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

合集下载

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

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
作 技 术 。只 有 护 理 人 员 的 自身 健 康 ,才 能 为 病 人 提 供 更 满
旦发 生锐 器 伤害 ,应 保持 镇 静 ,切 忌焦 虑 、紧 张 ,
意的健康服务 。也就 是说 ,只有健 康 的护士 ,才能 保证病 人的健康 !“ 为了关爱病人 ,我们应该首先关爱 我们 自己” 。
杨 海 涛
辽 宁省 葫 芦 岛 市 中 心 医院 麻 醉科 ,辽 宁 葫 芦 岛 1 5 0 20 1
【 要 】 目的 : 摘 观察七氟烷吸人诱导麻醉和氯胺酮肌 肉注射基础麻醉在小儿麻醉 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的 比较。方法 :择期手术 的
患儿 8 O例,A A —I级 ,随机分为两组。I ,氯胺酮肌 肉注射基础麻 醉 +骶阻滞组 ;I组 ,8 SI I 组 I %七氟烷吸人诱导麻醉 +骶管阻滞组 。分别 记 录患儿从诱 导的时间 ( 患儿从人室给药至入睡 ) ,骶管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 ,术毕苏醒的时间和期间 MA ,H ,S 0 P R, P 2变 化,以及 副 反应发生率 。结果 :I组诱 导的时间 ,术后苏醒 的时间显著短于 I ( I 组 P<0 5) .0 ;两组 骶管穿刺过程 中均未见体 动反应 ;I组 MA ,HR I P 平稳 ,I MA ,HR明显上升 ( 0 0 ) 组 P P< . 5 ,两组 so p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 组不良反应多于 I组 ( 0 5 。结论 :七氟烷吸入诱 I P< .0 ) 导 在 d J麻 醉 中是 安 全有 效 的 ,明 显 优 于氯 胺 酮 肌 肉注 射基 础 麻 醉 。 ,L 【 关键词 】 七氟烷 ;氯胺 酮;ddL ' ;麻醉诱导
参 考 文献
也不要惊惶失措 ,要积 极正确 的处理。首先应 立 即在 伤 口 旁边轻轻挤压 ,尽 可能挤 出伤 口处 的血 液。禁 止进行 伤 口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分析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分析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七氟烷与氯胺酮对小儿麻醉后苏醒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七氟烷进行麻醉,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主要记录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复睡情况,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与分析工作。

结果:采取对照麻醉后,比较记录的相关资料,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出现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和复睡的例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七氟烷作为新型气体麻醉剂,具有麻醉速度快、苏醒质量高、控制性好的优点,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七氟烷氯胺酮小儿麻醉苏醒质量【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67-01对于小儿外科手术而言,术后苏醒质量的好坏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1]。

因为小儿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仍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其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较差,如果术后苏醒质量较差,则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也会延缓病情的康复。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氯胺酮进行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但是仍然存在苏醒质量差的弊端,而随着临床麻醉学的发展,七氟烷作为新型气体麻醉剂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2]。

本组探究则通过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对其进行对照麻醉,以此评价不同麻醉剂对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110例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男59例,女51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5.1±1.3)岁,统计患儿手术原因,其中骨折患儿48例,腹股沟斜疝22例,急性阑尾炎19例,烧伤11例,先天性足内翻6例,耳前瘘管5例,进行asa 麻醉分级,ⅰ级患儿79例,ⅱ级患儿31例。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摘要目的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

对照组患儿手术前采取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手术前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麻醉质量的影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苏醒时间、躁动AONO评分、术后复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氯胺酮相比,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效果较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烷;麻醉后苏醒质量;影响效果由于小儿神经和呼吸等多种系统均未发育完善,机体耐受性和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患儿麻醉后其苏醒质量与其病情的恢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直接关系。

另外,高效的麻醉后苏醒质量对降低术后护理和围手术期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和心脏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43例,女38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5.3岁,患病类型包括29例腹股沟疝气、5例急性阑尾炎、18例骨折、20例四肢钢板内固定术、9例睾丸鞘膜积液;观察组中男41例,女40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9岁,患病类型包括27例腹股沟疝气、8例急性阑尾炎、17例骨折、21例四肢钢板内固定术、8例睾丸鞘膜积液。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儿在术前均给予常规禁食、禁水,术前30 min给予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

