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生态系统的结构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部分,重点涵盖了生态学、遗传学和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内容。

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生物群落指的是同一地点同一时期的所有物种。

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空气、水和光等环境要素。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进行流动。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来源。

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不断转化和循环利用。

3.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是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

群落功能包括产生食物、净化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

4.生态位和生态平衡:生态位是指一种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角色。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种群数量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的演替: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一个区域内物种组成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演替过程包括先锋群落的形成、气候条件的改变和次生演替等。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的是物质遗传和信息遗传的规律,包括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功能、遗传的细胞基础和遗传的分子机制等。

1.基因的分子结构: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序列编码。

基因由密码子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2.DNA的复制和表达: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将一份DNA复制为两份。

DNA的表达是指通过转录和翻译将D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3.基因的突变与变异: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座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4.基因的组合和遗传规律:基因组是一个物种所有基因的集合。

杂交是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繁殖后代。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

5.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来获得所需的功能或特性。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的细胞和分子进行实验室操作。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态学基础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如植物。

-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能量的生物,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 分解者:分解死亡生物体和有机废物,如细菌、真菌。

- 非生物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

2.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链。

- 食物网: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3. 生物圈与生态位-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4. 群落与种群- 群落: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 种群:同一物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体集合。

5. 生态平衡与演替-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相对稳定状态。

- 演替: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过程。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

- 基因: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编码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 连锁与重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和遗传物质的交换。

3.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与翻译:DNA信息转换为RNA,再转换为蛋白质的过程。

- 基因调控:生物体通过各种机制控制基因的表达。

4. 进化论基础- 物种:具有共同特征和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 进化:物种基因频率的长期变化,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5. 自然选择与适应- 自然选择:环境压力下,有利基因频率增加的过程。

- 适应:生物体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变化。

三、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态价值: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功能。

- 经济价值:提供食物、药物等资源。

- 文化价值:与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名词: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名词: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语句: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类型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类型: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常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水、无机盐等物质,以及阳光、热能等能量。

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

消费者:指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以及寄生动物,它们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生。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以及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它们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质。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养分构造,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上是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稳定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点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点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材优化全析]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利(A.G.Tansly,1935)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也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素复合体。

因此,生态系统可定义为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物理—化学—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世界著名生态学家E.P.奥德姆1971年曾指出,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的统一体。

他认为,只要有主要成分,并能相互作用和得到某种机能上的稳定性,哪怕是短暂的,这个整体就可视为生态系统。

具体地说,生态系统又可定义为一定空间内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简称生态系。

根据生态系统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

也就是说,它在大小上是不确定的,其空间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

从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角度看,它可小到含有藻类的一滴水,大到整个生物圈。

生态系统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一个池塘,一片森林或一块草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同时,它又是在空间范围上抽象的概念。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只是研究的空间范围及其复杂程度不同。

小的生态系统联合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组合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分类图5—1—2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情况。

图5—1—2地球上生态系统类型示意图对于千差万别的生态系统如何划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原则。

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常见的是按以下两方面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1)水生态系统(Freshwater ecosystem),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2)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

(3)陆地生态系统(Terrestrial ecosystem)。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点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知识点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材优化全析]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利(A.G.Tansly,1935)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也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素复合体。

因此,生态系统可定义为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物理—化学—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世界著名生态学家E.P.奥德姆1971年曾指出,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的统一体。

他认为,只要有主要成分,并能相互作用和得到某种机能上的稳定性,哪怕是短暂的,这个整体就可视为生态系统。

具体地说,生态系统又可定义为一定空间内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简称生态系。

根据生态系统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

也就是说,它在大小上是不确定的,其空间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

从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角度看,它可小到含有藻类的一滴水,大到整个生物圈。

生态系统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一个池塘,一片森林或一块草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同时,它又是在空间范围上抽象的概念。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只是研究的空间范围及其复杂程度不同。

小的生态系统联合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组合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分类图5—1—2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情况。

图5—1—2地球上生态系统类型示意图对于千差万别的生态系统如何划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原则。

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常见的是按以下两方面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1)水生态系统(Freshwater ecosystem),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2)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

(3)陆地生态系统(Terrestrial ecosystem)。

【个人珍藏版】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学生笔记: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个人珍藏版】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学生笔记: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Chap5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1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小至一个池塘,大致整个生物圈(这是现已知最大的生态系统了),都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Ⅰ、生产者①生产者能够将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属自养生物。

②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还包括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③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石(因为其它生物需要依靠生产者制造的养料为食)Ⅱ、消费者①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

属异养生物。

②消费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等。

③消费者能加速物质循环,对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

Ⅲ、分解者①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复杂有机物,逐渐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并从该过程中获得供应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

属异养生物。

②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生物。

③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残骸就会排泄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土壤、水分、热能、空气等。

Ⅴ、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其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沟通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桥梁(如图)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Ⅰ、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①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

②食物链和(食物链交织而成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形成的。

Ⅱ、营养级①生产者(植物)总处于每条食物链开头,属于第一营养级,捕食生产者的动物(植食性动物,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捕食植食性动物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食物链有多少环节,就有多少个营养级。

