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教改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数控加工技术已成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作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1. 人才培养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企业对于数控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对数控加工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实训教学手段滞后:当前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手段相对滞后,主要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设备,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经历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技能要求与学校培养方向不符合等问题。
3. 教学内容陈旧:当前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无法满足新兴技术的发展需求。
学校教学大纲相对僵化,教学内容无法及时跟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学生很难获得最新的实训经验。
二、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1. 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加强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通过提高实验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2. 推广智能化教学手段:应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化设计和加工技术等智能化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智能制造技术。
3. 加强教师培训与更新: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引进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与企业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
4. 开展校企合作实践项目:与实际生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更新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学校要积极引进高品质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条件。
“1+X”背景下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1+X”背景下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1+ X”认证制度的实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数控技术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学科,“1+ X”认证制度与 CNC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探索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介绍了“1+ X”模式下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键字:机械制造;数控技术;“1+X”;1.引言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
当前,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中职院校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课程,致使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1+ X”认证制度是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评估体制的一项改革。
“1+ X”证书是指一份学历证书、一份与该行业有关的技术资格证书,从而改变了过去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偏低的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出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员。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专业,高职院校的“1+ X”认证体系对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数控专业“1+X”制度的发展(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于今年一月二十四日发布,其中明确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应用型高职院校中推行“1+ X”证书”的试点工作,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1+ X”证书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学历认证制度,“1”是指大学学历证书,它代表着学生达到或达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目的和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X”是指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是指经国家或政府授权、认可的机构根据现行的职业技术规范对其进行评定、评定、认证。
这种证书体系并不是将两个以上的证书相结合,而是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数控技术专业实行“1+ X”认证制度,可以实现与“中国制造2025”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各专业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培养更多的毕业生,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出现的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短缺和发展困难的实际问题。
数控技术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数控技术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并上升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国家十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课程的重要性在于不仅要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师基本素质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顺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数控技术课程建设显示出了强劲的改革发展势头,在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改革成果有以下几方面: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数控编程及数控原理为核心,以cad/cam为主线,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创新教育模块,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
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创新制作和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个模块的教学环节中进行工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坚持工程的灵魂是实践、工程教育本质是实践、实际、实干、实绩、实效的原则,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1周的集中实习,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遵循由基本技能到专项能力再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程序,运用分散在课外的实践和集中周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考试办法,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进行改革,除实行试卷库考核外,加强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试改革分为闭卷、开卷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闭卷主要考核数控基本理论知识;开卷考试分为工艺设计与编程、机床操作与创新制作。
