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之体育专业学科知识复习材料(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完整版)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完整版)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2.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作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3.口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殊语言形式,是体育教学中特有的专业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被普遍采用,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265.队形:指队列的形状,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

4.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非语言口令:体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包括哨音、音乐、掌声、枪声、旗示等。

6.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8.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9.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10.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11.队形纵深:排头与排尾之间的纵长.12.横队: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队形的纵深。

13.纵队:学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14.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15.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16.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17.距离: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18.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19.田径运动: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20.田径运动技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的机体能力,有效地完成跑得快、跳得高和远、掷得远的动作方法。

体育教师招聘考名词解释汇总

体育教师招聘考名词解释汇总

体育教师招聘考名词解释汇总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3、超量恢复: 也称超量代偿。

有关运动时和运动后休息期间能量物质消耗和恢复过程的超量恢复学说,运动结束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在运动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在一段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有水平,这一超出的水平即为超量恢复。

4、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

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4、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6、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

氧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氧运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惰性,使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二是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摄氧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

这两部分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四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四

54、体质:人体的质量。

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

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

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

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

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

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65、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

分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类。

66、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状态。

67、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

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

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69、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1.体育:一是指以身材演习为根本手腕,联合日光.空气.水等天然身分和卫生措施,达到加强体能.促进健康.丰硕社会文化娱乐生涯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黉舍教导情形中,指点学生进修和控制体育的根本常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锤炼意识,进步体育活动才能,促进健康的教导活动.体育既是教导的有用手腕,又是教导的重要内容.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材演习为重要手腕,以促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重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造,凸起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黉舍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行本质教导和造就德智体美周全成长人才必不成少的重要门路.3.健康:指不但是没有疾病和不衰弱,并且在身材.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况.一小我只有在身材.心理和社会顺应方面保持优越的状况,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腕.4.身材健康:指人的体能优越.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况.作为进修范畴的身材健康,要肄业生懂得与活动有关的养分.情形.卫生保健等常识,成长体能,进步身材健康程度.5.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寄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况,个别处于这种状况时,不但自我感到优越,并且与社会处于契合调和的状况;另一种是指保持心理健康.削减行动问题和精力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进修范畴的心理健康,要肄业生学会经由过程体育活动调节情感状况,加强自负和自负,形成顽强的意志品德.6.社会顺应:指个别为了顺应社会生涯情形而调剂本身的行动习惯或立场的进程.7.活动介入:指学生自动介入体育活动的立场与行动表示.经常介入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造就和成长对活动的兴致和快活爱好,养成体育锤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涯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进修范畴的活动介入,要肄业生具有积极介入体育活动的立场和行动,控制科学健身的常识与办法,养成保持体育锤炼的习惯.12.活动技能:指在体育活动中有用完成专门动作的才能,包含神经体系调节下不合肌肉群间的调和工作的才能.作为进修范畴的活动技能,要肄业生进修.控制和应用根本的活动常识和技能,形成必定的活动专长,为毕生材育奠基优越的基本.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体系的机能在身材活动中表示出来的才能.体能包含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活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含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气.肌肉耐力.身材成份等,后者包含从事活动所须要的速度.力气.敏锐性.调和性.均衡.反响等.个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干的体能,又是进步活动技能所须要的体能.18.体育教授教养:指在教师指点和学生介入下,按照教授教养筹划和体育教授教养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常识.技巧.技能,成长身材,加强体质和进行思惟品格教导的进程.常识.技巧和技能,成长学生身材.加强体质,对学生进行优越思惟.道德意志品德教导的进程.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黉舍课程表划定的时光内,根据大纲划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体系教授教养的情势.20.