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画中自有颜如玉
件同样姿态的裸女作品,其中最先完成的是作于 1924 年的原稿,而本次拍卖
中 1930 年创作的《裸女与猫》、与 1931 年的《仰卧裸女》。此三件作品中,除
了本次拍卖的《裸女与猫》,其他两件皆由日本福冈市立美术馆永久收藏。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011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1896年作《绿叶前的女孩》油彩画布
LOT 号 :13 来源 :伦敦苏富比 2017 年 3 月《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 估价 :120 万 -180 万 GBP 成交价 :432.125 万 GBP
《绿叶前的女孩》,此前估价仅为 120 万 -180 万英镑,最终作品以 432.125 万英镑成交,是其最高估价的近 3 倍,也是当晚成交价高于估价最多的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克林姆特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穿戴纯白色上衣和时尚帽子, 与深绿色的树叶背景形成对比,这是克林姆特肖像画中不常见的环境。 在 女孩面容和头发的描绘上可见精致的笔触,与其他地方的笔触形成鲜明对 比。女孩的眼神也透露出梦幻。
傅抱石 《琵琶行诗意》
LOT 号 :1222 来源 :中国嘉德 2011 年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8280 万 RMB
傅抱石的《琵琶行诗意》从 3800 万元起拍,多次叫价后最终以 8280 万元的价格成交,创 造了当年傅抱石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唐白居易七言古诗《琵琶行》是大家熟悉的诗篇“,浔 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家都能琅琅上口。诗写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夜送客 于江上,忽听到琵琶曲声,移船靠近,得见“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原长安名歌伎。画分两 段,重点在下。上画枫树,下作芦荻,点明了“秋瑟瑟”的季节特征,秋气肃杀,更增悲 凉之感。女子、司马与客,都画在视角最好、最突出的位置。重点细致描绘的是人物的情绪, 女子虽已“老大”,风韵犹在,面极悲苦,而江东司马则已被感动得低头垂泪“青衫湿”了。 先生之作所要表现的,正是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的主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
工笔花鸟论文通用8篇
工笔花鸟论文通用8篇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
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资料,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
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
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间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巾有诗”的审美主张。
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笔花鸟画大师的诗意空问表现概莫能外。
正如文艺复兴晚期样式主义画家面临的困境一般,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也被“影响的焦虑”所困扰,而“空间”正是他们的突破口。
艺术作品中的空问表达是艺术家对于存在的感知,如今,全新的生命体验带来了不一样以往的诗意空间,或清灵梦幻、或凝重丰蕴、或安谧孤独……工笔花鸟画中亘古的留白最终不再盘桓不去,多变的空间语言成为新一代工笔画家诠释内在感受、传达个人体验的新工具。
在这类作品中,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行云流水般的柔润过渡,时而温厚、时而轻盈。
满构图和水墨淋漓的大面积渲染一改传统工笔花鸟画中均质单调的白色虚空,将它变得流动、柔软。
画面的主体被蕴藏着生命动感的虚灵背景绵绵密密地包裹,仿佛在鸿蒙的混沌里。
流动空间既是当代时间、空间碎片化的隐晦表达,又是绵延不绝生命体验的象征形式。
它是当代空间语言中最具古意和文化积淀的一种,因为从形式看,它借用了写意画水墨渲染的效果,依旧坚持了传统画面的虚实关系;从审美看,则秉承道家“阴阳相感,化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笔者的《清露》是一幅很典型的流动空间作品。
淡淡的水墨罩染让画面笼罩着一层似有若无的水汽,也让点染在画幅中部的胭脂与石绿带有盛夏的绿意、清润得沁人心脾。
画面右下角那片墨色,浓重却不失空灵,仿佛浓荫里闪着微光的潮湿水汽,轻柔地飘荡在湖面上。
隐喻与暗示
隐喻与暗示作者:郭子涵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仕女画历经了隋唐的繁盛,五代两宋的拓展,元代的式微,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纯属玩赏性的美人画,对描绘歌姬妓女等下层女子的兴趣也大大加强。
社会中的审美文化、青楼文化深深影响了文人画家对仕女画的创作。
其中或暧昧或朦胧或直接的情爱倾向,不仅是文人画家的情感表达,也是社会风气催生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明清;仕女画;情爱倾向一、明清仕女画“情爱”缘起历经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孱弱的统治政权变为由外向内的钳制,程朱理学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贞节教化钳制了女性的自由,整个社会沉浸在压抑的礼教的风气中。
这种风气持续到明中叶,阳明心学应运而生,加之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崛起,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存天理,灭人欲”被“人欲即是天理”取代,文人士子开始大肆宣扬个人享乐主义。
