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红外光谱法1共26页文档

合集下载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课件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课件

第19页,幻灯片共70页
(3) 双键伸缩振动区( 2000 1500 cm-1 )
① RC=CR’ 1620 1680 cm-1
强度弱, R=R’(对称)时,无红外活性。
②单核芳烃 的C=C键伸缩振动(1626 1650 cm-1 )
202222//11//1188
第20页,幻Βιβλιοθήκη 片共70页苯衍生物的C=C
(3)2000 1500 cm-1
双键伸缩振动区
(4)1500 670 cm-1
X—Y伸缩,
X—H变形振动区
202222//11//1188
第15页,幻灯片共70页
2、确定分子官能团和基团的吸收峰
(1) X—H伸缩振动区(4000 2500 cm-1 ) ① —O—H 3650 3200 cm-1 确定 醇、酚、酸
a)由于支链的引入,使CH3的对称变形振动发生变化。
b)C—C骨架振动明显
H C C H3 C H3
C H3 C C H3
C H3 C C H3 C H 202222//11//1188
3
CH3 δs C—C骨架振动
1385-1380cm-1
第1页,幻灯片共70页
概述 introduction
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转光谱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
近红外区:低能电子跃 迁、含氢原子团伸缩 振动的合频吸收;稀 土、过渡金属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纯转动能级跃 迁,变角、骨架振动;异 构体、金属有机物、氢键
2002222//11//1188
第2页,幻灯片共70页
一、认识红外光谱图
2002222//11//1188

2红外光谱

2红外光谱

C-H (2000-1667cm-1)
-(CH2)n- (900-600cm-1)
一、红外光的区划
红外线:波长在0.76~500μm (1000μm) 范围内的电磁波
近红外区:0.76~2.5μm 主要用于研究O-H、N-H、C-H键的倍频吸收或组
频吸收,此区域吸收峰强度较弱。
中红外区:2.5~25μm (400-5000cm-1) 振动、伴随转动光谱主要研究
基本形式 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化但键角不变的振动。 变形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动。又称 弯曲振动或变 角振动。 下图给出了各种可能的振动形式(以甲基和亚甲基为例)。
HH C
对称伸缩振动 s
symmetric stretching
HH C
面内弯曲振动或剪切振动 s
红外吸收强度
红外吸收强度由振动时偶极矩变化的大小决定。 分子中含有杂原子时,其红外谱峰一般都较强。
如C=C,C-C因对称度高,其振动峰强度小;而C=X,C-X,因对
称性低,其振动峰强度就大。峰强度可用很强(vs)、强(s)、 中(m)、弱(w)、很弱(vw)等来表示。
五 、红外谱图解析
红外吸收波段
面内弯曲振动 ✓ 特点:吸收峰密集、难辨认→指纹 ✓ 注:相关峰常出现在指纹区
• 经典力学导出的波数计算式为近似式。因 为振动能量变化是量子化的,分子中各基 团之间、化学键之间会相互影响,即分子 振 动的波数与分子结构(内因)和所处的化 学环境(外因)有关。
六、影响吸收峰位的因素
1.内部因素: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其性质有关, 还受分子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因素影响。相同基团的特 征吸收并不总在一个固定频率上。 (1)诱导效应(吸电效应): 使振动频率移向高波数区

光谱法色谱法

光谱法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电子光谱)法:吸收光波 长范围200~400nm,可用于物质的定性和 定量分析。 可见分光光度(电子光谱)法:吸收光波 长范围400~760nm,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 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者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即UV-ViS 红外分光光度法(IR,分子振-转光谱):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 法,吸收光波长范围2.5—1000m,主要 用于已知结构的有机化合物鉴别(定性)
此式为光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式中A称为吸光度; K是比例常数,与入射光的波长、 物质的性质和溶液的温度等因 素有关。
第10页/共71页
❖ 吸收系数 A=Kbc中比例常数K称为吸收系数; 物理意义:单位浓度的溶液液层厚度为1 cm 时,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
在药品检验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有两种表示方 法:
④与标准谱图进行对照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操作,将得到的红外光谱图 与标准谱图进行比较,若两张谱图吸收峰的位置和形 状完全相同,峰的相对强度一样,可以认为样品与该 种已知物是同一物质。
第31页/共71页
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是通过对特征吸收谱带 强度的测量来求出组份含量。其理论依据是朗 伯-比耳定律。
TLC的基本材料
载板: 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化学惰性、耐一定温度、表面 平整、厚度均匀,价格合理,常用为玻璃板。 玻璃板的常用规格:5×20cm、10×20cm、 20×20cm,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干 燥。
第42页/共71页
第29页/共71页
③谱图的解析
首先观察官能团区,解析第一强吸收峰属于何种基团
的特征吸收峰。
如,羰基(C=O)在1820cm-1~1600cm-1有强吸收峰,其中:
O RC

