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与共生
寄生、共生、腐生附生
一、寄生、共生、腐生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
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一是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
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病毒等。
二是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
如虱、蚤、疥螨等。
根据寄生的久暂,可分为永久寄生和暂时寄生两种。
根据寄生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生活,一旦脱离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为主,兼营寄生;三是兼性腐生,寄生为主,兼营腐生。
大多数寄生物在其生活史中只寄生在一定的寄主中,但也有寄生物需要有两个或更多个寄主,称为转主寄生。
许多寄生者都有非常大的繁殖力或较强的生命力。
寄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寄主有多种危害,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寄生物的数目多少、毒性大小以及被寄生者的抗性强弱。
寄生的特点是一般不把寄主杀死,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某些造成寄生死亡的寄生关系称为类寄生。
例如赤眼蜂把卵产在螟虫的卵内,孵化出的幼虫以螟虫的卵为食,而导致螟虫死亡。
寄生现象在动物界非常普遍,在植物界也很多,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中的菟丝子、檞寄生等。
几乎所有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没有一种是不受寄生物侵害的,就连小小的细菌也受到噬菌体的寄生。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种间关系。
按照双方的利害关系,可分为三类:一是偏利共生关系,又称共栖。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利但也无害的一种关系。
如藤壶可以固着在鲸或一些软体动物的贝壳上,既得到了栖息地又得到了“宿主”的保护,还可以摄取“宿主”的一些残食,但对“宿主”没有危害。
植物的共生关系
植物的共生关系
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
在植物界中,常见的共生关系包括共生、寄生、共生寄生和互惠共生等形式。
共生是指植物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其中,最为典型的共生关系是菌根共生。
菌根菌是一种真菌,它能够与根系内部的植物根毛相结合,形成一种菌根结构,从而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植物也为菌根菌提供光合产物,使得双方都能够获得利益。
寄生是指一种物种以另一种物种为生存之源的生态关系。
在植物界中,常见的寄生植物包括瘤根、腐生和寄生性植物等。
瘤根是指一些植物的根部会产生一些瘤状物,这些瘤状物是由寄生性细菌或真菌引起的。
在瘤根和细菌或真菌之间的关系中,寄生者(即瘤根)从中获得了氮素和其他必需元素,而细菌或真菌能够从寄生者的光合产物中获得能量。
共生寄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既有共生又有寄生的特点。
其中,最为典型的共生寄生关系是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例如蜜蜂在采集花粉的同时也会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但同时它也会从花中采集蜜汁。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都能够从中获益,而且这种关系非常稳定。
例如,植物与蜜蜂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植物会为蜜蜂提供花蜜和
花粉,而蜜蜂则会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
寄生虫、寄生、互利共生、共栖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寄生虫、寄生、互利共生和共栖是一些令人着迷的概念。
这些概念代表了生物之间独特而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展现了生态系统中潜在的协同进化和共生发展。
从简单的单向寄生到复杂的互利共生和共栖关系,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演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自然界中,寄生虫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们依赖其他生物(寄主)的身体来生存和繁衍。
寄生虫通过不同的方式寄生在寄主体内,如吸血、寄生于器官或细胞内等。
在这种关系中,寄生虫通常会给寄主带来损害,而寄主则为寄生虫提供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这种单向的寄生关系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寄生虫生态学、进化和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广泛探讨。
然而,除了单向寄生关系外,生物之间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互利共生和共栖关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关系,双方从中都能得到益处。
这种关系不仅可以在个体层面上存在,也可以在物种甚至生态系统层面上观察到。
在互利共生关系中,双方通常会通过相互合作、资源共享或相互促进来实现共存和共赢。
这种关系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如植物和根际微生物的共生、动物之间的共生等,都是互利共生关系的典型例子。
另外,共栖也是生物之间常见的一种关系。
共栖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占据同一生活空间,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但能够和平共存。
共栖关系往往发生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场所,不同种类的生物可以通过共栖来分担资源、减少竞争压力,从而创造出一个相对和谐的生态环境。
海洋中的珊瑚礁、森林中的生态系统等都是共栖关系的典型表现。
总结回顾起来,寄生虫、寄生、互利共生和共栖概念在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概念展现了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看来,这些概念的研究和理解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同时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启示。
”共生”有哪些不同类型或形式?
