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能力)【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

A.学习B.反应C.意识D.技能【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2.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

”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作用。

A.决定B.依存C.能动D.调节【答案】C【解析】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其原因就在于人的主观性。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在一定的心理作用下,糠变得甜而蜜不甜说明了心理对行为的积极能动性。

3.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

A.情绪和情感B.兴趣C.意志D.需要【答案】D【解析】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当需要对人们的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D【解析】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可以使用调查法。

调查法经常用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情况。

隐秘的行为很难进行测量、观察或者实验,但可以通过匿名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5.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位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的是()。

A.马斯洛B.冯特C.弗洛伊德D.华生【答案】B【解析】马斯洛、弗洛伊德、华生分别是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6.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动力D.心理特征【答案】B【解析】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统称为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又统称为心理现象。

7.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研究()。

A.外显行为B.心理机制C.意识经验D.意志过程【答案】B【解析】认知主义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是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认为心理学要研究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尤其是心理活动机制。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反映答:反映是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反映特性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

随着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反映的形式也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但是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基础,它含有低级的反映形式,又不等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具有自己的反映特点。

2.意识答: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

意识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环境的意识。

3.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事物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是借助于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4.意识的觉知性答:意识的觉知性是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状态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身存在,自己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和谐与否,以及自己对他人和客观事物所抱有的态度、从事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

5.意识的能动性答:意识的能动性功能是指人积极主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功能表现在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三个方面。

二、问答题1.试述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答:(1)动物心理的发生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动物心理发生的不同反映形式有:①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无生命物质具有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只具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②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有生命物质特有的,与无机物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物反映形式。

感性性使生物体才能得以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维持其新陈代谢机能的正常进行,使个体得以生存和种系的发展。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0章~第12章【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0章~第12章【圣才出品】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独白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语言是指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 言。它表现为报告、讲稿、讲课等形式。A 项,对话语言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 言活动。B 项,书面言语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语。D 项,内部语言是一种 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13.下列对内部言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B.没有外部言语就不会有内部言语 C.没有内部言语的参与,就不能顺利进行外部言语活动 D.内部言语具有隐蔽性、展开性、计划性等特点 【答案】D 【解析】内部言语是与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等密切联系的高级言语活动,具 有非交际性、隐蔽性、语法不规则、表达简练、不连贯等特点。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
2.隐蔽性是( )言语的特点。 A.对话 B.独白 C.书面 D.内部 【答案】D 【解析】内部言语是指伴随着个人思维活动和感情产生的不出声的非交际言语。内部言 语是与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等密切联系的高级言语活动,具有非交际性、隐蔽性、 语法不规则、表达简练、不连贯等特点。
1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听者对材料的感知不受上下文影响时,用清晰度;当听者对材料的感知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时,
则用可懂度。
10.言语听觉中枢部位位于( )。 A.威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 C.角回 D.艾克斯勒中枢 【答案】A 【解析】语言运动中枢位于布洛卡区;言语听觉中枢位于威尔尼克区;言语视觉中枢位 于角回。
11.能够写字读报,也能够听懂他人说话的意思,但说话勉强、吐字困难、语句不通。 由于言语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失语症称为( )。
7.威尔尼克区受损后,将引起( )。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3章~第15章【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3章~第15章【圣才出品】
2.在下列选项中,有关动作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运动是连续的,是动作的组合 B.运动具有一定动机、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 C.运动主要由运动技能实现 D.动作不受他人和当代人创造的对象所制约 【答案】ABC 【解析】动作是具有一定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动作是可分解的,运动则是连续 的,是动作的组合。运动是具体的,而动作则是笼统的。运动主要由机体的运动技能来实现, 动作则带有社会性,受前辈人和当代人创造的对象制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3 章 技 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 )。 A.性格 B.气质 C.技能 D.能力 【答案】C 【解析】A 项,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 个性心理特征。B 项,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 稳定的心理特征。D 项,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答案】C 【解析】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 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学生在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 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是心智技能的不同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8.借助内部言语在人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 A.动作技能 B.认知技能 C.社交技能 D.情绪智力 【答案】B 【解析】认知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 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所以 有时也叫思维技能。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 系统,如书写、打字、弹琴、体操、操纵机器等。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表象和想象)【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表象和想象)【圣才出品】

第8章表象和想象一、名词解释1.表象答: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2.遗觉象答:遗觉象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几乎与感知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似乎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

