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章 古诗鉴赏 专题限时规范训练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专题卷2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桂林道中作李商隐①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余蝉嘒嘒②,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注】①李商隐:晚唐诗人,河南沁阳人。
受牛李党争牵累,一生不得志。
写作本诗时,作者为广西桂林观察使郑亚的幕僚。
②嘒嘒:蝉鸣声。
1.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解析】此题考察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
“嘒嘒〞表示蝉的叫声,“依依〞是指依依不舍。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秋蝉以人的情感,它好似在对客居他乡的人发出依依不舍的鸣叫。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物象之上,这种艺术手法叫作寓情于物(移情)。
【答案】运用了寓情于物(移情)的手法。
作者将主观情感移置于客观物象,在秋蝉身上赋予人的情感;在作者听来,秋蝉的鸣叫声好似在抚慰、挽留客居之人,表达对来客的依依不舍。
(手法2分,分析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解析】此题考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注释中介绍了李商隐的不得志与写作背景,从中可以看出本诗的情感基调。
首联描写“无秋色〞“有暮晖〞之景,暮色夕阳自然引发诗人思乡之情。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
(8分)戏答诸少年(唐)白居易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古树(唐)徐凝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19.《戏答诸少年》中“朱颜”一词意为,《古树》中“”一句写出古树的老态。
(2分)20.简析两首诗在说理方法上的相同之处。
(6分)【分析】(19)本题考查对诗中关键词的理解以及诗句的理解。
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语境来理解。
(20)本题考查对诗歌使用的表现手法的掌握。
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再分析传达的感情。
【解答】(19)对“朱颜”的理解可结合学过的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里“只是朱颜改”一句中朱颜的词意,应该是指红润美好的容颜。
“枝不生花腹生草”一句写出了古树的老态,它已经不开花且腹中长满了草,证明了它已经老去。
(20)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第一首写了诗人年老,头发已经白似雪,而少年们气概如云,两者对比,写出了自己的感慨。
第二首诗后两句“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说行人从来没见过树年青时,但是古树却已经见证了几番苍老,将“行人”与“古树”的年龄对比,写出了世事变迁,人与物代谢不同。
第一首后两句“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通俗易懂,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苍老的命运,诗人对青春难再有深刻认识。
第二首诗借写古树来表达对宇宙无限而人生短暂的感慨。
所以都喻指深刻,可以说是“借题发挥”。
答案:(19)红润美好的容颜(答“年轻的容颜”亦可)枝不生花腹生草(20)①都运用对照(对比)写法。
《戏答诸少年》将诗人的年老“头似雪”与少年的“气如云”对比,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古树》将行人与古树时序(年龄)进行对比,写出了树的古老及世事的变迁。
②都在借题发挥。
《戏答诸少年》以“戏答”为题,以看似戏谑的笔调写出了诗人对岁月如流、青春难驻的深刻认识;《古树》以吟咏饱经沧桑的古树来表达自己对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的感慨,颇具韵味。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第3章古诗鉴赏(二)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第3章古诗鉴赏(二)第一篇: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第3章古诗鉴赏(二)古诗鉴赏(二)[推荐时间:30分钟=15分钟(语基+默写)+15分钟(三首古诗)]一、语言基础知识1.(2010年张家界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重创/创痛害臊/急躁驯服/徇私枉法......B.铜臭/铁锈诡谲/鹬蚌悭吝/铿锵有力......C.承诺/偌大下载/记载糜烂/风靡一时......D.油漆/栖息对峙/依恃估量/量体裁衣......2.(2010年湘潭高考模拟)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嗑碰渲泄录像机B.备至缉拿明信片C.燥热蛰伏钓鱼竿D.观瞻秸秆元宵节()A.在我看来,燃油税一天不实施,或者清洁柴油一天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政策鼓励,我们对环保节能的呼吁是叶公好龙。
...B.曾经在网上疯狂传播的“红色结束符”在历经半年的潜遁后,现在又东山再起。
....C.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
D.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莫斯科的言论已经被媒体爆炒到一字不漏,其言论的前后矛盾不仅令本国媒体惊诧,还被国民贻笑大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剧情粗糙,台词可笑,并没有影响《赤壁》获得超高的票房收入,这多半要归功于三国故事的深入人心和古典文学名著在观众心中的分量。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C.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D.“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2 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纵观近几年高考情况,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极低。
考生或是答不出,或是答不准,或是答不全,具体地说,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失误类型一:答题不够专业(1)意境类失误:过于简单概括,缺少具体描述。
【例①】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考生答案:本诗上阕借桑树、春蚕、细草、牛犊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图景。
失误原因:答案过于简单,只概括回答了“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却对后面的“简要分析”视而不见,而这里的分析是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的。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呜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语言类失误:不作手法判断,没有效果分析。
【例②】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考生答案:“背”的意思是“背道、反着”,诗人孤独地朝着大雁的反方向前行,表现了孤独寂寞的感觉。
失误原因:这个答案缺乏对该词语所用手法的判断,对该手法的效果分析也不够全面到位。
参考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漂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3)技巧类失误:架空泛泛分析,不会结合语句。
【例③】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题点训练学案第三章 古诗鉴赏二
