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章_表面现象
08八纲辨证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一)虚证
虚实辨证
❖ 概念:以人体正气虚弱为矛盾旳主要方面,正虚邪 不盛,斗争不剧烈。(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 久病,病势缓,病程长,体质虚弱。 ❖ “精气夺则虚” ❖ 不足、虚损、虚衰、亡脱 ❖ 出者为虚,缓者为虚,无者为虚 ❖ 病因:
先天不足:肾虚为主 后天失调:饮食失调、思虑太过、过分劳倦 久病耗损:久病失治、误治
❖ 表热证:感受温热(风热)之邪,又称外感风热 证,温病之卫分证。
特点:发烧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 或尖边稍红,苔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 浮数。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二)里证
表里辨证
❖ 1、概念:泛指疾病进一步于里(脏腑、气血、骨髓) 旳一类证候。与表证相对。
❖ 特点:外感病中、后期及一切内伤病。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 (一)寒热概述
寒热辨证
❖ 2、寒热旳相对性
❖ 气候:夏热、冬寒。
❖ 病因:寒邪、热邪。
❖ 症状:寒象、热象。
❖ 证候:寒证、热证。
❖ 治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 药物:寒凉药、温热药。
❖ 病机:阴盛则寒、阳盛则热。 阳虚生外寒,
❖
阴虚生内热。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阴阳辨证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阴阳辨证
四、阴阳辨证
(二)有自己特定内容 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阳盛证。 亡阳证、亡阴证
第二节 八纲辨证旳基本内容
阴阳辨证
1、阴盛证 ❖ 概念:阴寒湿阴邪侵袭人体旳实寒病证。 ❖ 体现:
阴盛而寒--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小 便清长,舌苔白
物理化学第八章表面
物理化学第八章表面一、表面化学的概念表面化学是研究发生在固体表面或液体表面的化学现象的科学。
在处理和制备材料、开发新工艺、研究反应机理以及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常常涉及到表面化学问题。
二、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其大小可以用表面张力系数γ表示。
三、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由于液面是弯曲的,所以液体在表面层内不仅要承受重力等一般压力,还要承受由于液面弯曲而产生的附加压力。
表面层内任一点上总压力与一般压力之差即为附加压力。
四、润湿现象润湿是指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会延固体表面铺展开来,这种现象叫做润湿现象。
润湿现象的产生与液体和固体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不同液体在不同固体表面上发生不同的润湿现象。
五、接触角和粘附功接触角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附着时形成的液体-气体-固体三相交界处的切角。
接触角的大小反映了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
粘附功是指液体润湿固体表面时,由润湿而在界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其大小可用下式表示:W=2γcosθ(1-cosθ)其中γ为表面张力系数,θ为接触角。
六、降低表面张力的方法1、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显著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具有很好的润湿和乳化能力。
2、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分子的热运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
3、改变固体表面的性质:通过改变固体表面的性质(如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可以降低表面张力。
七、应用表面化学的方法制备微纳米材料通过使用表面化学的方法,可以在固体表面上制备出各种微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备出纳米颗粒和纳米膜等材料。
通过使用分子束外延等方法可以在固体表面上制备出单层或多层原子膜。
这些技术在材料科学、电子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化学第十三章表面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第十三章的内容是表面物理化学,它主要研究的是液体和气体界面上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物理现象。
08八纲辨证
食,心烦喜呕,脉弦,口苦,咽干,目眩。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四)表里证鉴别要点
表里辨证
证型 寒热 表证 同时出
现
里证 但寒不 热或但 热不寒
其它症状
头身疼痛,鼻塞 流涕等;而内脏 证候不明显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1、阳虚证:虚寒证
久病气虚发展 年老命门火衰 寒邪损伤阳气 过服苦寒清凉
阳虚
虚实辨证
温煦不足 虚寒内生
鼓动无力 功能减退
畏寒肢冷 不渴或热饮 尿清便溏 舌淡胖,脉迟
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蜷卧嗜睡 脉沉而无力 卫阳不足—自汗 蒸腾无力—无汗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虚实辨证
❖ 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表里辨证
❖ 表里意义:
❖ 辨病位:表:病位浅、外。
❖
里:病位深、内。
❖ 辨病势:表:病轻,入里加重。
❖
里:病重,出表减轻。
❖ 适用范围:任何病都可辨表里,外感病尤为重要。
❖ (1)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
❖ (2)自外而入,两大途径。
❖
胸痛、腹胀、腹满。
❖
苔黄、厚。
❖
脉沉。
❖ 5、审证要点:
❖ 无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
❖ 6、特点:
❖ 起病较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表里辨证 (三)半表半里证
