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考前冲刺专项训练(9)--文言文阅读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9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91.2011·贵港市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2011·甘肃华亭一中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2011·南宁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高考语文专题限时训练九 文言文阅读(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 分)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
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 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 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解析:C “结成姻亲关系”错,“从亲”指合纵相亲,特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 不同于联姻。另外,合纵的目的是“六国从亲以摈秦”, 所以“秦晋之好”也 不能称为“合纵”的“从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秦读书勤奋,刻苦钻研。他曾经出游几年,未能得志,回家后受到家人的讥 笑。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勤奋。 B.苏秦很有学识,推行“合纵”。游说燕文侯时,苏秦分析了燕国面临的形势, 凭借自己的见识和辩才说服燕文侯与赵国联盟。 C.六国联盟,苏秦衣锦荣归。苏秦相六国之后,周显王十分害怕,亲自前来迎接。 嫂子对苏秦亦前倨后恭,引发苏秦对人生的感叹。 D.苏秦看清世态,反思成功之路。他认为如果当年家中有良田二顷,他也就不 会发奋读书,可以说是穷困潦倒成就了自己。 解析:C “周显王十分害怕,亲自前来迎接”,错误,由第四段“周显王闻之恐 惧,除道,使人郊劳”可知,周显王并未亲自前来迎接苏秦。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 皆少之/弗信 B.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 皆少之/弗信 C.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 皆少之/弗信 D.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 皆少之/弗信
2014高考语文考前20天冲刺 文言文
2014高考语文考前20天冲刺文言文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
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
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
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
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
”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就。
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
”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
”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
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
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
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
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
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
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师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
2014语文高考最后冲刺逆袭语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2
2014语文高考最后冲刺逆袭:语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2一、语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案】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A“让枣推梨”,指兄弟互相谦让友爱。
使用正确。
B“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
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使用正确。
C“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使用正确。
D“登高自卑”,登高山从底下开始。
比喻事情循序进行。
此处属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答案】 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B介词误用,应删掉“对”。
C成分残缺,应在“与幸福”的后面加上“的快乐”。
D句式杂糅,可改为“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或“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冲刺9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答案
中和胜相院记苏轼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
其始学之,皆入山林,践荆棘蛇虺,袒裸雪霜。
或刲割屠脍,燔烧烹煮,以肉饲虎豹鸟乌蚊蚋,无所不至。
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年而后成。
其不能此者,犹弃绝骨肉,衣麻布,食草木之实,昼日力作,以给薪水粪除,暮夜持膏火薰香,事其师如生。
务苦瘠其身,自身口意莫不有禁,其略十,其详无数。
终身念之,寝食见之,如是,仅可以称沙门比丘。
虽名为不耕而食,然其劳苦卑辱,则过于农工远矣。
计其利害,非侥幸小民之所乐,今何其弃家毁服坏毛发者之多也!意亦有所便欤?寒耕暑耘,官又召而役作之,凡民之所患苦者,我皆免焉。
吾师之所谓戒者,为愚夫未达者设也,若我何用是为。
剟其患,专取其利,不如是而已,又爱其名。
治其荒唐之说,摄衣升坐,问答自若,谓之长老。
吾尝究其语矣,大抵务为不可知,设械以应敌,匿形以备败,窘则推堕滉漾中,不可捕捉,如是而已矣。
吾游四方,见辄反复折困之,度其所从遁,而逆闭其涂。
往往面颈发赤,然业已为是道,势不得以恶声相反,则笑曰:是外道魔人也。
吾之于僧,慢侮不信如此。
今宝月大师惟简,乃以其所居院之本末,求吾文为记,岂不谬哉!然吾昔者始游成都,见文雅大师惟度,器宇落落可爱,浑厚人也。
能言唐末、五代事传记所不载者,因是与之游,甚熟。
惟简则其同门友也。
其为人,精敏过人,事佛齐众,谨严如官府。
二僧皆吾之所爱,而此院又有唐僖宗皇帝像,及其从官文武七十五人。
其奔走失国与其所以将亡而不遂灭者,既足以感慨太息,而画又皆精妙冠世,有足称者,故强为记之。
始居此者,京兆人广寂大师希让,传六世至度与简。
简姓苏氏,眉山人,吾远宗子也,今主是院,而度亡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注】①琅玡兄弟、太原父子:琅玡兄弟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太原父子指王锡爵及其子王衡。
②王文肃公:王锡爵,卒谥文肃,有《王文肃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亦有所便.欤便,适宜B.我皆免.焉免,同勉,勉励C.度.其所从遁度,揣测D.而画又皆精妙冠.世冠,位居第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凡民之.所患苦者B.设械以.应敌势不得以.恶声相反C.则.过于农工远矣惟简则.其同门友也D.而逆闭其.涂乃以其.所居院之本末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苏2014高考考前训练阅读答案(word)
2014江苏高考考前训练之阅读与鉴赏参考答案一.文言阅读(一).《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1.B ( 论:判决。
)2.B (B.均为介词,对,对于。
A.①连词,表转折,但是;②连词,表并列,又。
C.①连词,于是;②副词,竟然。
D.①介词,在;②连词,表目的,来。
)3.A.(②因所举不合格被降职;④审查判决案子;⑥考课荐用人才。
)4.C (“含蓄地批评了他的一些缺点”于文无据。
)5.(1)戎州、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卖,依仗他们人多,经过的地方不缴纳物税,州县追捕就四散逃跑了。
(得分点:操兵、贾贩、输、走)(2)宋仁宗询问死罪多少,并且用谨慎使用刑狱、爱惜人命作为告诫。
(得分点:大辟、几何、爱人)(3)回来后,又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粮仓使陈、许、颖、蔡等地的流民活下来。
(得分点:发、活、流人)[参考译文]孙公名锡,字昌龄。
孙公在天圣二年凭着进士的身份做官,被授予镇江军节度推官,做杭州仁和县知县。
他登记并抓捕行凶作恶的人,用若不改变就将极尽各种方法追究查办来告诫他们。