积极参加数控技能比赛,培养教师队伍,促进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c i s e d a n d R a i n e d a t e a m o f t e a c h e r s , nd a p r o mo t e d t h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m o r f NC c u r r i e u l u mi n o u r l l s ; t e a c h e r c u l t i v a t i o n ; p r o mo t e t h e NC r e f o m r
3多方协作 共 同促进
选手集训期间邀请 企业 工程技术人员开设讲 座 ,拓展 选手视界 , 增强选手的信心 。比如 , 邀请 了柳州 市琪 成机床 设备供 应 中心 、 山
特 维 克 可 乐 满 刀
每 一届各 级别的技 能竞赛 , 精 心准备 , 积极 参赛 , 在市、 省、 全 国各级各 类数控 比赛 中共有 6 0余 名师生选手获奖 , 并多 次承 办全 省数控技 能比赛 、多次代表广西参加全 国数控技 能比赛 。我校 师生在 积极备赛 参赛过程 中,提 高 了技能水 平 ,锻炼和培养 了教 师队伍 ,促 进 了我校 数控 专业教学 改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o n u me ic r l a s k i l l s t r a i n i n g b a s e , S O i t p l a y s a p o s i - t i v e r o l e i n p r o mo t i n g NC t a l 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C h i n a .S i n c e 2 0 0 4 . o u r s c h o o l h a s b e e n t a k i n g p a r t i n he t c o mp e t i t i o n a n d h a s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p e r f o r ma n c e .T e a c h e r s a nd s t u d e n t s ’a c t i v e l y p r e p a r a t i o n f o r t h e c o mp e t i i t o n h a s i mp r o v e d t h e i r s k i l l s , e x e r -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职生来说,学习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必备的能力。
作为数控技术中的重要一环,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一直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索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中职生的数控技术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二、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1. 引入仿真实训系统在传统的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中,学生往往需要亲自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相关的技能。
由于实训设备的有限和学生的操作经验不足,导致实际操作练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仿真实训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仿真实训系统,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数控铣床的操作练习,不仅能够提高操作安全性,更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仿真实训系统还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相关的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 开展项目实践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开展项目实践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通过项目实践课程,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操作练习和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项目实践课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项目实践课程在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3. 强化教学管理和评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管理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措施。
要加强对实训设备和教学资源的管理,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教学资源的更新与完善。
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通过考试、实训、项目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调整。
5-数控工学结合教改项目介绍(中职)
一、项目综述....................................................................................................................................................... 3 (1)行业背景..............................................................................................................................................3 (2)产品介绍..............................................................................................................................................5 (3)合作方介绍..........................................................................................................................................7 二、专业建设与教改创新....................................................................................................................................8 三、项目实施过程................................................................................................................................................9 四、项目配置......................................................................................................................................................11 五、项目成果..................................................................................................................................................... 12 六、专业发展..................................................................................................................................................... 13 七、合作方式..................................................................................................................................................... 14 (1) 校企合作..........................................................................................................................................14 (2) 工学结合..........................................................................................................................................14 