先登上了汽轮机房旁边的一栋八层楼顶.从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楼顶的情况.我的判断是,必须立即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首先将汽轮机房的火扑灭,并防止大火向受威胁最大的三号反应堆蔓延,同时请求其它消防队增援.大约2h后,这期间我的活动范围很大——多次爬上爬下楼房,我感到呼吸困难,接着开始头疼,恶心,呕吐,浑身无力,后来我就失去了活动能力.象其他人一样,我也被送进了核电站的救护中心,-该中心有一层厚厚的混凝土外壳,因此核辐射量很低.后来我们被送到普里普亚特医院,接受富有治疗核辐射病经验的专家治疗,随后又搭乘飞机去莫斯科,住进了第六医院.(三)工程抢险到早上5点钟左右,除四号反应堆外,其它火都被扑灭了.此后消防队的任务是防止四号反应堆的火通过电缆管道及其它连接物向三号反应堆蔓延.此时来自基辅的增援力量也从70英里外赶到了现场.在核电站设立了现场指挥中心.乌克兰最高消防长官菲利昔·德田雅尼科夫少将担任救援总指挥.他需要组织人员制定出下一步的救援方案.指挥中心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支持,这当中包括最高苏维埃副主席鲍里斯·斯捷潘纳,他负责救援的政策协调.4月26日,空军少将尼古拉·安东斯科金驾驶直升机拍摄四号反应堆爆炸现场照片,以便消防专家评估投放固体灭火材料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研究,专家们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当天夜里,空军山动了一个中队的直升机,不停地向起火的反应堆中投放沙子,泥土,铅,白云石及硼.投放作业一直持续到5月10日,这期间共向四号反应堆中投放了5500t灭火材料.5月6日起,反应堆堆芯开始降温,大火被宣布扑灭.救援工作进入用氮气冷却反应堆底部及抽排地下室遭核污染的水的阶段.(四)人员疏散从4月26日起,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委员会开始发布有关信息.当天下午,鲍里斯·斯捷潘纳及其他委员会成员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及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发现三号反应堆在事故发生后已经关闭,而一号及二号反应堆及汽轮机却在继续运转,他们决定将这两个反应堆停下来,并将与救援无关的人员疏散出去.4月27日早晨才告知普里普亚特镇的居民辐射情况严重,每个居民都必须疏散.这涉及到4万人的迁移,需要动用2172部大轿车和1786部卡车.疏散工作要求在4h内完成.普里普亚特镇的居民被转移到30英里以外的地方,所有距核电站12~25英里范围内的居民,也都需要转移.在以后的几天里,大约有50个集体农庄及26000头牲畜也随之转移.至此官方宣布疏散工作结束,但后来发现仍有个别人并未撤离该区域.在普里普亚特,疏散40天后,人们发现有两个老太太还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们一个85岁,一个74岁,这期间靠吃剩饭和干面包维持生命,两人都染上了严重的核辐射病.根据乌克兰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长阿那托利·罗曼思科博士宣布的数字,乌克兰共疏散了94000人.邻近共和国也疏散了41000人.许多人是从遥远的北方地区戈麦尔疏散来的,那里距昔里普亚特约90英里,事故发生14天后,当地的核辐射量很高.在乌克兰进行疏散是相当困难的.比如,被疏散人员穿的大量衣服和鞋子,需要在离开污染区之前更换下来.因为它们已被严重污染,这就产生了料想不到的采购清洁的衣物和鞋子的问题;同样的困难还有寻找未受污染的水和食物.据罗曼恩科博士介绍,最大的问题是一种称之为"核辐射恐惧症"的病.得这种病的人几乎没有一个相信政府的,都说自己遭到了放射线的照射得了病.为了医治这种"恐惧症",有关部门只好组织大批的医生,护土,核辐射专家及数千名大学高年级学生,在这些人员的临时住处进行体检.(五)人员伤亡这次事故中共死亡31人,其中仅有2人是在反应堆爆炸中丧生的,其余的死于核辐射病和烧伤.31个死亡者中有6人是普里普亚特和切尔诺贝利的消防队员,另外25人为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据统计共有309人受重伤需要住院治疗,他们都是因核辐射和烧灼而受伤的,未发现有受外伤的.罗曼恩科博士说,绝大多数伤员都接受了输氧和输液的初期治疗,随后又接受了输血和大剂量抗生素的治疗.到1987年2月,大约有90名受伤者康复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有150名患者也已出院在家中休养,有40名患者转入疗养院接受康复治疗,仅有20多名患者仍继续住院治疗.绝大多数严重受伤者所承受的辐射剂量超过100rad;有22人的辐射剂量达到600~1600red,他们都已死亡;有23人的辐射剂量在460-660red之间,其中7人死亡;有158人所承受的辐射量为109-400red,其中1人死亡.火灾也造成了一些伤亡,烧伤也可能造成一些人死亡.在基辅约有18000人经检查发现受到核辐射,但剂量小于100red,其中一部分人住院接受血液检查.在核电站半径20英里的范围内,核辐射强度达200-600毫伦琴/小时,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1986年5月5日,在该区域内货物,核污染的覆盖量达30mbq/m2.(六)清理与重建环绕核电站的警戒区域数次扩大,第一次定为半径6英里范围,随后改为半径19英里,最后确定为半径25英里,到1987年2月,警戒区域扩展到距基辅市中心9英里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内设置了188个永久性辐射监测站和38个安装在卡车及直升机上的移动监测站.在事故发生后的6个月内,大约调集了10万人投入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清理工作.消防队动用了大批的车辆,水泵,水带和喷雾水枪,对该地区内的公路,街道及建筑物进行清洗.修复,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据说大约有5000名专家包括物理学家,流体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及计算机专家投入了这项工作.苏联令人惊奇地渡过了这一灾难,这并非因为他们预先已有准备,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资源.许多遭到大剂量核辐射的人得以康复及苏联为此所做的努力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的威胁,如癌症尚待观察.1987年2月27日,在基辅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负责指导医院对8000名受核辐射的人进行跟踪监护.政府已决定将普里普亚特镇废弃,并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以北30英里处建设新城镇.绝大多数普里普亚特镇的原有居民都重新得了住房和工作.