体育教授教养要素:也称“体育教授教养身分”,是指构成体育教授教养活动的几个相干的部分.平日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授教养内容和体育教授教养手腕(物资前提和组织办法).21.体育教授教养办法:指在体育教授教养进程中所采取的门路和手腕,是教授教养技能与艺术的表示.经常应用的教授教养办法有:说话法(动作讲授).直不雅法(动作示范).演习法(完全法.分化法.反复演习法.变换演习法.轮回演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正当.电化教授教养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测验测验错误”教授教养法.22.体育教授教养原则:指体育教授教养必须遵守的准则,它反应体育教授教养的客不雅纪律.基起源基本则有:自发积极性原则.直不雅性原则.从现实动身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材周全成长原则.合理应用活动负荷原则.巩固和进步原则.23.体育教授教养作风:指不合于一般文化课教授教养的一些特色:⑴须要有学生进行的身材活动.⑵身材活动和脑力活动慎密联合.⑶能控制锤炼身材的一些根本办法和简略的体育活动情势,进步身材本质.⑷必定的活动量,达到必定的强度.⑸室外活动组织.⑹师生之间融合关系.24.体育教授教养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授教养特色.义务和现实情形,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插的各类措施.30.体育教授教养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授教养义务而选用的体育根本常识和各类身材演习总称.36.教授教养目标:是用通俗说话表达出来的关于教导意图的一种普遍的陈述.37.教授教养目标:指进修者在教授教养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才能和一种明白的陈述.38.体育根本技巧: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根本办法.39.体育根本技能:指人们在控制体育基本常识.根本技巧的基本上,经由过程反复演习所获得的科学锤炼身材的才能.53.活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根本内容和办法.包含旨在促进身材正常发育和充分成长身材活动才能的各类锤炼办法和活动项目总称.5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本上,人体所表示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固的特点. 今朝,国表里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含:身材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材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材本质(敏锐.速度.耐力.力气.柔韧).55.体魄:人体外表的形态构造.包含人体发展发育的程度,身材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材的姿势.56.身材本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示出来的各类机能才能.包含力气.速度.耐力.敏锐.弹跳.柔韧等.57.力气本质:是指身材或身材某部肌肉工作时战胜阻力的才能.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本.58.耐力本质:指人体在长时光活动中,战胜疲惫的才能.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记.分一般耐力本质和专项耐力本质.59.速度本质:指人体进行快速活动的才能.它包含反响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快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60.敏锐本质:指在各类庞杂前提下,快速.调和.精确.灵巧地完成动作的才能.它取决于控制动作技巧.技能的多寡,闇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响的灵巧性.61.柔韧本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62.体育手腕:是指各类体育活动项目和锤炼办法的总称.63.身材演习:是指各类体育手腕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标和义务的前提反射活动.由身材姿势,演习的轨迹.时光.速度.速度.力气.节拍等根本要素分解构成.64.身材姿势:指身材及身材的各部分在演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况.一个完全演习的技巧进程,包含开端姿势,演习进程中的姿势和停止姿势三个部分. 68.演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材及身材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情势,轨迹偏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77.表象练习: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应用本身脑筋中已经形成的活动表象进行回想.反复.修改.成长和创造本身的动作,就仿佛在脑筋中“放片子一样”,也称念动练习.想象练习.心理练习训练等.表象练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传授起首提出的.80.活动心理效应:由活动练习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感化.106.专门性演习:专门性演习指为了进修某项根本教材而选用的身材演习.它包含引诱性演习.帮助性演习.115.有氧无氧活动:也叫做有氧代谢活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给的情形下进行的体育锤炼.有氧活动的利益是:可以晋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费体内过剩的热量.也就是说,在活动进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心理上的均衡状况.是以,它的特色是强度低.有节拍.中断时光较长.是健身的重要活动方法.罕有的有氧活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溜冰.泅水.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而无氧活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况下高速激烈的活动.无氧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活动时氧气的摄取量异常低.有氧活动与无氧活动瓜代.无论是哪一个年纪段的人,都应将无氧活动(一般指举重.百米短跑等激烈活动)与有氧活动(一般指漫步.太极拳.慢跑.骑车等迟缓严厉的活动)相联合.116.体育与健康教授教养评价:根据体育与健康教授教养目标,对体育与健康教授教养进程与教授教养成果进行的价值断定.在体育与健康教授教养评价中,一方面要对全部教授教养进程的睁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对教授教养活动实现教授教养目标的有用程度进行评价,即对学生在体育进修进程中的表示,及进修前后产生的变更进行评价.120.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体育教授教养中师生据以进行教授教养活动的重要媒体.在载体形态上包含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从寄义上包含教科书或教材.具体的教授教养内容和抽象的教授教养内容三个方面.125.体育与健康课程扶植评价:是根据黉舍教导的总目标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义务,对国度.地方和黉舍三级课程进行的周期性评价.其目标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履行情形进行剖析评估,发明课程和课程实行中消失的问题和缺少,以实时调剂课程内容,改良教授教养和教授教养治理,促进课程的不竭完美.127.教授教养评价:教授教养评价是教授教养活动的价值断定的一种活动,包含教授教养进程和教授教养成果,是对教和学的同一进程进行的评价. 129.进修方法进修方法是指学生在完成进修义务进程时根本的行动和认知的取向.130.体育教授教养模式体育教授教养模式是指在必定教授教养思惟或教授教养理论指点下,树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体育教授教养活动构造和活动程序.131.快活三要素简略的,没有附加前提的,发自心坎的.136.体育与健康:是以身材演习为重要手腕.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为重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造,凸起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黉舍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行本质教导中培德.智.体.美周全成长的人才必不成少的重要门路.142.速度:是人体快速活动的一种才能.143.力气:是指肌肉重要或压缩时所表示出来的一种才能.144.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光内进行肌肉活动的才能.145.敏锐:是指运发动的活动技能和各类本质在活动进程中的分解表示.146.活动量:是指人体在身材演习中所能完成的心理负荷量.。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体育专业名词解释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2.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作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3.口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殊语言形式,是体育教学中特有的专业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被普遍采用,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265.队形:指队列的形状,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