项目联系咨询..............................................................................................................................................15 附 1 产品介绍...................................................................................................................................................16 一、产品优势..............................................................................................................................................16 二、产品制造..............................................................................................................................................19 三、新产品研发..........................................................................................................................................20 附 2 委托加工协议...........................................................................................................................................20 附 3 产品宣传资料 1........................................................................................................................................21 附 4 产品宣传资料 2........................................................................................................................................22 附 5 技术资料 1--工艺清单............................................................................................................................... 23 附 6 技术资料 2--工艺卡................................................................................................................................... 24 附 7 技术资料 3--总装图................................................................................................................................... 25 附 8 技术资料 4--零件图................................................................................................................................... 26 附 9 技术资料 5--产品零件一览....................................................................................................................... 27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
、
。
一
.
精 选 理 论 教 学 内容
,
,
优 化教
科学 的
学方 法 与手 段
考核 方法
l
确立合理
、
数 控 技 术 (N
T
e c
u m
e r
i
C a
l
C
O n
t
r O
l
即 N C 技术 ) 是现 代 C A D / CA M F M S 和 C IM S 敏 捷 制 造 和 智能 制 造 等 先 进制 造 技 术 的 重 要 基 础 是 国家 十 五 计 划 期 间 重 点 扶 持 和 发 展 的 高新 技 术 产业 之 在 国 家十 五 计 划 中 同 样 强 调 了 发 展 数控 技 术 的 必 要 性 和 紧 迫性 随 着 先进 生 产技 术 的 逐 步 引 入 企 业 对 数控 人 才 的 需 求 量 越 来 越 大 出现 了 数控 人 才 供 不 应 求 的局 面 同 时 企 业 对 数 控 人 才 的 综 合 技 能 要 求 也 越 来越 高 作 为培 养 人 才摇 篮 的 大学 校 园 应 及 时 调 整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方 法 尽快 培 养 出能 适 应 工 作 岗位 要 求 的 各 类 数 控 人 才 数控 技 术课程是 我 院 机 械 设 计 及 自动化 专 业 的 门 专 业 必 修 课 为 了适应 国 家 和 企 业 对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新 要 求 我院对数 控 技 术 课 程 进 行 了 必 要 的 改
维普资讯
[基 金 项 目] 宿 迁 学 院教 学 改 革 基 金 项 目
项 目编 号
:
0720
数控 技 术 课 程
数控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实现。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真实的数控加工项目来
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测试这些
应用所学知识,从中获得实际经验,这将有助于学生更
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重新设计将使
(4)行业需求的变化。制造业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需
求不断演变,随着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出现,行业需求也
参
[1]
[2]
[3]
考
文
献
刘晓玲 .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 世界
有色金属,2022,
(03):28~30
王凯 .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 造纸装备
及材料,2021,50(10):11~12
胡余健 .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 现代工
· 78 ·
·模具制造技术·
数控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李菲飞 1,2
(1.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海门分院,江苏南通
2.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
226100;
226100)
【摘要】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专业人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
际操作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学生毕业后常常面临
的工程问题,
这种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
industry, requir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have ri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ies. Howeve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have shortcoming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措施分析
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措施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控机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作为数控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课堂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脱节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何通过项目教学法来提高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参与。
在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然后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最后检验零件尺寸精度。
