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4年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一、第一章:小数乘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3.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竖式计算方法。
4.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定位及乘法运算中进位的处理。
5.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6.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
(2)讲解: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示范:示范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数乘法运算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二、第二章:小数除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2.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竖式计算方法。
4.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定位及除法运算中余数的处理。
5.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6.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
(2)讲解:讲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示范:示范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数除法运算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三、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画出各种类型的角。
2. 教学内容角的定义、角的大小比较、角的画法。
3.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及大小比较方法。
4.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及角的画法。
5.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6.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
(2)讲解:讲解角的定义及大小比较方法。
(3)示范:示范角的画法。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苏教版小学5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篇)
苏教版小学5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篇)一、班级学生状况分析:全班共有学生74人,大局部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承受力量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
有局部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准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肯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育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力量,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根本性质,依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根底上。
比拟娴熟地进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究并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识别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外形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大事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嬉戏规章的公正,会求一些大事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洁大事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猜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育发觉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进展学生的共性特长。
5、留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特点,为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上册教材。
教材内容涵盖了算术、几何、统计和应用题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与除法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运算方法,小数除法的意义、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2. 第二单元:数的运算教学内容包括整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应用。
3.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教学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立体图形的认识。
4. 第四单元:统计教学内容包括统计图表的种类,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5. 第五单元:应用题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小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进行综合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六、第六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规则。
理解小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七、第七单元:分数的乘除法教学内容: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能够解决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
八、第八单元:几何图形的进阶教学内容: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第九单元:数据的处理和概率教学内容: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4最新版)
XXX小学教学设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效课堂模式)2014年秋第一学期定稿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4年月日教册分析教材改动说明: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综合与实践“数字与信息”,共8页。
这两个内容原来都安排在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在新教材修订中,考虑到它们的内容难度,以及它们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关联,这两个内容都调整至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而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从四年级下册调至五年级下册。
这样一来,2014年秋学期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没有学过上述内容,而升入五年级后也没有机会学习。
于是,在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
(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
1.数的认识:教学了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教学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枚举策略。
3.式与方程:式与方程主要是用字母表示数。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共安排1个单元,分三个部分。
新课程要求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求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
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体会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他们联系实际事例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本册教材共安排3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1.“校园的绿地面积”: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其面积。
2014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6)在认识复试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分析和解释统计结果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7)在探索和交流数的排列规律和计算规律、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由此及彼的类推过程,以及由猜想到验证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负数的含义,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大小,小数的四则计算和相关的混合运算,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用字母表示数,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等学习内容,尝试从数量的多少盒次序、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数据的变化和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探索小学四则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运算规律,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学习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以及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和应用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等活动中,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方法上的收获与进步,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以及相关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自觉检查,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在“空间与图形”安排《多边形面积计算》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分析和简单推理,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学生对相关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感受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一般策略和办法,丰富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提高分析、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统计结果做出必要的解释。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沧海红颜为大伙儿找到的5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300-120+25×4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计算300-(120+25×4)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
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2014_2015秋学期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案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割补、剪拼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课后反思
第1课时
总第()课时
学科
数学(第9册)
备课教师
丁海建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练习二1 — 6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学生自学课本第3页的表格。
说说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汇报交流。
2、教学“试一试”
谈话:你能完成书上这个表格吗?
