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二单元《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执教者:福建云霄县师范附属小学汤敏
指导教师:福建云霄县师范附属小学施淑艳、谢萌秀
教者:汤敏云霄师范附属小学高级教师,从教十四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教材分析]
《动物——我们的好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的一个主题内容。该主题以引导儿童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游戏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让儿童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并促进良好品德形成。
[学情分析]
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来自成人世界以及周围环境形形色色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正确与错误的混杂在一起,难免会使儿童产生错觉和误区。要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教师无疑应伺机进行价值引导。
在设计《动物——我们的好朋友》这一课时,既要借助教材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感受,同时又要通过活动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应该说,“动物”是孩子们最热衷的话题。儿童都喜欢各种动物,喜欢喂养小动物,二年级儿童也具有了从事这种活动的能力。因而学生们上这种课觉得比较没有压力,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个个跃跃欲试。不过,这堂课学习难点还是有的。在“说说看到哪些伤害动物的行为”和“怎样保护动物”这几个活动时,效果就不是很理想。由于孩子们自然常识较为欠缺,饲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概念混淆了,因而,很多孩子会谈到:“过年过节,我爸我妈经常杀鸡、杀鸭,这是伤害动物的行为。以后我再也不吃这样的动物了。”如此下来,学生在认识上出现了误区。这时,教师应针对情况,在活动中进行相机引导,渗透什么是饲养动物,什么是野生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而在我们这个自然界里存在着生物链,生态平衡等等相关知识。由此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态度来认识事物,真正做到怎样保护动物,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
其实,像这样价值引导的实质,就是要无痕地“让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是实施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学科。
要使思品课顺利地完成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育目标,就必须让教师转变观念,更新设计理念,使教师从以前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从沉闷的教学转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高深为浅显,使自己的课堂设计通过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能接受的水平上。
因而,作为执教者,我在设计《动物——我们的好朋友》这一课时,以《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思品课教学自身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演、说等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猜谜游戏为课前活动,进而借助课件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动物有多可爱,从而产生对动物的爱心,为上好这节课做好铺垫。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为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还巧妙地运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动物图片,让动物为人类作出贡献的有关知识在同学交流、渗透,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三)激发情感,辨析明理。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情境是其产生情感、体验的土壤。因此,教师应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动情”。我在本课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设计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将社会上乱捕乱杀动物的不良行为,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对偷猎者行为的气愤。然后又引用正面材料使学生更好地明理,产生了保护有益动物的愿望。之后在我设置的情境中,学生能演一演、说一说怎样保护动物,进而强化道德观念。
(四)指导行为实践。
在全课即将结束时,应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通过外显,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我在课末,引导学生朗诵《保护动物拍手歌》,提醒自己以实际行动来真正地保护动物。从而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
总之,我设计的这堂课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应该较为形象生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促进道德观念的内化,情感的升华,还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活动目标]
(一)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2、懂得遵守公德,自觉积极保护动物。
(二)道德情感目标
1、对残杀动物的行为表示气愤。
2、激发关心热爱动物的情感。
3、唤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道德行为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保护动物,不做伤害动物的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说说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保护动物。
难点:认识“我们该怎样保护动物”。
[活动准备]
1、教学多媒体课件。
2、动物头饰、小玩偶、演出道具。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猜谜语,奖玩偶。
2、欣赏画面。
3、揭题并板书。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1、交流收集的资料,明白动物为人类作出贡献。
2、介绍动物,夸夸动物。
3、懂得爱动物,懂得保护动物。
(三)激发情感,辨析明理。
1、欣赏,激发对偷猎者行为的气愤。
2、说说生活中遇到哪些伤害、捕杀动物的情景。
3、欣赏课件,认识怎样保护动物。
(四)指导行为实践。
齐声朗读《保护动物拍手歌》。
(五)总结延伸,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不捕捉!
不伤害!
及时劝阻他人伤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