❖ 概念: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少阳证。 ❖ 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8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05节 公共物品(讲)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8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五节公共物品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personal goods),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臵的产品。
一个人使用或消费私人物品意味着他人不能同时使用或消费该物品。
例如,一双鞋不可能同时供两个以上的人穿在脚上。
私人物品的这种排他性也称之为消费上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良好运行是以私人物品为基础的。
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资源要实现最佳的配置效率,主要应该在明确界定的产权束和相应的立法保障的基础上,市场机制交易来实现的。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臵的产品。
具体说是指这样一类物品,它一旦提供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物品付费的个人使用,或者排他的成本过高以至于变得难以实现。
公共物品在消费或使用上是不排他的,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均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公共物品的自然属性或技术属性决定了要排斥某些人使用或消费公共物品一般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排他的费用太高。
生活中公共物品同私人物品一样不可缺少,诸如国防、警察、公交运输、广播电视、灯塔等无一例外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共物品所具备的非排他属性导致公共物品存在着外部性问题。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私人物品的排他性特点,可以按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确定其最优产量,而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决定的外部件,其最优数量的确定较为复杂。
如图8-所示:图8-4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注: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个人需求曲线之和,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与总消费量相等,所有消费者支付价格总和等于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
)图中,横轴代表公共物品数量Q ,纵轴代表公共物品价格P ,S 为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
A D ,B D 为消费者A 和B 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D 为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
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不是A ,B 的需求曲线A D 和B D 的水平相加,而是A D 和B D 的垂直相加和,即公共物品的总需求量不是B A Q Q +,而是Q 。
第08章 软件项目需求与变更管理
第17页
8 .2 软件项目任务分解
一、工作分解结构(WBS)
项目的分解结构就是将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组织、过程这3 种不同的结构综合为项目分解结构的过程,也就是给项目 的组织人员分派各自角色和任务的过程。 基于成果或功能的分解方法,以完成该项目应该交付的成 果为导向,确定相关的任务、工作、活动和要素。 基于流程的分解方法,以完成该项目所应经历的流程为导 向,确定相关的任务、工作、活动和要素。
第4页
明确的需求是项目的基础
1.需求的生命周期: 需求产生(变化、内部、外部) 需求认识(现存、潜在、超前、前景分析) 需求表达:
让提出需求的人尽可能清楚地说明他们的需求; 对需求提出下列一系列问题:(见下页) 作一些必要的研究工作,更好地理解需求 根据以上三步得出结论,尽可能清楚地描述这个需求 听听用户对你的阐述的反映,并作适当修改。
需求的变化问题
第13页
2.需求管理的基本原则 需求管理必须与需求工程的其它活动紧密整合 需求必须是文档化的、正确的、最新的、可管理的、可理 解的 只要需求变化了,需求变更的影响就必须被评估 需求必须分优先级 需求一定要分类管理
第14页
3.需求管理的方法 确定需求变更控制过程 进行需求变更影响分析 建立需求基准版本和需求控制版本文档 维护需求变更的历史记录 跟踪每项需求的状态 衡量需求稳定性
第10页
2.系统需求
(1)功能需求 全面性、一致性、可理解、可维护、可追踪 (2)非功能性需求 性能需求、可靠性、可用性需求、系统安全以及系统对 开发过程、时间、资源等方面的约束和标准,关心系统 的整体特性 。 (3)数据要求 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加工中的数据和保存在存储设备 上的数据等。
药剂学-第08章液体制剂
特
征
以小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均相 澄明溶液,体系稳定
高分子化合物以分子状态分散, 均相澄明溶液,体系稳定
以胶粒分散,形成多相体系,热 力学不稳定
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 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
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 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辅料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二、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香料和香精,如苹果香精等
阿拉伯胶、CMCNa、MC等 有机酸 + 碳酸氢钠,产生 CO2麻痹味蕾
7、着色剂
(1)天然色素 植物性色素如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等
矿物性色素如氧化铁等。 (2)合成色素
主要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
浓芳香水剂: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制成的含 大量挥发油的溶液。
二、芳香水剂
制备方法:
1.溶解法 取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细粉,加 蒸馏水溶解。
2.稀释法 由浓芳香水剂加蒸馏水稀释制得。 3.蒸馏法 适合于药材。