每个家庭都得到了7000至10000卢布的费用,作为对他们遗弃在普里普亚特镇之财物的补偿.乌克兰为疏散出来的人们新建了12000套住房和200栋服务设施,在基辅和车尔尼雪夫也建了8000套房子.到1987年春天,农业和水资源问题成为乌克兰人关注的焦点.他们无法知道在遭受严重核污染的土地上能长出什么植物,也不知道核污染物质是否会从土壤中渗出,流入第聂伯河上的大水库中.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民用核设施事故究竟会带来多少灾难,还是一个未知数.世界地球日警世-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2007年世界地球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前苏联基辅市北130公里的地方,是前苏联1973年开始修建,1977年启动的最大的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报告一、事故简述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此次事故直接或间接导致数十万人受到辐射影响,数千人死亡,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事故原因事故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操作失误:在反应堆进行停堆操作时,操作人员未按照规范进行,导致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效,反应堆温度过高,进而引发了爆炸。
2.设计与建造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是石墨水冷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如无法有效防止高速流动的水在石墨中滞留,这会导致反应堆温度升高并最终失控。
此外,反应堆的建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3.政府与监管问题:当时的苏联政府对核能工业的监管存在严重缺陷,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后,政府和军队的反应迟缓,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4.隐瞒与误导: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试图隐瞒事故的严重性,没有及时通知周边居民撤离,也没有向国际社会公开真实情况。
这导致了更多的人受到辐射影响,也使得事故的后续处理变得更为困难。
三、事故影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深远且持久。
以下是对各方面的影响概述:1.环境和生态:核泄漏和爆炸导致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土壤、水源和空气。
动植物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态平衡被打破。
2.人类健康:放射性物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
大量的人口需要撤离污染区,数千人因此失去了家园。
至今,仍有许多人受到辐射影响,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
3.经济和社会:事故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企业和产业被迫关闭或迁移。
同时,社会心理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核能的恐惧和担忧情绪长期存在。
4.核能工业发展: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球对核能工业发展的重新审视。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其核能政策,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管制度。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概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20世纪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发生于1986年4月26日在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当时,该核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和火灾,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到大气中,并导致了至少31人的直接死亡和数千人遭受不同程度的辐射病变。
二、对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危害1. 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放射性物质扩散至空气、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导致大面积污染。
这些污染物具有长期辐射性,严重危害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2. 辐射病变带来的健康风险:事故后数年内,约有6000至8000名居住在附近地区的儿童被确诊患上甲状腺癌。
其他健康问题包括白血病、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紊乱等。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对妊娠妇女和未出生婴儿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数千个先天缺陷的出生。
三、切尔诺贝利事故带来的教训1. 人为失误和技术漏洞的警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由当时苏联管理层的安全措施不力和设计缺陷引起的。
该事件提醒我们,在核能设施运营中必须高度重视技术细节和安全程序,防止人为失误造成灾难性后果。
2. 放射性物质的控制与处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暴露了放射性物质可能产生的广泛影响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长期危害。
这一教训唤起了全球关于放射性物质处理和控制政策改进的意识,并加强了核电站运营中放射性废弃物管理方面的注意。
3. 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面对突发事件,有效、迅速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揭示了当时苏联管理机构和救援部门的缺乏有效协调合作的问题。