透射光栅反射光栅PPT课件

透射光栅反射光栅PPT课件
第1页/共29页
第二节 电磁辐射的性质
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1.电磁波的种类:
波 5×10-3 0.1~10 10~200
200~400
长 ~0.1
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名 γ射线 x射线 远紫外光 近紫外光

波 4 0 0 ~ 7 5 0 ~ 1.0×106~ 1.0×109~
长 750
1.0×106 1.0×109
第9页/共29页
• 1)吸收光谱法:它是利用物质 吸收光后所产生的吸收光谱来进行 分析的方法。
第10页/共29页
2)发光光谱法:物质中的粒子 用一定的能量(如光、电、热等)激 发到高能级后,当跃迁回低能级时, 便产生出特征的发射光谱,利用此发 射光谱进行的分析的方法
第11页/共29页
•3)散射光谱法:利用物质对 光的散射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 的 能 量 与 光 的 波 长 及 频 率 之 间 的 关系为:
• E=hγ=hc/λ
•式中E为光的能量(尔格);γ为频 率;λ为波长;h为普朗克常数,其 值为6.6256×10-27尔格·秒;c为光 速。
第6页/共29页
• 三、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 • 1、折射和反射 • 2、散射 • 3、吸收和发射
第23页/共29页
(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每个单色光束在单色器 的出口曲面上成像。
第24页/共29页
棱镜
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波长长的光, 折射率小;波长短的光,折射率大。
平行光经过棱镜后按波长顺序排列成为单色光;经聚焦 后在焦面上的不同位置上成像,获得按波长展开的光谱;
棱镜的分辨能力取 决于棱镜的几何尺寸和 材料;

红外光谱最全最详细明了

红外光谱最全最详细明了

CH3-CO-CH3 CH2Cl-CO-CH3 CI-CO-CH3 Cl-COCl F-CO-F
υC=O 1715
1724
1806
1828 1928
第31页/共108页
(2)共轭效应(C效应): 共轭效应要求共轭体系有共平面性。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键长也平均 化,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
如乙酰乙酸乙酯有酮式和烯醇式结构,两者的吸收皆能 在红外谱图上找到,但烯醇式的υC=O较酮式υC=O弱,说 明稀醇式较少。
CH3-CO-CH2-COO-C2H5 υC=O 1738(s),1717(s)
CH2-C(OH)=CH-COOC2H5 υC=O与υC=C在1650cm-1(w) υOH3000cm-1
C=C 1780
1646
CH2
1611
CH2
1566
CH2
1641 cm-1
1678
1657
1651 cm-1
第37页/共108页
(5)氢键的影响:氢键的形成,往往使伸缩振动频率移向 低波数,吸收强度增强,并变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影响很 显著。
O OH
H OO
υC=O ( cm-1)
O
O
1676,1673; 1675,1622
第15页/共108页
问题:C=O 强;C=C 弱;为什么?
吸收峰强度跃迁几率偶极矩变化
吸收峰强度 偶极矩的平方
偶极矩变化——结构对称性;
对称性差偶极矩变化大吸收峰强度大
符号:S (strong)
M (medium) W (weak)
B (broad)
Sh (sharp)
红外吸收峰强度比紫外吸收峰小2~3个数量级;

