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移位研究进展
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粪菌移植研究现状
Journal of Colorectal&AnalSurgery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年12月第26卷第6期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粪菌移植研究现状*崔曼曼1,马晓飞1,胡家丽1,胡丽霞1,张磊昌2△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江西南昌330006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06.037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
CRC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压力、饮食结构等[2]。
也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数量及种类均发生了变化[3-6]。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有重要作用,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不适或疾病,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可以通过将健康供体的粪便作用于受体消化道来达到治疗目的,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方法之一。
本文围绕与CRC相关的FMT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FMT的应用与发展在东晋医学家葛洪编写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饮粪汁一升,即活”的描述[7],这是我国医学史上对粪汁应用的已知的最早记载。
1958年Eiseman等报道,对4例伪膜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将患者各自健康家属的粪便制成粪水用来灌肠[8],此为现代早期报道FMT参与治疗获得成功的案例。
2013年,Van Nood等[9]的研究证实,FMT对复发性艰难梭菌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万古霉素,这一研究结果使得FMT得到了医学界更为广泛的关注[10]。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目前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成为其公认适应证,FMT已经被列入CDI的治疗指南[11]。
熊去氧胆酸防治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
5 8 . 4±1 0 . 4
5 7 . 8 ±1 1 . 3
1 0
1 4
2 2
1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7
胆 酸胶 囊 ( 商 品名 : 优 思弗 , 生产厂家 : 德 国霍 克 药 厂, 规格 : 每粒 2 5 0 mg , 2 5粒/ 盒) , 每 次 1粒 , 每日 2次 , 治 疗 2周 , 用 药前 均 先 得 到患者 知 情 同意 。 分 别 检测 两组 治 疗 前 、 治疗 后 的血 清 内毒 素 水平 。内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3年第 2 9卷 第 8期
熊 去 氧胆 酸 防治 肝 硬化 患者 肠 道 细 菌移 位 的研 究
王 平 兰梅
摘 要 目的 : 观察 熊去氧胆酸对肝硬化 患者肠道 细菌移位和 内毒 素血 症的影响 。方法 : 将 8 1 例肝硬化 患者 随机 分 为两组 , 对照组 4 0例 , 治疗组 4 1例 , 对照组 予常规护肝 对症 治疗 . 治疗组在 此基 础上加 用 熊去 氧胆酸 治疗 , 分别观察两组 治疗前后血 清 内毒 素水平 的变化 。 结果 : 肝硬化 C h i l d — P u g h各级 间的血 清内毒 素
1 . 1 一般 资料
2 . 1 肝 硬化 C h i l d . P u g h分级 与血 清 内毒 素 水 平 的
变化 本研究 8 1 例患者 。 根据 C h i l d . P u g h 分级 , A 级2 4例 , B级 4 1 例, C级 1 6例 ,治疗 前 各 分 级 问 血清 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作者单位 : 3 1 2 0 0 0 绍兴 文理学 院附属医院
肠道菌群失调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广西中医药2019年8月第42卷第4期肠道菌群失调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刘茵(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关键词肠道菌群;肝衰竭;中医药;综述中图分类号:R5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19(2019)04-0076-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60752)作者简介:刘茵(1978—),女,回族,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病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但以肠道来源内毒素(LPS )激活Kupffer 细胞(KC )为特征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 )则早为学术界所认可[1]。
肠道屏障损伤是造成细菌移位(BT )及继发性IETM 的关键促使因素,而肠道菌群紊乱又与肠道屏障损伤关系密切。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寄生着100万亿个以上的细菌,这些肠道菌群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2]。
每个人的肠道中至少有4×1013个定殖的微生物细胞,超过1000万个微生物基因[3-5]。
肠道中的共生或原生细菌在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系由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构成[6]。
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与体循环进行紧密的双向连接通信。
肝脏将胆汁酸和许多生物活性介质释放到胆道和体循环中与肠通信。
在肠道中,宿主和微生物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的生物学代谢底物进行代谢加工,其产物通过门静脉转移到肝脏并影响肝功能[7]。
肝损伤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毒性损伤及代谢疾病等。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肝损伤[8]。
这些微生物可能在肝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肝损伤是由特殊分子和宿主免疫系统通过库普弗细胞介导的肝脏炎症之间广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特殊分子包括乙醛、LPS 等。
1中医学对肝病与肠道关系的认识中医对肝病的认识与研究有着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大量文献,不仅仅局限于见“肝病”而治肝。
中医药防治肠道细菌及内毒素易位的研究进展
障保 护作 用,魏宏建 等 应 用大 鼠肠 缺血再灌注损 伤模 型 ,研究结果显示 P NS对大 鼠肠 粘膜 有明显 的保护作用, 提示 P NS能显著降低肠粘膜通透性 ,抑制肠道细菌 易位 。
21 .5雷公藤 多甙 .
汪 洁等 通 过实验证实雷公藤多甙联
1 细 菌及 内毒素易位的原 因与机 制
B r[ eg 1 为肠道细菌易位 的 3个基本要 素即肠粘膜 3 等认 屏障破坏、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和肠道细菌微生态平衡 的破坏。 各种创伤 、 出血 、 大 心源性 或感 染性 休克 发生时 , 造成 胃肠道粘膜组织低灌注、 低血氧 、 细胞 无氧代 谢增加、
维普资讯
中华临床 医学 杂 志 ,2 0 年 5月 。第 9卷 ,第 5期 08
51
・
综述 与讲 座 ・
中医药防治肠道细菌及 内毒素易位的研究进展
王 顺 明
中图分类号:R2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2 —3 62 0 )50 5—3 7 95 8 (0 80 —0 10 障本身的损害 ,造成恶性循 环 ,引起 SR I S和 MO DS的发
21 .. 2穿心莲
吴春明等” 采 用穿 心莲成药作 用于实验性
肝硬化大 鼠, 结果显示穿心莲可使肠道细菌含量降至正常
水平 ,抑制 I O、降低血 浆 T ・ NO水平 ,并因此改 B NF叭 善肠源性 内毒素血症 ,显著降低细菌移位 的发生率。 21 .3丹参 . 田诗政等 采用 3 %T S 0 B A深度烫大鼠模型 ,
维普资讯
5 2
比值 下降 ,表 明丹参能有效 防治烫伤 后内毒素移位 ,其机 制 可能 与丹参影响肠 组织 E 、NO含量 ,优化 E / O 比 T TN
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即肠道微生物,它是人类体内最为庞大的微生物群落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正常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10^14)个微生物,其中包括数千种不同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肠道、皮肤、口腔、泌尿系统等部位。
在这些细菌中,大多数是有益的,并对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吸收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起初,人们只是对一些肠道细菌的分类、数量和分布进行了一些简单研究。
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手段更新,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也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肠道菌群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例如,有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以预测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开始意识到人体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以肠道菌群为重点研究的整体健康观念。
二、肠道菌群对人体代谢的影响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及数量可以影响人体内多种代谢反应的进行。
例如,有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以促进人体吸收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调节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
肠道菌群也可以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丁酸、丙酸等,这些物质对维护肠道健康和整体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些研究表明,慢性肠道疾病、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异常有关。
这些研究的发现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四、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分析人类肠道微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许多生理和代谢上的帮助。
