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冬妮论文童话幻想论文:保妈妈系列童话的“母性”艺术
托妮·莫里森作品中母爱文化阐释
第12卷第4期12(4):68~72 2014年8月Aug.2014自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一直是评论家瞩目的焦点。
从《最蓝的眼睛》到《秀拉》,从《所罗门之歌》到《柏油孩子》,从《宠儿》到《爱》,再到她近期作品《慈悲》,莫里森通过对非裔移民的关注,以独特的观察视角,自由的想象力和深刻、细腻的写作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国非洲裔群体生活画卷。
托妮莫里森像魔术师一样,能够把不同声音结合并组织起来,从而构筑成不同人物形象。
她从不把自己的观点生硬地塞给读者,而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走进作品,与其一起品味主人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同探寻人物内心世界的奥妙。
可以说,莫里森是一个让人百看不厌、充满激情的作家。
而在她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包含了一个永恒主题——母爱。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20纪后半叶各种批评主义相继兴起,对莫里森作品的整体评价和诠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20纪八九十年代批评家多从种族意识、女性意识和神话原型等方面,运用解构主义和女权主义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出现与人类学、叙事学等相关学科结合的趋势。
其中代表作品有卡罗尔戴维斯所著《黑人女性:书写和身份》[1]和奥伊莫丽专著《托尼莫里森与妇女主义话语》[2],在这部专著中莫丽运用“妇女主义”理论阐述了莫里森如何恢复非裔美国人身份并发现自己的艺术形式。
苏珊S兰瑟在《无以言说的声音:托尼莫里森的后现代叙事权威》一文中讨论莫里森从《最蓝的眼睛》到《宠儿》的所有作品,指出其小说中叙事声音的变化[3]。
近年来,评论家开始着重研究莫里森对黑人历史的重构,以及对历史、记忆、伤痛之间关系的阐释。
莫里森研究在西方学界经历了从最初的以白人主流文学为批评标准的传统批评方法,到逐步引入女权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和文化批评等方法的过程,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特征。
中国学界对莫里森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起初主要是针对小说进行作品译介,而对托妮莫里森作品中母爱文化阐释张凡郑辉(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迄今为止的十部作品堪称经典,而在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同一主题——母爱。
高二语文寒假现代文读写 “拥抱童话”主题
拥抱童话主题说明我们的童年,都是在那些童话故事的陪伴下度过的。
那美丽的白雪公主,漂亮的灰姑娘,还有可爱的爱丽丝,骑鹅的尼尔斯……他们都是我们最好的伙伴,陪着我们走过童年的春夏秋冬。
时光流逝,我们长大了,走入了成人的世界,却经常发现,对童话,我们依然怀着无限的渴望和向往。
那些童话,是我们童年的见证,是我们童年往事的记录,它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拥抱童话吧,和昔日的童话进行一次美丽的约会,你会放飞梦想的翅膀,走入童年的伊甸园中。
【名家选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迟子建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