全班汇报交流。
3、教学例4
学生自学。
提问: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两人都是以学校为起点)
讲解:关于方向问题,人们一般把向东的路程用正数表示。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拼摆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一半2倍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总第()课时
学科
数学(第9册)
备课教师
丁海建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0— 1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4、谈话: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5、谈话:你知道江都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6、认识课本中三个城市的温度。
7、议一议: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城市的温度你的感受。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56个课时)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56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材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为主。
教材内容全面,结构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此册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同时,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
2.难点:对教材中一些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实例等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例、图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4.课堂练习题: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准备适量的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实物等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
•讲解知识点,阐述其应用和意义。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画图、计算等,巩固所学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完成教学任务,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我特制定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 培养学生本事,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x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 但理解本事还有待提高, 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
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 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 对于学习数学有必须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 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 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本事, 以提高成绩。
三、教学目标(一)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 帮忙学生进一步研究小数除法运算, 同时, 它既是整数除法学习的发展, 也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 认识自然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 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明白质数、合数。
明白2、3、5的倍数的特征。
明白奇数和偶数。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收集有用的信息, 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本事。
(三)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一样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 并能用不一样方法计算面积。
四、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 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并能正确计算。
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 并能正确计算。
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让学生明白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 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 设计相关的方案。
最新2014-2015学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新全册)
第五单元:找规律教学内容:59~60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找规律的探索研究过程,会根据对象排列的周期进行分组,从而计算出相关结果,回答规律性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排列的周期进行分组,从而计算出相关结果,回答规律性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一组对象的周期性,并且通过计算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媒体:小黑板,抄写好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找规律(一)教学过程:一、学习例1。
⑴观察,有几种不同颜色的灯笼?⑵如果把它们分分组,你认为几个一组?为什么?用笔圈一圈。
每一组开头一个是什么颜色,中间一个是什么颜色,最后一个呢?⑶第25个灯笼在哪一组中?会计算吗?25÷3=8……1(在第九组第一个,红色)⑷观察花盆,有几种颜色?怎么分组?每组中有几个花盆,几种颜色?用笔框出来。
⑸回答下面的问题:①第7个是什么颜色?第70个呢?第40001 个呢?②你是怎么想的?二、课堂练习。
⑴例1中的彩旗,每几面一组?分别是什么颜色?⑵第7面是什么颜色?⑶第17面是什么颜色?⑷摆一摆。
见60页练一练第1题。
①怎么分组,几个一组,分别是什么颜色?②第21个是什么色?第32个呢?你是怎么推算的。
板书:分组余下的第一个什么色?第二个什么色……⑸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完成第2题、第三题。
一、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找规律。
我们是按什么步骤找规律的?⑴分组⑵余下的第一、第二、……分别是什么第二课时:找规律(二)教学内容:61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会对一组有规律排列的对象进行分组,通过分组求出不同对象的个数及排列顺序。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会对一组有规律排列的对象进行分组,通过分组求出不同对象的个数及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一)教学目的:1. 通过学习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才能;2.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3. 进步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4.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考虑才能。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比拟- 读、写和比拟整数- 认识数的大小和正负- 加法与减法2. 数的位与值- 同位数比大小- 指数的认识与运用- 数字表与数字读写构造3. 除法- 除法的概念与处理- 除法口诀和运算规那么- 除法与减法的关系4. 分数的认识与比拟- 分数的认识和数轴表示- 分数的比拟和排序- 分数的相等5. 用括号表示数与代数方程- 用括号表示数的关系- 用括号表示代数方程- 用括号表示约数与倍数的关系教学方法:1. 通过课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展教学;2. 运用老师示范、学生合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3. 引导学生进展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才能;4. 提供丰富的教具和理论活动,帮助学生进展数学操练和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新概念和方法,示范解题过程;3. 进展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4. 整合知识,进展综合操练和稳固;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进展课堂评价。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才能;2. 提供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解题才能;3. 定期进展测验和考试,对学生进展综合评价;4. 与学生和家长进展沟通,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并进展针对性的指导。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二)教学方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本教学方案根据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制定,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数字的认识与应用1. 学习数字的读写、数数、大小比拟和分析数字特点。
2014年秋学期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盐城市泽夫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教学要求1、基础知识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多边形面积计算单元中,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
⑧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认识负数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了,“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因此要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要重视两种相反作用练习。
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但不要涉及正、负数的计算。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要突出图形变换在直接计量面积时的作用。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意义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安排的。
2014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1-5单元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教案五、教学进度安排:期可以不再教学,因此没有安排课时。
本学期还要根据需要进行下学期的内容教学,所以整理与复习的时间里就用这一部分的时间。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 1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师:老师收集了某天3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0℃师: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三亚20℃师: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20℃师: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哈尔滨的气温怎样?同时出示南京、三亚、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20℃和零下20℃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零上20℃可以记作“+20℃”;零下20℃可以记作“-20℃”。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师:"+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
"-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
(教师板书)师:现在,你知道“+20℃”和“-2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4.尝试练习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目录教案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
三、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呢?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业设计:
练习第4题
重点交流介绍用了什么运算律
第一次修改:
第二次修改:
第一次修改:
第二次修改: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上册)
教学
内容
课题:数字与信息
页码:129—130
复备人
教学
时间
课次
教学
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的数字编码,知道数字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应用数字对信息进行处理,培养收集信息、选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小结:数字既可以组成数来表达信息,也可以组成编码来表达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数字编码是怎样表达信息的。(板书:信息)
二分析问题
1课前了解自己及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2讨论问题
(1)不同的人身份证号码会相同吗?你能从身份证号码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
(2)不同的身份证号码中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重点在位置移动时,表示行和列的数字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第7、8题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交流:(,4)和(4,)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4第9题
这些点连成了一条直的线,如果再描下去,各点可怎样表示?