二、芳香水剂
注意事项:
1.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常作为矫味、 矫臭和分散剂使用。
2.芳香水剂多数易分解、变质甚至霉变,故 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例:复方碘溶液
[处方]
碘 碘化钾 蒸馏水
50g
100g 适量
加至
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配成浓 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蒸馏水 适量至1000ml,即得。
二、芳香水剂
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 溶液。《中国药典》(2015)称为露剂。
露剂: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用水蒸汽蒸馏法制 成的芳香水剂。
第7章 表面现象
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单分子层吸附。
因为,固体表面吸附力场作用范围只有分子直径大小 (0.2~0.3 nm) ,只有气体分子碰到固体空白表面,进 入此力场,才可能被吸附。 Ⅱ.固体表面均匀,各个晶格位置的吸附能力相同,每个
位置吸附一个分子,吸附热为常数,与覆盖率q 无关。
Ⅲ.被吸附在固体表面的相邻分子间无作用力,在各晶格 位置上吸附与解吸难易程度,与周围有无被吸分子无关。
12
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液面上蒸气分子对于它的 吸引力。使表面层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 因而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趋向移往液体内部,力图缩小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张力σ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
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与
表面的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 表面相切。 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
4)由于键的破坏与生成比较困难,所以不容易达到吸附平
衡。
性质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力
吸附层数
范德华力
单层或多层
化学键力(多为共价键)
单层
吸附热 选择性
可逆性
较小,近似等于气体液化 热,ΔH<0。 无或差(吸附量可不同)
可逆
较大,近似等于化学反应 热,ΔH<0 有较强选择性
不可逆
吸附速率
发生温度
快,易达平衡
v解吸 k1θ N
动态平衡时吸附速率与解吸速率相等:v 吸附= v 解吸
k1 p1 θ N k1θ N
b为吸附作用平衡常数。 可得:
若设: b k1
k1
bp θ 1 b p
bp q 1 bp
这公式称为 Langmuir吸附等温式,式中b称为 吸附系数,它的大小代表了固体表面吸附气体能力
《半导体物理学》【ch08】半导体表面与MIS 结构 教学课件
半导体表面与MIS 结构
导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对半导体表面,特别是硅一二氧化硅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这方 面的研究成果使集成电路克服了性能不稳定的障碍,得到进一步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发展了有关 半导体表面的理论。这些事实证明了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这一辩证关系。 在半导体表面的研究工作中,有理想表面研究和实际表面研究两个方面。本章的讨论将侧重于实 际表面研究方面,包括表面态概念、表面电场效应、硅—二氧化硅系统性质、MISC指金属—绝 缘层一半导体)结构的电容一电压特性、表面电场对pn 结特性影响及其他有关表面效应等。
表面态
上述结论可推广到三维情形,可以证明在三维晶体中,仍是每个表面原子对应禁带中的一个表面能 级,这些表面能级组成表面能带。因单位面积上的原子数约为10 ¹5 cm-² ,故单位表面积上的表面 态数也具有相同的数量级。表面态的概念还可以从化学键方面来说明。以硅晶体为例,因晶格的表 面处突然终止,在表面的最外层的每个硅原子都将有一个未配对的电子,即有一个未饱和的键,这 个键称作悬挂键,与之对应的电子能态就是表面态。因每平方厘米表面约有10 ¹5个原子,故相应的 悬挂键数亦应为约10 ¹5个。表面态的存在是肖克莱等首先从实验上发现的,后来有人在超高真空中 对洁净硅表面进行测量’,证实表面态密度与上述理论结果相符。
表面电场效应
01 空间电荷层及表面势
可归钠为堆积、耗尽和反型三种情况,以下分别加以说明:
2 多数载流子耗尽状态
当金属与半导体间加正电压(指金属接 正)时, 表面势vs为正值,表面处能带 向下弯曲。这时越接近表面,费米能级 离价带顶越远,价带中的空穴浓度越低。 在靠近表面的一定区域内,价带顶位置 比费米能级低得多,根据玻耳兹曼分布, 表面处空穴浓度将较体内空穴浓度低得 多,表面层的负电荷基本上等于电离受 主杂质浓度。表面层的这种状态称作耗 尽。
第08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第八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第一节什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是以发现和解决个人、家庭、社区的疾病与健康问题为向,综合运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对各种问题进行诊良断,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确定健康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诊疗措施,以实现观对各种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有效治疗和照顾。
它是一种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诊断和处理为为主线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照顾过程。
它强调以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发现和诊断为出发点,以问题函的妥善处理,以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目标的实现为落脚点,并将以问题为为导向的工作思维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
一、实施以问题为导向健康照顾的意义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有助于全科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围绕问题这一个中心环节,使问题成为联系和贯穿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活动的主线和聚焦点,以确保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诊断问题和处理问题题的整个过程中,人们不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偏离目标靶向。