但是,完全用仁恕治理其他事务,所以仁和县人畏惧、爱戴他。
天圣七年,任开封府推官,因为对官员的考核中,孙公登记的进士名册中有两个不合格的人,他被降为监和州清酒务。
在这时,庞宰相做枢密使,推荐他为宫中适宜做侍讲的人。
正要下诏,但是孙公因为贬谪已经离开。
过了很久,恰好皇帝开恩下诏被召回,任同判尚书刑部。
戎州的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卖,依仗他们人多,经过的地方不缴纳物税,州县追捕就四散逃跑了。
成教钤辖司上奏请求不因为祭祀大典赦免他们的罪,皇上听从,追捕他们的关进监狱,关到过了两次赦免的时间。
有到宫中申诉的,刑部详尽审查的官员认为有皇帝的特别命令,遇到赦免不能宽恕的,虽然多次遇赦,还是按法判决。
只有孙公上奏释放他们,一共释放了一百二十三人。
孙公对斟酌法度多是如此。
(孙公)又担任开封府推官,当时跟随开封府府尹上奏事情,宋仁宗询问死罪多少,并且用谨慎使用刑狱,爱惜人命作为告诫。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训练9 文言文阅读断句(含解析)
考点强化训练九文言文阅读——断句(时间:40分钟)一、基础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退让贾谊翟王使使至楚。
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
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
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①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②采椽弗刮。
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
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注] ①窭(jù):贫而简陋。
②翦:同“剪”,修剪。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B.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C.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D.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答案:B解析:关注常处于句首或句末的词语,如“也”;注意对话语境中问与答的内容的起讫点;关注上下文语意对句读的影响。
【参考译文】翟王派遣使臣到楚国。
楚王打算向使者夸耀楚国的豪富,所以在章华台上宴请宾客。
登台的人一路休息多次,才到了顶上。
楚王说:“翟国也有这样的高台吗?”使者说:“没有。
翟国是个贫穷的国家,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翟王自己盖的宫室,堂高三尺,土台阶三层,茅草屋顶不剪齐,柞木椽子不削皮。
翟王尚且认为盖房者太劳苦,居住者太安乐。
翟国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楚王感到惭愧。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贻诸弟砥石命(并铭)[唐]舒元舆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代,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
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B.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C.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D.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答案:C【参考译文】我因而感叹,认为金属的坚硬,在金木水火土五材中居首位,等到工人铸造为剑器,又成为器物中最锋利的。
[2014广州市高考冲刺语文训练材料]文言文阅读(第5-9题)
[2014广州市高考冲刺语文训练材料]文言文阅读(第5-9题)分类: 试题传真日期: 2014-06-02 21:052014年广州市高考备考冲刺阶段语文学科训练材料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
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
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礼遣还。
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
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
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
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
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
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
比至,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
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乙丑,燕兵入,帝自焚。
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
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9):文言文阅读(通用).doc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9)—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 题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
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有以外夷见忽。
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殁,君能始终之否?”崔许之。
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
敢以奉君。
”崔受之,曰:“当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异宝?” 伺无人,置于柩中,瘗①于阡陌。
后一年,崔游丐毫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
乃于毫来追捕,崔曰:“傥窀穸②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遂剖棺得其珠。
汴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崔不肯。
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 注 ] ①瘗: yì,埋葬②窀穸:zhūn x ī,墓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海贾同止同止:指住在一起。
...崔受之,曰受之,曰:指接受了宝珠,对他(海贾)说。
B..C.瘗于阡陌阡陌:指路边。
..D.有清名..清名:指清正的名声。
2.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①今疾势不起②崔游丐亳州A.①现在我的病看来治不好了。
②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
B.①现在我的病看来治不好了。
②崔枢到亳州游学乞求。
C.①现在我病情重到不能起床。
②崔枢到亳州游学乞求。
D.①现在我病情重到不能起床。
②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正确表明那位海外商人要将宝珠赠送给崔枢原因的一组是()①崔枢应进士。
②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
③其人得疾既笃。
④荷君见顾,有以外夷见忽。
⑤“ 脱殁,君能终始之否?”崔许之。
⑥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火,实至宝也。
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4.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崔枢精心护理病笃的海贾,并能始终如一,既无民族偏见,又见其心地善良仁厚。
B.海贾临终赠珠,极力渲染其昂贵与奇异,而崔枢却弃而不取,置珠棺中,故终得有清名。
C.文中与番妇寻夫勘珠,官府前来追捕,目的在于反衬崔枢的品质清廉可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化提高训练:文言文阅读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化提高训练:文言文阅读1-4文言文阅读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5-9文言文阅读2014届重庆市五区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卷10-13文言文阅读2014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4-18文言文阅读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宋绶,赵州平棘人。
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
为儿童时,手不执钱。
家藏书万余卷,亲自校雠,博通经史百家。
绶幼聪警,额有奇骨,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
徽之无子,家藏书悉与绶。
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
