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规划纲要(2008-2020)

合集下载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四、重点任务
2.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创新合作方式: 鼓励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广东与港澳共 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完善粤港、粤澳行 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增强联席会议推动 合作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 组织的作用,鼓励学术界、工商界建立多 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
四、重点任务
(三)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3.建设水平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统筹协筹水资源的水利、运输、防灾、 工业及生活、环保等方面的功能。
4.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打造数字珠江三角洲。
四、重点任务
(四)统筹城乡发展: 1.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机制。
19051.4
8667.3 3884.7 17.6 403.6 1978年 1988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8
二、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 要 背景-广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广东人均GDP达到37588元(按 6.9:1折算,约为5411美元),城乡居民恩 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49.6%;三次产业 比重5.5:51.6:42.9,城市化率64%,人均 预期寿命75.3岁。
粤北山区
西翼
东翼
珠江三角洲
二、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 要 背景-广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广东不同地区财政预算收入占比
东翼 西翼 3.18% 粤 北 山 区2.97 % 4.08%
省级财政 22.3%
珠江三角洲 67.92%
二、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 要 背景-广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370 1962 1978年 1988年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效(二)存在问题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二)发展目标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二)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三)提升拓展港口功能(四)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五)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构建一体化智能电网(二)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三)完善一体化油品输送管网)(四)建设天然气“全省一张网”(五)推进能源管理一体化五、推进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二)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三)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四)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网络(二)率先推进“三网融合”(三)推进信息服务一体化七、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合作(一)推进交通领域合作(二)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三)强化水资源领域合作(四)深化信息领域合作八、保障措施(一)完善规划衔接机制(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三)加强智能化管理(四)加大改革力度(五)完善协调机制九、重大工程(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水资源工程(四)信息化工程附表: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重大项目表附图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布局规划图附图2:珠三角高快速路布局规划图附图3:珠三角港口与内河航道布局规划图附图4: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图附图5:珠三角电源电网布局规划图附图6:广东省输油管道线路规划图附图7: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图附图8:珠三角水资源一体化规划图前言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重大战略和重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点,也是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本条件。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

(二)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 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
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 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转 变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 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 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宜居城乡建设 取得明显成效,按照有关指标,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生产 总值达到4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约 折合1150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81.0%;平均期望寿命 达到78岁;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72500 亿元,力争赶上韩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超 过现在台湾地区水平,迈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3.国内外发展形势要求广东要必须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 机的冲击倒迫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看,沿海发达地区的迅速崛起对我 省发展造成竞争压力。
(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1.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 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 轮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现代 产业体系。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加快以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 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 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内外需联动转变,突出扩大 内需。扩大内销市场。加快推 进城镇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投资合理 增长。力促外经贸稳定发展。
(三)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3.在要素结构上,促进经济增 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 依靠自主创新、提高劳动者素 质转变。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 新主体。提升省部省院产学研 合作水平。推进高新区和专业 镇建设。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综述

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综述
1 . 3区域 层 次
2 .1 .1 体制机 制。落 实 《 珠江 三角 洲地 区改革 发展 规划 纲要 》 , 需要珠三角地区的各级行政机关树立以跨边界 为基础 的区域 协作性公共 管理理念 ,实行重大事项的契约化协 调机制 、跨 区域 的行政 立法协作机 制 、常规化 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纠纷 的行政 自我解决机制 。推进珠三角 区域一体化 ,首先需要 树立 以跨边界 为基础 的 区域协 作性公 共管 理理 念 ,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 降的公共管理世界 中 ,区域 内各 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 ,构建以跨边 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 管理模式 。 2 .1 .2人力 资源素质提高 。在 深人贯 彻落实 《 纲要》 ,适应 广东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以提 升学生创业就 业能力为抓手 ,以探索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为 当前 的中心 工作 ,抓住建 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进驻 省级现代 职业教育基地 的契 机 ,全面提升 学院 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 2 .1 .3 科技 、体制。1 )增 强制造 业的 内生能力 ,以技术 、创新 与品牌为核心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 。2 )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 , 学习和借鉴它们的宝贵经验。3 ) 加快信 息化建设步 伐 ,以信息 化促进 产业转型升级。4 )政府 的战 略引导与政策措施不可或缺。
心。 1 .2 国 内层 次
改革开放 3 O年来 , 珠江三角洲地 区充分发挥 改革 “ 试验 田” 的作 用 ,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 向的改革 ,较早地建立起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框架 ,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 、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 《 纲要》 最重要 的意义在于将珠三角 的改革 发展事 业纳入 了国家整 体战略的范畴。中山大学岭南学 院教授 、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 王裙告诉 记者 ,珠三角的成长和成 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同样 ,珠三角 面临的发 展问题 也是 中国的问题。 《 纲要 》 的 出台,使 广东 与泛珠 三角其 他省 、 港澳 台及东 盟地区的合作 发展提升 为国家 战略 ,有力地促进奥 港澳三地 社会 文化融合 ,确保 “ 一 国两制 ”的成功实施 。 全 国重要 的经济中心 。综合实力居全 国经济 区前列 ,辐射带 动能力 进一 步增强 , 形成 以珠三角 为中心 的资源互补 、产业关联 、梯度发 展的 多层次产业 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的龙头 ,成 为带动全 国发展更 为强大 的引擎 。

