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边远山区婚姻贫困的几点思考
关于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
关于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1. 政府加大对农村婚姻市场的宣传力度,提高大龄男青年的婚姻意识。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组织婚姻咨询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大龄男青年普及婚姻知识,增强他们的婚姻意识和婚姻观念。
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如农村婚姻介绍所、婚姻交友平台等,提供便利的婚姻信息和婚姻配对服务,帮助大龄男青年寻找合适的伴侣。
3. 鼓励大龄男青年到城市就业,增加与异地女性的交流机会。
可以通过政府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支持,鼓励大龄男青年到城市就业,增加他们与异地女性的接触和交流机会,提高婚姻配对的机会。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吸引大龄男青年回乡创业或定居。
通过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大龄男青年回乡创业或定居,增加他们在农村找到合适伴侣的机会。
5. 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提高大龄男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大龄男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在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婚姻配对的机会。
6. 支持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经济。
可以通过在农村推行农村婚姻经济政策,如提供婚姻补贴、低息贷款、创业扶持等措施,支持大龄男青年的婚姻经济,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增加婚姻的可行性。
7. 鼓励农村大龄男青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通过鼓励大龄男青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增加婚姻配对的机会。
8. 加强农村婚姻家庭教育,提高大龄男青年的家庭责任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婚姻家庭教育活动,提高大龄男青年的家庭责任意识,加强他们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婚姻的认识,增加婚姻配对的机会。
9. 支持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交流活动,增加婚姻配对的机会。
可以通过组织农村婚姻交流活动,如相亲会、联谊会等,为大龄男青年提供婚姻交流的平台,增加他们找到合适伴侣的机会。
10. 加强农村性别平等教育,消除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压力。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家庭经济状况、婚嫁习俗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问题,不仅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也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造成一定困难,亟需关注、重视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受制约。
在农村社会,男性是家庭和村镇的主要劳动力,许多大龄单身男性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勇气和主动融入社会的闯劲,加之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限制,对生活和未来缺乏信心和责任心,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消极生活态度。
这种思想行为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经济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是农村不稳定的隐患增多。
大龄单身男性群体在婚姻问题上受到意外的创伤和挫折,长此以往,心理压力加大,心态失衡,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思想和行动的随意性极易引发打架斗殴、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制造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治安秩序。
另外有一些大龄未婚男性由于长期心理和生理压抑,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婚姻,制造家庭矛盾,甚至出现暴力恶性案件,严重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潜在隐患。
三是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影响。
近年来,农村结婚的彩礼持续飙升,许多农村家庭“因婚致贫返贫”,许多男性因付不起高额彩礼而长期单身。
单亲家庭呈现日益增多趋势,家庭观念淡薄,“尊老扶幼”传统道德理念滑坡,不少女方家长也趁机攀比索取更多彩礼,这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来说,根本无法承受。
另外,“婚骗”事件累见不鲜,这一系列问题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树立文明乡风乡俗。
四是社会保障压力逐步加大。
一方面,大龄单身男性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将成为社会保障的救助对象,他们没有配偶和子嗣,给未来自身和父母养老带来问题;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不足的条件下,农村男性仍然是家庭养老的主要依靠者,这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也对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婚姻家庭问题。
首先,农村婚姻现状是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
由于农村人口大多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节奏较为单调,缺乏外界交流,导致农村青年相互了解不充分,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造成婚姻匹配度低。
另外,在农村地区,封建观念尚未完全淘汰,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有很大的干涉和控制,许多婚姻并非基于情感而是基于利益。
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婚姻现状的不尽人意。
其次,农村婚姻家庭问题还包括了夫妻关系的矛盾和问题。
在农村,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女性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受到尊重和关注程度较少。
这使得很多农村女性在婚姻中难以获得平等对待和尊重,导致夫妻间的矛盾和纷争。
此外,由于中国农村男女双方结婚时往往没有足够的了解对方,随着婚姻生活逐渐步入现实,很多夫妻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容易产生矛盾和误解。
再者,农村家庭中的教育问题也与农村婚姻关系紧密相连。
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水平的不高和教育资源的匮乏,很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了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心智成熟程度不够。