”共生”有哪些不同类型或形式?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和合作而共同生存的一种形式。
在自然界中,共生现象非常普遍,它体现了生物间的互利关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下面将介绍共生的不同类型或形式。
1.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从中都能获得利益的形式。
典型的例子就是蚂蚁与蜜蜂。
蚂蚁通过保卫蜜蜂巢穴,帮助蜜蜂清除入侵者,同时蜜蜂为蚂蚁提供食物。
这种互利关系使得蚂蚁和蜜蜂共同生存,并且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一方寄生共生一方寄生共生是指一方生物依赖另一方生物生活而不给对方造成太大负担。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寄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
虫子通过寄生在寄主身上获得营养和生存条件,寄主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并不致命。
这种共生形式在自然界中也相当普遍。
3. 互补共生互补共生是指两种生物之间互相提供所需的物质或资源,形成互补的关系。
例如,海藻和动物。
海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为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之所,而动物则通过排泄物为海藻提供所需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使得它们能够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共同生存并繁衍。
4. 体内共生体内共生是指生物在另一生物体内共同生存的一种形式。
典型的例子是人体内的益生菌。
益生菌居住在人体消化道中,通过分解食物、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帮助维持人体健康。
人体与益生菌在生物学上形成一种紧密的共生关系。
5. 共同竞争共生共同竞争共生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竞争同一有限资源,但同时又通过共存的方式进行合作。
例如,竹子和竹鼠。
竹子在竹林中提供了可食用的竹笋和遮蔽,而竹鼠通过食用竹笋,使得竹林得以稳定生长。
尽管它们竞争同一资源,但共同生存的情况下是相对和谐的。
以上这些共生形式只是众多共生现象的一部分,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共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关系,它对于生物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共生不仅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寄生虫学探索寄生虫与宿主的共生共存机制
寄生虫学探索寄生虫与宿主的共生共存机制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支,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的共生共存机制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复杂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适应策略以及共生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寄生虫通过寄生于宿主体内生存和繁殖,而宿主则承受着寄生虫的寄生和带来的损害。
这种相互作用对宿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但也可能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一种平衡状态。
研究发现,寄生虫通过多种机制避免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例如改变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方向,干扰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等。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适应策略为了能够在宿主中存活和繁殖,寄生虫演化出了多种适应策略。
其中,他们通过改变宿主的行为来提高自身的传播率。
例如,钩虫通过改变宿主的肠道黏膜细胞的分泌物,引起宿主的腹泻,从而促进自身的传播。
此外,寄生虫还通过改变宿主的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来适应宿主的环境并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三、共生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共生共存是指寄生虫与宿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同生存的一种状态。
研究发现,某些寄生虫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来达到共生共存的目的,从而减少宿主对其的排斥反应。
此外,寄生虫还能够利用宿主的资源为自身提供养分和生存条件,形成共生共存的平衡状态。
在寄生虫与宿主的共生共存机制研究中,一些重要的发现为防治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针对寄生虫的抗寄生虫药物的开发,针对宿主免疫系统的调控等。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继续研究。
对于不同寄生虫与不同宿主之间的共生共存机制的研究,有望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和宿主免疫系统的调控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寄生虫学的发展对于揭示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共生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适应策略以及共生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共生和寄生初中生物中的共生和寄生关系研究
共生关系:双方都能从中获 益,如蜜蜂和花朵
寄生关系:一方受益,另一 方受损,如病毒和宿主细胞
共生关系在03初中生物中
的应用
互利共生关系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
概念:两种生物 共同生活,相互 受益
例子:地衣(真 菌和藻类)、豆 科植物与根瘤菌
意义:提高生物 适应环境的能力 ,促进生态系统 的稳定
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
吸收寄主的营养和水分,导致寄主生长不良 阻碍寄主的光合作用,影响其正常生长 寄生植物的生长可能会破坏寄主的组织结构,导致寄主死亡 寄生植物可能会传播疾病,对寄主造成健康威胁
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
夺取营养:寄生 虫从寄主体内获 取营养,导致寄 主营养不良
破坏组织:寄生 虫在寄主体内繁 殖和生长,破坏 寄主的组织结构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共生关系:在 农业生产中, 如豆科植物与 根瘤菌的共生, 可以提高作物
产量。
寄生关系:在 医学领域,如 寄生虫病对人 类健康的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 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
生态平衡:共 生和寄生关系 对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具 有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 共生和寄生关 系是生物多样 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生态 系统的稳定和 发展具有重要
的应用
寄生动物对寄主的危害
夺取寄主的营 养:寄生动物 会吸收寄主的 营养,导致寄 主营养不良。
破坏寄主的器 官:寄生动物 可能会破坏寄 主的器官,导 致寄主功能受 损。
传播疾病:寄 生动物可能会 传播疾病,导 致寄主患病。
影响寄主的生 长和繁殖:寄 生动物可能会 影响寄主的生 长和繁殖,导 致寄主数量减 少。
寄生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适应 性,以适应宿主的生理和环境 条件。