国务院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珠江三⾓洲地区改⾰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批复⽂号:国函[2008]129号颁布⽇期:2008-12-31执⾏⽇期:2008-12-3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政法规⼴东省⼈民政府,发展改⾰委:发展改⾰委《关于报送珠江三⾓洲地区改⾰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请⽰》(发改地区〔2008〕357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原则同意《珠江三⾓洲地区改⾰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请认真组织实施。

当前,国际⾦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益加深,珠江三⾓洲地区中⼩企业多,外向型企业多,对外依存度⾼,受到的冲击更⼤。

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要任务,通过发展促增长、调结构、保民⽣,把扩⼤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改善和提⾼开放⽔平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是克服⾯临困难、实施规划纲要、保证珠江三⾓洲地区长远发展的基础。

⼆、《纲要》实施要⾼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旗帜,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步解放思想、深化改⾰、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不断提⾼综合经济实⼒、⾃主创新能⼒和国际竞争⼒,努⼒把珠江三⾓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先⾏区,扩⼤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及全国重要的经济中⼼。

继续在改⾰开放上先⾏先试,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促进环珠三⾓和泛珠三⾓区域的经济发展、推进粤港澳三地更加紧密合作、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参与亚太地区区域合作和全球经济竞争等⽅⾯进⼀步发挥辐射带动作⽤和先进⽰范作⽤。

三、⼴东省要切实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案,明确⼯作分⼯,完善⼯作机制,落实⼯作责任,认真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

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有关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

要按照《纲要》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项⽬的组织实施。

珠三角迎来发展新机遇——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广

珠三角迎来发展新机遇——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广




, 。;
















■ 亚辉
五 大 战略定 位 指 引排 头兵 区域 合作机 制,全面提 升经济 国际化水 平 ,完善 内9 联动 、互利共赢 、安全高 、 1 新征程
定位更加 明确。长三 角和珠三角将走 上 差异化发 展道 路,两 区域同质化竞争 引
起内耗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 由国家发改 委率5余部 委前往广 东 效 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 0 定位 四:世 界先进 制造业和现 代服 “ 由于两个三 角洲 各 自的特殊性 , 调研后 制订的 珠 江三角洲地 区改革 发 纲要)要 求珠三 角地 区坚 中央文件给 了它们不 同的发展任务和定 ) 展规划 纲要) )已获 国务院通过 ,这份首 务业基地 。 《 个国家层 面的珠三 角发 展 纲要 》赋 予 持高 端发展 的战略取 向,建设 自主创新 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如是说 。 广东 五大 战略 定位 : 索 科学 发展模 式 新高地 ,打造若 干规模和 水平居世界 前 探
杜 鹰 首 先强 调 , 在 当前 的 经济 环 试验 区、深 化改革先行 区 、扩大 开放 的 列 的先进制造产 业基地, 培育一批具 有 境 下,两个三 角洲在 国家发 展战略 中都
重担 ”。杜鹰说 : “ 三角和 珠 重要国际 门户 、世界先进 制造业和 现代 国际竞争 力 的世 界级企业和 品牌,发展 要 挑起 “ 服 务业基地 、全国重要 的经济 中心,要 与香港 国际金融 中心相配套 的现代服务 长 三角是我们 国家两个重要 的经济 中心 求珠三 角继续 在改革开放 上先行 先试 ,