例如,一些能够在人体内产生叶酸和维生素K的肠道细菌,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血液凝固机制的稳定性。
此外,肠道细菌还能够分解多种不易被人体消化的食物成分。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26卷第4期ModernDigestion&Intervention2021牞Vol.26牞No.4·综述·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孙中,艾江 【提要】 结直肠癌(CRC)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
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癌症的前三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CRC病因研究指出饮食、遗传、炎症等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CRC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肠道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DNA直接造成损伤、诱发肠管慢性炎症反应、干扰免疫反应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因子释放或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影响CRC患者化疗药物疗效等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
肠道菌群失调促进CRC发生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并总结,就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相关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肠道菌群失调;炎症因子;细菌毒性代谢产物;细菌相关酶;肿瘤化疗中图分类号:R735.3;R5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2159.2021.04.029作者单位: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消化内科通信作者:艾江,E mail:aijiang1973@126.com 肠道中有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其中99%是细菌,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过程和调节免疫功能,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对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性肠病、相关肿瘤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4]。
相关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
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并总结,就肠道菌群失调在CRC发生和发展中的相关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1 肠道菌群概述1.1 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及生理作用人体内的众多微生物大部分存在于消化道中,尤其是下消化道。
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石天闻1牟新2周迪夷2关键词中药;方剂;肠道菌群人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
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1],研究[2]证实,中医中药在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恢复机体生理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现就近年国内外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紊乱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1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鄢伟伦等[3]使用不同剂量的白术对小鼠进行灌胃,发现高浓度的白术配方颗粒可提高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并减少有害菌群,在体外可以阻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发生[4]。
吴大畅等[5]通过灌服头孢曲松钠破坏小鼠肠道菌群造模,对豹皮樟分别进行水提取和醇提取来治疗紊乱的肠道菌群,豹皮樟归胃、脾两经,具有温中止痛,理气行水的功效,发现水提取物组对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恢复作用较明显,而醇提取物组能有效的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具有纠正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Okubo等[6]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并抑制有害菌群。
刘思颖[7]将从中药黄芩中提取的单体黄芩苷作用于高血脂小鼠,发现其不仅能降低高脂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以及内毒素的水平,对代谢性炎症有治疗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之比及减少脱硫弧菌属的数目。
翟璐等[8]发现大剂量大黄在治疗脓毒症小鼠模型时将大量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排除在体外,破坏了肠道菌群的稳态,而中剂量的大黄反而可以使紊乱的肠道菌群得到恢复。
王广[9]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小鼠造模,分别使用高中低不同浓度的党参多糖来观察小鼠肠道菌群的生长,发现0.5g/mL的党参多糖具有促进肠道菌群的生长,降低内毒素的含量,升高肠道中厌氧菌代谢来产生乙酸,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
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也会影响体内一些物质代谢,比如乙 醇、胆碱等,这些物质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 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生乙醇,可通过门脉进入肝脏, 在肝脏氧化反应产生乙醛和乙酸。乙醛可破坏肠道 黏膜屏障,使肠通透性增加,乙酸增多会弓I起脂肪合 成增多,从而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胆碱能将脂 质转运出肝脏,肠道内代谢胆碱的菌群主要有变形 菌、厚壁菌等,肠道菌群紊乱后,胆碱代谢菌增多,导 致血清胆碱浓度及胆碱生物利用率降低。肠道菌群 可产生一种能催化胆碱代谢成为甲胺的酶,甲胺经 由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可诱导肝脏炎性反应的发生。 4肝硬化
细菌移位在小儿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及 sg lA减少 ,引发黏膜 损伤 进而 发生细 菌移位 , 导 致其它脏 器损 害 , 尤其 肝脏 受损l。 1 肝脏 中存 在巨噬 1 1
胞 组 成 , A T包括 以下 三 大部分 : 肠上 皮 内淋 巴 G L ①
和过 度生 长『 3 1 。选择 性 清除厌 氧菌会 导 致小 肠 内细
菌过度 增生 , 发生 细菌移位 { 并 3 1 。 2肠黏 膜屏 障损 害 : 常情况 下 , . 通 完整 的肠道 黏
膜上 皮 细胞 及 细 胞 间 的 紧密 连 接 能 阻止 细 菌及 大
毛 顶端 细胞 坏 死 , 通 透 性增 加 , 肠 有利 于细 菌移 位
的发 生 。 ai S hn e 等通 过对烧伤 的鼠研 究后发 D v c idl d 现 ,L 1 可 以提 高绒 毛高 度 ,增 加 隐窝 细胞数 目, I一 1 减 少细 菌移位 到肠 系膜淋 巴结【 8 实验证实 , J 。有 细菌
外科 领域 的研究进 展综述 如下 。
一
腺苷(1 ) A 1 的合成 。N P O还能 破坏细 胞 呼吸功 能 , 加
速 细胞 凋 亡 , 导致 黏膜上 皮 持续 性 破坏 和部 分 黏膜
上皮 缺失 , 菌 即通 过上 皮缺 失部 位进行 移位, 一 细 进
步 引起 炎症 、 血症 、I S MO S 3 自由基 主 要 毒 SR 、 D t 6 。氧
体 , 就是 说这 类细 菌 可 以而受 巨噬 细胞 的吞 噬 杀 也 j 伤 ( 沙 门氏菌 属)。肠道 细菌 移位 以兼 性 细菌 为 如 主 , 中尤 以兼性 革 兰 氏阴性 杆 菌如埃 希 氏大 肠杆 其 菌、 克雷 白杆 菌 、 形杆菌 和假单胞 菌属 最常见 。动 变
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在人类身体内,肠道菌群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这些微生物生活在人体的肠道中,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持肠道健康,以及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肠道菌群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人类的肠道内生活着数千种不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等。
在这些微生物中,以细菌数量最多。
人类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维持肠道健康以及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
除此之外,肠道菌群还与人类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有关。
2.微生物组学的出现微生物组学是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析。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数量。
这项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发生了很大改变,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3.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会引起肠道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肠道癌症等。
另外,肠道菌群还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有关。
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它们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而开展更为有效的干预策略。
4.肠道菌群的干预策略针对肠道菌群的干预策略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粪菌移植等。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粪菌移植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健康人的粪便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从而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治疗肠道疾病。
5.肠道菌群的研究前景随着肠道菌群的研究逐渐深入,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而开展更为有效的治疗和干预策略。