通常,较为多见的遗觉象是视觉表象,但一些研究也发现了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和味觉遗觉象等。

3.想象答: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直观形式呈现人们头脑中的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而不是言语符号。

4.创造想象答: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预定目的,通过言语符号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5.灵感答: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灵感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

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创造者长期形成的创造习惯有利于灵感的出现。

另外,灵感突然产生而又瞬间即逝,若不注意捕捉就会失之交臂。

6.理想答: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如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贡献,就是许多当代青年的理想。

树立崇高理想对于个性品德的培养、人生观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

7.幻想答: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能够体现个人的愿望,是个人向往的形象;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性格)【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性格)【圣才出品】

第16章性格一、简释下列名词1.性格答:性格是指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的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

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有一定可塑性。

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与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紧密相连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性格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差异。

2.性格特征答:性格特征是指性格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态度特征答: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有,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5.性格的情绪特征答: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情绪持久性特征;主导心境特征。

6.性格的理智特征答: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称为能力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有,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7.性格类型论答:性格的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是指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其实质是强调性格类型之间的质的差异。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

5.投射法测验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 B.格式塔
2 / 42
圣才电子书
wHale Waihona Puke
C.机能主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精神分析
【答案】D
【解析】投射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态度、愿望等个人特征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对外
界事物的反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方法的机理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外射机制,即
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通过明确的问题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当面对
意义不明确的刺激任其随意反应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和需求流露出来。
6.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 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答案】B 【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A 项,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C 项,性格的情绪特征 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D 项,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2.16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提出者是( )。 A.冯特 B.荣格 C.巴甫洛夫 D.卡特尔 【答案】D 【解析】1949 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 了“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3.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 )。
1 / 42
圣才电子书

10.代表一个人人格中最典型、最概括、最具独特性的人格特质是( )。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答案】B 【解析】一个人人格中最典型、最概括、最具独特性的人格特质是首要特质,它在性格 结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 相同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 5~10 个。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气质)【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气质)【圣才出品】

第15章气质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A.个性B.气质C.性格D.人格【答案】B【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的体液说的提出者是()。

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里特【答案】D【解析】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认为,人体内部有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

根据何者在人体体液的混合中更占优势,可以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3.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

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里特【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多维特性的反映。

他提出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这三个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神经系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强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相当于黏液质;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止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4.()主要是先天的。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答案】A【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5.孤僻、迟缓、体验深刻主要是()的特征。

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答案】D【解析】抑郁质性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像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6.活泼好动、热情、外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主要是()的特征。

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答案】A【解析】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第14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需要的论述错误的是()。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答案】B【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即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中得到满足。

没有客体、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2.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这不是()。

A.自然需要B.社会需要C.获得性需要D.精神需要【答案】A【解析】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它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也称为生物学需要,是我们的生理和生存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

这些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需要,因为是在社会中学习培养起来的,一般也就是精神需要和获得性需要。

3.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答案】C【解析】马斯洛认为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为实现理想和事业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即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4.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A.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U形曲线关系B.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C.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D.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答案】B【解析】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意志)【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意志)【圣才出品】

第12章意志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A.思维B.知觉C.意志D.情感【答案】C【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行动前提的是()。

A.克服困难B.目的性C.随意运动D.创造性【答案】B【解析】意志行动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

人们首先确定某种目标,并以这种目标来调节行为,这是意志行为的前提。

3.“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所描述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B【解析】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型)是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4.有人欲跳槽到新的单位,是由于新单位有高薪和优厚福利条件,但是,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不容易适应。

若留在原单位,有习惯的工作环境和良好人际关系,但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差。

这种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D【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5.个体意志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意志特征B.意志行为C.意志品质D.意志过程【答案】C【解析】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它们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贯彻始终,并构成人的意志的性格特征。