现代医学一直遵循着发现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脉络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
面对众多纷繁擷复杂暸的生命现象,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有助于全科医生将有限精力应用于收集与患者健康需要密切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以更好地提高全科医疗服务的目标性、针对性、有效性。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在全科医疗服务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实践丁作中,全科医生的工作范围大、内容多、服务方式多样,因此要求工作必须有所侧重。
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为全科医生指明了应该遵循的工作思路和流程,使其在满足多元化健康需要的服务过程中,不因任务繁杂而失去工作重心和方向。
但是,全科医生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过程中,还应了解和区分不同的健康问题,分清表象问题和本质问题、普通问题和重点问题、一般问题和关键问题。
学会筛选本质问题、关键问题、重点问题,确定并实施优先干预策略。
避免由于“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陷入问题堆中,诊疗不当而又精疲力竭。
第08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习题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主要教学目标】★掌握春化作用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掌握光周期的主要特点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了解植物性别的分化和受精生理。
【习题】一、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 2.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 3.光周期诱导 4.临界日长5.临界暗期6.长日植物 7.短日植物 8.日中性植物 9.春化处理 10.去春化作用11.诱导周期数 12. 花熟状态 13.花粉识别蛋白 14.花粉的群体效应二、填空题1.影响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是和。
2.春化现象最先是发现的。
提出成花素学说的学者是。
3.小麦的冬性愈强要求春化的温度愈。
4.植物接受低温春化的部位是。
5.光周期现象是和在研究日照时数对美洲烟草(马里兰猛象)开花的影响时发现的。
6.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可分为3种:、和。
7.据成花素学说,SDP在长日下由于缺乏而不能开花,LDP在短日下由于缺乏而不能开花。
8.根据C/N比理论,C/N比值小时,植物就花,C/N比值大时,植物就花。
9.要想使菊花提前开花可对菊花进行处理,要想使菊花延迟开花,可对菊花进行处理。
10.SDP南种北引,则生育期,故应引用种;LDP南种北引,则生育期,故应引用种。
11.一般来说,短日照促使短日植物多开花,长日植物多开花;长日照促使长日植物多开花,短日植物多开花。
12.矮壮素能抑制花的分化。
三碘苯甲酸抑制花的分化。
14.我国处于北半球,夏天越向北越是日夜。
15.暗期后半段,高比例的Pfr /Pr促进植物成花,抑制植物成花。
16.要想使梅花提早开花,可提前对正常生长的梅花进行处理。
17.可育花粉和不育花粉在内含物上的主要区别是、和的多少或有无。
18.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三、选择题1.冬小麦经过春化作用后,对日照要求是:()A.长日照下才开花 B.短日照下才开花 C.任何日照下都开花2.将北方冬小麦引种到广东栽培,结果不能抽穗结实,主要原因是() A.日照短 B.气温高 C.光照强3.为了使小麦完成春化的低温诱导,需要有()A.适量的水 B.光照 C.氧气4.小麦、油菜等经过春化处理后体内赤霉素含量会()A.减少 B.增加 C.不变5.如果将短日植物苍耳,放在14小时日照下将()A.不能开花 B.能开花 C.不一定开花6.菊花临界日长为15小时,为使它提早开花需进行日照处理,必须() A. 15小时 B.<15小时 C.等于15小时7.植物接受光周期的部位是()A.茎尖生长点 B.腋芽 C.叶片8.植物发生光周期反应诱导开花的部位是()A.茎尖生长点 B.腋芽 C.叶片9.用不同波长光来间断暗期的试验表明,最有效的光是()A.蓝光 B.红光 C.绿光10.用红光间断短日植物苍耳的暗期,则会()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11.用远红光间断长日植物冬小麦暗期,则会()A.抑制开花 B.促进开花 C.无影响12.一般来说,氮肥少,土壤干燥,则会使植物()A.多开雄花 B.多开雌花 C.影响不大13.花粉中的识到蛋白是:()A. 色素蛋白 B.脂蛋白 C.糖蛋白14.植物花粉生活力有很大的差异,水稻花粉寿命很短,只有()A.5~10分钟 B.1~2小时 C.1~2天15.水稻柱头的生活力在一般情况下,能维持()A.几小时 B.1~2天 C. 6~7天四、是非判断与改正1.在短日照条件下,长日植物不可能成花。
精细化工概论_08黏合剂详解
2、固化剂和硫化剂
固化剂(硬化剂、熟化剂)是促使粘结料进行化 学反应,加快基料固化产生胶结强度的一种物质。 常用的有胺类(乙二胺)或酸酐类(邻苯二甲酸 酐)固化剂等。 固化剂的用量要求: • (1)控制黏合剂到一定的黏度。 • (2)保证填料能充分润湿。 • (3)达到黏合性能的要求。 橡胶的硫化剂很多,分有机硫化剂(如硝基化合 物)和无机硫化物(如金属氧化物等)。
– 粘合剂与被粘合物之间除存在范德华力外,有
时还可形成化学键。化学键的键能比分子间的
作用大的多,对提高胶接强度和改善耐久性都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胶接理论
二、胶接理论——2、扩散理论
• 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牢固接 头,溶解度性能相近的高聚物分子间能很好地相
互扩散。
– 互相扩散实质上就是在界面发生互溶,这样黏 合剂和被黏物之间界面消失了,变成了一个过 渡区域。
5、增黏剂
增黏剂 又称为偶联剂,是黏合剂主要成分 之一, 用于提高难黏合或不黏合的两个表面 间的黏合能力 ,同时,它使黏合剂的耐老化 及韧性也提高,其结构与所黏合材料有关。 一般以硅烷和松香树脂及其衍生物为主要 品种。
5、增黏剂
• 增黏树脂基本都含有酚羟基、羟甲基、羧 基、酯键、醚键等,很容易与树脂、橡胶等 形成氢键网络结构,从而获得最佳黏性。 • 某些橡胶因其玻璃化温度低及极性小,本 身就有很高的自黏性,加入到树脂或橼胶之 中,改变了被增黏物的黏弹性,使黏性增大。
第三节 黏合剂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
一、黏合剂的组成
1. 2. 3. 4. 5. 6. 7.