未来,肠道菌群的研究还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如何通过肠道菌群的干预来治疗更多的肠道疾病,如何更好地探究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都将是我们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肠道菌群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它对人类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肠道细菌移位
肠道细菌移位( bacterial translocation)是指肠道细菌及其产物从肠腔移位至肠系膜或其他肠外器官的过程。
研究证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部位主要在小肠。
正常结肠长期暴露于大量菌群之中而不出现结肠细菌移位是因为结肠黏膜屏障作用强,结肠黏膜上皮连接较为紧密,离子通透性较差,具有较好的表面细菌清除能力。
小肠发生细菌移位除了与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以外,同时与在正常情况下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是相对无菌的有关。
如此大量致病细菌进入小肠并在其内过度生长繁殖,结果势必引起许多疾病和(或)原有疾病的加重。
疾病处理
1、降低门脉压力、增强小肠黏膜屏障作用:门脉高压可致肠黏膜充血、细胞间隙增宽、黏膜肌层增厚水肿。
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体积变大,微绒毛变短变宽,肠黏膜的屏障作用明显受损而减低。
故当临床上发现患者有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证据时,应口服普萘洛尔,如无禁忌证,患者能耐受应连续服用个月;同时口服谷氨酰胺,有资料证明,小肠上皮细胞以谷氨酰胺为营养和能量来源,足够量谷氨酰胺可以防止小肠黏膜萎缩,并防止细菌移位。
2、清除小肠细菌的过度繁殖:小肠细菌的过度繁殖是肠道细菌移位的始动因素,有研究证明,无小肠细菌过度繁殖的大鼠,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概率仅有0~ 11%,与正常大鼠相同。
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可疑自发性腹膜炎时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或诺氟沙星等,有利于从源头上清除肠道细菌移位的基础并明显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也有研究显示应用全胃肠道动力药物,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邦消安等可以降低空肠菌落数和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值得试验应用。
3、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力。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进展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体微生物研究发展迅速,其中以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尤为重要。
肠道微生物群是指在人的肠道内居住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含众多细菌、真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其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应用于医疗保健、治疗疾病、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领域。
本文将就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一、肠道微生物群研究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肠道微生物。
当时人们主要是从微生物学和营养学的角度研究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对肠道微生物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当时的研究主要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可以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
在21世纪初,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
目前已经快速确定了数千个人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功能,从而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因素1.遗传因素人的基因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2.生理因素肠道微生物群还会受到人体生理因素的影响。
比如人类的口腔、皮肤、呼吸道、肠道及生殖道等生物系统中都拥有微生物群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存在差异,其中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面积最大、菌群最复杂且起关键作用的一组。
3.环境因素环境条件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种群分布和数量。
主要是经由食物、生活环境、污染的水源和空气、化学品等愈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
三、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许多人体疾病有关系,包括肥胖、肠易激综合征、肠癌、自闭症、多发性硬化症、哮喘、营养不良等等,这些都是带有全球性质和个体性质且会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疾病。
据研究,肠道菌群梅花诱变体Sulfolobus Solgbriicus JF1可以使人体改变食欲,从而控制肥胖;同时,肠道菌群具有抗菌作用,他们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控制作用,还参与人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更赋予了肠道菌群在肝脏和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功能的整合。
肠道菌群领域研究进展(完整版)
肠道菌群领域研究进展(完整版)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关,肠道菌群科学家们2019年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研究成果;【1】Nat Biotechnol:突破!科学家在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鉴别出100多种新型肠道菌群!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桑格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从健康人群的肠道中分离出了100多个全新的细菌类型,这是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对人类肠道菌群进行的最全面的收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获奖帮助研究人员调查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文研究结果能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检测人类肠道中存在的细菌类型,同时还能帮助开发出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新型疗法,比如胃肠道疾病、感染和免疫疾病等。
人类机体中细菌大约占到了2%的体重,肠道微生物组就是一个主要的细菌聚集位点,同时其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
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衡会诱发诸如炎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然而由于很多肠道菌群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下生存,因此研究人员就无法对其进行更加直观地研究。
【2】Science: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药物出现毒副作用的罪魁祸首药物本是用于治疗很多患者,但是一些患者遭受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一种令人吃惊的解释---肠道微生物组(gut microbiome)。
他们描述了肠道中的细菌如何能够将三种药物转化为有害的化合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肠道微生物组对药物代谢的贡献,那么我们能够决定给患者提供哪些药物,或者甚至改变肠道微生物组,这样患者具有更好的反应。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抗病毒药物,它的分解产物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并确定了肠道细菌如何将这种药物转化为有害的化合物。
组织胺抑制失血-感染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异( P<00 ) A干预组肝及 M N平均组织含 菌量与 失血感 染组 相 比均有统计 学 意义 ( .1 。H L P<0 0 ) ×1 m lL .5 。1 0 o / H A干预组 肠黏膜病 理损伤较失血. 感染组 也明显减轻( P<00 ) .1 。结论 细菌移位的作用 。 关键词 : 失血 ; 染 ; 感 小肠 黏膜 ; 细菌移位 ; 组织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 年 1 0 8 0月源自第l 2卷第 1 O期
一
l2 一 23
文章编号 :07 27 20 )0 23 3 10 —4 8(08 1 —12 —0
组 织胺 抑 制 失 血一 染 大 鼠肠 道 细菌 移 位 的实验 研 究 感
郝 彦 开 冯丽 英 , 军民。 , 王
(. 1邯郸 市中心血站 , 河北 邯郸 060 ; . 50 1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 ; . 3 邯郸市中心医院)
对制成的模型大 鼠进行肠 内灌注 。观察模型大 鼠肠 系膜淋 巴结 和肝 脏匀浆体外 培养后 的细菌量 , 细菌 移位率 , 肠 小 病理改变。结果 假手术组有 1%的组织培养 为细菌 阳性 , 0 单纯 感染组有 5 %大 鼠组织细 菌 阳性 , 0 失血感 染组组织
细菌培养的 阳性率高达 9 %。组织胺各 干预组则 分别为 5 2 % 、5 H 5 %、0 2 %, A干预组与失血 感染组相 比均有显著性差
肠道细菌移位研究进展
一一 一 ‰ ㈣~吼 一 ~ 划一 一 ~一 ∞ ~一 ~ ~ ~ ~ ~ 一一 彻~ 一 一
因而造成 了研 究结 果 的差异 。近 年来 , 由于分 子 生物
感染 性并 发 症 ( 括 肺 感 染 、 腔 脓 肿 和 菌 血 症 等 ) 包 腹 的发 生率 , 是没 有 降低 住 院病 死 率 ’ 而且 m t 但 ”, ea 分析 中的 营养 配 方 不 同 , 响 了 其 结 果 的 推 广 和 使 影
.
通 讯 作 者 : t , 主 任 医 师 , 子 信 箱 : wd @ 13 CB l巍 副 i 电 t td 6 .O w
1 ・ 5
・
医学前沿 ・
B 减 少 术后感 染 , T, 降低 患者 的住 院病死 率 。选 择 性
肠 道 去 污 (e c v u dc n m n t n S D) 指 应 sl t eg t eo t iai , G 是 ei a o
比, 射组 1 注 0天 病 死 率 高 ( 7 1 5 . % s 10 , < 0% P
00 ) . 5 。该 研究 部分 解释 了病 原微 生 物移位 后 可加 重
炎症 反应 。
用 口服 非 吸收抗 生 素 等方 法 选 择 性 去 除 肠 道 内致 病
的 细菌 , 包括 革兰 阴性肠 杆 菌 以及 共 生 的厌 氧菌 。研
