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预习案
雨巷导学案
雨巷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
2. 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3.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4.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5.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教学难点、重点
1. 学习象征的用法。
2. 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预习要求:熟读课文
六、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 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本文。
2. 通过细节进一步理解“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3.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第二课时
1. 进一步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2. 深入理解“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3. 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4. 进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朗诵才华,同时再次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七、课后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语言和意境。
2. 分析文中其他意象的象征意义,如“雨巷”、“油纸伞”等。
3.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自己对《雨巷》的理解和感受。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初读《雨巷》(1) 欣赏歌曲《雨巷》,为学生带来诗歌的读音以及意境。
(2) 分析歌曲中的情感色彩,与学生探讨。
(3) 分析文学著作《雨巷》中表现出的情感色彩。
2. 了解《雨巷》的背景(1) 讲解诗人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介绍《雨巷》的历史、作者等相关知识。
(2) 分析语言和文学特点,如何表达情感和意境。
(3) 让学生分组发表自己的感受,学生表达的同时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3. 《雨巷》的文学鉴赏(1) 继续对《雨巷》的语言、文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2)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指引,分组完成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3) 教师分组点评,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的见解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4. 自由写作(1) 学生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任选一种文学形式,写下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可以以叙事形式、抒情形式、描写形式等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教师在所需时间内点评并反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演绎法通过对《雨巷》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理念。
2. 互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互动,即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分组活动,互相交流意见和感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3. 创造性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课堂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就《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鉴赏、欣赏和写作进行了探究和讨论,目的是通过对文学著作的理解和探讨,提高学生的理解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能力和表达诗歌的能力。
该教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充分体会和理解《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境,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鉴赏《雨巷》这首现代诗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雨巷》教案模板六篇
《雨巷》教案《雨巷》教案模板六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巷》教案篇1【学情剖析】关于现代诗篇,高一重生并不生疏,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现已触摸过,朗诵上有有必要的语感,但在读出情感、品尝意象、领会诗情等赏识实践上仍有欠缺。
特性是对《雨巷》这种标志主义诗篇,他们是第一次触摸,怎么引导他们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优点,怎么引导他们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与之共识,是课堂教育中需予以重视的问题。
【教育方针】1.常识与潜力:吟诵诗篇,引导学生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优点,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
2.进程与方法:在练习朗诵和揣摩诗句的活动中培育学生阅览赏识诗篇的潜力。
3.情爱心情与价值观:感触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味。
【教育难点要点】难点: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终究有何喻指或标志优点。
要点:练习朗诵,揣摩词句,感触诗中形象和情感。
【教育课时】2课时。
【教育进程】一、眺望雨巷煽情激趣1、导入语:在细雨如丝的江南,一条悠长寂寥的冷巷里,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相同的姑娘静默地彳亍而行……这秀美的画面,就出此时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这天咱们就随戴望舒一齐走进这《雨巷》。
2、作家著作: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端遭到法国标志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造现代诗篇,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祸的岁月》。
前期的诗篇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味较重,因受西方标志派的影响,意想模糊,含蓄。
后期诗篇体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激烈爱情和完美未来的火热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课文预习导学案
雨巷课文预习导学案雨巷这篇课文是同学们即将要学习的文章,那么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怎样的事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宗旨?一起来看看店铺整理的雨巷课文预习导学案,希望对您有用。
雨巷课文预习导学案第一课时一:知识的回顾五四运动以前的诗,多表现诗人对民族苦难的忧伤和心中疾愤,格调哀婉低沉;五四运动以后的诗,爱国主义成为中心主题,诗风变得雄浑豪放。
《女神》(郭沫若新诗的代表作)表现出对旧社会彻底的叛道精神,对未来布满殷切期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奔放豪迈的自由诗体为新诗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
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板书)三:新课讲解1、作家作品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2、《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小行,这首诗既实有虚。
课文雨巷戴望舒预习教学设计
课文雨巷戴望舒预习教学设计课文雨巷是作者戴望舒的作品,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巷子的呢?想要借此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教师们不妨参考一下。
第一课时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2min)。
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一定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3min)(一、二总13min)三、品味诗歌意象1.好,时间到。
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着姑娘。
学案2:第2课 诗两首——雨巷(预习探究式导学案)
诗两首——雨巷【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的音乐性、韵律感,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
2. 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3.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4. 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诗歌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追求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2、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化虚为实,领略诗歌意境。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向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2、作品《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3、补充丁香:花开在仲春,白色或紫色,淡雅而不轻佻,姣好芳香,可惜花期比较短容易凋谢,形状像结,被赋予结扣、愁结的象征意。
二、自主学习:1、字词识记雨巷()巷()道撑()着彷()徨()寂寥()彳()亍()惆()怅()凄婉()颓()圮()2、用“/”划分下面一节诗的节奏,标出韵脚,体会其音乐性,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注意感情基调)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读完《雨巷》,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试谈谈。
【探究案】徜徉《雨巷》,品味精读一.鉴赏形象: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说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看法。
【精选】《雨巷》教案4篇
《雨巷》教案【精选】《雨巷》教案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巷》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重难点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重点;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雨巷》歌曲,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
