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语文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琴声叮咚》第一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琴声叮咚》第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生字词:叮、咚、悠扬、陶醉、旋律等。
2. 阅读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描绘琴声的美妙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3. 体会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琴声的美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琴声的美妙。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或音响设备。
2. 学具:课本、作业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悠扬的琴声,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琴声的美妙。
随后提问:“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教师带领学生认读、解释生字词。
3. 阅读理解:学生细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琴声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进行描绘。
6. 情感升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琴声叮咚2. 板书生字词:叮、咚、悠扬、陶醉、旋律等。
3. 板书课文主要内容:琴声的美妙、生活的热爱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乐器。
2. 答案示例:钢琴如一位优雅的公主,弹奏出美妙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精彩教案湘教版精彩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精彩教案湘教版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琴声叮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一章“琴声悠扬”,详细内容为诗歌手抄本的阅读与欣赏,重点篇章为《琴声叮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诗歌中描绘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2.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汇和修辞手法,提升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点:朗读诗歌,感受琴声的美妙,学习生字、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诗歌手抄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优美的琴声,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琴声的美妙。
随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谁能用诗意的语言描述这琴声?”2. 诗歌手抄本阅读:让学生自读《琴声叮咚》,并标注出生字、词汇。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分享感受。
3. 例题讲解: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描绘琴声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 朗读感悟:分组朗读,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从节奏、语气、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朗读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琴声叮咚》2. 板书内容:生字、词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朗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琴声”为主题,写一段描绘琴声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答案示例:我的琴声,如同山涧的清泉,时而潺潺流淌,时而溅起水花。
它穿过森林,唤醒了沉睡的小草,拂过了绿叶,引得蝴蝶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其他描绘音乐的诗文,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
组织一次“我的琴声”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互相学习、交流。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音乐的魅力》,具体内容为《琴声叮咚》。
课文描述了一位盲人小女孩通过琴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音乐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谈谈对音乐的感受,引出课题《琴声叮咚》。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指导生字词。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音乐,感受音乐对盲人小女孩的影响。
4.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组讨论音乐对生活的影响,每组选代表发言。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描绘音乐的方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音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主要内容:盲人小女孩、琴声、希望3. 描绘音乐的方法:形象、生动、具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音乐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较深,但在描绘音乐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与音乐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琴声叮咚》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主题,掌握生字词,体会文中描绘的琴声及情感表达,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修辞手法,以及进行相关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琴声的描绘和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思维能力,提高审美鉴赏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琴声的描绘手法,体会作者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琴声音乐片段。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琴声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琴声的印象,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
3. 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书写。
4. 课文解析:分析琴声描绘手法,体会作者情感,进行例句讲解和随堂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琴声描绘,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琴声叮咚》2. 主要内容:课文结构、生字词、琴声描绘手法、作者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琴声,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本到位,但部分学生在分析琴声描绘手法时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此类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古典音乐,了解不同乐器及其音色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开展以“我的音乐之旅”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琴声的描绘手法,体会作者情感表达。
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琴声叮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琴声的喜爱。
2.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琴声,让学生谈谈对琴声的感受,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查阅不理解的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让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琴声像流水,轻轻地流淌在心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比喻句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词:叮咚、琴弦、陶醉、悠扬等。
3. 修辞手法:对比、衬托、比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声音。
2. 答案示例:“我喜欢雨滴落在窗户上的声音,它们像是在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时而轻快,时而悠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声音的文章,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修辞手法的要求。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修辞手法。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精彩教案湘教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精彩教案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第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琴声的描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描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琴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琴声的印象,进而引入课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分析拟声词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词:叮咚、悠扬、回荡、优美等。
3. 修辞手法:拟声词、比喻、拟人等。
4. 作者思想感情:珍惜友谊、热爱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以“声音”为主题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有关音乐、友谊等方面的文章,拓宽知识面。
组织学生进行“我的好朋友”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小组合作的实施与分享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描绘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优质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优质教案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语文下册,湘教版教材中《琴声叮咚》一文。
该文属于第五单元“艺术欣赏”,主要讲述作者在小提琴演奏中体会到美好情感和故事。
我们将详细学习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深入理解琴声美妙之处,以及作者通过琴声传达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美妙。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激发学生对艺术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抽象概念,如“琴声如诗”、“旋律如画”等,并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学习作者运用形象语言描绘琴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演奏录音、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提琴演奏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琴声美妙。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引入本课。
2. 课文学习:(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生字和新词,查阅词典或相互讨论解决。
(2)课文讲解: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分析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1)分析“琴声如诗”、“旋律如画”等抽象概念,让学生用自己话进行解释。
(2)讨论作者通过琴声传达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仿照课文,运用形象语言描绘一段音乐。
(2)小组内相互交流,分享自己描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琴声叮咚2. 板书内容:(1)生字、新词(2)课文段落结构(3)重点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新词,并造句。
(2)运用形象语言描绘一段自己喜欢音乐,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略(2)例:我喜欢一段音乐是钢琴曲《梦中角落》。
那如诗般旋律,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那里有蓝天、白云、绿草,还有欢快小溪。