反 应 ( o m rs c a ec o ,P R) 测 手段 更 敏 pl eae h i rat n C 检 y n i
、
细菌 移位 概念 、 生率 、 发 临床 意义和 发 生机制
肠道菌群研究思路和案例解析
肠道菌群研究思路和案解析1肠道菌群介绍目录216S测序技术介绍3肠道菌群的研究方向和案例分析PART1肠道菌群介绍肠道菌群介绍肠道菌群,顾名思义——生存在人的肠道里的大量细菌构成的集体。
其中包括: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如: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常见的肠道菌群:(左上)双歧杆菌,(右上)乳酸杆菌,(左下)肠球菌,(右下)大肠杆菌肠道菌群与疾病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并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决定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多种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1:肠道菌群与脑部相关疾病(肠脑轴,如:抑郁症、脑卒中、AD、PD等)2: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3:肠道菌群与肝脏相关疾病(肠-肝-免疫轴,如: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4:肠道菌群与胃肠道相关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等)5:肠道菌群与肾相关疾病(慢性肾病等)6:肠道菌群与肿瘤…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1:疾病人群和健康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和队列分析。
2:临床水平疾病菌群和动物模型疾病菌群的表型比较。
3:临床疾病人群粪便进行粪菌移植(FMT ),模拟动物模型。
4:健康人群的粪便进行粪菌移植(FMT ),不会改善人群疾病的行为。
5:临床疾病人群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的行为。
肠道菌群常用研究方法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中最主要的标志物之一。
短链脂肪酸是指碳链中碳原子小于 6 个的有机脂肪酸 ,主要包括 乙酸 、丙酸 、丁酸等 。
作为肠道菌群发酵的主要产物,对人体多个器官和代谢有较大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指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
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以参与人体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代谢、免疫系统调节、神经系统调节等。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对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
1. 16S rRNA测序16S rRNA测序是目前最常用的鉴定细菌物种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细菌特定基因的测序,可以快速鉴定样本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在微生物群落中的相对比例和作用。
通过16S rRNA测序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很多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2. 宏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是将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DNA同时测序的方法。
它可以获得更全面、更详细的微生物群落信息,包括某些难以被16S rRNA测序鉴定的微生物。
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研究者发现某些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例如,部分微生物可以利用人体无法消化的食物物质,而且这些代谢产物对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3. 基于代谢物组学的研究代谢物组学研究是一种系统地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变化的方法。
通过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代谢产物的类型、数量和变化规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某些代谢物可以参与到人体维持健康的过程中,例如,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代谢物,可以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节而获得。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应用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关注的应用领域。
1. 诊断疾病肠道微生物群落与不少疾病存在重要的关联。
例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异常可以导致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
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肠道菌群移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健康捐赠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到接受者的肠道,以调节宿主的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治疗疾病或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肠道菌群移植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受到关注。
1. 肠道菌群移植的原理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内最丰富的微生物聚集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对维护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参与食物消化、免疫调节、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等生理过程。
而当肠道微生物失衡时,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肠道菌群移植正是通过将健康供体的肠道微生物接种到患者的肠道,重新建立良好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移植的方式多为粪便悬液或粪便胶囊,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2. 肠道菌群移植的适应症肠道菌群移植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艾滋病,特应性皮炎和情感障碍等疾病,也可用于调整肥胖个体的体重。
此外,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肠道菌群移植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易激素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3. 肠道菌群移植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移植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有显著作用。
很多患者在接受肠道菌群移植后,肠道菌群结构明显改善,肠道症状得到缓解,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尤其在治疗顽固性结肠炎以及难治性复发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方面,肠道菌群移植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4. 肠道菌群移植的安全性虽然肠道菌群移植在治疗一些肠道疾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患者在接受肠道菌群移植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感染风险、肠道道路损伤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时,需要严格选取适合的匹配供体,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5.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肠道菌群移植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将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规范化管理,肠道菌群移植有望成为一种更常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医学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肠道菌群的环境毒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34卷㊀第8期2021年8月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Vol.34ꎬNo.8Augustꎬ2021收稿日期:2021 ̄01 ̄27㊀㊀㊀修订日期:2021 ̄04 ̄19作者简介:刘月月(1996 ̄)ꎬ女ꎬ山东德州人ꎬliuyueyue@mail.imu.edu.cn.∗责任作者ꎬ王琛(1988 ̄)ꎬ男ꎬ山东泰安人ꎬ助理研究员ꎬ博士ꎬ主要从事环境毒理研究ꎬwangchen@craes.org.c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07369)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2007369)肠道菌群的环境毒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刘月月ꎬ王㊀琛∗ꎬ赵晓丽ꎬ吴丰昌ꎬ白英臣ꎬ滕苗苗ꎬ汪㊀霞ꎬ时㊀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ꎬ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ꎬ北京㊀100012摘要:肠道菌群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ꎬ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又一新兴课题.由于肠道和肠道菌群系统是大部分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第一个暴露接触点ꎬ污染物必然要通过这层屏障进一步诱导毒性效应.因此ꎬ研究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与宿主健康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①污染物对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干扰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ꎬ个人护理品㊁医用药物㊁重金属㊁农药㊁新污染物㊁空气污染物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七大类常见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中均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②有益菌群可以彼此影响并与肠道系统相互作用ꎬ参与调控宿主营养物质消化㊁免疫系统反应㊁内分泌调节㊁神经元活动等多方面的生理过程ꎻ相关分析表明ꎬ对拟杆菌㊁厚壁菌㊁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的改变是污染物毒性效应的关键途径.