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信心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
小学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第一篇:小学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报告小学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认识、评价和信念,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且还会产生“波纹”效应,使学生获得很多优秀品质。
同时,自信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也具有很大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其自信行为,必须先了解当前小学生自信心行为状况,了解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群体因素,初步了解利于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教学活动等。
二、调查方法1.对象本市城区、近郊、远郊部分学校小学生。
选择城区校2所,近郊校2所,远郊校2所。
选择中顾及不同类型的学校。
有重点校与非重点校、规模大校与规模小校之分。
共6所小学,51个班级,2250名学生。
收回有效试卷2051份。
2.方法7-8岁小学生采用访谈法;9-12岁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
为避免“霍桑效应”,外校调查由本课题组人员进班主持。
问卷上只写班级、性别。
统计汇总工作由2-3人完成,误差较小。
统计中把选项和填项中“其他”类(2%-3%)舍去不计。
本调查内容多,而篇幅有限,分析时,删除了众多的图表。
三、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1、自信心状况我们设计了以下三题,每题设有三级水平的选项(有信心、弱信心、无信心),以此来考察学生自信心状况。
题目是:1)当你转到一个新的班级时,你会:(选项略,以下题同)2)当你在大街上与家人走散时,你会:3)你和小朋友准备做游戏时,你会:结果如表1:性别、百分比信心状况7-8岁9-10岁11-12岁男女男女男女无信心20.4%12.1%16.0%12.3%14.4%12.8%弱信心39.1%38.1%43.4%44.7%46.6%45.0%有信心40.5%48.3%40.1%42.3%38.8%42.2%2.影响学生自信心的群体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当你遇到了困难,最想得到谁的帮助?2)你做了一件好看的手工品,最想得到谁的夸赞?结果如表2:7-8岁9-10岁11-12岁老师53.4%32.5%19.4%家长25.0%19.1%18.3%同学们19.7%27.5%25.6%要好的朋友17.9%20.8%35.6%3.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方式及活动。
对小学生自信心的调查报告
对小学生自信心的调查报告自信心是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和信任。
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自信心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自信心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详细报告。
一、调查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自信心状况,我们选择了某市的两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参与调查的学生年龄在9至12岁之间,共计100名。
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了有关小学生自信心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1. 自信心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小学生对自己拥有较高的自信心。
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困难的任务,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并且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
约20%的小学生表示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丧失勇气和动力。
还有约10%的小学生对自己完全没有自信心,他们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和被他人评价。
2. 影响因素(1)家庭环境调查数据显示,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来自稳定、和谐家庭的小学生更容易拥有较高的自信心,他们通常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
而来自不稳定、矛盾家庭的小学生自信心较低,他们可能面临家庭矛盾、亲友关系不和谐等问题,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2)学校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环境对小学生的自信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奖励制度等都对小学生的自信心起着积极作用。
学校中的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班级和谐氛围等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
(3)自身因素个体因素是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自信心水平。
自尊心的建立、积极乐观的态度、积累的成功经验等都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关键因素。
三、调查总结通过对小学生自信心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小学生对自己有较高的自信心,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小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小学生自信心调查报告
武川小学学生自信心和志向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五年级两个班级共计49名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调查证实,目前小学生自信心状况比较乐观,90%的学生有信心,但在触及真正问题时,多数学生呈现出没有自信心,达到66%的学生自信缺失。
志向一项调查不太乐观,40%的学生坦言志向不强烈。
什么时候最有自信心,66%的学生在老师表扬肯定的时候,30%的学生在参加自己比较有把握的活动时:比如语文考试、短跑、跳绳、下棋、画画等,还有4%的学生看不懂题目。
原因分析:1.追求分数,忽视能力性格志向培养。
2.偏向培养口头上的巨人,忽视了行动上的培养。
问一声有没有信心,都会异口同声“有!”说归说,做是另一回事,真需要信心的时候,都退缩。
3、管理方式多少禁锢了学生原有的自信。
没有真正的师生平等。
孩子难以走近教师,教师也没有蹲下来看孩子。
另外现行教育体制下有些教师的“严格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一切后进生都要及格”、“先举手,经老师许可后才能发言”等等,同一种坐姿,同一种表情,同一个答案这些统一的要求、划一的约束,造成了学生木偶似的动作反应或畏怯自卑的心理。
“我能行”、“我是与众不同的”的独立意识或自我表现欲被抑制。
4. “一刀切”的评价在作怪一些学生之所以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主要是由于自我观念消极,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而造成的,而这种信念多数是教师灌输的:你的分数不好,你很没用。
解决对策:1.创设“自信心教育”的环境氛围。
不要忽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很多名校都有很强的校园“志向”激励引导的文化氛围,这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多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成功或探索中发展自信。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再不理想的学生也会在他人的鼓励中获得愉悦,进而前进。
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个体信心。
反之,则会削弱个体信心。
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
3.在“实践体验”中发展自信,提高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心理健康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业成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项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探讨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的积极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关注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为学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100名小学生,年龄在8至12岁之间。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个人访谈法和量表测评的方法获取详细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自信心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学业成就与自信心的正向关系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学业成就与小学生的自信心呈现正向关系。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拥有较高的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和取得好成绩,对自己有积极的认知和评价。