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做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
最初发现它的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草茎的叶脉上发现的。
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
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
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
阳光将它照得肌肤流亮。
她在敛声屏气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不由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
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
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
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
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
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
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
它去了哪里?它死了吗?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
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
当沉甸甸的粮食蜕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
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
它莹莹欲动,晶莹剔透。
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
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她看见体内流出的第一滴血时,确信那是几年以前那滴水在她体内作怪的结果。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
经典童话改写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经典童话改写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经典童话改写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李佳畅;
【期刊名称】《名作欣赏》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随着当代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女性主义思潮的蔓延,流传已久、影响深远的经典童话因其宣扬男权意识形态的本质而遭到了女性主义学者的批判和女性主义作家的修正。
这些故事所塑造出的女性刻板形象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体现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迫害。
经典童话改写恢复和呈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元的形象,从而使女性主义意识得以彰显和升华。
【总页数】3页(P.64-66)
【关键词】童话改写女性主义颠覆性别观念
【作者】李佳畅;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激进对抗到理性反思:美国女性主义童话改写中的性别政治[J], 回春萍
2.当代童话改写与后现代女性主义 [J], 穆杨
3.女性主义视域下西方经典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J], 冯娟
4.女性主义对美术史的改写——对女性主义美术史家琳达·诺克林研究案例的考察 [J], 齐鹏
5.女性主义神学:对基督教父权制传统的全面改写——评海伦·斯坦顿的《基督教。
女性主义论文:安徒生童话中女性观的解读-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安徒生童话中女性观的解读-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本文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入手,通过分析《海的女儿》和《野天鹅》中失语、被噤声的女主人公,剖析安徒生童话里处处渗透着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传达出男权文化社会用男权价值观规约并女性,使她们按照男权社会所要求的女性标准成长。
“他者”(theother)的概念源于女权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被称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
“他者”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男性是主体,女性因为对男性的依附而处于从属地位。
“他者”不具有或失去了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
女性与男性的不平等地位,致使女性成为了精神上或物质上对男性话语语境里的附属品,愚昧无知地完全从属于男性主体地位,是男性世界的不同境界的风景———“他者”。
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男性霸权,使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得已生存,演变至今,女性于是便作为男性的“他者”出现,处于次要地位。
在波伏娃看来,自我与他者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性别层面看,男性成为自我,女性则成为绝对的他者。
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体和客体、主要和次要的关系,女性是根据男性而不是根据女性本身来定义自我的。
“他者”这个概念是对女性境况的一个基本描述。
女性的自我超越,总被另一个意志所遮蔽。
女性的戏剧源于这样一个冲突:每一个以自我为第一位的主体的基本愿望,和种种使她不得不认为自己不重要的境况的逼迫。
女性有史以来一直处于附属于男性的状态,她们的“他者”地位绝对而真实。
所以,波伏娃告诉我们“: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2]。
在波伏娃看来,女性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没有自己的宗教。
纵观西方文学史,经典童话一直以来都以男性经验和男性视角为主导,把女性天使化和妖魔化的男权中心思想从未消失过,作为一名杰出的童话作家,丹麦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亦未能跳出这个思想。
保冬妮 课文
保冬妮课文
保冬妮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小说、童话等。
以下是关于保冬妮的一篇课文,供您参考:
保冬妮的童话世界
保冬妮,一个熟悉的名字,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她就是那个讲述着温馨、美丽童话故事的阿姨。
她的作品,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与痛苦,也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保冬妮的童话世界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里有善良的小精灵,有勇敢的小矮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