年十五,召试中书,真宗爱其文,迁大理评事,听于秘阁读书。
大中祥符元年,复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与父皋同职。
时太后犹称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帘决事,而仁宗未尝独对群臣也。
绶奏言:“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
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非军国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
”书上,忤.太后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
太后崩,帝思绶言,召还,将大用,而宰相张士逊沮止之,复加翰林侍读学士。
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
帝曰:“此太后奁中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木违近诏,即论奏之。
且事有疑似,彼犹指为过。
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
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
何若动无过举,使无得而言哉?”郭皇后废,帝命绶作诏曰:“当求德阀,以称坤仪。
”既而左右引富人陈氏女入宫,绶曰:“陛下乃欲以贱者正位中宫,不亦与前日诏语戾乎?”后数日,王曾入对,又论奏之。
帝曰:“宋绶亦如此言。
”时大臣继有论者,卒罢之。
帝春秋富,天下久无事,绶虑宴乐有渐.,乃言:“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
故立防于无事,销变于未萌。
事至而应,不亦殆欤?臣愿饬励群司,不以承平自怠。
2014高考语文冲刺绝密档案:分析文章的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2)
2014高考语文冲刺绝密档案:分析文章的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二)专项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商衡,字平叔,曹州人。
授鄜州洛郊主簿。
以廉能换郿县,寻辟威戎令。
兴定三年,岁饥,民无所于籴,衡白行省,得开仓赈贷,全活者甚众。
后因.地震城圮,夏人乘衅入侵,衡率蕃部土豪守御应敌,保以无虞。
秩满,县人为立生祠。
再辟原武令。
未几,入为尚书省令史,两月拜.监察御史。
哀宗姨郕国夫人不时出入宫闱,干预政事,声迹甚恶。
衡上章极言,自是郕国被召乃敢进见。
内族庆山奴将兵守旴眙,与李全战,败。
朝廷臵之不问。
衡上言:“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则.无以谢.天下。
”诏降庆山奴为定国军节度使。
户部侍郎权尚书曹温之女在掖庭,亲旧干预权利,其家人填委.诸司,贪墨彰露。
台臣无敢言者,衡历数其罪。
诏罢温户部,改太后府卫尉。
再上章言:“温果可罪,当贬逐,无罪则臣为妄言,岂有是非不别而两可之理?”哀宗为之动容,乃出温为汝州防御使。
未几,丞相完颜赛不领陕西行省,奏衡为左右司员外郎,密院表留,有旨:“行省地重,急于得人,可从丞相奏。
”明年,召迁,行省再奏留之。
正大八年,以母丧还京师。
十月,起复为秦蓝总帅府经历官。
天兴元年二月,关陕行省徒单兀典等败于铁岭,衡未加诸帅存殁,招集溃军以.须其至。
遂为兵干所得,欲降之,不为屈。
监至长水县东岳祠前,诱之使招洛阳,衡曰:“我洛阳识何人,为汝招之.耶?”兵知不可诱,欲捽其巾。
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胁从我耶?”终不肯降,望阙瞻拜曰:“主将无状,亡兵失利。
臣子罪责,亦无所逃,但以一死报国耳。
”遂引.佩刀自刭,年四十有六。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六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月拜.监察御史拜:授予官职 B.不尔则无以谢.天下谢:谢罪C.其家人填委.诸司委:托付 D.遂引.佩刀自刭引:拿(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因.地震城圮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B.不尔则.无以谢天下欲速则.不达C.招集溃军以.须其至不赂者以.赂者丧D.我洛阳识何人,为汝招之.耶佯狂不知所之.者(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商衡有才能,直言敢谏的一项是( )①衡率蕃部土豪守御应敌,保以无虞②干预政事,声迹甚恶③衡上章极言,自是郕国被召乃敢进见④台臣无敢言者,衡历数其罪⑤召迁,行省再奏留之⑥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胁从我耶?”终不肯降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衡为官廉洁,关心百姓疾苦,饥荒之年开仓赈济,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
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3 文言文阅读2
专项训练三文言文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宋]范仲淹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
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
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
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
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
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
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可井矣。
”君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攻.其石,屑而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
”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饮甘而不耗。
万人欢呼曰:“神乎!虽虏兵重围,吾无困渴之患矣。
”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
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城,授君内殿承制,知城事,青涧东北一舍而远,距无定河。
河之北有虏寨,虏常济河为患。
君屡使属羌击之,往必破走。
建营田二千顷,岁取其利;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
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暨军须城守之具,不烦外计,一请自给。
使一子专视士卒之疾,调其汤饵,常戒以笞责,期于必瘳①,土卒无不感泣。
王公尧臣安抚陕西,言君治状。
上悦,降诏褒之曰:“边臣若此,朕复何忧!”庆历二年春,予按巡环州。
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
君乃周行境内,入属羌聚落,抚以恩意,如青涧焉。
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
即出兵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暨牛羊赏诸有功。
其僭受伪署者咸股粟请命。
由是属羌无复敢贰。
君少尚气节,莅官,能摘恶庇民。
青涧与环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
及终,史民暨属羌酋长朝夕临柩前者数日。
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门。
吾志必立,吾力是陈。
捍虏之志,乂边之民;夙夜乃职,星霜厥身。
生则有涯,死宜不泯。
(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瘳(chōu):病愈。
②乂(yì):安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遗:埋没B.尔攻.其石,屑而出之攻:开凿C.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易:代替D.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署:委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子泣血请铭于.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请因.其废垒而兴之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C.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世衡有勇有谋,他率军民筑青涧城坚守边塞,凿井以解无水之患,击败了隔河对峙的敌军。
高考备考:2014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冲刺(2)
高考备考:2014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冲刺(2)2014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冲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
好读书,善击剑,多称其奇。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
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