2. 学业成就对自信心的影响途径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因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普遍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具备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自己掌握知识的自信心也更强。
(2)社会因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班级和家庭中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赞扬,这种正面评价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情绪因素:学业成就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并能够更好地控制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和压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4. 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虽然学业成就对孩子自信心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出现自信心下降的情况,他们可能因为过多的比较和对自己的否定而对学习和自己失去信心。
五、对策和建议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信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小学生自我评价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我评价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与背景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小学生对自己的特长、优点、劣势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提升自信心,努力开发自身潜力。
调查对象为小学生,选择了学校各年级、男女生的代表性样本。
共调查了300名小学生,其中200名男生,100名女生。
调查结果自我认知方面首先,我们询问小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情况。
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自己较为客观,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劣势。
只有少数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知可能偏向于自卑情绪的表现。
因此,在后续对优点和劣势的调查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这些小学生对待自己的态度。
个人特长和优点我们让小学生列举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特长和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方面:许多小学生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并自豪地表示自己在数学、阅读、写作等学科中有较好的成绩,他们的原因有助于启发他人学习,也与他们的努力和兴趣密切相关。
2. 运动方面:许多小学生喜欢参加各种运动活动,他们表现出的体育天赋和协调能力,使他们在足球、篮球、游泳等方面表现出色。
同时,他们也认识到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和培养集体合作能力。
3. 创造力:许多小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他们喜欢绘画、手工制作、写作和音乐等活动。
这些小学生认为通过创造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他们的独特性和想象力不仅丰富了他们自己,还为他人带来了快乐。
需要改进的劣势和未来方向与优点相对应,小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劣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力问题:有些小学生对自己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所认识。
他们觉得在课堂上会分心,影响学习效果。
这种意识的存在提醒了他们在未来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性。
2. 自制力和时间管理:有些小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自制力和时间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小学生意识调查报告
小学生意识调查报告引言意识是指人的对外界事物及自身情况的主观认识和反应能力。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的意识水平和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学生意识调查。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共有100名小学生参与,涵盖了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
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涵盖了他们对自身、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
调查结果1. 自我意识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对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普遍比较自信,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不过,也有一部分小学生对自己的自身情况认知较弱,需要在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2. 社交意识大部分小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社交关系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明白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和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然而,也有少部分小学生存在着欺负同学、捉弄他人的行为。
这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交关系。
3. 环境意识小学生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
他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这需要学校在课程中加强相关教育,并通过实际的环保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4. 安全意识小学生们对于个人安全和地方安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和意识。
他们缺乏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需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结论- 大部分小学生对自身和社交关系有较好的认知能力,但仍有部分需要引导和关注;- 小学生在对环境和安全的意识方面有待提高;- 教育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小学生的意识教育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建议- 学校可以加强对小学生的意识教育,包括自我意识、社交意识、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等方面;-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我和社会、环境等问题;- 社会各界可以加大对小学生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小学生意识发展的关注度。
结语本次小学生意识调查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小学生意识状况的机会。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篇一:对小学生自信心的调查报告一、问题提出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
