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培训教材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培训

检查表法:通过制 定检查表,对各项 危险源进行逐一排 查
历史事件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 分析,发现类似危 险源的存在
危险源辨识步骤
确定危险源的范围和类型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 确定危险源的等级和风险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危险源辨识注意事项
明确辨识范围:确定需要辨识的危险源范围,包括设备、设施、化学品等。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危险源的相关资料,包括使用说明、安全操作规程等。 现场观察与评估:对危险源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其潜在的危险性。 记录与报告: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并向上级报告。 定期更新:定期对危险源辨识进行更新,确保其准确性。
培训师资力量
培训师资质: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 培训师数量:充足,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培训 培训师教学风格:多样化,能够根据学员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培训师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师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前后对比:评估员工在培训前后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能力水平 培训考核成绩:统计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考核成绩,评估员工掌握程度 培训反馈意见:收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方向 培训效果跟踪:定期跟踪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培训效果
减少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促进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推动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保水平
总结本次培训的成果和不足
成果:学员掌握了危险 源与环境因素辨识的方 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 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
不足:部分学员对某 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不够深入,需要进一 步加强学习和实践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 培训效果: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技巧,提高安全意识 培训意义: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培训反馈:员工积极参与,对培训内容和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与危险源辨识培训

03
制定控制措施: 需要制定有效 的控制措施, 降低或消除危 险源带来的风 险
04
持续改进:需 要持续关注危 险源的变化, 及时更新危险 源辨识结果和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评估难点
识别环境因素: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环 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地质等
识别危险源:需要准确识别各种危险 源,如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
危险源定义
0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健康损害的潜在因素。
02
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03
危险源可能存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
04
识别和辨识危险源是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基础。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关系
环境因素:指可能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各 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
1
环境因素是指可 能对环境造成影 响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 生物等。
2
3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自然环境包括 气候、地形、土壤、 植被等,社会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科技等。
环境因素识别是 指对可能对环境 造成影响的各种 因素进行识别、 分析和评估的过 程。
4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环境破 坏等危险的各种因 素进行识别、分析 和评估的过程。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企 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 的培训计划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01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2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03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04
危险源辨识培训

现场观察跟踪
实地观察员工工作情况 与培训内容对比
培训效果改进措施
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可以通过优化培训内容、调整形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 来改进培训效果。持续改进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帮助员工更好地吸收 知识和技能。
培训效果分享与展示
成果汇报会
01 汇总培训成果,分享成功经验
安全文化建设
建筑工地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隐患
桥梁和隧道建设
桥梁和隧道建设中的 风险控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中的危险源识 别
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和药店等场所。 在这些地方,需要警惕医疗废物处理、医疗设 备安全等问题,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交通运输领域
公路交通
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防范
结束语
安全无小事
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我们 的安全 安全责任在每个人
从我做起
每个人都是安全的守护 者 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让安全成为习惯
安全规范要贯彻工作和 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化安全流程,形成固 化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铁路交通
铁路运输危险源 轨道交通安全控制
航空运输
航空器安全 航空事故调查
总结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
01 有效的危险源辨识可预防事故发生
行业特点
02 不同行业的危险源辨识重点不同
持续培训需求
03 定期更新危险源辨识知识
● 04
第4章 危险源辨识培训方案
培训内容及形式
理论教学
01 包括相关法规、危险源识别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辨识技术
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辅 助危险源辨识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培训教材

二、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2.1 危险(危害)辩识定义 危险辨识:就是识别生产经营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 确定其危险程度的过程。在国标GB/T28001《职业安全健 康管理体系规范》中,被称为“危害辨识”,其定义是: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它们的基本意思是 相同的。只不过危险着重表达可能直接导致人身伤害和环 境破坏的状态,而危害则着重表达可能对人员健康和作业 环境造成损害的根源。 进行危害辩识、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也是进行安全评价、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核心任务。
二、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2.2 危险(危害)辩识的范围和内容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一 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1)物理性因素:如机械运动、电能、热能(高温)、低温、 粉尘、噪声、振动、电磁场辐射等产生的危害; 2)化学性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等产生的危害; 3)生物性因素:如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等产生的危害; 4)人的心里因素:如情绪激动紧张等心理异常、体力不支 或视力疲劳、听力超限、健康状况不佳等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 响; 5)人的行为性因素:如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指挥失误、 操作失误等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6)自然因素:如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危石危岩、雷 电、地震等产生的危害。
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
控制措施培训教材
主要内容:
危险源、环境因素的相关定义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文本目录 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环境因素的相关定义
1.1 危险源的定义
所谓危险源,广义上来讲是指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和能 量,并可能失控而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危害的设备、 设施或场所。 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通常是指具有燃烧性、爆炸性、 毒害性的物质,它们都包括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 准》GB13690-92中; 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能量,是指可能失去控制(或称逆流) 的能量,包括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辐(放)射 能等。
危险源辨识教材 2014