这对于维护婚姻关系和处理家庭问题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促使了一些婚姻中的问题难以解决,加剧了矛盾。
此外,经济条件的问题也是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家庭收入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持家庭生活。
夫妻因为经济上的困难导致矛盾的产生,并可能最终演变为家庭暴力等问题。
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就业机会,很多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导致夫妻分居异地,长期分离也会对婚姻产生不利影响。
在社会风气和社会心态方面,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也有一定的独特性。
农村地区传统保守观念较为浓厚,对于离婚和再婚等问题持保守态度,这使得一些受到家庭暴力和婚姻问题困扰的人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帮助。
妇女在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就业问题
妇女在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就业问题妇女在贫困地区面临着许多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挑战。
这些挑战直接影响着妇女及其家庭的发展和经济状况。
本文将探讨妇女在贫困地区所面临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教育问题妇女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严重且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价值观的固化,许多妇女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甚至不能读书写字。
这大大限制了她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培养,导致她们无法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融入社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免费的教育机会,尤其是为妇女和女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其次,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此外,还应鼓励家庭和社会对妇女教育的支持和重视,改变传统女性角色观念,鼓励妇女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职业发展。
2. 就业问题妇女在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缺乏教育和技能,妇女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的工作,收入微薄,生活困难。
此外,社会对妇女就业的歧视和偏见也给她们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为解决妇女的就业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妇女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她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能力。
其次,促进妇女创业,提供创业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她们实现自我就业。
此外,应建立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就业环境,消除对妇女的歧视,确保她们在就业机会和待遇上得到公平对待。
3. 综合解决方案针对妇女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就业问题,我们需要综合的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教育和就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教育和就业机会的有效对接。
其次,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与公正,鼓励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此外,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问题的变化和效果,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妇女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通过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构建公平和包容的就业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妇女的发展和融入社会。
农村区域婚姻家庭关系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区域婚姻家庭关系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婚姻家庭关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婚姻观念的转变、婚龄的延迟、婚姻质量的下降以及农村老龄化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婚姻观念的转变是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农村婚姻观念强调门当户对、男尊女卑,婚姻往往是家族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然而,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年开始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
这种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婚姻市场的变化,婚姻选择的标准越来越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
因此,农村地区应加强婚姻观念教育,提高农村青年的婚姻素质,促进婚姻关系的健康发展。
其次,婚龄的延迟是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发展中的另一个问题。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延迟结婚,追求事业和个人发展。
然而,婚龄的延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导致生育能力和生育健康的下降,增加了生育难度。
另一方面,婚龄的延迟也增加了农村老龄化的风险,给农村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压力。
因此,农村地区应加强青年婚姻观念教育,鼓励年轻人在适当的时候结婚,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发展。
此外,婚姻质量的下降是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地区社会关系的变化,农村婚姻质量普遍下降。
一方面,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男性外出务工、女性留守的现象,婚姻长期分离容易导致婚姻危机和矛盾。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婚姻家庭教育和婚姻咨询服务,婚姻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因此,农村地区应加强婚姻家庭教育,提供婚姻咨询服务,帮助夫妻解决婚姻问题,提高婚姻质量。
最后,农村老龄化也是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家庭面临着养老问题的困扰。
