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合集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环节。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

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需求,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有效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强化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在网络中合法合规地行使表达思想、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

高校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教育他们遵纪守法、文明用网,不参与网络犯罪、不传播虚假信息。

2.创造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调查调研,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学内容。

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教育游戏等,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提高教育效果。

3.注重互动与讨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注重大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讨论区、举办网络辩论赛等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4.引导正确使用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教育他们要明辨信息的真伪,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从网络说法,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沉迷于网络,合理规划自己的上网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5.导师制度的建立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制度是必要的。

通过导师制度,每位大学生可以有一名指导教师,帮助他们解答疑问、引导思考,并且监督他们在网络上的行为。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教育、引导和规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以下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一、内容1. 道德观念:教育人们尊重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不侵犯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散播谣言和恶意信息,不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和诈骗等行为。

2. 行为规范:教育人们遵守网络空间的规则和礼仪,尊重他人,不使用暴力和恶意软件,不滥用聊天室和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不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 信息素养:教育人们正确地获取、分析和处理网络信息,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

4. 网络安全:教育人们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不轻易泄露个人密码和账号,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不使用弱密码,不轻易下载和运行未知软件。

5. 社会责任:教育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会责任,不利用网络进行欺凌、歧视和暴力等行为,不传播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信息。

二、方法1. 课程教育:在学校的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网络道德的观念和规范。

2.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宣传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认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道德主题讲座、网络文明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网络道德规范。

4. 网络互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开展网络道德主题讨论,引导网民积极参与讨论,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5. 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网络道德监管机制,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测和打击力度,为网民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教育、引导和规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网络空间。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网络时代公民的政治意识、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促进网络空间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分别是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下面我们将对这四个目标进行具体的解读。

“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网络中。

我们需要培养人们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包括自觉遵守网络使用规范、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自觉保护个人隐私等。

人们在利用网络时也需要学会识别和抵制网络谣言、不良信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激励人们心灵的作用。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门槛降低,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更加方便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

我们需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公民们懂得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人们注重政治信息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使公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教育人们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网络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网络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主动适应新时代的从政环境感悟

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主动适应新时代的从政环境感悟

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主动适应新时代的从政环境感悟“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句出自《论语》的经典格言,它强调个体应该在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同时,要在道德、法纪等方面保持适度,不得越过规矩。

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从政者,尤其是在适应新时代的从政环境中。

下面是一篇850字的感悟:在这个信息飞速传递、社会变革频仍的新时代,从政者不仅要保持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感,更需在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同时,保持从政行为的适度和规范。

首先,从政者要时刻关注社会动向,不断学习和理解新时代的要求。

新时代是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从政者应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敏感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

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社会前进。

其次,从政者在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不逾越道德和法纪的底线。

在适应新时代的同时,我们不能因为时势的变迁而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法治底线。

从政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自我审视,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任何时候,都不能以适应时势为名,突破法纪和伦理的底线。

因为只有在规范的范围内,我们的从政行为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创造有益的效果。

此外,从政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新时代的从政者要求更高的能力素质,不仅需要具备政策分析、沟通协调等传统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更为全面的素质。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政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从政职责。

总体而言,“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新时代的从政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适应新时代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社会发展。

在适应的过程中,要保持对法治和道德底线的尊重,保持原则性,不被时势所左右。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从政者才能真正做到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真正做到以适应时代为己任,为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规范亟需加强。

本文将从网络道德的重要性、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道德的重要性网络道德是指在使用互联网和网络技术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化特点以及传播速度的迅猛,网络道德问题日益突出。

缺乏网络道德意识和规范行为将导致诸如网络暴力、侵犯他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秩序。

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网络道德教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全覆盖性。

一些高校只把网络道德教育当作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功能。

其次,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与学科的融合度不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网络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容易陷入盲目模仿和盲从的状态。

此外,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还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为了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学校要加强对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

其次,高校应与社会机构合作,在课堂教育外增设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可以邀请网络行业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网络道德主题的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网络伦理意识。

另外,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职网络道德教育教师,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专业性。

最后,高校还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规范、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自我评价一生学习和修养的结语,也是他对于人生境界和思想修养的至高赞誉。

这句话不仅展示了孔子的自我认知,也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赏析:一、人生境界的升华“七十而从心所欲”,表达了孔子一生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他以不逾矩为前提,强调了自我实现并非毫无约束的自由行为,而是有规矩、有原则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外在的自由,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由。