保证准确、实时信息传递,灵活而迅速地采取措施对抗灾难发生至关重要。
4.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公众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公众也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和参与度而感到无助。
这一事件引起人们对核能及其潜在风险的广泛关注,并促进了更多公众参与和批评监督机制的建立。
四、全球核安全体系的建设作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国际社会致力于加强全球核安全体系,以共同应对潜在的核灾难风险。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研究报告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研究报告引言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核事故,这次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本报告将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影响以及事故后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该核电站的设计存在缺陷,安全措施不足。
其次,操作员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忽视了安全规定,导致核反应堆失控。
第三,事故发生后,应急措施不当,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
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1. 人员伤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有两名工作人员当场死亡,随后的数天内,还有29名人员因急性放射病逝世。
此外,由于事故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数千名居民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造成了长期的健康问题。
2. 环境污染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了广泛的环境污染。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随风传播到周围地区。
污染的区域包括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的土地、水源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广大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壤、水域和植被长期受到辐射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经济损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大量的农田和牧场被废弃,农产品的产量大幅下降。
此外,由于事故导致的辐射污染,当地的旅游业和渔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这些经济损失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应对措施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减轻事故造成的影响。
首先,政府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封锁和疏散,确保了人员的安全。
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工作,清除了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质。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基金,用于赔偿受害者和重建受影响地区。
这些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果。
结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一场严重的核灾难,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教训总结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教训总结在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毁灭性的核事故。
事故导致32人直接死亡,而间接死亡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人。
这场事故震惊了全世界,也被称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这篇文章将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教训。
一. 原因分析1. 设计缺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由苏联政府建造的第二代核电站。
在建造过程中,设计者忽略了许多安全措施,并未对设计材料和配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质量控制。
此外,由于众所周知的苏联国内文化保密制度,许多设计错误和缺陷被隐瞒了下来。
这些缺陷导致了反应堆的运行不稳定,因此在事故发生前,已经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事故。
最终,一个严重的设计错误在事故发生时显露。
2. 管理不善在苏联的管理文化中,安全和可靠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核电站内,员工们也没有受到充分的训练和指导,例如事故处理和应急准备等。
此外,苏联的灾难控制中心也没有得到及时的通知,导致了事故扩大化和影响的扩散。
3. 人员失误在事故发生时,操作员受到了严重的压力和误导。
有报道称,操作员在试图推翻设计并试图进行手动控制之前,尝试过其他的控制方式。
然而,这种控制方式并不适用于该反应堆,结果只加剧了事态的恶化。
二. 教训总结1. 安全应处于首位在任何的工程项目中,安全都应该被当作首要任务。
设计师和工程师应该在设计和建造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并且仔细考虑万一事故的应急措施。
此外,管理层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这样员工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力处理突发事件。
