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政教学要做到“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时政教学应做到“五化”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杨仕保

时政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扎实有效地推进初中时政教学,应认真做到“五化”。

一、主体明确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时政教育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时政素材的搜集还是时政内容的分析评论,均应由学生个体或小组合作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注意把握高度和正确导向,发挥示范、引导、帮扶等作用,教师如果越俎代庖简单地进行时政讲授,多姿多彩的时政教育就会变得平淡无味,效果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二、主题系列化

时政教育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七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比较肤浅,可引导他们进行“时政播报”活动,即引导学生选取2—3条比较有价值的时政新闻,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阐述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以及产生的影响等,以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意识,锻炼他们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进入八年级,学生已能够熟练自如地搜集整理时政新闻,知识面也开阔了很多,此时可引导学生开展“时政论坛”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选取贴近教材内容的重大时政新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认识。较之于时政播报,时政论坛的内容更加深入、丰富,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来能够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九年级可以结合中考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时政考场”活动,活动仍然分小组进行,小组内一名学生进行时政播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论,一名学生围绕其中的某条时政新闻,结合所学知识,模仿中考题的样式,命制一道主观性试题,供全班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公布参考答案,学生们就试题命制、答案

组织以及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互评。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这种锻炼价值不亚于成功解答一道主观性试题。

三、内容多元化

时政教学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范围上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也可以关注省内甚至是所在地市的新闻事件,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具有更强的教育效果。从领域讲,可以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各方面的新闻,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重大决定,各领域的重大成就,国际间的互访往来,都是很好的时政素材,都具有了解、分析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年级时政教学刚起步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不会筛选新闻,将诸如某场NBA比赛的具体情况大讲特讲,或者在播报假冒伪劣商品时将如何制作、如何取得暴利、检测过程中存在哪些肮脏交易等交代得非常具体,偏离了教育主题甚至产生误导,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将学生选材视角聚焦在有意义的话题上来,以便更好地发挥时政教育的作用。

四、活动常态化

时政教育应贯穿于初中三年的教学过程中,落实到每天的思想品德课堂上,而非应对中招考试的非常之举。一些教师平时不关注时政教学,考前将自己整理好的时政新闻交于学生突击记忆,或者是集中几节课的时间专门搞时政专题讲座。从表面上看,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可能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有“省时高效”之感,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从本质上讲时政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内化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五、形式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时政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贵在实践,贵在创新。就拿时政播报来说,在有些学校,时政播报的内容被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在连续几天的时间里学生都可以学习这些内容;有的学校则要求学生将时政新闻统一写在一本小册子上,课外学生可以随时翻阅学习,期末复习也非常方便。除了“时政播报”、“时政论坛”、“时政考场”这些常规形式,指导学生撰写时政小论文、举行时政辩论赛、开展时政竞赛、聘请专家进行时政专题讲座,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时事热点,等等,都是开展时政教育不错的选择。

在初中进行时政教学既是国家政策的规定,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共识。开展时政教学尽管有时会多花费一些时间,偏远山区、寄宿制学校受客观条件限制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但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开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做到上述“五化”,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受益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