寄生虫学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共生机制
寄生虫学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共生机制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在生物学中,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竞争关系,又是一种共生关系。
本文将从寄生虫与宿主的共生机制、共生对宿主的影响、共生对寄生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寄生虫与宿主的共生机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共生机制主要包括寄生虫依赖宿主生存、寄生虫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和宿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等方面。
首先,寄生虫依赖宿主生存是共生机制的基础之一。
寄生虫通常寄生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利用宿主的资源从而完成自身的生命周期。
例如,蜱虫寄生在宿主的皮肤上吸食血液,在这个过程中,蜱虫获得了其所需的养分,同时也提供了血液流动的途径,起到一定的利益交换作用。
其次,寄生虫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也是共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寄生虫通过释放一些抗原物质来影响宿主的免疫反应,使其对寄生虫的抵抗力降低,从而让自己在宿主体内更好地存活和繁殖。
这种免疫抑制现象的发生往往导致宿主对其他病原体的防御力下降,为寄生虫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
最后,宿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是共生机制的一部分。
宿主身体内部的温度、湿度、营养状态等对寄生虫的生存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寄生虫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而宿主的体温和体液提供了这样的环境。
此外,宿主提供的养分和锚定点也是寄生虫存活和繁殖的基础。
二、共生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的共生对宿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寄生虫的寄生会耗费宿主的资源,使其容易出现贫血、身体虚弱等问题。
例如,吸血虫寄生在人体内会吸取宿主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宿主缺血和贫血。
其次,寄生虫会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病理反应。
宿主的免疫系统会针对寄生虫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对宿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破坏。
例如,肺吸虫寄生在肺部会引发宿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困难或咳嗽等症状。
最后,寄生虫还可能通过释放毒素来影响宿主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异常。
辨析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关系
辨析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关系共生、寄生、竞争、捕食都属于种间关系,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内涵。
1. 概念辨析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变化,即“同生共死,荣辱与共”。
以数学模型(图a)和概念模型(图)的形式表示如下: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称为寄生生物,被侵害的生物称为寄主或宿主。
寄生生活对寄生生物来说是有利的,而对被寄生生物来说则有害.如果两者分开,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可健康成长,两者之间无必需的数量关系。
以数学模型(图b)和概念模型(图)的形式表示如下: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即数学模型一般用图c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A、B两种生物同时增加,此时的竞争并不激烈,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
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由于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
其概念模型可表示为图(其中C代表资源或环境)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一般表现为“先增者先减,后增者后减”的不同步变化,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先增先减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后减的是捕食者。
其数学模型(图d)和概念模型(图)可表示如下:2. 共生、寄生、捕食的比较(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寄生和共生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不同点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生物来说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 (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主造成危害。
共生关系文档
共生关系什么是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共同生存的现象。
在共生关系中,两种生物依赖彼此以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和生境。
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互惠共生、寄生共生和共生共生。
互惠共生互惠共生是指两种生物通过互相提供资源和服务以获益的关系。
双方都从这种关系中获得利益,而且双方的存在和繁衍都依赖于对方的存在。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蜜蜂和花朵之间的关系。
蜜蜂通过采集花朵上的花粉和蜜蜂为花朵传粉,双方都从中受益。
寄生共生寄生共生是指一个生物从另一个生物身上获得所需资源,而不会给宿主带来明显的益处或伤害。
寄生者通常会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外部,从宿主身上吸取营养。
寄生共生中的宿主通常不会被完全消耗,因为寄生者需要宿主的生存以继续提供资源。
共生共生共生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彼此依赖并从对方的存在中获得好处的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是双方相互依赖的,双方都无法在没有另一方的情况下存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马蹄蟹和海葵之间的关系。
马蹄蟹依赖于海葵提供的保护,而马蹄蟹在寻找食物时也帮助海葵去除附着在海葵上的杂物。
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并且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共生关系有助于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并且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首先,共生关系可以提供生物之间的资源交换。
通过共生关系,不同种类的生物可以互相提供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自的生存需求。
这种资源交换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并且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共生关系可以改善物种的适应能力。