妓院青楼遍地开花,在大的社会风气纵容下情欲自由开始被推崇。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带有情爱气息的女性美被记录在仕女画中。
二、明清仕女画中情爱元素的表达1、女性形象宋代理学兴起使得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一改唐代的雍容大气变得纤细柔美,随着封建礼教的加深,这种清瘦柔弱的女性形象延续到了明清两代,女性哀怨神伤弱柳之姿更得男性青睐。
画作中的女子无论是贤妇、贵妇、仙女或从军习武的花木兰、梁红玉等皆拥有着修颈、削肩、柳腰的体貌,长脸、细目、樱唇的容颜,风露清愁、暗然神伤、小家碧玉般的韵致等。
这种娇弱,纤细,表情顺从的女性更能引起男性的保护与爱欲,西方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认为,欣赏哀伤忧郁的主题,常常伴随着“暗暗的快感”。
(1)明清仕女画的主题多半是,梳妆倚竹、秋风纨扇、花落春残,画中女子忧郁的气质,是明清男性情欲中乐于欣赏的美。
2、园林园林中的莺啼燕娇,嫩柳黄杏,风筝秋千最能撩动少女的芳心。
美丽的园林是古代大户人家女子唯一可以享受户外时光的地方,也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爱情萌生的地点,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梦中牡丹亭畔,相遇相许共赴巫山。
董小华人物画欣赏
董小华1965年生于黑龙江双城,祖籍山东。
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1994年进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
1993年作品《月香》荣获澳洲93’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银奖,作品被悉尼中国画研究会收藏。
1996年作品《晨辉》获“三明金叶奖”全国书画大展铜奖并收入作品集。
1996年作品被台湾美术家协会,国际文人画家总会收藏。
1996年作品《秋思》、《早春》被文化部选送赴古巴参加《现代中国画展览》。
1996年作品赴巴西、马来西亚展出。
1997年作品《肖夏图》获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并编入《当代中国工笔画》画集。
1997年作品《游春图》获国际扇面艺术大展优秀奖,并收入大型画集1997年作品《早春》获加拿大第三届枫叶杯大赛铜奖,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收藏。
1997年作品《去日留痕》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大展》并收入大型画集,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1997年于北京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中日水墨交流展,并入编大型画集。
1999年作品《九月》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99迎澳门回归展。
1999年作品《秋韵》获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主办的‘99中国画摄影展”优秀奖,作品选入大型画集。
1999年出版《董小华仕女作品选》精品桂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2000年作品《远逝》获全国群众书画摄影展银奖,并收入作品集,发表于《东方美术》杂志上。
2000年入石齐工作室学习。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屡有获奖,被国内外相关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
2009年初因病去世。
《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风采》、《东方美术》等多种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或专访,名字已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辞书。
曾于北京、天津、山东、北戴河、深圳、厦门、中山、香港、马来西亚、巴西、古巴、德国、澳大利亚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
大量作品或专访发表于《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中国连环画》、《中国画研究》、《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央视中国报道》、《美术博览》、《中国画》、《美术报》、《中国书道》、《画苑》等国内数十种刊物。
浅析五代南北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差异性
浅析五代南北⼭⽔画艺术风格的差异性2019-10-29内容摘要:五代时期的⼭⽔画在⼭⽔画史上占有举⾜轻重的地位,这⼀阶段开始形成南、北两派各具特⾊的⼭⽔,南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北派以荆浩、关仝为代表,他们为五代时期的⼭⽔画做出了巨⼤贡献,将五代时期⼭⽔画⽔平发展到了极致,并对后世产⽣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南派北派⼭⽔画艺术风格传统⼭⽔画在中晚唐时期已经逐步⾛向独⽴,到五代时期更是以迅猛之势发展,并且贡献突出,成为⼭⽔画史上不可磨灭的⼀笔。
这⼀时期的⼭⽔画家在继承隋唐画家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胆创新,总结出了⾃⼰的⼼得体会,形成了独具艺术特⾊的绘画风格,将⼭⽔画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峰。
这些⼭⽔画家中尤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最为有名,成就最为突出,并逐渐开始形成南、北两种不同的风貌,其⼭⽔画风格具有诸多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
