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合集下载

地质工程(081803)

地质工程(081803)

地质工程(081803)(Geological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河海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是国内培养水利水电地质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综合排名处于前列。

本学科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导9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近年来在各类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学科拥有地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地质参数快速测试系统等先进设备。

本学科教师每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经费达300万元以上。

先后有2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一、培养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宽广而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设备,熟悉现代测试技术。

具备在地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艺最优化、研制新材料、新机具、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一两个方向上进行创造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具有学术带头人或组织实施科学研究项目的素质以及科学严谨的学风。

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和设计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1、地质体稳定性(Geological Body Stability)2、地质工程安全监控(Safety Monitoring for Geological Body)3、水文地质(hydrogeology)4、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Geological environment & hazard)三、学分要求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Elsevier Science BV
6
Hydrologic Processes
John Willey & Sons Ltd
7
Hydrogeology Journal;
Springer-VerlagBerlin, IAH
8
Journal of Hydrology
Elsevier Science BV
本学科一直是“211”建设重点学科群之一。近年来以环境污染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特色,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这一地球科学优先发展领域,保持着自己的学科优势。
本学科教师承担着许多地下水学科的前沿课题,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纵向攻关项目,同时也涉及到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华北平原水资源开发、清江水电站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生产课题,年均科研经费过千万。研究领域涵盖地下水中物质与能量循环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土壤水分和盐分迁移机制、地下水监测、模拟与评价技术、地下水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环境同位素测试技术等。许多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二十多项。出版专著三十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并有四十余篇论文进入三大检索系统。
/
1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3
人民长江
长江水利委员会
14
中国岩溶
岩溶地质研究所
15
工程勘察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
16
中国科学(D辑)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17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