这个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需要理解和关心的生命。
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力量,也可以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生命。
保冬妮的童话故事往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神奇的奇幻世界。
她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成长历程。
这些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痛苦,也让成年人回味无穷。
保冬妮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
她通过故事向孩子们传递着人性的真善美,让他们明白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等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同时,她也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总之,保冬妮的童话世界是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畅游、探索和成长。
让我们一起走进保冬妮的童话世界,感受那些温馨、美丽的瞬间,也让我们一起成为那个充满爱与智慧的人。
母性-永恒的光辉
母性:永恒的光辉——浅析《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人说,“我在守护着你——我是你的支柱。
”此外,拉姆齐夫人还充分利用其敏锐细腻的女性特点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同时,拉姆齐夫人的母性光辉并没有只局限在家里,而是普照到她所触及的各个角落。
“她把所有的男性都放在她的保护之摘要:《到灯塔去》是英国杰出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的代表作,以其卓越的写作技巧以及诗意的隽永语言颇受文评家的青睐。
但小说中拉姆齐夫人身上的母性光辉却极少被提及。
本文拟从母性的角度对拉姆齐夫人进行剖析。
借此发掘出原始母性的精神力量,以期对解决女性问题以及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有所助益。
关键词:母性;拉姆齐夫人;《到灯塔去》一、gill灯塔去》简介《到灯塔去》是英国现代“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由“窗口”“岁月流逝”“灯塔”三部分组成,结构匀称、叙事多变,语言诗意隽永、韵律悠扬明快,备下:其原因她无法解释。
因为他们的骑士风度和英勇气概;因为他们所做的议定条约、统治印度、管理金融的事;最后还因为他们对她的态度,有种志气的信赖和崇敬,没有那个女人会觉察不到或不会因此而感到愉快。
”拉姆齐夫人以其特有的女性魅力与母性关怀为周围的人营造了一种温馨有爱、和谐美好的氛围,仿佛是一个精神避难所,可以逃过外部大环鳙的杂乱无章、暴力邪恶——所有的矛盾与猜忌在其母性光辉的照耀下都消失于无形。
三、母性力量的启示受文艺评论家的推崇,堪称经典。
小说情节简约,故事的开篇拉姆齐一家约同几位朋友一起在海滨别墅度假,在拉姆齐夫人的母性魅力的照耀下,大家其乐融融,气氛和谐温馨。
后因小儿子詹姆斯想去灯塔游玩,.拉姆齐夫人做好了去看守塔人的准备,却因故未能成行。
时光荏苒,十年飘忽而过,拉姆齐一家更是饱尝苦难,仿佛随着拉姆齐夫人的病逝,一切都失去了生机。
十年后,故地重游,为纪念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先生带领着几个孩子驾船拉姆齐夫人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贤妻良母”,她本身也尽职地扮演着自己的各种人生角色、履行着自己应尽的义务。