⼀、不同的笔墨技法笔墨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艺术语⾔,⼀⽅⾯,作为描述中国画形成规律的⼀个对⽴范畴,笔墨典型地表达了中国画画理的阴阳辩证观念;另⼀⽅⾯,作为东⽅艺术的主流,笔墨是我们对⾃然万物充满智慧的创作性阐释,是⼀种有意味的追求审美价值的情感活动。
因此,笔墨在⼭⽔画中占有举⾜轻重的地位。
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体的轮廓、肌理都是不⼀样的,地貌的区别使南北画家在笔墨趣味上产⽣了较⼤差异。
北⽅⼭势地貌具有坚毅稳定的特征,所以北⽅画家的笔墨风格趋向雄强刚劲;⽽南⽅地貌则给⼈以松弛灵动的感觉,南⽅画家的笔墨风格则趋向柔和温润。
这⼀时期的⼭⽔画家⽤⾃⼰的笔墨语⾔阐释了南北⽅⼭⽔风格的差异。
北⽅画家⽤笔苍劲有⼒、⼲枯有道,画⾯线条遒劲挺拔。
以荆浩、关仝为例,荆浩所画的⼭⽔画线条直断中藏曲折,运笔⽅式⼲枯劲道,使线条具有峻厚中见⽣辣的美感。
这种⽤笔⽅式的表现,使画⾯体现出了古拙刚毅的⽓质。
从其作品《匡庐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树⽊、⼭体的⽤笔都⼗分肯定,⼤多是长线条,曲折处以短线相间,长短线条交相呼应,整个画⾯给⼈以苍古有⼒的感觉。
工笔画
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 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 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 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 而且富有诗意。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挥扇仕女图唐代周昉
• 唐代人物画达到鼎盛期,阎立本上承顾恺之,融 恢弘博大的气势,确立了初唐工笔人物画风。阎 立本的《步擎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番松赞干 布求亲特使禄东赞的史实,阎立本是描写场景和 人物心理活动的好手,画面设有去刻意表现迎亲、 宴饮等重大场面,而是采用了聚焦法,突出主体, 使主要人物心理描写得以放大。唐太宗的威严善 待、庄重安详,禄东赞满面风霜、智慧干练和对 大唐皇帝的崇敬神态溢于脸面。红衣使者和白衣 随从的眼神和表情的刻画也极为精彩,主仆关系 使人一目了然,道具与人物的层次结构穿插得非 常得体。阎立本亦是一位色彩高手。画面以黑、 白、红、绿为基色,充分归纳;运用色彩的对比、 反衬,使和谐的情节氛围和人物组合的内在节奏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步辇图》唐阎立本
• 张萱开创了工笔人物画绮丽华滋的重彩画风。作 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描写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 人骑马游春的场景。画中女性体态丰腴、动态舒 缓优雅,“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这是盛唐“绮罗人物”的塑造特点,也反映了当 时审美的要求。横展铺陈的构图,高低错落的起 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为了突出虢国夫人这个 主要表现对象,张萱独具匠心,有意把虢国夫人、 男监、老年仕女和小孩的目光聚焦于一点。整幅 作品线法纤细而富有弹性的张力,衣纹处理注重 丝织品的质感,色调明快亮丽,春意盎然。 •
北京故宫馆藏宋代花鸟
• 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 越了唐代。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 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 理,一丝不苟。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 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代表人物与 作品是赵佶 即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在政期间, 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 的宋代宫廷画院人才济济,达到我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 期。赵佶长于工笔花鸟画。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浅谈当代工笔画流派及其特征
浅谈当代工笔画流派及其特征发布时间:2023-02-03T05:28:31.38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8期作者:李芊晔[导读]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
它以花鸟为主要描摹对象,注重写实,李芊晔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
它以花鸟为主要描摹对象,注重写实,其技法特征是线条细腻工整、画面清新典雅、色彩绚丽、整体表现力强。
当代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想要向观众展示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引发观众共鸣,就需要同时重视构图形式和情感的表达,二者缺一不可,构图可以进一步提升画家的艺术素养,创作出更具格调、趣味性、鉴赏性的工笔画作品。
关键词:当代工笔画;工笔画流派;工笔画特征;前言:当前一部分画家和相关流派较为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现,导致构图形式单一,缺乏个人创造性,画面趋于同质化;而另一部分画家在创作时更看重个人绘画技法的体现,导致画面出现只展示技巧,不重视情感表达的情况。
本文对当代工笔画的构图来介绍不同流派工笔画的特征。
1当代工笔画的构图1.1满构图从战国时期的帛画,到晋唐时期华丽灿烂的仕女图,再到宋元时期惟妙惟肖的花鸟山水画,工笔画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画风。
工笔画在唐宋时期之前是我国主要的绘画表现形式,其兴起时间与我国绘画起源时间基本同步。