题点训练二准确判断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目标解说]对古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古诗鉴赏考查中的一个重点、热点,也是考生复习时的重点、难点,而准确判断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准备:一是继续强化各种表达技巧特征、例句及表达效果的学习;二是提高读懂诗歌的能力,掌握判断表达技巧题的审题答题规范。
当然,这一切都得靠在训练中实现。
宜增大练习量,增强自信,提高准确判断的能力。
【真题回做】(2013·安徽)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
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
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
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
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把握诗人的情感。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的意象中。
韦诗中的意象是: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
恬静的月色,人略显孤独。
赵诗中的意象是: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
凄冷萧瑟之景蕴含凄凉孤独之感。
同时两人对景物描写的差别体现了两人心境的细微差别。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三章 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一 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一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词,作者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 流逝。一、二句,点出伤春的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 调。三、四句“落花”“飞絮”均为飘零之物,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春不愿逝去的不甘和无奈,运用比喻,用春来比喻自己的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青春年华,表达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五、六句,作者看到镜 中的华发,想自己年华流逝,不愿辜负青春,然而无奈还是辜负 了。“梦回人远许多愁”写梦中醒来,似已消愁,貌似洒脱,实 则更为沉痛。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将这许多的愁都凝聚在风雨 中的梨花之上,用风雨梨花象征自己的命运处境,含蓄动人。全 词新颖别致,显示出辛弃疾词于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 答案 (1)比喻和对偶。不甘而无奈。
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 发了离别之情。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 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
突破性练习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 草 杨 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题点训练一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 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 与牢骚。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一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本题通过考查对典故的理解,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 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 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 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
专题练十九古代诗歌鉴赏(综合选择题)(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边晚望刘秉忠①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②。
【注】①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
②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
画,通“划”筹划。
★(1)(综合选择题)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B.三、四两句描写天光、山形,由山如人面各不相同暗喻了英雄人物功业不同的感慨。
C.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
D.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
(2)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答案:(1)B B项,“暗喻了英雄人物功业不同的感慨”错,三、四两句描写的是水天相接、山峰如人面的千般不同的山水之美。
(2)首句用“白”“青”“红”等颜色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灿烂多姿;第二句用一动词“动”,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动荡之态,境界苍茫雄壮。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有我之景,情景很好地融为一体。
B.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三章 古诗鉴赏.doc
特色训练二限时规范训练[目标解说]考场上做古诗鉴赏两小题用时10分钟左右。
考生多在答题上用时较多,不愿在读诗上多花时间,往往看一两眼就开始绞尽脑汁地答题了,真像打了个“闪电战”一样。
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原诗上多用点时间,读它三至四遍,效果比“轻读诗、重做题”的习惯好多了。
(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请指出王勃的《山中》一诗中的情景关系。
(2)两首诗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情景交融,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表达悲伤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
(2)王勃的《山中》抒发的是诗人的旅愁归思。
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诗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
王维的《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初冬时节山中景色的喜爱与喜悦之情。
诗歌细致描绘了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热爱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形象?答案以书为友,勤于读书,自得其乐,高雅不俗。
(2)赏析诗的颈联。
答案颈联用典故(比喻)含蓄凝练(形象生动)地说明勤读书的好处。
上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读书终有收获,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永远清澈;下句化用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能力升级训练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
能力升级训练三古代诗歌鉴赏1.(2014·江淮名校冲刺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试分析“是身留,是心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言情的手法,一般来说,托物言情须拟物为人,使物成为人(作者)的化身。