氯胺酮与七氟醚全麻用于200例小儿斜疝手术的对比

氯胺酮与七氟醚全麻用于200例小儿斜疝手术的对比

・ ・58氯胺酮与七氟醚全麻用于200例小儿斜疝手术的对比王 东,李祺青(青海仁济医院 麻醉科,青海 西宁 810021)摘要:目的 比较氯胺酮与七氟醚两种麻醉方法的不同,在对患儿进行腹股沟斜疝疝囊的医治,进行高位结扎手术时的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缺点。

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儿20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静脉氯胺酮全麻(K)组与七氟醚全麻(S)组,每组100例。

观察患儿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

结果 在麻醉前对两组患儿进行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测量,测量的数据和波形显示并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麻醉后K 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测量数据,明显地高于在麻醉前对应时间点的S 组患儿(P<0.01或P<0.05)。

K 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长于S 组(P<0.01)。

结论 与氯胺酮静脉全麻相比,由于七氟醚两种麻醉方法的不同,在对患儿进行腹股沟斜疝疝囊的医治,进行高位结扎手术时的应用过程中,这种麻醉对于患儿来说十分适合,因为具有对血流动力影响小,麻醉效果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醚;小儿 中图分类号:R 375.82文献标识码:B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选择小儿外科,分期对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00例患儿进行调查,标准定在ASA Ⅰ-Ⅱ级,年龄在1-6岁,体重在10-20Kg,这些患儿均无严重的肝、肾、心肺等功能方面的疾病,随机选择200例患儿,并分成以七氟烷进行的麻醉的命名为S 组,以氯胺酮进行的麻醉的命名为K 组,这两组中每组均为100例患儿,都在手术前8h 禁食,在4h 前禁饮。

1.2 麻醉方法氯胺酮(k)组,患儿入手术间后如哭闹不合作,则给予氯胺酮4-6mg/kg,东莨菪碱0.01mg/kg 肌注,待患儿安静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连续检测ECG、HR、SpO 2、MAP。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呼吸道 无 刺 激 性 ,吸人 感 觉舒 适 ,小 儿 易 于接 受 , 目前 在 我 国 各 大 医 院 已 得 到 较 广 泛 的 应 用 。 本 文 对
外 科 医 师 完 成 。 术 中 根 据 体 动 或 当 心 率 比 诱 导 前 升
高 2 时 ,增 加七 氟烷 吸人 浓度 ,术毕 停药 。氯 胺 0
2 1 两 组 各 时 点 R、S O 、HR 变 化 :见 表 2 . p 。 2 2 麻 醉 效 果 及 不 良反 应 :七 氟 烷 组 VAS评 分 为 . 1 2 ± 0 4 , 氯 胺 酮 组 为 1 2 - 0 3 ,两 组 比 较 , .7 . 4 . 5+ . 5 -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0 ) 两 组 睫 毛 反 射 消 失 .5。 时 间 、 疼 痛 消 失 时 间 、苏 醒 时 间 、 喉 痉 挛 、 恶 心 呕

吐 、躁 动发 生情 况 等 见 表 3 。氯胺 酮 组 发 生 喉痉 挛 的 2例 给予 面罩 密 闭给氧 辅 助 呼 吸后缓 解 。术 中无
例发 生呛 咳 、心律 失 常 。
麻醉 效果 相似且 有效 ,本 组所 有 局 部 麻 醉均 由同 一

l 2 2 ・
福建医药杂志 2 1 0 1年 1 O月 第 3 3卷 第 5期
2 0 — 0 5 042 0 .
[ ] 缪 新 字 ,陈 宇 . 喉 罩通 气 在 小 儿 心 脏 介 入 手 术 中 的 应 用 E ] 2 J.
临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2 1 , 1 ( 0 :8 5 8 6 0 0 0 1 ) 9—9 .
[ ] 李 康 . 喉 罩 气 道 在 全 身 麻 醉 中 的 应 用 E] 4 J .苏 州 医学 院 学 报