通过这样的项目任务,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加工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理解编程与加工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项目教学法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在实际项目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他们进行分析和解决。
加工零件尺寸不合格、程序调试出现错误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分析和团队合作。
通过实际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教学法注重评价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而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综合考核学生的编程技能、加工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可以设置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时间、加工成本等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加工操作能力;可以设置项目报告、实际操作过程记录、团队成员评价等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创新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尝试,设计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项目任务,丰富实践操作内容,创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改革创新REFORMATION46OCCUPATION2014 01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技工院校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参与了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在此就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关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文/葛云立早在2005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因此,构建一个既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又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培养目标不明技工院校原来的培养目标是企业技术人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有些不切实际。
原因主要是,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他们中的大部分无法达到预定教学大纲的要求。
因此,需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机床操作工。
2.学生实训课时不足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较多,实训课程往往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而被缩减,大部分学生都反映数控专业课程枯燥难领会。
因此,应将实习实训作为专门的教学环节独立出来,不仅要有数控机床操作训练,也要有数控机床编程训练,且还要对工种考核要求进行专项训练。
通过更多时间,更多类别的实习实训,学生才能真正达到中级数控操作工的技能要求。
二、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一体化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通过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的方式,将所学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这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教学方法。
采用一体化教学后会产生几个改变:教师从“单一讲授”向“行动引导”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组织形式由“普通教室”向“实训车间”转变。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教学内容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机械组杜希军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依据1、生源质量、职业教育新特点和培养目标学生基本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差,传统课堂教授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够,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过程应该是“尊重差异、弘扬个性、因材施教和兴趣培养”的过程,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
从素质教育来讲,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外还需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沟通协作能力、识图制图能力、加工工艺分析能力、加工操作能力、测量技能和设备维护保养等技能,成为初、中级或高级数控加工技术工人,所有课程的教学组织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2、行业企业调研对数控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分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里原始的、简单的数控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加工企业,而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数控技术加工人才。
3、充分利用设备,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流程是:“传统工艺工装→传统制造(车、钳工、焊)→数控设备→数控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它是一条龙模式的能力培养体系,学校投入了10多万的新设备,即一台数控车床、一台数控铣床、四台普通车床,一台牛头刨床等实习设备,原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充分发挥新设备作用,为了充分有效地研究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有必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挖掘潜力。
二、课程内容模块化改革计划和安排1.主线:在整个课改过程中,以培养数控行业工程第一线所需的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把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
2.体系:是指方案中分别构建了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体系。
3.循环:是指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三次螺旋式产学结合循环。
高职数控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高职数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本项目旨在深入研究高职数控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革路径,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现有的数控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出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研究国内外数控教学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借鉴其他高校的经
验和做法,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3. 提出改善数控教学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包括改进课程设置、
更新教材、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等。
4. 设计实验方案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 评估教学改革的成效,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总结经