基料 固化剂和硫化机 填料 增塑剂和增韧剂 增黏剂 稀释剂和溶剂 其他添加剂
1、基料——黏料
基料是黏合剂中的主要成分,它对黏合剂的
资本论08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是它却本能地坚持这一规律,因为这个规律是一般价值规律的必
然结果。古典经济学企图用强制的抽象法把这个规律从现象的矛
盾中拯救出来。以后(203)我们会看到,李嘉图学派是怎样被这
块拦路石绊倒的。“确实什么也没有学到”的庸俗经济学,在这里
也象在其他各处一样,抓住了现象的外表来反对现象的规律。它
动力的价值也就不是不变的了。
因此,在一定量剩余价值的生产上,一种因素的减少可以由
另一种因素的增加来补偿。如果可变资本减少,同时剩余价值率
却按同一比例提高,那末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仍然不变。按照以
前的假定,如果一个资本家每天要剥削100个工人,必须预付100
塔勒,而剩余价值率如果是50%,那末,这100塔勒的可变资本
活,不是增加财富;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增加财富是前提。为
了使他的生活只比一个普通工人好一倍,并且把所生产的剩余价
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工人
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诚然,他自己也可以和他的工人一样,
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但这时他就不过成了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
100塔勒的剩余价值,n塔勒的可变资本每天就生产1塔勒×n的
剩余价值。可见,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一个工人一个工作
633日所提供的剩余价值乘以所使用的工人人数。又因为在劳动力价
值已定的情况下,一个工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是由剩余价值率
决定的,由此就得出如下第一个规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
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就
要求资本家能够把他充当资本家即人格化的资本的全部时间,都
用来占有从而控制别人的劳动,用来出售这种劳动的产品。(205)
《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8章 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以σ t ζ表示。
例如:某高温合金σ600 1×10 3 =30Mpa,表 示该合金在700 ℃下,1000小时的持久 强度极限为30Mpa。
h
21
第四节 其它高温力学性能 1.高温短时拉伸性能 2.高温硬度
h
22
h
8
❖ 蠕变第一阶段以晶内滑移和晶界滑动方式产生 变形。位错刚开始运动时,障碍较少,蠕变速 度较快。随后位错逐渐塞积、位错密度逐渐增 大,晶格畸变不断增加,造成形变强化。在高 温下,位错虽可通过攀移形成亚晶而产生回复 软化,但位错攀移的驱动力来自晶格畸变能的 降低。在蠕变初期由于晶格畸变能较小,所以 回复软化过程不太明显。
近有很多裂纹,使断裂机件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2)由于高温氧化,断口往往被一层氧化膜 所覆盖。
4.蠕变断裂断口的微观特征: 主要为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形貌。
h
14
(二)蠕变断裂机理
蠕变断裂主要是沿晶断裂。在裂纹成核 和扩展过程中,晶界滑动引起的应力集 中与空位的扩散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应 力和温度的不同,裂纹成核有两种类型。
以σ t ζ / δ表示。
如σ 600 1 / δ=10 5=100Mpa,表示材料在500 ℃温度下,105小时后总伸长率为1%的蠕 变极限为100Mpa。
试验时间及蠕变总伸长率的具体数值根 据机件后勤工作时间来规定的。
蠕变极限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h
20
2.持久强度极限: 高温长时载荷下断裂的抗力。
1.蠕变: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 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由于这 种变形而最后导致金属材料的断裂称为 蠕变断裂。(蠕变在较低温度下也会发 生,但只有当约比温度大于0.3时才比较 明显。
物理化学 第八章 界面张力复习
pr =3.10×103 Pa< 3.15×103 Pa(实际),
所以夜间水蒸气能在土壤毛细管中凝结。
例5 一个带有毛细管颈的漏斗,其底部装有半透膜, 内盛浓度为1×10-3mol L-1的稀硬酯酸钠水溶液。若溶 液的表面张力 = *-bc, 其中 * = 0.07288 Nm-1,b= 19.62 (N m-1 mol L-1), 298.2 K 时将此漏斗缓慢地插 入盛水的烧杯中,测得毛细管颈内液柱超出水面 30.71cm 时达成平衡, 1) 求毛细管的半径; 2) 若将此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多少?