河海大学0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河海大学0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考生编号姓名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1.02949E+14蒙鹏宇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免试931.02949E+14雷逍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免试91.61.02949E+14张若婧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免试93.61.02949E+14吴彤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免试89.21.02949E+14郭晓萌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09353.671.02949E+14黄诚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65328.331.02949E+14唐璐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0324.331.02949E+14薛明慧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753251.02949E+14严涛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5302.671.02949E+14阳少奇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93354.671.02949E+14杨先增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60306.671.02949E+14袁玲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723171.02949E+14逯海玥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3284.671.02949E+14宋正林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692711.02949E+14丁明泽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03021.02949E+14朱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79305.331.02949E+14陈海楠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613041.00019E+14杨张阳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462841.02949E+14宋政锦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35264.41.02949E+14郭文洲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24274.21.02949E+14陈维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42220.81.02949E+14李垚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34275.21.02949E+14杨俊颖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44243.61.44309E+14覃国幸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70900地质学335276.21.02949E+14陈帅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免试881.02949E+14程萌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免试92.61.02949E+14陈殊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65346.41.02949E+14郭睿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06314.41.02949E+14何金鑫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89342.61.02949E+14刘承伦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54303.81.02949E+14佀文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162991.02949E+14王德柱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13323.41.02949E+14王茂山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25313.81.02949E+14徐远洋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31286.81.02949E+14詹伟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420317.81.02949E+14韩宸宇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66335.61.02949E+14徐天扬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69341.61.02949E+14马茜芮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352891.02949E+14蔡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69328.81.02949E+14钱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79311.21.02949E+14单丽杰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19280.21.02949E+14明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55290.81.02949E+14张浩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22294.41.02949E+14胡迎香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453271.02949E+14胡玉峥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免试851.02949E+14桑珊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免试92.81.02949E+14张瑜娟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免试93.41.02949E+14赵玉婷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免试93.61.02949E+14张晓同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免试961.02949E+14胡解君德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350308.21.02949E+14匡开新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355314.61.02949E+14周逸飏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379335.21.02949E+14吴昊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349362.81.02949E+14罗松强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387346.21.02949E+14贾彩玲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免试83.41.02949E+14潘如兵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32348.81.02949E+14刘宇翔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17307.21.02949E+14张陈意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57283.21.02949E+14李梦瑶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22341.61.02949E+14刘文山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402971.02949E+14严立志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22292.81.02949E+14贾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免试88.41.02949E+14殷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免试95.81.02949E+14李思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免试91.61.02949E+14丛培鑫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免试821.02949E+14杜兆宁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37283.21.02949E+14房淑悦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23352.21.02949E+14甘飞飞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64278.91.02949E+14高诗钦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752871.02949E+14姜宝景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10277.21.02949E+14姜音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01337.41.02949E+14卢洪宁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52330.41.02949E+14阮天宇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41309.81.02949E+14唐尧浩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23276.21.02949E+14王喆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443071.02949E+14易琪程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294270.2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28288.2 1.02949E+14张化鹏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62301.8 1.02949E+14张文涛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44309.6 1.02949E+14赵岳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钟屹岩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320255.6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周新阳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320302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40270.4 1.02949E+14任权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15337.8 1.02949E+14胡恬静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王伟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361308.6与工程学院1.02949E+14荀荫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301310.8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13285.2 1.02949E+14赵燕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36259.7 1.02949E+14马柯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韩辉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345249.4与工程学院81803地质工程340267.6 1.02949E+14张也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李成浩15地球科学81803地质工程314279.6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成磊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0818Z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325305.61.02949E+14朱文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0818Z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3533341.02949E+14张子民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0818Z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342278.81.02949E+14南文贵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0818Z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304262.21.01459E+14尤超帅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183001.02949E+14樊小俊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41291.41.02949E+14李钧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88306.351.02949E+14李一帆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7289.651.02949E+14马状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9319.51.02949E+14欧阳涛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92277.751.02949E+14田萌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13281.11.02949E+14汪江涛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22317.91.02949E+14王志超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7316.451.02949E+14袁湖涛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6286.151.02949E+14曾业翔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49302.05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5292.2 1.02949E+14秦玉坤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79309.75 1.02949E+14曾平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郑浩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68300.95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73308.25 1.02949E+14程钦发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张烨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46288.6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5290.9 1.02949E+14刘炳铄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78313.95 1.02949E+14韩昌宝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熊昊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61289.3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张子璇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33326.35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76329.1 1.02949E+14周穆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2294.6 1.02949E+14贾世杰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韦磊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93325.8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3285.05 1.02949E+14徐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马顺萱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18321.85与工程学院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99313.6 1.02949E+14张龚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6302.75 1.02949E+14朱真雨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杨安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51341.6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84305.9 1.02949E+14王江生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朱容良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89322.15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32304.9 1.02949E+14王少康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19231.95 1.02949E+14孙浦韬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吴可可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72275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陈凯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91285.65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28305.45 1.02949E+14张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5299.05 1.02949E+14张腾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邓兴国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61321.35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2304.75 1.02949E+14肖勇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袁海军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91323.25与工程学院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5315.5 1.02949E+14赵雪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6318.65 1.02949E+14董广平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王鹏飞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31302.8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7272.1 1.02949E+14张剑圆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张新雯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73324.4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0312.9 1.02949E+14韦洛毅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55292.5 1.02949E+14赵蕤楠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常英杰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16317.25与工程学院1.03199E+14王璐15地球科学85215测绘工程333329.2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67288.6 1.04869E+14赵倩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5测绘工程340308.2 1.04919E+14耿莉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0139E+14葛英博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35265.4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30306.2 1.02949E+14汤宇婷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陈鹤鸣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52315.4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杜晨澍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42314.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40255.4 1.02949E+14郭亮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48312 1.02949E+14蒋玮毅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07297.4 1.02949E+14骆世前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潘峰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48288.6与工程学院1.02949E+14王健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409337.2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07260.8 1.02949E+14王旭田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19330.2 1.02949E+14王宇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魏进文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27276.2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钟浚泓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280288.2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73312.4 1.02949E+14何戏龙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29249.6 1.02949E+14崔同波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何浩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31259.2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61278.6 1.02949E+14张治冶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董立康弘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02268.6与工程学院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50260.2 1.02949E+14乔培轩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47252 1.02949E+14潘志浩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闻睿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46287.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62252 1.02949E+14张兴旺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张帆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70317.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44234.2 1.02949E+14居鑫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51259.4 1.02949E+14赵勋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徐佐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42259.4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朱亦安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15272.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09270.4 1.02949E+14冯福灶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00296.4 1.02949E+14靳保路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吴梦超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63288.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03269 1.02949E+14蔡忠源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桂婷婷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03265与工程学院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14238.6 1.02949E+14梅梅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00268.4 1.02949E+14李凌浩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张佳敏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00349.8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286248.5 1.02949E+14董鹏翼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高传龙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28296.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16247.2 1.02949E+14张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43291.6 1.02949E+14肖莉萍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敖局局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05258.6与工程学院1.02949E+14宋鑫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32281.4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296260.8 1.02949E+14汪张磊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288248.8 1.02949E+14刘万明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2949E+14郑君逸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81305.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25264.4 1.03599E+14刘一民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4919E+14姜彬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27271.4与工程学院1.04919E+14杨通政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20289与工程学院1.04919E+14周杰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42281.6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32256.8 1.04919E+14郭军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15266.2 1.04919E+14金洋洋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4919E+14李孟军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40255.8与工程学院85217地质工程337239.4 1.05339E+14苏东1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0534E+14薛平15地球科学85217地质工程337265.8与工程学院总成绩学习形式备注93全日制推荐免试91.6全日制推荐免试93.6全日制推荐免试89.2全日制推荐免试762.67全日制693.33全日制704.33全日制700全日制687.67全日制747.67全日制666.67全日制689全日制667.67全日制640全日制682全日制665全日制630全日制599.4全日制598.2全日制562.8全日制609.2全日制587.6全日制611.2全日制88全日制推荐免试92.6全日制推荐免试711.4全日制620.4全日制731.6全日制657.8全日制636.4全日制638.8全日制617.8全日制737.8全日制701.6全日制710.6全日制624全日制697.8全日制690.2全日制599.2全日制645.8全日制616.4全日制672全日制85全日制推荐免试92.8全日制推荐免试93.4全日制推荐免试93.6全日制推荐免试96全日制推荐免试658.2全日制669.6全日制714.2全日制711.8全日制733.2全日制83.4全日制推荐免试680.8全日制624.2全日制640.2全日制663.6全日制637全日制88.4全日制推荐免试95.8全日制推荐免试91.6全日制推荐免试82全日制推荐免试620.2全日制675.2全日制642.9全日制662全日制587.2全日制638.4全日制682.4全日制650.8全日制599.2全日制651全日制616.2全日制663.8全日制653.6全日制575.6全日制622全日制610.4全日制652.8全日制669.6全日制611.8全日制598.2全日制595.7全日制594.4全日制607.6全日制593.6全日制687全日制620.8全日制566.2全日制618非全日制632.4全日制694.35全日制646.65全日制688.5全日制669.75全日制594.1非全日制639.9全日制683.45全日制652.15全日制651.05全日制647.2全日制688.75全日制668.95全日制681.25全日制634.6全日制645.9全日制691.95全日制650.3全日制659.35全日制705.1全日制656.6全日制718.8全日制648.05全日制639.85全日制712.6全日制658.75全日制692.6全日制689.9全日制711.15全日制636.9全日制550.95非全日制647全日制676.65全日制633.45全日制664.05全日制682.35全日制656.75全日制714.25全日制670.5全日制684.65全日制633.8全日制639.1全日制697.4全日制672.9全日制647.5全日制633.25全日制662.2非全日制655.6非全日制648.2非全日制600.4全日制636.2非全日制667.4全日制595.4全日制660全日制604.4全日制636.6全日制746.2全日制567.8全日制649.2全日制603.2全日制568.2全日制685.4全日制578.6全日制590.2全日制639.6全日制570.6全日制610.2全日制599全日制633.6全日制614全日制687.6全日制578.2全日制610.4全日制601.4全日制587.6非全日制579.4全日制596.4全日制651.6全日制572全日制568全日制552.6全日制568.4全日制649.8全日制534.5全日制624.6全日制563.2全日制634.6全日制563.6全日制613.4全日制556.8全日制536.8全日制686.6全日制589.4全日制598.4全日制623.6全日制588.8全日制581.2全日制595.8全日制576.4全日制602.8全日制。