双方在共生关系中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和保护,从而增加了生存的机会。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以提供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这种共生关系增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其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
最后,共生关系可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共生关系有助于维持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共生关系的破坏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失衡。
辨析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关系
辨析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关系共生、寄生、竞争、捕食都属于种间关系,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内涵。
1. 概念辨析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变化,即“同生共死,荣辱与共”。
以数学模型(图a)和概念模型(图)的形式表示如下: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称为寄生生物,被侵害的生物称为寄主或宿主。
寄生生活对寄生生物来说是有利的,而对被寄生生物来说则有害。
如果两者分开,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可健康成长,两者之间无必需的数量关系。
以数学模型(图b)和概念模型(图)的形式表示如下: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即数学模型一般用图c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A、B两种生物同时增加,此时的竞争并不激烈,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
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由于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
其概念模型可表示为图(其中C代表资源或环境)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一般表现为“先增者先减,后增者后减”的不同步变化,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先增先减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后减的是捕食者。
其数学模型(图d)和概念模型(图)可表示如下:2. 共生、寄生、捕食的比较(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寄生和共生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不同点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生物来说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
(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主造成危害。
寄生生物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
微生物的共生与寄生关系
微生物的共生与寄生关系微生物是一类细小无形的生物体,人们常常会忽略它们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种关系,即共生和寄生关系,更是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一种生态现象。
在自然界中,共生关系很常见。
比如,人类的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与我们的身体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我们的肠道为它们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并从中获得了有益物质的分解和吸收。
同样,在热带雨林中,一些植物与一些蚂蚁也形成了共生关系。
植物可以通过树突、空穴等结构为蚂蚁提供居所和食物,蚂蚁则可以帮助植物拔除竞争植物、保护树突和根系等。
在微生物领域中,共生关系主要是指某些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利用。
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共生关系。
根瘤菌可以接种在豆科植物的根部,然后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到内部组织中。
在此过程中,根瘤菌可以引导植物向它提供大量的养分,而根瘤菌则能够为植物提供一定的氮肥。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豆科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减少了氮肥的使用,从而起到了环保效果。
此外,共生关系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内共生。
内共生是指微生物入侵寄主细胞并在其中生存、繁殖的一种现象。
在内共生的情况下,微生物往往不会对寄主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可以为寄主提供一些附加的功能。
例如,肠道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就可以进入到肠道细胞中进行内共生。
它们能够参与到相关代谢途径中,对维持整个肠道微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寄生关系寄生关系是指寄生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上并获得其生物体的养分、水分、细胞等基本生命条件的一种生态现象。
在自然界中,寄生关系也很常见。
例如,寄蝇会寄生在猎物动物体表上,通过吸食宿主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在海洋中,一种叫做海星的动物体上也有一种寄生海星,它可以借助宿主动物体的养分和细胞功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与共生关系不同,寄生关系常常会对宿主产生较为明显的危害和损害。
动物进化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与寄生关系的演化
动物进化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与寄生关系的演化动物进化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与寄生关系的演化动物进化中的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其中包括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
这些关系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对动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共生关系的产生和演化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动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利用可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繁殖成功率。
下面将分别介绍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演化过程以及它们在动物进化中的作用。
一、互利共生关系的演化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获益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助于提高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进化过程中,互利共生关系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 初始接触和依赖:两个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相遇,并开始相互依赖。