5完成练习第10题。
理解题意,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
最新2014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 页例1 - 例4 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 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认识负数(P1-3 练习一1-5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1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 摄氏度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 摄氏度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出示图片:南京0 摄氏度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 摄氏度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3 摄氏度和零下 3 摄氏度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2014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探索与讲练结合
第
六
单
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板块。
一、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5
12
1.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过程后,能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决问题的
3.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
第
七
单
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8
13--14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讲练结合
单元
课题
课时
周次
素质训练目标
重点难点
辅助措施
第
八
单
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4
14-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4-2015苏教版最新改版后五年级上册数学 确定位置 教学设计
4、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下面就以第5列第4行为例,看看还可以怎样写,写得更简洁些。
(1)教师在下面巡视,预设有下面几个表达方式,组织学生逐一评价
①5列4行③列行④5 4⑤5.4⑥5——4⑦5/ 4②5竖4横5 4
(2)学习“数对”
师:想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规定的吗?
2、用数对表示景点的位置
让学生说出几个景点的位置用什么数对来表示
(四)联系生活,感受用途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用数对表示位置?
老师也收集了几个例子,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依次出示:围棋盘上的棋子,国际象棋盘上的棋子、墙面上的瓷砖、中药柜上的抽屉
(三)完成练一练以及
(四)全课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揭示课题
同样是小军的位置,却有这么多描述位置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混淆,而且麻烦,不简洁,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师:你们的建议提得太有价值了,怎样才能用统一的方式既准确又简明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二、层层推进,学习新知
教学例1
1、认列、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师利用座位图,讲“列、行”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师介绍数对,边说边板书。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确定位置”前加“用数对”)
你会读吗?谁来试试?
师:要用数对确定位置,要用几个数?各表示什么?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二)完成练一练
(三)教学例2
1、师:数对不仅可以表示某个人的位置,在抽象的平面图上也可以表示某个景点的位置。这是即将动工的公园平面图(出示平面图,一些零散的景点,没有方格线),你能用数对表示这些景点的位置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教案五、教学进度安排:说明: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本学期可以不再教学,因此没有安排课时。
本学期还要根据需要进行下学期的内容教学,所以整理与复习的时间里就用这一部分的时间。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1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师:老师收集了某天3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0℃师: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三亚20℃师: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20℃师: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哈尔滨的气温怎样?同时出示南京、三亚、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20℃和零下20℃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零上20℃可以记作“+20℃”;零下20℃可以记作“-20℃”。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师:"+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
"-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
(教师板书)师:现在,你知道“+20℃”和“-2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4.尝试练习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出示教科书上的例2情景图。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出示海拔高度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出示海拔高度图)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260 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22 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出示:+20,-20,+8848,-155,+3260,-422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 ℃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 ℃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那你现在知道0是什么数吗?小结: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巩固练习:1.先读一读,再把下面各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5,+26,8,-40,-120,+103,0正数负数2.每人写出5 个正数和5 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练习一第4题。
学生审题,独立在课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师小结: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第2课时:认识负数(二)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正数: 负数:二、教学例3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如下表: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学生可以说说清楚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也可以说说哪个月盈利得多?哪个月亏损得多?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 元;八月份:亏损650 元;九月份:盈利2500 元;十月份:盈利4300 元;十一月份:盈利3700 元;十二月份:亏损250 元;填写表后让学生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教学例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走2千米到达邮局。
小林从学校出发,向西走2千米到达公园。
在这里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3.初步认识数轴。
师:现在我们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出示数轴)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汇报小结:(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练一练: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5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练习一第6 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审题。
(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3.练习一第7 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讨论:-2和-4哪个数更接近0?现在你能判断出-2和-4哪个数大吗?4.练习一第8 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审题。
(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1)说说中途各站上、下车的人数。
(2)中途5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有人下车?(3)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可以说说每站出发时车上的人数)五、全课总结你现在对于正数和负数有哪些认识?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7-8页例1-例3。
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 中的第1 组图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预设:学生大多会用数方格方法进行比较,对于出现“转化”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
(2)出示例1 中的第2 组图你还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第1组图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吗?)(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2.教学例2:(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倒过来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倒过来斜边重合。
(4)小组讨论:比较两种转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教学例3:(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15 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课前准备),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下表。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S = a ×h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二 1 - 5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形木框(活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如何求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2.如何将一个长方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 1 题。
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何画出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明白要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即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 15。
所以要画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 5 和 3、3 和 5 或 15 和 1。
)2.练习二第 2 题。
学生独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 3 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提问:先求什么?再如何列式?4.练习二第 4 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5.练习二第5题。
取出长方形木框,指名两名学生按课本上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多找几组学生进行操作,注意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和思考:长方形被拉变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汇报交流,注意让学生明确: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