但到了宋元时期,由于文人山水画和写意画的兴盛,工笔画在中国画中的主导地位发生改变,明清时期工笔画的地位进一步被蓬勃发展的文人写意画所取代,但宫廷画院中始终有着喜爱创作工笔画作品的画家,因此工笔画仍保有它的一席之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代工笔画家在传承发扬我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现代艺术和美术教育内容,对工笔画在构图、题材、表现力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其形成具有现代审美意境的当代工笔画。
当代工笔画在构图和情感表现上既受到国内传统美学的熏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首先就体现在对构图的创新和变化上,特别是在当代景色工笔画中,呈现出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艺术面貌。
工笔花鸟论文8篇
工笔花鸟论文8篇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笔花鸟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工笔花鸟论文1线描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通常是由画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并由绘画将其释放出来。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线描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线描的内涵。
线条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要素,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表现手法,是工笔画中的重要内容。
一、工笔花鸟画的内涵(一)花鸟画的内涵。
花鸟画是指以动植物为绘画对象的中国画,包括花卉、蔬果、鸟兽、虫鱼等。
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以写实为特点,通过寄寓、写意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注重“人心感物,景由心造”[1].且根据创作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水墨、白描、没骨等类型。
(二)工笔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不但是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中令人称赞的明珠,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2].其主要描绘的对象为自然界中的草木、花鸟、虫兽等。
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唐代,在五代逐渐成熟,两宋是其发展作为鼎盛的时代。
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利用毛笔、颜料在宣纸或矾绢进行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画作。
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描进行造型勾勒,表现方法较为工整、细致,先进行线描、再进行上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
在花鸟造型勾勒的过程中,先进行白描,将造型勾勒出来,然后通过不同染色技巧(包括分染、罩染、点染、碰色等技巧)的应用,赋予画作色彩,达到活灵活现、色调浓重传神的视觉效果[3].(三)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
线条是构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要素之一。
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勾勒填色”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
勾勒线条是工笔花鸟画造型塑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重要方法[4].二、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的特征(一)线条语言追求单纯、朴素。
通过不同类型和变化的线条能够表现造型的不同质感、气度和神韵,同时能够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置于其中。
工笔画美人图作品创作说明
工笔画美人图作品创作说明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
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
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汲取世界范围绘画和现代绘画流派的某些艺术养分,从而形成具有现代意识和手法的新工笔。
我喜欢工笔人物的写实法,写实是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艺术源于生活的回归,反映了画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震撼人心。
一、创作来源和目的:我的创作思想来源于XXX,我的工笔人物《美人图》就是从关爱各色美人中获得的灵感。
从众多的关于各色美人的报道中找素材,以历史上各朝代的美人形象为原型,组织自己的构图。
二、绘图过程构图:《美人图》的构图我并没有刻意的安排,只是顺其自然按照平时我们的构图习惯。
聚焦当代青春丽人,特别是刚出校门,初涉社会,踏入职场不久的年轻知识女性。
她们身上既带着校园的书卷气,又对世界抱着好奇和憧憬。
画中的女子在精心修饰的妆容和时尚靓丽的衣饰下,散发着古代闺秀人物画所没有的、现代社会职业女性所特有的那种知性、从容、教养和自信。
在整体环境的处理方面,也确定了整幅画面的整体色调,在背景的处理上,采用了环境色来协调,给人一种宁静感。
起稿:首先用铅笔在图画纸上起稿,反复修改,定稿后用浓淡墨勾出肯定的线。
勾线:把熟宣纸或绢蒙在底稿上开始过稿(勾线)。
见素抱朴_虚极静笃——创作心得
菁英推介Artscircle也。
