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对于媒体文本是否可以做多种意义的解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众对于媒体文本是否可以做多种意义的解读

受众对于媒体文本是否可以做多种意义的解读,其依据是什么?

我们用于表达带有意义的词语、声音、形象的总的术语是符号。在创造我们文化的意义系统的同时,这些符号仅代表了或象征了我们头脑中拥有的诸概念关系,换句话说,意义是在被表征的符号系统中构建出来的。

语义学认为,符号有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从逻辑学角度看,符号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从符号学角度看,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正是由于符号意义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了了意义的性。同时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和语言符号在发展中产生新的意义使意义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一方面成为人们意义沟通的障碍,另一反面又产生特殊效果,多义性使受众对媒介文本有了多层次的意义理解。

德里达的延异理论与解构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解构主义的看法,意义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因为能指总是流动不居,漂浮不定,在意指过程中能指与其说指向一个所指,不如说是带出另一个能指。德里达的延异理论则是由两个视角组成的:一、差异:符号或文本的意义无一不是从各种符号的关系和差异之间产生;二、延迟:符号代表了“缺席的在场”,这种替代性就延缓了意义或实物的在场,使得意义不可能是明确的绝对呈现,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由一种解释替代另一种解释而永无到达本真世界的可能。正如德里达所说“随着符号的出现,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遇上纯粹的现实了”。

正因为符号的替代性和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媒体所呈现的新闻文

本只是被媒介符号延异了的新闻现象,这使受众对媒体文本做出多种解读成为可能。

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大众传媒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结构化等活动, 每日每时都在为社会事物赋予这样那样的“意义”。当然,“赋予意义”的活动并不是客观中立的, 其背后有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

霍尔《制码解码》一文的中心内容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 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生产、流通、使用(包括分配或消费)以及再生产四个阶段。霍尔提出, 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也存在同样的阶段。就电视话语的流通而言,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条件。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也是所指的“制码”阶段。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加工者对世界的看法, 如世界观、意识形态等。霍尔同时指出, 这里的关键是理解什么叫代码。代码是解读符号和话语之前预设的, 已经存在于加工者脑海之中, 就像作为语言代码的语法, 被看作是自然自觉的过程。文化代码虽然很早就被结构人文化社区之中,它却常常想当然被认为是自然的、中立的、约定俗成的, 没人会怀疑代码系统本身的合理性。故而文化。研究的任务之一即在于如何打破代码, 将意义释放出来。

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意义”被注人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话语和话语规则。此时的电视作品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霍尔认

为, 电视的信息是“多义的”,意义并非完全由文化代码预设, 意义在系统中是由接受代码决定的。这就是说,电视文化提供的产品是“意义”。“意义”可有多种解释, 符号的意义跟所给事实不一定符合, 观众完全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思, 个人得到的意义并不相同。

第三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是观众的“解码”阶段。这是占主导地位的, 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系列看法, 如观众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等。观众面对的不是社会的原始事件, 而是加工过的“译本”。换言之, 如果观众看不懂, 无法获得“意义” , 那么观众就没有“消费” , “意义”就没有进入流通领域, 而最终是电视“产品”没有被“使用”。用霍尔的话说, 如果意义没有在实践中清楚地表达出来, 意义就没有效果。不过,霍尔同时指出, 如果观众能够解码, 能看懂或“消费”电视产品的“意义” , 其行为本身就构成一种社会实践, 一种能够被“制码”成新话语的“原材料”。

只有传播双方有相同的意义空间,受众才能对媒体文本做更好的解读。其中包括:对传播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涵义的共通的理解,大体一致或接近性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高语境和低语境。任何一方面的差异都可能导致受众对文本的解读发生偏差。

受众对媒体文本的重组和解读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序列,由此产生了新闻意义的多样性。在网络新闻的海量信息面前,新闻的意义生产就类似于“延异”,从一个对立项到另一个对立项,成为一个无中心的无限开放的“意指链”。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尔特曾经提出理想文本的理论。在他所认为的理想文本中没有绝对的叙述

顺序,所有文字就像一堆剪碎后放在袋子里的碎片,不具有任何固定意义,但是可以任由读者取用重组,解读出新的意义。在重组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固定的连接方式,破片之间会构成交叉网络,没有绝对的启承转合或者是叙述中心。

总之,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受众对于媒体文本会产生多种意义的解读。

1、《受众对网络新闻文本的重组与解读》,郭权,《青年记者》,2006年第14期

2、《受众解读与媒介文本》,胡明宇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91147 王晓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