它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面对世界的复杂性,能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去应对,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行动,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这是人生境界的一种升华,也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不逾矩”是孔子对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的描述。

在孔子的观念中,“矩”即是道德规范、伦理纲常,是社会和谐、人类进步的基本法则。

“不逾矩”就是遵守这些法则,按照社会规范去行事,不做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事情。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孔子强调必须遵循“不逾矩”的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

三、中庸思想的实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不要偏激或极端。

在孔子看来,“从心所欲”即是真性情,是自然之心的流露;而“不逾矩”则是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体现。

只有将二者合二为一,既表达真我,又遵守规矩,才是中庸思想的实践。

四、教育理念的体现这句话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体现。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提倡教育要“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发展。

同时,他也强调学生要有自律精神,自我约束,不做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事情。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自我实现和社会规范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五、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心所欲不逾矩”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从心所欲不逾矩”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化繁就简, 实现其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目的呢?孔子关于“ 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修 身理论为
素 质教 育的探讨提 供 了另一 个视 角 , 值得借 鉴 。素质 教 育和 “ 心所 欲 不 逾 矩” 者是 统 一 从 二
的。高职院校借鉴“ 从心所欲不逾矩” 开展素质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高职院校在素质 教育中应努力实现“ 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力推进教育教 学改革。 ,
教育提 出 了很 多 办法 、模 式 、规 定 ,对 教 师 和学 生 的种 种 条 条 框 框 越 来 越 多 ,规 矩 越 来 越 繁 杂 ,
族素质为宗 旨的教育。它是依据 《 教育法》规定 的国家教育方针 ,着 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 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 面提 高学生 的基 本 素质 为根本 宗 旨,以注重 培 养受 教育 者 的态 度 、 能力、促进他们在德 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 动 地发展 为基 本特 征 的教 育 。 J ”
矩 ;另一 方 面实 现 个 体 的个 性 化 发 展 ,能 从 心 所
性的,它为素质教育 问题的探讨提供 了另一个视 角 ,值得借鉴。 什么是 “ 心所欲不 逾矩 ” 和素 质教 育 从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孔子是儒家修身的榜样 ,《 论语》记载 了他 自
述的一生修养经过 : “ 吾年十五志于学 ,三十而 立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 ,六 十而耳顺 ,
七 十而从 心所欲不 逾矩 。 其 中 “ 十而从 心所 欲 ” 七
欲。并且 ,这个不逾矩不 只是简单地遵守社会规 范, 符合社会要求 ,而是把社会要求 内化为个体
内心之所 “ ,成为个体 自 的内在需求 ,这种 欲” 身

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摘要】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的时代,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并日益普及,人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网络黑客的攻击、黄色信息的传播和网络欺骗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也就成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展开讨论,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议与对策,加强对网络运营的管理和监督;改革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和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带着这样那样的“病毒”,甚至危害到了大学生的财产、人身安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网络发展的很快,而传统的德育观念跟不上,甚至没有重视这方面的教育,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

2.网络道德教育没有与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网络对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许多的学生不能把网络的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区别开来,但是又认为网络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是不一样的,现实社会的行为要受规范和法律的约束,而网络是不受约束的,这样就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

所以,对于教育者而言有必要把网络道德教育和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规范网络道德教育,指引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大学是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在这里,我们不仅需要获取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道德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呢?本文将从教育、自律和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一、教育,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组织开展网络道德主题讲座、班会、文化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引导积极的网络行为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推出网络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提倡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倡导理性评论,不参与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

二、自律,自觉践行良好的网络道德1. 尊重个人隐私,保护他人隐私大学生应懂得尊重个人隐私,不随意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恶意传播泄露他人隐私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设置隐私设置,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2. 注意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要慎重其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发表涉及他人的侮辱、恶意攻击等负面言论,积极传递正能量,发表鼓励和支持他人的言论,为网络空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规范,遵循网络道德规范1. 遵守法律法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制作、传播和使用非法软件、病毒等恶意代码,不参与网络赌博、色情、诈骗等违法活动。

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定,防止因为不当行为而遭受法律制裁。

2. 尊重原创,不侵权盗版大学生应该尊重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创作权,不进行盗版、抄袭和恶意拷贝等行为。

积极支持原创作品,引导他人遵守版权规定,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总结: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应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积极的网络行为,自觉践行良好的网络道德,遵循网络道德规范等方法,大学生可在网络世界中展现出良好的素养和道德观念。