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pptx

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pptx
航空摄影的种类
(1)按感光胶片和所用的波段分类: 普通黑白摄影:用全色黑白感光片,感受可见光范围内各种色光,用途广。 黑白红外摄影:用黑白红外感光片和近红外滤光片组合起来摄影,记录近 红外短波段(0.76μm~1.4μm)和可见光范围的信息。 对水体和植被反映明显,具有较大的反差和地面分辨率。 天然彩色摄影:用彩色感光片,记录可见光波段的信息。 信息量比黑白象片丰富得多。 彩色红外摄影:用彩红外感光片,记录绿、红、近红外(0.5~0.9μm) 信息。一般在摄影机物镜上套一个黄色滤光片,以消除蓝、 紫光。在彩红外摄影中: 绿光感光蓝色 红光感光绿色 近红外感光红色 红外线对大气层的穿透力强,彩红外象片一般比天然彩色象片鲜艳得多。 多光谱摄影:用摄影机镜头、滤光片、感光片的几种不同组合,同时对一 个地区进行几个不同波段的摄影,得到多个波段的航片,从 而得到合成象片。
第10页/共29页
航空象片的特性
航空象片的主要点和线
第11页/共29页
航空象片的特性
3. 象片比例尺计算和象片纠正:(1)象片比例尺: 求小区域和点的比例尺: h为地形起伏,H0为平均高程面。 右图中以T0为起始面,其航高为H0, 则有: 航测部门提供的航高为象主点的航高, 称为“主比例尺”。 求平均比例尺: d1,d2,……dn通过象片中心。
物面扫描成像仪
第21页/共29页
1)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Spot HRV(High ResolutionVisible range instrument )平面反射镜将地面辐射信号反射到反射镜组,聚焦在CCD线阵列元件,不需要摆动扫描镜,可以推扫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图像带。
像面扫描成像仪
第22页/共29页
第14页/共29页
第三章 航空遥感

第3章红外光谱法

第3章红外光谱法

Rayleigh散射:
激发虚态
弹性碰撞;无能
E1 + h0
h(0 - )
量交换,仅改变方向
Raman散射:
h0
非弹性碰撞;方
向改变且有能量交换 E1
E0 + h0
h0 h0 V=1
h0 +
E0
V=0
Rayleigh散射
Raman散射
h
E0基态, E1振动激发态; E0 + h0 , E1 + h0 激发虚态;
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 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14.06.2019
分析化学研究所
第8页
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1.两类基本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亚甲基
14.06.2019
亚甲基
分析化学研究所
第9页
伸缩振动
甲基的振动形式
弯曲振动
对称 υ s(CH3) 2870 ㎝-1
频峰
14.06.2019
分析化学研究所
第13页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 官能团区 4000~1300cm-1是基团伸缩振动出现的区域,对鉴定 基团很有价值
• 指纹区 1300~600cm-1是单键振动和因变形振动产生的复杂光 谱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 的差异,对于区别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双键略有伸 长,因此,双键的吸收频率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中介效应: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如:O, N, S等)与具有多 重键的原子相连时,也可起类似的共轭作用,使吸收频率向低 波数方向位移。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摘要波数13000~10cm-1或波长0.75~1000μm之间称为红外区,在此范围内的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因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等特点,因此,红外光谱有化合物“指纹”之称,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木素的定性和结构分析、木素的定量分析、研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测定纸浆Kappa 值等,以及在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以及食品方面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食品参假鉴定、食品内部质量的评定等方面的应用环境科学中水环境监测、固体环境监测、气体环境监测,石油工业中对于油品成分,含量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具体的阐述对红外光谱技术从理论基础到技术应用进行全方面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红外光谱特点应用引言波数13000~10cm-1或波长0.75~1000μm之间称为红外区,在此范围内的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因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学组成的分析领域, 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因此,红外光谱有化合物“指纹”之称,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

由于其专属性强各种基因吸收带信息多,固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定性和定量分析[1]。

由于用红外光谱作样品分析时基本不需要处理,且不破坏和消耗样品,自身又无环境污染,因而被广泛运用,目前红外光谱广泛已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食品方面、环境科学、石油工业等学科领域,并随着技术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

1 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因此,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有一定宽度的吸收带。