“知雄守雌”——《阿娜的憨敦敦》中的母性情怀与女性拯救
第41卷第2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2月No.2Vol.41JournalofNingxiaNormalUniversityFeb.2020知雄守雌«阿娜的憨敦敦»中的母性情怀与女性拯救盛开莉(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ꎬ甘肃兰州730030)㊀㊀摘㊀要:东乡族作家马自祥的长篇小说«阿娜的憨敦敦»以故土和母亲作为创作主题ꎮ小说塑造了集女性的隐忍与担当㊁智慧和慈悲于一身的典型形象珠玛姐ꎮ珠玛姐改变了传统女性的生存处所ꎬ将以内囿㊁封闭㊁固定为标志的女性生存带上了开放㊁外向㊁变动的特征ꎮ面对生活境遇的改变ꎬ珠玛姐对传统的持守与男性人物在都市的陷落形成了对比ꎮ小说通过珠玛姐这一形象传递出这一主题:女性所代表的看似柔弱㊁保守的力量ꎬ也许正是时时警醒人类提防文明病㊁守望来时之路㊁返归人类心灵家园的恒久力量ꎮ关键词:«阿娜的憨敦敦»ꎻ生态女性主义ꎻ母性情怀ꎻ女性的持守中图分类号:I206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1331(2020)02-0035-05收稿日期:2019-11-25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甘肃生态文学研究 (WX063)ꎻ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920150139)ꎮ作者简介:盛开莉(1980-)ꎬ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㊁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比较文学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ꎮ㊀㊀2009年ꎬ甘肃东乡族作家马自祥回溯西秦国历史的长篇小说«阿干歌»获得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一等奖ꎮ时隔六年ꎬ他的长篇小说«阿娜的憨敦敦»于2015年出版ꎬ并入围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名单ꎮ如果说«阿干歌»是对历史的致敬与回望ꎬ那么«阿娜的憨敦敦»则是作者对经历了社会变迁的现代东乡人细致入微的一次描摹ꎮ小说呈现了以珠玛姐为代表的东乡族普通农民从文革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奋斗史ꎬ东乡族农民从 大干㊁苦干㊁学大寨 到后来进城创业ꎬ所经历的艰辛和如今幸福的来之不易ꎬ都浓缩在珠玛姐这一女性人物身上ꎮ 我们东乡族人ꎬ把母亲称作阿娜ꎬ也是所有亲属称谓里最具亲和力的语音ꎮ [1](P100)阿娜的憨敦敦即意为妈妈的小宝贝ꎮ小说以故土和母亲作为叙事原点ꎬ全篇洋溢着慈育和温情ꎮ珠玛姐所代表的母性情怀㊁女性智慧ꎬ成为小说重要的叙事动力ꎮ小说中ꎬ珠玛姐如同地下沉默的种子ꎬ在人们的踩踏和周遭的黑暗中积蓄着逆流而上的力量ꎬ只要获得一缕阳光便会破土而出ꎬ继而奋力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ꎬ为弱小者遮风挡雨ꎬ令践踏者自惭形秽ꎮ珠玛姐身上这种以柔弱胜刚强的力量ꎬ正是女性与自然的不谋而合之处ꎮ麦茜特说: 有机论的核心是将自然ꎬ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相等同:她是一位仁慈㊁善良的女性ꎬ在一个设计好了的有序宇宙中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一切ꎮ [2](P22)母性情怀的慈悲㊁护佑与自然母亲的哺育众生㊁大美无言如出一辙ꎮ生态与女性主义的结合ꎬ使得人们关注文学作品中富于女性智慧和力量的女性人物塑造ꎬ她们可能正是被轻视的自然力量的代言人ꎮ小说«阿娜的憨敦敦»中的女主人公珠玛姐正是如此ꎮ尽管作者对生态与女性的认识可能还处于无意识的情形中ꎬ然而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提供的视角ꎬ有助于发现这部小说中可贵的部分 