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九针结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30例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

通过病例选取与分组,对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并关注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显示,中医针灸在面瘫急性期具有一定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而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临床疗效评价显示,针灸治疗对于面瘫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针灸治疗在面瘫急性期的应用前景广阔。

进一步研究可加深我们对该治疗方法的认识,提高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并发症观察、临床疗效评价、应用前景、进一步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病例选取与分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

目前,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具有疗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已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开展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观察针灸疗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进一步推动中医针灸在面瘫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临床指导价值,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为临床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针灸治疗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探讨针灸对面瘫患者的疗效影响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也旨在为将来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促进中医针灸在面瘫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林超群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2(018)012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林超群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1+2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生物陶瓷袋热敷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0例 [J], 洪秀娥;吴明霞
2.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J], 刘志霞
3.针刺配合药物及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J], 李振杰
4.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J], 项长云;徐杨帆;朱学海;郭霞
5.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颈型颈椎病38例 [J], 范楠楠; 王德强; 耿乐; 付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观察30例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观察30例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观察30例目的观察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取患侧面部穴位阳白、攒竹、丝竹空、听宫、四白、迎香、下关、颧髎、牵正、颊车、地仓、大迎、双侧合谷、支沟、足三里、阳陵泉,面部穴位采用透穴针法,余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结合电针。

以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两组患者量表积分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

结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治疗作用。

两种评价量表及治疗后疗效比较说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以疗程结束后更为明显。

标签:周围性面瘫;电针;针刺手法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20/10万人口~30/10万人口,近年来,发病率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达42.5/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居多[1]。

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口僻”、“吊线风”,多由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导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Bell麻痹”,是造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疾病,多由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急性病毒感染或水肿导致神经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本课题以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

1 临床资料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1]:①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100例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100例疗效观察

cueps s oedpes n [ ] mJG r t Dyhar,0 0 a s ot t k ersi ? J .A ei r sc i y20 , —r o a t
8: 1 —31 30 7
[ ] ri R s20 8 8 2 :0 3 5 J .Ban e,07,1 ( ) 34— 0 [ ] 雷 中 凡 , 薇 .小 脑 顶 核 电刺 激 治 疗 在 脑 梗 死 早期 康 复 中 的 疗 9 黄 效观察[] J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病 杂 志 ,0 8,1 1 :7 20 1 (0)5
[ ] Muaa Y, i r M, o is n R . D s c g i v mp i e t 2 rt K mua R bn o G o e o nt e i a m n i r
l i n a e ( I s a d ihb t c r cl s ra ig d p es n a z gw v s P D ) n n ii o i p edn e rsi ri s ta o
[ 稿 日期 ] 2 1 收 0 2—0 1—1 3
针 刺 配 合 超 短 波 治 疗 周 围 性 面 瘫 急 性 期 1 0例 疗 效 观 察 0
周 荣 双 范 美 丽 ,