完善自我贵自律从心所欲不逾矩

完善自我贵自律从心所欲不逾矩

完善自我贵自律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坚守道德底线,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自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抗挫折能力。

然而,要完善自我贵自律,我们需要从内心出发,做到心中有规矩,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首先,完善自我贵自律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实现的是什么,并且明白这些目标对于自己的意义。

这样一来,当我们面临困难和诱惑时,就会更容易抵制外界的诱惑,因为我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就需要坚守规矩、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不是陷入懒散和拖延的状态。

其次,完善自我贵自律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自律,使我们的行为更加规范和有序。

例如,每天早上定时起床、定时锻炼身体、定时读书学习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可以强化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更容易远离一些不良的诱惑。

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小步长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另外,完善自我贵自律还需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于善恶、美丑、真伪等事物的认知和判断。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诱惑,保持自律。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逐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

例如,我们可以读一些有关道德伦理的书籍,与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水平。

此外,为了完善自我贵自律,我们还需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是人际交往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方面。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地应对挫折和困难,就很难保持自律。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转移注意力、锻炼自己的情绪适应能力,从而让自己能够更好地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完善自我贵自律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

我们需要时常回顾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检验是否符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如果发现自己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从心所欲不逾矩范文

从心所欲不逾矩范文

从心所欲不逾矩范文《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古以来,人们都探索人性的边界,寻求如何在行为准则与自由意志之间找到平衡。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核心原则:我们应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即追求内心的欲望,但又不能违背道德与伦理规范。

在这个范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个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做到。

首先,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

一个拥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应当有权利追寻自己的欲望和兴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我们必须时刻谨记,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

例如,一个人有权利追求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但不能通过不当手段来获取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个人欲望的同时,我们也要始终遵循伦理道德的指引,保持道德品质。

其次,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对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社会是由许多个体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将会导致混乱和破坏。

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有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个人的行为。

只有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和实现潜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对个人也起到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它教会人们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追求自己的欲望。

社会中的道德约束通过向人们灌输道德价值观,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些人由于个人欲望过强,丧失了自我约束能力,往往会违背社会准则和伦理规范。

例如,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违背了公共利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样,一些犯罪分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

这些行为违背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原则,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学校和家庭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遵循道德规范的意识,并教导他们如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日益普遍。

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包括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

接着探讨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缺乏网络道德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以及网络虚拟性导致行为放松。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强化网络监管措施的建议。

文章分析了网络道德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关注,并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背景,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缺乏网络道德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网络虚拟性导致行为放松,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强化网络监管措施,网络道德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网络时代背景在当前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和娱乐平台。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环境的完善,大学生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触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参与各种在线社交活动。

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学生们受益于网络技术的也面临着一些网络道德问题,比如缺乏网络隐私意识、不尊重他人网络知识产权、沉迷网络等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和健康成长,甚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社会文明上网具有重要意义。

的出现,为我们深刻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1.2 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参加在线课程或讨论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工作方面,一些大学生也会通过网络找到兼职工作或实习机会,从而积累工作经验和获取收入。

浅析“从心所欲不逾矩”

浅析“从心所欲不逾矩”

浅析“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一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道德规范他律自律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严重冲击了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使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文从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一“从心所欲不透矩”。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从经济到政治、从军事到科学、从教育到社会的一切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所覆盖。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还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用的公共信息源,也是一个面向芸芸众生的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与现实生活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广漠无边的虚拟的社会。

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社会物质生活方式与日常交往方式的变更,……更为根本的是人们的价值坐标系存在意义标尺的转变”。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一方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_己想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可以在互联网上向未曾谋面的人传递、散发_己想推广的信息,宣泄自己的情绪。

选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操作者手中,而这些获得和拥有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一不过是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而已。

在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里,操作者堪称“从心所欲”。

相对1现实社会,这个开放自由的虚拟社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社会的载体具有开放性、无序性特点。

它改变了现实社会的时空结构,人们可以自由地进人各种网络社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挑选固己喜欢的交往对象,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

