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总论 脊髓
神经总论、脊髓(精品医学课件)
2020/3/4
解剖教研室
9
3、根据神经元合成、分泌化学递质: 胆碱能神经元 儿茶酚胺能神经元 五羟色胺能神经元 组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2020/3/4
解剖教研室
10
有髓纤维 无髓纤维
神经纤维
解剖教研室
5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胶质
2020/3/4
解剖教研室
6
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
2020/3/4
解剖教研室
7
神经元的分类
1、根据突起的数目: 假单极神经元 双 级 神经元 多 极 神经元
2020/3/4
解剖教研室
8
2、根据神经元的 功能和传导方向:
外形
两个膨大: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马尾 终丝
2020/3/4
解剖教研室
22
8条沟: 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后中间沟 2
2020/3/4
解剖教研室
23
脊神经与脊髓的连接
2020/3/4
解剖教研室
24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C1 - C4 相对 C5 - T4 上1节椎体相对 T5 - T8 上2节椎体相对 T9 - T12 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10 ~ 12胸椎相对 S1 - Co 第一腰椎相对
解剖教研室
皮质脊髓前束
34
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 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 网状脊髓束:躯干四肢近端肌的运动控制 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 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与头部姿势
19 20神经总论 脊髓
2、神经元的分类
按突起的数目分:
双极神经元: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 轴突。如耳蜗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等。 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 经元,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等。
双极神经元存在于:感受器内。
多极神经元存在于:脑和脊髓内。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 内,除灰质以外, 形态和功能相似 的神经元胞体聚 集成团或柱称神 经核。
神经核
(豆状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 体集聚的部位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由感觉神经元的
胞体集聚而成
脊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节-由传出神
经元胞体集聚而成、与支配内脏 活动有关的 内脏神经节
(椎旁节)
概述
包括脑和脊髓,以及附于脑和脊髓并分布于全身 各处的周围神经
神经系统的功能: 充分认识它的老大地位--是机体内起主导作 用的系统。
1、整合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迅速 和精确地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 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统一。 3、人类神经系统不仅适应环境,还能主观 改造环境。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
中央管:脊髓中心部,纵贯脊髓全长,向下达脊髓圆锥处,扩大为梭形称为终室。 内含脑脊液。长约8~10cm。40岁以上的人中央管常闭塞。 灰质: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的灰质,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神经胶质和血管 组成。 白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是纵行排列的长突起构成的纤维束。
臂丛神经
网状结构
在某些中枢部, 神经纤维交织 成网状,其间 散布有大小不 一的神经元胞 体
网状结构
19
术语小结
中枢部
灰质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3、前角 1)前角内侧核 2)前角外侧核
前角外侧核
前角内侧核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 -运动神经元 2)γ -运动神经元
4、灰质分层:共10个板层
(二)白质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
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1、上行传道束 1)薄束和楔束 2)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
3)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脊髓小脑后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
第五篇 第十五章 本章基本要求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总论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按相连部位区分 脑神经
脊神经
按分布区分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按功能区分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
2、下行的脊髓传导束 *1)皮质脊髓束 *2)红核脊髓束 3)前庭脊髓束 4)顶盖脊髓束 5)网状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 nal tract 前庭脊髓束 顶盖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前束anterior vestibulospina l tract corticospinal tract corticospinal tract
24 神经总论、脊髓
神经系统的活动是从低级----高级逐渐发展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胞体: 一个;
神经组织 神经元 树突: 一到多个; 突起: 轴突: 一个。 反射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中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宜反应。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之处,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为灰质; 灰质 中枢神经内, 神经纤维聚集之处,因神经纤维外面包有髓鞘,色泽白亮,称白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内称神经核; 神经核 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的胞体聚集成团,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内称神经节.