专题7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专题7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纲要》用“四个成为、一个建立”概括了珠三角 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和贡献: 1 2 3 4 5 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 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19
20
背景之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 背景之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珠三角地 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 一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一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2006年
最终消费达到 12893亿元 亿元 资本形成达到 9622亿元 亿元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达 到3690亿元 亿元 占GDP 占GDP
49.2% 36.7%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最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终消费和投资分别低0.7 终消费和投资分别低 个百分点, 和5.9个百分点,净出口 个百分点 则高出6.6个百分点 则高出 个百分点
5
概念:大珠三角
有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指“小珠三角”和 港澳,另一是指粤港 澳。目前通常所说的 澳。目前通常所说的 “大珠三角”就是指 广东、香港、澳门三 地构成的区域。 “大珠三角”面积 18.1万平方公里,户 18.1万平方公里,户 籍总人口8679万, 籍总人口8679万, 2003年GDP总值 2003年GDP总值 3287亿美元。以经济 3287亿美元。以经济 规模论,“大珠三角” 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一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
1.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1.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
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大力发展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深
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国家卫生镇。
——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和使用大型医疗设备、检验仪器,启动门急诊病历“一本
通”和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考虑实际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大型医疗设备
培养模式改革,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学
校治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专业调整/教
育培训/合作
办学/教学改
革/招商引资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
港穗、珠澳创新合作机制。规划建设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后海地区、深港边界区、珠海横琴新区、
珠澳跨境合作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的载体。鼓励粤港澳
三地优势互补,联手参与国际竞争。
教育培训/对
外交流/合作
办学/科研协

鼓励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应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港澳人员到
生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区作用。
7
十一、构建开
放合作新格局
(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中外合资、合作试点。
对外交流/合
作办学
(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加大开展银行、证券、保险、评估、会计、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从业资格互认工作力度,为

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号角正式吹响

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号角正式吹响

为切实推动珠三角各市抓 好《 划纲 规 要》 的落 实 , 一步做 好 “ 进 三促 进一保 持 ” 和“ 双转移 ” 各项 工作 , 等 广东 省省 委、 省 政府 自 3月底起 ,陆续在佛 山、肇庆 、 江 门、 山、 中 珠海 、 惠州 、 深圳 、 莞 、 州等 东 广 市召开 了珠三 角各市 现场会 , 规 划纲 为《 要》 的具体 实施 出谋 划策并 进行 工作 部
署。
你 的工作怎 么做。做得好就是辐射 带动 , 做不好就是 资源流失。 ” 汪洋书记 的这一 番话更 是意味深长。最后 , 在珠三角现场 会 的总 结会 上 , 汪洋 更是对此次珠三 角之 行给 予 了高 度评价 , 认为 “ 九个城 市 的书
记、 市长, 彼此启发, 开出了成效。” 曰
月1 , 0曰 中共 广 东 省 委 、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广 体化不是 “ 同化”“ 等 、 同质 化 ” “ 城 化 ” 和 一 。

体 化 的关键是 要打破 行政 区划壁垒。 在
珠 三角 形成一 个有利 于经 济社会 资源合 理有效配置的体 制环境, 实现错位发展。 在
东 莞 , 洋对 东莞提出的“ 汪 四个 忍 得 住 ” 给 予 了 充 分 肯 定 , 为 东 莞 的 转 型 升 级 要 继 认 续 坚 持 “ 得 住 暂 时 的 阵 痛 、 得 住 暂 时 忍 忍 速 度 的 放 缓 、忍 得 住 暂 时 收入 的减 少 、 忍
每 月 科 技 快 讯
Scen e & Tec n l y Ne Mon hy i c h oog ws t l
■本栏 目与 广东省 科技 厅 办公 室合办
【 头条 】
实施《 三角地 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 号角 正 式 吹 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PPT 63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PPT 63页)
百分点。
④能源、资源约束明显,特别土地开发强度大。
• 珠三角地区100%的煤炭、95%的木材、86%的成品 油、72%的钢材、22%左右的电力等需要从省外调 入或进口。
•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瓶颈:一是资源要素对 外依存度高,相应保障能力较弱;二是环境容量 小、环境压力大。 (2007年,珠三角9市平均土地开发强度为 15.91%,其中深圳达到46.5%;珠三角地市灰霾天 气天数呈增加趋势,部分城市一年多达230天,9 个市有8个市都是重酸雨地区。)
08.11.2019
加工贸易企业的订单显著减少会带来一些企业的生产 规模收缩,严重者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与倒闭。
金融危机带来的重要战略资源,如石油、矿产、有色 金属价格跳水导致企业投资失误,许多企业资金从实 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但这又导致了企业经营风险的 加大。
此次金融危机将在未来几年导致进入广东的国际产业 资本总量收缩,可能难以支撑广东的经济转型与产业 升级。
区域差距:
全省各区域第一产业比重
25.0%
20.0%
15.0%
10.0%
5.0%
0.0%
珠三角