异丙酚复合七氟烷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比较

异丙酚复合七氟烷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比较



430 5 10河 南 新 乡 医学 院第 一 附 属 医 院
麻 醉 科
氯胺酮是 一具有 镇痛作 用 的静 脉全 麻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择性抑制丘脑 内侧核 , 阻滞脊 髓 网状 结 构束 的 上行 传 导 , 奋 边缘 系 兴 统 。此外 ,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 对 也有一定 的亲 和力。氯胺 酮可 以产 生一 种分离麻 醉状态 , 特征是 僵直 状 、 其 浅镇
推 注 丙泊 酚 2 gk m / g维 持 麻 醉 。 K T组 用
地 西 泮 O 1—0 2 / g和 氯 胺 酮 l~ . . mg k
化成去 甲氯胺 酮 , 其作用强度约氯胺酮 的 15~13 使得神 志恢 复后 仍有较长 时间 / /, 的嗜睡状态 , 再逐步代谢成无活性 的化合 物经 肾排 出 , 2 5 的氯 胺酮原 形经 尿 仅 .%
神经作用 , 对呼吸的影响较轻 。氯胺酮进
入 血 循 环 后 大 部 分 进 入 脑组 织 , 后 再 分 然 布 于 全 身 组 织 中 , 要 在 肝 内进 行 生 物 转 主
后 再 通 过 B is回 路 或 加 压 面 罩 半 开 放 a n
吸入 纯 氧 和 七 氟烷 至疝 囊 高位 结 扎 后 , 慢
( F组 , P n=5 ) 氯 胺 酮 静 脉 麻 醉 组 ( T 0和 K 组 , 5) n= 0 。术 前 均 采 用 阿 托 品 0 0 r / .2 g a

要 目的 : 比较异 丙酚复合七 氟烷麻
术前 3 钟肌 肉注射 。 0分
麻 醉 方 法 : 儿 入 室后 监 测 无创 血 压 患
两 组 H MA R、 P的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P

七氟烷在小儿诱导麻醉中的临床疗效

七氟烷在小儿诱导麻醉中的临床疗效

七氟烷在小儿诱导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诱导麻醉中应用七氟烷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需要进行诱导麻醉的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研究组采用七氟烷,对比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麻醉用时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在小儿诱导麻醉中,七氟烷的临床疗效相对更好,且其在诱导麻醉期间的安全性更高,具有普及价值。

关键词:小儿诱导麻醉;七氟烷;麻醉时间指标;不良反应率在小儿群体治疗期间,诱导麻醉可以帮助患儿有效实现对于痛感的抑制,其对于患儿健康的充分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

基于此,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儿诱导麻醉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大批医疗工作者对于诱导麻醉期间的麻醉药物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其有效促进了麻醉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与优化[2]。

在此期间,作为新型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并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与肯定。

本文针对在小儿诱导麻醉中应用七氟烷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需要进行诱导麻醉的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6岁,平均(3.79±0.25)岁;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5岁,平均(3.81±0.29)岁;相关内容已经上报伦理委员会并获审批。

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在手术前1d禁水禁食,在术前30min,应进行阿托品的肌注并做好静脉通路的建立,使用心电监护设备监测患儿心率、血压以及呼吸指标。

1.2.1 对照组采用氯胺酮(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609):引导患儿进行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4L/min,氯胺酮用法为肌内注射,用量标准为6mg/kg,当患儿睫毛反应消失后进行静脉的开放并在术中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使用,用量标准为2mg/kg,持续到术毕。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婴幼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婴幼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n o aooy Ex e e c i 5 pee n e on . J e n tlg . p rn e n 9 i rtn n wb is Mae tm F tl ea
Ne n t lMe 2 0 2 9 - 01 o aa d, 0 9, 2: 6 1 . 6 Ko d k A , Ha’a a M ,P d a a W . Ea l e e t n f al e r n e re s o rz ry d tc i o l a l o s t o y i f ci n i e n o a eb s d o a u e n so r c e t n n a d C・e n e t n t e n t a e n me r me t f p o a i i n r — o h s l o a t e p oe n c n e tai n n c r lo c i rt i o c n r t s i o d b o d. C i e L b Me 2 0 v o ln Ch m a d, 0 8,
e dyas sme to e n tlsp i:terl fpo actnn e t— a ses n fn o aa e ss h oeo rc i i.JCh mo l o h
e ,2 0 1 3 43. r 0 7, 9: 5
5 S aa p d S,Cu c A, Mu s p cu s a M ,e a . Re ib lt f p o a c tn n n t 1 l i y o r c i i i a i l o
7 庄晓岚 , 何丽, 朱艳 , 新生儿败血症 c反应蛋 白的检测和评价. 等. 临 床 儿科 杂 志 ,0 82 1618 20 ,6:3 .3 . ( 收稿 日期 :0 0— 1—1 ) 21 0 5

七氟烷用于小儿手术效果观察

七氟烷用于小儿手术效果观察

七氟烷用于小儿手术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作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8%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后手术,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4mg/kg,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阿托品0.1mg/kg,地西泮0.25mg/kg静脉注射,然后进行骶管穿刺后手术。

