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布局
其二、使城镇具有更为集中紧凑的核心
A
B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双向布置,城镇单向发展
工业单向布置,城镇单向发展
C
D
工业 工业集中单向布置,双向 A 工 发展;居住区呈弧形发展
工业
工业双向布置,城镇 向双侧发展
工业区
现有居住区
发展居住区
某大型水利枢纽城镇
有 集 中 紧 凑 核 心 的 布 局
2、建制镇按职能划分 3、村镇按国标的层次划分
村庄分:基层村、中心村 集镇分:一般镇、中心镇
三、小城镇规划的编制
1、建制镇的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
县城镇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镇域规划 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其 他 建 制 镇 总 规
镇域—指行政建制镇行政管辖的区域范围
镇区—指行政建制镇的建成区
镇区规划图
镇区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6-5
城镇发展和布局中应强调的问题
一、必须充分考虑城镇的发展 1、城镇发展中常出现的问题
A) 按 5 万人规模的城市形态
B) 重新规划按15万人发展方案
2、城镇规划布局的弹性问题
A、第一期 只有区内上、下班交通
工业用地 区内上下班人流
居住用地
区外上下班人流
4
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城市对外交通设施是否高效服 务城市又同时对城市发展不形成障碍;城市道路系统是否 完整、顺畅、高效、合理
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 结构、关键设备布局是否合理;高压走廊的走向对城市是 否有影响
5
城市基础设施
6 7 8
城市安全与环境 是否有利于城市抵御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及火灾、 质量 空袭等人为灾害;是否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技术经济指标 城市开发建设的投入产出比例等经济效率是否高效、合理 分期建设与可持 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分期建设;是否留有足够的进一步发展 续发展 的空间
城市规划原理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补 充
一、城市工业用地布局
(参见《城市规划原理》P.106—120) 工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
该城的总设计师名叫奥斯卡·尼迈耶尔。 他不仅是一名具有强烈民主自由精神的 建筑设计专家,而且是一名共产党人。
巴西利亚最年轻的遗产
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 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 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 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商业都市的繁华 与喧闹,但是,其匀称合理的城市布局、新 颖别致的建筑构思以及富含寓意的艺术雕塑, 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 遗产”。在众多历史悠久、辉煌璀璨的世界 人类文化遗产中,巴西利亚可算是一个最年 轻的城市了,那时它只有27岁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 有序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 展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1) 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2) 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3) 社会结构的演化 4) 二、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协调发展 (例书P231) 5) 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6)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碗口”向上的是众议院,“倒扣的碗” 是参议院,“一对筷子”是议会大厦
阳光大教堂
主要公共建筑均出自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 耶之手,他的设计风格被概括为“自由形式 的现代主义”,以想象大胆奇丽著称,极富 雕塑感。议会大厦和参、众两院的形状像 “一双筷子两个碗”,议会大厦由两座240米 高、并排而立的大楼组成,中间有通道相连, 联邦众议院像一只碗口朝上的大碗,有人说 是象征“民主”,参议院则是一口倒扣的大 碗,象征“集中”。又如巴西利亚大教堂, 其承重柱是16根抛物线形状的混凝土支柱, 远看仿佛印第安酋长用一束羽毛编成的头冠。
城市总体布局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第一节概念一、城市结构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城市结构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空间结构等。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二、城市形态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
城市形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或为规划的建设的结果。
这两者往往是交替着起作用的。
第二节城市总体布局模式一、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优点: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紧凑,节约用地;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问题:近期和远期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近期虽然紧凑,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中小城市应鼓励集中发展。
1、网格状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2、环形放射状这是最常见的城市形态,由放射形和环性的道路网组成。
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
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最大的问题在于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
用地规整性差,不利于建筑的布置。
不适于小城市。
华盛顿,方格网与对角线的城市规划结构模式。
大同,方格网城市规划结构模式西安,典型的方格网的城市规划结构模式伦敦市区环加放射线的路网系统巴黎区域(内城)环加放射线的路网堪培拉采用八角形与放射轴线的城市发展模式。
该规划密切地结合地形以构成城市轴线,由八角形的稽核图形和放射线路网把城市图形与建筑物组合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2、空间、土地、产业、 社会结构的整合
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形象的魅力
1、城市功能与结构的高 度概括
2、映射城市发展的持续 与继承
3、鲜明的城市个性与景 观特色
1、政府的决策 2、功能的体现 3、市民价值观的变化
1、人与自然地和谐 2、传统与现代并存 3、物质与精神文明并进 4、城市设计的成果
二、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
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 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
本较高。 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1、组团状 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 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 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 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 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 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 得其所。 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 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 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 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 组团之间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4、环状 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 环状分布。 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 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 主要案例:浙江台州