物质吸收红外光应满足两个条件,即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时所需的能量;辐射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吸收峰位置σ(cm-1) 1429 1667 2222
2920
§4 分子振动的形式
多原子中基团的振动形式极为复杂,振动形式的总 数可如下计算
非直线型分形 子式 的 3原 = 总子 振 6数 动 直线型分子式 的3= 总 原振 子 5动 数形
非直线型分子以水分子为例
直线型分子以CO2为例
二、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合物
位置
1715 1805
1735 ~1740
1740 ~1770
~1680
1775
~1700
1710
1750
1750~ 1800
羧酸、酰卤、酸酐、 酰亚胺
羧酸与羧酸盐: 2700~3300、双峰 (1550~ 1620)+(1330~1420)
酰卤:
向高频移动
RCOF:1850 RCOCl:1795
900~600cm-1
应用:
1 (CH2)n:n≥4,722;n减小,吸收峰红移; 2 烯烃
RCH=CH2 890(较强)
RHC=CHR
顺式
反式
690(弱)
970(强)
CH3
3 C C H 3 :(1370~1380)+(1380~1385)双峰
4 苯环取代情况 苯环:1600、1580、1500cm-1处、两 到三个峰
当C=C与C=O共轭时,吸收强度较低; 苯环取代情况主要看700~900(强)和
1660~2000cm-1(弱) 单取代:~710和~750双强峰 四个相邻氢:770~735强峰 三个相邻氢:810~750强峰 两个相邻氢:860~800强峰 单独的氢 :900~800弱峰
C=N:1630~1690,强度不定 硝基化合物:~1350 与 ~1560 两强峰 C-O键(1070~1150,强)判断醚、醇、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4)3000~2800 cm-1有吸收峰,饱和烷基CH吸收峰。1380 cm-1无吸收峰,说明不含-CH3,1430 cm-1是-CH2-的 CH2
3300 缔合OH
CH2=CH-CH2-OH
995. 920 -CH=CH2
第24讲
红外光谱分析
第13页
例:化合物C8H10O的红外光谱如下图,推测
第24讲
红外光谱分析
第27页
(3)单色器

单色器的作用是把通过样品池和参比池的复合光 色散成单色光,再射到检测器上加以检测

光栅——光栅单色器不仅对恒温恒湿要求不高, 而且具有线性色散,分辨率高和能量损失小等优 点
棱镜——早期的红外光谱仪使用一些能透过红外 光的无机盐如NaCl、KBr 等晶体制作棱镜;易吸 湿,需恒温、恒湿;近年来已被淘汰
其结构式 (1)计算不饱和度 =1+8+1/2(0-10)=4,可能含苯环
第24讲
红外光谱分析
第14页
A
~3000 1615
3350 缔合-OH
2935,2855 CH2
1500
1460 1005 C-O
750,700
(2)3350cm-1强而宽的吸收带,缔合-OH。 /cm-1 OH,1005 cm-1吸收峰 C-O,醇类化合物 (3)~3000 cm-1多重弱峰 CH,1615,1500 cm-1吸 收峰C=C;750,700 CH 单取代

第24讲
红外光谱分析
第11页
图谱解析实例:
例:分子式为C3H6O的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如下图,推测其结构 (1)计算不饱和度 =1+3+1/2(0-6)=1,可能含C=C或 C=O

红外光谱实验

红外光谱实验
第10页/共53页
1419 1401 1116 1094
618
位移22cm-1
1.0
0.9
显微红外法
氨基乙酸
0.8
溴化钾压片法
0.7
0.6
A bs orbance
0.5
0.4
0.3
0.2
0.1
0.0
1500
1000
Wavenumbers (cm-1)
第11页/共53页
第二个缺点
用KBr压片法,在3400和1640cm-1 左右会出现水的吸收峰。这是由于 溴化钾研磨时,吸附空气中的水蒸 气造成的。 研磨之前无论溴化钾
第33页/共53页
薄膜法
薄膜法分为: (1)溶液制膜法 (2)热压制膜法
第34页/共53页
溶液制膜法
• 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溶液 滴在红外晶片(如溴化钾、氯化钠、氟化 钡等)、载波片或平整的铝箔上,待溶剂 完全挥发后即可得到样品的薄膜。
• 溶液制膜法所选用的溶剂应是容易挥发的 溶剂。溶剂极性比较弱,与样品不发生作 用。样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要足够大。所 配制的溶液浓度一般为1-3%。浓度过低, 制得的薄膜会太薄,浓度过高,制得的薄 膜又会太厚。
• 无机和配位化合物通常都含有离子,样品和溴化 钾研磨,尤其是施加压力,会发生离子交换,使 样品的谱带发生位移和变形。严重时会向低频位 移十几个波数。
• 有机物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制样时,在研磨和压力 的作用下,溴化钾与有机物中的极性基团也会发 生相互作用,使红外光谱谱带发生位移和变形。 但与无机物相比,这种位移要小得多,通常只向 低频位移几个波数。
第36页/共53页
热压制膜法
• 热压制膜法可以将较厚的聚合物薄膜 热压成更薄的薄膜,也可以从粒状、 块状或板材聚合物上取下少许样品热 压成薄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简介PPT课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简介PPT课件