4.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非语言口令:体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包括哨音、音乐、掌声、枪声、旗示等。

6.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

8.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9.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10.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

11.队形纵深:排头与排尾之间的纵长。

12.横队: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队形的纵深。

13.纵队:学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

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

14.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

15.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

16.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

17.距离: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18.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

19.田径运动: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

20.田径运动技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和发挥自身的机体能力,有效地完成跑得快、跳得高和远、掷得远的动作方法。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3栏)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3栏)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1、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良好的状态。

2、极点:在耐久跑过程中,由于机体在激烈的运动中,出现氧供给的暂时困难。

机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心慌、胸闷、四肢无力等,并相伴产生想停下来,跑不下去的心理反应,这就是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列:左右并成一排称为列。

4、翼:队形的左右两端。

5、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6、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

6.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7、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8、生物年龄:人体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的快慢。

9、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一切准备过程。

10、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脉搏数除以安静时的每分脉搏数。

11、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取的过渡性练习。

11.一般性身体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

12、体适能:个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3、练习轨迹:在体育锻炼中,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移动的路线。

14、终身体育: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的总和。

15、水平目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16、社会适应: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1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

18、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整体实力上相差不大。

19、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或分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招聘-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教资考试-体育与健康标准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3.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本《标准》要求高中学生了解营养、环境、疾病预防等知识,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和被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运动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体育理论知识名词解释汇总大全(笔试必备)

体育理论知识名词解释汇总大全(笔试必备)

体育理论知识名词解释汇总大全(笔试必备)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深化原有体育课程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2、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健康:指的是一种状态,不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都很完美。

一个人只有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被认为是真正健康的人。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一、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一、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3、新兴运动类项目: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4、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5、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8、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9、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0.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11.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2.完整法:是指整套动作或单个动作不分部分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常用于比较简单的动作或者结构严谨、难以分解的动作的教学。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体育教师招聘完整版复习资料

体育教师招聘完整版复习资料

体育教师招聘完整版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最全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最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1.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2.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3.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学过程4.身体练习:是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5.动作分类:是指以动作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为依据,把各种动作集合成类的过程。

6.体育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7.动作力量: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8.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可把身体姿势分开始、动作过程9.体育手段: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10.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所以通常又称为“科学群”11.动作节奏:指完成动作时,动作的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强弱和时间间隔的关系12.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1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1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15.应激性: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

16.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红细胞数减少,出现暂时性贫血想象称运动性贫血。

2018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2018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2018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1.有氧代谢: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肌糖原或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分解代谢。