③环境污染物暴露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活动ꎬ通过肠道菌群的介导作用ꎬ进而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和完整性ꎬ影响免疫反应㊁代谢调控㊁内分泌信号通路㊁神经发育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最终影响宿主健康.研究显示ꎬ肠道菌群可以作为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新型终点ꎬ对深入研究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环境污染物ꎻ肠道菌群ꎻ毒理效应ꎻ宿主健康中图分类号:X503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6929(2021)08 ̄1991 ̄10文献标志码:ADOI:10 13198∕j issn 1001 ̄6929 2021 05 08EnvironmentalToxicologyofGutMicrobiota:StatusandPerspectiveLIUYueyueꎬWANGChen∗ꎬZHAOXiaoliꎬWUFengchangꎬBAIYingchenꎬTENGMiaomiaoꎬWANGXiaꎬSHIDiState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CriteriaandRiskAssessmentꎬ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ꎬBeijing100012ꎬChinaAbstract:Gutmicrobiotaplaysvitalrolesinhumanhealthandhasbecomeoneoftheemergingtopicsinenvironmentaltoxicologyresearchworldwide.Sincethegutandgutmicrobialsystemareusuallythefirstcontactpointwhenmostpollutantsenterlivingorganismsꎬitislikelythesepollutantswouldpassthroughthegutmicrobiota(asabarrier)andcausepotentialadverseeffects.Therehasbeenincreasingglobalconcernaboutthepotentialimpactofenvironmentalpollutantsonthegutmicrobiotaandtheirinteractionwiththehostᶄshealthꎬanditisnoteworthy.Thispaperindicatedthat:(1)Theinterferenceofdifferentpollutants(e.g.ꎬpharmaceuticalsandpersonalcareproductsꎬmedicaldrugsꎬheavymetalsꎬpesticidesꎬemergingchemicalsꎬairpollutantsandPOPs)ontheabundanceanddiversityofgutmicrobiotahasbeenthecurrentresearchfocusꎬandthesepollutantscanchangethegutandgutmicrobialsystem.(2)Disturbanceofbeneficialgutmicrobiota(e.g.ꎬBacteroidetesꎬFirmicutesꎬLactobacillusandBifidobacteria)isthekeypathwayoftoxicitysincethesebeneficialmicrobiotascaninteractwitheachotherandparticipateinvariousphysiologicalprocessesofthehostsuchastheregulationofnutrientdigestionandimmunesystemresponsesꎬmodulationofendocrinesystemandactivitiesofneurons.(3)Exposuretoenvironmentalpollutantscanaffectthestructureandmetabolicactivitiesofgutmicrobiotasꎬwhichwoulddamagethefunctionsandunderminetheintegrityofgutbarrierꎬfurtherdisturbingaseriesof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processesandultimatelyaffectingthehealthofthehost.Thegutandgutmicrobialsystemhasbeenrecognizedasanewendpointbyenvironmentaltoxicologistsꎬthereforeꎬitisofgreatimportanceforin ̄depthstudyofthetoxiceffectsandmechanismsofpollutants.Keywords:environmentalpollutantsꎻgutmicrobiotaꎻtoxicologicaleffectsꎻhosthealth㊀㊀肠道菌群是寄居在宿主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总称ꎬ其与宿主互利共生ꎬ可以通过菌体的自身成分㊁代谢物㊁衍生物等调节肠道局部免疫平衡ꎬ参与机体免疫微环境的塑造ꎬ帮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4卷能[1].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研究表明ꎬ肠道菌群紊乱和失衡与多种人类非传染性疾病(non ̄communicablediseasesꎬNCDs)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异常(如多样性降低㊁特定成员和功能改变等)可能参与糖尿病[2]㊁非酒精性脂肪肝[3]㊁炎症性肠病[4]㊁自身免疫性关节炎[5]㊁肥胖症[6]㊁哮喘等[7]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此外ꎬ短链脂肪酸㊁脂多糖㊁次级胆汁酸等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和衍生物ꎬ也能与宿主的一些生理途径相互作用ꎬ并通过 脑 肠 肠道菌群轴 诱发自闭症[8]㊁代谢综合征[9]㊁老年痴呆症[10]等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ꎬ化学物质的制造量和使用量日益增长ꎬ这些物质会释放到环境中ꎬ通过多种环境介质及食物链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产生影响ꎬ其中经口暴露是绝大部分污染物产生毒害效应的暴露途径[11].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胃肠消化系统是人类及众多环境生物抵御外源污染物侵袭的第一层屏障.研究[12 ̄13]证实ꎬ肠道菌群易受饮食和抗生素等外源因素的影响ꎬ且对环境污染物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ꎬ进而诱导与菌群失调相关的毒理学症状ꎬ最终影响宿主健康.污染物可以通过动物的 脑 肠 肠道菌群轴 系统双向调节机制ꎬ以菌群代谢产物和衍生物为 信使 ꎬ影响内分泌㊁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宿主行为.由于肠道菌群的敏感性及对宿主多种全身性生理功能发育的重要影响ꎬ研究污染物对肠道菌群及宿主健康的交互作用已经成为环境毒理学领域的新兴热点.鉴于微生物菌群的重要作用ꎬ目前以美国㊁日本㊁加拿大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ꎬ在共同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0年)之后ꎬ又战略部署了一系列支持微生物组相关的研究计划[14](见图1).2006年中国与法国启动了 中法人体肠道元基因组 合作ꎬ随着欧洲其他国家的加入ꎬ该合作已上升为中欧人类微生物组合作[15].这些研究计划能深度解读微生物群和疾病之间的关联ꎬ为探索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产生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图1㊀国际上与微生物组相关的研究计划Fig.1Internationalresearchprojectsrelatedtothemicrobiome㊀㊀该文在简述目前肠道菌群研究方法和环境毒理学进展的基础上ꎬ从组织学㊁病理学㊁生理学等角度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关于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的干扰作用ꎬ总结了近年来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互作机制.并对肠道菌群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ꎬ以期对环境污染物的新型致毒机理研究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定参考.1㊀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历史上对微生物组的探索主要限于对致病性菌群的选择性培养ꎬ而多数菌群因为非致病性㊁种群含量低和培养条件难度大等原因ꎬ所受关注较少.近年来ꎬ分析微生物组的方法和标准获得快速发展ꎬ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确定肠道菌群的组成ꎬ解析菌群的结构和功能.这使得探索环境污染物与肠道菌群潜在的因果关系㊁研究相关微2991第8期刘月月等:肠道菌群的环境毒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㊀㊀㊀生物介导的疾病发生机制成为可能[16 ̄17].常用的微生物组分析技术如表1所示ꎬ目前高通量测序方法已成为研究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影响中最普遍的技术手段.表1㊀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归纳Table1Summarizationofresearchmethodsforgutmicrobiota分析方法技术手段评估和应用体外培养模拟肠道内环境ꎬ通过固体培养基㊁液体培养基㊁单细胞挑取等手段对粪便㊁肠道内容物分离培养培养目标细菌用于对肠道微生物类群定性定量研究㊁鉴定和应用高通量测序16SrRNA测序[18]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DNA文库ꎬ根据基因的系统发育地位ꎬ获取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信息反映微生物组成及相对丰度宏基因组[19]提取样品中全部微生物DNA并构建文库ꎬ不经过选择性扩增ꎬ直接研究样本中所有的DNA表达了解细胞内所有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宏转录组[20]获取某一物种特定组织或器官在某一状态下的转录本序列信息以样本中所有的mRNAꎬ反映功能基因丰度或表达情况指纹图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ERIC ̄PCR指纹图谱PCR扩增技术获得代表微生物群落的总体核酸分子ꎬ以不同形式的凝胶电泳分离不同核酸分子鉴别细菌种类㊁丰度以及评估微生物 ̄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ꎬ对比分析不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差异宏蛋白质组学通过液质联用(LC ̄MS)研究微生物群落表达的所有蛋白质鉴定群落中各种蛋白表达的相对变化代谢组学[21]通过液相色谱㊁气相色谱 ̄质谱或磁共振波谱测定峰值ꎬ研究组织或细胞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代谢产物研究微生物样本的所有代谢物含量变化及代谢通路变化2㊀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的干扰作用及机制2 1㊀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的干扰作用医用药物的过度使用以及农药残留㊁重金属污染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㊁新污染物污染等产生的生态和健康危害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研究.