脊髓圆锥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 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 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终丝
脊神经节
前正中裂
马尾
前外侧沟
二、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 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12节(T1~12) 颈段 8节(C1~8) 胸段 5节(L1~5) 腰段 骶段 5节(S1~5) 尾段 1节(Co1) 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髓质
皮质
白质
神 经 核 灰质
纤维束 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神经 在周围神经内称神经.
在中枢神经内称纤维束;
网状结构: 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而组成.
神经节
神经
胞体(与树突) 中枢神经系统 灰质 神经核
轴突(神经纤维) 白质 纤维束
周围神经系统
2.熟悉反射弧的概念,了解反射的概念和神经元的构造;
1-神经系统总论 脊髓
课题:神经系统总论脊髓课的任务: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脊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具:神经系统、脊髓挂图和模型教学内容:神经系统概述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可按其所在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他是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构成,其一端与脑或脊髓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各种神经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它器官相联系。
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其分布的范围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平滑肌、血管和腺体。
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中都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两种。
其中内脏的运动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根据其支配脏器活动(一) 基本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呈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的结构。
由于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及树突聚集成团称为神经核。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聚集成团的神经元细胞体称神经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为神经束(或传导束);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面有结缔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灰、白质混杂在一起,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如:针尖触及手指缩回,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运动员在平衡木上重心偏离立即纠正等。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就是通过反射的方式来联系并调节机体内部所有的生理过程,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个环节。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的末梢装置,他能分别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各种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传至中枢。
神总论、脊髓
皮质脊髓侧束:T10 以下同侧下肢肌瘫痪
脊髓C4节半横断损伤了哪些传导束?会有何表现?
薄束、楔束:同侧 C4 以下躯干和上下肢本体感觉和精 细触觉消失。 脊髓丘脑束:对侧 C5 以下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 略触觉消失。 皮质脊髓前束:同、对侧躯干肌和颈深肌都不受影响 皮质脊髓侧束:C4 以下同侧四肢肌瘫痪
树突轴突突起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突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高尔基i型神经元高尔基ii型神经元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按神经元的功能按轴突的长短nervefibers无髓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突触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spinal cord) 位置: 6条沟 两个膨大:颈膨大 脊髓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形态 终丝 31对脊神经 脊神经前根和后根 31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了解内容)
① C 1-4 髓节→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
② C 5-8 髓节 ③ T 1-4 髓节 比同序数椎骨高 1 个椎体 ④ T 5-8 髓节→比同序数椎骨高 2 个椎体 ⑤ T 9-12 髓节→比同序数椎骨高 3 个椎体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gray matter):中枢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 位,在新鲜标本中呈灰色。 皮质 (cortex):大、小脑表面的灰质。 神经核 (nucleus):中枢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 胞体聚集成的团或柱。 白质 (white matter) :中枢内的神经纤维聚集处。 髓质 (medulla):大、小脑内的白质。 纤维束 (fasciculus):中枢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似的 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 神经节 (ganglion):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 神经 (nerve):周围部,神经纤维聚集形成的条状物。