承易而革难。
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常变之道,终归于自然也。
”将体现写意山水元素符号语言体系的完整性在现代中挖掘、在传承中解读和在自然中行万里路来观察体验,并以古法寻求创新机杼。
在这几年的中国画创作、写生实践基础上,扩充符号语汇,加强画面视觉张力,以“中庸之中道”为度,转换符号语言和笔墨程式的表述方式,从而触发新意。
在此基础上要以本身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很高的胆识去探究创新的法则。
只有真正认识传统,才能正确认识现代,走出误区,走向共识,传承民族之魂,创中华之新经典,走出中国画具有符号语言特色的现代解读之路。
我一直喜欢抽象形式的美,它那种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着鲜明的视觉特征,给人以愉悦感。
这大概是我较注重研究画面构成和笔墨形式的重要原因。
对抽象美的兴趣影响着我的审美习惯、观察方法和技法探索,表现自然中抽象意蕴的美亦成为我作品表现的主旨,它决定着作品的审美取向,激发着我的表达欲念,这种欲念不仅来自我日臻成熟的笔墨技能,更来自我对自然的特殊感受和理解。
从《东湖访春图》到《山有木兮》等系列作品,我都以此种手法体现出这一审美特征。
的确,大自然的无比丰富与物象形态的美妙总是令我入神地推敲画面的每一结构、每一局部,直至完美。
对整体效果的追求甚至使我淡化了对画面层次的强调和形象的具体描绘,取而代之的是画面的平面性和形象的朦胧感。
郑颖璐/晨霭入看无纸本水墨139cm×68cm 2023年郑颖璐/东湖村写生之二纸本水墨50cm×30cm 2023年672024/04郑颖璐/静水流深不知处纸本水墨180cm×97cm 2020年68菁英推介Arts circle在近期的写生作品中,我对“意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它是一种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既入理又含情。
写意山水画的意象表现形式,是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也注重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给人以画外的联想,而并非单纯的客观描绘。
美术作品中的线
课题:美术作品中的线课时: 1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课时欣赏课。
线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线都有所接触,但他们对美术作品中线的认识,一般只停留在用各种有色颜料勾画出来的可见的线条上,而对艺术家利用线条创造艺术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这一功能了解很少。
本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体会作为主要造型要素之一的线的功能和审美特征,为后面的实践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了解中国画以线造型的艺术传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提高学生对于线这一艺术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对线这一艺术语言的认识及理解。
教学难点:通过东、西方线造型艺术的比较,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
教学方法:1.教法:比较法、分析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提问法。
2.学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东西方不同风格的线描作品。
学具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4分钟):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及其分类,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一个问题讲的是美术的定义,那么什么是美术呢?(生答: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2.第二个问题讲的是美术的分类,哪几类呢?(生答: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
)3.那请大家看看这两幅是什么画?(出示两幅绘画作品:油画《拾穗》、国画《朝元图》)这两幅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油画是通过面的转折和光影的变化来塑造形象,而国画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
)4.以线造型是我们中国画的艺术传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线的知识。
三:讲授新课(34分钟):(一):什么是线。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工笔花卉》教案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工笔花卉的绘画方法,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工笔花卉作品,提高对传统艺术的审美品味。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掌握工笔花卉的线条、设色和构图技巧,提升造型表现力。
-色彩过渡:工笔花卉的设色技巧中,色彩过渡是难点,学生难以把握颜色的层次和渐变,教师需通过示范和练习指导学生。