当然,这种开放也同时带来了“放弃稳定”、“失去真实”、“信息不对称传播”、“追新求异”的风险。

其次,网络社会是虚拟的,其主体具有匿名性。

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形式与现实社会有极大的不同。

网络时代的界面机器,使信息传播与交流按“人一机器一人”的模式进行,而不同于现实社会中“人一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信息传播交流网上不过是一个符号,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被隐匿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言行可能处于“无道德”状态。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F ENG F n s o e gh u
( eatetfSc l c ne,A k n nvrt,A k n7 50 ,S a ni hn ) D p r n oi i c m o a S e s na g U i sy na g 20 0 ha x,C i ei a
Ab t a t sr c :Th e eo me to e wo kh s g e t m p c nt e s ile h c e d v l p n fn t r a r a i a to h oca t i s,S t a t e e u a i ni eh c n c l - O h t h d c to n t i si ol e
种 情况 下 ,他们 的言行可能处 于 “ 道德 ”状 态 。这 种 无 “ 匿名性”容 易导致行 为主 体 的责任 心退 化 和社 会监 督 机制 的弱化 。第三 ,网络 文化 具有 自主性 ,其 内容具 有
共享性 。互联网上的任何 信息 都是共 享 的 ,其 信 息可 以
谋面的人传递 、散发 自己想推广 的信 息 ,宣 泄 自己的 情
t ic s eo j cieo ewo k e u a in i t isi olg ;ti od s u st be t fn t r d c to ehc c l e hsi h v n n e s,t ol w n ’ n l ai n of l o o eSi ci to s,y tno i- n e tr o
下 鼠标 而 已。在 网络 构建 的虚 拟空 间里 ,操 作 者 堪 称 “ 从心所欲” 。
相对 于现实社会 ,这个 开放 自由 的虚 拟社 会具 有 以
题 ,如情感 焦虑 、黄 毒泛滥 、病毒 猖獗 、窥探 隐私、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doc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doc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理论界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校园互联网已经普及,因而,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借助网络技术这一有效平台,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现实目标,通过对目标的明确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舆论的热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校园网络,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

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可能会形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危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科学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提出应对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问题正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来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所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基础上而形成的社会教育目标。

确定和实现目标的高低与优劣是衡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全文5篇]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全文5篇]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全文5篇]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

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

考察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当代大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 与亲朋好友相互交流沟通;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新闻、科技动态;点评天下大事,关注祖国命运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

但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黑客的攻击、黄色信息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网上金融诈骗,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和信息产权(版权),盗取国家机密,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络犯罪时有发生。

互联网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有的学生因为过分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上网精神亢奋,下网精神倦怠。

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因为吃不好,睡不好,导致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根据一份网络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1. 引言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网络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思想觉悟。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和不良思潮,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民众提高辨别能力,筑牢思想防线。

最重要的是,网络的普及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传统的媒体,成为塑造民众社会观念、价值取向的重要力量。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才能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引导社会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无界性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其中包括网络谣言、不良信息传播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旨在提高广大网民的思想政治素养,推动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

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探讨其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方向。

通过研究这些目标,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为落实国家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提供指导。

通过探讨如何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大局,促进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等问题,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

2. 正文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包括:第一级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认同,增强党的领导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级目标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行为方式。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赏析摘要:一、引言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1.人生阶段的划分2.从心所欲的含义3.不逾矩的解释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1.个人成长的意义2.社会和谐的贡献四、如何实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个人修养的培养2.家庭教育的传承3.社会环境的营造五、结语正文:一、引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圣人孔子的言论,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人生境界的高度。

在这个句子中,孔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如何追求内心和谐、行为规范的美好画卷。

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1.人生阶段的划分孔子将人生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十有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生阶段的最高境界。

2.从心所欲的含义从心所欲指的是一个人在行为处事上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再受外界的约束。

3.不逾矩的解释不逾矩是指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违背社会规范,做到自律。

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1.个人成长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了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的修炼和成长。

2.社会和谐的贡献当每个人都能够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社会将更加和谐、有序。

人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四、如何实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个人修养的培养要想实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首先要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这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心理修养等方面。

2.家庭教育的传承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传授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3.社会环境的营造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都应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人们实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道德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道德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道德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道德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道德修养完善的理想境界,其中深刻地包含了"仁"与"礼"的丰富内涵及辨证关系."从心所欲"强调"仁心"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本体论基础;"不逾矩"强调礼是道德完善的外在规范.只有二者得到完美结合,才能达至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孜孜不倦的"学"来求得.
作者:张兵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刊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 19(1) 分类号:B221 关键词:儒家道德修养仁礼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高校网络
道德教育目标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道德规范他律自律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严重冲击了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使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文从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一“从心所欲不透矩”。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从经济到政治、从军事到科学、从教育到社会的一切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所覆盖。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还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用的公共信息源,也是一个面向芸芸众生的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与现实生活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广漠无边的虚拟的社会。