例如,蚂蚁和某些昆虫会互相依赖以获取食物和保护。
2. 互惠互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物种之间逐渐形成了更加稳定和互惠互利的关系。
它们在食物、保护、繁殖等方面相互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
3. 进化适应:在互利共生关系的作用下,两个物种会相互适应,产生进化变化。
例如,许多花草与传粉昆虫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彼此的进化适应使得传粉过程更加高效。
互利共生关系的形成和演化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种群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它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方式,使得动物能够利用彼此的优势,提高生存竞争力。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物种以另一种物种为宿主,通过寄生取得所需资源,但宿主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寄生关系的演化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 初始寄生:寄生物种在寄主物种身上寻找并利用资源,但对寄主影响较小。
2. 依赖性寄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寄生物种对寄主产生了更大的依赖,开始影响寄主的生存和生育。
例如,人体寄生虫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进化适应:寄主和寄生物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进化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包括寄主的抵抗能力提高和寄生物种的适应性增强。
共生的知识点总结
共生的知识点总结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互利共生、寄生共生和共生关系破坏等几种类型。
在互利共生中,两种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它们通过互相合作从而获得利益。
例如,一些植物的根部与土壤中的菌根共生真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植物为真菌提供碳元素,真菌则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在寄生共生中,一个生物体依赖于另一种生物体生存,它占有宿主的资源并给宿主带来损害。
通常情况下,共生关系的破坏意味着共生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不利影响,如病原菌引起宿主的疾病。
关于共生的知识点,包括了共生的定义、类型、特点、生态意义和应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共生的定义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可能是互利互惠的,也可能是一种依赖关系。
它是生物界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生态关系,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生关系的类型1.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它们通过互相合作获得利益。
这种互惠关系可以是相互合作的,也可以是严格的共生关系。
2. 寄生共生:寄生共生是指一个生物体依赖于另一种生物体生存,它占有宿主的资源并给宿主带来损害。
3. 共生关系破坏:共生关系破坏是指共生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环境变化或其他外界因素所导致。
三、共生关系的特点1. 相互依赖:共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体相互依赖,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 利益共享:在互利共生关系中,两种生物体相互合作,通过互相协助来获得利益。
3. 关系稳定:共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它们长期共存并保持相对和谐的状态。
4. 交互影响:共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体会对彼此产生影响,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对对方都会产生影响。
四、共生关系的生态意义1. 维持生态平衡:共生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它促进了各种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促进物种多样性:共生关系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互惠关系,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繁衍。
海滋奇观海洋中的生物寄生与共生关系
海滋奇观海洋中的生物寄生与共生关系海滋奇观——海洋中的生物寄生与共生关系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广阔的世界,其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生物。
在这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其中包括寄生和共生关系。
本文将探讨海洋中生物之间的这些关系,展示海滋奇观的生态多样性。
一、寄生关系1. 海马与海葵的共生关系海马是一种小型鱼类,它们常常选择与特定的海葵共生。
海马在海葵中寻找庇护所,并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为海葵提供养分。
而海葵则为海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食物丰富的栖息地。
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维持海葵和海马的生存,成为了海洋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2. 矛皮虫的寄生关系矛皮虫是一种小型的寄生虫,其寄生在鱼类的体内。
当矛皮虫感染到鱼类后,会在鱼身上产生寄生包囊,破坏鱼的正常生理功能。
这种寄生关系对于鱼类来说是一种危害,因为它们会抵消鱼体的养分,并导致其生病甚至死亡。
矛皮虫的寄生现象是海洋中一种常见但不可忽视的现象。
二、共生关系1. 珊瑚与藻类的共生关系珊瑚是海洋中最壮丽的生物之一,而珊瑚礁又是生命的摇篮。
珊瑚与藻类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营养物质,而珊瑚则为藻类提供所需的光线和保护。
这种共生关系使珊瑚能够生长繁殖,并形成壮观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2. 海洋鱼类与清洁鱼的共生关系海洋鱼类与清洁鱼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清洁鱼可以帮助其他鱼类去除寄生虫和死皮,同时获得食物。
而海洋鱼类则享受到洁净的身体和保持健康的好处。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使清洁鱼成为海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促进了海洋中其他鱼类的健康生存。
三、生态多样性的维护海洋是地球上生态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栖息地之一。
因此,保护海洋生物的寄生与共生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维护生态多样性的建议:1.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寄生与共生关系的关键。
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和限制捕捞活动,能够减少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护生物乐土。
2. 渔业管理合理管理渔业资源,限制过度捕捞,可以减少海洋生物的生存压力,并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持。
寄生与共生作文