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应该可靠地控制能量,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实际
上,绝对可靠的控制措施并不存在。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 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把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危险因素称为第二类 危险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从系统安全的观点来考
评价者: 审核: 批准: 日期:
填表说明: 1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一栏中填写事故或职业病名称。如属于“其他伤害”事故的需写出可能发生的具体伤害,如“跌伤、碰伤、挤压伤”等。 2 “类型”填“管理”或“改善”。 2.1 改善型,“拟定控制措施”填写“拟实施××××年技改、维工或检修项目(项目名称:×××)”。 2.2 管理型,“拟定控制措施”填写“拟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如加强培训、完善规程或预案、演练”。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导致事故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第一类危险源危 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情况:
1.
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生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的多少。一般地,第一类危险源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越多,则发生事故时可能意外释放的量 2.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是指事故发生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量。在意外释放的能量 或危险物质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释放强度越大,能量或危险物质对人员或物体的作用越强烈, 3.
最大区别在于把根源和状态进行了明显的区分
关于两类危险源的说明 一、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 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把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 健康损害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的,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 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力源或拥有能量的能力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 例如,运转的皮带、带电的导体等。 可以列举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如下: 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 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3. 4.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积蓄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充满爆炸 性气体的空间等; 6.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 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如:炸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设施,化工 生产装置等; 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物体的棱角、工件的毛刺、锋利的 刃等,一旦运动的人体与之接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而遭受伤害。
危险源辨识培训教材1015

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同时为完善华润燃气EHS十大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规范成员公司的运营安全标准、提升成员公司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在所有成员公司中开展危险源辨识暨本质安全管理工作。
危险源辨识暨本质安全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源风险分析、危险源风险评估、危险源控制等。
华润燃气控股安全管理部召集南京大区、济南大区共同确定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的方法,并邀请安全咨询公司参与,保证课题研讨的质量。
在制订风险控制措施时,充分考虑本质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等级;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南京设计公司、南京工程公司从源头上提出解决方案,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对已经存在的危险源,设计公司、工程公司联同试点单位,共同制订风险控制方案。
经过试点公司的运行,华润燃气控股安全管理部编制并下发了《华润燃气控股危险源辨识工作指引(2012版)》,要求各成员公司开展危险源辨识暨本质安全工作。
为了更好的推广危险源辨识工作,安全管理部组织编制了危险源辨识暨本质安全推行方案和培训教材,将分区域组织培训交流会议,指导各大区、各成员公司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
一、总则1.1、指导思想1.1.1科学性:以安全科学理论为指导,揭示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1.1.2系统性:对成员公司各项作业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分清主要危险及其相关的危险。
1.1.3全面性:不仅分析正常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要分析检修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因素。
1.1.4预测性:分析危险因素的触发事件,及分析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或可能的事故模式。
1.2、培训目的指导和帮助华润燃气控股各成员公司对经营及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风险评价,判定出可容许风险和重大风险,并对重大风险控制进行策划。
1.3、适用范围本教材适用于各成员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等。
危险源环境因素法律法规识别评价培训资料