听的过程中简单了解作者及知识背景。
二.朗读,整体感知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1)问:读完这首诗歌,你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基本感情是什么?低沉幽怨(诗歌的基本感情往往称只之为基调)(2)问: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忧伤的感情呢?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2.学生配乐朗读并点评(注意表现低沉幽怨情感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听录音,进行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富有美感却又充满忧伤的意境。
重点:理解和欣赏意象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可结合熟悉的诗歌简单了解意象)这首诗写得比较朦胧,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具体鲜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飘忽不定的,但我们可以从诗里看到许多意象,并感觉那朦胧飘忽的,缠绵哀怨的意境。
可轻声朗读全诗,分组讨论,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你认为哪些意象写得最好?为什么?教师可提示理解和鉴赏方法:①分析意象包含了那些哪些信息?(意象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②结合全诗的内容去分析理解。
雨巷。
那幽深弯曲,窄得只能容下一人一车的小道,班驳古老,给人一种神秘感,具有特殊的魅力。
在江南小镇,这样的小巷随处可见,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是那样的“悠长、寂寥”,它与凄冷的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狭小阴暗的空间,似乎小而有形,又似乎大而无边,传递无限的愁绪和哀愁。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预习案
诗两首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人戴望舒、徐志摩及其作品,掌握象征手法的特点2.能力目标: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情怀,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1.《雨巷》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逮捕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雨巷预习学案文档
《雨巷》预习学案一、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 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
望舒”是他的笔名,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zhǔ)”两句,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6年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
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回国。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
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1941年底被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了《狱中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不久在北京病逝。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二、难读字正音,并注意词语意思。
彳.亍.( ):慢步走,走走停停。
颓圮..( )毁坏、崩塌。
太.息():叹气。
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的?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雨巷》的主要内容。
4、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烦忧戴望舒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雨巷教案(精选5篇)
雨巷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雨巷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诗两首雨巷预习导学案
诗两首雨巷预习导学案诗两首雨巷这篇课文主要利用手法描写雨巷呢?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同学们可以预习一下。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诗两首雨巷预习导学案,一起来看看吧。
诗两首雨巷预习导学案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雨巷》在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基础知识1.注音并解释词语彳亍踌躇寂寥2.给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惆怅风流倜傥稠密丝绸彷徨惊惶婉转惋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课内探究,合作讨论1.同组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你能否能展开想象勾勒一副“雨巷”中的图景?2.分析我与姑娘:《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
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
你有什么看法?3. 原因探究: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
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4.分析本诗主题:《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5.《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两首雨巷预习导学案第二课时1.对《雨巷》的赏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C.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D.诗人把自己苦闷彷徨的心态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2.对《雨巷》这首诗歌表现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
《雨巷》 学习任务单
《雨巷》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感受《雨巷》所营造的独特氛围。
2、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其韵律美和节奏美。
3、了解作者戴望舒的创作风格及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难点(1)对诗歌含蓄、朦胧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分析法对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探究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深层意义。
四、学习资源1、戴望舒的相关资料,包括生平简介、创作风格等。
2、关于《雨巷》的诗歌评论和赏析文章。
3、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如诗歌朗诵、解读视频等。
五、学习过程1、预习阶段(1)阅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2)查阅作者戴望舒的生平资料,了解其创作背景。
2、课堂学习(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或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意象分析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等。
讨论这些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如“雨巷”的幽深、狭窄,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丁香姑娘”的美丽、忧愁,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等。
(3)语言赏析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如押韵、停顿等,感受其音乐美。
(4)主题探讨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探讨诗歌的主题,如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和迷茫等。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5)总结归纳教师对诗歌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的理解。
3、课后拓展(1)背诵诗歌,加深记忆。
(2)阅读戴望舒的其他诗歌作品,如《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进一步了解其创作风格。
雨巷教案(多篇)
雨巷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了解《雨巷》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1.2 作者简介简介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了解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对当时文学界的影响和贡献。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雨巷》诗歌的结构,包括诗节、韵律、押韵等元素。
探讨诗歌的结构对表达诗歌主题的作用和意义。
2.2 诗歌意象与象征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雨巷、油纸伞、石板路等,探讨它们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何帮助表达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第三章:诗歌情感与主题3.1 诗歌情感分析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孤独、期待、希望等。
探讨诗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2 诗歌主题探讨探讨《雨巷》诗歌的主题,如人生哲理、爱情、社会现实等。
分析诗歌主题如何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手法来表达。
第四章:诗歌创作与鉴赏4.1 诗歌创作技巧分析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技巧,如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
探讨诗歌创作技巧对诗歌表达和欣赏的重要性。
4.2 诗歌鉴赏方法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品味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象等。
引导学生在欣赏《雨巷》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第五章:拓展与思考5.1 相关诗歌推荐推荐与《雨巷》主题相似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歌,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
5.2 思考与讨论提出与《雨巷》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背景6.1 诗歌与时代背景探讨《雨巷》诗歌与中国现代历史的关联,了解诗歌创作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分析诗歌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6.2 诗歌与传统文化分析《雨巷》诗歌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绘画等。