寄生与共生作文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生物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样,寄生与共生便是其中两种引人深思的存在方式。
先来说说寄生吧。
我想起了曾经在老家后院那棵老枣树上发生的事儿。
那棵枣树,从我记事起就在那儿了,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枝叶,每年都会结出又大又甜的枣子。
可就是这样一棵充满生机的树,却被一种小小的虫子给“缠”上了。
那是一种叫枣虱的虫子,小得几乎让人注意不到。
一开始,谁也没发现它们的存在。
只是慢慢地,枣树的叶子开始变黄,原本饱满的枣子也长得稀稀拉拉,个头小不说,味道还酸涩。
仔细一瞧,才发现枣树枝干上爬满了这些小小的寄生虫。
它们靠吸食枣树的汁液为生,自己不劳而获,却让枣树一天天变得虚弱。
枣树努力地生长,想要抵抗这些寄生虫的侵害,不断地输送养分,试图维持自己的生命。
但那些枣虱就像吸血鬼一样,紧紧地吸附在枣树上,贪婪地获取着一切。
看着枣树渐渐失去生机,家里人着急了,又是喷药,又是修剪病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那些枣虱给控制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枣树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从那棵枣树的遭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寄生关系的残酷。
寄生虫只考虑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完全不顾寄主的死活,它们就像一群自私的掠夺者。
而共生,则是完全不同的一幅画面。
记得有一次去郊外游玩,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我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共生现象。
溪边的石头上,覆盖着一层绿绿的苔藓,仔细一看,苔藓里还藏着一些小小的蜗牛。
那些蜗牛并不是随意地趴在苔藓上,它们与苔藓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蜗牛的活动不会破坏苔藓的生长,而苔藓则为蜗牛提供了湿润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
蜗牛在苔藓间缓慢地爬行,它们的黏液让苔藓更加湿润,有利于苔藓的生长。
而苔藓在吸收水分和阳光的同时,也为蜗牛遮挡了部分阳光的直射,让蜗牛在炎热的天气里也能有一个相对凉爽的“家”。
每当雨水充沛的时候,苔藓会长得更加茂盛,蜗牛也能吃到更多鲜嫩的苔藓。
而在干旱的季节里,苔藓凭借其强大的保水能力,让蜗牛不至于在干燥的环境中脱水。
植物的共生和寄生
植物的共生和寄生在大千世界里,有成千上万种植物。
在这门类繁多而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国中又有许多奇异而独特的现象。
其中,植物的共生和互生,甚至植物与动物间的共生就让人们大开眼界。
而这种自然界的奇妙景象也激起我们的研究兴趣,于是,借这次社会实践之际,我们走出校园,带着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走进了千奇百怪的植物世界。
——序海南岛,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宝岛,她拥有热带鱼林,而且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植物的共生互生现象较为普遍,种类也较多。
因此,我们分了几大问题对植物的共生和寄生现象进行讨论。
第一什么是寄生、共生植物所谓共生植物是指种在一起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在生长时会互相给对方好的影响。
例如,洋甘菊能够使洋葱或者高丽菜味道变得更好,而细香葱和白里香能够预防玫瑰花常患的黑星病,同时可有效驱除蟑螂,预防霉病等。
共生的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的大多为寄生植物,而共生植物仅有生长在高大乔木树阴中的少数蕨类植物。
寄生是指一种植物寄居在另一种植物的体内或表面,并靠吸取这个生物的营养来养活自己的现象。
而寄生植物又可以分为半寄生植物和全寄生植物两种。
全寄生植物其生长发育的水分、无机盐和碳水化合物全部来自于寄主植物;半寄生植物提内含有绿色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创造营养物质,但是水分和无机盐的获得还是要依赖于寄主植物。
寄生大多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有可能会使寄主植物营养不良而死,甚至有些藤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像蟒蛇一样将寄主植物越缠越紧,最终使寄主植物死亡。
但少数的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列当、野菰、肉苁蓉、桑寄生等是贵重的药材,否则,我们便可以说寄生植物一无是处了。
第二植物的寄生、共生现象及其成因如果扫尾了解一下世界上共生、寄生植物的分布就会发现有一下三个特点:1 纬度较低2 气候温暖潮湿,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3 具有丰富的身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世界上植物的共生、寄生现象由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多,集中于热带雨林带、亚热带雨林带、亚热带硬叶林带,其中又以热带雨林带最为集中。
昆虫的体内寄生和共生关系
昆虫的体内寄生和共生关系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其中,昆虫的体内寄生和共生关系是一种独特而且常见的生物交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昆虫体内寄生和共生关系的种类、作用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昆虫的体内寄生关系昆虫的体内寄生关系是指寄生虫在昆虫宿主的体内完成寄生过程。
寄生虫利用昆虫宿主的营养和资源,并对宿主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昆虫体内寄生关系:1. 杆尾线虫寄生杆尾线虫(Nematoda)是一类细长而且无脊椎的线虫。
它们可以寄生在昆虫的消化道或其他器官中。
例如,蚜虫体内常寄生着多种线虫,这些线虫会利用蚜虫的体液以及血淋巴,对蚜虫产卵和繁殖起到促进作用。
然而,线虫的寄生也会对蚜虫宿主的生长和繁殖能力造成损害。
2. 昆虫内寄生菌昆虫内寄生菌是一类以昆虫为宿主的真菌。
它们通过昆虫的体液或者消化道进入宿主体内,并通过繁殖和感染来完成寄生过程。
寄生菌可以对昆虫宿主造成各种程度的损害,有些甚至会导致宿主的死亡。
然而,有一些寄生菌能够利用昆虫宿主的屍体作为繁殖基质。
这一过程对寄生菌的生存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二、昆虫的体内共生关系昆虫的体内共生关系是指昆虫宿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的生物关系。
共生微生物通常以宿主的体液或某些器官为栖息地,并在其中完成生命周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昆虫体内共生关系:1. 水晶体细菌共生水晶体细菌属于一类以昆虫为宿主的细菌。
它们通常寄生在昆虫的脂肪体中,产生大量的水晶体蛋白。
这种共生关系对昆虫宿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水晶体蛋白可以储备和供给昆虫能量,帮助昆虫在环境恶劣或食物稀缺的条件下生存。
2. 蠕虫共生细菌关系有些昆虫体内的蠕虫和共生细菌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
蠕虫通过摄食植物,摄取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物质。
然而,蠕虫自身缺乏消化纤维素的能力。
因此,共生细菌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共生细菌分解纤维素为昆虫和自己所需的简单糖类,并释放出营养物质供给蠕虫。
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种群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生命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是指两种或多种物种彼此之间长期共同生活并从中获益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互利共生、寄生共生和细胞内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物种互相依赖,相互受益的关系。
