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范文大全)
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范文大全)第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离别容易再会难,因而以送别饯行表达深厚的情意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还记得学过哪些送别诗吗?2、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请看诗题(揭题),谁来读,指导读出节奏。
二、同时呈现,比较题意1、谈发现:比较这两个诗题,你发现了什么?① 都有一个“送”字。
② 都有地名。
③ 都有人名。
2、顺学情适时理解“之”“使”。
3、理解题目含义。
三、整体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都是送别诗,两位诗人会怎样送别自己的好友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两首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
2、练读——指名读、正音、点评。
3、这两位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送别的呢?出示:——(时间),——(谁)在——(地点)送——(谁)去——(地点)。
朗读第一首诗前两句,填空。
4、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①怎样的三月才叫烟花三月?在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理解“烟花”,学生想象画面)②这么美的景色如果让你用诗句来形容,你想到了哪句?③为什么是“西辞”呢?看地图分析。
5、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①诗人王维又是在什么时间送别友人呢?学生读诗句,填空。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王维眼中看到的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窗外绵绵的春雨、依依的杨柳……。
)③窗外那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只看到“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看到柳,即生挽留、不舍之意。
王维多想再留留自己的好友啊,可毕竟皇命难违,重任在身。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著名的浪漫 主义诗人。他一 生周游天下,广 结朋友,孟浩然 就是他出蜀漫游 结识的,两人一 见如故,成为知 己,后来又重逢。 这首诗是他们第 二次聚会后分手 时所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东
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 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 到扬州去。
总结写法:
1、前两句叙事、写景,后两句写景。 2、写送别场面。(话别) 3、没有直接抒写离情别绪,而是写孤帆, 江水,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关切与 祝福。
填空练习
去 “之”的意思是( )。 扬州 “广陵”是现在的( )。 艳丽的春景 )。 “烟花”指( 孟浩然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因为 黄 鹤 楼 在 扬 州 的 边 ),所以说“西辞”。 ( “尽”是( 消 失 )。 “唯”是( 只 )。 “天际”是( 天 边 )。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 依 依 惜 别 )之情。
谒(yè)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
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 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 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701年-761年), 字摩诘,汉族,唐朝诗人 外号“诗佛”。今存诗400 余首。王维精通佛学,王 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 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鸟鸣涧》等。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阳关:古因代在跟玉玉门门之关南同,是故出称塞阳必关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
故人: 老朋友。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渭 舍城 青朝 青雨 柳浥 色轻 新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
我的春天好百朋花友盛孟开,浩田然野在上繁常有花迷似迷锦蒙的蒙的阳 春三雾气月,,古由人黄称为鹤“楼烟出花发”。,乘船东行 到• 扬“下州”去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 “天际”是天边。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 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总结写法:
1、前两句叙事、写景,后两句写 景、。
2、写送别场面。(话别) 3、没有直接抒写离情别绪,而是写孤帆, 江水,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关切与 祝福。
填空练习
“之”的意思是(去 )。 “广陵”是现在的(扬州 )。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孟 浩 然 )。因为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课件1新人教
我的积累——友谊名言
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英)休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楼名,在今湖 北武汉。传说 中仙人乘鹤升 天之处,也是 两位诗人分别 之所。
到,去。
解诗题:
(诗人李白) 在黄鹤楼送 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去 (或去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朋友 故人: 西辞:黄鹤楼在扬州的西 辞:告别。 边,告别西边的黄鹤楼到东边 的扬州去叫西辞。
东
烟花: 形容花开得繁茂, 像浮动的烟雾。
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朋友 故人: 辞: 告别。西辞:黄鹤楼在扬州的 西边,告别西边的黄鹤楼到东 边的扬州去叫西辞。 烟花: 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 烟雾。
诗意: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 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 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赏析: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 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 时能否再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 耐人寻味,令人神远。
我的积累——送别诗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 江东下,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 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 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 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 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 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 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 李白伫(zhù)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chóu, chàng)之情油然而生,便挥笔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20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看拼音写词语。
lú shān________hún zhuó________huái yí________。
2. 选字组词。
缘原圆园姻________因________圈公________侧厕则身________ 公________ 原________影。
3. 照样子写词语。
例:柳暗花明________。
4. 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
5. 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1)“题西林壁”的“题”意思是________。
诗人从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2)《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是第________句诗所要表达的含义,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语:________。
6. 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补充古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
A.今山西省山西村B.今浙江绍兴C.今浙江杭州(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
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 西北,渭水北岸。 4.朝雨:早晨的雨。 5.浥:湿。 6.客舍:旅店。 7.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 通西域的要道。 8、故人:老朋友。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7)下:顺流向下而行。 (8)碧空尽:在碧蓝的天空消失。 ( 9)尽:消失。 (10)唯见:只看见。
去,到
江苏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楼名,在今武汉 这里指老朋友
------李白
沿江顺流而下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形容花开得 繁茂,像浮 动的烟雾。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 挥你们的想象同学间交流。 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 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想象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 过或看到过送行的场面?