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项目旨在探索适合高职数控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1 -。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摘要:本文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出发,对当前形势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做了探讨,重点对我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控技术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机结合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割,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割。
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
传统的课程结构往往是:先基础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
以学科为中心,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的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
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忘得差不多了,无法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造成学生失去专业学习积极性,陷入学生怕学厌学,教师怕教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
2.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一刀切”传统教育在教学管理形式上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以班级为中心,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教法上强求一律,在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上,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课程知识部分的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的唯一依据,强化了考试成绩的反馈作用,却难以保证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正确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被忽视,同时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造成实际教学效果较差。
3、传统教学模式下毕业生的表现从对相关企业的调查、分析中获知,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1)动手操作能力差。
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立即上岗单独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
(2)综合职业能力差。
某些学生单方面的能力较强,而其它方面能力极差。
如某些学生的数控铣床操作能力强,但其它机床操作却一窍不通,当某些零件要用普通铣床或普通车床加工时,这部分学生就不能单独完成任务,或者是在数控机床出现了一些普通的机械、电气故障时,就一筹莫展。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本文主要探讨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技术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课程内容单一,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较少;
(3)学生实际操作机会不足,无法深入了解机器结构与控制系统;
(4)课堂学习与实践相对脱离,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程内容更新。
应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包括最新数控铣床技术和工艺。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点,进行详细、深入地探究,给学生提供更适合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案。
(2)教学方法改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授的多元化,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课程内容。
在课堂上,采用互动教学、课堂表演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度更高、更感兴趣。
(3)增加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了解数控铣床的结构和控制系统,并通过操作与维护的实践操作,掌握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4)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课堂上,针对每个知识点,要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进行结合。
三、总结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与时俱进,提高课程的实用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机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技术培养提供支持。
数控课改文稿3范文
《数控技术》课改教学设计修改(1)稿机电系机械教研室《数控技术》课改教学设计草案稿本门课程适用数控技术专业,总学时为80~100学时,可根据教学实际境况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分两学期完成全部教学进程或在第四学期一学期完成全部教学进程数控技术课改教材选择及使用情况说明教材名称:《数控技术及应用》(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数控系统的一般概念、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进给伺服系统的概念和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精度及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等。
本书力求突出实用性。
在讲清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介绍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以求帮助读者应用数控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和民办高校机电、模具、数控等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罗良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7-1 上架日期:2005-10-27 15:00:00ISBN:页数:版次:初版开本:16开装帧:平装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数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 11.1.1 数控技术的产生 11.1.2 数控技术的特点 21.1.3 计算机数控2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作用 31.2.1 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 31.2.2 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1.3 数字控制系统41.3.1 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41.3.2 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51.3.3 点位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 61.3.4 多功能与经济型数控系统71.3.5 适应控制系统71.3.6 直接数控系统81.4 数控技术的应用91.4.1 数控技术在金属切削机床中的应用91.4.2 数控技术在电加工机床中的应用101.4.3 数控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121.4.4 cnc三坐标测量机131.5 数控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加工自动化14 1.5.1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141.5.2 先进制造技术简介181.6 习题23第2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252.1 概述252.1.1 程序编制的目的252.1.2 程序编制的方法252.1.3 编程内容与步骤262.2 加工程序段的格式与代码 272.2.1 加工程序的构成272.2.2 加工程序的代码272.2.3 加工程序段的格式272.3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332.3.1 数控机床的坐标轴332.3.2 