例如,蜜蜂和花朵之间就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花朵提供蜜蜂所需的花蜜和花粉,而蜜蜂则通过传粉帮助花朵繁殖。
这种关系对两种物种都是有益的,因为它们能够相互提供所需的资源,并促进繁殖和生存。
另一种共生关系是寄生共生,其中一种物种从另一种物种身上获取利益,而另一种物种则被损害。
例如,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寄生共生关系。
寄生虫依赖于宿主的资源来生存和繁殖,但它们的存在却会给宿主带来一定的损害。
尽管这种关系对宿主是不利的,但寄生虫通过宿主来获取所需的资源,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种共生关系是细胞内共生,即某些物种在另一种物种的细胞内生存并获得利益。
这种关系在微生物和宿主之间较为常见。
例如,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它们在我们的肠道、皮肤和其他器官中生活。
这些微生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益处,如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增强免疫系统等。
而对于这些微生物来说,它们在人体内能够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所需的营养。
共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持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通过共生关系,物种之间能够相互依赖和合作,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共生关系还可以减少掠食压力和竞争压力,为物种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利益。
然而,共生关系并不总是稳定和和谐的。
环境的变化、资源的竞争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都可能打破共生关系的平衡。
例如,生物入侵、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共生关系的破裂,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了保护和促进共生关系的稳定,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自然界中的共生关系
自然界中的共生关系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也可以是单方面的寄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彼此都受益,比如蜜蜂和花朵之间的关系,蜜蜂可以从花朵中取得花蜜,而花朵则可以通过蜜蜂传播花粉。
在这种关系中,两个物种都得到了益处。
另一方面,寄生是指一种生物依靠另一种生物为生而不给予任何益处。
例如,寄生虫靠寄生宿主的身体内或体表上获取营养和生存所需的条件,而宿主则没有任何好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共生关系是必须的,例如一些细菌和人体内共存的关系,这些细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同时也可以抵御一些病菌的入侵。
总之,自然界中的共生关系非常广泛,它们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讲坛寄生与共生--------浅谈学生恋爱20060529提前问题:1.人与物的关系 2.人与人的关系 3.人的自私性所讲内容:1.对话事例2.恋爱的寄托,而不是归属(学生)3.学生恋爱—感情寄托—情绪4.分析两种恋爱现象----漠视和热衷5.暗恋作为独特恋爱形式6.社会(家庭)和学校对恋爱以及早恋(时间)的一般观点学生讲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寄生与共生--------浅谈学生恋爱首先,谢谢各位的到来。
我说这个的目的并不是让你们接受我的观点,而是转达一种我个人的观点。
希望你们能理解,也能对这个话题有自己的饿想法。
今天我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们一起谈谈我最近的一些想法。
我要做的就是给你们我的想法,你们要做的,不是对我的想法进行“对号入座”,而是在我想法的基础或者在我想法的激发下,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提高,或者说是有所想法。
《寄生与共生》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
关于学生恋爱问题,不是怎么好说。
因为它所涉及的面太广,它所关乎的人群又是那么的庞大。
我今天只是将我在这个方面的想法拿出来和你们一起思考,一起分享。
首先让我们来聊两个关系的话题----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事先说一下,这两个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会说明这点。
)人与物的关系:首先,我先解释一下人与物在我思维中的定义。
人,即我,独立存在的,指我这个人和我这个人所拥有的思想。
物,即非我,独立存在于我之外的,即外物。
打个比方,如果我是一个圆心,圆弧之内是我,之外为非我,圆内成为我独立活动或因外物关系而产生某种行为的范围。
这样看来,平日所说的别人使也划为物。
有人或许在这个时候就要问了,你怎么不将其分为人与人和人与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我要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许我对别人的想法和别人协作活动都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如同人与物之间产生的活动,仅是动作和思想的活动,因此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人与物的这种关系就决定了他们之间产生的某些影响。
我们都生活在人与物的空间中,因此作为亲身体验的我们,非常了解这种关系,和这种影响。
因此,我也不必多说,但我强调一件事,即生活就是这样。
乍读“生活就是这样”,或许你们会读出许些无奈。
你们不妨多读几遍,看看能将自己的生活读出几种味道。
生活,是每个人以个体独立的方式而存在,不同的人拥有对生活不同的味道,希望我们能读出幸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部分本来被包括在人与物的关系里面,但别人作为特殊的物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
了解别人,和了解自己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所存在的精神活动。
这些活动是人内心发出的,当其对隐藏的时候,我们只能从外在的表现了解在某点的思想活动,或者说是情绪活动,而这种了解只是另一种思想或情绪活动,而且这种了解只是自己的主观活动,所以去猜测别人的活动,就显得困难。
心里学上的研究,一般存在对大众的调查性,或许能说明许多人的心里活动,但从以上说的中,就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对自己生活和对别人活动的思考又留给了我们自己,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回事。
人的自私性。
人本身就是自私的产物。
因为我们都在为自己活着。
我们是生活的小体。
说到这里,在座的或许有这一个想法:讲了这么多,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嘛。
是的,什么都没有说。
但在这里我只留下一句话,即“对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活动的思考留给了我们自己”。
因此,一切关乎心理,关于生活的问题,并不是心里和生活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这种问题有大众解法,即用心理学或是其它学科能够给予解释或解答,还存在独特的与个性的解法,即自己的答案,而后这者在思考人的生活中具重要作用。
因此,“留给自己”则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思考下面的一段对话(在晚上10点左右,男孩给一位女孩打电话了,男孩和女孩认识有一段时间了---这是对话存在的前提。
):男孩:也不知道这几天是怎么啦,总是睡不找,你呢,这几天怎么样?女孩:很好啊,你可能是事情想多了吧,总感觉你那么闲。
男孩:哪有啊,我也很忙啊。
先不说这个啦,你就说说看有什么着撒。
女孩:不要想一些事情了。
睡觉就睡觉啊,实在睡不着就念1,2,3…...男孩:拜托,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老套。
女孩:老套吗?我感觉挺好的,要不你就念我名字好了,我的名字。
男孩:行吗?再说你这名字念起来还蛮搞笑的。
女孩:有吗?哪有啊,我觉得挺好的。