同学们说的不错,这就是情, 诗中表现的是一种朋友这间的 情。生活中,还有父子情、母 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情 充满整个世界,人间处处都有 情。让我们带着朋友间依依惜 别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海 内 存天 知涯 己若 ,比 邻 。
落 日 故 人 情
浮 云 游 子 意 ,
这首送别诗发生在 李白 在 烟花三月 ,_____ ________ 黄鹤楼 送______ 孟浩然到 _______ 广陵 遥远的_____,表达了 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______ 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mè ng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 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一生周游天下,广 结朋友,孟浩然就是他出 蜀漫游结识的,两人一见 如故,成为知己,后来又 重逢。这首诗是他们第二 次聚会后分手时所作。
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完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渭 舍城 青朝 青雨 柳浥 色轻 新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 酥小雨,湿润了路上 的尘埃,旅店旁的棵 棵绿柳,被雨水冲洗 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时间 和环境气氛。
交流要点: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写“送”别场面。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关切与祝 福。 2、诗中有写景和叙事。 3、都没有直接抒情,寓情于景 。
不同点: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 写景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
2、有“送”“西”“尽”“故人”四个相同的字词,但具 体含义不同。
西劝 出君 阳更 关进 无一 故杯 人酒 。,
·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 杯醇香的美酒吧,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 之后,就再也没有 一个交情深厚的老 友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 样的酒?你感受到了什么?
(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
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 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 你们的想象同学间交流。
➢ 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 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 想象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 或看到过送行的场面?
同学们说的不错,这就是情, 诗中表现的是一种朋友这间的 情。生活中,还有父子情、母 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情 充满整个世界,人间处处都有 情。让我们带着朋友间依依惜 别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邻
浮
落 日 故 人 情
云 游 子 意 ,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唐王维
依依惜别情深意重
教学反思: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黔西县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20.古诗二首
主备人:陈琼
上课时间:12.13周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0.古诗两首【第2课时】《送元二使安西》【新版】
梳理文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早晨。】【浥:湿润。】【客舍:旅店。】
渭城早晨的一场小雨润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 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请你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只因为向西走出 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像我这样的交情深厚的 老友了。
串珠问题: 1.古诗中,诗人送别的地点分别是哪里?送别的时间分别
是什么时候? 2.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 3.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点? 4.两首诗中分别可以从哪两句诗体会到诗人和友人之间的
真挚情谊?
走进作者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 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 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字摩诘,世称“王右丞”。
核心问题: 古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两首古诗都描绘了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 友人的惜别之情。
串珠问题:
1.古诗中,诗人送别的地点分别是哪里?送别的时间分 别是什么时候?