结果观察组麻醉需要时间为34.67±5.51,术后清醒时间为16.78±1.85术后无不良反应,对照组麻醉需要时间为183.01±10.23,术后清醒时间为44.91±2.79,术后发生恶心、呕吐9例,嗜睡14例,躁动16例。

结论小儿手术运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起效快、术后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优于传统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七氟烷;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60-01七氟烷是一种新型吸入全身麻醉剂,它血气分配系数低,起效快,对呼吸道刺激小,可以快速洗出,适用于面罩下快速诱导.小儿手术难以配合各类麻醉操作,适宜选用全身麻醉,七氟烷具有特有的芳香味,易于使小儿接受,常用于小儿麻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6例,其中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儿36例,年龄1-6岁,体重8-20kg。

手术类型包括: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疝气手术、阑尾切除术、唇裂修复术等,全部病历中无心天性心脏病、呼吸道感染、肝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癫痫患儿。

1.2 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手术当天早晨禁食,禁水4h.观察组术前肌注阿托品0.1mg/kg,地西泮0.25mg/kg,采取面罩吸入麻醉,氧流量2-3l/min,七氟烷吸入浓度从2%开始,逐渐增至8%.至患儿安静、平稳、意识淡漠后继续吸入恒定浓度,将面罩紧贴患儿面部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刺激患儿无睫毛反射及疼痛反射时静注维库溴铵0.15mg/kg,行气管内插管。

七氟烷与氯胺酮用于小儿唇腭裂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

七氟烷与氯胺酮用于小儿唇腭裂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
麻醉 。两者 于唇腭裂患儿麻醉诱导孰优孰劣 目前仍存争议 。
肌 肉注射阿托 品 00 gk。K组 患儿 由家属 陪伴 下行臀 .2m /g
大肌肌 内注射氯胺酮 8m / g 待患儿 停止 哭 闹后 入室 。入 gk ,
室后以 P IIS 护仪 常规 检测 心率 ( R) 血压 ( A ) 血 H LP 监 H 、 MP、 氧饱和度 ( p : 及 呼气 终末二 氧化碳 分压 ( rC : , SO ) P T O ) 面罩 给氧 , 待疼痛反射消失后开放静脉 。s组患儿直接人室 , K 同 组常规检测 , 面罩吸氧 3~ / i 5L mn及七 氟烷 6 一8 , % % 待疼
三、 讨论
小儿 唇腭 裂手术 时间短 、 数量 多 , 就要 求我们 可 以提 这 供一种诱 导、 苏醒迅速并能保证患儿 安全的麻醉方法 。七 氟 烷作 为一种新 型吸入麻醉剂 , 因其具有诱 导、 醒快 , 内代 苏 体 谢率低 , 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等优 点已得到大多麻 醉医师的欢迎及肯定 。而唇腭裂患儿 年龄小 , 麻醉诱导时 与 家长分离 困难 , 合作性 差 , 氯胺 酮作 为传 统用 于小儿 麻醉 的 药物 , 内及静脉注射方便 , 肌 起效迅速 , 目前仍 经常用于临床
间、 拔管时间、 躁动评分及有无恶心 呕吐、 呼吸道分泌 物增多
等并发症 。苏醒期躁 动评分采 用 5分评 级法 : : 0分 嗜睡 , 呼
之不醒 ; 分 : 1 清醒 , 静 , 作 ; 安 合 2分 : 闹 , 安抚 ; : 哭 需 3分 烦
躁 、 闹严 重 , 哭 不能安抚但 无需制动 ; : 4分 烦躁不安 , 向力 定
C h nI Fn o e T, ikd C, n alh RS,ta. pd e re c o s J Ha n l a e 1 Ra i meg n ed e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导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麻醉风险
01
呼吸抑制: 小儿气道较 小,容易发 生呼吸抑制
02
循环不稳定: 小儿循环系统 尚未发育完全, 容易发生循环 不稳定
03
药物代谢差异: 小儿药物代谢 速度较慢,容 易发生药物蓄 积
04
麻醉苏醒延迟: 小儿麻醉苏醒 时间较长,容 易发生苏醒延 迟
麻醉管理要点
01
02
麻醉前评估:全面 了解小儿身体状况、 病史、用药情况等
03
02
麻醉设备创新: 新型麻醉设备的 研发和应用,提 高麻醉效率和准 确性
04
麻醉管理优化: 麻醉管理的优化 和改进,提高麻 醉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
01
更加注重安全性:减少麻醉诱导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02
更加个性化: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诱导方案
03
更加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麻醉诱导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建立静脉通路
3
给药:根据患者 情况选择适当的
麻醉诱导药物
4
观察患者反应: 监测生命体征,
确保患者安全
麻醉诱导注意事项
01 确保患儿安全:密切观察 患儿生命体征,确保麻醉 诱导过程中患儿安全
02 控制诱导速度:根据患儿 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 因素,控制麻醉诱导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 儿呼吸道通畅,防止麻醉 诱导过程中出现呼吸道梗 阻
心动过速:可 3 能导致心慌、 胸闷等症状
过敏反应:可能 4 导致皮肤红肿、 瘙痒等症状
神经损伤:可能 5 导致肢体麻木、 无力等症状
呕吐:可能导 6 致误吸、窒息 等症状
处理方法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新型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具有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对呼吸道刺激小,体内代谢率低,对组织无毒性,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因其气味芳香,麻醉诱导易为患者所接受,麻醉深度易调节,苏醒快,在小儿麻醉中更能体现其优势。