男孩:(很诙谐地说)就怕出现什么意外。
女孩:什么啊。
怎么会有意外呢?男孩:不说这个了.......大家想想,男孩最后说出现意外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意外出现呢。
这个问题我们留着下面我就说说,关于学生恋爱,我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学生在这个时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有着自己特殊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方向。
其中恋爱观的形成也是一个方面。
当我在为这种恋爱找一个比喻时,我找到了“寄生共生”我来解释一下。
在我们身边有几种恋爱形态(这里的几种形态,并不是那些学者说划分的形态,我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我只能用我的能力说出我的划分),其中在这里我们谈谈关于感情的寄托和感情的归属两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是最为正常的恋爱,因为在我知道的几种恋爱中,有一些是完全建立在物质之上的,我认为这是一中非常不正常的“交易”,或许他们是为了一些自己认为值得的目的,我们就得承认这种存在。
这不是我今天要说的,我们就不去管了。
感情的寄托是一种感情的存放,它存放深度没有归属深。
存放是一时的,是短暂的。
而一种归属是接近婚姻的感情存放。
所以我将它们分开。
我们知道寄生与共生是怎么的一回事:寄生虫在寄主身上,吸取它们的营养物资,对寄主产生非常微妙的伤害,一段时间之后,寄主就会死亡;而当一种寄生虫与寄主是共生的时候,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或者说在宿主的一生中都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反而对宿主有益。
从这点出发,我们看到了一点:感情的寄托是一种寄生在寄主上的感情,感情的归属是两个生命的一种有艺术的结合。
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恋爱是一种感情的寄托,还是一种感情的归属呢?在这里我必须再次提出的是,我们现在考虑的恋爱不是一种“交易”的恋爱。
那我们就接着聊。
当然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存在的,我只是为了让你们有一个思考。
我说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存在是因为:对于来说,我们不可能达到感情归属的艺术结合。
我们没有条件,为了安全起见呢,我就说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毕竟在现在的学校里,有出现“交易”的恋爱。
好了,上面我说了,感情的归属是接近婚姻的感情存放,在我们学生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感情存放呢?我想答案也是肯定的。
我只是说感情的归属是接近恋爱的感情存放,而不是说当达到感情归属之后,就要结婚了。
我们不是经常听说过,两个人为了爱情而奋斗的故事吗?这就是一种归属,这种归属是因为心中有共同的目的,为了什么就是他们感情得以归属的条件,也是基础。
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在学生中,最普遍的感情(指同龄人之间的男女感情关系)则以这种感情的寄托为主。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关于这份感情。
学生的感情寄托是一种依赖情绪。
我们知道,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就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情怀。
当然,下面的说法我有点不太相信,说出来仅供参考。
在我上过的几天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老师曾经给了这样的观点,她说:我们小的时候的这种依赖情绪是非常奇怪的---它出现了性别的求异性。
也就是说,男孩子对其母亲有好感,而女孩子则对其父亲有这样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在某些情况下变得强烈,比方说在父母很亲热的情况下,而这种情绪则随着不断长大变得淡薄,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曾经有个这种情怀。
但我不知道,到现在也没有办法知道,毕竟那时候的我们还小,到现在存在记忆的东西很少。
因此,至于有没有这种情怀,我不好说。
但是我敢肯定的是:假如我们有过这种情怀,我们的这种情怀的确在变弱。
而这种变弱的情怀随时间发生了转移,这种转移的方向则是同龄或近乎同龄的异性。
当我,我们进入学校,认识许多同学,在远离父母,又接近异性的情况下,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异性就有了依赖。
这种依赖,或者说是寄托又有许多情况(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个话题很庞大了),在这里我只谈谈两种情况。
我们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两种非常明显的现象:一、漠视恋爱,二、热衷恋爱。
漠视恋爱的人群有着自己在生活和在学习上的寄托点,他们大多对恋爱不了解,对异性不了解。
在他们的生活中,几乎没有私下与异性交流的活动,或许还有点逃避异性。
当然,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对别人的外在表现的判断往往有点困难,或者说对他们的判断有时候是不准确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很有趣的事情。
实际上,在他们(那些被定义为漠视恋爱的人)看来的恋爱是建立在一种很暧昧关系上的,比方说男生和女生走得很近,已经有或者将有暗示他们在恋爱的地步。
这些正是我所说的寄生关系,只是他们没有发现,而是认为非常正常。
而当他们静下来想想这种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这种关系已经是一种寄托,也就是寄生关系了。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问了我同学一个问题----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没----我只是随便问问,但他的回答让我有了想法。
他说:“我不关心。
”因为在上课,我就没有去问原因,我也知道没有必要去问。
事后我想了一下,他现在的生活---感情生活(在这里,我又得插上一句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与其想对应的感情生活。
),我发现他正处在我所说的漠视恋爱之中。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感情有寄宿现象。
假如有这么一种假如存在的话,一个人能将其经历按照一定的关系分给他所关心的事,不知道在他们的这种感情生活上能有多少,假如他没有其他的什么事(当然这种假如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的,但当一个人只关心感情生活,即他在做其他的事的时候总想着她的话,那么这种假如又是成立的),那他就可以想想感情,那么他能想到什么,就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范围了。
在座的,应该有学心理学的,这些问题,或许可以用心理学解决。
所以,在这里我只能说,一种关系的原本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去关心而已,我们也都会认为去这也是正常的。
在我写同名的文章的时候,我没有去想这么多,我只是写我想到的文字,现在我想了许多,我将我们心中的这个感情分细了,很多感觉也变得明了了,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在这里只是作一点点的说明。
回到我们的话题,你们又会问了。
就连正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他们都不知道,或者说都不关心,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对这样的问题,我并没有很有说服性的回答,但我可以说的是,在我前面讲了,我们不能准确的知道别人的想法,但当我们将自己或者理想中的自己放在同样的位置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那是怎样的感觉。
我还说过,在对心理学对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总是从许多事例中找到相同的观点。
所以,一种从众多中得到结论的方法,看似没有个别的独特性,但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在这里,也请容许我使用这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