( .山 东省 临 清 市 中医院 , 东 临 清 2 2 0 ;.山 东大学 齐鲁儿 童 医院 , 东 济 南 2 0 2 ) 1 山 5 602 山 502
[ ] 刘 书 芳 , 朝 民.脑 卒 中后 认 知 障 碍 研 究 进 展 [ ] 3 倪 J .中 国 I 康 临床
复 ,0 6,0 3 ) 1 9—1 1 20 1 ( 4 :3 4
[ ] 王拥 军 4
脑 血 管 疾病 与 认 知功 能 障碍 [ ] 中华 内科 杂志 , J.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观察
往 : 对 照 组 比程 . (O 0 与 P .5
并排 除外伤性 、 源性 、 耳 肿瘤 压迫所 引起 的周 围性 面瘫患者 , 均无 溃疡病 、 高血 压病 、 糖尿病病史 者 治 疗 最 短 7天 , 长 3 最 O天 , 均 2 . ; 平 2 5天 对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诊断标 准按《 针灸治疗学 》 …。即起病 突然 , 每在 睡眠醒
来时 , 发现一侧 面部 板 滞 、 木、 麻 瘫痪 , 能作 蹙额 、 眉 、 不 皱 露
齿、 鼓腮等动作 , 口角 向健侧歪斜 , 口漏水 , 漱 进餐时 食物常常
两组疗效见表 1 。
根据 《 临床常见病诊 断标准》 。痊愈 : 双侧额皱纹 、 鼻唇 沟恢 复对称 , 闭眼正 常 , 腮时 口角不漏 气 , 食 时齿颊 间不 鼓 进 滞 留食物残渣 , 和欢 笑时 口角不歪斜 , 说话 面部表情 正常。好 转: 双侧额皱纹 、 鼻唇沟基本对称 , 闭眼欠实 , 腮时 口角不漏 鼓 气, 进食 时齿颊 间不滞留食物残渣 , 说话 和欢笑时 口角 略有歪
周围性面瘫属 中医“口眼歪斜 ” 范畴。为正 气不 足 , 络 脉
空虚 , 卫外不 固 , 风寒 之邪 乘虚 侵袭 阳明 、 阳经 脉 , 血 闭 少 气
阻, 经脉失养 , 筋肌纵缓不 收所致 。现 代医学认 为本病是 由风
寒、 病毒感染和 自主神经功 能不稳 定引起 神经血 管痉 挛或 发
斜 。无效 : 未达到“ 好转” 标准 。
4 治 疗 结 果
天 。对照组 3 2例 , 2 男 3例 , 9例 ; 龄最小 1 , 女 年 7岁 最大 6 8 岁, 平均 3 . 岁 ; 6 1 病程最短 1天 , 最长 5天 , 平均 2 2 .1天。两 组患者性 别、 龄 、 程 等经 统 计 学 检 验 无 显 著 差 异 ( > 年 病 P

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针刺联合超短波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4例(单纯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2%,对照组治愈率为73.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两组治愈者平均疗程数统计,观察组为1.78个,对照组为2.44个,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超短波【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66-01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单纯针刺疗法疗程较长,后遗症较多。

近年来,笔者应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本病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予总结分析。

1 一般资料参照《神经病学》[1]确诊为周围性面瘫,除外下列原因者列入观察:①创伤、手术后、肿瘤、脑炎而致者;②有严重的心、脑、肾合并症及精神病患者;③不能按时针刺者。

最终入选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16~72岁;病程4~56d。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 方法2.1 观察组治疗。

2.1.1 针刺治疗。

患侧阳白、攒竹、四白、下关、迎香、地仓、颊车、双侧合谷,耳后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水沟。

常规消毒后,诸穴均采用0.30mm×40mm毫针直刺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在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穴接6805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的疏波,以患者感到患部肌肉轻度收缩为度,每次留针30min。

2.1.2 超短波治疗。

应用wch-b超短波电疗机,功率40w,频率50hz,波长6m,将两个直径8cm圆电极斜置于患侧耳后乳突处或面部不适区,无热量~微热量,每次20min。

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宋英丽李世林(通讯作者)肖艳(东风汽车公司茅箭医院康复科,湖北十堰442012)【摘要】目的比较针刺联合超短波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 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 例(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4 例(单纯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2%,对照组治愈率为73.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两组治愈者平均疗程数统计,观察组为1.78个,对照组为2.44个,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超短波;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Song Yingli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Maojian Hospital of 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 Shiyan, Hubei 442012,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with only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68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34 cases)treated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and the control group (34cases)treated by acupuncture, 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ura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6%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3.5%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mean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1.7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2.44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on facial paralysis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acupuncture alone.【Key Words】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ultrashort wave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单纯针刺疗法疗程较长,后遗症较多。