农村地区应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减轻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
同时,农村地区也应加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社交活动和娱乐设施,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过来人的忠告:“千万远离扶贫式婚姻!”
过来人的忠告:“千万远离扶贫式婚姻!”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需要十分重视的人生大事,几乎没有人会选择随随便便的结婚,每个人结婚之前都会对各自的家庭进行一番综合考量。
毕竟婚姻并非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可是却总有一些人借着婚姻作为跳板,想要依靠结婚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过来人的忠告:"千万远离'扶贫式'婚姻!"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
当今社会自由之风盛行,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恋爱和选择结婚伴侣的权利,再也不是从前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相爱而结为夫妻。
但是并非所有的夫妻结婚都是因为相爱,也总有一些人是因为对方有钱或者其他的外在的条件而想要跟他成为夫妻。
可是结婚以后的两个人是需要携手共度一生的,如果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而是为了钱而结婚的话,那么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幸的。
单方面付出的那个人,迟早会累垮。
无私的付出是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最简单直接的表现,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结为夫妻的他们互相照顾对方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一件坏事。
可是凡事都有度,如果一方像一个无底洞一样无尽的索取,那么一直付出的那一方无论如何都填不上这个像黑洞一样的窟窿,最终付出的那个人,一定会累垮。
夫妻关系才应该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几乎所有出现"扶贫式"婚姻的家庭,都是因为夫妻中的某一方被自己原生的家庭给道德绑架了,使得整个家庭的重心开始向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但是要知道,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庭的重心,两个人结婚以后,完全可以不再去扶持原生家庭。
很多时候一些"扶贫式"婚姻,一开始无非是源自一片孝心和好意,但是谁也不曾想到最终却演变成了一种压力。
人应该善良,但是人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
年轻人,我劝你远离"扶贫式"婚姻。
关于防范农村贫困地区买卖婚姻现象的思考
一
系列社 会 问题 。要 在农 村开 展学 文化 、学技术 活动 ,不断家找 媳妇难上加 难 。 条件差 的人家 姑 农村 劳动 者 的科学技 术 和文化 素质 、劳动技 能 和创造 才能 , 而 从 娘 不 愿 意 来 ,只 有 掏 高 额 彩 礼 从 比 她 们 条 件 更 差 的地 方 往 回 转 变落 后 的生 产生 活方 式 。要 依靠 科 学技 术 发展 生产 ,增加 收 “ ”媳 妇 ,要是 实在 娶不 到媳 妇 ,不 少父 母 宁可 债 台高 垒 ,也 人 ,建设 富足美 好 的家 园 ,创造 融合 幸福 的生活 环境 , 农村 在 买 使
关于防范农村贫 困地 区买卖婚姻现象 考 的思
吴 永 明
( 中共秦安县委 党校 ,甘肃秦 安 7 1 0 4 0) 6
摘 要: 广大农村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农村的稳 定、和谐与发展 又是衡量整个社会文明与进 步程度的重要 标志。 因此,本文对 当前贫 困地 区存在 的买卖婚姻 现象,这个影响社 会发展 的不合理 因素从其成因及对策方面作 了理论探析。 关键 词 : 困地 区 买卖婚 姻 贫 原因 对策建议
近年来 ,随 着农村 经济 的进一 步发 展 ,农 民群 众 的物质生 活 和精 神面貌 日益 改善 , 村男 女青年 越来 越重视 自己的婚姻 质量 , 农
( ) 大 社会 宣传 教育 力 度 ,提高 农 民群众 的认 识 。各有 一 加 关单 位对 买卖婚 姻 的危 害性必 须有 足够 的 、清醒 的认识 ,通过 各
、
着市 场经济体 制 的影 响 ,城 乡经济差 异越 来越 大 ,贫 困地 区的不 的节 俭办婚 事 的社会 风 尚 ,对不 切合 当地经 济实 际 ,要价 过高 的 少农 民想致 富但 出路不 大 ,在 封建传 统 观念 的影 响 下 ,视买 卖婚 买卖 婚 姻 给 予 制 止 ,对一 些 哄抬 “ 价 ” 和 “ 情 ” 市 行 ,从 中牟 姻为天经 地义 , 一方 面企 盼用 出嫁女儿 的高额彩礼 改变贫 困的生 活 取 暴 利 的 “ 托 ” 给予 一定 打 击 。 媒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以宜昌市秭归山区为例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初探——以宜昌市秭归山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各种个人及社会原因而被迫单身。
其中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是个典型,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男青年;结婚难引言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振兴、人们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婚姻状况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包办婚姻日趋没落,青年男女获得了婚姻自由。
而今农村富起来了,收入提高了,但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却依然存在。
这个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失,反而日趋严重。
农村青年“结婚难”现象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青年的生活状况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问题背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梯次推进,长江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起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使农村人民开发家致富。
这其中的许多人都成为大老板,能够吃好、住上大房子,同时他们也积攒存款准备结婚生子。
家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能不能把婚事办的风光在当地是体现一家经济实力的表现。
二、以S村为例分析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原因(一)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如前所述,S村处于边远山区,生存环境恶劣,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匮乏。
从村里到最近的公路乘车,也得先步行几百米,走的还是山路,蜿蜒崎岖。
由于山路崎岖,农民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仍然靠肩挑背扛。
部分农户家里住的还是年代久远的土房,厕所都是自制的茅房,仅仅是用一块布当做门来遮掩。
山区常年会有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有时还碰上旱涝灾害。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S村的村民也开始使用手机、购买家电,但恶劣的生存坏境难以留住本地女性,更无法吸引外地女性的进入(二)经济发展落后经济落后是导致S村男青年“结婚难”的最主要原因。