2.糊状法
由研细的固体样品粉末(10mg)和少量氟化煤油 (在4000-1300/cm区域无红外吸收)或液体石蜡(在 1300-400/cm区域无红外吸收)研磨成糊状物、再涂在 盐片或水不溶性窗片上进行分析。
糊状法可消除水峰(3400/cm、1630/cm)干扰: 或在样品中加几滴重水也可消除水峰对样品信号的干扰。
的四个峰是饱和C-H伸缩振动峰。
第20页/共32页
FT-IR简介 四、实例与图谱分
析-正己烷
在2962cm-1处的峰是CH3基团的 反对称伸缩振动。这种反对称 伸缩振动范围2962±10cm-1, 事实上,存在两个简并的反对 称伸缩振动(显示其中一个) 。
第21页/共32页
FT-IR简介 四、实例与图谱分
第17页/共32页
FT-IR简介 四、实例与图谱分
析-正己烷
第18页/共32页
FT-IR简介 四、实例与图谱分
析-正己烷
第19页/共32页
FT-IR简介 四、实例与图谱分
析-正己烷
谱图的解析一般从高波数开始,因为高波数 谱峰频率与基团一一对应,而且最容易解释 。在3000cm-1以上没有吸收峰,表明没有 不饱和的C-H伸缩振动。在3000cm-1以下
红外光源(Globr)→干涉仪→样品仓→检测器 (HgCdTe)(复合光源)
第7页/共32页
FT-IR简介
干涉仪:是红外光谱仪的心脏部分,由定镜、动镜、 分束器(KBr)构成
红外光源 发出的光束
到样品
在干涉仪的出口,两束有光程差的光发生干涉,然 后到样品。
第8页/共32页
FT-IR简介
定镜:反射光束。
第27页/共32页
FT-IR简介 四、实例与图谱分

红外光谱方法许

红外光谱方法许
8
现在八页,总共四十二页。
Michelson干涉仪
9
现在九页,总共四十二页。
优点
◆ (1) 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本领。现在商品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已能达到0.01 cm-1以下。 ◆ (2) 具有极高的波数准确度, 一般很容易准确至0.01 cm-1。 ◆ (3) 具有极短的扫描时间。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在1 s内进行全扫描,因此可以观测瞬
时反应,也可以在毫秒级范围内进行光谱跟踪。
◆ (4) 可研究很宽的光谱范围。一般可覆盖4000~10cm-1范围(原则上可从紫外到远红 外) 。
◆ (5) 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由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在单位时间内测量全部的(M个)光谱元,因而探 测器所获得的光电流比一般仪器高M倍,而信噪比也就提高M倍(M一般大于100) 。所以利用傅里叶
§1.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由于技术上相对简单和广泛的适用性,透射红外吸收光谱
(infraredtransmission-absorption spectroscopy)和漫反射红外光谱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激光拉曼光谱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最近也获得了比较多的应用。红外发射光谱
发展史
◆ 第一个进行吸附分子红外光谱研究的是荷兰的DeBoer。他 在1930年研究了有机分子在碱金属卤化物上的吸附。
◆ 尔后,前苏联的Темренин研究了氨在 Fe/Al2O3 以及 Fe/SiO2上的吸附。
◆ 而真正引起人们兴趣的工作是美国的Eischens等,在1954年研 究了CO在Pt和Ni上吸附的红外光谱。
15
现在十五页,总共四十二页。

红外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红外光谱技术学号: 26姓名:徐健榕班级:摘要红外光谱作为一门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了解红外光谱分析的历史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应用及其应用成果。

关键词:红外光谱历史应用成果一、红外光谱的历史发展真正意义上对光谱的研究是从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 开始的.1666 年牛顿证明一束白光可分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而这一系列的光投影到一个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从紫色到红色的光带.牛顿导入"光谱" (spectrum)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牛顿的研究是光谱科学开端的标志. 从牛顿之后人类对光的认识逐渐从可见光区扩展到红外和紫外区.红外辐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被发现的。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尔(Herschel)用棱镜使太阳光色散,研究各部分光的热效应,发现在红色光的外侧具有最大的热效应,说明红色光的外侧还有辐射存在,当时把它称为“红外线”或“热线”。