针灸结合超短波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超短波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3讨 论
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波是诊断癫痫的依据 , 主要是根据尖波 、 棘 波、 棘慢波等 出现 , 缺少痫样放电的癫痫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描记时 间方面受到 阻碍 , 一般很难捕捉到阵发性异常发 电。而动态脑 电图 对患者实施 2h监护 , 4 可以使得癫痫检 出率不断提升 。 这说明 A E EG
本 质 是 通 过 的展 现 出 在 不 同 的 生 理 、
0O ) A E 的痫 性 放 电 检 出 率 为 8 .5 6 /4)R E .1 。 E G 09 %( 88 , E G的 痫 性 放 电检 出 率 为 l.1 98 ) O7 %(/4 ,两 者 相 比 差 异有 非 常 显 著 性 ( < .1 。 P OO )
AE E G监测时的临床发作 出现率 为 2 . %( 1 4 ,E G监测 时的 5 0 2/ ) E 0 8 R
临床发作 出现率 为 23 %(/4) .8 28 ,两 者相 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 P
O0 ) .】 。
变的脑病理变化, 显示 了 AE G检查具有很好 的敏感性 , C E 但 T仅仅 是体现组织密度变化形态 。 在J 临床上运用 A E E G作用逐渐被医生们认可 ,患者运用 A E EG 记录能够脱离 人为检查室 , 无论 是在 家里还是外面都可以对 自己的
检测 , 下 观 察 到 出现 神 经 胶 质 增 生 , 血 管 出现 畸 形 等 变 化 。这 表 镜 微 示AE E G不 仅 能展 现 出脑 机 能性 变 化 , 且 也 能 发 现 尚 无 形 态 学 改 并
21A E . E G与 R E E G的比较
异 常率为 3 . %( 1 4 , 69 3 / )两者 的异常率相 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 0 8 P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
世界 最新 医学 信息文 摘 2 0 1 5 年第 l 5 卷第 3 5 期

1 2 5
中医中药 ・
针 刺 配 合 超 短 波 治 疗 周 围性 面瘫 急 性 期 的疗 效
曾扬桂 ,付 建
( 四川省简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I 简阳 6 4 1 4 2 1 )
摘 要 : 目的 观察 并分析针 刺 配合 超短波 治疗周 围性面瘫 急性期 的疗效 。方 法 本次研 究对 象取 2 0 1 4年 5月至 2 0 1 5年 5月期 间来我院就诊 的 7 2例周 围性面瘫病例 ,入 组病例 均为急性期发 病 ,根据随机数 字表 法将其 均分为对照 组 与观察 组各 3 6例 ,两组均采取针 刺治疗 ,观 察组在此基础 上联合超短 波治疗 ,观察 两组 H . B面神 经功能评分 以及 治疗总有效率 ,并对研 究结果相 关数据作统计 学处理 。结 果 与对 照组相 比 ,观察组治疗 总有效 率更高,H. B面神 经 功能改善更优 。组 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结论 在针 刺治疗的 同时采取超 短波治疗周 围性 面瘫
0 引言
在周 围性 面瘫 临床 治疗手 段 中 ,针 灸理疗 方 案 的效 果 已
表 1 两组治疗效果对 比 ( n , %)
得到 临床 的普 遍肯 定 ,然而在 周 围性面 瘫急性 期 临床治 疗 中 应选 择何 种治 疗方 案 以缩短 病程 ,改善 治疗 效果 尚存 在较 多 <0 . 0 5 争议 。本文 就此 探讨 针刺 配合 超短 波 治疗周 围性 面瘫 急性 注:与对照组相 比, 2 . 2 治疗后两组 H — B面部神经功 能分级改 善情况对 比见 表 2 。 期 的疗效 ,旨在 为临床 提供 一定指 导和 帮助 。现报告 如下 。