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342.4 常用准备功能指令的编程说明352.4.1 与位置有关的指令352.4.2 与插补有关的指令372.4.3 暂停(延迟)指令382.4.4 刀具补偿指令382.4.5 标准固定循环指令412.5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编程412.5.1 数控铣床的编程特点412.5.2 数控铣床编程中的特殊功能指令422.5.3 数控铣床编程实例462.5.4 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482.5.5 加工中心换刀程序的编制492.6 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 502.6.1 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502.6.2 编程实例502.7 自动编程系统532.7.1 概述532.7.2 自动编程技术的新进展 572.8 习题58第3章计算机数控系统603.1 cnc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功用603.1.1 cnc系统的组成603.1.2 cnc系统中的计算机613.1.3 cnc系统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63 / 93.1.4 机床控制i/o部件的实现67 3.2 数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713.2.1 概述713.2.2 总线标准723.2.3 总线功能模块753.3 cnc系统中的插补运算763.3.1 概述763.3.2 脉冲增量插补法773.3.3 数字增量插补法(数据采样法) 923.4 cnc系统的控制软件953.4.1 cnc控制软件的组成953.4.2 cnc控制软件的结构1003.5 习题102第4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1034.1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主要特点103 4.1.1 数控机床的主要工艺特点103 4.1.2 对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提出的要求1034.2 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简介1044.2.1 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104 4.2.2 主传动系统及主轴部件 1054.2.3 进给传动系统1074.2.4 自动换刀装置1074.3 数控机床的导轨1104.3.1 对导轨的基本要求1104.3.2 导轨的分类和特点1104.3.3 滚动导轨的结构和参数选择原则1124.4 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机构 1164.4.1 对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机构的要求1164.4.2 滚珠丝杠螺母副1174.4.3 齿轮传动副的消隙措施 1224.5 习题124第5章数控机床的位置传感器件126 5.1 数控机床位置传感器件的类型126 5.2 光栅位移检测装置1285.2.1 光栅位移检测装置的组成128 5.2.2 光栅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295.2.3 光栅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技术1325.3 脉冲发生器1345.3.1 概述1345.3.2 增量式脉冲发生器1345.3.3 绝对脉冲发生器1355.4 感应同步器1375.4.1 感应同步器的结构、分类和选用1385.4.2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方式1385.4.3 感应同步器数字位置测量系统1405.5 其他位置检测元件1425.5.1 旋转变压器1425.5.2 磁栅1435.6 习题146第6章数控机床的电气驱动1486.1 数控机床动力源的类型1486.1.1 主轴驱动动力源1486.1.2 进给驱动动力源1496.1.3 辅助运动驱动动力源1496.2 步进电动机1496.2.1 步进电动机的分类1496.2.2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506.2.3 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性能 1526.2.4 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 1576.2.5 步进电动机的选用1596.3 进给伺服电动机1606.3.1 进给伺服电动机的负载计算1606.3.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636.3.3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1676.3.4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特点与工作原理1686.4 数控机床主轴电动机1716.4.1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的特殊问题1716.4.2 直流主轴电动机及其控制单元简介1736.4.3 交流主轴电动机及其控制单元简介1735 / 96.5 习题174第7章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1767.1 概述1767.1.1 数控机床进给运动伺服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767.1.2 全闭环和半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1767.2 进给伺服系统中的位置指令信号176 7.2.1 位置指令信号的函数规律1777.2.2 指令值的修正1777.3 开环伺服系统1787.3.1 开环伺服系统的结构1787.3.2 系统工作原理1797.3.3 提高步进系统精度的措施1797.4 闭环(半闭环)伺服系统1817.4.1 闭环(半闭环)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817.4.2 闭环伺服系统数学模型 1827.4.3 进给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分析1837.4.4 闭环伺服系统1857.5 闭环伺服系统分析1917.5.1 开环增益1917.5.2 位置精度1927.5.3 调速范围1927.5.4 速度误差系数1937.5.5 伺服系统的可靠性1957.6 习题196第8章数控机床的精度1978.1 概述1978.1.1 机床精度的基本概念1978.1.2 数控机床精度的主要检测项目1978.2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1988.2.1 定位精度的基本概念1988.2.2 定位精度的检测2008.2.3 数控机床定位精度的评定2018.3 数控机床定位精度分析和提高措施2038.3.1 开环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2038.3.2 失动量的来源和消除措施2058.3.3 全死循环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2068.3.4 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定位误差补偿2068.4 数控机床的工作精度2078.4.1 数控机床的工作精度试验2078.4.2 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098.5 习题210第9章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2119.1 概述2119.1.1 系统可靠性和故障的概念2119.1.2 数控机床的故障规律2119.1.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2129.2 数控机床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2139.2.1 根据报警号进行故障诊断2139.2.2 根据控制系统led灯或数码管的指示进行故障诊断2149.2.3 根据pc状态或梯形图进行故障诊断2149.2.4 根据机床参数进行故障诊断2149.2.5 用诊断程序进行故障诊断2159.2.6 经验法 2159.2.7 换板法 2169.3 人工智能(ai)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2169.3.1 专家系统的一般概念2169.3.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2179.4 习题218参考文献219附:数控技术及应用课改所需设施【第2部分】计算机数控系统知识点模块所用设备:7 / 9数控系统原理综合实训设备步进开环数控工作台(2坐标或3坐标)及开环步进数控系统若干台套(5~10)数控系统组成仿真软件仿真软件及多媒体仿真实训机房及相关设备设备【第3部分】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件知识点模块所用设备:直线光栅尺和数显装置直线感应同步器和相应数显装置光电编码盘和数显装置(圆光栅及数显装置等)【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电气驱动执行部件知识点模块所用设备:数控机床功率步进电机实物,驱动电源及经济型数控系统(可用数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直流伺服电机实物及驱动电源(可用数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交流伺服电机实物及驱动电源(可用数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交流主轴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教学演示装置(可用数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斯沃数控电器装配仿真软件(以数控机床电器电路仿真装配为主)数控系统组成仿真软件及仿真实训机房、设备【第5部分】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控制原理知识点模块所用设备:数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若干台套(5~10)(1)可以模拟整台数控机床控制过程,可进行编程、模拟各项动作;(2)对数控系统可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设置故障点);数控系统配置及主要要求:a) CNC数控装置;(发那科系统或西门子系统等、经济型数控系统)b) X/Z轴可采用步进或交流伺服的驱动器方式;c) 可完成开环控制或半闭环控制或闭环控制;d) 可完成主轴电机变频调速控制。