2. 透明度和开放保密措施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在许多类似的大型工程中,保持透明度和开放性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可以利用专业的人员和相关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来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沟通和协调当出现事故时,及时地通知灾难控制中心和其他相关部门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平时,应该注重沟通和协调,这意味着重视信息共享和可靠的沟通渠道。
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原因分析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这次事故是发生在该机组计划停堆检修,做一个透平发电机运行状态试验的过程中,反应堆出现突然的功率波动导致反应堆毁坏和堆芯积累的一部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
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
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在多次观看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纪录片后,在人员操作的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做了如下总结:1、测试计划不周;理者对测试的技术理解有差异;改正措施不当;违反规定;缺乏安全训练,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紧急情况处置不当2、为准备测试员工已工作了24小时;负责试验的工程师对核反堆知之甚少;程序的质量低。
3、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部分是由于他们未察觉反应堆的设计缺陷。
一些程序的不规则促成了事故发生。
另一原因是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
4、操作工的操作未达到设计的装置条件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规程;作工过分自信;违反一系列的操作规定;总工程师过于“热心”。
5、测试未经俄罗斯核建设委员会批准;设定工作顺序的方法错误;物资和工程设备的管理不当;紧急反应物资和设备不足;对其他装置发生的事故保密。
6、自建设开始未对修改后的标准进行更新;缺乏工程安全设备以避免操作工失误;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当。
对于由于反应堆自身安全系数不足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做了如下分析:1、反应器的一个更加重大的缺陷是在控制棒的设计。
(完整word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事故经过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于基辅市以北130千米,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是原苏联最大核电站。
1970年切尔诺贝利开始修建第一座核反应堆,但总工程师只有建设火电站的经验,整个设计由乌拉尔电力公司设计院进行。
后来由莫斯科Zukh水电设计院接手该项目的设计,该设计院主要是水电设计。
因为物质缺乏,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设计人员设计的某些特殊部件,因此设计者真好将就使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部件.1977年第一座反应堆投入运行,与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并不知道1 975年在列宁格勒与此相同的反应堆发生了熔化事故.对有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因为它们对实际情况不适合,特别是经常移出比规定多的控制棒。
操作工还发现当输出功率很低时反应堆极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两个反应堆投入运行。
1982年第三座核反应堆活性区发生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核电站区域,因为对这次事故保密,其他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并不知道此次事故的发生。
这期间在整个前苏联的ЯBMK型反应堆还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故.1980年在Kursk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注意:因为停电导致无动力驱动控制棒和水泵,40秒后才启动备用电源,在此次事故中因:为冷却水的自然循环量较大才避免了严重破坏。
1983年末,估计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关闭后透平机还能为反应堆水泵提供一定时间的应急电源,曾建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但因为装置到1983年底前未获授权,因此对该系统的测试延期进行。
在负责ЯBMK 型反应堆的部长处还有其他的事故记录——设计的控制棒因为有裂纹当插入反应堆时引起输出功率剧烈波动,但在操作工的操作记录上没有记录.1984年3月27日,4号反应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85年报纸上出现了对核电站的批评,能源部命令总工程师替换易燃的遮蔽材料和电缆。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200MW
控制棒回 插,卡棒, 反应加剧
温度迅速 升高,一 次爆炸
石墨和高 温水反应 二次爆炸
分析与总结
事故 发生
设计 缺陷
人因失误
六大人因失误 1、实验功率未按要求执行 2、堆芯中毒后为提升功率强行提棒 3、违规加开两台循环主泵 4、关闭了水位和压力的停堆保护信 号 5、违规调整水位,强行抽棒 6、关闭失去汽轮发电机警告信号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分析
并未被用来改进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其次,对于石墨可能发生燃烧估计不
足,虽然采取了氦、氮冷却和密封隔离措施,但并没有设臵迅速有效扑灭石 墨大火的设备。再者,核电站也没有防止人为干预的保护闭锁系统,操纵人
员可以任意切除控制保护系统,使核电站在失去保护情况下运行.