5、卫星状 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中心城 市有极强的支配性。 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 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 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 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 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 段的影响。 主要案例:London、上海等。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的积极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现
代化,使城乡逐渐融合,达到城乡的共同繁荣。
2018/9/27 10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总体布局要综合考虑
协调区域城乡发展、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和建筑环境的 整治与发展,从而促进多层次的地区交流与合作,增强区域性商
形态
城市形象的魅力 城市功能与结构的高 度概括 映射城市发展的持续 与继承 鲜明的城市个性与景 观特色 政府的决策 功能的体现 市民价值观的变化
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 系统对外部作用的秩 序和能力 功能缔造结构
涵义
城市问题的本质性根源 城市功能活动内在联系 结构的影响更为深远
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的主要功 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它是研究城市各项用地之间的
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
城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系。根据制定的城市 发展纲要,在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市各组成
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发展序列,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
大阪都市圈布局构思
大阪中心城基本格局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中的综合协调
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要从宏观经济背景加以分析,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 式的根本性转变,指导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工业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工业门类齐全,产品的数量和 质量已能满足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工 业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重要过渡时期。但一些结构性问题已 凸现出来,例如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东西部发展的平衡协 调等问题。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4、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通常是城市主要公共建筑物分布 最为集中的地段,是城市居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公共生活的中心,是城市居民活动十分频繁的 地方。此中心包括社会政治公共活动中心、科技教育 公共活动中心、商业服务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公 共活动中心、体育公共活动中心等。 各类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一般都由一组建筑群和开放 空间的组成,要使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建筑物、绿化、 雕塑及广场的布置与自然人文环境的特色协调,融为 一体,既要满足实用、经济的要求,又要体现建筑空 间艺术审美的要求,还要能表现出城市空间艺术上的 协调与展现出城市功能、技术和艺术的三位一体的完 善效果,以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要。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要求城市各主要用 城市总体布局
地功能明确,各用地间相互协调, 城市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总体布局必须具备长远观点和科学预 同时有安全便捷的联系。城市总 与改善,有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景 见,力求方向明确、留有余地。对于 一、基本原则要求: 体布局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江 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要认真选择 城市总体布局应在充分发挥城 远期规划,要坚持从现实出发,充分 河水系、城市道路、绿地林带等 城市水源地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场地的 市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力争节约 利用现有物质基础发展新区,对城市 1、立足全局,讲求效益,以城市的整体效益作为布局准则; 空间来划分功能明确、面积适当 位置,防止天然水体和地下水源遭受污 用地,缩短各类工程和道路的 近期建设,必须以远期规划为指导, 的各功能用地。同时应在明确道 染;要慎重地安排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 2、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达 坚持紧凑、现实、由内向外,由近及 路系统分工的基础上促进城市交 的位置,防止由工业生产与交通运输所 到各类用地布局的集中紧凑, 远,成片开发。并在各规划期内保持 通的高效率,并使城市道路与对 3、城乡结合,注意区域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统筹安排; 生的废气与噪声干扰;要注意按照卫生 方便城市管理、城市生产和居 城市总体布局的相对完整性。 外交通设施与城市各组成要素之 防护的要求,在居住区与工业区、对外 民生活。 4、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间均保持便捷的联系。 交通设施之间设置卫生防护林带;要注 意加强建设绿化建设,尽可能将原有水 5、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由于城市总体布局的 面、森林、绿地有机地组织到城市中来, 综合性很强,要立足城 在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6、远近期结合,兼顾旧区与新区发展的需要;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因地制宜地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市全局,符合国家、区 时,要从综合分析中,分 7、保护环境、美化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域和城市自身的根本 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尽量满足能够反映城市性 利益和长远利益发要 质的主要建设用地和重大 求。取得社会、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进而 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促成各组成要素的有序布 局。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形态的探求不仅是 模式的追求,而是一种 发展战略研究,它来自 更高的目标的追求”(吴 良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 市成败、兴衰的标志,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 方面。
第二节、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城市的功能,结构与形态
• • • •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二、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三、城市形态 四、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1、雅典宪章(1933):城市的功能为居住、工作、游憩 和交通,认为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 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城市不是一系列孤立的组成 部分的简单拼凑,而应是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环境。 3、城市功能的多元化表现:
(4)积极制定和推行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建设 政策。
– – – – – 建设重点项目的确定 建设基金的筹措与分配 管理体制的改革 城市户口政策与外来人口的管理 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等等