这是红外光谱的萌芽阶段。

由于当时没有精密仪器可以检测,所以一直没能得到发展。

过了近一个世纪,才有了进一步研究并引起注意。

1892年朱利叶斯(Julius)用岩盐棱镜及测热辐射计(电阻温度计),测得了20几种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这是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工作,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905年库柏伦茨(Coblentz)测得了128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引起了光谱界的极大轰动。

这是红外光谱开拓及发展的阶段。

到了20世纪30年代,光的二象性、量子力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红外光谱的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不少学者对大多数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理论上研究和归纳、总结,用振动理论进行一系列键长、键力、能级的计算,使红外光谱理论日臻完善和成熟。

尽管当时的检测手段还比较简单,仪器仅是单光束的,手动和非商化的,但红外光谱作为光谱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为光谱学家和物理、化学家所公认。

第三章生物质结构及成分分析

第三章生物质结构及成分分析

2022/1/27
1199
第19页,共123页。
纤维素分离
(2)综纤维素分离的方法
• 综纤维是指用温和的方法自木化植物粉末 试样中脱去木质素后剩余的全部碳水化合 物,即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总和,故又称 为综纤维素。综纤维素中不可避免地包含 了微量的残余木质素,所以用5%氢氧化钠 溶液和24%氢氧化钾溶液分两步在氮气保 护下处理综纤维素,重复处理,使其中的 半纤维素和残余的木质素含量逐步下降, 从而得到纤维素。
葡萄糖的立体异构体
• 葡萄糖有四个不对称碳原子,可形成2n(n为 不对称碳原子数)个构型异构体,葡萄糖的
16个构型异构体中,最重要的异构化形式如 下: ①D-型和L-型 ②吡喃糖和呋喃糖环的结构 ③α和β异构
202222//11//2277
9
第9页,共123页。
葡萄糖的立体异构体
D-型和L-型:
各有其不同的晶胞结构,可由XRD、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鉴定。
2002222//11/2/277
18
第18页,共123页。
纤维素分离
传统的植物原料分离的方法
• 将植物原料用25%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再用
20%硝酸和80%乙醇混合溶液在加热至沸腾 的条件下处理无提取物的植物纤维原料,使其 所含的木质素转变为硝化木质素,并溶于乙醇 中,所得到的残渣即为硝酸乙醇纤维。这样所 得的纤维素较纯,但易受到水解而影响降解。
2022/1/27
220
第20页,共123页。
纤维素性质
• 纤维素本身是白色的,密度为1.50-1.56kg/m3, 比热容为1.34-1.38kJ/(kg.℃)。纤维素对热的传 导作用轴向比横向大,其值大小与纤维的孔隙度 有关,热值18400kJ/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6
二、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1、任何气态、液态和固态样品均可进行测定; 2、红外光谱可用来鉴定未知物的分子结构或确定其 化学基团; 3、样品用量少。
2020/4/16
§3-2 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1. 振动的偶极距必须发生变化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偶极距的概念: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果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的电负性不 同,此分子将表现出极性,如HCl,由于H与Cl的电负性不同, H带部分正电荷,Cl带部分负电荷。HCl的一端显“+”,一端 显“-”,在物理学上这种状态称为偶极子。 分子极性的大小,用偶极距描述,如HCl
H带正电荷+q,Cl带负电荷-q,两 原子中心距离为d,则偶极距为:
=qd
2020/4/16
当偶极子处在电磁辐射的电磁场中时,该电场做周期性反转, 偶极子将经受交替的作用力。如下图:
-
+
-
+
+
+
+
+