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本文通过对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讨论了其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贫困生的成因分析我们学校的贫困生大多来自较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较落后和原始,导致学生从小见识较少,对一些新科技不了解、不掌握。
另外,这些地区的家庭教育相对也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
所以,在进入学校后,学生在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非常的吃力。
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此外,有部分贫困生来自多子女的家庭。
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沒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更谈不上给予物质方面的满足,致使部分贫困生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有时甚至会产生退却的行为。
大部分贫困生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于是更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更早地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这就是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因此,在学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等方面要明显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并且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目前,助学体系尚不完善。
虽然国家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在不断地加大,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而言,资助力度仍偏低。
而且,受政策规定的影响,学校缺乏对于政策灵活运用的自主性,无法做到对有些特困生的特殊倾斜,使他们不能拿到足够的补助,所以仍然无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贫困现状。
二、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贫困生日常行为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出了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的一些困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贫困生由于生活经费不宽裕甚至紧张,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经打细算,谨小慎微。
在处理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计较,拿得起,放不下。
在事情的处理上,常常因为要花钱,过后反复思虑,甚至是心疼懊悔,并逐步形成了优柔寡断、敏感狭隘的心理。
2、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无论是在穿着、吃饭、与人交往等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囊中羞涩。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在农村地区,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寻找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面临的婚姻困境,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这使得他们在婚姻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女方对于物质生活的期待。
许多女方在择偶时,往往会将男方的经济条件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在婚姻竞争中就处于劣势。
其次,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以及一些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导致了农村出生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这使得男性在寻找配偶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未婚男青年。
再者,农村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也限制了他们结识异性的机会。
农村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日常活动范围有限,除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与外界的接触较少。
而且,农村的娱乐活动和社交场所也比较匮乏,这使得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很难有机会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认识更多的适婚女性。
此外,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足也对他们的婚姻造成了影响。
一些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能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在与异性交往中表现不够自信和成熟,从而难以赢得女方的青睐。
面对这些困境,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婚姻状况。
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
可以通过学习一门实用的技能,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来源。
例如,可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课程,学习养殖、种植技术或者手工艺制作等,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就业指导,帮助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稳定。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还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云南省跨境婚姻实证分析及社会学思考
、 、
201 5. 02
1 1 9 .
另据 一 些 政 府 部 门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 临沧市 、 西 双版 纳州 和 德宏 州相 对 跨 境 婚 姻 办 证 率 高 一 些 , 在 2 0~3 0 %之间 , 保 山市 是 中 间水 平 8 . 0 8 %, 文 山州 最低 。所 得 到 边 境 县 数 据 , 西 双 版 纳 州 景 洪 市 为 2 4 . 4 3 %; 保山市龙陵县为 1 9 . 4 %, 昌 宁县 为 3 . 7 2 %, 隆 阳区 为 3 . 5 8 %, 施甸县为 0 . 3 8 8 %; 文 山州 马关 县 为 0 . 3 7 4 %, 麻 栗坡 县 为 0 . 2 4 1 % 。“ 事 实 婚 姻” 现象 十 分 突 出 , 办 证 率 低 是 全 省各 边 境 地 区普 遍存 在 的 问题 。无 论 是 从 州 、 市、 县或 乡、 镇、 村 角 度, 办证 情 况 各 地 差 异 很 大 , 如 保 山市 腾 冲 县 明光
别偏好 、 人 口性 别 比 的上 升 , 边 疆 农 村 青 年 婚 姻 观 念 从 保 守 走 向开 放 、 从传 统 向新型 、 从一元 向多元 的转变 , 是
促使边境贫 困山区跨境婚姻行 为增加 的重要 因素。婚姻挤 压 因素造 成的边 民择偶外 溢, 是 缓解贫 困大龄边 民
的婚 姻 、 家 庭 困扰 的 合 理 方 式 , 同 时也 存 在 很 多管 理 困难 和 潜 在 风 险 。