第一首诗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时间是阳春 三月。第二首诗送别的地点是在渭城的一家旅店 旁,时间是春天的某一个早晨。
主要作品:有《使至塞上》 《山居秋暝》等。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想,故事所描绘 的情景及画面。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读一读
shè
客舍
自由朗读古诗,同学互评:字 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遇到不懂的字或词语借助工具 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
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王维清晨为好友元二 设宴劝酒践行的场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
➢ 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会说些什么?发 挥你们的想象同学间交流。
➢ 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好友孟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 过或看到过送行的场面?
同学们说的不错,这就是情, 诗中表现的是一种朋友之间的 情。生活中,还有父子情、母 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情 充满整个世界,人间处处都有 情。让我们带着朋友间依依惜 别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送元二 使安西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 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车县。
送元二使安西
安西
阳关 渭城
西域都护府
玉门关 阳关
长安
渭城:秦置咸阳县,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 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 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 之南,故称阳关。 故人:老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 广陵
去、到
诗题给我们哪些信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人物:孟浩然和李白 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地点:黄鹤楼
孟浩然是唐代著 名的 诗人,他和李 白是好朋友。
广陵是现在的 江苏省扬州市。 “之”是“去”的 意思。
李白与孟浩然
两人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在安陆(今湖北)的 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 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 谒(yè)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 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 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 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0各位老师大伙儿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抓住意象,赏读送别古诗,体会人间真情。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选编课文内容丰富,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差不多上千古传颂的送别诗,都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但李白在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时,心中有孤独、伤感,更有一份向往和期盼。
而王维在送元二远赴安西时,心中更多了一份悲伤、担忧、牵挂与祝福,这份离愁别绪并没有依靠刻画酒席场面和直抒胸臆,而是借助诗中意象蒙蒙细雨、旅店旁的棵棵绿柳和分手在即的一次次劝酒,用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能吸取民族文化聪慧。
”并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领会内容。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需求,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差不多初步把握学习古诗的能力,能够对比注释,大体明白得诗意,运用查阅工具书或其他资料的方法,尝试解决自己的疑问。
学生曾经学过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了解到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友谊是一种习俗;对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并不生疏;在午间诵读活动中接触过这两首古诗。
但他们不能做到的是赏读古诗,在诵读过程中通过展开想象,更深入地明白得古诗词的内容,感受古诗的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不能体会到民族文化的聪慧,感受诗歌语言的精妙。
因此我在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明白得整首诗,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初步感受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4. 培养课外主动阅读,积存诗歌的爱好,激发对祖国诗歌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明白“朝雨”“浥”“轻尘”“新”“更尽”等词语意思,明白得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 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 留恋、关切和祝福。
解题
广陵:今江苏扬州
黄鹤楼:楼名,今湖北武汉。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题目:在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
到广陵去
诗意
我和老朋友在黄鹤楼上辞别了。(西辞:辞别,
因为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 在阳春三月老朋友要顺流直下到扬州去。(烟花: 指花开的茂盛,像浮动的烟雾。下:顺流直下。 扬州:指广陵) 船越走越远慢慢地消失在这晴朗的天空。(孤: 孤单,孤独。远影:指船的影子越来越远。碧空: 晴朗的天空。尽:消失) 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唯:仅, 只。天际:天边)
解题
元二:作者的一位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今新疆
库车附近。 题意: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
解诗
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地面。(渭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秦时的咸
阳城汉代改为渭城。浥:湿润) 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翠色欲滴。 (客舍:旅店。青青:指草木多。柳色新:被雨 打湿柳树好像很新。) 老朋友,请你再饮完这一杯吧。(更尽:再饮完。 更,再。尽:完)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 厚的老友了。(阳关:今甘肃省敦煌西南的关口 和玉门关很近,因在玉门关的南面,因称阳关, 是古时出塞时的必经之路)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知诗人:
汉族,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 南),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 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
中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 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 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知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 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 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 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 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 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 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 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 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 的代表。开元进
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 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 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 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 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