即女性所代表的这53种与自然相契合的智慧与文化ꎬ其重要价值不可忽视ꎮ另外ꎬ珠玛姐凭借女性自身的性别优长ꎬ以看似柔弱实则坚定的态度ꎬ走出一条性别对抗之外的自我实现之路ꎬ对于那些身处社会底层并无多少选择的女性而言ꎬ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ꎮ一㊁母性情怀:护佑与慈悲㊀㊀这部小说中ꎬ母亲带出丰富的衍生意义ꎬ是故土㊁家园ꎬ也是包容㊁慈悲ꎬ更是感召㊁引领㊁启示ꎮ母亲珠玛姐一生中虽然承受过很多不公正的待遇ꎬ但是从未主动实施过一次迫害和欺凌ꎮ对于她生命中出现的诸多男性ꎬ她以温柔悲悯的力量给予和付出ꎬ很多时候ꎬ她甚至扮演了男性唯一的依靠和拯救力量ꎬ打破了父权制下男性拯救女性的传统叙事模式ꎮ最终ꎬ通过一系列苦难的洗炼ꎬ珠玛姐成为小说中母性情怀的理想化身 女性的隐忍与智慧ꎬ护佑与慈悲都集中化地体现在成为母亲的女性身上ꎮ珠玛姐的出场被放置在文革背景之下ꎬ东乡山区艰苦的物质条件加上非人的政治环境㊁扭曲的人际关系ꎬ丈夫长年不在家里的年轻女子ꎬ更是要获得加倍的人生坎坷ꎮ细拉二队包产到户的秘密并非珠玛姐有意泄露ꎬ而是革委会主任卡拉ꎬ夜里砸开珠玛姐的门ꎬ发现珠玛姐在偷偷捆扎麦子ꎮ被卡拉强行占有的珠玛姐在村民眼里就成了 裤带松的很ꎬ这下头的口子一松ꎬ上头的口子也会松的 [1](P20)ꎮ除了卡拉的欺凌㊁队长的怀疑㊁男社员对她身体的垂涎和侮慢ꎬ更有连夜赶回的丈夫对她不加任何询问的辱骂和离弃ꎮ珠玛姐却用女性的智慧与隐忍直面了特殊境遇下的女性苦难ꎮ对于卡拉ꎬ她暗夜埋伏ꎬ以自投罗网的方式将他的丑行公之于众ꎬ为自己还了清白ꎮ在温柔忍让中藏有霹雳之勇ꎬ让一个灵魂扭曲㊁以极左面孔不断施人以虐的奸诈宵小之徒大吃苦头ꎬ名誉扫地ꎬ珠玛姐一时间成为众人眼中的女中豪杰ꎮ多年后ꎬ当年离弃她的第一任丈夫白善新为了夺子把她告上法庭ꎬ败诉后落魄地离去时ꎬ巴哈谩骂白善新ꎬ珠玛姐却红了眼圈: 咱们都是凡夫俗子ꎬ哪有不犯糊涂的时候呀? [1](P110)含冤遭弃不说ꎬ还被迫对簿公堂ꎬ新仇旧恨在珠玛姐那里却成了女性柔软的同情心ꎮ正如韦清琦所言: 女性 还代表了与 男性 迥然不同的阴性的文化气质:柔韧㊁和平㊁对土地与家园的眷顾等ꎮ [3](P146)的确ꎬ珠玛姐这个人物身上ꎬ传递的正是这种阴性文化气质ꎬ柔韧㊁包容ꎬ追求和平而非对抗ꎬ这些看似无力的东西ꎬ却往往是最有力量的ꎮ传统的男性拯救神话如灰姑娘故事ꎬ其核心大多是女性如何通过和男性的婚姻从而获得财富及社会地位ꎮ在那些故事里ꎬ凸显的总是男性的拯救力量ꎮ而«阿娜的憨敦敦»表现的却是女性的拯救力量ꎮ小说最主要的男性角色当属珠玛姐的第二任丈夫巴哈ꎮ通过和珠玛姐的婚姻ꎬ巴哈不仅经历了传奇般的命运翻转ꎬ获得了财富和社会地位ꎬ也逐步涤荡了粘附在身上的猥琐与粗鄙ꎮ巴哈是个诨名ꎬ东乡族语是癞蛤蟆的意思ꎮ巴哈最初对珠玛姐身体的垂涎ꎬ确实带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意味ꎮ珠玛姐答应嫁给巴哈时ꎬ巴哈还是外逃的盲流ꎬ一文不名ꎮ如果说在父权神话里ꎬ婚姻是让女性获得财富和提升社会地位的便捷之路的话ꎬ此时的珠玛姐选择的道路ꎬ则看不到任何希望ꎮ反而是巴哈ꎬ这个流落在兰州城ꎬ生存都难以为继的二流子ꎬ因为珠玛姐的口头承诺ꎬ首次有了人生目标ꎮ离开大山头次进城的珠玛姐ꎬ虽亦步亦趋地跟在巴哈身后ꎬ可在关键时刻ꎬ帮助巴哈解围的总是珠玛姐ꎮ以往多是在女人的畏惧时刻ꎬ男性挺身而出ꎬ以显现男性的勇敢与坚强㊁女性的柔弱与依附ꎮ珠玛姐将通常的情景恰好翻转过来:在去新疆的列车上ꎬ巴哈出语粗俗ꎬ是珠玛姐适时地圆场ꎬ化解矛盾和尴尬ꎮ正如成功后的巴哈所言: 我们家是女人拿事ꎬ若没有珠玛姐ꎬ我巴爷算个?今天说不定还在哪里拾狼粪着哩 [2](P197)在兰州走向成功和富裕的道路上ꎬ珠玛姐更是核心人物 她作为餐厅的真正的拿事管家ꎬ一天从早上一直到深夜ꎬ都守在餐厅吧台上营业ꎬ点钞算账ꎻ还要关顾后堂前厅㊁灶房锅台ꎻ服务生之间为鸡毛蒜皮的芝麻粒大点的小事斗嘴吵架ꎬ还有些比较刁钻的顾客们找茬闹点故事ꎬ都得她去一一摆平 [1](P148)ꎮ在珠玛姐的感召下ꎬ巴哈原谅了当年迫害过他们的革委会主任卡拉ꎮ巴哈的成长之路ꎬ是由珠玛姐一手铺就的ꎬ她怀着母亲般的包容㊁慈爱与警醒的督促ꎬ将那个曾经言语粗俗㊁生活漫无目标的二流子巴哈一步步地改造过63来ꎬ走向成熟ꎮ对于作品中其他的男性人物ꎬ珠玛姐同样以慈育温情的母性情怀予以包容和护佑ꎮ早年在细拉二队ꎬ由于丈夫长年不在家ꎬ珠玛姐与年幼的小叔子培养起了母子般的感情ꎬ几乎成为少年生活中的全部依靠ꎮ以至于哥哥白善福要将珠玛姐驱逐时ꎬ小叔子觉得家里的顶梁柱折了ꎮ在大岭公社ꎬ受人岐视的二流子萨利被铁棒主任的淫威镇压得命悬一线时ꎬ被骂作 