本文就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理想的小儿麻醉要求麻醉平稳,尤注意要尽可能减少对小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吸入麻醉诱导和静脉麻醉诱导都可以达到适宜的麻醉深度,并能耐受气管插管。

但传统的氯胺酮诱导方法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兴奋交感神经的心血管效应,且苏醒时间长,苏醒期瞻妄及术后恶心呕吐率较高,因此氯胺酮作为小儿麻醉诱导药并不十分理想。

小儿呼吸频率快,心臟指数高,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较低,用吸入麻醉药吸收快,麻醉诱导迅速,因此吸入麻醉药适用于小儿麻醉诱导。

七氟醚是一种具有镇痛和麻醉作用较强的吸入麻醉药,其优势在于血气分配系数低仅为0.63,对呼吸道刺激作用小,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较轻等,因此适用于小儿面罩下快速诱导[1]。

与传统的注射氯胺酮相比,患儿接受七氟醚吸入诱导后进行静脉穿刺减少了患儿因恐惧哭闹而引起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及患儿恐惧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七氟醚对于食道下段括约肌的张力影响小,有预防返流误吸的作用。

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将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导。

有研究[2]观察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结果提示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麻醉诱导,而动脉压在插管前后无显著变化,表明七氟醚用于麻醉诱导时主要具有麻醉诱导快、无不良刺激,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适用于小儿麻醉诱导。

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时也可提供相似插管条件。

在诱导期间,七氟醚吸人麻醉诱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这两种诱导方法都能实现快速诱导。

Oberer 等[3]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七氟烷组在呼吸抑制和呛咳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丙泊酚组,与丙泊酚组相比七氟烷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诱导更平稳。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62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11期·疗效评价·3 讨论胃溃疡病发是由于患者胃黏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失衡所导致的[3],黏膜防卫力丧失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但胃酸的作用也很关键 [4]。

幽门螺杆菌于胃窦的寄生,易诱发胃窦炎,是胃溃疡患者丧失黏膜抵抗力的主要原因[5];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其中所包含的胆汁酸、胰消化酶和溶血卵磷脂更是削弱了胃黏膜屏障,使上皮细胞遭受到更严重损伤,给溃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环境[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常见,通常人们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大部分人都终身无症状表现,或者仅发生慢性胃炎,只有少部分人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或者是胃癌[7]。

幽门螺杆菌和胃酸是诱发溃疡的关键因素,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

PPI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呈弱碱性物质,其在高酸性的环境下发生变化,成为一种活性物质,有益于抑制基础胃酸分泌[8]。

且奥美拉唑的作用迅速,联合抗生素应用,可以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制剂在酸性环境中可沉析出不溶性的氯化物和枸橼盐酸,与炎症部位的糖蛋白鳌合,防止H+逆弥散,隔离胃酸及胃蛋白酶对病灶的侵蚀,是一种良好的黏膜保护剂,还具备良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及刺激前列腺素分泌等作用。

结合本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症状表现更少于对照组(P<0.05)。

可见,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极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参考文献[1] 周志天.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比较. 中国基层医药,2016,17(1):85-87,88.[2] 吴根芬,周丹,李晓芬.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并出血患者疗效观察. 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101-102.[3] 范红侠,吕良山.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胃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西南国防医药,2017,27(7):711-714.[4] 罗强宁. 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396-397.[5] 曹英.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6,52(4):444-445.[6] 杨卫兵.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72-74.[7] 曾红英.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药前沿,2017,43(23):131-132.[8] 洪素洁.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7(5):243-244.在临床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年龄较小的患儿十分常见,大多数患儿手术类型为短小手术[1]。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