神经总论及脊髓 ppt课件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纵横交错,胞体散在
其中,排列杂乱无章,称之。
ppt课件
9
常用术语
3、纤维束和神 经: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 神经纤维集中成束,称纤维束或传导束。 神 经: 在周围神经内,神经纤维集合成粗细不等的集 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ppt课件
第九章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ppt课件
1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调节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使机体 内部协调统一。 调节机体内部的功能活动,使与外界不断 变化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人的大脑高度发达,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 界和改造客观世界。
ppt课件
2
一、神经系统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按位置和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位置
功能:传导 对侧躯干四肢的浅感 觉 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对侧浅感觉障碍
ppt课件 22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 功能:传导同侧随意运动
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同侧骨骼肌运动障碍
ppt课件 23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灰质、白质、神经核、 神经节、纤维束) 2、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和脊髓节段的概念。 3、掌握灰质各角内神经元的性质。 4、掌握白质内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名称和功能(薄束、 楔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 质脊髓前束)
10
脊髓
ppt课件
11
一、脊髓的位置:
上端平枕骨大孔 椎管内 下端平第一 腰椎下缘 新生儿平第3腰椎ppt课件源自12二、脊髓的外形
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
神经总论脊髓
第一骶神经
后根 前根
终丝 马尾
终丝
后正中沟
传入神经
后根 传出神经
脊神经
前根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脊神经节
(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 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
31个脊髓节段: C8、T12、L5、S5、Co1 C1 - C4 (=)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C5 - T4 (-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 T5 - T8 (-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 T9 -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T10 ~ 12) 与第10 ~ 12胸椎相对 S1 - Co (L1) 与第一腰椎相对
少突胶质细胞
轴突
髓鞘
中枢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
4、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二)神经胶质
1、大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 一、位置和外形
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
31个脊髓节段: C8、T12、L5、S5、Co1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
(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二)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8条沟: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后中间沟 2
后正中沟 颈膨大
后中间沟 后外侧沟
腰骶膨大
终丝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 (31对) 前根 (运动) 后根 (感觉)
后正中沟 脊髓圆锥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讲课文档
现在一页,总共十八页。
(优选)神经系统总论、脊髓
现在二页,总共十八页。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 突的聚集部位。
皮质: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 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白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 而成。
传导下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
2)楔束:
占外侧部,来自后根,上
行至楔束核。
传导上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
现在十七页,总共十八页。
2、外侧索:
1)脊髓小脑后束 2)脊髓小脑前束
与肢体姿势协调有关
3)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对侧大脑皮质
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 位于深方,称为髓质。 白质
髓质
灰质
现在三页,总共十八页。
皮质
神 经 核
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神经节
神经
现在四页,总共十八页。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腰骶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enlargement
后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
正 中 沟
终丝filum terminale
现在六页,总共十八页。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神经总论及脊髓-26页精选文档
第一节 脊髓
授课内容包括
位置和外形 灰质
内部结构 白质
功能
一、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 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 成人 平第1腰椎下缘
下端 新生儿 平第3腰椎