河海大学关于地学院教工、学生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

河海大学关于地学院教工、学生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

河海大学部门文件河海地学党委〔2014〕14号关于地学院教工、学生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各支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河海大学党支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河海委组[2013]10号)及《关于规范党支部设置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河海委组[2014]16号)要求,地学院各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经学院党委研究,批复如下:一、教工党支部1、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支部书记:高正夏组织委员:魏继红宣传委员:赵燕容2、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支部书记:黄张裕组织委员:梅红宣传委员:李嘉3、地理信息科学系党支部支部书记:许捍卫组织委员:雍斌宣传委员:何琪胜4、同位素水文研究所党支部支部书记:李磊组织委员:苏金宝宣传委员:董海洲5、院办公室党支部支部书记:郑芸组织委员:王朝红宣传委员:唐宏二、学生党支部1、2013级、2014级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郑茜丹副书记:张淅组织委员:郭栋宣传委员:方涛纪检委员:林牧2、2012级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王宁可副书记:高倩组织委员:孟子耀宣传委员:冯钱桢 3、2011级地质专业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紫威副书记:王帅组织委员:刘龙龙宣传委员:张楚楚 4、2011级测绘专业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紫威副书记:李天昊组织委员:艾合塔木宣传委员:翟然5、2011级地信专业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紫威副书记:周晓琳组织委员:寇嘉玮宣传委员:仲懿 6、2014级地质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郭翔组织委员:沙勇华宣传委员:程卫7、2014级测绘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光洲组织委员:余兰宣传委员:孙丽8、2014级地信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申晓骥组织委员:范仲丽宣传委员:李慧9、2014级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周程组织委员:万永良宣传委员:祖滢10、2013级地质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乐慧琳组织委员:耿长亮宣传委员:李追11、2013级测绘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顾利红组织委员:张宁宁宣传委员:蔡悦12、2013级地信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陆彩红组织委员:张玲宣传委员:金宇豪13、2013级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卢为伟组织委员:张迎燕宣传委员:盛凤耀14、2012级地质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张文章组织委员:韩其婷宣传委员:雷泉龙15、2012级测绘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李云婷组织委员:邱伟宣传委员:程雪娇16、2012级地信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虞文丹组织委员:孙璐宣传委员:张楼香17、博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尹媛媛组织委员:沈月千宣传委员:吴铭飞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二一四年十月九日。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测绘实习报告1:1000(江宁县湖山村陡山地区)班级:地质工程二班姓名:熊聪指导老师:侯玉宾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二〇一一年九月第一章绪论一、测区概况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公里,自南京有公共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

汤山湖山地区位于长江以南,沪宁高速公路以北,地势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北东东。

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米,包括排山、棒锤山。

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米,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山头,主峰孔山高341.8米。

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292.3米。

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谷地。

汤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宁镇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着呢地层小区。

本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

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层,有达60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标本剖面,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汤山-湖山地区因其地层出露齐全清楚,被众多高校定为重要的实习地点。

二、实习任务地质测绘实习是在课程理论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与现场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此次地质测绘实习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野外基本技能包括地形图判读、定点、GPS及地质罗盘的使用、产状测量,地质现象记录,路线地质平面图、路线地质剖面图、地层示意剖面图、地质素描图等的绘制,地质摄影,标本采集和编录以及地质报告的编写等,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基本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

地质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工作阶段:收集资料、野外踏勘、编写设计书;●野外工作阶段:收集并研究野外第一手资料。