在这首词里作者的化身是白鸥还是梅花?2.(2014·六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这两首诗描写的角度、表达情感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3.(2014·芜湖重点高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雨后[南宋]裘万顷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
新香浮禾禾罢禾亚①,余润溢潺湲。
机杼蛩②声里,犁锄鹭影边。
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①禾罢禾亚(bà yà):稻名。
②蛩:古书上指蟋蟀。
(1)诗的五、六两句是从哪个角度描写景物的?请作简要赏析。
(2)诗人为什么发出“吾生一何幸”的感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2014·宿州三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①苏轼我行日夜向江海②,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樟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月初诗人路过寿州之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课件 (共24张)
组织鉴赏题答案的精准性、规范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诗歌的颈联 描写了两个 具体场景, 与其他各联 直抒胸臆的 写法不同, 这样写在情 感表达和结 构安排方面 有什么作用? (6分)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咏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物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言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志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诗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抓住诗歌 形象, 判定题材 类型。
诗歌中的形象
• 人物形象(诗中人物的形象,诗人的形象) • 景象、物象(前:自然风景;后:专咏之物) • 意象(一般指寄托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 本读前六句 是怎样运用对比 手法勾勒精卫形 象的?请简要分 析。 10. 诗歌后六句 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人生态度?
再读全诗 (手法、 典故、情 感倾向)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 本读前六句 是怎样运用对比 手法勾勒精卫形 象的?请简要分 析。 10. 诗歌后六句 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人生态度?
高三语文
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3 Word版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发安化回望黄州山①张耒流落江湖四见春,天恩复与两朱轮②。
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
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园好在旧交亲。
此生可免嘲伧父③,莫避北风京洛尘。
【注】①安化即安化驿。
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风与苏轼接近。
1097年因朝中党争,被贬黄州;1101年宋徽宗新立,被召回京师,担任太常。
此诗写于回京途中。
②朱轮:达官贵人所乘之车。
③伧父:骂人的话,南朝谓北人为伧父,意即粗野,即今所谓“北方佬”。
1.颔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上一句是回忆,从“相得”可知诗人的愉悦之情;下句“江山是故人”则主要写自己将要返回京城,而昔日江山将成为故人,所以内心又是惆怅的。
【答案】表现了诗人回望黄州山时愉快与惆怅交织的复杂情感。
(1分)是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的。
(1分)上句通过追忆几年来与鸟鱼山水相处愉快的往事,以此表现内心的愉悦情感;下句写承受天恩,得以返回京城,从今往后,与黄州的鸟鱼江山作别,昔日的江山将成为故人,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惆怅情感。
(3分) 2.诗人被贬谪黄州过着怎样的生活?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高考语文大二轮课件专题二古诗鉴赏训练二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 生动;拟人可以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 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强化诗 人的情感表达;对偶可以使诗歌形式 整齐,音韵和谐。
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 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结构安排与篇章布局
意象分析与情感把握
意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要善于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人的情 感。
常见的意象有杨柳、长亭、孤帆、驿路等,代表着离别;月亮、鸿雁、双 鲤等,代表着思念;梅花、菊花、松柏等,代表着高洁品质。
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可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愁、 怀古之思等。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讲解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考生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 赏该诗。
模拟试题二:杜甫《春望》
题目
《春望》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春望》描绘了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表达了 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抒发了对山河依旧而人事全 非的沉痛感慨。
讲解
古诗鉴赏的实例分
析
通过对多首古诗的深入解读,学 生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 实际鉴赏,提高了对古诗的理解 和欣赏能力。
高考考点与应试技
巧
结合高考考点,对古诗鉴赏的应 试技巧进行了讲解和训练,包括 答题思路、规范表达等方面,有 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课外拓展阅读推荐书目
01
《唐诗三百首》
收录了大量优秀唐诗作品,适合 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提高古诗 鉴赏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春望》所表达的景象和 思想感情,需要考生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模拟试题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考语文 考前三个月 第3章 古诗鉴赏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用时:45分钟满分:55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黄山的奇绝风光于春风之中忘情地展示着自然的巧夺..天工,于春暖之中无尽地传递着休闲舒适的温馨快感。
B.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共有380对金婚老人,五十年相濡以沫....,他们凭着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精神,携手走过了一万八千多个日日夜夜。
C.2014年,中国大熊猫将“落户”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该园园长埃里克表示,照顾熊猫的喂养团队将百分之百采用中国员工,确保它们得到无所不至....的照顾。