二、城市上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城市的现代化,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城市的现代化,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1、城市下部结构:通常是指城市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
绪 论
几点涵义:
•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 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主 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 •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长远合理发展的基础性、全 局性工作,做到远期发展与近期规划的协调。
•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 经济、环境综合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 步,规划布局也是不断发展的。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①指各档次内允许规划比现状人均用地增加或减少的数值。
城市单项建设用地可按下列范围确定:
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6 ㎡。 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9~22㎡,特殊情况不得大于26 ㎡。 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特殊情况不得小于7 ㎡。 绿地每人不得小于9㎡,其中公共绿地不得小于7㎡.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22%~32%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15%~25% 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9%~14% 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8%~15% 大城市的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应取规定的下限。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功能是活力的表示,也可以理解为活动的过程。 1933年现代国际建筑协会的主题是“功能城市”, 发表了《雅典宪章》,明确指出城市的四大功能是 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不应为了追求分 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当前,城市功能多元化:综合服务功能,社会再生 产功能,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物 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二、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推进城市现代化,旨在建立生态环境高质量、基础设施 高效能、管理和社会服务高水平的所谓“三高”的现代 化城市。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按照价值规律,对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可分为三类: (1)生产经营型:这类设施直接为生产与流通领域提 供服务,并通过产品的价值获得经营收入。如:给水、 煤气、热力、桥梁、停车场、污水排放及处理,垃圾运 输及处理; (2)经营服务型:如公共交通、公园等社会公益性较 强、又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以补偿有效经营基础上的 成本为标准,通过收费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及财政补 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其管理费和简单再生产的资金。 (3)社会服务型:如雨水排放、绿化、防灾,这类设 施面向整个城市社会,其价值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而不 能取得直接经济收入,一般由国家的城市税收中补贴。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三、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 力因素。城市的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构成 的主体,分别以经济、社会、用地、资源、基础设施 等方面的系统结构来表现,非物质的构成要素如政策、 体制、机制等也必须予以重视。结构强调事物之间的 联系,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城市的形态是 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 的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 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 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 有序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 展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城市总体布局不再是单一的城市用地的功能组 织,而是整个城市空间的合理部署和有机组合; 在认识观念上也不能孤立地、静态地考虑整个城 市本身,而必须动态地、综合地解决城市问题和 发展方向。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要认真做好以下几 方面工作:
应该指出:由于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它对经济 的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大量生产能力 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严重浪费,行业内资源配置 十分分散,难以向优势企业集中,也影响到企业 的未来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市场作用,依靠市场力量在现有产业 结构中进行调整,实行优胜劣汰; (2)深化企业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 (3)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4)调整国有资产存量.以促进行业内资源向 大中企业集中,效益向优势企业集中。 (5)立足于现实,注重小企业集群的优化。
应以建设部颁发的有关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和单项建 设用地标准作为城市用地结构调整的依据。如《城市用 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的总体布局
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是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对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它是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工作。
城市总体布局要力求科学合理,其实掌握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的对城市的发展作出预见。
它为城市的长远发展作出了全盘的考虑。
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在分析城市用地。
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的性质,城市的功能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城市总体布局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总体发展,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城市规划的宏观调工越来越突出,主要包括:1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控制;2城市建设增长速度的控制,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房地产业开发数量、市政基础设施增长速度、公共服务设施配件等方面;3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4城市产业结构、功能结构的调控等等。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还要主要以下几点:1要考虑到城市的经济条件,从而城市的规模,选定商务中心的位置和规模。
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速度。
预测城市的人口数量,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展方向。
2确定城市中重点发展的产业,要适当的调结构产业结构。
3确定城市的性质。
(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商业城市等等)4对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周边的城市发展速度以便对城市作出全方位的理解。