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疗 效。结果 : 观 察组总有效 率为 9 6 . 6 7 %, 高于对 照组的 7 6 . 6 7 %( P < O . 0 5 ) 。结论 : 超 短 波联 合 针 刺 治 疗 周 围性 面瘫 疗 效 显 著 优 于 单 纯针 刺 治 疗 。 [ 关键 词]周 围性 面瘫 : 针刺 治疗: 超短波 : 疗效 [ 中图分类号]R 2 4 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8 - 1 8 7 9 ( 2 0 1 5 ) 0 8 — 0 0 2 9 一 O 2
周 围性 面 瘫 亦 称 面 神 经 炎 , 可 发 病 于 任 何 年 龄, 青壮年尤多见 , 多在春秋两季发病n ; 其 为 面 神 经 非 化 脓 性 炎 症 导 致 周 围性 面 神 经 麻 痹 , 多 为 单 侧, 偶 见双 侧 , 病 因 尚不 清 楚 , 部分 患者 因 头面 部 受
性、 耳源 性 等 面 瘫 患者 。将 所 有 患者 随 机 分为 观 察
组和对照组各 3 0 例, 其 中观 察 组 男 1 7 例, 女1 3 例,
采用R i d i t 分析 , 由 DP S 7 . 0 5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a = 0 . 0 5 。
平均 年龄为 3 0 . 5 6 +1 2 . 3 3 岁, 平均病程 为 3 . 2 3 + 2 . 2 4
—2 9一
超短 波联 合针刺治疗周 围性 面瘫 疗效观察市 番 禺 区桥 南街 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广 东 广州 5 1 1 4 0 0 :
2 . 广 州 市番 禺区 中心 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1 4 0 0 )
[ 摘 要] 目的 : 观 察超短波联 合针刺 治疗周 围性 面瘫 的疗效 。方法: 将6 0 例周 围性 面瘫 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 ̄ - ( 3 0 例) 和 对照 组( 3 0 例) , 均给 予强的松 片、 弥可 保 、 维生素 B 等 药 物 治 疗 及针 刺 治 疗 , 观 察 组 则 在 此 基 础 上 配 合超 短 波 治 疗 , 观 察 两 组 临 床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历年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多种多样,说法不一,通过检索近十年治疗急性期面瘫的文献,对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进一步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针药结合周围性面瘫以贝尔氏麻痹为多见,其早期病理变化主要是面神经缺血、水肿;晚期可致脱髓鞘、轴突变形、萎缩,尤以在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

面神经的受损程度取决于茎乳突孔内急性炎性反应水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水肿越厉害,持续时间越久,面神经受损症状越严重,变性越严重,越难以恢复。

所以早期加速炎性渗出物和水肿的吸收,是治疗的关键,直接影响面瘫患者的预后。

根据其发病的时间可将其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1]。

现大量报道证明急性期治疗对本病的预后恢复影响极大。

而急性期的界定尚不统一,大致有三个观点:7d;10d;14d。

目前有关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方法很多,多围绕着急性期患侧是否针刺、针刺患侧何种方法疗效好;又是否针刺健侧、针刺后是否用电针、是否针药结合进行,且争论不一。

本文将近十年关于急性期面瘫针灸治疗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急性期患侧是否介入针刺治疗张智龙[2]首先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来认识面瘫的病因病理,再引用《素问》中针灸对面瘫的治疗作用来论证说明面瘫初期可以针刺,但不宜强刺激,应宜小、宜微、宜短。

王铮等[3]通过观察临床30例急性期面瘫针灸治疗患者,结果发现面瘫急性期仅口服西药,急性期过后,再进行局部针刺的效果远不及急性期即进行局部针灸治疗的效果好。

在面瘫急性期如果用针灸给一个很弱的良性的刺激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为了防止出现面肌痉挛等后遗症,急性期面部手法刺激量不能过重,更不能使用电针。

范家桂[4]将Bells面瘫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三期分别进行针灸治疗,发现Bells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可以改善神经营养,减轻神经损伤。