②某营养级是指处理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Eg:图示中,1属于第一营养级。

2属于第二营养级,3属于第三营养级。

4属于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整理: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由不同物种组成的一组生物群体,分为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

-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所活动的全部领域,包括地面、水域和大气层等。

- 适应性放散:同一生态位的不同物种通过适应性分化来避免竞争,具有相似生活方式的物种在不同地域生存。

- 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定位置或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活条件和适应方式。

- 环境因子:环境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活活动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 有机体: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个体被称为有机体。

3.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生物个体: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物种的单个个体或某一阶段的生物。

- 种群:生态系统中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组成的群体。

- 群落:生态系统中由多个物种组成的一组生物群体。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 生物圈:地球上范围广泛的所有生态系统的集合体。

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

能量从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生物各个层次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元素和化合物的循环被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主要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各组织、器官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 稳定性:生态系统对于外界扰动的抵抗力和恢复的能力。

- 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越脆弱的生态系统越容易受到破坏。

以上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梳理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生态系统的范围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辨析比较(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相同点: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称为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

不同点: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的能量来源是环境中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2)分解者与消费者的区别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消费者一般指动物,根据其食性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误区警示(1)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2)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捕食关系。

食物网是指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生物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有多个环草兔狐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相差1。

(2)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3)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个种群。

学法一得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

(新教材)高中生物3.1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梳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生物3.1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梳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3.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1)概念:由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 全部生物 及其 无机环境 。

(3)类型自然生态系统:① 水域 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② 陆地 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和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组成:物质:如 水、空气、无机盐 等;能量:如 阳光、热能 。

②作用:是生物群落 物质 和 能量 的最终来源,是 生物群落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者①营养方式:属于 自养 (自养/异养)生物。

②生物类群:主要是 绿色植物 ,还包括光合细菌(如蓝细菌)、化能合成菌(如硝化细菌)。

③作用a.物质方面: 无机物CO 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含碳有机物 。

b.能量方面: 光能 ────→光合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主要)无机物氧化放出的化学能 ──────→化能合成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④地位:是生态系统的 基石 。

(必备成分)(3)消费者①营养方式:属于 异养 (自养/异养)生物。

②生物类群:捕食性动物、寄生生物(如菟丝子、蛔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病毒)。

③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 传粉 和 种子 的传播。

④地位: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

(非必备成分)(4)分解者①作用: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②营养方式:属于异养(自养/异养)生物。

③生物类群:主要是腐生性细菌(如枯草杆菌)、真菌(如食用菌)及动物(如蚯蚓、蜣螂)。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概念模型的建构
概念模型的建构
一、生态系统:
1、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统一整体.
无机环境
所有生物 某种生物
生物圈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同种组成
不同种群 群落+环境
最大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要注意
1、空间性: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多种多样,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群落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
消费者提供食物和
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中 的物质循环;有 利于植物的传粉 和种子的传播
通过分解作用将 生物遗体、遗物 分解为无机物, 供生产者重新利 用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 :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图中参与食物链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哪几种?
三级消费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某些细菌——自养生物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各种动物和寄生菌类——异养生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分 类
次级消费者:
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三级消费者: 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异养生物
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 机物
思考: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哪些成分是必不可少的?
3.“天敌”一方减少,被食者数量变动:短期内-增加
一段时间内-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维持相对稳定
4.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化情况应 视具体食物链确定。一般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依据,考虑方向由 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011海南生物卷)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釉和鹰构成的食物网 如下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釉,导致岛上鼠种群 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 问题: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键入文字]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

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3 第五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二.高考动向
1.高考中对生态系统成分的考查涉及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各成分的功能和联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也可结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命制非选择题。

2. 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主要考查食物链的判断和食物网中食物链的确定,也常常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相结合进行考查,题型既包括选择题,也包括非选择题。

三.备考方略
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根据实例,从组成成分入手,在分析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课前准备:每班分成六个小组,也可一桌为一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复习。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种群和群落,按照生命系统的层次的顺序,这节课我们应该复习哪部分内容?(生态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一)基础知识回顾
教学活动:教师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体系,学生回顾知识并填空
1.概念
由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

【推荐下载】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推荐下载】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键入文字]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学生仅仅有想学的念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

要讲究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为大家准备了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必背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名词: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词: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1。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什么是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⑵、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①、非生物成分:Ⅰ、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Ⅱ、能量:阳光、热能。

②、生物成分Ⅰ、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Ⅱ、消费者:指动物,包括全部的动物Ⅲ、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

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2、从功能上讲: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生态系统各营养结构联系的纽带。

4、生产者: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⑵、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

⑶、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

5、消费者:指不能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的生物。

⑴、初级消费者:指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植食性动物)。

⑵、次级消费者:指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食肉动物)。

⑶、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以此类推……6、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遗体中、排出物中以及残落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的有机物的生物。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7、食物链和食物网: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⑵、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⑶、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可能同时拥有多个消费级或营养级。