对于港口城市的发展还要之一以下几点不用多说,港口是城市主要的经济来源,港口应该建在什么位置?物流又该怎没控制,仓储建在什么地方?都需要做出规划。
尽量将港口间在交通比较好的地方,。
城市管理第六章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孤立的组
成部分拼凑在一起,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环境。
6
城市功能的分类
共同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 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城市必须具有为生产、生活 和提高人的素质提供服务的功能。 主导功能:是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 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着城市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城 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特殊功能:是指为某一个城市和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 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 导功能,每一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19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 三 大 古 典 模 式
20
塔弗的理想城市模式 城市分区及功能组合: 1.中央商务区(CBD) :主要为 服务业、商业服务及文化娱乐。 2.CBD 边缘区:主要为商业地 段、工业小区、住宅小区。 3.中间带:由高、中、低住宅区 组成 4.外缘带:由轻工业、中档住宅 区、大型购物中心组成。 5.近郊区:主要由近郊住宅区、 工业区和近郊农牧区组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
功能升级增量规律:城市功能的叠加不仅是量的叠加,而且是质的叠加。
11
城市功能的优化
城市功能的优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现有社 会经济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要求,根据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调整原有城市 功能中的不合理部分,建立合理的城市功能结构和高 效的城市功能运行方式,以取得较高的城市社会经济 效益
34
城市形态分类
散点型形态,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 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资
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通常因交通联系不便,难于组 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每一组团需分 别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
城市总规总结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一.名词解释:1.城市:古代城市:“城”—军事防御产生的(政治),“市”—商品交换产生的(经济)产生: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第三次社会化大分工的产物功能:非农产业、工商业活动的人群集聚:人口、建筑、财富、信息等的聚集区域:同周边区域保持密切联系,对区域行使职能景观: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系统: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2.性别比: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
“第一性别比”指怀孕时的性别比;“第二性别比”指刚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第三性别比”指所有成熟个体(此指出生后至死亡)的性别比。
3.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4.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千分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5.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6.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基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7.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
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绝对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8.营国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5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杭州市城市布局形态
• 总体规划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南拓,北调,东扩, 西优'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东动,西静,南新, 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将城市以旧城为核心 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 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 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 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 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3、平均预期寿命 4、每千人医生数(医疗水平) 5、婴儿死亡率(妇幼保健水平) 6、中学入学率 7、每户居民拥有的住房(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8、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生活方便、通信现代化程度) 9、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收入国家的城市,此值较低) 10、每户用电量 以下两例为组团式城市布局:局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 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1、第三产业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现代化程度) 2、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在20%以 下为高收入水平,在50%以上为低收入水平)
深圳市城市布局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制定和推行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建设
二、城市上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1、建设资金的筹措与投放导向; 2、建设速度的协调; 3、开发总量的平衡;
4、发展方向的控制。
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局部地区规划建设合理与否也会促进和牵制城
市整体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关键部位和重要节点, 或带有全局影响的决策。
工程项目,明确近远期建设的投资重点。
(一)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城市单项建设用地可按照下列范围确定:
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 18—28m 2 ,特殊情况不得小于 16m2。 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 9 ~ 22m 2 ,特殊情况不得大于 26m2。 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特殊情况下不得 小于7m 2绿地每人不得小于 9m 2,其中公共绿地不得小于 7m2。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22%一32%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15%~25% 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9%一14% 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8%一15%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1.概念:是研究城市各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
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 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系。