-构图设计:学生在构图时,往往难以做到主次分明和疏密有致,教师应提供构图模板和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审美理解:学生对工笔花卉的审美理解和表现有一定难度,教师需提供多样化的作品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我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阶段,学生们对工笔花卉的概念和美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真正动手实践时,他们在线条控制和色彩过渡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意识到,线条的稳定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指导。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能会考虑增加更多的线条练习,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图案,以提高他们的线条控制能力。同时,对于色彩过渡的技巧,我可以通过更多次的示范和步骤分解,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每一步的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此外,我也意识到,文化背景的介绍对于学生理解工笔花卉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未来的课程中,我可能会加入更多关于工笔花卉历史和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种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底蕴。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工笔花卉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以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花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
牡丹的十二种工笔画法
牡丹的十二种工笔画法
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被称为“国色天香”。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以精细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物象的特点和形态。
下面介绍一些牡丹的工笔画法:
1.红绿相映法:在画面中采用红色和绿色相对衬的技
法,表现出牡丹的鲜艳和美丽。
2.轻重明暗法:通过轻重、明暗的对比表现出牡丹的立
体感和层次感。
3.平淡贯通法:采用平淡的线条和色彩,通过层层叠加
表现出牡丹的细腻和柔美。
4.飞燕点画法:采用短小的点画表现出牡丹的轮廓和纹
理。
5.细描工法:采用细笔和渐变的色彩表现出牡丹的细节
和精细的质感。
6.洒水墨法:采用淋漓的水墨和点染表现出牡丹的柔美
和清新。
7.落款法:在画面中添加落款,增强牡丹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价值。
8.填色法:通过填色表现出牡丹的充实和饱满。
9.飘逸法:采用轻盈的线条和透明的色彩表现出牡丹的
飘逸和灵动。
10.凝重法:采用厚重的线条和深沉的色彩表现出牡丹的凝重和厚重。
11.细线勾勒法:采用极细的线条勾勒出牡丹的轮廓和纹理。
12.留白处理法:通过留白的处理表现出牡丹的高贵和优雅。
工笔当代 多维探索
工笔当代多维探索作者:皮理文徐娜来源:《美与时代·中》2023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中国工笔画创作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创作内容选材丰富,绘画语言多元并举,当代画家从不同维度进行着工笔画创作探索。
以近十五年时间内的工笔创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材质与技法、方法与理念、风格与语言、题材与内容、形式与展陈等几个维度来分析解读当代工笔画的创作,试图以宏观的视角梳理当代工笔创作实践,研读工笔画创作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当代工笔;创作综述;类型分析;语言解读一、材质与技法不同的创作材质,衍生出不同的技法语言。
工笔画创作材质承接传统,连接当代,从常规的纸与绢,到多样综合探索,材料亦当随时代。
绢本工笔:在中国传统工笔画中,绢本材质是常见的载体。
绢本材质因精巧工细,可在微妙之处留下艺术家轻微的用笔着色的痕迹,因此可精致格物,绘制入微。
这也使得丝绢这种材质与工笔画精工细作的艺术语言完美契合,深受艺术家青睐。
艺术家以线立骨、随类赋彩,把绢本工笔的传统魅力又激活于当代,如何家英作品绢本材质居多,《秋冥》《舞之憩》等作品均为绢本工笔代表作。
当代工笔画家张见、陈治、武欣、徐华翎等,工笔画创作也是以绢本为主要材质。
纸本工笔:在工笔画创作实践中,宣纸的运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宣纸对于墨、色等有着独特的渗透力与吸附感,且宣纸可以有效抵御时间的侵蚀。
所谓“人活百载,纸寿千年”,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众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宣纸功不可没。
工笔画的创作一般选用熟宣居多,熟宣墨色不易渗透,遇水不化,可做细致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
近年来,亦有艺术家使用皮纸、麻纸等材料加以胶矾处理进行工笔画创作,逐渐拓展了纸本工笔的材料范畴。
何家英的早期作品《山地》《魂系马嵬》等都是纸本工笔的代表作,设色厚重,质感古朴,很好地发挥了纸本工笔的材质美感。
江宏伟、罗寒蕾、高茜、王冠军等艺术家的作品也多使用纸本绘制。
在艺术家的精妙绘制下,纸本工笔的细腻语言被推向了极致。
董萍国画牡丹的画法
董萍冷艳凝香牡丹
艺术品鉴董萍是菏泽为数不多的知名女性画家她以独创的牡丹画很早
董萍国画牡丹的画法
董萍冷艳凝香牡丹
董萍冷艳凝香牡丹
董萍写意牡丹画法
董萍
董萍写意牡丹画法
董萍用哪种毛笔画牡丹
董萍写意四尺牡丹画法
董萍牡丹花头画法视颖
董萍牡பைடு நூலகம்花头画法视颖分享展示
董萍(演员)
董萍冷艳凝香牡丹
牡丹画家董萍
董萍冷艳凝香牡丹
牡丹晚报整版报道花鸟画家董萍:"冷艳凝香"绘牡丹
师承开新_崇真唯美——张建英国画作品赏析
70师承开新 崇真唯美撰文/牛学智对于国画,我是外行,这是必须申明的一点。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我即为外行,对于画家及其画作,说点热闹话总是可以的吧!我的印象中,从风格看,宁夏的国画,大的方面而言,好像可分为两派。
一派是地域文化气息较浓的,不妨称之为黄河文化派;一派则以文人情怀写意为特点,姑且叫学院文人派。