)的活动;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本公司的还是 他人提供的。 B、按三种时态(过去、现在、未来)和三种状态 (正常、异常、紧急)考虑。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1、三种时态 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 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并延续到现在的。 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状态。 将来:可以预见的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设备等新产生或 在维护、改进、报废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 2、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 异常状态:指生产的停机、检修等情况 紧急状态:指发生爆炸、火灾、洪水等重大突发性事件 C、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危险源的辩识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必须很好地结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表——可能的危害
企 业 职 工 伤 亡 事 故 分 类 标 准
物体打击
触电
车辆伤害
淹 溺
机械伤害
灼烫
起重伤害
火 灾
高处坠落
坍 塌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冒顶片帮 瓦斯爆炸 透水 锅炉爆炸 放炮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表——可能的危害
坠落、滚落 摔倒、翻到 坍塌、倒塌 碰撞 被碰撞 踩伤 轧入 切伤、擦伤
制 造 业 安 全 事 故 常 规 分 类
飞溅、落下 淹溺
接触高温、低温物 触电 爆炸
接触有害物 火灾 破裂
道路交通事故 动作不当 其他
其他交通事故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表——可能的危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2)应覆盖实施船舶建造活动的全部人员: ①参与船舶修理工程活动的人员:包括船体、 轮机、电工、船队、等操作人员、生产现场 管理及船东、船检、服务商等; ②参与船舶建造活动的相关方人员,特别是 承包方人员。
危险源辨识专项培训

危险源辨识专项培训危险源辨识是工作安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危险源辨识是指在工作实践中,辨识出导致工作环境、设备或过程可能出现危险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工作场所可能导致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等不良后果。
掌握危险源辨识技能,是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此,我们就危险源辨识专项培训进行详细介绍。
一、培训内容1.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和技巧。
2. 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应用。
3. 危险源辨识的现场实践。
二、参训人员1.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
2.工作安全管理人员。
三、培训目标1.掌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技巧。
2.熟悉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应用。
3.掌握危险源辨识的现场操作技能。
四、培训计划1. 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技巧(1)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查阅法、问答法、体验法、观察法。
(3)危险源辨识的技巧:辨别关键点、筛选重点、总结归纳、分析综合。
(4)危险源辨识的实例分析。
2. 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应用(1)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方法:确定作业范围、分析作业环境、分析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
(2)危险源辨识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化工生产、建筑施工、石油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3)危险源辨识的成功案例分享。
3. 危险源辨识的现场实践(1)工作现场实践:现场辨识、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制定。
(2)现场操作技能:测量仪器的操作、现场数据采集和处理、控制措施实施等。
(3)现场操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现场标识、安全警示、应急处置等。
五、总结危险源辨识专项培训是工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学员掌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应用,并掌握危险源辨识的实践操作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掌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减少事故风险,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培训

中复连众安全管理中 共有3大安全生产管理 体系,危险源辨识与控 制是体系最重要内容。
全面识别危害因素, 准确评价风险、控制重 大风险,是日常活动风 险控制的基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 1+3监控管理体系
例举部分办公室、生产中危险源
1、电脑、手机、 、复印机电磁辐射,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 2、办公室的饮水机,员工如操作不当,易造成烫伤; 3、办公室电源线破损、裸露,易造成触电; 4、办公室的地面刚拖完地易滑,造成摔伤; 5、裁剪玻璃纤维布的美工刀,易造成划伤、割伤手指等; 6、打磨机使用时操作不正确切伤自己,电源线未拨出、开 关向上,他人脚踩到易造成切伤; 7、登高作业未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坠落伤害; 8、化学品未按要求使用易发生火灾; 9、无证操作特种设备,易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在辨识的同时还应考虑: 危险源存在的“正常、异常、紧急”等三种状态: a) 正常:是指大多数情况下经常处于的状态。 b) 异常:是指定期的可预见出现的非正常的情况。 c) 紧急:是指不定期出现,不可预见或可预见但发生频率极 低的情况。 危险源辨识存在的“过去、现在、将来”等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发生的,已经造成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因素。 现在:现存在的正在产生的危险、危害的因素。 将来:将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危害因素。