2.核心:在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
市各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发展序列,
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
布局。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二、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一)城市问题
1.产生原因
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建设发展的不恰当
功能的失控和管理的不严
2.解决途径:
城市布局结构优化
(二)城市结构
1.定义 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 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2.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 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相互 作用的抽象写照。 3.城市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先导,通常他决定结构的变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有赖 于符合实际需要、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驱动。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城市内部结构通常反映在城市用地的功能结构、产业 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往往也是城市问题的集中表 现,矛盾的焦点所在。 城市内、外部结构的协凋发展也即是城乡融合协调发 展,其主要目标在于探求城镇体系的级配合理、分工协作, 科学地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综合协调区域性重大市政
团组距离适当,这种城市既可有较高效率,亦可
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散点型形态: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
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 这种形态往往是资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 通常因交通联系不便,难于组织较合理的城市 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每一组团需分别进行因 地制宜的规划布局。
四、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P199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种 种现实矛盾表明: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发展面 临挑战,环境污染全面扩散,生态环境破坏严 重等等现象。许多研究成果揭示了可持续发展 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 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 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新区或城镇,形成放射性走廊或更大型城市群体。
组团型形态,城市建成区是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 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城市用地被 分隔成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分区团块,有各自的中 心和道路系统,团块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
由较便捷的联系性通道使之组成一个城市实体。
这种形态属于多元性复合结构。如布局合理,
1.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2.城市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分别以 经济、社会、用地、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系统结构来 表现,非物质的构成要素如政策、体制、机制等也必须予 以重视。结构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的 一种方法。 3.城市的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 空间形式的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 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二)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城市产业结构是涉及城市性质、经济效益、 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它的水平高低、合理与否 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社会结构的演化
社会结构的演化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居民 老龄化、小户家庭和独生子女明显增多、社会治安与
犯罪率升降、就业岗位分布与居民迁移意向、外来人
异和重组。
4.城市功能的重塑将导致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三、城市形态
1. 定义: 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
域的分布状态。
2.城市形态分类
集中型形态,即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 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 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
扇形等。
北 京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 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 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 标,整体协调发展。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要求在规划编制中 明确:城市和乡村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 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1.关系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发展是城市功能多元化的条件。
2.城市功能的多元化 表现: 1、综合服务功能; 2、社会再生产功能;
3、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
4、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
功能。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城市近远期协调发展是城市总体布局中一个
主要考虑的内容。 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 在规划布局中要留有发展余地,在规划中要 有足够的“弹性”。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优化
所以全城道路在中心地区为格网状而外围呈放射
状的综合性体系。
莫 斯 科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围绕中心 核的放射形环 状结构模式。
星座型形态,城市总平面是由一个相当大规模的
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的基本团块组成的
复合式形态。
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 周围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或 卫星城镇。有的特大城市在多个方向的对外交通 干线上间隔地串联建设一系列相对独立且较大的
口的集聚与管理、城市不同地段社会环境的差异、城 市更新与社区网络的保存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内部结
构调整与完善的主要内容。
为了搞好城市内外部结构的协调发展,要注意以 下几方面:
(1) 充分重视城乡建设的结合部; (2)促进形成城市社会经济新的增长极; (3) 注重城市地域开发序列的衔接与过渡; 政策。
带型形态: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 于4:1,并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其子型有U 型、S型等。
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
放射型形态,建成区总平面的主体团块、花状等子
型。 这些形态的城市多是位于地形较平坦,而对 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他们沿交通干线自发或 按规划多向多轴地向外延展,形成放射性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