RBMK-1000型石墨反应堆没有安全壳,这是该事故造成对环境严重影响 的一个原因。当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时,没有任何防护不完备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实验大纲允许在无其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闭锁灵敏的 局部功率调节系统和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导致核电站的控制特性变坏,在发 生堆芯过热事故时堆芯得不到冷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既没有可靠的灭 火设备,也没有完善的应付石墨大火的应急规程,事故中石墨堆芯长期燃 烧加剧了电站本身的破坏和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是电站的第4号机组。该机组原定于1986年4月底停堆中修。 在停堆前计划进行一次旨在提高供电系统安全性的涡轮发电机组惰转供 电试验,即利用涡轮发电机组的惯性在蒸汽供应中断后继续维持短时间供 电,以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事故原因
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运行人员在做汽轮发电机的试验时没 有作好准备,又严重违反了有关安全的运行规程。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4号机组的运行人员违反主要运行规程的条款列人表1,计有6条。
如果其中某一条不违反,事故就可能避免,至少能减轻事故的程度。
尤其是断开事故堆芯冷却系统和汽水分离器的水位和压力的保护 系统是不应该的,这使反应堆失去了安全保护系统,在发生事故时就
无法进行控制以致造成这一次严重的核电事故。
安全设计准则缺陷
从安全角度看,PBMK型反应堆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空泡正反应 性系数。此外,堆的反应性余量不足,控制棒从最高位臵开始 下落时有一个反应性增长区,以及反应堆没有有效的围封(安 全壳)等,都是在设计上直接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缺陷。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核事故,这场事故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导致该次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然而其后果却是令人震惊的。
本文将从事故原因、事故过程以及对人类环境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事故原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源于一次反应堆的爆炸。
爆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测试反应堆在缺乏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操作错误所致。
在该反应堆的设计中存在一系列缺陷,导致该反应堆在低功率下的不稳定性。
而在测试中,操作员忽视了这个问题,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
这导致了剧烈的反应堆爆炸,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二、事故过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爆炸和火灾,第二个阶段是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爆炸和火灾发生后,反应堆的核心完全毁坏,导致大量的燃料和裂变产物外泄。
火灾不仅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也带来了空气中的大量颗粒物。
在此期间,火灾在附近的市区中肆虐,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破坏。
第二个阶段是放射性物质的大规模释放。
辐射物质通过空气和水的扩散迅速蔓延到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等周边地区。
尽管相关当局采取了隔离和疏散措施,但大量放射性物质的释放还是导致了广泛的辐射污染。
数百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
三、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人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首先,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导致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
这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其次,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暴露在高剂量的辐射下会导致急性放射病,这是一种严重的放射性损伤。
除此之外,长期暴露在低剂量辐射下可能导致癌症、遗传突变和其他慢性疾病。
此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范围的疏散和隔离措施导致了许多人丧失家园和工作机会。
在污染地区,农作物和牲畜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产量大幅下降,带来了经济损失。
不平常的事故阅读理解
不平常的事故事件概述近年来,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不平常的事故,这些事故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也提醒着我们应该重视安全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起具有代表性的不平常事故,探讨它们背后的原因和教训。
地震引发的核事故核事故的影响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核事故。
这次事故不仅导致大量辐射泄漏,还带来了广泛的污染,给附近地区的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该事故提醒了全世界人们核能安全的重要性。
事故原因与教训通过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调查分析,人们认为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和设计缺陷所致。
这次事故给予我们两点重要教训: 1. 安全意识:操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高度重视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防止人为失误。