张建英乃土生土长隆德人,受六盘山脉与黄河支流清水河、渝水所滋养,画笔理应指向黄河文化,然而,她没有,她选择了学院文人的风格。
这是为什么呢?张建英学画生活从幼小开始,受祖母、家父的影响。
成年后受教于美术学院的正统训练。
早期临摹学习俞致贞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严谨的构图、和谐雅致的设色,对她影响尤其深远。
后来她又转而跟随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保申,专事写意花鸟画。
刘教授对中国传统水墨融入西洋色彩的理念,击中了张建英的画心,这一点在张建英近期的一系列作品中,都不难品味出,表现在她国画淋漓的彩墨效果上。
起步于室内临习,终而纠缠于教育教学之故,学院文人画便成了她的知识生活和价值生活,乃至意义生活的必须。
当然,学院派的这个谱系,决不限于俞、刘二人,还可以上下左右延伸,其半径几乎涉及大半个现当代中国画花鸟山水版图。
王雪涛以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而著称,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
因此她的花鸟虫鱼,——张建英国画作品赏析张建英71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
张建英近期的系列小斗方条屏“白头清秋”“喜上梅梢”“白头红松”“芭蕉单鹊”等,皆为动态中对小飞鸟的捕捉,构图严而不呆,内容疏而不单,恰到好处融入了王的技法,节制有度地表现了女性的细腻和灵动,应属她目前创作中的上品。
吴昌硕是书画界通才,其揉书法、篆刻笔法于花鸟的古朴苍茫、自然野逸,虽不见得是张建英的选择,但张建英深得吴昌硕“野逸”之风,旋使她的画作顿显一种劲挺,也就与一般女性画有了本质区别,去掉了不少脂粉气。
另外,由其画作还约略能品出当代孙奇峰、郭石夫的味道来。
工笔人物画家——董新华
工笔人物画家——董新华
董新华,女,1948年生于济南,山东省著名工笔画家,自1972年拜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王凤年先生为师以来,三十余年笔耕不辍,成绩斐然。
现为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香港东方文化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及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会员。
董新华之作品,功力深厚,既继承了传统艺术手法,又有所创新,其作品人物造型准确,形神兼备妩媚生动,线条勾勒刚柔相济,酣畅如行云流水。
设色淡雅,意境深远,詩清浓郁,并以表现仕女细喜怒哀乐之入微,当风裙带之飘逸,出水衣裳之贴体及钗钿环佩之摇曳与蛾眉云鬓之丝丝可数而著称。
董新华女士对景物、花鸟的处理都极富个性,构图讲究,花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意境空灵,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国画作品赏析500字
国画作品赏析500字
此国画作品图卷为宋人摹写,长卷式工笔人物作品。
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卷宋摹本在
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
笔墨神情。
全卷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相会、惜别、归去。
下面我们就展开画卷,来仔细欣赏这幅千古名作:画卷起首处,两个侍从正在让一路奔波的马儿休息吃草,洛水边的曹植离京归国渡洛水之前,在河边见到了自己心中朝思暮想的爱人-----洛神(甄氏)。
在众多侍
从们的护卫下,站在岸边的曹植神色凝重中透出一丝见到爱人的喜悦,痴情的望着远方水波上飘然而来的洛神。
在第一部分的第二个相会场景中,曹植在侍卫们的陪护下,坐在软榻上,神色忧郁,而一旁的洛神似欲归去,却欲去还留,依依不舍。
第二部分表现了曹植和洛神依依惜别的动人场景。
曹植在侍卫们的陪伴下站在洛水河边,眼看着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烟波浩渺的洛河上渐行渐远。
而云车中的洛神也是回首凝望着曹植,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难舍难分之情。
第三部分主要描绘曹植的归去。
送走洛神之后,曹植登船渡过洛水,在岸边稍作歇息之后,乘马车离去。
在这部分的画卷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楼船中和到对岸休息的曹植,都是神情忧郁,闷闷不乐,似有无尽的哀愁忧。
思难以释怀。
特别是在乘马车离去之际,车中的曹植依然回首眺望留给他与洛神共度美好时光的洛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小华,黑龙江人,祖籍山东。1965 年生于黑龙江双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 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西城美术家协会理事,《画坛》杂志副主编,北京专职画家。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1-
董Hale Waihona Puke 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2-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3-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4-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5-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6-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7-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8-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9-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0 -
董小华工笔画《窈窕淑女》系列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