都 是 事实婚 姻 , 只 在村 寨 里 办 相关 仪式 。办理 结 婚
证 比率 普遍 较低 :
表1 跨境婚姻家庭领 结婚 证情况
地 区 保 山市 西 双 红 河 州 临 沧 市 文 山州 总计 版 纳 州 样本数 7 0 3 9 2 6 1 8 8 l 6 1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上山下乡运动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推动知识青年到农村和山区去接受再教育和劳动锻炼。
在这个运动中,知青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而婚姻问题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就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上山下乡运动剥夺了知青们选择伴侣的自由。
在这个运动中,知青们被迫离开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被切断,面临着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
在这样的环境下,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男女而言,结婚成为了一种寻找情感寄托和安抚心灵的途径。
由于上山下乡运动的限制,知青们往往只能在狭窄的社会圈子里选择伴侣,这种婚姻往往缺乏真正的爱情和了解,更多的是出于利益和需求的考量,所以容易面临婚姻的不稳定和矛盾。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存在着家庭背景差异的问题。
在这个运动中,知青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是城市的工人阶级子弟,有的则是知识分子的子女。
这使得他们在社会地位、思想观念和生活经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了婚姻矛盾的源头。
城市知青来到农村后,往往会发现农民生活的艰苦和落后,而农村知青则可能对城市知青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感到羡慕和不满。
这种差异容易引发双方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婚姻的破裂。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还受到农村社会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中,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等观念相对较为严格。
知青们来到农村后,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农村社会里,女性往往扮演着传统家庭责任的角色,而男性则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这就限制了知青婚姻选择的范围和可能性。
农村社会对于女性的观念也往往较为保守,要求女性要顺从丈夫、服从家庭。
这些观念的束缚对于婚姻的平等与和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问题。
知青们在这个运动中面临着选择伴侣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家庭背景差异和农村社会观念的影响,这都导致了知青婚姻的不稳定和矛盾。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1. 引言1.1 引言介绍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运动,而知青婚姻问题作为这一时期的热点话题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
知青婚姻问题涉及到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中所面临的婚姻困境和挑战,对于当时的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们被派遣到农村生活和劳动,与农民结合生活和工作,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使得知青们在婚姻问题上面临诸多挑战。
他们与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了知青婚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知青婚姻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知识青年与农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所导致的,还受到当时政策法规的限制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中,面临诸多婚姻问题,如婚恋自由受到限制、家庭矛盾频发、婚姻转变困难等,这些问题给知青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
2. 正文2.1 知青婚姻问题的背景知青婚姻问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山下乡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实施的一场集体化运动,旨在将城市青年知识青年派遣到农村生产劳动,支援农业生产。
由于当时中国的农村条件艰苦,因此知青们在农村生活中结识了伴侣,产生了知青婚姻。
知青婚姻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异。
农村生活的艰苦和单调使得知青们更加渴望亲情和爱情的滋润,因此在农村结识伴侣成为了一种寻找情感寄托的途径。
知青们在农村生活中受到集体生活的影响,社会关系更加密切。
知青们在集体劳动中结识了伴侣,一起经历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促使他们之间形成了特殊的情感纽带。
知青婚姻背景中还存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
在那个时代,结婚是一种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知青们在农村结婚也是出于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知青婚姻背景中所包含的社会、经济、情感等多重因素,使得知青婚姻问题得以形成并持续发展。
2.2 知青婚姻的特点知青婚姻是指上山下乡运动中参加农村劳动的知识青年之间的婚姻关系。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也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过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
在这一运动中,大批城市知青被派往农村和山区,参加农村劳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知青婚姻问题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知青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山下乡运动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目的是借助城市青年的力量推动农村建设,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
知青们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的剧烈变化,从熟悉的城市环境走进了陌生的农村,面临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因此他们的婚姻和家庭问题也极具挑战性。
上山下乡运动导致了知青婚姻关系的不稳定。
在城市时,知青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恋爱对象,也有了一定的婚姻观念和规划。
一到农村,知青们面临着陌生的环境和社会关系,许多知青的婚姻因为长时间分离而出现了裂痕。