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
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
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
畴戒其门下趣治严。
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
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谘议。
时方夏水雨,泞滞不通,军不得进。
太祖患之,以问畴。
畴曰: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禽也。
太祖曰:善。
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
单于身自临陈,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
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
畴固让,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
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
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太祖亦不问。
畴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
太祖赐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宗族知旧。
从征荆州还,太祖追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于是乃复以前爵封畴。
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终不受。
有司劾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
太祖重其事,依违者久之。
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畴同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
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亦以为可听。
【裴注】臣松之以为田畴不应袁绍父子之命,以其非正也。
故尽规魏祖,建卢龙之策。
致使袁尚奔迸,授首辽东,皆畴之由也。
既以明其为贼,胡为复吊祭其首乎?若以尝被辟命,义在其中,则不应为人设谋,使其至此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行其众,众皆便之班:同颁,颁布B.畴戒其门下趣治严趣:急速,赶快C.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疏:分条陈述D.宜勿夺以优其节夺:强迫改变志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畴笑而应之曰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太祖重其事,依违者久之其若是,谁能御之C.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D.畴以尝为尚所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田畴)多称其奇B.(先遣使)又命田豫喻指C.太祖与(单于)交战 D.(太祖)从征荆州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对田畴拒不接受封赏的行为左右为难,迟疑不决了好久。
高考语文考前磨枪训练之文言文翻译 人教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和出自课本的一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能激乎!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答案:(1)你曾经扬言要代替我作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3分)(“宣言”、“相秦”、“宁……乎”各1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 (2)然而,范雎、蔡泽二人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励自奋呢!(2分)(“困厄”、“恶”各1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派遣将士把守边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与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用法,偏“入”,“非常”古今异义“意外的变故”。)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广东汕尾〕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2分) (2)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3分)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3分) 12.答案 (1)满街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2)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3)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就逃走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何若而有功? ②情见势屈,旷日粮竭。 ③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7、答案:①怎么办(样)才能成功呢? ②军情(实情、情况)暴露形势就被动,日子耽搁长了粮食就会吃光。 ③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高考语文冲刺最后一练9(1)
2014高考语文冲刺最后一练9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
”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
”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今临武君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 (《战国策·楚策》)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愿以射譬.之,可乎 譬:打比方 B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京:都城 C .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息:消除、痊愈 D .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拒:抗拒、对抗 【解析】 此题主要运用“语境推断法”。
A.“譬”有打比方、知晓和晓谕三个义项,只有“打比方”合乎文意。
B.“京”意为“高、大”。
“京台”即“高台”。
“都城”一义不合文意。
C.“息”有“止息、停止”的义项,文中用于“故疮”之后,就产生了“消除、痊愈”的语境义。
D.“拒”有“抵御、抗拒”和“拒绝”两个义项,文中为“拒秦”,作“抗拒”解。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君有将.乎②仆欲将.临武君B.⎩⎪⎨⎪⎧ 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C.⎩⎪⎨⎪⎧ 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更羸以虚发而下.之D.⎩⎪⎨⎪⎧ ①更羸曰:“此孽.也。
”②今临武君为秦孽.【解析】 此题主要运用“语法分析推断法”。
A.①名词,将领,作“有”的宾语;②用在名词前作使动词,译为“使……为将领”。
B.①用在“弓”前,意为“拉”;②在文中由“退却”的义项派生出“离开、躲避”之义。
2014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演练及解析2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演练及解析2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晏子振民景公之时饥。
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
当①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②,远其兆③,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
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
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④.”【注】①当:主持,主管。
②赁:工钱.③兆:此句与下句有误,应是:“远其涂,佻其日。
”佻,延缓。
④偶:通“寓”,寄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晏子请为民发粟.________(2)民足.乎食________(3)依物而偶于政.________答案:(1)粮食.(2)充足。
(3)政策。
2.解释下列各句中“振”的意思。
(1)三年台成而民振.________(2)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________(3)轩辕乃修德振.兵________(4)天伦之爱,振.古莫俦________答案:(1)通“赈”,赈济。
(2)挥动,抖动。