1 . 4 统 计学方 法 使用 E x c e l 软件进 行数据 整理 汇总 , 计数 资 料 使用 S P S S 1 7 . 0软 件进行 统计处理 。计数 资料
采用 x z 检 验 ,计 量 资 料 比 较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表 示 ,采
和观察组 ,每组 4 3例 。两组 患儿一般资料 比较大体一致 。 1 . 2 麻醉方 法 手 术前常规 禁饮 食 6~8 h,所有 患儿局
差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观察 组的总不 良反应 发生率低 于对 照组 , 两组 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 学意义 。结论 诱导 及维持麻 醉较氯 胺酮具有 较好 的临床疗 效 ,结论值 得进 一步研究 。 【 关键 词】 七氟烷 ;, ' bJ b ;麻 醉
七氟 烷为含 氟的全身 吸人 性麻醉药 , 其麻醉 诱导 时间 比恩氟烷 和氟烷者短 ,苏醒 时间 、麻醉 期间 的镇 痛 、肌松 效应与恩氟烷和氟烷者类似;七氟烷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 对
中 国乡村 医药 杂志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
谷 械
【 摘 要】 目的 观察 七氟烷用 于/ ] , J L 诱 导及维持麻 醉 的临床疗效 。方 法 手 术患儿 8 6例按 照入 院先后 分为对 照组
4 3例和 观察组 4 3例 ,对照组患 儿给予氯 胺酮诱导麻 醉 ,观察组 患儿给予 七氟烷诱导 麻醉 ,治疗结 束对 比两 组患儿 身体 情况 后进行麻 醉综合效 果评价 。结果 观察组 的血压 、心率 、诱导 时 间、苏 醒时 间和 拔管 时间均少于对 照 组 ,两组 比较 七氟烷用于 / bJ L
异具有统 计学 意义 ,见表 1 。
2 . 2 两 组 不 良反 应 比 较 两 组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均 出 现 不 良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按 摩与 康 复 医学
2 1. ( 0 08 中)
C ieeMaiuai hns n lt n& R h blao d ie 2 1 , . 3 p o ea i t nMein 00 No2 i i t c
11 0
小剂 量氯胺 酮 复合 七氟 烷在 d J 短小 手术 中的应 用 xL
A s at 0bet e O sr e h o ai nt s i e r u l n et e i b es l d sg lrmie lo e o o n e e u r e l b t c : j c v : b ev st ec mp r o O e nt o b e ash s yt mal o a e ho a n k n mp u ds v nf o i — r i s u ht a a h c a c l n a
复 合 七 氟烷 用 于小 儿麻 醉 不 良反 应 少 。
关键 词 : 小剂 量 氯胺 酮
七氟烷
小 儿
S l d s g h o a i ea k n o p u d s v n fu rn l a e i o n hi h r u g r p lc to ma l o a e c l r m n l o ec m o n e e o i e a k n n y u g c l s o t s r e y a p ia in l d Sh n d i Li g an
k n h fe t r g i s c n co s e s t e q aiy a d r s o d d no o d Me h d : i n ice t e s r e y tme t o b e 4 x mp e o dv d n o a e t e e f c 。 e an o s i u n s h u lt n e p n e t g o . t o s W l e cr l h u g r i r u l 0 e a l st i i e i t l t e c l r mi e a k n o o n e e l o i e a k n r u c l r mi e ak n r u a h 2 x mp e . e r c r i g to b e a p a st e b d o h h o a n l o e c mp u d s v n fu r l a e g o p, h o a n l o e g o p e c 0 e a l s Th e o d n r u l p e r h o y t n mo e o h p n n y stme l a e heo e a i g r o t e a t rt ec m p e ey s b rtmea d t n e t e i h o l a i n ha h iu to v rt eo e i g e e i ,e v s t p r tn o m i , f e h o lt l o e i n hea a s h s at e c mp i t st e st a in, m c o a d c r i so h n l s sc mp rs n t t Re u t : l r mi e ak n o o n e e l o i e a k n r u n e t e i e an n o s i u ne s n a r e n t ea a y i o a io O i. s l Ch o a n l o e c mp u d s v n fu rn l a e g o p a a s h sa r g i i g c n co s s s