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社会物质生活方式与日常交往方式的变更,……更为根本的是人们的价值坐标系存在意义标尺的转变”。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一方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可以在互联网上向未曾谋面的人传递、散发自己想推广的信息,宣泄自己的情绪。

选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操作者手中,而这些获得和拥有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不过是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而已。

在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里,操作者堪称“从心所欲”。

相对于现实社会,这个开放自由的虚拟社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社会的载体具有开放性、无序性特点。

它改变了现实社会的时空结
构,人们可以自由地进人各种网络社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挑选自己喜欢的交往对象,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

当然,这种开放也同时带来了“放弃稳定”、“失去真实”、“信息不对称传播”、“追新求异”的风险。

其次,网络社会是虚拟的,其主体具有匿名性。

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形式与现实社会有极大的不同。

网络时代的界面机器,使信息传播与交流按“人一机器一人”的模式进行,而不同于现实社会中“人一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信息传播交流网上不过是一个符号,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被隐匿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言行可能处于“无道德”状态。

这种“匿名性”容易导致行为主体的责任心退化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弱化。

第三,网络文化具有自主性,其内容具有共享性。

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其信息可以自由传播,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

建立在行为主体自愿、自主和自由游戏规则之上的网络世界,在使个人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如情感焦虑、黄毒泛滥、病毒猖撅、窥探隐私、恶意攻击、网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等。

互联网的发展,给现实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现实道德规范约束力的下降、道德行为的失范,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网络技术的完善来解决是不可能的。

因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2)。

信息社会的开放性、无序性、匿名性和自主性凸显了对公民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治理要求。

互联网是人们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而自发自愿连接建立起来的。

在网络空间中,人们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地选择网络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决定发布和接受何种信息,这种个体自主性的体现是任何传统通讯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而网络道德规范的确立与发展,也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游戏秩序而自发订立、自觉遵守的。

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已出现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应高度重视网络道德的宜传与推广,从而促使人们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种被网民普遍认可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网络道德尚未形成,而传统的道德又面临着危机与挑战。

在这种道德无序状态下,人们甚至不能明确判断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

由于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判断的标准,很多人做出了一些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行为,甚至进行盗窃、人侵等犯罪行为,而这些行为也不过是敲敲键盘,点点鼠标而已。

高校是网络普及程度最高的地方,享有“第四媒体”之称的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及覆盖面远远超过了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其它传统媒介。

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各种途径中,网络高居榜首。

网络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量进人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我们不能听任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道德无序状态下进人网络世界,也不能消极等待网络道德自发地形成后才开始对大学生进行
教育。

在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以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线”,并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宣传,将其转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行为习惯,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的信息行为。

网络本身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具有一致性。

就大学生对网络的接受而言,虽然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现实生活,他们对网上信息的甄别仍取决于平时所接受的教育和积累的经验。

就网络道德的特性而言,虽然网络道德是由于虚拟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要求,它与根植于物理空间的现实道德有所不同,但不能因其存在的差距而认为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道德体系。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的运行机制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且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行之有效的。

有的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空间中,认为找到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约束,不必履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

实际上,网络行为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人们的网络行为和其它社会行为应该是统一的。

美国计算机协会为其成员所制定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网络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道德规范源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的建立和发展,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道德基础上,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网络社会的道德体系。

因此,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与其现实社会道德教育是一致的,而且,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还应该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失范等问题缺乏思考。

事实上,在网络技术推广运用过程中,诸如网络的本质是什么?网络给人类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正确看待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这不仅是大学生应当思考的问题,更是高校德育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宜传推广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健全道德法制观念,帮助其加强个性锻炼、完善人格修养,进而从主观上净化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提高其在网络社会中的政治觉悟,树立在网络社会中的是非观,增强他们在网络社会中的责任感。

另一方面要在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用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发展和弘扬既有的道德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践行能力。

网络道德作为网络世界的道德规范,一方面能够对人们的信息行为提供判断的标准,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人们的信息行为加以制约和约束。

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是,这种制约和约束,主要依靠主体的“自律”,即自己约束和控制自己。

当然,网络道德的“他律”作用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由于虚拟世界的特殊性,这种作用较难得以发挥。

由于网络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