为此,我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1)调查对像:五、六年级学生 150 人(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三、结果与分析( 1 )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指标学习及处理事在公众思考问评价自己各方面情的能场合不题的方“很不如别力较差敢表现式消极差”“不的同学3623.6 自己 122 81.3 悲观能干” 63 41.8 36 23.6 学生人数 70 百分率( % )2) 结果分析 46.7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
46.7%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及很多方面都不如别同学,这些学生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活动中有压迫感,从不愿甚至排斥集体生活; 23.6% 的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身心自信;有 81.3% 学生极少或从来不理;而约有 23.6% 的学生结自己作了“很差”、“不能干”等消极评价,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常常害怕、退缩、易放,而不能努力解决困难,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甚至有“破罐子破摔”倾向。
四、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1)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优秀的,只是还小。
从而过份的纵容和溺爱,使养中处优的孩子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而且易产生优越感,受不了一点委屈。
过度的照顾和过份的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过份依赖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
学生自信心研究报告范文
学生自信心研究报告范文学生自信心研究报告范文引言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对学生自信心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供相关研究结果和建议。
通过这些数据和建议,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决策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自信心的缺失和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方法为了收集关于学生自信心的信息,我们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参与者包括100名来自不同学校和年级的学生。
问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信心的定义、自信心对学业表现的影响、自信心发展的因素以及自信心的提高方法。
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结果自信心定义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将自信心定义为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对未来成功的信心。
他们认为自信心来源于自我认同和积极的经验。
少部分学生将自信心与外部因素(如成绩、赞美)联系在一起。
自信心对学业表现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信心与其学业表现有密切关联。
自信心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好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反,自信心低的学生容易出现学习拖延和自我怀疑的情况,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自信心发展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学生们认为自信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果显示,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交关系是学生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
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方式中的鼓励和认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与积极、能够提供支持的同伴交往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发展。
自信心的提高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我们在调查中询问了学生们认为有效的方法。
以下是他们提到的几点:1.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学生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和逐步实现来增强自信心。
2. 积极的自我告诉:学生应该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寻求支持:学生可以与老师、家长和同伴寻求支持和帮助。
4. 正面思考:学生应该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心态。
5. 接受挑战:学生可以尝试新的事物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拓展自己的能力和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2012.9一、提出的背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的人格。
而自信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他们表现出自信心缺乏,意志比较薄弱,进取心和抗挫折的能力差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归其原因是自信心缺乏和不足。
我们经常看见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
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
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
现在的学生大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过多的保护和关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缺乏坚强意志的培养,导致他们在困难面前缺乏激情,缺乏勇气,缺乏应有的自信。
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再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因此我们“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本学期自己的研究课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校学生自信心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有的同学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怕别人笑话。
(二)有些同学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说话小声、胆怯,不敢或很少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等,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
(三)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而不能努力解决。
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
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他人帮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
比如在三(3)班,在问到“虽然你很努力,但你仍然担心学习,怕学不好吗?”时,有21.1%的同学选择了是。
问“班上来了新同学,你会主动和他打招呼吗?”有12.3%的人选择了不会。
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研究
《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学习。
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智力因素不容忽视,但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比智力因素甚至更重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越来越引起学校的重视,作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基础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家长必须充分挖掘和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其中自信心就是非智力因素中重要的一项。