2. 设计安全:核能设施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设计和建造,防止因设计缺陷引发事故。
交通事故中的人为因素飞机事故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飞机事故是交通事故中最严重的一种,造成的伤亡往往是惨重的。
不少飞机事故是由于人为错误导致的,如操作失误、疏忽等。
人们必须重视飞行员的培训和素质,确保飞行安全。
事故预防措施鉴于飞机事故的严重后果,航空公司和航空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包括: 1. 飞行员培训:加强飞行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2. 技术监控:引入先进的技术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3. 事故调查:对所有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油罐车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油罐车爆炸事故在化工行业中比较常见。
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并遭遇明火、高温等外界因素引发爆炸。
事故防范措施为了减少油罐车爆炸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 1. 车辆安全检查:加强对油罐车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
2. 物流管理:加强对油罐车运输的调度和监控,确保车辆按规定路径行驶,并避免与其他车辆相撞。
3. 事故应急准备: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培训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
案例8-8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案例8-8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1、事件简况切尔诺贝利位于现在的乌克兰共和国境内,距乌克兰首都基辅130km。
1971年此地始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3年竣工投付使用。
随之而来是在核电站附近形成了一个新兴城镇名叫普里皮亚特。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核电站4号机组的反应堆温度升高到2000°C以上,发生了猛烈爆炸,引起了大火灾。
反应堆的保护层已被炸裂,火焰高达30多米,放射性物质从裂口处喷射到空中,向四周辐射。
使周围环境中的放射量达到人体剂量的2万倍。
产生严重急性中毒的是消防队员。
消防队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凶猛的大火,但为了扑灭烈火,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火势不向其他三个机组(1、2、3号机组)蔓延(如果其他三个机组也发生爆炸,其后果更不堪设想),消防队员冒着烈火和不断向外喷发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奋力灭火,终于扑灭了火焰,保住了其他三个机组。
但有几位消防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的被大火烧成重伤,更多的是受到高剂量放射物的严重辐射,一些消防队员失去平衡,走路跌跌撞撞,呕吐不止。
核电站内很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被放射性物质严重伤害。
火势控制后,反应堆内部仍有大量放射性尘埃喷出,降落在人体表面,被吸入体内,人体受到严重污染;另外,尘埃还降落在田野、江河里,污染了水源、粮食、蔬菜、水果以及禽类和牲畜。
爆炸发生后,当地政府向市民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普里皮亚特城市及周围30km内的居民共10万人,在27日下午2时开始撤离当地,进行疏散。
要求疏散人员带上身份证、必需品和3天的食品,到指定地点集合,集体疏散。
居民们由于在核电站爆炸时没有受到急性损伤,核污染既没有刺激性气味,也没有颜色,居民受到影响后,当时并没有主观不适感,因此多数人对疏散很不重视,也有人表现出不安和恐慌,在集体疏散前,便各自寻找安全之处,个别人吓得精神紊乱。
现场核污染的清除,首先必须是堵住4号机组反应堆的大裂口,人们无法靠近裂口,经专家们反复考虑,决定用飞机直接向裂口投沙袋。
工程伦理分析-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事件工程伦理分析1案例背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一件发生在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的核子反应堆事故。
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故,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临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
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
这次灾难所释放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是近代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1.1爆炸原因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火灾,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1.2核电站爆炸结果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
大量的辐射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不仅污染到附近的乌克兰城市和周遭地区,范围甚至还扩散到西欧、东欧、北欧的斯堪迪维亚半岛,并散布到全球。
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严重。
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2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发和反应堆熔毁事故是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核污染,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疾病,核泄漏物质借由气流的帮助,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对其他国家也造成了影响。