坏分子骚婆娘 的珠玛姐ꎬ却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救人ꎬ公然忤逆革委会主任ꎮ铁棒主任怒火冲天ꎬ掏出了手枪ꎬ可她倒拿铁锨把ꎬ眼尖手快ꎬ 猛一挥手ꎬ把他的手枪打落在地 [1](P71)ꎮ在那个年代里滥施淫威的革委会主任ꎬ却在珠玛姐那里受到了重创ꎮ其实ꎬ珠玛姐对于铁棒的对抗是源于温柔的慈悲心ꎮ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ꎬ珠玛姐想到的只是萨利的性命ꎬ哪怕萨利不过是个与自己非亲非故㊁人人厌弃的二流子ꎮ那些自命勇敢㊁所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迫于铁棒的威势ꎬ一个都没站出来ꎬ一个被人践踏㊁羞辱惯了的弱女子却站了出来ꎮ正如中国文化里的 处弱以为强 ꎬ以同情心㊁悲悯心为旨归的来自柔弱女性的母性情怀ꎬ在这样的情势下ꎬ却变得异常刚强ꎮ 如果母性是伟大的ꎬ那她一定是因为博爱而伟大ꎬ她悲悯的不仅是命运多舛的女性ꎬ而是一切遭受着压迫的芸芸众生ꎮ [3](P148)多年后ꎬ珠玛姐默默收留了跑到兰州的萨利ꎬ并以慈爱包容的态度劝导他改邪归正ꎮ萨利最终误入歧途后ꎬ她又远赴云南ꎬ为执行死刑的萨利送行ꎮ在巴哈眼里ꎬ 那样的下三滥ꎬ 他又不是你的实心亲戚ꎬ只不过一个庄子的人ꎬ心疼个啥 [2](P308)ꎮ珠玛姐却说: 他ꎬ自小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孤儿呀ꎬ离奇的身世ꎬ悲惨的命运ꎬ到头来跑到千里之外ꎬ抛尸荒野ꎬ成了孤魂野鬼ꎬ凡是做了母亲的女人都会心疼的! [1](P152)在这里ꎬ作者似乎有意将重建人类现实生活的精神价值的责任放到了女性的肩膀上ꎬ 在她面前ꎬ任何人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都必须避让ꎬ而对人的同情与关爱高于一切!大于一切! [4](P98)那些和珠玛姐较量过的男人们ꎬ没有一个赢得了她ꎮ卡拉ꎬ最终以罪有应得的方式离开了人世ꎮ白善福也早早离世ꎮ珠玛姐身上温柔的慈悲让她成为最终的胜利者ꎮ这种胜利并不指向征服和杀戮ꎬ而是指向包容和原谅ꎮ珠玛姐一生经历的苦难ꎬ并没有给她带来怨念ꎬ反而是以爱与坚韧的力量对苦难的超越ꎬ珠玛姐对于命运ꎬ更多的是随遇而安的接受ꎬ在柔软的接纳中ꎬ默默抗争ꎬ最终获得生命的馈赠ꎮ二㊁女性的位置:打破内囿女性生存处所的内囿化ꎬ是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之一ꎮ 今天ꎬ生态文学批评在女权主义批评家与性别批评家当中找到了最有力的支持者ꎬ因为他们关注位置观念ꎬ这种位置观念起到了界定社会地位的作用ꎮ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观念是一个女性的位置 ꎬ这个位置通常被描述成阁楼或储物间ꎮ [5](P68)传统文学中的女性总是蜷伏在一个终身固定㊁相对封闭的处所ꎬ走出去ꎬ成了女性独立的寓言化表达ꎮ小说中ꎬ珠玛姐改变了传统女性的生存处所ꎬ将以内囿㊁封闭㊁固定为标志的女性生存带上了开放㊁外向㊁变动的特征ꎮ传统的女性生存处所以父亲的家和丈夫的家为标志ꎬ家以神圣㊁温情的名义将女性约束于封闭的一角ꎬ将女性对生命的想象扼杀在日复一日的捆绑中ꎬ同时也意味着女性身体实际上的囚禁ꎮ在细拉村ꎬ珠玛姐寄身于所谓丈夫的家ꎬ虽然丈夫长年不在家ꎬ却掌管着珠玛姐在这个家里居住的合法性ꎮ遭到卡拉强行占有的珠玛姐ꎬ因为身体的被侵犯ꎬ也就丧失了在丈夫的家居住的合法性ꎬ所以被丈夫决绝地从家驱逐出来ꎮ离开丈夫的家ꎬ只能回到父亲的家ꎮ依照奶奶的话ꎬ珠玛姐的身体被人糟蹋ꎬ最严重的后果不是对女性个体的伤害ꎬ而是给婆家蒙羞ꎮ故而ꎬ珠玛姐的离婚ꎬ家人觉得羞愧难当ꎮ按照父权制意识形态ꎬ此时的珠玛姐不管在丈夫的家还是父亲的家ꎬ都无法获得居住的合法性ꎮ所以ꎬ巴哈前来求婚时ꎬ珠玛姐坚定地做了选择ꎮ珠玛姐的离开ꎬ虽然满含不舍ꎬ却为她的人生开启了全新的一页ꎮ这是女性获得主体性生存的第一步ꎬ这个自主选择的婚姻虽然看上去充满风险和未知ꎬ却让珠玛姐在男性中心的父权文化体系中获得了相对的自由ꎬ这种自由以 无家 为标志ꎮ女性局限于一个家的生活被流浪迁徙的旅途变相放逐了ꎮ居无定所㊁漫无目标73的旅程让女性和男性一同承担焦虑㊁辛劳ꎬ也一同体验了家以外的世界ꎬ共同参与了对未来的规划与想象ꎬ以内囿为特征的女性生存框架被切实地打破了ꎮ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母亲形象ꎬ珠玛姐最初的形象带有引起男性欲望的身体元素ꎬ 