6.与“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答案】C【解析】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固执。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知觉)【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知觉)【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6章 知 觉
Hale Waihona Puke 一、名词解释1.知觉 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但是,不能把知觉单纯地归结为 感觉的简单总和,因为知觉除了以各种感觉为基础外,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其中语言在知觉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知觉还受到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动机、 需要、情绪和态度等影响。 2.知觉链 答: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称为“知觉链”,每一个环节都是人们形成正 确知觉所不可缺少的。知觉的五个环节包括,外界环境、中介物、刺激物与感觉器官之间相 互作用的过程、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大脑对传入皮层相 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3.知觉整体性 答: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 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知觉整 体性就是人把事物各部分属性综合起来,从而能够整体地把握该事物。 4.知觉选择性 答: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 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并不都进行反映,而只对其中某些 刺激加以反映,这样才得以把注意集中到某些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刺激 的干扰,从而更有效地感知外界事物,适应外界环境。 5.知觉理解性 答: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 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 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知觉恒常性 答: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 过程。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知觉恒常性、明度和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等。 7.双眼视差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知觉)【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知觉)【圣才出品】

第6章知觉一、单项选择题1.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

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这种现象叫()。

A.运动后效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答案】C【解析】诱发运动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一般说来,视野中细小的对象看去在动,而大的背景则处于静止的状态。

例如,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2.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

A.大小错觉B.方向错觉C.线条弯曲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答案】B【解析】错觉的种类很多,比如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其中线段发生错位是方向错觉,如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

3.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复杂的环境中把桌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的背景。

4.飞行员驾驶飞机在海上飞行时的“倒飞错觉”是()。

A.图形错觉B.形重错觉C.大小错觉D.方位错觉【答案】D【解析】“倒飞错觉”是指飞机实际在平飞,但飞行员却感觉自己的飞机在倒飞,自己也倒悬在空中飞行,称为倒飞错觉。

海上飞行时把蔚蓝色的海平面当做天空或夜间飞行时把天上的星星当做地面灯光而发生倒飞错觉。

倒飞错觉是对方位的错误判断,因而是方位错觉。

5.听同样一个报告,懂行的人和不懂行的人相比,结果大相径庭,这符合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答案】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经验多的人,对报告有全面的了解,因而得到的信息多;而不懂行的人没有经验,无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因而获得的信息少。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性格)【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性格)【圣才出品】
4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9.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理论必须有阐明能够代表个体生活综合的测量单位。这种测量 单位是( )。
A.人格特质 B.人格特征 C.人格类型 D.人格特性 【答案】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性格特质论的创 始人。他认为:人格理论必须有阐明能够代表个体生活综合的测量单位。这种测量单位被他 称为人格特质。从而将人格理论从探讨个体的人格类型上质的差异,转移到人格特质量上的 差异。
A.气质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答案】B
【解析】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在后天社
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
个人的道德风貌和人格状况。
4.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将人格分成几层,不包括( )。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C.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答案】C 【解析】卡特尔提出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C 项,首要 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是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通过明确的问题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当面对
意义不明确的刺激任其随意反应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和需求流露出来。
6.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 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答案】B 【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A 项,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C 项,性格的情绪特征 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D 项,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表象和想象)【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表象和想象)【圣才出品】

第8章表象和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想象活动的基本成分是()。

A.概念B.表象C.语词D.动作【答案】B【解析】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因此它的基本成分是表象。

2.表象的概括是一种()概括。

A.本质B.形象C.语词D.动作【答案】B【解析】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

3.表象的直观性表明它接近于()。

A.思维B.记忆C.感知D.想象【答案】C【解析】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这说明它接近于感知。

4.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各种暂时神经联系痕迹以不同方式组合,这种生理机制用来解释()。

A.想象B.表象C.记忆D.思维【答案】A【解析】各种暂时神经联系痕迹以不同方式组合,这种生理机制是想象的机制,组合在一起的痕迹诞生新的形象。

神经联系的不断加强和恢复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5.在读完《阿房宫赋》后,脑海中浮现出气势雄伟、风格奇特的建筑形象,这是()。

A.表象B.想象C.幻想D.幻觉【答案】B【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新形象既可以是主体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新形象。

具体的来说,题干中描述的属于再造想象。

A项,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C项,幻想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

D项,幻觉是主体对脱离客观事物刺激的虚幻反映。

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的是()。

A.灵感B.原型C.梦D.顿悟【答案】C【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记忆)【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记忆)【圣才出品】

第7章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的记忆属于()。

A.感觉记忆B.工作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答案】D【解析】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答案】D【解析】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3.能够将记忆好坏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是()。

A.信息输入B.信息编码C.信息存储D.信息提取【答案】D【解析】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主要有:①信息编码,指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②存储,指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③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4.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具体特征、人名、地名、定理、定律等信息的记忆是()。

A.情绪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陈述性记忆【答案】D【解析】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例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A项,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B项,程序性记忆是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主要包括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两部分。