这是整个地质测绘工作中最重要的阶段;●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对野外资料、实验室分析鉴定资料和有关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研究,编制各种图件,编写报告并提交验收。

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设施有偿使用办法(试行)

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设施有偿使用办法(试行)

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设施有偿使用办法(试行)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是进行基础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是全校公共实验平台。

实验中心下设地质工程实验室、测绘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

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心的作用,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有序开放、高效利用、良性循环,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管理1 凡申请进入实验中心进行实验研究或使用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含外借)的所有用户,必须严格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操作规程和管理条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所有的实验申请者只能是学院在职教职员工,学生实验必须由指导教师或协助指导教师代为申请,费用及相关事项均由指导教师负责,外单位的申请必须以实验中心的教职员工作为合作者。

3 为保障本科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各实验室的本科教学用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须向实验中心提出申请,经实验课程任课教师及实验中心主任同意后,方可外借。

4 凡属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和丢失的,应予以赔偿,赔偿标准见《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二、收费项目1 实验中心对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任务实行无偿服务(含本科生、研究生实验实践教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2 实验中心对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对本科教学计划以外的实验设施占用、仪器设备(软件)借用等所有行为,按规定核收仪器设备折旧费、场地占用费、水电费、材料费和劳务费。

3 所有收费项目仅针对利用国拔经费(含985平台、211项目、学校及学院下拔经费)购置、由实验中心管理的仪器设备。

学院教师购置的科研项目设备由项目负责人自主管理。

三、收费标准参考同类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使用的收费标准,并结合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对外开放实验的收费标准如下表:1 地质工程实验室1)水文地质实验平台2)工程地质实验平台3)工程物探实验平台4)基础地质实验平台*超期使用实验中心仪器设备1个月以上不予归还的,按收费标准的2倍收取仪器设备占用费,在归还之前不得额外借用其他仪器设备。

河海大学关于地学院教工、学生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

河海大学关于地学院教工、学生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

河海大学部门文件河海地学党委〔2014〕14号关于地学院教工、学生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各支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河海大学党支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河海委组[2013]10号)及《关于规范党支部设置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河海委组[2014]16号)要求,地学院各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经学院党委研究,批复如下:一、教工党支部1、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支部书记:高正夏组织委员:魏继红宣传委员:赵燕容2、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支部书记:黄张裕组织委员:梅红宣传委员:李嘉3、地理信息科学系党支部支部书记:许捍卫组织委员:雍斌宣传委员:何琪胜4、同位素水文研究所党支部支部书记:李磊组织委员:苏金宝宣传委员:董海洲5、院办公室党支部支部书记:郑芸组织委员:王朝红宣传委员:唐宏二、学生党支部1、2013级、2014级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郑茜丹副书记:张淅组织委员:郭栋宣传委员:方涛纪检委员:林牧2、2012级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王宁可副书记:高倩组织委员:孟子耀宣传委员:冯钱桢3、2011级地质专业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紫威副书记:王帅组织委员:刘龙龙宣传委员:张楚楚4、2011级测绘专业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紫威副书记:李天昊组织委员:艾合塔木宣传委员:翟然5、2011级地信专业本科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紫威副书记:周晓琳组织委员:寇嘉玮宣传委员:仲懿6、2014级地质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郭翔组织委员:沙勇华宣传委员:程卫7、2014级测绘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陈光洲组织委员:余兰宣传委员:孙丽8、2014级地信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申晓骥组织委员:范仲丽宣传委员:李慧9、2014级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周程组织委员:万永良宣传委员:祖滢10、2013级地质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乐慧琳组织委员:耿长亮宣传委员:李追11、2013级测绘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顾利红组织委员:张宁宁宣传委员:蔡悦12、2013级地信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陆彩红组织委员:张玲宣传委员:金宇豪13、2013级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卢为伟组织委员:张迎燕宣传委员:盛凤耀14、2012级地质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张文章组织委员:韩其婷宣传委员:雷泉龙15、2012级测绘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李云婷组织委员:邱伟宣传委员:程雪娇16、2012级地信专业硕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虞文丹组织委员:孙璐宣传委员:张楼香17、博士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尹媛媛组织委员:沈月千宣传委员:吴铭飞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二一四年十月九日。

河海大学地学院地质工程系

河海大学地学院地质工程系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
序号姓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1吴继敏教授,博导地质体稳定;岩体结构
2张勤教授(已转为行政工作,不带学生)
3周志芳教授,博导水文地质(院长)
4宋汉周教授,博导水文地质
5张发明教授,博导岩体结构与工程稳定
6陈志坚教授,博导岩体与基础工程安全监测
7孙树林教授,博导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8骆祖江教授,博导水文环境地质(你能喝酒吗?)
9袁宝远教授,博导工程地质
10刘建刚教授,硕导水文地质
11张宏兵教授,硕导物探化探
12高正夏副教授,硕导地下水工程检测与监测
13王建平副教授,硕导水文地质
14杨保全副教授,硕导地质体加固技术与加固处理
15侯玉宾副教授,硕导地质工程
16杨凤根副教授,硕导土壤地质与化学
17李筱艳副教授,硕导地质体安全监控
18王锦国副教授,硕导水文地质(院长大徒弟)
19魏继红副教授,硕导岩体结构与工程稳定
20孙少锐副教授,硕导隧道及边坡稳定
21黄勇副教授,硕导地下水运动数值研究(院长二徒弟)。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地质工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地质工程设计Geo-engineering Design二、课程编号:××××三、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四、使用教材:《地质工程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发明主编,《地质工程设计》第一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8月五、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必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八、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钢筋混凝土,地下水动力学九、教学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等级公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大型矿产资源的开采等相继进入建设高潮,出现了诸如采煤过程中的瓦斯爆炸、涌水,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塌方、岩爆、涌水,水电工程中的滑坡等地质灾害;特别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将在祖国的西南部诞生,如具有世界最长深埋隧道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世界最大地下洞室群的龙滩电站、世界第二大深切峡谷的虎眺峡电站等都处在西部复杂地质环境中。