尽管这些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已不断扩展和深入ꎬ但是针对肠道微生物开展的环境毒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般认为ꎬ肠道及肠道微生物系统是经口暴露的污染物进入机体后的第一层暴露接触点ꎬ也是防御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第一层屏障[11].与机体的其他靶器官相比ꎬ肠道微生物更易受到环境污染物的暴露ꎬ其变化也能够直接反映污染物的潜在毒性作用[12 ̄13].针对目前广泛研究的几种典型环境污染物ꎬ该文从污染物种类㊁应用㊁环境来源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归纳整理ꎬ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污染物生态毒理学研究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由于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各种因素ꎬ如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ꎬ与宿主的接触时间㊁接触剂量㊁宿主自身吸收能力等ꎬ该研究进一步整理分析了几种典型环境污染物在不同暴露浓度㊁暴露时间下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和对宿主的毒性效应(见表2).越来越多的研究[23]证明ꎬ肠道菌群会受到不同污染物暴露的影响ꎬ进而直接或间接对宿主的健康产生影响.2 2㊀环境污染物影响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的作用机制环境污染物被人类和动物体内肠道吸收后ꎬ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生理活动ꎬ破坏机体肠道屏障ꎬ导致肠道组织损伤ꎬ进一步引发宿主代谢失调㊁免疫系统㊁神经系统㊁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多种复杂结果ꎬ从而影响宿主健康.此外ꎬ环境污染物通过菌群的介导作用也会增加宿主的易感性ꎬ导致炎症㊁病原体侵染等ꎬ加剧污染物的毒性(见图2).2 2 1㊀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和完整性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肠道完整性和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ꎬ肠道上皮细胞及部分定植于此的共生微生物菌群构成了保护宿主抵御病原菌侵染的物理性屏障[52 ̄53]ꎻ另一方面ꎬ肠道菌群可以将食物成分转化为含吲哚的代谢物ꎬ促进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防御素㊁抗菌肽和粘蛋白ꎬ以助于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54].肠道上皮屏障完整性一旦受到破坏ꎬ也会为致病性菌群的移位提供条件ꎬ诱发肠道炎症[55].研究[56 ̄57]表明ꎬ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㊁类杆菌等有益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肠道以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ꎬ抑制肠道炎症.SCFAs通过GPR(如GPR43㊁GPR109A)信号3991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4卷表2 几种典型环境污染物对不同生物肠道菌群毒理研究归纳Table2Toxicologicalstudiesoftypicalenvironmentalpollutantsongutmicrobiotaofdifferentorganisms污染物种类应用环境来源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效应浓度暴露时间受试生物肠道菌群变化毒性效应个人护理品医用药物重金属农药三氯生咪唑三氯卡班抗生素四环素镉钴镍砷铅汞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除草剂草甘膦杀菌剂霜霉威日化产品㊁医疗用品的添加剂随工业废水㊁生活污水等环境介质流入地表水体破坏肠道菌群菌体细胞的生理活动ꎬ杀死细菌进而导致多种复杂结果[22]临床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和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以尿液或粪便形式排入环境ꎬ已在土壤㊁地表水体㊁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相继检出由于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ꎬ改变微生态环境ꎬ可直接或间接调节菌群[26]矿业㊁加工制造业㊁动物饲料添加以废渣㊁废水㊁废气为载体排入环境被消化道小肠㊁大肠直接吸收代谢ꎬ与肠道菌群直接接触ꎬ对肠上皮黏膜等产生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来影响肠道内稳态环境ꎬ间接影响肠道菌群[29]用于农业生态系统获得更优质的农产品ꎬ提高作物产量随雨水冲刷㊁农田灌溉进入地表水体直接被肠道吸收ꎬ接触肠道菌群[35]0 05mg∕kg181d大鼠拟杆菌门丰度增加ꎬ厚壁菌门㊁乳酸杆菌丰度均降低导致结肠炎症ꎬ加重结肠癌的发生[23]1000μg∕L21d斑马鱼拟杆菌门㊁另枝菌属㊁艾克曼菌丰度均降低减少肠道中粘蛋白的分泌ꎬ肝脏代谢紊乱[24]80mg∕L12周雄性小鼠变形杆菌丰度增加ꎬ双歧杆菌丰度降低诱导结肠炎[25]5mg∕kg49d小鼠拟杆菌门㊁厚壁菌门数目增加影响脂质㊁胆固醇代谢[27]450μg∕mL7d蜜蜂双歧杆菌㊁乳酸杆菌丰度均降低ꎬ变形菌门丰度增加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ꎬ提高死亡率[28]10~80mg∕kg10d黑水虻变形杆菌丰度增加ꎬ拟杆菌门㊁厚壁菌门丰度均降低增加患病风险ꎬ体重减轻[30]82mg∕kg5d小鼠变形菌门㊁疣微菌门丰度均增加影响正常生理功[31]300mg∕kg5d小鼠变形菌门丰度增加ꎬ疣微菌门丰度下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31]10mg∕L4周小鼠厚壁菌门丰度降低ꎬ拟杆菌门丰度增加影响脂质㊁氨基酸㊁胆汁酸代谢[32]32mg∕L40周小鼠厚壁菌门㊁拟杆菌门丰度均降低ꎬ巴氏杆菌属㊁脱硫弧菌科丰度均增加体重改变[33]2mg∕kg90d雌鼠拟杆菌门㊁厚壁菌门丰度均降低ꎬ放线菌丰度增加体重降低ꎬ肠组织病变[34]10mg∕kg8周小鼠变形菌门丰度增加ꎬ类杆菌和杆菌丰度均降低影响胆汁酸代谢[36]28mg∕kg180d小鼠菌群丰度降低导致葡萄糖不耐受ꎬ氧化应激[37]0 8㊁4㊁20mg∕L4d蜜蜂变形菌门㊁毛螺菌科㊁拟杆菌门丰度均增加降低存活率㊁发育速率[38]100㊁1000μg∕L7d斑马鱼变形杆菌㊁厚壁菌门㊁拟杆菌丰度均增加影响糖酵解和脂质代谢[39]4991第8期刘月月等:肠道菌群的环境毒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㊀㊀㊀续表2污染物种类应用环境来源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效应浓度暴露时间受试生物肠道菌群变化毒性效应新污染物纳米材料微塑料纳米银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微粒在纺织品㊁涂料等其他工业品中使用随废水㊁废渣释放到环境ꎬ或被动物摄食进而在动物体内积累对球形或杆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抗菌活性450μg∕mL10d果蝇乳酸菌㊁醋杆菌丰度均增加导致发育率降低[40]25㊁50㊁100mg∕kg9周母鸡乳杆菌数目降低影响葡萄糖㊁氨基酸等代谢[41]200mg∕kg8周小鼠乳酸杆菌㊁双歧杆菌丰度均降低ꎬ厚壁菌门丰度增加致使结肠炎症和蛋白质组变性[42]50㊁100㊁200mg∕kg2周雄性小鼠放线菌㊁变形杆菌门㊁厚壁菌门丰度均增加ꎬ疣微菌门丰度降低导致肠道炎症ꎬ影响营养物质吸收[43]0 5㊁5㊁50mg∕L2周蜜蜂乳杆菌丰度增加ꎬ厚壁菌门丰度降低诱导氧化应激㊁干扰免疫系统[44]空气污染物PM10PM2 5超细颗粒物废气形式排放并迁移转化(扩散㊁沉降㊁光解)ꎬ口鼻吸入从肺扩散经全身循环到达肠道烟雾等会破坏菌群的生境ꎬ导致菌群结构改变[45 ̄46]18μg∕g7~14d雌性禁食老鼠引起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改变肠道通透性ꎬ导致肠道损伤[47](1 1ʃ0 5)mg3周雄性老鼠引起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结肠TNF ̄α基因表达上升ꎬ增加免疫性疾病风险[48]40μg∕只10周小鼠放线菌门㊁厚壁菌门丰度均降低引起肠道炎症ꎬ影响脂质代谢[49]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与热解以及含氯化合物的使用在环境介质(大气㊁水㊁生物体等)中能长距离迁移由于自身的生物蓄积性ꎬ可通过食物链与宿主肠道菌群直接接触6μg∕kg26周小鼠厚壁菌门数目增加ꎬ拟杆菌数目降低降低血糖水平ꎬ导致肝脏损伤[50]1μg∕L7d斑马鱼变形菌门丰度增加体重下降ꎬ造成氧化损伤[51]通路促进肠树突状细胞(DC)和Th1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 ̄10㊁IL ̄18)和AMPꎬ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发育ꎬ抑制促炎Th17细胞的增殖ꎬ促进肠屏障功能的增强.肠道菌群的代谢物 次级胆汁酸可以通过法尼类X受体(FXR)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调控肠隐窝再生及伤口修复㊁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和抑制病原体移位定植[58].环境污染物暴露能够抑制或杀灭有益菌群ꎬ改变有益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㊁次级胆汁酸等)的含量ꎬ进而影响代谢产物发挥缓解宿主肠道炎症㊁调节肠道屏障的功能.例如ꎬ咪唑作为杀菌剂会造成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肠道损伤.暴露于浓度为1000μg∕L的咪唑21d可显著诱导成年斑马鱼肠道微生物区系失调ꎬ有益菌群 拟杆菌属㊁另枝菌属㊁艾克曼菌属的丰度均明显降低ꎬ以及肠道粘蛋白分泌紊乱[24].口服25㊁50和100mg∕kg咪唑28d会诱发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和结肠炎症[59].此外ꎬ有机磷农药杀虫剂毒死蜱可以破坏小鼠肠道屏障完整性ꎬ引发炎症ꎬ导致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丰度的增加ꎬ拟杆菌门丰度的减少[60].除了上述污染物外ꎬ其他有机污染物如甾体雌激素雌二醇㊁除草剂阿特拉津同样也能介导肠道损伤[51].肠道菌群是肠道免疫反应的有效刺激因子ꎬ在免疫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1].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ꎬ传递促进免疫细胞成熟和免疫功能正常发育的神经信号[62]ꎬ肠道菌群(拟杆菌㊁乳杆菌等)可以诱导抗菌肽(AMPs)㊁免疫球蛋白A(IgA)的表达ꎬ从而防御病原体[63].肠道菌群通过激活自身表位进而驱动Th1㊁Th17和调节性T细胞(CD4+㊁CD25+㊁Foxp3+)分化㊁B细胞反应ꎬ促进机体对无害抗原的耐受ꎬ参与宿主的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64].