7. 8. 9. 10. 11. 12. 12.1 12.2 13.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 机器运转加油、检修、焊接、清扫等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忽视使用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不规范 旋转设备附近穿肥大衣服 操作旋转零部件戴手套 其他类型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钢瓶
危险 源
隐患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培训资料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汽 车 分 公 司
(三)、三种时态介绍: 环境因素识别要求关注的三种时态为:过去、现在、将来。
在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对现场、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 题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原材料的来源及生产过程,考虑到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 的环境问题,以及将来潜在的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的问题,还有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要尽可 能的考察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拓宽思路,利用自己 的影响力,对可以加以影响的环境因素施加影响并促使其 改变环境行为。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汽 车 分 公 司
(四)、三种状态介绍 环境因素识别要求关注的三种状态为:
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①、正常:企业生产过程许多是连续几个月, 甚至几年、几十年运行生产的这是正常状态。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汽 车 分 公 司
②、异常:生产过程中的开机、停机、检修、大 修、人为失误、环保设施事故等情况下,环境问 题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如盐 酸贮罐,平时的环境问题仅是阀门的维护和保养, 有少量的气体挥发出来,但检修时就有大量的酸 雾挥发,罐底还有酸的残留液,转移酸还可能造 成酸的大量泄漏.
《危险源调查登记评价表》,表中要评价出本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 ④、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并将环境因素、危险源登记表报安技 环保部门审核(主要审核描述是否准确,有无明显错误)。 ⑤、组织班组环境因素、危险源学习,并对重大的进行控制。 3、当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新产品、新工艺试 生产时;发生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遗漏时;发生重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时;需及时对环境因素、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并补充和修改相应记录,报安 技环保部备案。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2、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分类 危险源(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四大类: (1)人的因素(2类) ; (2)物的因素(3类); (3)环境因素(4类); (4)管理因素(6类)。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2类)
规范》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28001-2001) (GB/T28001-2001)中相关术语
3.4危险源 危险源(hazard)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 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5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要求及使用指南》 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04) (GB/T24001-2004)中相关术语
3.5环境(environment) 环境( 环境 )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 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3.6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environment aspect)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7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environment impect)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 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设备或装置危险源(危害因素)的辨 设备或装置危险源(危害因素) 危险源 因素 4/7) 识(4/7)
(4)特种机械危害因素的辨识(1/2) a.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危害因素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 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 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对于起重机械同样适 用。这些基本要求是: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良好, 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 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 证其完好性。起重机械主要有以下危害因素:翻倒; 超载;碰撞;基础损坏;操作失误;负载失落。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