这项工程存在技术伦理问题、利益伦理问题、责任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
2.1技术伦理问题核电技术一直就是存在争议的,支持和反对的争论从未停止。
从节能减排的视角,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能有效遏制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正面意义。
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吸取的教训
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吸取的教训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的核事故。
这场事故不仅造成了直接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也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教训。
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我们应该吸取以下几点教训。
首先,核能安全至关重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核电站的设计和管理存在严重缺陷。
核电站的工程师们在设计反应堆时没有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也没有充分测试和验证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核电站的管理层也没有给予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核能安全是最重要的,必须在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核能的利用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事故后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没有及时向公众公开事故信息,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这导致了事故扩大化和更多人员的受伤。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任何灾难事件发生后,及时、透明地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事故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三,核能发展需要科学评估和监管。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让人们认识到,核能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估和严格监管的基础上。
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保核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核能发展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核电站的运营符合安全标准和规定。
第四,核能事故的后果应该引起全球关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果不仅仅局限于苏联境内,辐射物质扩散到了周边国家和全球范围内。
这给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核能事故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核能事故的后果,共同推动核能的安全发展。
最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应该被广泛传播和应用。
核能发电站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B.裂变反应
C.散裂反应
D.热核反应
10.在核事故中,下列哪个单位用于衡量辐射剂量?()
A.西弗(Sv)
B.毫西弗(mSv)
C.微西弗(μSv)
D.以上都是
11.下列哪个核能发电站事故案例是由于人为破坏导致的?()
A.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B.福岛核事故
C.三里岛核事故
D.克什特姆核事故
12.核能发电站中的冷却系统主要作用是什么?()
A.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B.国际海事组织(IMO)
C.世界卫生组织(WHO)
D.欧洲核安全监管机构(ENSREG)
7.核事故的级别划分依据以下哪些因素?()
A.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
B.事故对人员的影响
C.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D.事故对经济的影响
8.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核能发电站的安全文化?()
A.强化员工培训
3.应急预案重要性在于预防事故、减轻损失。包含要素:事故预警、应急响应程序、资源调配、人员培训、公众沟通等。
4.退役过程需考虑辐射防护、废物处理、生态恢复等问题。解决策略:科学规划、严格监管、采用先进技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A.压力容器破裂
B.冷却系统故障
C.核反应堆过热
D.以上都是
18.下列哪个措施不属于核能发电站的安全防护措施?()
A.防护壳
B.应急冷却系统
C.辐射监测
D.高压电网
19.下列哪个核能发电站事故案例中,采取了国际援助措施?()
A.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B.福岛核事故
C.三里岛核事故
D.印度博帕尔核事故
20.在核能发电站事故案例分析中,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切尔诺贝利事故 相关问题及答案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该机组采用的堆型是RBMK-1000,即前苏联独特设计的大型石墨沸水反应堆,用石墨作慢化剂,石墨砌体直径12米,高7米,重约1700吨,沸腾轻水作冷却剂,轻水在压力管内穿过堆芯而被加热沸腾(见图1)。
堆芯石墨砌体中间孔道内可装1680根燃料管。
反应堆是双环路冷却,每个环路与堆芯840根燃料管的平行垂直耐压管相连,堆芯入口处冷却剂温度为270 ℃进入燃料管道,向上流动,被加热局部沸腾,汇流到一边两个的四个汽包中,汽包中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厂房,两环路各对一台汽轮发电机组(一堆两机)各发额定功率一半的电功率(4号堆供汽给7号和8号汽轮发电机组)。
该型没有“安全壳”,也没有压力壳。