七氟烷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的应用

七氟烷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的应用

七氟烷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的应用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在舌系带成形术中的效应。

方法拟在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麻醉下行舌系带成形术患儿5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氯胺酮组(k组)。

S组面罩吸入7%的七氟烷及吸氧7L/min行快速诱导;K组手术前肌注氯胺酮4~6mg/kg,入室后静推1~2mg/kg,两组患儿入睡后立即手术。

记录手术前诱导时间、SPO2、HR、RR,手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S组患儿诱导时SPO2无明显变化,HR、RR比较平稳;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K组,K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呛咳、舌后坠等发生率明显多于S组。

结论七氟烷诱导迅速,维持平稳,苏醒彻底,循环呼吸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ACU停留时间短,可安全用于舌系带成形术的麻醉。

标签:吸入全麻;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七氟烷舌系带过短(俗称绊舌)影响了宝宝发音,家长希望医生给予矫正,但他们顾虑最多的不是手术而是麻醉,担心麻醉会伤害宝宝的身体。

七氟烷吸入麻醉的问世给我们麻醉者带来了方便和患者的安全有了保障,本报道拟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在舌系带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7月舌系带成形术患儿50例,年龄0~3岁,体重3.5~14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Ⅱ,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烷组(S组)、氯胺酮组(K组)。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均按禁食要求:0~6月禁奶4h,禁水2h;6月~3岁禁食6h,禁水3h。

患儿由家长陪同入室,入室后均常规检测HR、RR、SPO2。

S组患儿采用半紧闭式呼吸回路,麻醉诱导前排空储气囊,调整氧气流量7L/min,七氟烷(鲁南贝特益君宁,批号H20080681)挥发罐刻度为7%,预充麻醉回流60S。

将面罩紧扣在患儿的面部,头轻微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根后坠,待患儿入睡后即可手术。

K组麻醉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氯胺酮4~6mg/kg,入室后静推氯胺酮1~2mg/kg,同时经面罩吸氧2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方法同前。

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观察

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观察

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观察朱宇【摘要】探讨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和B组(43例),分别采用单纯七氟烷和在此基础上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A 组睁眼时间和清醒时间分别为8.87±1.23min,13.92±1.92min;B组分别为9.04±1.30min,14.10±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6.28%(7/43),46.51%(20/43),20.93%(9/43);B 组分别为11.63%(5/43),4.65%(2/43),6.98%(3/43);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躁动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苏醒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2页(P4651-4652)【关键词】七氟烷;氯胺酮;小儿;手术;麻醉【作者】朱宇【作者单位】泗阳县中医院,江苏泗阳 22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86例,分别采用单纯七氟烷和在此基础上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探讨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需行短小手术患儿86例,均为择期手术,且ASA分级I~II级;排除手术禁忌证、精神系统疾病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12-10T08:59:21.4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邵满科李玉镯[导读] 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邵满科李玉镯庄浪县中医医院甘肃省庄浪县 744609【摘要】目的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

方法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将其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分成2组,A组采用氯胺酮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对比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另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B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较A组短(P<0.05)。

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00%)较A组(44.00%)低(P<0.05)。

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选择七氟烷实施麻醉,与氯胺酮相比,麻醉效果更好,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儿短小手术;七氟烷;氯胺酮小儿短小手术实际就是手术时间<1h的手术,具有对麻醉深度、肌松要求低及病例多等特点,并且患儿有着较差的配合性、耐受性。

所以,对麻醉有着较高的要求,即要求麻醉有着较快的起效速度、较强的镇痛效果、减少的并发症及较短的苏醒时间、对呼吸、心血管无抑制等[1]。

因有着较短的手术时间,无需插管,既往多采用氯胺酮来进行麻醉,但既往研究得知,此麻醉方法术后会出现苏醒延迟,且还有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需找寻一种新的更加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方案。

本文围绕在本院行小儿短小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七氟烷与氯胺酮进行麻醉,对比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对在本院行短小手术患儿进行选取,共计50例,将其分成2组(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在A组25例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10岁,平均(5.42±1.07)岁,男性15例,女10例,手术类型:隐睾5例,浅表肿物切除7例,腹股沟斜疝手术13例。