每一个音符都轻轻拂过我心灵,让我陶醉其中。
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琴声叮咚》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五章“艺术之美”,涉及音乐与生活关系,通过对小主人公与琴相伴成长故事,详细描绘琴声悠扬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琴声与情感联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之美追求。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使学生体会到亲情、友情及坚持梦想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琴声与情感联系,体会文章中所表达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琴声音乐、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悠扬琴声,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琴声美妙。
随后提问:“你们听过琴声?它给你什样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学习(20分钟):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指导学生理解琴声与情感联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例题,如:“请举例说明琴声在故事中是如何表达情感。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例题,自主完成一篇小练笔,描述生活中一段美好情感体验。
5. 课堂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练笔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琴声叮咚》2. 内容:文章结构、生字词、琴声与情感联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美好情感体验”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琴声与情感联系。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他们艺术素养。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艺术之美,如音乐、绘画等,鼓励他们参加各类艺术活动,提升审美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精品教案湘教版精品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精品教案湘教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章《琴声叮咚》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主题,体会作者通过琴声传递美好情感;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激发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抽象词语,体会作者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感受琴声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琴声音乐、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琴声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琴声带来美好,引出课题《琴声叮咚》。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关键词语意思。
4.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表达技巧。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美好情感。
6.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琴声美。
7.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琴声叮咚》。
2. 在黑板上列出生字词,标注重点词语。
3.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课文结构,展示作者表达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喜欢句子,并说明理由。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描述琴声美。
2. 答案:(2)答案开放,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部分抽象词语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欣赏不同类型音乐,提高音乐素养,激发想象力。
同时,开展“我琴声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与琴声相关美好回忆。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琴声叮咚》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课文《琴声叮咚》,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解读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词:叮咚、悠扬、陶醉、旋律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作者情感:热爱音乐、赞美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琴声?琴声给作者带来了什么?(3)课后阅读:查找与音乐相关的文章,了解音乐的魅力。
2. 答案:(1)略(2)作者喜欢琴声,因为琴声悠扬动听,能带给作者愉悦和陶醉的感觉。
琴声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如学习乐器、参加合唱团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琴声叮咚》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琴声叮咚》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古筝曲,让学生感受琴声的魅力,引出课题《琴声叮咚》。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修辞手法,解析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结构:起承转合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重点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自然景物的短文。
答案:(1)课后练习答案略。
(2)短文示例: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像个大火球,照亮了整个大地。
小草绿油油的,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优质教案(精选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琴声叮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琴声叮咚》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描绘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的美妙,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 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描绘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学习感官描绘事物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琴声的美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琴声,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琴声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
4.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并掌握书写。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作者运用感官描绘事物的方法,举例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尝试写一段描绘琴声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词:叮咚、悠扬、清脆、回荡、沉浸、陶醉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描绘琴声的方法:听觉、视觉、触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感官描绘方法,写一段描绘雨声的文字。
答案示例:雨声淅沥沥地下着,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 拓展作业:查找有关琴声的诗歌、故事,了解琴声在文学中的寓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感受琴声美妙的同时,学习课文内容。
课堂讲解与随堂练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琴声叮咚》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琴声叮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情课文内容。
2.借助课外工具、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对创造美的人的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弹琴人的“钦佩”“羡慕”“感谢”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上课前,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秋日私语》,把学生带入美的音乐氛围。
2.师问:喜欢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琴声叮咚》。
3.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钢琴曲的喜爱之情,将学生引入文本,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叮咚一股喜悦钦佩羡慕熟悉开启凝神暴雨琴谱2.指名读,生领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读音:“叮、凝”的韵母是后鼻音,“钦、羡”的韵母是前鼻音,可比较认读。
3.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课件。
“羡”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慕”字的下面不要写成”小”。
“暴”字的下面不要写成“水”。
⑴观察字形。
⑵交流书写方法。
⑶教师范写。
⑷生描红,练写。
⑸投影展示⑹评价,修改。
4.这些词语当中你理解了哪个或者哪些词语不理解?(全班交流)预设:钦佩:敬重佩服。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凝神:聚精会神。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培养学生喜欢汉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反馈质疑。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湘教版,章节为《琴声叮咚》。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并学习课文《琴声叮咚》,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的魅力;学习生字、生词,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的美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的魅力。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生词,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琴声,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生词:优美、琴声、叮咚、陶醉、悠扬等。
3. 课文大意:本文通过描述琴声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琴声的美妙。
(3)课后搜集关于音乐的名言,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生字、生词:见板书。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琴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搜集关于音乐的名言,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琴声叮咚》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八单元《琴声叮咚》。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以及课后练习。
重点学习课文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同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及其用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通过琴声传递的美好情感。
2.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掌握生字词的用法。
重点:通过琴声的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琴声,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琴声的美妙。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琴声叮咚》。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并进行实际运用练习。
4.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琴声叮咚》2. 生字词及解释3. 课文结构分析4. 课后练习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琴声的美妙。