数控专业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简述
数控专业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现代数控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
现代的CAD/CAM、FMS和CIMS、并行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
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之渴望和对数控技术人才之需求,尤为迫切。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高专院校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特别是怎样开展好数控课程实践教学,克服现行的职业教育与就业不直接相关的现象,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好、更快培养出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数控技术》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在数控技术应用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总体思想和要求,适应造就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领域生产第一线对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充分汲取我院和其它高等院校多年来不断探索培养高等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继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开发而成。
为更好的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我们将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化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工缺口较大,模具设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人员更是严重不足,具有数控知识的高级技工年薪已达30万元。
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现代型企业所争先抢购的,并且市场较为紧缺,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要满足社会需求,还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市场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有以下三个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同:1.金领层(数控通才)精通数控编程员、数控操作技工和数控维护、维修人员所需掌握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广,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之探析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之探析2010年全国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陆续开展,十年间,中国的制造业已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
技工院校在校人数相对较多的数控加工专业,课程设置、实训设备与内容、师资力量已经跟不上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改革数控加工专业是技工院校在校学习人数相对较多的专业,也是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充分掌握技能要领是衡量教学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企业为导向、以技能立企业”的教学体系刻不容缓,也是能真正提高技工院校教學质量的根本途径。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一体化教学改革,顾名思义是指对同一专业所有的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如教学方法的整合、教学场地的整合、教材的整合、教师的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训教学的整合等。
一体化教学改革主要是中心的改变,由以前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到改革后的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实现了教学场所由教室到一体化教室的改变、教材由传统教材到一体化活页教材的改变、教师由单纯的理论或实习教师到双师型教师的改变,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更接近于企业的实际工作,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始终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但是各个院校发展不尽相同:有的地区经济条件好,学校的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学条件相对有优势,在教学改革中则先行一步;有的地区思想落后,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形式,不抓具体落实,致使改革有名无实,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一)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内容长期不变在有的技工院校,实训课堂中的加工零件基本没有变化,加之在改革中对师资没有能力进行调整,教师水平没有明显提高,造成实训内容没有明显改变,根本达不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1+X 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课证融通”改革研究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课证融通”改革研究1 引言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中高职教育改革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
其中,“1+X”是指在保证学生取得毕业证书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软硬件设备,通过系统性的培训,让学生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这样,学生在毕业时既有毕业证书又有技能等级证书,使之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生产环境。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与1+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方向一致。
为此,2021年学院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推广实施“数控车铣加工”的1+ X证书试点工作,由过去各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单个技能转向多种技能的综合掌握,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深层次地剖析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数控车铣加工”1+ X证书所对应专业课程及内容,将专业技能所需内容融入相关课程,推进“1”和“X”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