显然,在这些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受我国西部地区独特的复杂地质条件如复杂的地壳结构,高山峡谷的特殊环境,强烈的内外动力相互作用,极为活跃的构造运动,地质灾害频繁、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等影响,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如滑坡、深开挖边坡、洞室围岩稳定及坝基抗划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

新世纪的工程地质技术人员面临新的挑战,要求他们具备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

地质工程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系统介绍针对地质工程问题而采用的加固或改良方法。

地质工程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依托地质体改良的技术与方法,在充分了解当今地质工程中用于地质体加固的方法与特性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地质工程问题进行改良性设计。

地质工程设计课程的包含两大模块,模块一主要是现代地质体加固的主要方法,如锚固技术、灌浆技术等;模块二则侧重于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边坡与滑坡、地下工程围岩、坝基处理等应用性工程领域。

1 -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1 -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地下水动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地下水动力学Dynamics of Groundwater二、课程编号:0403057三、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四、使用教材:周志芳等,《地下水动力学》,河海大学自编教材,2005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必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八、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九、教学目标:地下水动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河渠附近、井附近的地下水运动理论,裂隙介质地下水运动基本概念等。

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十、课程要求:本课程采用课程讲授与问题探讨、实例演示以及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式,实行启发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地下水运动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部分和参考文献;课上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及时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言(2学时)⏹知识要点:地下水动力学的概念,地下水动力学发展简史,资源、环境、工程及水文地质工作中遇到的地下水动力学问题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

⏹重点难点:地下水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应用实例介绍地下水动力学的应用第二章地下水运动学基础(16学时)⏹知识要点:(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地下水和多孔介质的性质,贮水率和贮水系数;典型单元体,渗流、渗透、渗漏和渗流速度,地下水的水头及水力梯度;(2)渗流基本定律:多孔介质透水特征分类;均质、非均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地下水流态的判别;Darcy定律及其应有范围;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分类;(3)流网;(4)地下水运动的控制方程;(5)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重点难点:典型单元体、渗流介质透水性特征分类、地下水运动控制方程等。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河海大学地质工程学院教授陆兆溱(注:本文档是陆兆溱教授的学生整理的学习笔记。

)绪论一、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它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与成就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

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建筑物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法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地质环境”这个术语,目下仍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显然,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份之一,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都有关系。

环境的概念起源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因此,地质环境也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有关。

这样,地质环境广义的涵义可理解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理解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一般认为,它包括工程建设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物理环境(地应力及地热等)、天然建筑材料等七个方面的因素。

在不同地区、不同工程、不同设计阶段解决不同问题时,上述各方面的重要性并不是等同的,而是有主有次。

其中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地质构造往往起主导作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地形地貌或水文地质条件也可能是首要因素。

工程地质条件所包括的各方面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因此,在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时,应对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论证。

物理地质现象或称自然地质现象,是指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壳表层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地震、岩体风化、冲沟等现象;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所产生的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现象,则称为工程地质作用或现象。

这些现象对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影响很大。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工程地质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原理Engineering geology Theory二、课程编号:0103009三、学分学时:4学分/ 64学时四、使用教材:陆兆溱, 工程地质学(第二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年10月.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必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八、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