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翟莉莉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0(005)020
【摘要】目的观察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小儿麻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氟烷、氯胺酮及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行氟烷和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观察组HR、RR均较对照组减慢(P<0.01),BP也较对照组降低(P<0.01);术后观察组苏醒及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屏气、肌僵、寒颤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具有诱导快、术中镇静完全、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翟莉莉
【作者单位】530022,南宁,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七氟烷氯胺酮静吸复合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J], 刘松
2.联合应用七氟烷和氯胺酮进行小儿手术麻醉的麻醉效果分析 [J], 宋文
3.小儿麻醉中应用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的比较 [J], 李文森;杨季
4.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J], 吴江燕
5.七氟烷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小儿唇腭裂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J], 汪吉明; 龙其宝; 刘淑萍; 梁火生; 武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
的应用比较
向太;刘馨烛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2010(31)10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与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斜疝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七氟醚组以七氟醚为主行静吸复合麻醉,氯胺酮组行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及拔管后的心率(HR)、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t),以及患儿苏醒时的安静情况等.结果插管前及插管后七氟醚组惠儿的心率明显慢于氯胺酮组(P<0.01),苏醒时间七氟醚组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婴幼儿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安全平稳,效果好,明显优于氯胺酮麻醉.【总页数】2页(P1535-1536)
【作者】向太;刘馨烛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疝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J], 王少华;兰丽云
2.经喉罩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安全性比较 [J], 刘军华;欧阳爱平;王永洪
3.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比较 [J], 崔宏先;高薇丽;艾登斌;帅训军
4.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蔡军;于刚;缪江波;侍海碧
5.对比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J], 王芹;孟庆永;吉祥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
作者:马爱眉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1期
【摘要】目的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

对照组患儿手术前采取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手术前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麻醉质量的影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苏醒时间、躁动AONO评分、术后复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烷;麻醉后苏醒质量;影响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1.121
由于小儿神经和呼吸等多种系统均未发育完善,机体耐受性和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患儿麻醉后其苏醒质量与其病情的恢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直接关系。

另外,高效的麻醉后苏醒质量对降低术后护理和围手术期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和心脏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43例,女38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5.3岁,患病类型包括29例腹股沟疝气、5例急性阑尾炎、18例骨折、20例四肢钢板内固定术、9例睾丸鞘膜积液;观察组中男41例,女40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9岁,患病类型包括27例腹股沟疝气、8例急性阑尾炎、17例骨折、21例四肢钢板内固定术、8例睾丸鞘膜积液。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儿在术前均给予常规禁食、禁水,术前30 min给予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

对照组患儿术前采取肌内注射氯胺酮,剂量为3 mg/kg,待患儿入睡后进入手术室,并采取浅静脉置管术,同时给予静脉注射0.1 mg/kg的咪达唑仑,手术过程中持续静脉滴注1%的氯胺酮,使患儿处于持续麻醉状态。

观察组患儿先给予浅静脉置管术,再静脉注射0.1~0.2 mg/kg的咪达唑仑,待患儿入睡后送进手术室,同时给予患儿浓度为2%~4%的七氟
烷半开放状态吸入,氧气流量则保持在1~4 L/min范围内,患儿呼吸末七氟烷浓度维持在1.5%~3.0%,维持患儿持续麻醉。

两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后停用麻醉药,并记录相关指标。

1. 3 观察指标[2]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AONO评分、术后复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苏醒期躁动AONO评分总分为4分,包括:1分为患儿安静;2分为患儿不安静但容易被镇静;3分为患儿表现出中等程度不安或激动;4分为患儿易兴奋、激动或定向不良,存在噩梦、暂时性失明和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苏醒时间和躁动AONO评分比较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完全苏醒时间、躁动AONO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术后复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术后复睡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麻醉剂氯胺酮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物,但是氯胺酮常会出现分离麻醉现象,其临床特征为浅镇静、僵直状、易进入梦境和出现幻觉等。

七氟烷是一种气体麻醉剂,其血气分配系数为0.69。

七氟烷具有无恶味、诱导快速、麻醉深度较易控制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小儿手术前的麻醉。

与传统静脉麻醉剂氯胺酮相比,七氟烷具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患儿能较快的苏醒,为患儿气道维护、手术后对早期病情的诊断以及术后护理创造了有力条件,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促进患儿术后早日康复[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苏醒时间、躁动AONO评分、术后复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与氯胺酮相比,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效果较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溪英,郭曲练,王江平,等.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2(3):503-506.
[2] 吴江燕.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福建医药杂志, 2011, 33(5):121-122.
[3] 黄庆清,林钗,蒋润年,等. 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40例观察. 福建医药杂志, 2010, 32(2):121-122.
[收稿日期:2015-0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