(二)外形 1.表面沟、裂(6条) 2.膨大(二个)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颈膨大 腰骶膨大
神经节 神经
网眼内含神经核.
皮质
白质
神经核 灰质
纤维束
髓质
(二)周围神经系统(PNS) 1、神经节: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处。 2、神经:神经纤维形成的粗细不等的纤维束。
总结
神经元 胞体 和树突
轴突
中枢部 灰 皮质 质 神经核
网状结构 白 髓质 质 传导束
周围部 神经节
神经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
脑
(3)红核脊髓束 (4)前庭脊髓束 3.短的纤维束——脊髓固有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三、功能 传导功能 反射功能
谢谢!
25
26
3.脊髓节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1)脊髓节概念 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
出入脊髓时所占据脊髓的宽度,叫一个脊髓
节。
(2)脊髓节数目
31个节
颈(C)节 8个
胸(T)节 12个
腰(L)节 5个
骶(S)节 5个
尾(C0)节 1个。
(3)成人脊髓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由于成人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不等, 脊髓的节段与同序数的椎骨不完 全对应 ,如图
4.脊髓圆锥
脊髓的末断变细称为脊髓圆锥
一讲之神经系统总论及脊髓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指导,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和挑战。
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爱,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一讲之神经系统总论及脊髓
目录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01
CHAPTER
神经系统总论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传递和处和神经束
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对神经元的生长和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纤维和神经束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预防并发症
定期评估
家庭支持
长期坚持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康复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参与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应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CHAPTER
脊髓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应定期为其排痰、吸氧。
治疗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和神经系统的检查,以及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保健建议
预防措施
04
CHAPTER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心理治疗
康复工程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脊髓损伤的方法,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实现脊髓损伤的有效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小脑前束
下行纤维束 Descending tracts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锥体系
锥体外系
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
侧束:起于对侧皮质, 侧束:起于对侧皮质, 在延髓交叉,行于侧索, 在延髓交叉,行于侧索, 皮质脊髓侧束 终于同侧脊髓前角, 终于同侧脊髓前角,管 理同侧上下肢肌。 理同侧上下肢肌。
后 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 前 根
Cervical----C Thoracic----T Lumber-----L Sacral-------S Coccygeal-Co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胚胎 3 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 L3 成人脊髓末端平 L1 马尾 腰穿及腰麻
成人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 1-4 C5- T4 T5-8 T 9-12 L 1-5 S、CO 、 椎间盘突出 对应椎骨椎体 同序数椎骨 (同序数-1 )椎骨 同序数 (同序数-2 )椎骨 同序数 (同序数-3 )椎骨 同序数 10-12 胸椎 第 1 腰椎 椎骨骨折
二、内部结构 Inner structures
胸核
后角与感觉 传导有关。 传导有关。 新生儿颈膨大横断面
2.中间带 2.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中间外侧核 中间内侧核
T1-L3 为侧角,内有 为侧角, 交感神经元。 交感神经元。 S 2-4 相当于侧角处有 骶副交感核。 骶副交感核。
新生儿胸髓横断面
3.前角 3.前角 Anterior horn
红核脊髓束
来自对侧红核,兴 来自对侧红核, 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网状脊髓束
来自同侧脑干网状结 构肢体近端肌肉运动。 构肢体近端肌肉运动。
顶盖脊髓束 Tectospinal tract
起自对侧中脑上丘, 起自对侧中脑上丘, 兴奋对侧颈肌, 兴奋对侧颈肌,抑制 同侧颈肌。 同侧颈肌。
呈前后略扁的圆 脊髓表面有6 柱状 ,脊髓表面有6 条沟裂, 个膨大, 条沟裂,2 个膨大, 分为31个节段, 31个节段 分为31个节段,连有 31对脊神经 对脊神经。 31对脊神经。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节段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一 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有 31 个节段 S5、 (C8 、 T12 、 L5 、 S5、 C01) 。
前角外侧核 支配四肢肌 前角内侧核 支配躯干肌 新生儿颈膨大横断面
前角细胞
α—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前角运动 神 经 元 γ—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Renshaw 中间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细 胞