通过当前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1+ X证书中职业技能鉴定大纲要求的对比,分析两者在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的异同之处,开展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的有效融合,在完成专业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2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2.1 课程知识技能分离,与岗位对接不畅高职数控技术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各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课程开发理念没有完全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且教学内容没有参考企业产品项目,教材开发没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没能将最新的知识、技能补充进入专业课程教学。
因此,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数控加工机床和刀具的理论讲解后,往往是另外的课程开展针对性的机床操作技能训练,工艺和夹具设计部分的内容则在课程完成后,分别单独的再进行技能训练,且只是简单参考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模仿,工艺与工装设计结果的合理性没有得到合理验证,零件的整个数控加工、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过程被片段化,学生缺乏典型零件从选材到数控加工的整个机加工艺流程的系统化技能训练,也导致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所需要求没有有效对接,学生完成课程的周琦 孙移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5摘 要: 针对当前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侧重知识性而课证融合度不高、知识技能分离而与岗位对接不畅的现状,指出了1+ 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要求,提出了通过重构知识体系、运用模拟仿真技术、校企合作建设资源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有效改革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床的维护保养与安全文明生产
一、车床的维护保养:
为了使车床保持良好状态,除了发生事故应急时修理外,坚持经常的维护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可以把许多故障隐患消灭在发生之前,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操作着必须做到以下九点:
1、每天做到各导轨面的清洁、卫生。
2、每天检查主轴自动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3、注意检查冷却系统,检查液面高度及时添加冷却液,确保冷却液输出流畅,流量满足加工要求。
4、注意检查车床液压系统油箱油泵有无异常声音,工作油面是负合适。
5每天下班前作好机床清洁卫生,清扫铁屑,擦净导轨部位的冷却液,防止导轨生锈。
6、车床启动后,在车床自动连续运转前,必须低速运转3-5分
钟。
7、车床运转时,不能调整刀具或测量工件尺寸,手不得靠近运动的刀具或工件。
8、停机后除去工件或刀具上的铁屑。
9、加工完毕后关闭电源,清扫机床并涂防锈油。
二、安全文明生产:
1、文明生产:
文明生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容,而数控加工是一
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与通用机床加工比较,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了高性能的主轴部件及传动系统;机械结构具有较高刚度和耐磨性;热变形小;采用高效传动部件。
操作者除了掌握好机床的性能、精心操作外,一方面要管好、用好和维护好机床;另一方面还必须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安全操作规程:
①、机床的开机、关机顺序,一定要按照机床说明书的规程操作。
②、主轴启动开始切削之前一定要关好防护门,程序正常运行中严禁开启防护门。
③、机床正常运行时不允许打开电气柜的门,禁止按动“急停”“复位”按钮。
④、不得随意更改数控系统制造厂设定的参数。
⑤、在加工过程中,工量具要摆放整齐,每一种量具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意移动。
⑥、上机床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女生必须戴工作帽,且工作服要三紧。
FANUC 0-TD系统数控车床概述
一、控制轴:
1、控制轴数: 2轴
2、轴名称:
第一轴: X轴(U)
第二轴: Z轴(W)
3、设定单位:
①、最小设定单位:编程时使用的移动量的最小单位。
用mm
表示。
②、最小移动单位:机床的最小移动单位。
用mm表示。
二、控制面版介绍:
1、各功能键的说明:
RESET: 复位键。
CURSOR:光标移动键。
PAGE:翻页键。
POS:显示坐标位置画面。
PRGRM:显示程序画面。
MENUOFSET:显示或输入刀具偏置和磨耗值。
DGNOSPQRAM:显示诊断数据或进行参数设置。
OPRALARM:显示报警和用户提示信息。
AUXGRAPH:显示或输入设备,选择图形模拟方式。
ALTER:修改键。
INSRT:插入键。
DELET:删除键(每个)。
EOB;结束符。
CAN:删除键(每行)。
INPUT:数据输入键。
CUTRUTSTART:数据输出键。
2、工作方式:
EDIT:程序编辑方式,编辑程序。
AUTO:程序运行方式,自动运行一个已存储的程序。
MDI:手动数据运行方式,直接运行手动输入程序。
JOG:手动进给方式,使用点动键或快束移动键。
手摇脉冲方式。
回零方式,手动返回参考点。
Z轴手摇脉冲进给
X轴手摇脉冲进给
手摇脉冲单位
数控车床的操作流程与加工流程
一、操作流程
1、合上电源总开关,机床送电正常。
2、按通电按钮,给数控系统送电。
3、返参考点(两种方法),将X轴和Z轴分别返参考点,待指示灯亮。
4、输入加工程序,检查确保输入无误。
5、锁住机床空运行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特别要仔细观察各程序的坐标尺寸是否有误,完毕后务必要撤消空运行操作。
6、对刀,装夹试切工件,手动选择各刀具,用试切法测量各刀具的刀补并置入程序规定的刀补单元。
注意:小数点和正负符号。
7、以试切工件为基准,用手动方式移动刀架到G50指令设定的坐标位置。
8、调出当前加工工件的程序,选自动操作方式,选择适当的进给倍率,和快速倍率,按循环启动键,开始自动循环加工,首件加工时应选较低的快移倍率,并利用单步程序段功能,可减少程序和对刀错误引起的故障。
9、首先加工完毕后测量各加工部位尺寸,修改各刀的刀补值然后加工正式工件,确认尺寸无误后恢复快速倍率(根据实际加工随时调整)加工全部工件。
一、数控车床一般的加工流程:
数控机床的准备与对刀
一、准备工作:
1、打开机床电源检查机床CNC是否通电、油位是否偏底。
2、机床回参考点。
3、检查是否有报警信息出现,如果有,则按警告信息做操作
处理。
4、装刀。
在装刀时一定要注意,刀尖必须对准于工件中心。
5、装夹工件。
在装夹工件时,伸出的长度要必须比所有要加
工的长度长上10mm左右。
二、对刀:
在数控车床车削加工过程中,首先应确定零件的加工原点,以建立准确的加工坐标系;其次要考虑刀具的不同尺寸对加工的影响,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刀来解决。
常用的对刀法有:1)、试切对刀法;2)、机外对刀仪对刀;3)、ATC对刀;4)、自动对刀。
下来我们主要讲试切对刀:
试切法:
1)、试切对刀法流程图:将工作方式换为手动
要求:每个人必须熟练掌握对刀方法。
GOOX56Z2
G71U3R1
G71P1Q2U0.5W0.1F0.2 N1 GOOX22
G01Z0F0.04
X24Z-1
Z-25
X26
Z-30
G02X46Z-40R10
G01X48
X50Z-41
Z-79
N2 X56
GOOX100
Z100T0100
T0202
G00X25
Z-25(注:刀宽为3)
G01X20F0.1
G00X100
Z100T0200
T0303
G00X24Z2
G92X23Z-23.5F2.5
X22.5
X21.7
X20.9
X20.8
X20.7
X20.6
G00X100
Z100T0300
M30
二、输入程序:
1、建立新目录。
2、输入程序:输入程序要保证准确无误,才允许加工。
实际操作练习
练习一:
要求:1、按图纸要求加工工件。
2、粗车时用粗车循环G71。
分析:加工此工件需要两把刀具,粗车外圆刀T0101、精车外圆刀T0202。
加工工艺:1、夹住工件,伸出长度约80mm。
2、按图纸要求依次加工出此工件。
注意事项:1、换刀点必须放在安全位置。
2、操作者必须穿工作服,女生必须戴工作帽。
练习二:
要求:1、按图纸要求加工工件。
2、粗车时用粗车循环G71。
3、切槽时用粗车切槽循环G72。
分析:加工此工件需要四把刀具,1﹟刀具粗车外圆刀,2﹟刀精车外圆刀,3﹟刀具切槽刀,4﹟刀具60°螺纹刀。
加工工艺:1、夹住工件,伸出长度约100mm。
2、粗车各外圆。
3、精车各外圆。
4、切两个槽子。
5、车M20x2的螺纹。
注意事项:换刀点必须放在安全位置。
练习三:
要求:1、按图纸要求加工工件。
2、切槽时用粗车切槽循环G72。
分析:加工此工件需要三把刀具,1﹟刀具粗车外圆刀,2﹟刀精车外圆刀,3﹟刀具切槽刀。
加工工艺:1、夹住工件,伸出长度约60mm。
2、加工圆球的右半球和ø26圆。
3、在中间切一个退刀槽。
4、用两个G72加工止图纸要求。
注意事项:1、换刀点必须放在安全位置。
2、各坐标点要计算准确,负责加工的圆球就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