由此可见,Bells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明显。

针刺配合药物及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药物及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mm 不 锈 钢 毫 针 , 留针 2 0 mi n , 1 次/ d , 每周 6 d , 间隔 1 d , 1 5 次 为 1个 疗 程 。 1 。 3 疗效判定标 准 参 照第 5 次 国 际 神 经 外 科 专 题 研 讨 会
面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低 分 子 右 旋 糖 酐 可 改 善 血 液循环 , 维 生 素 B族 可 以改 善 神 经 营养 , 促进神经髓鞘恢 复 。 同时 配 合 针 灸 能 尽 快 改 善 水 肿 , 改善 局 部 营 养 代 谢 和 面 神 经
3 讨 论
周 围性 面 神 经 麻 痹 多 由面 神 经 炎 引 起 面 神 经 缺 血 、 水 肿 致 面 肌 瘫 痪 。本 病 是 口腔 科 和 神 经 内科 常 见 疾 病 , 发 生 率 逐
年上升 。 严 重 影 响 了 患者 的 日常 生 活 2 0 1 0 -2 0 1 2年 我 院 门
炎 症 的 发 展 和 炎 症 病 灶 的 致 炎 递 质 的作 用 有 关 , 在 致 炎
有 夜 间吹 风 史 , 1 2例 有 长 时 间 乘 车 史 , 其余患者无明显诱因 。
递质的作用 下 , 微血 管损 伤 , 管 壁 和 组 织 的 通 透 性 升 高 ] 。 超 短 波 的消 炎 作 用 机 制 , 在 炎 症 的 不 同 阶段 有 很 大 的差 别 , 超 短 波 辐 射 功 率 决 定 其 消 炎 作 用 机 制 。其 非 热 效 应 对 急 性 炎 症 阶 段 有 良好 的 作 用 ; 热 效 作 用 对 慢 性 炎 症 有 良好 的 作 用 。因 此 , 必 须 根 据 炎 症 发 展 不 同 阶段 调 整 辐 射 剂 量 。 中 医学 认 为 , 面神经麻 痹多 由平素 生活 失于谨 慎 , 或 思

超短波结合神经肌肉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超短波结合神经肌肉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超短波结合神经肌肉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概述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疼痛、肌肉无力、眼睛干涩等症状。

该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超短波是一种物理疗法,能够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肌肉痉挛。

神经肌肉电针法则是一种结合了针刺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能够调节神经肌肉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1.2 面神经炎的症状与治疗方式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面部疼痛、麻木、瘙痒、感觉异常或肌肉无力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表情不对称、眼睑下垂、口角歪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面神经炎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激素等,可帮助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发展。

物理治疗通过热敷、理疗、针灸等方法可以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和康复。

手术治疗则是在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考虑的选择,常用于严重病例或伴有合并症的患者。

1.3 超短波和神经肌肉电针法的介绍超短波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通过高频电磁波在人体组织内的吸收产生的热效应来达到治疗效果。

它具有渗透深度大、温度分布均匀、作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疼痛、减轻炎症等。

神经肌肉电针法是结合了神经解剖学和康复医学知识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改变机体内环境,调整身体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立竿见影、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超短波结合神经肌肉电针法的概念即是将超短波疗法和神经肌肉电针疗法相结合,通过双重治疗的方式达到更好的疗效,加快病患的康复过程。

这种综合利用物理治疗和针灸疗法的方式,能够在多方面促进面神经炎患者神经肌肉系统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超短波结合神经肌肉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研究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表情僵硬、眼睑下垂等症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生活困扰。

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摘要:面瘫是指面部神经(七对颅神经)发生损伤导致面部表情肌肉不能正常收缩而引起的的疾病。

目前,电针疗法和超短波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面瘫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接受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在传统针灸治疗基础上加入超短波疗法。

两组患者均需接受4周的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临床疗效评定、生活质量评价,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关键词:电针疗法;超短波疗法;风寒型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引言: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神经(七对颅神经)损伤导致的面部表情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灸疗法在面瘫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还可以促进面神经的恢复,但是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且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超短波疗法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其通过产生热效应来改善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组织再生,从而对面瘫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接受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在传统针灸治疗基础上加入超短波疗法。

两组患者均需接受4周的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面瘫!试一试新九针疗法

面瘫!试一试新九针疗法

面瘫!试一试新九针疗法面神经炎(即面瘫)是以面神经受损引起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将面神经炎分为两种类型:(1)中枢性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2)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除中枢性面神炎的症状外,还可表现为额纹消失、舌前2/3味觉减退、言语不清。

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为急性发病,口角歪斜,吹口哨或发笑时尤为明显。

体检可见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

闭眼时露白,进食时食物填塞在病变侧齿颊之间。

治疗1.毫针:急性期治疗重用外关、合谷等祛邪之穴,一般周围性面瘫患者大多在翳风、风池有压痛,毫针刺以泻法,以引邪外出;慢性期可局部针刺(取穴:风池、翳风、风门、头维、太阳、承浆、四白、地仓、颊车、下关、阳白、人中)配合开四关。