西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东西北GDP占珠三角比例
珠三角

西

1978 2007
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72︰1,扩大到目 前的3.28︰1。2001-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增长6.4%,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低2.5个
08.11.2019
另一方面,广东和珠三角的发展也面临着 重大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从国际上看,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目录前言 (1)一、绿道与绿道网 (3)(一)绿道 (3)(二)珠三角绿道网 (6)(三)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重要意义 (9)二、规划范围、依据与期限 (12)(一)规划范围 (12)(二)规划依据 (12)(三)规划期限 (13)三、规划目标和原则 (13)(一)规划目标 (13)(二)规划建设原则 (14)四、绿道网总体布局 (16)(一)布局基础条件分析 (16)(二)绿道网总体布局 (28)五、专项配套规划 (40)(一)配套设施 (41)(二)服务系统 (44)(三)交通衔接与换乘系统 (47)六、绿道网建设指引 (51)(一)分类建设指引 (51)1.生态型绿道 (51)2.郊野型绿道 (53)3.都市型绿道 (54)(二)分市建设指引 (57)1.广州市 (57)2.深圳市 (62)3.珠海市 (65)4.佛山市 (68)5.惠州市 (73)6.东莞市 (77)7.中山市 (81)8.江门市 (84)9.肇庆市 (87)七、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90)(一)组织管理 (90)(二)技术支持 (92)(三)政策措施 (93)(四)实施监督 (94)(五)维护管理 (95)前言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南,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以传统增长方式为特征的快速城镇化和非农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冲击,严重制约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通过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在珠三角率先构建融合环保、运动、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和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有利于推动珠三角生活休闲一体化乃至经济一体化;是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有效途径,充分体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是扩内需促增长的创新手段,有利于拉动投资、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休闲消费。

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

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2009年4月10日)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推动全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新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再造新辉煌,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进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就,现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规划纲要》明确把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赋予“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全局出发,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从根本上指明了前进方向。

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对于全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各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规划部署、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全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再上新水平。

二、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围绕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细化方案,明确目标要求,量化定性指标,分解定量指标,落实工作责任,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有图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有图

粤府办〔2010〕44号━━━━━━━━━━━━━━━━━━━━━━━━━━━印发《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七月三十日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目录一、发展背景和现状分析(一)要求: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导向(二)现状: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导向(三)背景: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国际背景和经验借鉴(四)转型: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主题和途径二、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三)规划目标三、主要任务和规划措施(一)构建低碳生态化、高效能、高品质的城乡规划建设模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一体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二)建设广州、深圳世界城市,打造珠三角世界城市区域,提升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三)携手港澳共建宜居湾区,打造新型发展模式示范区,携领区域一体化(四)引导区域公交网络与城市-区域空间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城镇群紧凑、有序和一体化发展(五)划定区域绿地、推进区域绿道建设,实现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完美结合(六)重点优化城市(镇)增长区,培育新城和新型社区,促进城乡融合(七)推进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优化城乡服务中心体系(八)推进绿色城乡设计,建设珠三角魅力城乡四、机制创新和政策保障(一)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落实各项行动的保障政策(二)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促进规划一体化(三)完善规划法规、标准,增强城乡规划的统筹能力(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评估考核五、近期重点项目附图1:珠江三角洲城乡建设用地拓展图附图2:珠江三角洲各市、镇总体规划拼合图附图3: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空间结构图附图4:珠江三角洲区域公交走廊与集聚中心图附图5: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图附图6: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图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o年)〉督查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o年)〉督查办法(
题。