5.1.6对重大风险的控制管理执行《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办法》。不可接 受风险的控制管理执行《二类危险源(点)控制管理措施》。
➢ 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 、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 风险可认为是潜在的伤害,可能致伤、致命、中毒、设备或 财产损害等。风险具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后果,如果其 中任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如电击风险,如 果能保证在有电击可能性的地方,不许人员进入或人员不能 进入,就可认为这个风险是并不存在。
b. 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以下内容:
①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②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③ 八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释放的能量、废 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钢铁形状等)。
5.2.2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a. 过程分析法; b.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 c.专家评议、集思广义法。 ❖ 5.3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5.3.1 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
❖ 从上述定义可知,危险源是指可能带来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 的根源或状态,因此,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危害或事故隐患。 实际工作中将其称为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见 附录。
➢ 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
❖ 危险源辨识首先要确定危险源的存在,然后还要确定危险源 的性质,即在辨识时应识别出不同作业活动中的危险危害因 素的种类与分布、伤害产生的方式、途径和性质。对于组织 来说,应辨识的主要部位为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构) 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机械设备、有害作业部位(粉尘 、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管理设施、事 故应急抢救设施及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培训

案例分析:通过 案例分析,学习 危险源辨识与评 价的实际应用
实际操作:进行 实际操作,提高 危险源辨识与评 价的实践能力
案例分析
01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事 故原因,探讨如何避免类似 事故发生
03
某工厂火灾事故:分析事故 原因,探讨如何加强消防设 施建设和管理
02
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分析 事故原因,探讨如何加强施 工现场安全管理
2
增强员工风 险识别能力
3
降低事故 发生概率
4
提高应急 处理能力
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员工安全 意识,减少事
故发生 1
提升企业安全 4
管理水平,实 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员工风险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识别能力,提 前预防风险
3 提高员工应急
处理能力,降 低损失
谢谢
分析法等
危险源控制措 施:包括工程 技术措施和管
理措施
危险源应急处 置:包括应急 预案制定和应
急演练等
实践操作
危险源辨识:识 别潜在的危险源, 评估其风险程度
风险评估:对危 险源进行风险评 估,确定风险等 级
风险控制:制定 风险控制措施, 降低风险等级
应急处理:学习 应急处理方法, 提高应急处理能 力
✓ 头脑风暴法:通过集体
✓ 安全检查表法:根据已有
讨论,列举出可能存在
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
的危险源
是否存在危险源
12
34
✓ 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分析
✓ 定量风险评估法:通过定
导致事故的故障树,找出
量分析,评估危险源的风
潜在的危险源
险程度,并确定优先级
危险源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作业现场安全培训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3、动火后“一清” ❖ 动火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在动火后,应彻底清
理现场火种,确保火种完全熄灭,留守现场 15-30分钟才能离开现场。
25
机械安全
❖ 机械伤害的形式: 分为8类:咬人、挤压、碰撞、撞击(如模具 车间砂轮机)、夹断(注胶机操作)、剪切、 割伤和擦伤、卡位或缠住(实验室拉力机)。
的不动火。 ❖ (7)在高空进行焊接或开始焊割作业时,下面的可燃物品未清理或未采取保护
措施的不动火。 ❖ (8)未配备相应灭火器材的不动火。
23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2、动火中的“四要” ❖ (1)动火前要指定现场监护人。 ❖ (2)现场监护人和动火人员必须经常注意动火情
况,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停止动火。 ❖ (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要及时扑救。 ❖ (4)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7
(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 别进行的分类
❖ 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 规定》将危险源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 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源等7类。
8
危险源识别
❖ 危险源识别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 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 各区域危险源的识别: 见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 3、生物性因素 ❖ ⑴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
物)。 ❖ ⑵传染病媒介物。 ❖ ⑶致害动物。 ❖ ⑷致害植物。 ❖ ⑸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 直接原因进行的分类
❖ 4、心理、生理性因素 ❖ ⑴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及其他负荷超限)。 ❖ ⑵健康状况异常。 ❖ ⑶从事禁忌作业。 ❖ ⑷心理异常(情绪、冒险、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
危险源辨识培训

2016/5/4
1
培训提纲
认识危险源 辨识危险源 评价风险 控制风险
2016/5/4
2
一、认识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 组合。
根源:可以直接导致人身伤害或损害的人或物。
台阶、涵洞、厂房大 门、恶劣气候、粉尘、 噪音…
①
状态或行为:在某一状态或行为的影响下可能导致人 身伤害或损害。
水瓶漏水、油气泄露、 电风扇漏电、地面塌 陷…
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良的 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
①:定义来源《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高速旋转
危险源 不加防护罩 事故隐患 事故 加防护罩 不构成隐患
2016/5/4
30
一、危险源基本理论
二)危险源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1)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 生的、违反人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 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的意外事件。
2016/5/4
31
一、危险源基本理论
2)重大危险源与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是物质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客观存在状态。重大 危险源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能长期存在,这种长期存 在性就必须通过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 境因素影响和管理上的漏洞来消除事故隐患,以达到安全的目的。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 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 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 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 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 到位等。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 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 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事故隐患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 现、察觉它们的存在。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培训ppt课件

评价项目和分值
影响范围b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影响范围 全球性严重破坏 国家性严重破坏 区域性严重破坏 区域性轻微破坏 组织周边性破坏
分值 5 4 3 2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评价项目和分值
公众及媒介对影响的关注度d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影响的关注度 社会极度关注 地区极度关注 地区性关注 地区性一般关注 不为关注
分值 5 4 3 2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按其特点和控制复杂程度分别制定目标 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有关运行程序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更新与管理。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危险源识别的顺序和内容
危险源识别顺序为:
公司所在地; 公司生活、办公、平面布局; 建筑物;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 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生活设施和应急; 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
02-ISO45001-2018危险源辨识培训教材