九、教学目标:工程地质原理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须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融会先修课程(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水文地质学等)所学的基础知识,以充分、正确地认识工程岩土体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工程性质,系统地掌握岩土体工程性质的研究方法、工程岩体的分类方法以及工程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方法;充分、深入地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及其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充分认识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区域稳定和诱发地震问题、地基(坝基)承载力和稳定问题、边坡稳定问题、地下洞室围岩稳定问题、砂土液化问题、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等的工程地质分析、研究方法,对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和运营要求的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能结合具体地质环境和建筑物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使学生系统接受用地质学、数学和力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岩土体稳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十、课程要求:本课程采用以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后练习、研讨和集中答疑为辅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应用式、问题式、研究式教学,实行互动式研究型教学。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地质学和岩土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授权学科简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授权学科简介
体 系, 建 立 了地 下水 资源 与环境 承载 力综合评 价方 法 , 提 出了治理地下 水砷 污染 的技 术方法 , 在地下
水 有机 污染健 康风 险评 价领 域取 得 了创新 性成 果 . ( 3 ) 在地 学信 息技 术开 发与运 用领域 , 提 出了基于
信息 可视 化 的地 质三 维模 型构 建方 法 , 创 建 了真三 维空 间索 引支 持下 的复 杂地学 模型剪 切 技术 , 建
独特 优势 .
近年 来 , 本 学科主持 承担 了包括 国家科 技支撑计 划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国家 “ 9 7 3 ”项 目、 省 部
级科 技攻 关 及重 大工程 技 术研究 等 各类科 研课 题 1 8 3 项, 其 中国家 “ 十一 五 ” 、“ 十二五 ” 科 技 支撑计 划项 目2 项,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金 项 目1 9 项, 科研 经费 达N 3 5 0 0 余 万元 ; 获 得 国家级 、 省部级 科研 成 果 奖7 1 项, 省部 级教 学成 果奖6 项, 获 得省 部级 教学成 果奖6 项; 发表论文 6 8 0 篇, 其 中被S C I 、 E I 、 I S T P 收 录2 8 2 篇; 出版 学术专著2 8 部, 出版教材 1 3 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2 0 0 9 年 以来 , 学科 共招 收硕士 生 1 3 7 人, 目前 在校研 究生 1 0 7 人, 在校 本科生4 7 3 人; 共计 培 养硕 士研 究生8 7 人. 学科带头 人与 北京科 技大 学 、 河海大 学 、 中国科 学院地 质与地球 物理研 究所 等单位联 合培 养博 士研 究生 , 已毕业 9 人, 在读博士 研究 生9 人.
地 质 资 源 与地 质 工 程 博 士 授 权 学 科 简 介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地质学Physical Geology二、课程编号:0403002三、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四、使用教材:舒良树主编,《普通地质学》第三版•彩色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年9月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必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八、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九、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使地球变化发展的动力地质作用的原理以及发生条件和作用过程。

十、课程要求:本课程采用室内讲授、室内实验及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以动力地质作用为主要内容,把每种地质作用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做纵的阐述和横的比较,强调原理概念。

以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线,把地球、地壳作为地质作用的对象和物质基础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下地球和地壳不断发生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发展的地质历史。

重点培养学生大地质的时、空概念,要求学生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的小结和重要术语,课内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教材相关章节的思考题。