( 四)注 重实 效 。突 出重 点 ,讲 求工 作效 率 ,通 过督 查 达 到 交 流经 验 、解决 问 题 、推动工作 的 目的 。 第六条 综合 督查 。每年 围绕 省委 、省 政府 实施 《 三 角规划 纲要 》年度重点 珠
( 五)省领导交办 的与实施 《 珠三角规划纲要 》相关 的重要工作 。
第 四条

督查 组织 。实施 《 珠三角规划纲要 》督查工 作 由省 领导 小组统一组织 ,
1 6

广 东 省 人 民政 府 公 报
2 1 年 第 3 期 01 O
省领导小组办公 室 ( 以下称 省规 划纲要 办)具 体负 责 ,省领 导 小组各 成员单位 共 同
第三条
督查 内容 。
( 一)《 三角规划纲要 》总体 目标及各项 工作任务 的贯彻 落实情况 。 珠
( ) 省 委 、省 政 府 关 于 实 施 《 三 角规 划 纲要 》 的工 作 部 署 落 实 情 况 。 二 珠 ( )《 例 》的 贯 彻 落 实 情 况 。 三 条 ( 四) 《 中共 广 东 省 委 广 东 省 人 民政 府 关 于 贯 彻 实 施 ( 江 三 角 洲 地 区改 革 发 展 珠
规划纲要 (o 8 0 0年 ) 2 0 —2 2 )的决 定 》 ( 粤发 <0 9 1 2 0 3 0号) 、粤办发 <0 0 2 2 13 8号
文和 《 印发实施珠三 角改革发展规 划纲要 2 1 年 2 1 年重 点工作任 务 的通知 》( 01 02 粤
府办 <0 1 1 )等 文件 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 、重大项 目推进落实情况 。 2 1] 6号
督查办法 ( 行 ) 试 》的通知
粤 府 办 [ 0 1 6 2 1 3 3号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为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广泛汲取智慧,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每年将以课题形式组织研究珠三角改革发展有关问题。

为规范研究课题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管理,具体工作可委托社会机构负责。

第一章课题确定第一条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和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安排,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珠三角各市、省直部门和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成员提出选题建议,并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当年课题,报省领导小组审定。

课题选题围绕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任务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珠三角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兼顾创新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实效性。

第二条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则上面向专家库成员发布课题申报通知,接受申请并进行资格审查。

专家库成员根据个人研究领域及专长申报课题,填写《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申请书》(附件1)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个课题最多只能确定两名负责人,其中至少有1名专家库成员。

如确定两名负责人,则分设课题第一、二负责人(以下所述“课题负责人”均指“课题第一负责人”)。

鼓励课题负责人组织跨学科、网络化的研究团队。

第三条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课题立项需要设立评审组,召开评审会议对课题申请(含课题经费预算)进行评审确定课题负责人。

评审组由有关专家和省有关单位人员组成,严格实行回避制度。

第四条确定负责人后的课题,列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并由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社科规划办)下达立项通知。

课题负责人须与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合同。

第五条对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经省领导小组同意后由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定向委托研究。