C项,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5.证明感觉记忆容量较大的研究方法是()。

A.全部报告法B.部分报告法C.自由回忆法D.序列回忆法【答案】B【解析】斯伯林使用的局部报告法证明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6.“潜移默化”的记忆过程属于()。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内隐记忆【答案】B【解析】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圣才出品】

第2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突触小泡(synaptkvesicle)的功能主要是()。

A.控制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B.修复髓鞘C.存贮神经递质D.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发生传递的接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化学过程,依靠的是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

在突触前膜中包含许多突触小泡,用来储存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

2.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

A.小脑B.大脑基底部C.延髓D.桥脑【答案】C【解析】延脑(延髓)支配着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称为“生命中枢”。

这里受伤会引起立即死亡。

3.损伤大脑颞叶(temporallobe)最有可能使伤者不能从事的职业是()。

A.音乐家B.演员C.建筑师D.画家【答案】A【解析】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若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受破坏,即使双耳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听觉而成为全聋。

4.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是()。

A.社会环境B.神经系统C.家庭环境D.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所以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5.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最重要部位、人的心理活动控制与调节的中心是()。

A.小脑B.脑干C.大脑半球D.间脑【答案】C【解析】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最重要的部位,负责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A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B项,脑干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D项,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感觉的中继站,下丘脑在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6.下列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

A.延脑B.脑桥C.中脑D.间脑【答案】D【解析】通常把延脑、桥脑、中脑称为脑干。

桥脑有时也被称为脑桥。

7.()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细胞B.脑C.脊髓D.大脑皮层【答案】A【解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1章情绪和情感一、名词解释1.情绪和情感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

2.道德感答: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产生道德感的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

道德情感在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三大类。

3.美感答: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阶层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对各种事物的美的感受也不同。

美感的特点包括,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美感是一种倾向性的体验。

4.心境答: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醒后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的情绪体验。

5.激情答: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所引起,也与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分抑制有关。

激情发生时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哭泣呼号、手舞足蹈等,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不流畅。

6.应激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应激对人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应激引起的身心紧张有利于主体权力解决紧急问题,有时应激造成的紧张会阻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

7.惊奇和兴趣答:面对陌生、奇特且并未发现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时,个体会产生惊奇感,进而产生探究该事物的兴趣。

惊奇和兴趣是中等程度的肯定情绪体验,它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心理动因,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注意)【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注意)【圣才出品】

第4章注意一、名词解释1.注意答: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2.无意注意答: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它往往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3.有意注意答: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4.有意后注意答: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5.定向反射答: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这一现象被称为定向反射。

定向反射活动时,人除了朝着刺激的方向转动眼睛和头部外,还会出现植物性反应和脑电反应。

6.优势兴奋中心答:优势兴奋中心是大脑皮层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具有适度的兴奋性,旧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形成和分化,因此能够充分揭露注意对象的意义和作用,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和完善的反映。

7.注意的稳定性答: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可以用某一时间范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

注意稳定性的标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高效率。

在注意的稳定中可以区分出狭义的注意稳定性和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8.注意的广度答: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包括,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9.注意的分配答: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问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注意)【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注意)【圣才出品】

第4章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答案】D【解析】“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分配。

根据双加工理论,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2.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答案】A【解析】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过滤器理论。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

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外面,从而完全丧失了。

3.夜晚的霓虹灯广告主要在于吸引人们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转移【答案】A【解析】夜晚的霓虹灯靠自身的新异性,引起人们被动的注意,既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是一种无意注意。

4.考生在奋笔疾书答卷时,飞进考场的麻雀并没有引起其注意。

这种注意特征是()。

A.稳定性B.指向性C.选择性D.集中性【答案】D【解析】注意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麻雀并没有引起考生的注意,是注意集中性的表现。

稳定性是注意的品质之一,是注意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选择性是注意的功能之一,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后该指向那些有意义、符合需要、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或信息。

5.听表走动的滴答声,会感到时有时无。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注意现象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能力
一、名词解释
1.能力
答: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紧密联系着。

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从事某种活动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是个人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能力有两种涵义,包括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一个人的潜在能力。

2.智力
答:通常将一般能力的综合体视为智力。

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才能
答:才能是指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例如,教师要有较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些能力的结合就是教师的才能。

才能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它是多种能力最完备的结合,使人能够创造性的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4.一般能力
答: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