在农村,知青们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家庭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变得更加困难,这对于婚姻生活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导致许多婚姻关系出现了问题。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婚姻问题也受到了政策的直接影响。
在那个特殊的政治时期,婚姻是受到政策严格控制的。
知青们需要严格遵守规定,例如需要得到单位和政府的批准才能结婚。
这种政策对于知青们的婚姻观念和实际婚姻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知青在面临政策束缚时,可能做出了不符合自己内心真实意愿的决定,或者因为政策原因而影响到自己的家庭生活。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知青们从城市到农村,需要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这也包括适应农村的文化价值观。
在农村,知青们可能会受到更加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对于他们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青婚姻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很多知青的婚姻生活面临了更多的挑战。
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知青们面临了来自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婚姻生活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移风易俗难题分析及对策
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移风易俗难题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移风易俗问题一直存在且愈发突出,给当地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城乡结构调整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也面临着挑战和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处理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移风易俗问题,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课题。
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移风易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习俗影响下的婚礼费用高昂,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二是封建陋习影响下的嫁娶风俗死板僵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选择与发展;三是丧葬习俗普遍存在过度铺张和浪费,影响了当地社会风气和廉政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移风易俗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推动当地乡风文明、家风良好的构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1.2 问题意义乡村地区的婚丧嫁娶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这些民俗习惯不仅关乎一方家庭的生活和发展,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与伦理道德。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乡村地区的婚丧嫁娶习俗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恶俗现象屡禁不止,过度铺张浪费,尊老敬老习俗逐渐丧失等。
从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现代进步的矛盾来看,乡村地区的婚丧嫁娶易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方面,传统习俗是中国乡村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不容易轻易被打破,一些不合理的习俗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针对乡村地区的婚丧嫁娶易俗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成因,探讨解决途径,共同致力于推动乡村社会的文化发展和进步。
正是在于为了维护乡村地区社会风俗的传承与发展,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该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2. 正文2.1 乡村地区婚丧嫁娶现状分析乡村地区婚丧嫁娶是乡村文化中重要的传统习俗,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乡村地区婚丧嫁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增加,一些乡村地区的婚丧嫁娶习俗逐渐受到了西方文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气和习俗,与传统乡村文化相悖。
贫困农民思想困境及其帮扶路径探究
贫困农民思想困境及其帮扶路径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贫困农民的思想困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阻碍着他们脱贫致富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贫困农民的思想困境及其帮扶路径,希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贫困农民思想困境的表现1.缺乏发展意识贫困农民长期以来生活在贫困和落后的环境中,缺乏发展意识是他们思想困境的一个重要表现。
他们习惯于依靠政府的扶贫政策和捐助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缺乏自我发展和改善生活的意识。
2.依赖思想严重受长期的物质贫乏和低技能水平的影响,贫困农民普遍存在依赖思想严重的问题。
他们习惯于依赖他人或政府的帮助,缺乏自我发展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念保守贫困农民的思想观念普遍保守,对于新事物和新观念缺乏接受和适应能力。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发展和就业机会时显得束手束脚,难以融入现代化的社会生活。
1.经济困难导致的思想困境农民长期以来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缺乏经济支持,导致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困境。
长期以来的贫困让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和文化知识,使得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适应能力相对较低。
2.教育水平低导致的思想困境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低教育水平无法使农民适应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在思想上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和改变。
3.缺乏社会融入感导致的思想困境农民长期以来生活在农村地区,缺乏与现代社会的融入感。
他们对于当代社会的现象和现代文明的理解乏力,使得他们在社会发展和就业机会中显得力不从心。
1.加强思想教育对于贫困农民的帮扶工作,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道理,激发他们的自我改变的动力和勇气。
2.优化扶贫政策政府应该优化扶贫政策,增加对贫困农民的思想帮扶力度。
通过完善政策,给予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