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要点: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地域优势⏹重点难点:地质作用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二章矿物(3学时)⏹知识要点:克拉克值、矿物、准矿物、晶体、非晶体、同质多象、类质同象、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重点难点:矿物、同质多象、类质同象、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教学方法:讲授、室内实验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4学时)⏹知识要点:岩浆、喷出作用、喷出岩、火山碎屑岩、熔岩、火山灰、浮岩、火山弹、柱状节理、波状熔岩、绳状熔岩、块状熔岩、火山口、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活火山、死火山、侵入作用、侵入岩、围岩、浅成岩、深成岩、岩脉、岩床、岩盆、岩盖、岩株、岩基、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晶洞构造、球状构造、层状构造、大地热流(热流)、常温层、地热增溫率(地热梯度)同化作用、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捕虏体、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花岗岩⏹重点难点:岩浆、喷出作用、喷出岩、侵入作用、侵入岩、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大地热流(热流)、常温层、地热增溫率(地热梯度)同化作用、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捕虏体⏹教学方法:讲授、室内实验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4学时)⏹知识要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科里奥利效应、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新矿物生长作用、碎屑结构、分选性、圆度、非碎屑结构、沉积构造、层理、交错层理、层面、递变层理、波痕、泥裂、缝合线、结核、印模、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硅质岩、碧玉、硅质页岩、玛瑙、硅华、内碎屑、生物碎屑、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团块灰岩、泥晶灰岩、礁灰岩、钙华⏹重点难点: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碎屑结构、分选性、圆度、沉积构造、层理、交错层理、层面、递变层理、波痕、泥裂、缝合线、结核、印模⏹教学方法:讲授、室内实验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4学时)⏹知识要点:变质作用、变质岩、静压力、定向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脱水反应、脱co,反应、蓝闪石、柯石英、变质矿物、变晶结构、变晶、变余结构、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理、片麻状构造、变余构造、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矽卡岩、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环境、埋藏变质作用、变质程度、混合岩化作用、混合花岗岩、动力变质作用、韧性剪切带、糜棱岩⏹重点难点:变质作用、变质岩、变质矿物、变晶结构、变晶、变余结构、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理、片麻状构造⏹教学方法:讲授、室内实验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六章地质年代(2学时)⏹知识要点: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同位素年龄、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化石、标准化石、母体同位素、子体同位素、地质年代表、宙、代、纪、世、宇、界、系、统、群、组、段、生物大爆发、生物灭绝⏹重点难点: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化石、母体同位素、子体同位素、地质年代表⏹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七章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3学时)⏹知识要点:震源、震中、海啸、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浅源地震、深源地震、微震、弱震、中强震、强震、地震序列、主震、前震、余震、地震仪、纵波、横波、面波、地震图、震中距、等震线、震级、地震烈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陆內地震、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莫霍面、古登堡面、康拉德面、地壳、地慢、地核、软流圈、岩石图、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山根说、均衡原理⏹重点难点:震源、震中、海啸、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浅源地震、深源地震、震级、地震烈度⏹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八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4学时)⏹知识要点:构造作用、地质构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的厚度、背斜、向斜、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单斜、倾状褶皱、线状褶皱、短轴褶皱、复向斜、复背锗斜、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背斜谷、向斜山、地形倒置、单面山、猪背岭、平顶山、断层面、断层盘、断层滑距、正断层、逆断层、走滑(平移)断层、纵向(走向)断层、橫向(倾向)断层、地堑、地垒、深断裂、断层擦痕、断层镜面、断层阶步与反阶步、拖曳褶皱、断层角砾岩、断层磨砾岩、断层泥、三角面山、断层悬谷、原生节理、次生节理、张节理、剪节理、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滑脱褶皱⏹重点难点:构造作用、地质构造、岩层的产状要素、背斜、向斜、地形倒置、正断层、逆断层、走滑(平移)断层、地堑、地垒、野外褶皱和断层的识别步骤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九章风化作用(3学时)⏹知识要点: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冰劈作用、根劈作用、层裂、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球状风化、差异风化、土壤、风化壳、古风化壳、残积物、风化地貌、丹霞地貌⏹重点难点:风化壳、古风化壳、风化地貌、丹霞地貌⏹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章河流及其地质作用(4学时)⏹知识要点: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坡积物、洪积物、冲积扇、冲沟、河谷、河床、侵蚀基准面、下蚀、旁蚀、溯源侵蚀、横向环流、自由河曲、牛轭湖、河流袭夺、紊流、牵引搬运、悬运、加积作用、辫状河、心滩、边滩、河漫滩二元结构、三角洲、河流的去均夷化作用、河流阶地、准平原、夷平面⏹重点难点:洪积物、冲积扇、河漫滩二元结构、三角洲、河流阶地⏹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2学时)⏹知识要点:雪线、冰川冰、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刨蚀作用、冰蚀谷、冰斗、羊背石、冰川擦痕、冰磧岩、冰川漂砾、季候泥、冰川作用、冰期、间冰期⏹重点难点:刨蚀作用、冰蚀地貌、冰磧物、冰水沉积物、冰川作用、冰期、间冰期⏹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3学时)⏹知识要点:透水层、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面或潜水层、上升泉、下降泉、潜水、上层滞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或溶洞水、地热田、钟乳石、泉华⏹重点难点:地下水类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发育影响因素⏹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海水的地质作用(2学时)⏹知识要点: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波浪、潮流、浊流、等深流、浪基面、沙坝、沙嘴、潟湖、潮坝、外滨、前滨、后滨、海底热泉、珊瑚礁、碳酸盐补偿深度、生物软泥、红色黏土、浊积岩、等深积岩、金属泥、锰结核⏹重点难点:海蚀地貌、滨海沉积、海水进退⏹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四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2学时)⏹知识要点:构造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溶蚀湖、海成湖、河成湖、盐湖、湖铁矿、苦湖、泥炭、沼泽⏹重点难点:湖泊沉积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五章风的地质作用(2学时)⏹知识要点:荒漠、荒漠化、沙沙漠、沙漠漆、沙尘暴、吹扬、磨蚀、雅丹地貌、风棱石、风积物、沙丘、黄土⏹重点难点:风积物、黄土⏹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六章块体运动(2学时)⏹知识要点:剪切力、抗剪力、崩塌、滑坡、倒石锥、山崩、崩落、坠石、岩滑、泥石流、泥流、水石流、蠕滑、地质灾害⏹重点难点:影响块体运动的因素、地质灾害⏹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第十七章人类社会及地质环境(2学时)⏹知识要点: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人为地质作用、原生地质环境、次生地质环境、自然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城市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医学地质学、废物管理、放射性废物处置、土地沙漠化、咸水入侵、地方病、海平面上升⏹重点难点:环境地质学、地质环境、城市规划的地质因素、地方病、人为地质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完成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思考题十二、实践环节:本课程安排四次共计4个学时的课内实验实验1 矿物常见矿物鉴定,学会矿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

河海大学本科专业学科门类一览表

河海大学本科专业学科门类一览表
030404
法学
政治学类
公共管理学院
40
劳动与社会保障
110303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公共管理学院
41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050302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公共管理学院
42
法学
030101
法学
法学类
法学院
43
英语
050201
文学
外为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学院院
44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理学
数学类
理学院
45
信息与计算科学
河海大学本科专业学科门类一览表
序号
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所属一级门类
专业所属二级门类
学院
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080802
工学
水利类
水文水资源学院
2
地理信息系统
070703
理学
地理科学类
水文水资源学院
3
水务工程
080709W
工学
水利类
水文水资源学院
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070702
理学
地理科学类
水文水资源学院
110104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商学院
34
人力资源管理
110205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商学院
3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102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商学院
36
会计学
110203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商学院
37
经济学
020101
经济学

工程地质发展的新趋势-地质工程

工程地质发展的新趋势-地质工程

工程地质发展韵;新趋势——地质工程张勤苟联盟(再海大譬土束工程学院宙京2t0098)■蔓睫着工程走震规丧妁_不新掌L大和h人们对工程麓筑对地质体依慧性认识曲碍曩.工程地质学科已经进入了以工程奠震越尊曩撮和地麓俸最造为主要由掌鲍■重工程发晨阶段。

地质工程巳蔗戚为工褒地质炭晨的一十薪的生长点和必臻趋’。

奉史藏地质工霉●¨匠禽、类叠啵基碡理论辱锥|;£奠要介绍.美t词-T-N地厦工毫基确疆论地质工穗设计磊工地量体改造I目l言1998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避商校本科生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k是当前我国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也燕离校教育土作的一项基本文件,对于蕾謇棚薅教育☆§宏观管理和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具有重要措辱棒用。