它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
是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5.特殊能力
答: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

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特殊能力,但其中有一两种特殊能力占优势。

6.创造能力
答: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答: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人格特质及智能进行大量因素分析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智力结构理论。

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主要包括识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主要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

8.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
答: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包括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情境亚理论。

其中,成分亚理论阐述解决问题时的各种心理过程,被认为是智力三元结构的核心;经验亚理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和心理操作的自动化过程;情境亚理论,说明智力在日常环境中具有适应当前环境、选择更恰当的环境和改造现实环境的功能。

9.智力的PASS模型
答:达斯和纳格利里提出智力的PASS模型,认为个体的智力活动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这三个认知功能系统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又执行各自的功能。

注意-唤醒系统起着激活和唤醒作用,处于心理加工的基础地位,使大脑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影响个体对信息加工等;编码-加工系统对信息进行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的主要操作系统,因为智力活动的大部分“实际动作”是在该系统进行的;计划系统是处于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系统,从事智力活动的计划性工作,与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中的元成分相似。

在智力活动中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并且起着监控和调节作用。

10.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
答:加德纳指出智力是个体用以解决问题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智力是复杂而多维的。

他提出7种不同的智力,分别为: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这7种智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这7种智力彼此有正相关,彼此独立。

11.超常儿童
答:超常儿童是指儿童的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突出发展的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的儿童。

超常儿童个性发展的速度比常态儿童快得多,个性发展水平也明显地高于常态儿童。

超常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比较好,情绪比较稳定,意志坚强,喜欢并善于智力活动,动机效能高,特别是成就动机的水平较高等等。

12.低常儿童
答:低常儿童是偏常儿童的一种,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低常儿童心理机能的各个方面都表现为发展水平低下。

他们感知觉辨别力差、速度慢、范围狭窄、内容笼统、贫乏;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言语发展迟滞,并往往带有明显的外部生理特质。

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遗传性疾病、后天损伤、环境不良等均有关
系。

13.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答: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一种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个年龄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的年龄量表。

量表的项目是按年龄分组的编制的,每个年龄组的测验都由6个项目组成,内容包括绘画、折叠、给单词下定义、判断词义、回忆故事、进行推理活动等许多方面;随着年龄的上升,项目的难度也逐渐增加。

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来测量人的智力,首先要计算出人的智力年龄,简称智龄,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

孩子的智龄越大,他的智力发展水平就越好。

智龄的大小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否超过了另一个孩子。

智龄相同的两个孩子,由于实际年龄不同,他们的智力是不一样的。

14.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答: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出的测验智力的一种量表。

他编制的各种智力量表都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

他首创离差智商,用以代替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主要包括三套量表,适用的年龄范围从幼年到老年。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不仅可以算出被试的全量表智商,而且还可以算出被试的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以及各种分测验的量表分;不仅可以了解被试的一般智力高低,而且还可以了解被试各种智力的高低。

15.能力的早期表现
答:能力的早期表现又称人才早熟。

能力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等领域中最为常见。

能力的早期表现,一方面是有良好素质基础,同时与其环境的早期影响,家庭的早期教育和实践活动都有密切关系。

16.中年成才
答: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中年人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敏锐、少保守,既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又有丰富的基础知识
和实际经验。

中年期是个人成就最多,对社会贡献最多的时期。

一般认为,30~45岁是人的智力最佳年龄阶段,其峰值在37岁左右。

二、问答题
1.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答:能力和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为
(1)区别
①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②二者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

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地积累,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2)联系
①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得当、方法合理的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发展着能力。

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②掌握知识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能力和知识密切联系着,相互促进。

能力是人获得知识的基本条件,个人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性格特征等都影响着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

2.评述当代的几种主要智力结构理论。

答:当代主要的智力结构理论有:
(1)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①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考虑。

a.操作
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

操作有6种:识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b.内容
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

内容有5种: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

c.产物
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

产物有6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

②评价
a.优点
与传统的智力结构理论相比,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能更好地说明创造性。

在“操作”维度上包容“分散思维”为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智力作出了贡献;他还为测量分散思维编制了新的测验,这就为研究人类的创造性提供了工具。

他的智力结构理论引导人们去探索新的智力因素。

b.局限性
吉尔福特否定智力的普遍因素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受到心理学家的批评。

(2)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①主要观点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智力层次结构模型,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