图一:石墨慢化压力管式沸水堆简图问题一:为什么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低功率下存在正的空泡效应?当堆芯内出现汽泡时,它对反应性会产生正的空泡效应,即空泡增加,反应性增加,功率增加,又导致空泡数增加,堆就会失控非常危险,好在在高功率情况,这个正效应被其他的负效应(如多普勒效应)所抵销,因此反应堆高功率运行是自稳的。
但当功率低于20%时,总的效应就变成正的,这时就很难用手动控制的方法使冷却剂的流量和冷却条件稳定下来。
因此,运行规程中不允许堆在低于700兆瓦热功率下运行;本次试验是在堆功率200MW 台阶进行的,即在存在正的空泡效应的功率台阶下进行的;—冷却剂泵扰动或泵气蚀,使空泡增加,在正空泡系数的情况下,会放大其效应,燃料通道的损坏会引起局部闪蒸,引入局部正反应性,并会在堆芯中快速扩展;问题二:为什么进行试验过程中控制棒下插时堆功率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为进行试验,反应堆的大部分控制棒被提至堆顶(堆芯仅剩6-8组控制棒,而当堆芯仅剩下15组控制棒就要求立即停堆,电站发出了停堆信号但因保护停堆系统退出运行没有自动动作);在开始试验时,汽轮机停运,备用柴油机尚未启动供电(大约在汽轮机停运后40秒才能开始供电),导致主泵给堆芯供水减少,堆内更多蒸汽产生,正的空泡效应放大,堆功率增加。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八个事实
1.反应堆的紧急安全系统被关闭今天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四个1000兆瓦的反应堆和另外两个在建的反应堆组成。
1986年4月25日至26日晚上,苏联技术人员在例行停机维修前对4号机组启动了涡轮测试。
为了进行测试,他们不明智地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和其他关键安全设备。
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的操作失误,导致蒸汽积聚,导致反应堆过热。
凌晨1点23分,两到三次快速爆炸将它的钢筋和混凝土盖子炸开,并将一个火球射向天空。
最初释放的放射性物质随后又因几起火灾而变得更加复杂,其中一起火灾发生在反应堆堆芯内,持续了10天。
总而言之,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的辐射至少是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的100倍。
2.清理工作的伤亡比最初的爆炸严重得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虽然规模巨大,但仅导致两名核电站操作人员直接死亡,据报道,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心脏病。
相比之下,在清理工作的头几个月,28名工人和消防员死于急性辐射中毒,另有数十人严重患病。
向西延伸至法国和英国的严重放射性沉降物也造成了影响。
数千名饮用受辐射牛奶的儿童患了甲状腺癌,其中至少15人最终死亡。
切尔诺贝利事故几乎肯定也会导致其他原因的过早死亡,尽管这个数字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议。
2005年,联合国支持的切尔诺贝利论坛预测,这次事故将造成多达4000人死亡,而绿色和平组织则估计这一数字为93000人。
3.苏联企图掩盖事实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苏联当局在很大程度上将本国公民置于黑暗之中,没有试图警告邻国。
然而,在4月28日,当瑞典空气监测仪探测到似乎源自苏联的大气中大量辐射时,掩盖开始瓦解。
被问及原因时,苏联承认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但他们也撒谎说,目前局势已得到控制。
直到5月6日,当局才关闭位于离工厂65英里的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学校,并警告居民呆在里面。
而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全部情况要到几年后才公布。
4.大量的人无家可归事故发生36小时后,苏联当局开始疏散住在附近的大约115000人,尽管许多人已经开始遭受呕吐和头痛的折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该机组采用的堆型是RBMK-1000,即前苏联独特设计的大型石墨沸水反应堆,用石墨作慢化剂,石墨砌体直径12米,高7米,重约1700吨,沸腾轻水作冷却剂,轻水在压力管内穿过堆芯而被加热沸腾(见图1)。
堆芯石墨砌体中间孔道内可装1680根燃料管。
反应堆是双环路冷却,每个环路与堆芯840根燃料管的平行垂直耐压管相连,堆芯入口处冷却剂温度为270 ℃进入燃料管道,向上流动,被加热局部沸腾,汇流到一边两个的四个汽包中,汽包中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厂房,两环路各对一台汽轮发电机组(一堆两机)各发额定功率一半的电功率(4号堆供汽给7号和8号汽轮发电机组)。
该型没有“安全壳”,也没有压力壳。
图一:石墨慢化压力管式沸水堆简图
问题一:为什么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低功率下存在正的空泡效应?
当堆芯内出现汽泡时,它对反应性会产生正的空泡效应,即空泡增加,反应性增加,功率增加,又导致空泡数增加,堆就会失控非常危险,好在在高功率情况,这个正效应被其他的负效应(如多普勒效应)所抵销,因此反应堆高功率运行是自稳的。
但当功率低于20%时,总的效应就变成正的,这时就很难用手动控制的方法使冷却剂的流量和冷却条件稳定下来。
因此,运行规程中不允许堆在低于700兆瓦热功率下运行;本次试验是在堆功率200MW 台阶进行的,即在存在正的空泡效应的功率台阶下进行的;
—冷却剂泵扰动或泵气蚀,使空泡增加,在正空泡系数的情况下,会放大其效应,燃料通道的损坏会引起局部闪蒸,引入局部正反应性,并会在堆芯中快速扩展;
问题二:为什么进行试验过程中控制棒下插时堆功率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为进行试验,反应堆的大部分控制棒被提至堆顶(堆芯仅剩6-8组控制棒,而当堆芯仅剩下15组控制棒就要求立即停堆,电站发出了停堆信号但因保护停堆系统退出运行没有自动动作);
在开始试验时,汽轮机停运,备用柴油机尚未启动供电(大约在汽轮机停运后40秒才能开始供电),导致主泵给堆芯供水减少,堆内更多蒸汽产生,正的空泡效应放大,堆功率增加。
在发出紧急停堆命令时,反应堆出于瞬发超临界状态,功率正迅速上升;
由于堆高度较大,控制棒下落时间较长(约需18秒);而控制棒端部是石墨挤水棒,当进入反应堆过程中,前几秒钟会使反应堆功率升高,而不是降功率,本次事故中在控制棒下落阶段的前4秒钟,功率上升了80-100倍;
在控制棒下插阶段,由于反应堆热点的蒸汽压力超出临界值,把控制棒向上推出;
以上因素导致控制棒下插时堆功率并未下降,反而上升了。
问题三:为什么试验规程定在70%功率下进行,但却在200MW下进行?
在低于700MW功率水平下运行是不允许的,但这一限制无论在设计、管制限值,还是在运行指令中都没有事先规定。
虽然值长及操纵员提出,根据试验程序应在700—1000MW台阶上进行试验,低功率进行试验不安全,但负责试验的总工想在200MW下进行,以便在反应堆过热时仍有冷却水;
由于当时缺乏平等、公开的讨论环境和氛围,操纵员和值长的提议未能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