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ꎬ并激活GPR41㊁GPR43㊁TLR4 ̄TRIF信5991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4卷图2㊀环境污染物暴露影响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的潜在作用机制Fig.2Thepotentialmechanismofenvironmentalpollutantsongutmicrobiotaandhosthealth号通路以促进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芳香烃受体(AhR)㊁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geneꎬISG)的表达ꎬ促进细胞因子白介素(IL ̄6㊁IL ̄22㊁IL ̄18等)的产生[54ꎬ65]ꎬ从而调节肠道巨噬细胞的活性ꎬ促进病原体清除ꎬ维持免疫内环境的稳定和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环境污染物暴露可以通过影响这些有益菌群的增殖进而干扰宿主的免疫系统.相关研究[66]发现ꎬ连续3周对小鼠经口暴露三氯生ꎬ能够通过肠道菌群改变小鼠结肠中免疫细胞和白介素基因(IL ̄6)的表达ꎬ诱导结肠炎.将小鼠连续暴露于浓度为10㊁250μg∕L的重金属砷中ꎬ其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发生改变ꎬ引发微生物中抗砷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变化ꎬ造成宿主细胞内氧化应激损伤并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ꎬ而氧化应激环境中过量的一氧化氮会影响细胞生长或传递异常的信号ꎬ进而产生免疫毒性[67].另有研究[68]指出ꎬ大鼠连续13周暴露于纳米银中会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ꎬ并扰乱大鼠回肠中免疫调节基因(TLR2㊁TLR4㊁GPR43和FOXp3)的表达ꎬ影响大鼠免疫功能和整体稳态.2 2 2㊀引发代谢失调短链脂肪酸㊁脂多糖㊁次级胆汁酸㊁咪唑丙酸㊁支链氨基酸㊁吲哚及其衍生物等一系列的菌群代谢产物和衍生物可作为菌群的 信使 ꎬ通过激活迷走神经㊁刺激肠内分泌细胞㊁传输免疫介导信号等途径作用于大脑ꎬ从而对脑细胞(如神经元㊁少突胶质细胞㊁星形胶质细胞㊁小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细胞特异性的影响[69 ̄70]ꎬ影响宿主能量稳态㊁食欲㊁胰岛素敏感性㊁内分泌调节等ꎬ从而调控宿主代谢[71 ̄72].环境污染物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而使宿主的代谢产物发生改变.研究[27]证实ꎬ小鼠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后ꎬ通过改变小鼠体内肠道菌群代谢短链脂肪酸的过程ꎬ从而影响正常宿主肝脏脂质和胆固醇代谢调节.小鼠连续4周暴露于重金属砷(10mg∕L)中会改变肠道内相关菌群的丰度ꎬ进而影响宿主正常的脂质㊁氨基酸㊁胆汁酸代谢[32]ꎻ将小鼠连续暴露于10mg∕L的镉10周后ꎬ肠道内变形菌门㊁厚壁菌门丰度均显著降低ꎬ血清中脂多糖水平升高并引发肝脏炎症和能量代谢失调[73].相似的研究结论也在水生生物鱼类中得到证实:孔雀鱼幼鱼连续暴露于聚苯乙烯微塑料(粒径32~40μm)28dꎬ鱼体肠道中的变形菌丰度显著增加ꎬ参与脂质代谢的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丰度均显著减少ꎬ最终降低了鱼体消化㊁代谢和防御功能[74].此外ꎬ纳米氧化锌[41]㊁有机磷农药二嗪磷[75]及2ꎬ3ꎬ7ꎬ8 ̄四氯二苯并呋喃(TCDF)等多种污染物均可干扰肠道菌群ꎬ从而造成宿主代谢紊乱[76].毒理学研究[30]表明ꎬ环境污染物作用于肠道菌群后也能够改变宿主的生长发育.菌群产生的SCFAs增加ꎬ可刺激肠道内分泌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样肽 ̄16991第8期刘月月等:肠道菌群的环境毒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㊀㊀㊀(GLP1)㊁空腹肽ꎬ同时减少胃饥饿素的分泌ꎬ刺激厌食激素的产生ꎬ导致宿主食物摄入量显著减少ꎬ对宿主代谢和体重控制发挥重要作用[77].将蚯蚓连续28d暴露于砷(浓度为70~280mg∕kg)后发现ꎬ肠道中拟杆菌门丰度增加㊁链霉菌科丰度降低ꎬ并伴随体重下降和死亡率上升的现象[78].将黑水虻连续10d分别暴露于铜(浓度为100~800mg∕kg)和镉(浓度为10~80mg∕kg)后ꎬ观察到肠道菌群紊乱且体重发育受到抑制[30].有研究[27ꎬ79]发现ꎬ环境污染物暴露能够通过肠道菌群进一步改变生物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ꎬ从而导致宿主体重增加.例如ꎬ青霉素等抗生素被小鼠摄入后能够造成肠道菌群失衡ꎬ影响胰岛素代谢调节因子和代谢酶基因的异常表达ꎬ导致小鼠体内脂肪含量及体重上升.小鼠在杀虫剂毒死蜱[60]㊁重金属铅[33]的暴露研究中ꎬ也在其体内观察到了类似的组织生理变化.2 2 3㊀影响神经行为近年来ꎬ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学者深入系统地开展了肠道微生物对生物体神经系统和生物行为的研究ꎬ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够作为控制信号分子从肠腔传输到迷走神经和肠神经系统ꎬ调节GABA和5 ̄HT等神经递质的浓度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神经系统ꎬ调控宿主行为[80].然而ꎬ目前关于污染物通过肠道微生物介导神经行为的毒理学研究还非常有限.有研究[81]推测ꎬ人类的很多精神性疾病可能与污染物暴露影响到肠道菌群有关.关于该领域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3㊀结论与展望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健康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ꎬ也为挖掘环境污染物新的毒性终点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方向.然而ꎬ关于肠道菌群的环境毒理学研究在一些关键性科学问题上依然面临挑战:①环境污染物暴露导致的宿主健康损伤与肠道菌群失调常相伴而生ꎬ很多研究结果只是证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ꎬ在因果关系上依然缺乏系统研究.这种研究结果上的因果关系缺失ꎬ可能为推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带来困难.②肠道菌群在不同生物体中存在种间特异性和种内差异性ꎬ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存在差异.选择不同本底值的试验对象是否会给现有的研究结论造成影响ꎬ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阐释ꎬ需要方法学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期待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加强方法学的开发和投入:①开发模式生物ꎬ尤其是本底值清晰的生物品系和无菌品系.对比试验能够更加清晰地阐释肠道微生物的作用ꎬ也是破解研究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互作因果关系的关键.②开发体外肠道菌群培养技术和肠道模拟系统ꎬ通过变量控制ꎬ依据 科赫法则 开展肠道菌群稳态形成机制㊁肠道菌群恢复试验㊁环境因子对肠道菌群影响等研究.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LIMinꎬWANGBaohongꎬZHANGMenghuiꎬetal.Symbioticgutmicrobesmodulatehumanmetabolicphenotypes[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ꎬ2008ꎬ105(6):2117 ̄2122.[2]㊀QINJunjieꎬLIYingruiꎬCAIZhimingꎬetal.Ametagenome ̄wideassociationstudyofgutmicrobiotaintype2diabetes[J].Natureꎬ2012ꎬ490(7418):55 ̄60.[3]㊀CANFORAEEꎬMEEXRCRꎬVENEMAKꎬetal.GutmicrobialmetabolitesinobesityꎬNAFLDandT2DM[J].NatureReviewsEndocrinologyꎬ2019ꎬ15(5):261 ̄273.[4]㊀GARRETTWSꎬGALLINICAꎬYATSUNENKOTꎬetal.Enterobacteriaceaeactinconcertwiththegutmicrobiotatoinducespontaneousandmaternallytransmittedcolitis[J].CellHost&Microbeꎬ2010ꎬ8(3):292 ̄300.[5]㊀CLEMENTEJCꎬMANASSONJꎬSCHERJU.Theroleofthegutmicrobiomeinsystemicinflammatorydisease[J].BMJꎬ2018ꎬ360:j5145.[6]㊀TURNBAUGHPJꎬHAMADYMꎬYATSUNENKOTꎬetal.Acoregutmicrobiomeinobeseandleantwins[J].Natureꎬ2009ꎬ457(7228):480 ̄484.[7]㊀CLEMENTEJCꎬURSELLLKꎬPARFREYLWꎬetal.Theimpactofthegutmicrobiotaonhumanhealth:anintegrativeview[J].Cellꎬ2012ꎬ148(6):1258 ̄1270.[8]㊀FINEGOLDSMꎬMOLITORISDꎬSONGYꎬetal.Gastrointestinalmicroflorastudiesinlate ̄onsetautism[J].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ꎬ2002ꎬ35:6 ̄16.[9]㊀VIJAYKUMARMꎬAITKENJDꎬCARVALHOFAꎬetal.Metabolicsyndromeandalteredgutmicrobiotainmicelackingtoll ̄likereceptor5[J].Scienceꎬ2010ꎬ328(5975):228 ̄231.[10]㊀HILLJMꎬBHATTACHARJEESꎬPOGUEAIꎬetal.ThegastrointestinaltractmicrobiomeandpotentiallinktoAlzheimerᶄsdisease[J].FrontiersinNeurologyꎬ2014ꎬ5(43):1 ̄4.[11]㊀LUMeijuanꎬLIGuiyingꎬYANGYanꎬetal.Areviewonin ̄vitrooralbioaccessibilityoforganicpollutantsanditsapplicationinhumanexposureassessment[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0ꎬ752:142001.[12]㊀GRITZECꎬVINEETB.Thehumanneonatalgutmicrobiome:abriefreview[J].FrontiersinPediatricsꎬ2015ꎬ3(17):1 ̄12. [13]㊀MADANJCꎬFARZANSFꎬHIBBERDPLꎬetal.Normalneonatalmicrobiomevariationinrelationtoenvironmentalfactorsꎬinfection7991。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易)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与内源性感染症的实验研究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易)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与内源性感染症的实验研究
熊德鑫;吴承堂;祝小枫;黎占良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1997(9)4
【摘要】本研究制备了定植质粒菌JM109(耐氨苄青霉素)的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通过puc18质粒裁体示踪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查明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情况,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与内源性感染症的关系,进一步阐明胰腺感染的发生机理。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创伤;肠道菌群;胰腺炎;细菌移位;内源性感染症
【作者】熊德鑫;吴承堂;祝小枫;黎占良