2.补偿运动:当身体在腾空时,某一部分的下降必然引起另一部分的升高。

3.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来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4.课堂堂规: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5.准备活动:指进行较激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6.领域目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效果。

7.地域性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8.辅助练习: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9.体质:即人体的质量。

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10.耐力: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11.速度: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12.灵敏: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的完成动作的能力。

13.柔韧: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14.课的密度: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节课总时间的比例。

15.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

指学生做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和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6.体育与健康: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教学内容,以增进高中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17、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1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的表现。

1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完成专门活动的能力。

19.运动负荷: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2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的过程。

2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二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名词解释

体育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名词解释1、练习滚迹;在体育锻炼中,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移动的路线。

2、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整体实力上相差不大。

3、专门性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充分发挥准备活动的诱导与辅助作用,针对主教材内容,采用一些动作结构,用力顺序与之相类似的模仿练习。

4、淘汰制:失败一次或两次以后就被淘汰出去,获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直到最后决出优胜为止。

5、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6、超量恢复:在体育运动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定时间超出原来的恢复,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7、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中师生根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

8、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9、体育教学组织:是指体育教学根据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措施。

10、口令: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特殊语言形式,是体育教学中的专业性术语,在体育教学中被普遍采用,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11、队形:是指学生共同动作时,按照体育教材规定排成一定的队伍形式。

12、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个分支,是游戏在发展的过程中派生的它融入了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即属于游戏,又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13、队列练习:是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排成一定的队列,学生做协同一致的动作练习。

14、教案: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基本教学结构和过程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

15、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集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教学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或练习,以至达到的预期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16、体育教学媒体:当媒体用于传递或储存体育教学信息为目的时。

体育教师招聘名词解释大全

体育教师招聘名词解释大全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3、新兴运动类项目: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4、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5、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8、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9、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0.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11.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2.完整法:是指整套动作或单个动作不分部分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常用于比较简单的动作或者结构严谨、难以分解的动作的教学。

体育考试专业知识(名词解释100题)

体育考试专业知识(名词解释100题)

1.教学目的:用一般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学意图的一种陈述。

2.教学目标:指学生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的一种明确的陈述。

3.体育根本技术: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根本方法。

4.体育根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根本知识、根本技术的根底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5.体育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局部,以及各局部教材内容、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

按照认识规律和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划分为:打算局部、根本局部、结束局部。

6.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照肯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直的动作。

包含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及在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7.队形练习:指在队列练习根底上所做的队形、图形的变化。

8.打算活动:指在进行较剧烈活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在于提高神经系统高兴性,增强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损伤。

9.特意性打算活动:是使与完成根本局部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打算的身体练习。

10.一般性打算活动:是指采纳一般开展的身体练习。

11.诱导练习:是为了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所采纳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及对身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致相同但较简单。

12.辅助练习:是指为开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养,或为了到达积极性休息而采纳的身体练习。

13.稳定状态:是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

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及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的状态。

14.整理运动:是在体育活动后,为使身体与精神得到放松而采取的身体练习。

15.恢复过程:体育活动后,人体各种机体活动仍处于高水平,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16.超量恢复:是指体育活动后的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超出原来的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教师招考招聘体育名词解释总汇整理很全

教师招考招聘体育名词解释总汇整理很全

教师招聘招考体育名词解释汇总很全的第一章体育课程知识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3.社会适应:是指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的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6.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7.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定向。

8.体育课程资源:一切能够支持与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具体来说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9.体育教材: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体育学习的一切教育材料,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是体育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练的对象。

10.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教材化的过程包括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第二章体育教学知识1.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机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2.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

3.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4.体育教学原则:是指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它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与始终。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共5篇)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共5篇)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共5篇)第一篇: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大全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专业知识材料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专业知识材料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专业知识复习材料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 、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 、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9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之体育专业学科知识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

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8、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

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

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

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

⑸室外活动组织。

⑹师生之间交融关系。

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5、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26、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27、教学分组: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1、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

以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

32、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年度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

34、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35、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40、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

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4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4、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45、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46、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47、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48、稳定状态: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

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

49、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0、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5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52、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人体的质量。

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

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