2,长针透刺:太阳透下关、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迎香透睛明,颧髎透人中、颊车透地仓、承浆透地仓、翳风3.镵针:划割口腔粘膜斑取穴:内颊车穴(口腔颊粘膜)。

第1次治疗双侧均划割,以后划患侧即可。

针法:纵向划割4~5下,见血即可,不易太深,以免损伤大血管。

每周2次。

4.梅花针:叩刺部位:双侧头部各经、颈部、胸锁乳突肌、胸部、背部。

患侧面部,因受风寒发病者重点叩风池(双)、风府、风门(双)。

隔日1次,每次叩打各部5遍。

5.细火针:后遗症用,取穴:风池、风府、完骨、率谷、百会、四神聪、头维、攒竹太阳、天容、四白、下关。

均取患侧。

针法:浅而点刺,隔3-5日1次。

6.拔火罐:朔州针灸名医徐白之子徐军先生传授治面瘫拔火罐法:用玻璃罐闪火法,在患侧面颊部以“颧”为中心拔火罐,将半侧面部肌肉紧紧吸聚到一起。

留罐5分钟左右,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改变情况,以免吸力过大或时间太久而发生水疱。

五官超短波配合针刺治疗面瘫30例

五官超短波配合针刺治疗面瘫30例

五官超短波配合针刺治疗面瘫30例
吉正凤;周丽萍;谭双乔
【期刊名称】《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03)011
【总页数】1页(P64)
【作者】吉正凤;周丽萍;谭双乔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3医院理疗室,云南昆明6502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51.2
【相关文献】
1.五官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92例临床观察 [J], 骆明军;李玉迁;周和平;吴晓华;沈佳丽;曾纪泽;耿然;杨鹏
2.五官超短波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J], 陈晓琳;唐成林;谢辉;唐念珍;郜捷;刘仁建;刘渝;李斌
3.针刺加五官超短波治疗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J], 岳巧云;程宏
4.血脉通加五官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98例 [J], 秦保玲;颜洁;颜永祥
5.针刺加五官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95例观察 [J], 罗晓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治 疗方 法 观 察 组 采 用 面 瘫 九 针 ,取 患 侧 阳 白 、丝 竹 空 、颧 髂 、地仓 、颊 车 ,双 侧 合谷 、双侧 太 冲等 九个 穴 位 。急
对 照组 3 O

( 7 0 . 0)
( 8 3 . 3)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
比性 。
望 型 ! 堕 室 里 鏊 堑 茎 无效
观察组 3 0 2 8
2 1
治愈率
( 9 3 . 3)
总有效率
( 1 0 0)