3.开展技能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技能水平。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
浅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影响了数百万知青的生活和命运。
在这个时期,许多知青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主动选择到农村和山区去建设祖国的农村和基层建设,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知青婚姻问题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婚姻问题进行浅析。
上山下乡运动时期的知青们大多处于青春年华,正值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着向往和憧憬。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许多知青都放弃了在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到农村和山区去锻炼自己,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也给知青婚姻带来了不少挑战。
在农村和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机会相对较少,知青们的交际范围有限,认识和结交异性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使得知青们在婚姻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知青婚姻问题还受到了当时的政策法规的影响。
在上山下乡运动时期,政府鼓励知青到农村和山区去建设,但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规范知青的生活和工作。
其中包括婚姻政策,对知青的婚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和限制。
知青结婚需要经过单位和村里的同意,而且还有一系列的条件和程序需要符合。
这就使得知青婚姻不是完全自主的选择,而受到了政策法规的一定影响。
知青在农村和山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对婚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和山区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与城市可能有较大差异。
这也使得知青在与当地人交往和婚姻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困难。
而且,由于在农村和山区建设的工作需要,知青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较大,时间和精力都相对较少,这使得知青们在婚姻问题上可能更加谨慎和慎重,不愿轻易结婚。
知青婚姻问题还受到了家庭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家庭观念和传统观念对于婚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青们的父母往往对子女的婚姻有较大的期待和要求,希望子女婚后能安定下来,生活幸福。
而在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婚姻中的对象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偏远地区煤炭企业青年婚恋问题及对策
偏远地区煤炭企业青年婚恋问题及对策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同样的道理,没有家庭就没有归属感,就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成家方可立业,家是基础。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新疆伊犁能源位于祖国西北边陲伊宁市,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矿井距离市区远,存在生产倒班等问题,闲暇时间需要休息,没有精神去娱乐,与外单位单身男女青年交流甚少。
2.男女比例不平衡。
伊犁能源大多数青年来自内地,缺乏渠道和平台,与本地青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少,很难维系长久的关系。
最主要的交流对象是同样来自内地的同事和同乡,导致了公司青年的生活圈子相对封闭。
加之煤炭行业特点,公司男女比例10:1,内部渠道不畅通。
3.兴趣爱好不够广泛。
部分青年兴趣爱好不够广泛,拓宽朋友圈的机会大大减少。
年龄方面,公司单身青年中有90%是90后,相对于婚姻,对恋爱的需求更大。
二、如何解决(一)实现男女比例平衡。
企业招聘时应考虑男女比例问题,争取男女比例平衡。
(二)实行轮休制度。
对偏远地区生产矿井人员实行轮休制度,让生产矿井单身男女青年有机会有时间去交友。
(三)加大对外联谊力度。
企业工会、团委协调当地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等单位进行联谊,为广大青年职工创造交友条件,并鼓励单身男女青年积极参加。
借此机会,不仅让双方相互认识,同时也丰富了忙碌工作中的生活色彩。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企业单身青年要加强学习,培养兴趣爱好,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
三、伊犁能源如何实践为更好地服务新疆基地青年职工,伊犁能源工会、团委联合开展“雪莲之约”联谊活动。
通过联谊活动,为广大青年职工搭建交友平台,扩大交友范围,拓宽沟通渠道,结交朋友,播种爱情。
(一)建立单身青年数据库。
伊犁能源工会、团委把开展“雪莲之约”联谊活动作为服务青年的重要工作来抓,对单身青年进行排查,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对各单位单身青年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单身青年数据库,详细掌握伊犁能源单身青年数量以及年龄、兴趣爱好、择偶标准等信息,并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微信、抖音等通讯工具和交友软件的便捷,村民传统思维随着改变,传统的婚姻观念也受到冲击,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增多,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
我局民政婚姻登记处2020年7至2021年7月,已办理结婚登记3305对,离婚登记612对,补发结婚证105对。
全年来电咨询政策达到1200多人次,群众来信12封,及时给予了答复。
从一年来的结婚、离婚和咨询政策数据来看,闪婚闪离、C礼争议、家庭B力、婚外情、留守儿童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村婚姻家庭。
一、闪婚闪离。
从掌握的数据分析,基本上是每20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离婚。
快速相恋、快速结婚、快速离婚。
整个婚恋过程完全是由感觉做主,喜欢就结婚,不喜欢就“拜拜”。
甚至还来不及了解对方就已经各走各路,家庭非常不稳D,而受伤害的是老人和孩子。
二、婚外情。
婚外情、同居等成为破坏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男女任何一方一旦在婚姻家庭中出现这些行为,婚姻生活就不再平静,家庭维持就有危机。
婚外情是个很严重的婚姻问题,因此男女双方需要相互关爱,通情达理,不要让另一半有出轨的念头。
三、家庭B力。
家庭B力仍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直接导火线。
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还有滋生的土壤,因此妇女仍是家庭B力的传统受害者,有些年轻夫妇不善处理家庭中与父母、亲友的关系,产生矛盾后,夫妻又互相指责,从而引火上身,引发夫妻矛盾。
夫妻矛盾产生后,双方父母亲友往往不能理智劝解,反而会火上加油,最终导致劳燕双飞。
面对家庭冷B力该怎么对待才好呢?不要急于埋怨伴侣不负责任,首先需要保持头脑的冷静。
对方出现了冷B力的情况,先不要急着对他大吼大嚷,这会适得其反,保持冷静,给自己足够的智慧去分析事情的缘由。
四、财礼争议。
如果有一方特别重视Q财的话,造成离婚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如果以钱财来衡量婚姻,那就更如空中楼阁,一点都不稳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边远山区婚姻贫困的几点思考