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待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富有自信心的孩子乐观、积极、向上、勇于迎接挑战、敢于克服困难。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胆小、自卑、退缩、不能经受挫折,容易沮丧,做事有畏难情绪,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一个孩子要取得在学业上的成功,他必须具有学习自信心。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能否考虑到和重视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是否通过科学正确的途径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孩子的学业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他们的思维、知识、阅历都相对狭窄,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淘汰对他们冲击太小,学生的学习思考创新的空间和能力层次较低,学生家长的人才观念陈旧,家教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倾向。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势在必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引起家长的思考,思考在家庭教育中怎样避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学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努力挖掘孩子的潜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人,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小学生自信心的研究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小学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现状分析
小学生课堂自信心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认识、评价和信念,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且还会产生“波纹”效应,使学生获得很多优秀品质。
同时,自信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也具有很大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其自信行为,必须先了解当前小学生自信心行为状况,了解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群体因素,初步了解利于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教学活动等。
二、调查方法1.对象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2.方法7-8岁小学生采用访谈法;9-12岁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1、自信心状况我们设计了以下三题,每题设有三级水平的选项(有信心、弱信心、无信心),以此来考察学生自信心状况。
题目是:1)当你转到一个新的班级时,你会:(选项略,以下题同)2)当你在大街上与家人走散时,你会:3)你和小朋友准备做游戏时,你会:结果如表1:性别、百分比信心状况7-8岁9-10岁11-12岁男女男女男女无信心20.4%12.1%16.0%12.3%14.4%12.8%弱信心39.1%38.1%43.4%44.7%46.6%45.0%有信心40.5%48.3%40.1%42.3%38.8%42.2%2.影响学生自信心的群体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当你遇到了困难,最想得到谁的帮助?2)你做了一件好看的手工品,最想得到谁的夸赞?结果如表2:7-8岁9-10岁11-12岁老师53.4%32.5%19.4%是由于自我观念消极,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而造成的,而多一些自我进步,自我发展的肯定和评价是给予学生成功体验的有效之途,有了成功也就有了自信。
4.重包办轻自主的家长观念在作怪在影响学生自信心群体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同学不会做家务,你认为什么原因?”结果是有70%的城区学生(远郊52%)认为“父母不让做”。
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探索潜在的心理问题,并为儿童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份儿童心理健康问卷,向100名年龄在6至12岁的儿童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信心、家庭关系、学校关系等。
三、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100名儿童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
其中,6至8岁占35%,9至10岁占40%,11至12岁占25%。
2.积极情绪调查显示,78%的儿童表示自己经常感到快乐,19%的儿童偶尔感到快乐,仅有3%的儿童经常感到不快乐。
这表明大部分儿童的积极情绪较为稳定。
3.消极情绪调查显示,38%的儿童表示偶尔感到焦虑、紧张,23%的儿童经常感到焦虑、紧张,39%的儿童从不感到焦虑、紧张。
可以看出,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消极情绪。
4.自信心调查显示,52%的儿童表示自信心较强,36%的儿童表示自信心一般,仅有12%的儿童表示自信心较差。
这表明大部分儿童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
5.家庭关系调查显示,68%的儿童表示与父母关系融洽,25%的儿童表示与父母的关系一般,仅有7%的儿童表示与父母的关系较差。
这表明大部分儿童与父母关系较好。
6.学校关系调查显示,45%的儿童表示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较好,38%的儿童表示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般,17%的儿童表示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较差。
有一部分儿童对学校关系较为不满意。
四、调查结论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儿童的积极情绪和自信心较强,表明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可和自信。
2.一部分儿童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需要关注和帮助他们解决这些情绪问题。
3.大部分儿童与父母关系较好,但仍有一部分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较差,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建设。
4.一部分儿童对学校关系不满意,需要学校和家长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积极的学习和社交环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自信心现状调查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自信心现状调查作者:刘世苓来源:《卷宗》2016年第11期摘要:为探讨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提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
结果表明,性别、父母是否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对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发展没有显著影响。
影响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的主要变量为学业压力,需加强相关方面的辅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农村小学生;自信;问卷调查1 引言自信,即相信自己、悦纳自己。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正是接受新鲜事物和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自信心对其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学业的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和强化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其自信心作为小学教育课程的一大目标。
劳拉·金和谢尔顿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罗婷、赵淑媛(2013)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建设阳光校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顺清(2012)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改善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迈出了宝贵的一步。
万金店(2012)提出应在认识、价值、方法三个维度进行积极心理学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
李洪波、胡子秀(2013)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学校文化活动,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技术等具体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很多问题可以逐渐得以解决。