2. 危险源辨识 2)典型工作活动或场所对应的危险源
工作活动或场所
能量物质或载体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操作或场所
落下、抛出、破裂、飞 散的物体
机动车辆驾驶
运动的车辆
存在机械设备的场所
运动的机械设备或人体
起重、提升作业
被吊起的重物
存在电器设备的区域
②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原来不可容许的风险降低到可容许 程度范围内的风险。
6. 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 国际劳工组织、欧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 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都对重大危险源做出近似的定义,相关容针对以 下几方面: 1)易燃易爆物质; 2)有毒有害物质; 3)火灾。
解析结果
危 险 可能导致 源
事件 发生概率
根源
人身伤害 健康损害
的
状态
事件 伤害对象
行为
危险能量物质 导致 载体能量释放
需Hale Waihona Puke 危辨险 因
识 的 内
素
容
P6
危险源的辨识
3) 结论: ·危险能量物质或载体能量的意外释放导致事故发生,是造成人身伤害 或健康损害的根本原因----危险源的存在(第一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限制危险能量物质或载体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而导致事故 发生的因素---危险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 。 ·危险源的存在(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危险因素 (第二类危 险源)的出现是危险源的存在(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一起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 首先全面辨识危险源的存在和危险因素。
P2
术语和定义
3. 风险risk 不确定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7、相关表单 7.1 SLIC/ QP0002002-0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7.2 SLIC/ QP0002002-02 重要环境危险因素清单 7.3 SLIC/ QP0002002-03 危害辨识表 7.4 SLIC/ QP0002002-04参与环境、危险因素评价清单
可发现/可预防、 3 尚无措施
易发现、易预 2 防
有经常性预防 1 措施
影响程度m3 分值
影响严重(甚至 5 涉及到公司外)
影响大(公司内 4 可处理或污染 物排放量大) 影响一般(部门 3 内可处理或污 染物排放量小) 影响小(作业者 2 可处理) 根本没有影响 1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6、相关文件 无 7、相关表单 无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实施方案
4、定义 1级风险(可忽略风险):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2级风险(可容许风险):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极
小,但又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3级风险(中度风险):虽然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
EHS办公室 2008-3-10
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1、目的 本程序用于识别、评价、更因素、危险因素,以判定它对环境、职业 安全健康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 为制定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危险因素 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的评价与更新。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危险因素进行初 始识别和审核,EHS办公室负责批准。 若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组织编制相应管理方 案。 3.2 EHS办公室负责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登记和汇总,并组织 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 3.3 分管副总负责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的批准。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发生的概率m1 分 值
已经发生(经常 5 发生,每日不 低于1次)
发生的可能性 4 大(曾经发生或 偶尔发生)
有发生的可能 3 (尚未发生但可 能性大)
发生的可能性 1 小
根本不会发生 1
发现/预防的可 分
能性m2
值
不可发现(不可 5 预防)
难以发现(突发 4 偶发较多、难 以预防)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a、违法或法律禁用或限用; b、危险废物; c、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d、能源、资源的消耗(主要原辅材料的使用、电消耗和水消耗
等)的减少,无毒低害原材料在技术、管理和经济上可行时,判 为重要环境因素(否则该能源、资源的消耗就直接判断为一般环 境因素,而无需再打分)。 5.2打分法 不能通过直接判断法评价的环境因素可按打分法进行评价。打分 结果:综合评分为m1+m2+m3≥12为A级,12~8为B级,≤8为C 级;A级的直接列入重要环境因素,B级经讨论后决定是否列入重 要环境因素,C级不列入重要环境因素。具体评分依据《环境因 素打分基准》标准进行:
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4、定义 无 5、控制程序 5.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调查 5.1.1各部门依据《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的实施方案》对环境因素、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 识别与评价表》、《危害辨识表》,并将结果报送到EHS办公室。 5.1.2 EHS办公室对公司周边地带的环境影响和总体环境因素、 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危害辨识表》。 5.1.3相关方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5.1.3.1供应商的识别与评价 a.由物料保障部列出公司危化品供应商清单; b.根据采购清单,由EHS办公室组织确定重点识别与评价单位; c.在评价新的供应商时,由物料保障部会同EHS办公室对新的供 应商进行调查、评价和选定。
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5.3 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更新 当公司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
价: a.进行新、扩、改或迁建项目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
阶段; b.有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新产品试验、投产时; c.管理评审的结果需要时; d.当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变化时。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更新重要环境、危险因素清单。 5.4 对于参与评价的单位和部门,EHS办公室形成《参与环境、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实施方案
1、目的 为使本公司建立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充分有效,需对本公司
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达 到对公司内的危害和风险因素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 程序。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包括本公司范围内所 属公用系统、电气自控、分析化验、修配、设备及土建、基建等 所有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 3、职责 3.1EHS办公室负责 EHS办公室是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组织管理部门,对整个危 害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进行策划和协调管理,对各部门危害辨识 和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整个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 作进行总结; 3.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1目的 为使本公司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充分有效,需对本公司生产、
经营或其他活动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特制 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包括本公司范围内所 属公用系统、电气自控、分析化验、修配、设备及土建、基建等 所有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 3、职责 无 4、定义 无 5、控制内容 5.1直接判断法(此法优先,当属于如下情况之一的即可直接评 价为重要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