D.经过一番讨论,沈厂长最终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大企业熟视无睹....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
答案 B解析B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A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误用对象。
C项“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褒贬误用。
D项“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普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乌克兰倒向欧洲,而力争将它拉入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联盟”范畴。
B.集体自卫权是指,在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
C.事实上法国邮政业这几年的业绩一直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所接收的邮件数量越来越少,要想有长远发展势必需要作出重要的战略转型。
D.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同日也表示,互联网金融可以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供给,加强老百姓投资渠道,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答案 C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目的”或“为了”。
B项成分残缺,在“阻止”后加“的权利”。
D项搭配不当,将“加强……渠道”改为“拓宽……渠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与水相依最美。
山因水而光润,而灵秀,而葱茏。
最新版高考语文全国复习讲义:古诗鉴赏 限时综合训练二词
限时综合训练(二)词(用时:50分钟满分:55分)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江城子元好问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
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
旧见青山青似染。
缘底事,淡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
鬓成丝,更须辞。
只恨芙蓉,秋露冷胭脂。
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1)“旧见青山青似染。
缘底事,淡无姿”一句颇妙,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试简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作词料不过情景二字……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
”试据此简要分析这首词。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拟人手法,因为作者之情感伤,故其笔下之景也就失色(“淡无姿”)了;比喻手法,说原来青山的青色仿佛是被染上去一样;衬托手法,哀情(离别的痛苦)与哀景(无姿青山)相互映衬。
(2)“说得情出”就是情感分明,从王维的送别诗说起,一直到“两相思”,又说现在岂须再作伤别,最后追问人世间离别的泪水哪天停滴呢。
离别之情、同情之情流露在词句中。
“写得景明”:“旗亭”是喝酒送别之地,“垂杨”“折残枝”是挽留、惜别的场景,“青山”“淡无姿”是因离别而失色的眼前景,“芙蓉,秋露冷胭脂”是为离别作渲染、烘托之景。
这些景中寄寓真情。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减字木兰花王安国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1。
减字木兰花蒋氏女2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1洞房:幽深的居室。
2蒋氏女:蒋兴祖之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二)(推荐时间:35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裨.将/裨.益龃.龉/咀.嚼纰缪./未雨绸缪.B.慑.服/嗫.嚅跻.身/侪.辈对峙./有恃.无恐C.绚.烂/驯.服角.色/角.逐疏浚./怙恶不悛.D.憔悴./淬.火贬谪./嫡.系拜谒./残碑断碣.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凯普莱特叹息道:“这些死的惨象就像惊心动魄....的钟声,警告风烛残年的我,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B.近来,网上对解救乞讨儿童的事情议论纷纷。
郑渊洁提出要制定法律严禁儿童乞讨,违者严惩;有的主张依靠网络的力量,我莫衷一是....。
C.舒曼在早年似乎是肖邦在音乐上的同道,但人到中年后,终于没能摆脱德奥根深蒂固的交响乐传统的强大吸引力,拼命在言不及义....的交响乐语言漩涡中挣扎。
D.海岸公司表示,新趸船的到位,将使五通码头为虎添翼....,为码头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不仅使码头的保障能力提升一倍以上,还将为航班的增开奠定坚实基础。
3.(2011·山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⑥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①⑤⑥②B.⑥②④⑤①③C.⑥②⑤③④①D.③④⑤①⑥②二、名句名篇默写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身当恩遇常轻敌,________________。
(高适《燕歌行》) (3)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甫《阿房宫赋》) 三、古诗鉴赏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1)请从颔联中的“乱”和“平”中任选一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歙浦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①长恨飘蓬②。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
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③。
注①本词是纳兰性德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
③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评价,“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深意无限,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A3.B4.D5.(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八百里分麾下炙力尽关山未解围(3)受任于败军之际甲光向日金鳞开(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6.(1)示例一:“乱”是自然、随意。
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示例二:“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的整齐;二是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的茂盛。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
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
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
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人正是以乐景来反衬忧郁的情绪。
7.(1)诗人运用了“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展现了深秋时孤舟漂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身为游子的羁旅愁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