第三章课题管理第六条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检查。

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规划纲要

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规划纲要

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二 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一、珠中江紧密合作的基础与背景 (3)(一)区域紧密合作的基础 (3)(二)区域紧密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4)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战略定位 (7)(四)发展目标 (8)三、优化区域空间格局 (10)(一)优化总体布局 (11)(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2)(三)构建一体化的城镇空间体系 (14)(四)统筹城乡发展 (15)四、促进区域产业错位融合发展 (17)(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7)(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9)(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21)(四)巩固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24)(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5)(六)共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 (27)五、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基础设施 (28)(一)综合交通网络 (29)(二)能源基础设施 (31)(三)水资源基础设施 (33)(四)信息基础设施 (34)六、加快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35)(一)加快推动区域公共教育一体化 (35)(二)大力推进区域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37)(三)进一步推动区域公共文化体育事业一体化 (38)(四)努力促进区域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40)(五)加快建立区域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42)(六)积极促进区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应急协同 (44)七、共建共享优质宜居的生态环境 (45)(一)优化给排水格局,齐防共治跨界水污染 (45)(二)全面推进联防联控,加快解决区域大气污染 (47)(三)同保共育生态安全体系,构筑区域良好生态格局 (48)(四)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搭建环境管治一体化平台 (50)八、推进策略与重点领域 (52)(一)空间格局 (52)(二)产业协作 (53)(三)基础设施 (54)(四)公共服务 (56)(五)生态环境 (57)九、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59)(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59)(二)建立统一市场机制 (59)(三)建立利益激励机制 (60)(四)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60)附图 (62)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评估考核情况的通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评估考核情况的通
二 、获 得 良好 等 次 单 位
东 莞 市 、佛 山 市 、珠 海 市 、 中 山 市 、惠州 市 、肇 庆 市 。
省公 安 厅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 省 住 房 城 乡 建 设 厅 、省 林 业 局 、省 监 察 厅 、省 金 融
办 、省 国土 资 源 厅 、 省 文 化 厅 、省 农 业 厅 、省 知 识 产 权 局 、省 国 资 委 、 省 教 育 东 省 水 泥 工业 发 展 专 项规 划 的 通 知
粤府 办 [ 0 1 6号 2132 各 地级 以上 市 人 民政 府 ,各 县 ( 、区) 人 民政 府 ,省 政 府 各 部 门 、各 直 属 机 构 : 市
《 东 省 水 泥 工 业 发 展 专 项 规 划 》业 经 省 人 民政 府 同 意 ,现 印发 给 你 们 ,请 认 真 广
省 海 洋 渔业 局 、省 地 税 局 、省 外 办 、 省 物 价 局 、 省 民政 厅 、省 旅 游 局 、 省 法 制 办 、 省卫生厅 。
21 0 1年 是 “ 二 五 ” 开 局 之 年 ,也 是 实 施 《 三 角 规 划 纲 要 》实 现 “ 十 珠 四年 大 发 展 ” 的关 键 年 。希 望 各 地 、各 部 门 围绕 “ 快 转 型 升 级 、建 设 幸 福 广 东 ” 这 个 核 心 , 加


获 得 优 秀 等 次 单 位
江 门市 、广 州 市 、 深 圳 市 。
省 发 展 改 革 委 、 省 编 办 、省 财 政 厅 、省 经 济 和信 息 化 委 、省 科 技 厅 、省 水 利 厅 、 省 人 力 资 源 社 会 保 障厅 、省 外 经 贸 厅 、省 港 澳 办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
加 强 和改 进 工 作 ,锐 意 进 取 ,迎 头 赶 上 ,努 力 争 取 在 2 1 0 1年 实 施 《 三 角 规 划 纲 珠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的通知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的通知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16•【字号】肇府函[2013]18号•【施行日期】2013.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的通知(肇府函〔2013〕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肇庆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肇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聘任首批22名专家为市政府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见附件1),并制定了《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工作规则》(以下简称《专家库工作规则》,见附件2)。

建立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是广泛汲取智慧,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动珠三角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地、各部门要支持专家的调查研究,重视专家研究成果的运用,充分吸纳专家合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

各专家库成员要按照《专家库工作规则》积极工作,深入研究,建言献策,为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1.首批肇庆市政府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聘任专家名单2.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工作规则肇庆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16日附件1首批肇庆市政府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聘任专家名单附件2肇庆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利用专家智力资源,广泛汲取社会智慧,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市人民政府建立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

为确保专家库成员相关研究和咨询工作有效开展,制定本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009年01月08日11:17 中国网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特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

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减少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

主要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三)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

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有利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辐射和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建立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勇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战略定位(5方面)。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

赋予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深化改革先行区。

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三)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抓紧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部署。

要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大力改善民生和启动最终消费需求,大力拉动民间投资,大力促进外贸出口,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

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7年显著增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2年翻一番,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支持广州市、深圳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多样化、比较完善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尽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创业板、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持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

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扩大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

推进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

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进一步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

着力发展外包服务业,到2012年,培育2-3个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链。

支持发展研究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中介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

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一批立足本地、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培育一批创意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国家级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