作者:阿忠
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
近几年,由于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在中国大部分贫困山区,青年娶妻难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这势必影响农村社會稳定及经济的发展。
现就奔子栏镇玉杰村未婚男青年婚姻的现状、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一、玉杰村村情及婚姻现状
玉杰,藏语意为“吉祥八宝村落”,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全境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西与霞若乡粗卡通村接壤,东、北、南分别与奔子栏、书松和叶央村委会等山水相连。
竖向高差较大,最高村民小组尼顶村海拔3300米,最低为白仁村民小组海拔2400米。
所处区域森林覆盖率为90%,境内水资源丰富,有众多的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峡谷等自然景观。
全村共有122户、798人,藏族占99%.2017年11月,尼顶村民小组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8年11月,玉杰村被云南省评为“全省文明村”。
笔者通过2020年假期经实地调查走访本村的8个村民小组,对本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
古龙普、布通、通多、尼都4个村民小组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28周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为10人,石义、扎冲顶、尼顶、白仁4个村民小组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28周岁以上未婚男青年为15人,离婚且带着小孩的“剩男”4人。
经调查该村未婚大龄男青年都在家干农活或打工,村组百姓纷纷反映该村青年娶妻难的现实问题。
二、玉杰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娶妻难问题原因分析
(1)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大龄青年择偶难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交通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玉杰村距离中心乡镇偏远,大龄男青年与外来的女青年基本上不存在交集,长期缺乏与异性沟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2)农村大龄末婚男青年收入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
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边远山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较之以前有进步但仍十分落后。
文化水平低表现为,通过调查发现玉杰村25位大龄未婚男青年中初中以上文化者只占10%,其余是小学文凭。
绝大部分因为家庭和思想的限制,生产生活技能低下,除了干农活和打工外没有更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与现行农村相比较,城市在居住环境、经济发展、就业条件各方面都占优势,农村女性大部分逃离农村涌向大城市,形成了贫困山区大龄未婚男青年无对象可找的尴尬局面。
(3)未婚男成为农村的无业“宅男”。
说起宅男大部分女生都嗤之以鼻,谁也不想嫁给一个宅男。
在城市里宅男脱单的难度都很大,更别说在农村的宅男了。
在农村之所以会沦落为宅男,多半是性格或者是谋生技能有缺陷。
他们习惯了当家庭的“寄生虫”,很难扛起家庭的责任,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
再加上终日宅在家中没有朋友,女性朋友自然看不上眼。
(4)同村适龄女青年外嫁多。
中国社会有着“男找对象往下找,女找对象往上看”的市场规律。
本村女孩大多初中毕业后因追求物质生活到城里打工,城里的居住环境、就业条件、精神生活都比乡下优越,许多女孩走出去后就再也不愿回来,这种局面导致了本就男性偏多的村庄男女比例更加失调,大龄未婚男青年占到绝大多数。
(5)男女比例失衡。
受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偏远山区的农村“不能断了香火“的思想意识在广大农村仍然根深蒂固。
这就导致了边远地区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无对象可找的尴尬局面。
三、解决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的对策
(1)为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创造条件。
首先,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改变乡村人们的婚姻观念,摒弃“闺婚找不到,二婚不愿要”的腐朽思想,传播只要适合自己的婚姻是良好婚姻的思想。
为了减轻贫困,支持山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就业、创业的机会,在资金上支持他们。
其次,成立乡村民间婚介服务组织,鼓励人们都来为大龄未婚男青年牵线搭桥,妇联、共青团组织利用春节、三八、五四等节日契机,因地制宜地开展多项特别针对农村青年的文体活动,为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创造条件。
玉杰村要继续举办每月一次的“锅庄文化物资交流会”给大龄未婚男青年创造择偶的机会,支持他们早日成家立业。
(2)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
边远山区的农村地区,只有屈指可数的女孩,且大部分女孩不愿呆在山区农村,跑到城市打工或另嫁他乡,这造就了边远山区农村男多女少的现象。
归结原因主要是贫穷落后的乡村生活无法挽留更多的女孩,要打破这种僵局就要想尽办法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壮大乡村经济。
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农村新产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男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更多的路子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这样既可以留住农村女孩,也能吸引城里女孩嫁到农村,这将能缓解农村大龄未婚男“娶妻难”的问题。
(3)鼓励大龄未婚男青年走出去。
引导并鼓励大龄未婚男青年更新观念改变命运,不论是自己主动或经人介绍都要正确接受,遇到几次回绝也应坦然接受。
对于寻找对象要认识到,真正的“救星”是自己,要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甚至要敢于走出山门,扩大自己的交际面。
同时,要寻找就业或致富路子,提高自己的能力。
还要严格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摒弃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悲观思想,抓住机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致富本领,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现状、改变命运。
相信“家有梧桐树,自然会招来金凤凰。
”
(4)加强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边远山区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工程来做。
在精准扶贫中,把产业和投资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集中力量解决致贫的主要问题,靠招商引资或引进各类适合乡村发展的产业项目,尽量增加农村就业岗位,使边远山区农村青年特别是女青年不用背井离乡到外打工。
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解決了个人的家庭婚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