探讨传统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和意义。
高中语文雨巷学案新人教必修
《雨巷》【学习目标】1、通过探讨交流,深刻理解诗歌的意象。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知识链接】作者及作品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现代诗人。
戴望舒的创作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收在《我的记忆》集的《旧锦囊》《雨巷》两辑内,《雨巷》为此时期的代表作,诗作在对江南雨中小巷的抒情中,反映出大革命失败后部分青年的压抑心情,受到人们注意。
当它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时,叶圣陶赞许作者“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惆怅..()()寂寥.()彳亍..()()颓圮.()..()()彷徨2、朗读体会韵律,找出韵脚,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的主要意象,观察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写在下面。
2、这首诗含蓄,诗中的姑娘可能是指什么,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指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你有什么看法,请写出。
【拓展学习】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问题:读了本诗,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怎样才能寻到你自己的梦呢?写下来,与同学分享吧!【作业】1、背诵本诗。
2、请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
要求:不少于200字。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诗两首·雨巷》预习案 学生版
2015—2016学年《诗两首》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诗两首——雨巷》预习案学生版编制人:新疆奇台一中审核人:包科领导:审批人:【预习目标】1. 通过认真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 整体感知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重点);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体会诗歌的美(难点);【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初读诗歌,解决字音字形。
要求会读会写会解释。
2、二读要求大声朗诵诗歌,初步把握诗歌的思路及感情。
3、了解《雨巷》反映的时代背景,反复诵读,把握诗人在诗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4、完成预习题目,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完成“我的疑惑”,做好探究准备。
【预习内容】【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精选《雨巷》教案4篇
精选《雨巷》教案4篇精选《雨巷》教案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巷》教案篇1【案例设计】高中语文新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联系起来。
设计者以戴望舒《雨巷》为教材,重新认识诗歌阅读欣赏模式的构建。
采用“初读、精读、研读”(三读)的方法,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欣赏,把阅读、理解、体验、表达、延伸、拓展结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牢固掌握教材内容,学会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学习过程】【走近雨巷】1.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2.诵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3.讨论明确:课文悟读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明确:这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知人论世戴望舒,现代派诗人。
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
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课文悟读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明确: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课文悟读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明确:我喜欢“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
“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明确:“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预习探究案
2雨巷学习目标:1.理解分析本诗的意象和整体象征意味;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预习案】学法指导:1、读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借助“文本助读”整体上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初步感知诗的基调。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提出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
一、文本助读(一)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1950),笔名戴梦鸥、江恩、艾昂甫,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诚挚。
(二)背景简介:《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巷》预习案时间:评价:
【教师寄语】我的思想随时可以尽情表露,我的诗句不管是好是坏,总是言之有物——布瓦洛【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戴望舒的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
2.自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概念。
3.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读阅读预习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2.自读诗歌,反复品味。
3.完成自主学习题目。
【预习资料】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现代诗人。
1925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
诗风受到古典婉约风和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主要创作现代派诗歌,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作多写个人孤寂,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特点,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的诗,因受抗争激发,表现了热爱祖国,诗风变得明朗诚挚,语言更为洗练纯朴。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以其诗境的蒙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2.背景介绍:《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3.象征主义: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
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
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
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
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
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
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
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4.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有白色、紫色两种,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
纤小文弱,清新幽雅,丁香未开时形状像结,所以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所以丁香往往是高洁、美丽、愁怨、易逝的象征。
“丁香花”的古诗词: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李商隐)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南唐李璟)
【初读感知】
1.自读诗歌,诗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写下你的初读感受。
2.感受此诗的韵律美,观察诗歌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
【拓展阅读】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一般常见于散文作品,尤其是抒情散文作品中。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在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作者由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们在大海上飞翔的雄姿,表现了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由此作者联想到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勇无畏”有着相似点。
再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另外,联想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只要放得开,收得拢,做到形散神聚即可。
1、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文中赞美海燕,表达了作者对于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赞美,并以此鼓励民众勇敢地投身于争取解放的斗争中。
2、指险恶的政治黑暗是无法阻挡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预言家:红色革命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红色风暴的期盼与呼唤,同时又是对广大民众的战斗召唤。
4、飞翔:勇敢地战斗精灵:无产阶级革命者
但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而在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雷电则成了歌颂对象。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
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
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
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