• 6.喷洒农药时,为什么要在农药中加表面 活性剂? • 答:植物有自身保护功能,在叶子表面有 蜡质物,不被雨水润湿,可以防止茎叶折 断。如果农药是普通水溶液,接触角大于 90°,喷在植物上不能润湿叶子,成水滴 淌下,达不到杀虫效果;加了表面活性剂 以后,使农药表面张力下降,接触角小于 90°,能润湿叶子,提高杀虫效果。现在, 有的农药在制备时就加了表面活性剂,制 成乳剂等。
解: Wr’ = A = (A2 – A1) A2 = n 4r2 而 1kg = n × ( 4/3r3 ) n = 2.4 1023个
Wr’ =310-3 /r =218 kJ
而 218 kJ 的能量相当于1 kg水升温 50℃ 所需的能 .对于1 kg水(0.0485m2),表面能约为 3.510-3J。
2 0.07288 2σ cosθ 2σ 0.074 m h -4 ρ gr' 1000 9.8 2.008 10 ρ gr'
液面上升7.4 cm
例6 0℃时,CO在2.964g木炭上吸附的平衡压力p与 吸附气体标准状况体积V有下列数据 p/104Pa 0.97 V/cm3 7.5 2.40 16.5 4.12 25.1 7.20 38.1 11.76 52.3
物理化学 第八章界面张力复习
• 7.用同一支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水、NaCl 稀溶液和乙醇溶液,滴数是否相同? • 答:不相同。因为在密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下,液滴的大小与表面张力有关。一般表 面张力越大,在管端能悬挂的液滴体积也 越大。所以,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表 面张力最大的NaCl稀溶液液滴最大,滴数 最少。水居中,乙醇溶液液滴最小,滴数 最多。若液体密度相差大,还要考虑密度 的影响。
1/Vm =8.78 ×10-3 cm-3, 1/(bVm) =1.24×103 Pa ·cm-3 故Vm =114 cm3, b= 7.08×10-6 Pa-1
p
(2) 求CO压力为5.33×104 Pa时,1g木炭吸附的 CO标准状况体积。 从图上查出, 当pCO = 5.33×104 Pa时,p/V=1707Pa ·cm-3 2.964g木炭吸附的CO标准状况体积为: V= 5.33×104 /1707=31.22cm3 1g木炭吸附的CO标准状况体积为: V/m=31.22/2.964=10.5cm3
(G)T , p dA
S dA T A, p
U H G TS
三、Young-Laplace 公式 : p=2/r
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球心
四、Kelvin eq.
注意: 凹(液中气泡):r取负值,pr < p 凸(小液滴): r取正值,pr > p
解: (1)将题目给定关系式对浓度c求导,得 σ AB c 1 Bc c σ ABc 代入吉布斯吸附公式,得 RT c RT (1 Bc) (2) 将A=0.0131Nm-1, B=19.62dm3mol-1, T=292K, c= 0.20mol dm-3代入上式,计算得: =4.30×10-6 mol ·m-2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课件 复习精华版08第八章 实地观察法
2表现出紧张缓解,说笑话,笑,表示满意 3同意,表现出被动的接纳,理解、赞成,照做 4给予建议、指示,暗示他人以自主
5给予意见、评价,分析表达感情、希望
6给予定向、信息、重复、证实 7探询定向、信息、重复、证实 8探询意见,评价分析,表达感情 9探询建议,指示可能的行动方法 10不同意,表现出消极拒绝,拘谨 11表现出紧张,寻求帮助,退出现场 12表现出对抗,蔑视他人的地位,保卫或维护自己
图:实地观察日全食来临时的大熊猫
3.观察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4.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
二、实地观察法的种类
(一)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 1.有结构观察:控制观察、系统观察 有结构观察:要求调查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内 容和项目,制定统一的观察表格或卡片,严格按照 设计要求实施,并现场作好详细记录。(标准化观 察) 2.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简单观察 无结构观察:只要求调查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 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然后到 现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观察,往往 是事后根据记忆来记录。 (扩散性观察)
委内瑞拉再爆大规模示威游行 16万人反总统 2007年11月30日
/Article/ UploadFiles/ 200711 /20071130155258831.jpg
(三)根据被观察者是否知道正在受到观察
1. 隐蔽观察
2.非隐蔽观察
图:在高处观察情人节的县城广场
二、实地观察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2. 进入观察现场 3. 进行观察和记录
1. 准备
4. 撤离观察现场
太湖水环境观察员
(一)观察准备 通常准备工作包括: 确定调查课题; 拟定观察方案; (观察计划) 做好物质准备。 观察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观察目的; 选好观察对象; 拟定观察提纲;* 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 安排观察程序;* 确定观察手段,制作记录工具;* 做好物质准备主要是指: (1)印制观察记录表格; (2)对所需仪器事先进行 使用安排、检查。
08第八章隔声技术
08第⼋章隔声技术第⼋章隔声技术8.1 隔声的评价8.1.1 隔声量1.透射系数将透射声强I t 与⼊射声强I i 之⽐定义为透射系数,即it I I =τ⼀般隔声结构的透射系数通常是指⽆规⼊射时各⼊射⾓透射系数的平均值。
透射系数越⼩,表⽰透声性能越差,隔声性能越好。
2.隔声量隔声量R 的定义为τ1lg10=R(8-1a )或ti ti p p I I R lg20lg10== (8-1b )式中p i 、p t 分别为⼊射声压和透射声压。
隔声量的单位为dB ,隔声量⼜叫做传声损失,记作TL 。
隔声量或传声损失通常由实验室和现场测量两种⽅法确定。
现场测量时,因为实际隔声结构传声途径较多,且受侧向传声等原因的影响,其测量值⼀般要⽐实验室测量值低。
8.1.2 插⼊损失插⼊损失定义为离声源⼀定距离某处测得的隔声结构设置前的声功率级L w1和设置后的声功率级L w2之差值,记作IL ,即IL = L w1 -L w2 (8-2)如果隔声结构设置前后,声场分布情况近似保持不变,则插⼊损失也可⽤该给定测点处的声压级之差替代。
插⼊损失通常在现场⽤来评价隔声罩、隔声屏障等隔声结构的隔声效果。
8.2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隔声技术中,常把板状或墙状的隔声构件称为隔板或隔墙,简称墙。