刘振兴、潘书波(2013)认为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以大学生和成人为主,有关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其研究结果是否能应用于小学生尚未可知;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完整,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学生自信心研究报告范文
学生自信心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1. 学生自信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拥有高度的自信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 自信心的来源学生的自信心来自多个方面,如个人经验、成功的体验、家庭环境等。
了解自信心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自信心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自信心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而自信心低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动力而表现不佳。
二、自信心的培养1.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提供成功的经验通过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经验。
这些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有更强的学习动力。
3.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提高他们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设立目标、克服困难和享受学习的乐趣来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自信心的影响1. 学业表现的提升自信心高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更有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学业表现。
2. 社交技巧的发展自信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
3. 心理健康的维护自信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拥有较高自信心的学生更容易克服困难,更具有心理的抵抗力。
四、自信心的培养策略1. 鼓励学生树立目标帮助学生设立可行的目标,并引导他们朝目标努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比较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上,而不是过度关注他人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对学生的成绩和努力及时给予认可和肯定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并给予积极的回馈,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上述章节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背景
本文旨在调查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小学生,覆盖范围包括不同年级、性别和地区的学生。
调研内容
1. 调查小学生的压力来源及程度
2. 调查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3. 调查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4. 调查小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调研结果
1. 大部分小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和家庭,压力程度普遍较大。
2. 多数小学生能够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存在情绪失控的
情况。
3.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普遍和谐,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人际问题。
4. 大部分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动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但个别
学生缺乏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结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
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建议
1.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 增加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 鼓励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
信心。
4.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以上为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内容,供参考。
生自信心的调查报告
不良影响
缺乏自信会导致学生在面对挑战 时退缩,影响其全面发展。
建议措施
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 会,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同 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 我效能感。
问题二分析
不良自我形象
有些学生因为自我形象不佳而 缺乏自信,这可能与个人认知 、家庭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
。
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因为心理障碍,如抑 郁症、焦虑症等,而缺乏自信
05
建议和解决方案
建议一解决方案
• 总结词:提高自我认知 • 详细描述:通过自我反思和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建立自信心提供基础。 • 总结词:接受自己 • 详细描述:学会接受自己的缺点,不逃避,不否认,不刻意改变,从而建立自信心。 • 总结词:制定目标 • 详细描述: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逐步实现,从而积累自信心。 • 总结词:积极面对挫折 • 详细描述:遇到挫折时,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不断成长,从而增强自信心。
调查结果细述
01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中学生的自信心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 学生缺乏自信心。
02
自信心水平较高的学生普遍对学业、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有积
极的态度和信心。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方式、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中学
03
生的自信心产生影响。
主要结论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自信心影响最为显著,家庭氛围 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自信心水平。
准确、有效地评估个体的自信心水平。
研究限制与不足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仅选取了部分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可能无法代 表所有群体的自信心状况。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虽然该方法具有较高 的效度和信度,但仍然存在被试者自我报告的主观性误 差。
“小学生自信心状况”调查研究
的可靠性。数据库的平台要提供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毕业 的评估与诊 断,专业的 自我成长。 三 、结论 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历年的专业的招生人数等信息,在 此 . 基础 上 形成 网络的数据 信 息 中心 ,完成相应 的统计 系统 ; ( 2 ) 建 立专 高校在 为地 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中起着重要 业的评估体系,这首先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估队伍,再建立一套完善 的作用。所以,高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 的评估体系来确保专业学科专业设 置的合理性。专业的评估队伍由 更好 的适 应社 会 经济发展 对人 才 的需 求。 因此 ,及 时 、准确 、全 从事教育工作 多年的教育研究专家、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企 面评估 高效 专业 面临 的风险 ,防 范、化 解专 业可 能 出现 的危机 , 事业单位的代表、 经验丰富的各个专业的专家等组成。 评价体 系中, 才能保证 高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文献 : 要建立专业的专业预警模型,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基础 ,办学资源 为条件,对高校专业 设 置预警机制进行风险评估。最终形成优化专 f 1 1 刘 西平 . 预 警机 制构 建 下 的 高校 专业 特 色化 建设 研 究 Ⅱ 1 . 业设置的 决策 ,从 而时存在 问题的专业设置进行修 正。 甘肃联合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 , 2 9( 2 ):1 0 4 — 1 0 8 . 高校专业设 置预警机制系统在运行过程往往会受到很 多因 【 2 】 沈励铭 ,朱晓卓 .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素的干拨. 及影响,这样就会使 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报警结果 选择 田 .宁波职 业技 术学 院学报 ,2 0 1 1 , 1 5( 3 ):1 2 — 1 5 . 不一 致 。为 了减 少干扰 应进 一 步完善 专业设 置预 警 系统 。高校预 【 3 】 胡学 . 我国中部地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研