梭外骨骼 肌 纤 维 梭内骨骼 肌 纤 维 抑制α—运 动 神 经 元
Rexed 分层
个板层,从后向前用 从后向前用Ⅰ 表示。 脊髓灰质可分为 10 个板层 从后向前用Ⅰ~Ⅹ表示。
脊髓 (Spinal cord)
一、位置与外形 Location & Shape 二、内部结构 Inner Structures
一、位置与外形
1.位置 1.位置 Location 椎管内, 椎管内,上连 脑,下端平 L1 下缘。 下缘。 新生儿脊髓下 端平 L3 。
2.外形 2.外形 Shape
(一)灰质 (二)白质 灰 质 中央管 白 质 白质前 联 合
(一)灰质 Gray matter
分前角、后角和中间带 分前角、 前角与躯体运动有关 后角与感觉有关 侧角与内脏运动有关
后 角 中间带
小儿麻痹症
前 角
脊髓 断面
1.后角 1.后角 Posterior horn
边缘层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神经胶质 neuroglia
大胶质 细 胞 小胶质 细 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施 万 细 胞 室管膜细胞
突触 synapse
信息传递
神经元分类: 神经元分类:
突起 数目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感觉(传入) 感觉(传入)神经元 运动(传出) 运动(传出)神经元 联络(中间) 联络(中间)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 能 神 经 元
顶盖脊髓束
脊髓纤维束内的纤维配布规律
薄束 S L T 楔束 C
C S
皮质脊髓侧束
S C
脊髓丘脑束
肿瘤位置不同, 肿瘤位置不同, 症状首先出现的 位置不同。 位置不同。
三、脊髓功能
1.传导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2.反射功能源自上行纤维束 Ascending tracts
薄束和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 cuneatus 脊髓丘脑束 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小脑束 Spinocerebellar tract
薄束和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 cuneatus
PNS
CNS
SCHWANN CELLS
OLIGODENDROCYTE
(三)常用术语
神经节 ganglion 神 经 nerve 周围神经 灰质 gray matter 皮 质 cortex 神经核 nucleus 髓 质 medulla
白质 white matter 纤维束 fasciculus 中枢神经
按相连 的部位
脑神经 Cranial nerve 脊神经 Spinal nerve 躯体神经 Somatic nerve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e
按分布 的对象 脑 Brain
脊髓 Spinal cord
脑神经
脑 脊髓
脊神经
坐骨神经
神经系统概况
(二)组成
胞体 神经元 neuron 突起 轴突 1 个 dendrite 树突 ≥1 axon
前束:起于同侧皮质, 前束:起于同侧皮质, 行于前索, 行于前索,终于双侧中 胸髓前角, 胸髓前角,管理双侧躯 干肌。 干肌。 皮质脊髓前束
前庭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来自同侧前庭核, 来自同侧前庭核, 兴奋伸肌运动神 经元。 经元。
内侧纵束: 内侧纵束:
来自前庭神经核 等,协调眼球和 头颈部的运动。 头颈部的运动。 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
位于脊髓后索。 位于脊髓后索。 传导同侧躯干四肢 的本体感觉和精细 触觉冲动。 触觉冲动。 上升至延髓后分别 止薄束核和楔束核。 止薄束核和楔束核。 楔束 薄束
脊髓丘脑束 Spinothalamic tract
背外侧束
Lissauer tract
位于前索和外侧索。 位于前索和外侧索。 起于后角固有核,纤维经 起于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 的侧索和前索上升, 的侧索和前索上升,止于 丘脑。 丘脑 传导对侧痛温粗触觉。 传导对侧痛温粗触觉。
后角边缘层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前角运动神经核
C6
L3
(二)白质 White matter
纤维束 长纤维束 短纤维束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经脊髓颈膨大横断面
固有束
位于灰质周围。 位于灰质周围。 起止均在脊髓, 起止均在脊髓,完 成脊髓节内和节间 反射。 反射。
背外侧束
固有束
背外侧束
位于后角背外侧。 位于后角背外侧。 传导同侧皮肤痛 温觉。 温觉。
神经总论 脊髓
Introduction to nervous system & spinal cord
主讲人: 主讲人:刘恒兴 Lecture by: Liu Hengxing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Human Anatomy Department of XMC
一、概述
(一)区分 周围神经 (PNS)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 (CNS)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与反射弧:
内外环境变换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反应,称反射。 内外环境变换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反应,称反射。 神经系统所有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反射完成的。 神经系统所有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反射完成的。 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即由感受器、 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即由感受器、传入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小脑前、 脊髓小脑前、后束
位于外侧索。 位于外侧索。 后束起自胸核, 后束起自胸核,至小脑 皮质;前束起自Ⅴ 皮质;前束起自Ⅴ~Ⅶ, 至对侧小脑皮质。 至对侧小脑皮质。 将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 动上传至小脑, 动上传至小脑,经锥体 外系调节运动。 外系调节运动。
Anterior &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传导 方向
神经 递质
神经纤维 Nerve fibers: :
为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 膜包裹而成。 膜包裹而成。 髓鞘:施万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环 髓鞘: 绕轴突形成的多层结构。 绕轴突形成的多层结构。 神经膜: 神经膜:单层施万细胞的核和质膜 包绕轴突形成。 包绕轴突形成。 有髓纤维: 有髓纤维:由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 裹的纤维。 裹的纤维。 无髓纤维:只有神经膜包裹的纤维。 无髓纤维:只有神经膜包裹的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