纳入标 准 :符合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出版 的 《 神经病 学 》中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 排出标准 :①不符合诊 断标准。②经C T 、经颅多普 勒等检查 ,排除肿瘤 、外伤 、格林 巴利综合症等疾病 引 起的周围性 面瘫。③处于周 围性面瘫 的恢复期 ,病程超 过7 天 。④合 并 高血 压 、糖 尿病 、冠心 病等 疾病 。
疗程观察组 ( 3 l _ 6 3 ± 4 . 6 7)天 ,对照组 ( 3 4 . 3 0± 4 . 8 2) 天 ,两组 比较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0 . 0 5)。 5 讨 论 周 围性 面 瘫 属 中 医 “ 口僻 ” “ 口眼 歪斜 ”范 畴 。可 发 生 于 任何 年 龄 ,多 发 于 冬春 、秋冬 季 节交 换 时 节 ,其
— —
面瘫九针结合超短波治疗周 围性面瘫急性期3 O 例观察
朱晓委 ’ ,李鹏 程
( 1 . 重钢 总 医院康 复科 ,重庆 4 0 0 0 8 1 ;2 . 重庆 市 江北 区 中 医院针 灸科 ,重庆 4 0 0 0 2 0 )
[ 中图分 类 号 ]R 2 4 5 . 3 1 9 . 5 7 2 [ 文献 标 识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5) 0 7 — 0 6 7 0 — 0 2
性期采用浅透刺法 ,与面部皮肤成3 0 度角 ,用无菌针灸 针0 . 2 5 m m× 4 0 . O O m m( 苏州 东 邦 医疗 器 械有 限公 司 ), 阳 白 、丝 竹 空 向鱼 腰 透刺 ,地仓 、颊 车 向颧 髂 透 刺 2 . 5 寸 ,颧髂 向颊车透 刺 ,双侧 合谷 、太 冲直 刺0 . 5 ~0 . 8 寸 ,采用平补平泻 手法 。得气后 患侧 面部有 绷紧和被 固定的感觉 ,留针3 0 m i n ,留针期 间不行针 ,每 日1 次, 1 0 次 为 一 疗程 ,针 刺 结束 后 用 五 官 超短 波 ( 型 号 :D L — C I I ,汕 头市 医用 设 备厂 有 限公 司 ) 微 热量 (Ⅱ 档) 双 侧 耳 后 对置 ,每 日1 次 ,1 次1 5 a r i n ,1 0 次 为 一疗 程 ,2 个 疗
[ 摘 要】 目的 :观 察 面瘫 九针 结合 超短 波 治疗 周 围性 面瘫 急性 期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6 0 例 分 为观 察组 和 对照
组 各3 ( ) 例 ,观 察 组 采 用 面瘫 九针 结合 超 短 波 治 疗 ,对 照组 采 用常 规 选 穴针 刺 治疗 。 结果 :治愈 率观 察 组 9 3 . 3 ‰ 对照  ̄ 1 1 7 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疗程观察组短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 关键 词 ] 面瘫 九针 ;超 短 波 ;周 围性 面瘫 我们采用九针结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
实用中 医药杂 志 2 O 1 5 年7 月 第3 1 卷7 期 ( 总第2 7 O 期)
DI CI NE 2 0 1 5 . Vo 1 . 3 1 No . 7 RADI T I ONAL CHI NES E ME J OURNAL OF P RAC T I C AL T
效 显著 ,现 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6 0 例 均 为2 0 1 4 年3 月至2 0 1 5 年3 月 我 院 确 诊 周 围性 面 瘫 急 性 期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观察 组 3 0 例 ,男 1 6
歪斜。好转 :患侧面神经运动功能部分恢复 。无效 :患 侧 面 神经运 动 功能 无改 善 。 用S P S S 1 8 .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治愈率及有效 率 比较 采用 x 检 验 ,疗 程 比较采 用 成组 t 检 验 ,P <O . 0 5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程 间隔 2 天。 对 照 组 取患 侧 阳 白 、四 白 、颊 车 、地仓 、风池 、合 谷 、翳 风 等 穴位 ,根 据病 情 随症 加 减 取 攒竹 、鱼腰 、丝 竹 空 、迎 香 、人 中 、承浆 、 曲池 、太 冲 、足三 里 。取 风
病机多为内因人体正气不足 ,外因风邪侵袭 ,致使络脉 空虚 ,风寒之邪乘虚侵人头面阳明及少 阳之脉 ,导致筋 脉 失 养 ,肌 肉纵缓 不 收而诱 发 。针灸 具有 祛风 散寒 、 调 和气 血作 用 ,能促 进 血 液循 环 ,迅 速 消 除水 肿 ,降低 神 经 损 害 ,缩 短 神经 功 能恢 复 时 间 ,加 速痊 愈 ,防止 后 遗症的发生 。急性期针刺 ,可控制炎症发展 ,改善局部 组 织 营 养神 经 的血 管 痉挛 ,从 而减 少 神 经缺 血 、水 肿 、
4 治 疗 结果 两 组疗效 比较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例 ( %)
例 、女 1 4 例 ,年龄1 2 ~6 0 岁 ,病程 ( 3 . 7 3 ±1 . 8 0)天。 对照 组3 0 例 ,男 1 7 例 、女 1 3 例 ,年龄 1 0~6 3 岁 ,病程 ( 3 . 7 0 ±1 . 7 2 ) 天 。 两组性 别 、年龄 、病变 部位 、病 情轻 重 程度 等 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P >O . 0 5),具 有 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