大桥小学二年级(3)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
大桥小学二年级(3)班美术学科学生自信心变化调查报告徐兰一、背景分析自2008年3月起,本人有幸成为我校《学、做、研——系统教学法体系成果推广》课题组成员,全面学习和运用系统教学法体系理论,从中了解到系统教学法体系的精髓是“以教法的有序变化,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提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经历,提升学习行为水平和相应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逐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它是对“学习准备、上课和作业”等三类学习行为和“自心、责任、意志及交往”等心理品质进行有序引导的养成教育。
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作自信心测试研究,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良好的学习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等方面的常规教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对象选定和调查内容为了提升学习心理品质,更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故对所任教的二(3)班全体学生进行了二次学生自信心的测试。
第一次是在美术学科系统教学法体系实践之前,时间是2008年9月4日,第二次是数学学科系统教学法体系实践4个月后的2009年1月6日。
测试采用团体自信心量表。
前后两次被测试的人为30人,测试内容均相同。
测试内容由系统教学法体系推广项目组制定,测试主试由本人承担,测试时间为15分钟。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不理解问卷内容,因此在测试过程中,主试根据规定要求,边读题边解释内容,请学生选择答案。
三、测试的数据资料表一第一次自信心测试数据统计表统计结果显示二(3)班100%的学生为乙级自信程度(得分为12~24),其中11~15分为12人,占全班40%,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但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才能和成就,相反,看自己的弱点、不足有余,对行为所能达到的结果缺乏自信的判断;16~19分为15人,占全班50%,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但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信心不足;20~24分为3人占全班10%,这些学生对自己行为和结果颇有自信心。
三(3)班学生自信心变化测试报告
三(3)班学生自信心变化测试报告王蓉一、测试的背景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是人对自己力量充分估价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们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源泉之一。
学生一旦有了充分的自信,就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燃起智慧的火花,最终走向成功。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子女若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有些家长的愤怒、失望、冷漠或冷嘲热讽,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压抑,导致自信心缺乏;在学校,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因孩子达不到设定的学习要求,便批评、讽刺,打击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产生自卑感和胆怯心理,丧失了自信心。
孩子缺乏自信心,就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
系统教学法体系的精髓是“以教法的有序变化,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提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经历,提升学习行为水平和相应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逐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它是对“学习准备、上课和作业”等三类学习行为和“自心、责任、意志及交往”等心理品质进行有序引导的养成教育。
做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通过推广系统教学法体系实施教学变量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心理品质,故需了解三年级(3)班学生的自信心状况,作自信心测试研究。
二、测试的经过测试采用团体自信心量表。
学生自信心的问卷调查共进行了三次,一次是2008年9月4日,一次是2008年11月4日,还有一次是2009年的1月13日。
三次调查的对象均为大桥小学三(3)班26名学生,测试主试由班主任培训后担任,每次时间为20分钟。
三、测试数据资料表一前、后期调查学生自信心x2检验双向表X 2=4.5+4.5+0.762+0.762+0.5+0.5=11.524df=(2-1)(3-1)=2查X 2(2)0.05=5.90 X 2(2)0.01=9.21故X 2=11.524>9.21(2)0.01因为0.01>p,所以两次测试的结果说明三(3)班学生的自信心有正向变化且非常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川小学学生自信心和志向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五年级两个班级共计49名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调查证实,目前小学生自信心状况比较乐观,90%的学生有信心,但在触及真正问题时,多数学生呈现出没有自信心,达到66%的学生自信缺失。
志向一项调查不太乐观,40%的学生坦言志向不强烈。
什么时候最有自信心,66%的学生在老师表扬肯定的时候,30%的学生在参加自己比较有把握的活动时:比如语文考试、短跑、跳绳、下棋、画画等,还有4%的学生看不懂题目。
原因分析:
1.追求分数,忽视能力性格志向培养。
2.偏向培养口头上的巨人,忽视了行动上的培养。
问一声有没有信心,都会异口同声“有!”说归说,做是另一回事,真需要信心的时候,都退缩。
3、管理方式多少禁锢了学生原有的自信。
没有真正的师生平等。
孩子难以走近教师,教师也没有蹲下来看孩子。
另外现行教育体制下有些教师的“严格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一切后进生都要及格”、“先举手,经老师许可后才能发言”等等,同一种坐姿,同一种表情,同一个答案这些统一的要求、划一的约束,造成了学生木偶似的动作反应或畏怯自卑的心理。
“我能行”、“我是与众不同的”的独立意识或自我表现欲被抑制。
4. “一刀切”的评价在作怪
一些学生之所以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主要是由于自我观念消极,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而造成的,而这种信念多数是教师灌输的:你的分数不好,你很没用。
解决对策:
1.创设“自信心教育”的环境氛围。
不要忽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很多名校都有很强的校园“志向”激励引导的文化氛围,这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多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成功或探索中发展自信。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再不理想的学生也会在他人的鼓励中获得愉悦,进而前进。
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个体信心。
反之,则会削弱个体信心。
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
3.在“实践体验”中发展自信,提高能力。
少年儿童喜欢玩,如:篮球、舞蹈、美术围棋、电脑等,有的学生虽然学科成绩不怎么好,但对兴趣小组活动却非常认真,在参加校级或县级比赛获了奖,信心倍增。
4.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师观念,爱学生就不问学生出处——有智慧、有恒心真诚地夸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