这也是我田高等专业继1963、191'7、19啦年三次全面修订后的第四次修订.新的专业目录中的专m'14,lt大大减少,其备专业叠盏蕾帽瘟扩大。

共设置的249种专业.归属于71个二级类和“个大的学科门类,较原专业目录专业种豉谰藏了50.6%.原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被讽鹾后,部分地归曩乎埔矿荚和水利粪两个j级类辨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及环境工程专业.显然,工捏罐质专业的簸麓面临新的严赣蠕战.工翟地赝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麓的相鹫弗用和相互影哺的一门科学.是一f1:实囊性报强的应用学科。

是在人们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辅幂斯发展舳。

在半个多世纪帕发晨过器中,工程地质经历了工程地质质量评价(60年代以前)、工程媲虞岩士件稳定性分析(6¨B年-+fPDU【及工程地质超髓预报和地质律改造为主要丙喾的地质工程骱段(船年代以后)等三个发晨群段。

工程她质发晨历史已经明确辋示出:工程地质研究是一个复黎的系镜工程,当今的工程墙震研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岩土镩穗定性详情薅磺测,而且应该重槐率匿地蜃髂改进及膏关工程的凌计与糠工问题。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魏谜羁,太汽与地质有关的工穰事麓,纠其雁因。

地质工程(081803)-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地质工程(081803)-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地质工程(081803)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地质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是国内培养水利水电地质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综合排名处于前列。

本学科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近年来在各类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学科拥有地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地质参数快速测试系统等先进设备。

本学科教师每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经费达300万元以上。

先后有2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毕业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土木、交通、国土资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的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岩土体工程稳定及安全监控2、地质灾害与环境工程水文地质3、地质工程新技术新方法4、地下水运移理论与工程应用5、工程水文地质三、学制和学分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适用于研究方向1、2、3)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适用于研究方向2、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
General Hydrogeology
二、课程编号:0403010
三、学分学时:2.5学分/40学时
四、使用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General Hydrogeology
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地质出版社,2011年
自编,General Hydrogeology, (第二版),河海大学,2011年
五、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必修
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八、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与矿物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学等。

九、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释常见的一些水文地质现象,初步学会由一般到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方法,从而为学好后续的水文地质学相关课程及就业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十、课程要求:
本课程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

本课程要求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和参考文献,课内主动参与讨论,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2学时)
⏹知识要点:水文循环&地质循环,以及影响水循环的相关水文、气象要素。

⏹重点难点:水文循环&地质循环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2)对一组水文、气象要素资料进行整理,加以图示,并进行基本统计分析,以加深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理解。

第二章岩土中的空隙和水(6学时)
⏹知识要点:岩土中(1)空隙的存在形式;(2)水分的存在形式;(3)水-理性质。

⏹重点难点:反映岩土水-理性质的相关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
⏹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2)对于岩土中毛细水的上升现象以及重力疏干的滞后现象,采用实验方法加以演示,以加深理解。

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4学时)
⏹知识要点:含水层的划分、含水系统以及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

⏹重点难点: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之间可能发生转化的基本条件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2学时)
⏹知识要点:达西定律、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渗透系数与渗透率。

⏹重点难点:达西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五章地下水的化学组分及其演变(6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质的基本组成、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地下水的基本成因类型以及地
下水质分析的基本内容及表示方法等。

⏹重点难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2)对一组水质分析资料加以计算和整理,并参照相关规范对其进行评价,要求学会对水质化验资料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六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4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的不同补给源、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重点难点:发生于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排泄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七章地下水流系统(4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流系统的基本理论,地下水流系统的水动力特征、水化学特征,不同含水介
质的水流系统特征。

⏹重点难点:地下水流系统与含水系统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八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4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均衡、地下水动态类型及水均衡计算。

⏹重点难点:地下水不同动态类型及其转化的基本条件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九章孔隙水(4学时)
⏹知识要点:不同松散沉积物地区的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比较。

⏹重点难点:同一地区当存在两种以上沉积物(交叉型)中的地下水特征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十章裂隙水(4学时)
⏹知识要点:成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构造裂隙水的分布特征及运动特征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第十一章岩溶水(4学时)
⏹知识要点: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溶水系统的改造与演变、我国南北方岩溶发育及岩溶水的
差异性比较。

⏹重点难点:南方典型岩溶地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运动特征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方式。

十二、实践环节:
有2个课时的实验,内容是关于毛细现象的认识、最大毛细上升高度的测定和最大分子吸水量的测定以及根据实验结果求给水度, 要求掌握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十三、教学参考:
1.参考教材
⏹王大纯等编,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5年6月
⏹区永和等编,水文地质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2.参考文献
⏹Fetter C. W. Applied Hydrogeology(Second edition), Ohio: Charles E. Marrill Publishing Co.,
1988
⏹Freeze R A, Cherry J A. Groundwater. Englewood Cliff, New T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79
3.网络资源
/2007jpkc/swdzxjc4——水文地质学基础精品课程十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但作为最终成绩也适当参考平时的作业情况。

十五、课程说明:
本课程为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为双语课程。

大纲编写人:宋汉周
大纲编写时间:2012年4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