+
-
+
-
偶极子具有一定的原有振动频率,当辐射的频率与偶极子原 有频率匹配时,分子振动在电场作用下被加强,分子由低能 态跃向高能态。此时分子振动幅度增大,偶极距发生变化。 辐射能通过电场将能量传给分子,自身光强减弱,从宏观上 讲分子产生了吸收,致使光强减弱。
1 En(n 2)h ν n0,12 , 3 , .....
n为振动量子数
在常温下,绝大多数分子处于基态(n=0),接受能量后跃迁到 第一振动激发态(n=1),此时跃迁能差为
E(11)h(01)hh
2
2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a ,则 E= hν=ha
因此
=a 入射光子频率与分子振动频率相等
2020/4/16
§3-1 概述 ➢ 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也是一种分子光谱。 ➢ 当一束红外光照射物质时,被照射的物质的分子将吸收一部 分相应的光能,转变为分子的振动能和转动能,使分子固有的 振动及转动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光谱上即出现吸收谱带,将这 种吸收情况以吸收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得到该物质的红外 吸收光谱简称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rea)。
也就是说
基频谱带的频率与分子振动频率相等。
当辐射频率与偶极子振动频率不一致时,电场能量无法传给 分子,这时分子不产生吸收。
➢由上述可见,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的 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它一致,二者就产生共振。此时光的 能量通过分子偶极距变化而传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 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如果红外光的频率和分子中 的各基团的振动频率不匹配,该部分的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 如果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由于试样对不同 频率的红外光吸收的程度不同,使通过试样的红外光在一定 波数范围内减弱了,在另一些波数范围内则仍较强。由仪器 记录该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得红外谱图。
2020/4/16
利用红外光谱图进行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 析的方法称红外光谱法。
2020/4/16
一、红外光区划分 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其波长范围约为0.75— 1000m,根据实验技术应用不同,通常将红外区划分为三个区:
中红外区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区域,一般说的红外光谱就是指 的中红外区的红外光谱。
2020/4/16
下面我们看一下CO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O C O
此振动使CO2产生瞬间极性,分子存在偶极距变化,产生红外 吸收。
νas 2349cm1
2020/4/16
2. 辐射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相等
以双原子分子的纯振动为例,双原子分子可近似看作谐振子,根 据量子力学,其振动能量:
1 k 2
或: 1 k 2 c
可以看出影响基本振动 频率的直接因素是原子 的质量和化学键的力常 数。
式中:k—键的力常数,也就是连接原子的化学键的力的大小
,单位:dyn·cm-1
( 1N=105dyn )
—是质量为m1和m2两个原子的折合质量,单位:g
m1m2
m1 m2
C—光速,3.0×1010 cm/s
双原子分子是一个最简单的振动模式,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谐 振子,振动方式为简谐振动。
r
m1
m2
这种分子振动模型,以经典力学的方法可把两个质量为m1和m2 的原子看作刚体小球,连接两原子的化学键设想成无质量的弹 簧,弹簧的长度r就是分子化学键的长度。
2020/4/16
020/4/16
如果分子的某一振动不能导致偶极距发生变化,即=0,如CO2
的对称伸缩 O C O
分子处于无极性状态,电场对无极性分子不作用,电磁场不能 将能量传给分子,分子对光不吸收。 =0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振动吸收,这类振动称为非红 外活性振动。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并非所有振动都产生红外吸收。 只有偶极距发生变化的振动才产生红外吸收,这样的振动称为 红外活性振动。
2020/4/16
例:已知C—H键的力常数kC-H=5.1N·cm-1,请计算C—H的伸 缩振动频率、波数和波长。 解:C的原子量为12.011,则一个C原子重:
m 16.0 1.2 0 212 1203 11.9 9 10 23g
同理:
m2
1.00794 6.0221023
1.6741024
2020/4/16
二、吸收峰的强度 吸收光谱图上的纵坐标表示样品中分子对红外辐射的 吸收强弱,吸收峰越高,表示样品对该频率的光吸收 能力越强,在红外光谱区,光与物质的吸收关系遵循 郎伯—比尔定律。
AlogI0 bc
I
2020/4/16
红外光谱的强弱,可根据A值大小,在光谱上定性的 划分为五个等级:
很强vs——几乎充满整个谱图 Very Strong

S ——峰大于
2 3
A坐标
Strong
中强 m ——峰高在半个A坐标左右 Middle

w ——峰高在
1 3
A坐标左右
Weak
很弱vw——谱图中为锯齿峰 Very Weak
2020/4/16
VW W
M S
VS
2020/4/16
三、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g
m1m2 m1 m2
1.9910231.6741024 1.991023 1.6741024
1.541024
g
1 2 c
k
1
23.143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