【作者单位】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304医院创伤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02;R657.51
【相关文献】
1.大黄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 [J], 李燕;姚萍;邓一芸;廖如奕;席利力;吴浩
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肠道微生态失调与细菌移位关系的研究 [J], 吴承堂
3.酪酸梭菌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及菌群的影响
[J], 江舒曼;赵寒冰;贾林;李伟冬;黄耀星;严清青;邓祺;何梓健;杜洪
4.创伤后肠道菌群移(易)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三)肠道细菌易位和生态防治的研究[J], 熊德鑫;吴孙堂;祝小枫;黎沾良
5.创伤后肠道菌群移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一) [J],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郭振荣;高维宜;贺立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cFie 等[7]发现,BT 与患者术后脓毒症相关。 早年的研究认为,BT 在人类中存在,但发生率不高, 仅 15% 左右,不是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10]。早 年的研究多基于肠系膜淋巴结培养的结果,存在上述 方法学方面的缺陷。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 发展,研究有了深入。Tsujimoto 等[11]将磷酸脱氧鸟 苷酸( CpG 是一种寡核苷酸,存在于细菌中,通过与 Toll - like 受体结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 子) DNA,注入盲肠结扎穿刺后存在腹膜炎的小鼠静 脉内,结果发现,与未注射 CpG DNA 的腹膜炎小鼠相
19 Russell ST,Zimmerman TP,Domin BA,et al. Induction of lipolysis
in vitro and loss of body fat in vivo by zinc - alpha2 - glyeoprotein
Hale Waihona Puke [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4,1636 ( 1) : 59 - 68
·15·
·医学前沿·
J Med Res,Sep 2011,Vol. 40 No. 9
比,注 射 组 10 天 病 死 率 高 ( 57. 1% vs 100% ,P < 0. 05) 。该研究部分解释了病原微生物移位后可加重 炎症反应。
3. 发生机制: 传统的理论认为肠道内的细菌在特 定情况下移位导致脓毒症的发生,即脓毒症的“肠源 性理论”。但是临床研究中发现人类 BT 的发生率仅 15% 左右,因此有研究者对脓毒症的肠源性理论提出 了修正。Deitch 等[12]提出了“三次打击理论”,该理 论指出内脏血流减少尤其是肠道低灌注是第一次打 击,此时肠道产生炎症因子; 复苏导致了肠道缺血再 灌注损伤,此为第二次打击,此时肠道屏障破坏; 一旦 肠道屏障破坏,细菌或内毒素穿过肠道黏膜层,刺激 肠道产生更严重的免疫反应,释放细胞因子等炎症因 子,因此产生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此为第三次打击, 结果产生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竭。上述 Tsujimoto 等[11] 的研究符合这个理论。此 外,Deitch 等[13]还提出了“消化道 - 淋巴理论”,该理 论认为肠道屏障受损后产生细菌移位,大部分细菌或 内毒素被肠道的免疫系统消灭,少数未被杀死的微生 物或死的细菌碎片通过肠系膜淋巴管进入乳糜池,随 后通过胸导管进入左锁骨下静脉,之后进入血流,产 生急性肺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个理论同前 面的理论相同之处在于病原微生物移位后均加重了 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
20 Bing C,Russell ST,Beckett EE,et al. Expression of uncoupling pro-
teins - 1, - 2 and - 3 mRNA is induced by an adenocarcinoma - de-
rived lipid - mobilising factor[J]. Br J Cancer,2002,86 ( 4) : 612
医学研究杂志 2011 年 9 月 第 40 卷 第 9 期
·医学前沿·
anorexia in cancer patients[J]. Support Care Cancer,1997,5 ( 2) : 130 - 135 15 Costelli P,Llovera M,Carbo N,et al. Interleukin - 1 receptor antagonist ( IL - 1ra) is unable to reverse cachexia in rats bearing an ascites hepatoma ( Yoshida AH - 130) [J]. Cancer Lett,1995,95 ( 1 - 2) : 33 - 38 16 Wyke SM,Tisdale MJ. NF - kappaB mediates proteolysis - inducing factor induced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ubiquitin - proteasome system in skeletal muscle[J]. Br J Cancer,2005,92 ( 4) : 711 - 721 17 Russell ST,Eley H,Tisdale MJ. Rol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protein degradation in murine myotubes induced by proteolysis - inducing factor and angiotensin II[J]. Cell Signal,2007,19 ( 8) : 1797 - 1806
18 Eley HL,Tisdale MJ. Skeletal muscle atrophy,a link between de-
press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and increase in degradation[J]. J Biol
Chem,2007,282 ( 10) : 7087 - 7097
除上述预防措施外,中医药对于保护肠黏膜、防 止 BT 亦有独特的疗效。陈德昌等[30]报道大黄通过 抑制毒素吸收、保护肠道内菌群微生态和促进肠黏膜 修复从而维护肠黏膜完整性,防止 BT。对于存在胃 肠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大黄可以降低病死率。杨小 军等[31] 报 道 应 用 丹 参 可 以 改 善 肠 黏 膜 血 流、减 少 BT,降低病死率。可见,中医药在维护肠黏膜完整性 和防止 BT 方面有独特的效果,但是机制的研究有待 进一步深入。
( 收稿: 2011 - 02 - 25)
( 修回: 2011 - 06 - 24)
肠道细菌移位研究进展
王彤田巍
正常情况下,肠道具有屏障作用,于晓明等[1]认 为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化学、免疫和生物 4 个部分, Magnotti 等[2]认为肠道屏障包括生物、机械、免疫和 肠肝轴 4 部分。肠道屏障可有效阻挡肠道内寄生菌 及其毒素向肠腔外移位,正如 Leaphart 等[3]指出,肠 道是器官功能不全的“发动机”,在创伤、感染和休克 等情况下,肠道屏障的任意部分受损,可导致肠道功 能损害,引起细菌移位( 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 , 继而出现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竭甚至死亡。本文就近年来细菌移位的发生、危险因 素及预防措施的进展做一综述。
一、细菌移位概念、发生率、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 1. 概念: 细菌移位( BT) 是 Berg 等[4]于 1979 年 提出,指胃肠道内活的寄生菌穿过黏膜,进入正常无 菌的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 ( mesenteric lymph nodes, MLN) 以及其他体内器官。Gatt 等[5]最近提出该名词 也适用于体内其他分子如脂多糖内毒素和肽聚糖穿 过肠道黏膜屏障。 2. 发生率和临床意义: 关于 BT 的发生率,动物 实验中报道肠道 BT 发生率可达 100%[6],临床研究 报道 BT 发生率 14. 0%[7]。目前国内外检测肠道 BT
- 618
21 Islam - Ali BS,Tisdale MJ. Effect of a tumour - produced lipid - mo-
bilizing factor on prote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J]. Br J Cancer,
2001,84 ( 12) : 1648 - 1655
作者单位: 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王彤) ; 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田巍)
通讯作者: 田巍,副主任医师,电子信箱: twwtdd@ 163. com
的方法普遍采用组织细菌培养法,即获取肠系膜淋巴 结等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而造成动物实验和临床研 究中 BT 发生率差别的原因可以解释为物种不同,个 体的基础疾病和遗传素质的差别,也有研究者认为该 差别与取样的差异有关,即在人类研究中因为伦理方 面的关系,肠系膜淋巴结取样的数量少于动物实验, 因而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差异。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 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报道,通过分离患者外周血或 体液中特定细菌的 DNA 片段,扩增后测序,来确定有 无肠道 BT[8,9]。结果发现,与血培养相比,多聚酶链 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检测手段更敏 感,阳性率更高,而且能特异性检测某种细菌。该方 法的缺点是,仅能检测到存在细菌碎片,无法明确细 菌的活力和数量,而且不能行药敏实验。
二、细菌移位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1. 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 BT 的危险因素包括肠梗 阻、黄 疸、炎 性 肠 道 疾 病、恶 性 肿 瘤、全 胃 肠 外 营 养 (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急诊手术、胃内微生 物定 植、烧 伤、心 功 能 不 全 和 急 性 出 血 性 胰 腺 炎 等[5,9]。到 目 前 为 止,最 大 的 一 组 研 究 源 于 MacFie 等[7],该研究分析了 927 例开腹手术的患者,全部患 者均接受了肠系膜淋巴结的采样并进行培养。结果 发现,BT 发生率为 14% ,与非 BT 组相比,BT 组脓毒 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19. 9% vs 42. 3% ,P < 0. 001) 。 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手术和术前 TPN 是发生 BT 的 独立危险因素。与既往的研究不同,该研究因为病例 数多,而且采用了多因素分析,因此结果更可靠。 2. 预防: 预防 BT 的措施包括上皮前因素、上皮 性因素和其他因素等。上皮前因素包括肠内营养、选 择性肠道去污、口腔去污和补充益生菌等。早期研究 认为[14],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没有优 势,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没有降低。近年的众多研究认 为[15,16],早期 肠 内 营 养 可 以 有 效 保 护 肠 黏 膜,防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