8、生态系统包括那些基本类型?依据无机环境及生物类群的特点划分:海洋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1、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成分的区分依据:按它们的营养功能) 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NO3-等各种无机盐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①绿色植物②蓝藻、光合细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③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从活体中获取营养的、营寄生生活的)①大部分动物(但不是所有的动物)②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食虫植物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素吸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摄取来的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生态上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捕虫时则属于消费者。

)③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虫草属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虫、线虫、猪肉绦虫、大肠杆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消费者的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着重要作用。

(4)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生态系统的结构编【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含义。

2、(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

3、(难点)能正确分析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明确食物链和食物网。

【要点梳理】要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399159生态系统的概念】(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2)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3)生物圈是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4)自然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要点诠释: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的空间范畴。

因为生态系统的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的自然区域,即空间。

(2)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各种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

生物不仅包括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

这些结构成分要“齐全”(3)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这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2、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举例(见下表)类型划分依据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分布情况农田生态系统分布区域主要植物主要动物湿润或较湿润地区乔木树栖动物为主干旱地区草本能挖洞和擅长奔跑的动物农耕区农作物动物种类较少特点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群落结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构相对简单,种群密度和群落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是在一定程较长时间保持稳定要点二、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项目归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生产者(主要成分)光能自养型生物、化能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异养型生物分解者异养型生物关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作用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光能、热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光合细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的传播;保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畅进行植食动物(初级消费者)、小型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保障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腐水、空气、无菌、化能合成细菌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大型生真菌(霉菌、蘑菇等)、腐生举例机盐、有机物等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细菌(枯草杆菌等)等;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要点诠释:①非生物环境:有阳光、空气、水分、矿质元素等没有生命的成分。

②生产者:对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来讲,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并把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使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这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寄生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③消费者:参与食物链,保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快速正常进行,并为植物传粉、受精、种子的传播等提供帮助。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④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又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为生产者的“再生产”提供原料。

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菌属于消费者。

因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环节。

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关于消费者的地位,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物质和能量流通的完整性的角度看,它是可有可无的;但从它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生物类群的关系看,它有着自身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要点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1)高中生物中的食物链主要指捕食链,其组成有生产者、消费者,而没有分解者。

食物链类型实例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草→兔→狼木材→白蚁→食蚁兽;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鼠→跳蚤(2)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3)一般模式:植物→植食性动物→小型动物→中型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4)一条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要点诠释:①食物链: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巴(藻类)。

”它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和能量的传递关系。

这种关系好似一个食物的链条,我们称其为食物链(或营养链)。

每一个食物链都包括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营养级。

能量和食物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再到次级消费者,都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②营养级:是指食物链中处于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是能量流动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结构模式与营养环节的关系如下表所示:食物链生物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结构模式营养环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一般来说,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不超过五个。

这是因为能量在沿着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流动时,大部分被消耗掉了。

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传递效率大约只有10%-20%。

这样,在流经三、四个营养级之后,传递下来的能量就少到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了。

2、食物网形成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以吃多种植物,也可被多种肉食动物所食。

3、食物链、食物网的综合分析(1)非生物的物质、能量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2)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3)食物网越复杂,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事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4)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

(5)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具体判断要根据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来确定。

如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6)对某种生物减少可导致其他物种变动的分析:①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而导致其他物种变动: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减少。

这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来源,这一营养级生物的减少必然引起连锁反应,致使以下各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少。

②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性、灵敏性等)必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导致密度减少,直到相对稳定,所以往往出现一个先上升,再下降,最后稳定的过程。

③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其后的各营养级依次减少,其前各营养级按捕食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注意:在一个食物网中,如果某种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止一个,则其中某一被捕食对象的减少并不会引起该捕食者的减少,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如下图解:..)【典型例题】类型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例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草原上的羊B .河水中的鲫鱼C .湖中的生物D .一个池塘【答案】D【解析】在一定的区域里,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据定义,草原上的羊、河水中 的鲫鱼和西湖中的生物,它们都只强调生物而没有环境;一个池塘,包含了生物与相关的环境,因此属于生态系 统。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

【举一反三】: 【变式一】(2014 海南高考). 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 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 .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 .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答案】B【解析】某些水鸟的迁徙会引起该物种周期性地离开和回归这一水生生态系统,引起该水生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变化,A 正确;太阳能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由此输入到第一营养级,C 正确;减少芦苇和藻类等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少,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 减少,B 错误;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被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变式二】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 .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 .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答案】B【解析】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 4 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就可以当作一个生态 系统。

分析四个选项,只有 B 项符合。

类型二:生态系统的成分例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划分,它应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答案】D【解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具有光合能力或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属于生产者,部分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能够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则属于消费者。

注意:不同生活方式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担当的成分不同,要针对具体情况分析。

绝大多数是作为分解者出现。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基础题。

【举一反三】:【变式一】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是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答案】D【解析】生产者是一类能够自己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分为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型生物和利用周围物质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的化能自养型生物两大类。

在给出的选项中,酵母菌、乳酸菌和蘑菇都是异养生物。

【变式二】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变式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解析】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