(2)运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课后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答案:(1)琴声如泉水般清澈,如丝绸般柔滑,让人陶醉其中。
(2)示例:夜晚,月光洒在湖面上,琴声叮咚,让人心旷神怡。
(3)见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琴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组织一次“琴声之美”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情感的理解与传达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查找字词意思,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琴声叮咚》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琴声、叮咚、悠扬、陶醉等);句子解析(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琴声的美妙);课文朗读与感悟;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词和词组,能够熟练运用。
2. 学会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琴声的美妙。
2. 教学重点:词语理解和句子解析;培养学生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琴声音乐、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琴声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琴声的美妙。
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出示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过程细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 词语理解:讲解生词和词组,让学生举例说明。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5.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琴声的美妙。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朗读,教师点评并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个自己喜欢的声音。
过程细节: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琴声的作文。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乐器的声音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整体文档要求:包含实践情景引入、例句讲解、随堂练习,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共八部分内容,2000字以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学生分享感受的引导。
2. 句子解析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解。
3. 课文朗读的分组和指导。
4. 随堂练习中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创作。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琴声叮咚1教案湘教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琴声叮咚》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琴声叮咚》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分析课文结构,体味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筝曲,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琴声的美妙,引出课题《琴声叮咚》。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成果,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词:叮咚、潺潺、悠悠、涟漪等。
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
4. 情感表达:对比、衬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对比、衬托手法,以“雨声淅沥”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雨天的感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但在分析课文结构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美景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精选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琴声叮咚》。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琴声叮咚》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感受琴声的美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钢琴的基本知识,体会作者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的美妙。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曲CD、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钢琴曲《小夜曲》,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琴声的美妙。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们喜欢这样的琴声吗?2. 阅读课文(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精讲细读(1)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在黑板上板书。
(2)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创作。
(2)小组内互相交流、修改,提高创作质量。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琴声的感受。
(2)拓展延伸:介绍钢琴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新词:叮咚、悠扬、陶醉、节奏……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琴声之美:美妙、动人、令人陶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以“琴声”为题,写一篇短文。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精选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琴声叮咚》。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小姑娘和一位老琴师之间的故事,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美的传递。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分析、主题探讨、语言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琴声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本课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琴声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体会音乐的魅力。
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月光奏鸣曲》,让学生在美妙的琴声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引入本课。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4.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琴声与小姑娘、老琴师之间的联系,体会音乐的力量。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琴声叮咚》2. 生字词:琴声、叮咚、悠扬、动听、关爱、传递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1)琴声给小姑娘带来了什么?2)老琴师为什么要教小姑娘弹琴?3)文章小姑娘为什么笑了?2. 答案:(1)略(2)1)琴声给小姑娘带来了安慰和快乐。
2)老琴师教小姑娘弹琴是为了让她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3)小姑娘笑了,因为她体会到了音乐的力量,学会了关爱他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精选
2024年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文章《琴声叮咚》的阅读,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
2. 词汇学习:学习生词、短语,掌握词汇用法。
3. 句子分析:分析文章中关键句子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4.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琴声叮咚》的主题,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掌握本课生词、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中关键句子的作用和表达方式;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
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生词、短语,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琴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引入本课。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1)学习生词、短语,让学生造句,巩固词汇。
(2)教师讲解词汇用法,帮助学生掌握。
4. 句子分析:(1)分析文章中关键句子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2)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运用。
5. 写作技巧:(1)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
(2)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教师点评指导。
6.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琴声叮咚》2. 生词、短语:优美、悠扬、动听、和谐等。
3. 关键句子分析:举例说明。
4. 写作技巧: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音乐的作文。
题目:《悠扬的琴声》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洒在琴键上,我坐在钢琴前,弹奏起那首熟悉的旋律。
琴声悠扬,如诗如画,仿佛把我带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2. 作业要求:不少于200字,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声叮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情课文内容。
2.借助课外工具、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对创造美的人的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弹琴人的“钦佩”“羡慕”“感谢”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上课前,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秋日私语》,把学生带入美的音乐氛围。
2.师问:喜欢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琴声叮咚》。
3.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钢琴曲的喜爱之情,将学生引入文本,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叮咚一股喜悦钦佩羡慕
熟悉开启凝神暴雨琴谱
2.指名读,生领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读音:“叮、凝”的韵母是后鼻音,“钦、羡”的韵母是前鼻音,可比较认读。
3.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课件。
“羡”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慕”字的下面不要写成”小”。
“暴”字的下面不要写成“水”。
⑴观察字形。
⑵交流书写方法。
⑶教师范写。
⑷生描红,练写。
⑸投影展示⑹评价,修改。
4.这些词语当中你理解了哪个或者哪些词语不理解?(全班交流)
预设:
钦佩:敬重佩服。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凝神:聚精会神。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培养学生喜欢汉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反馈质疑。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文中关键句子或自己的话概括,语言尽量简洁。
预设:
本文主要写了“我”常因斜对面高楼窗口传出动听的钢琴声而陶醉,渴望见一见弹琴的人;后来终于在楼梯口见到弹琴小姑娘的事。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后评议,师及时纠正。
4.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和感受,相互交流。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认识。
学完生字新词后,让学生将生字新词送回文中,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
四、布置作业
继续朗读课文,选择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抄写到日积月累本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