(3)整顿,整治。
(4)自,从。
参考译文:景公时,闹饥荒。
晏子请求给百姓发放粮食,景公不同意。
晏子主管修筑路寝之台,他命令官吏提高雇工的工钱,增加道路的长度,延缓工期,而不加以催促。
三年后台子建成,百姓也得到赈济。
所以君王满意于游玩,百姓粮食能饱足。
君子说:“按照政策晏子只想发给百姓粮食罢了,如果不能实现,就借助事物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2009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3~4题。
沈周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
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
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
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
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
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
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
河南省开封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试题 语文 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同。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
《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
"“荀卿,赵人。
”书老、庄亦不名,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
”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
《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
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
高考语文复习题:考点集训九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
考点集训九文言文阅读(三)(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一、(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
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
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己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
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
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①,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
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
”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
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
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
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
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
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
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语文考前冲刺专项训练(9)--文言文阅读2014高考语文考前冲刺专项训练(9)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
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
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
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
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
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就。
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
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
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
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
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
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
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
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
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师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
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惟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
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差错D.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因杂出经义目试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农人告余以春及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
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
比长,益自策励。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
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这也。
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遂。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
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
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越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
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
宋终莫能用。
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
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
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训迪后学,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
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
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
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
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
会之,盖柏字也。
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生。
大德中卒。
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移书学官,祠履祥于乡学。
至正中,赐谥文安。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向濂洛之学向:崇尚B.造诣益遂遂:精深C.履祥倾赀营购赀:钱财D.勒为一书勒:镌刻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然负其经济之略余嘉其能行古道B.历历可据以行使工以药淬之C.且举先儒之言且贰于楚也D.履祥则亲得之二氏徒慕君之高义也7.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2)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8.第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
9.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
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
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