仅有⼀层隔板的称单层墙;有两层或多层,层间有空⽓或其他材料的,称为双层墙或多层墙。
8.2.1 质量定律设隔墙⽆限⼤,将⼤⽓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单位⾯积的质量为m ,当平⾯声波p i 从左向右垂直⼊射时,隔墙的整体随声波振动,隔墙振动向右辐射形成透射声波p t ,向左辐射为反射声波p r ,见图8-1。
声波穿透隔墙必须通过两个界⾯,⼀个是从空⽓到固体的界⾯,另⼀个是从固体到空⽓的界⾯。
设墙厚为D ,特征阻抗为R 2=ρ2c 2,空⽓的特征阻抗是R 1=ρ1c 1,⼊射波、透射波和反射波的声压和质点振动速度分别为p i ,v i ,p t ,v t 和p r ,v r 表⽰,墙体中的⼊射波和反射波分别以p 2t ,v 2t 和p 2r ,v 2r 表⽰。
热动燃烧学第08章 火焰稳定
•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定义为SL:
– SL=up+un
– up为火焰前沿法向移动的分速度
– un为可燃混合气在火焰前沿法向移动的分速度 – 如果火焰传播速度和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方向一致, 取负号;
反之取正号
3
• 一维火焰的稳定条件, 前提为:
• 因此实际火焰的稳定条件是:
– 必须保证火焰前沿各处的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等于可燃混合气 在火焰前沿法向的分速度
5
• §8-2 本生灯火焰的稳定
• 本生灯是实验室中产生预混火焰的装臵 • 本生灯的工作特性与工程上的低速燃烧装臵(喷射式无 焰烧嘴\家用煤气灶喷嘴等)有很多相似之处
• 按化学当量比混合的可燃气通过直管形喷嘴形成火焰,
• 例如:
– 如果某个扰动,使火焰离开A点向下游移动,只要处于ABCD 区域内,则火焰前沿必须逆向移动回复到A点而恢复平衡 – 反之,如因某个扰动使火焰前沿脱离A点向上游移动,则由于 上游处un > SL,因而火焰前沿将被气流带到A点,又恢复平衡
•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 本生灯火焰可以在出口下游某一 位臵自行稳定下来
• 4-4截面:继续向下游4-4截面,此时空气的稀释作用更大, SL 分 布曲线进一步右移,以致整个截面上un >SL,使火焰前沿向下游移 14 动
• 将A、B、C、D联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实际上是一个 旋转体,在该区域内均满足SL > un
– 由于ABCD旋转体的存在,保证了本生灯有一个固定的着火源 (点火环) – 一旦由于某种干扰破坏了平衡,它可以立即恢复到平衡状态
• 点火环的形成原因以及与着火\熄火的关系, 是分析本 生灯火焰稳定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Vm2/3 =k(Tc-T-6.0)
式中Vm为摩尔体积,k为普适常数,对非极性液 体,k =2.2×10-7 J·K-1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对纯液体或纯固体,表面张力决定于分子间形成的 化学键能的大小,一般化学键越强,表面张力越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立方体数 1 103 109 1015 1021
回主目录
比表面Av/(m2/m3) 6 ×102 6 ×103 6 ×105 6 ×107 6 ×109
返回
2011-12-30
分散度与比表面
从表上可以看出,当将边长为10-2m的立方体分 割成10-9m的小立方体时,比表面增长了一千万倍。 可见达到nm级的超细微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因而具有许多独特的表面效应,成为新材料和多相 催化方面的研究热点。 边长l/m 1×10-2 1×10-3 1×10-5 1×10-7 1×10-9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剖面图
返回
2011-12-30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2)在凸面上: 研究以AB为弦长的一个球面 上的环作为边界。由于环上每点 两边的表面张力都与液面相切, 大小相等,但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以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合力。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压力为 Ps ,称为附加压力。凸面上受 的总压力为: Po+ Ps Po为大气压力, Ps为附加压力。
γ (金属键)> γ
(离子键)> γ (极性共价键)> γ(非极性共价键)
两种液体间的界面张力,界于两种液体表面张力之间。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3)压力的影响 表面张力一般随压力的增加而下降。因为压力增加, 气相密度增加,表面分子受力不均匀性略有好转。另外, 若是气相中有别的物质,则压力增加,促使表面吸附增 加,气体溶解度增加,也使表面张力下降。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剖 面 图
附加压力示意图
返回
2011-12-30
杨-拉普拉斯公式
1805年Young-Laplace导出了附加压力与曲率半 径之间的关系式: 一般式:
Ps = γ ( 1' + 1' ) R1 R2
返回
2011-12-30
8.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表面和界面 界面现象的本质 比表面 分散度与比表面 表面功 表面自由能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界面是指两相接触的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 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严格讲表面应是液体和固体与其饱和蒸气之间 的界面,但习惯上把液体或固体与空气的界面称为 液体或固体的表面。 常见的界面有: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液 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剖 面 图
附加压力示意图
返回
2011-12-30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3)在凹面上: 研究以AB为弦长的一个球 形凹面上的环作为边界。由于环 上每点两边的表面张力都与凹形 的液面相切,大小相等,但不在 同一平面上,所以会产生一个向 上的合力。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压力为Ps , 称为附加压力。凹面上向下的总 压力为:Po-Ps ,所以凹面上所受 的压力比平面上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γs-g −γl-s cosθ = γl-g
返回
2011-12-30
接触角(contact angle)
接触角的示意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铺展系数(spreading coefficient)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 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与表面的 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 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 称为表面张力,用γ 表示,单位是 N·m-1。 将一含有一个活动边框的金属 线框架放在肥皂液中,然后取出悬 挂,活动边在下面。由于金属框上 的肥皂膜的表面张力作用,可滑动 的边会被向上拉,直至顶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界面现象的本质
最简单的例子是液体及其蒸气组成的表面。 液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力可以 彼此抵销,但表面分子受到体相 分子的拉力大,受到气相分子的 拉力小(因为气相密度低),所 以表面分子受到被拉入体相的作 用力。 这种作用力使表面有自动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并 使表面层显示出一些独特性质,如表面张力、表面吸 附、毛细现象、过饱和状态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如果在活动边框上挂一重物, 使重物质量W2与边框质量W1所产生 的重力F(F=(W1+W2)g)与总的 表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金 属丝不再滑动。 这时
F = 2γ l
l是滑动边的长度,因膜有两个 面,所以边界总长度为2l,γ 就是作 用于单位边界上的表面张力。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3.液-液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4.液-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5.固-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常见的界面有: 1.气-液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2.气-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
广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 保持相应的特征变量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积 时,相应热力学函数的增值。 狭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
∂G γ = ( ) p ,T ,nB ∂A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温度、压力和组成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 积时,Gibbs自由能的增加值称为表面Gibbs自由 能,或简称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用符号 σ 或 γ 表示,单位为J·m-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如果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圈, 一起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出,上 面形成一液膜。 由于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面张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线圈成 任意形状可在液膜上移动,见(a)图。 如果刺破线圈中央的液膜,线 圈内侧张力消失,外侧表面张力立 即将线圈绷成一个圆形,见(b)图, 清楚的显示出表面张力的存在。
dU = T d S − P dV + γd A + dH = T dS + V dP + γdA +
∑
B
µ B dn µ B dn
B
B
∑
B
B
dF = − SdT − P dV + γdA + dG = − SdT + V dP + γdA +
∑ ∑
B
µ B dn µ B dn
B
B
∂F ∂G) ∂H) ∂U) γ =( )T,V,nB = ( S,P,n = ( S,V,nB = ( ∂A ∂A T,P,nB ∂A ∂A
δW =γ dA
'
式中 γ 为比例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T,P及组 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体 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
考虑了 表面功,热 力学基本公 式中应相应 增加 γ dA一 项,即: 由此可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立方体数 1 103 109 1015 1021
回主目录
比表面Av/(m2/m3) 6 ×102 6 ×103 6 ×105 6 ×107 6 ×109
返回
2011-12-30
表面功(surface work)
由于表面层分子的受力情况与本体中不同,因此 如果要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可逆的增加表面积, 就必须克服体系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体系做功。 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 所需要对体系作的功,称为表面功。用公式表示为: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八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12-30
第八章
表面现象
8.1 表面张力 8.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8.3 液体界面的性质 8.4 不溶性表面膜 8.5 液-固界面现象 8.6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8.7 固体表面的吸附 8.8表面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