她的确长得很美ꎬ丹凤眼ꎬ吊蛋梨脸型ꎬ细条身段像一根葱ꎮ 并且以成为男性欲望化对象为情节的起点ꎬ卡拉主任在细拉二队瞅准的第一个女人ꎬ那就是珠玛姐ꎮ [1](P15)有意味的是ꎬ这些元素也成为主人公在成长和蜕变中要洗涤掉的元素ꎮ比如ꎬ这种元素伴随着女性生存处所的变更而逐渐消失ꎮ以离开故乡到新疆逃难为界ꎬ有关珠玛姐的身体叙事在逐渐淡化ꎬ这意味着珠玛姐逐渐摆脱了成为男性欲望化客体的命运ꎮ可见ꎬ女性生存处所的改变ꎬ改变的不仅是生存空间ꎬ更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位置ꎬ是女性摆脱 他者 化客体地位的有效途径ꎮ经历了迁徙新疆生活的历练ꎬ来到兰州的珠玛姐很快成了羊肉馆的大堂经理和财会总管ꎬ在属于男性的商界ꎬ珠玛姐为自己觅得一席之地ꎮ对于公司的经营ꎬ虽无董事长之名ꎬ却有其实ꎮ从固定的家ꎬ到漂流的家ꎬ再到以商业运营为前提的家庭合作式经营ꎬ珠玛姐逐步挤入原本只属于男性的社会化生存空间ꎬ最终ꎬ珠玛姐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投身慈善ꎬ为东乡族儿童创立首个免费幼儿园ꎮ在珠玛姐身上ꎬ刻写了一个女性生存处所的变更ꎬ从狭小的灶房走向广阔的社会ꎬ从一个被强行固定的位置ꎬ挪移到能够获得个体自由的空间ꎮ在这个过程中ꎬ身份获得相应的改变 从家庭的傀儡和男人的附属品变成以博爱之心广济同胞的女性英雄ꎮ另外ꎬ从地域上看ꎬ从相对封闭的东乡山区ꎬ走向更为开阔多元的多民族聚集地 新疆ꎬ随后定居在以汉族城市人口为主的省城ꎬ这也是珠玛姐生存处所变化的一大特征ꎮ东乡故乡的封闭性被一再打破ꎬ进入开放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ꎬ固化的民族特性在逐步减弱ꎬ地域局限带来的保守性逐步淡化ꎬ在丰富多元的生存处所ꎬ少数民族女性的选择也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ꎬ也就不难理解ꎬ许多女性通过离开被旧式传统习俗所束缚的山乡ꎬ寻找可以使女性个体栖身立命的空间ꎮ然而这并非绝对意义上要求女性涌入都市接受现代性ꎬ而是说女性通过空间的迁移ꎬ改变生存的方向ꎬ对于女性获得精神自由和个体独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ꎮ三、持守与陷落当代文学的 乡下人进城 主题ꎬ通常揭示怀抱乡土观念闯进城市的农民经历的内心碰撞与困惑ꎻ或者展现现代商业文明冲击下的 飘摇的乡土 ꎮ«阿娜的憨敦敦»呈现的则是在城市商业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东乡族农民ꎬ身份获得了彻底的改变ꎬ曾经的诸多磨难正在被成功的喜悦逐渐冲淡时ꎬ所面临的生活和境遇ꎮ成功之后如何自持ꎬ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ꎮ徐德明指出: 当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并不诉诸叙述人的道德论述ꎬ不像民国小说那样把城市称作 罪恶的渊薮 ꎮ[6](P48)马自祥在他的小说里ꎬ却沿袭了都市批判ꎬ刻意将男性人物进城后的陷落与女性人物珠玛姐的持守形成了对比ꎮ在作者笔下ꎬ都市潜藏着远比乡土世界多得多的陷阱㊁诱惑与欺骗ꎮ 人们在 物 的丰收中迷失了 心 的意向ꎬ更深层的生态危机发生在人的精神领域ꎮ [7](P131)都市的商业成功伴随着的物欲诱惑ꎬ是精神生态危机的最大诱因ꎮ小说中ꎬ精神领域的生态危机ꎬ集中体现在进城后生活境遇发生改变的男性人物身上ꎮ在山沟里穷了半辈子的二流子萨利ꎬ以完全迷茫的姿态一头扎进了都市消费主义的陷阱ꎬ沦为毒贩ꎬ死于非命ꎮ阿卜杜以成功者的身份傲然自若地拥抱那些在他看来属于都市精髓的东西 消费㊁享乐㊁搞婚外情ꎮ最终ꎬ却栽在了都市的温柔乡里 和情人调情时出了车祸ꎬ差点车毁人亡ꎮ小说有意将男性人物在都市的陷落作为铺垫ꎬ在珠玛姐这样一个进城的女性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ꎮ同样是进入充满诱惑的都市ꎬ面对生活境遇的极大改变ꎬ在故乡艰苦的自然条件下ꎬ珠玛姐养成的勤劳㊁朴实的生活习惯丝毫未改ꎮ在都市忙碌的商业活动之余ꎬ珠玛姐将对故土和乡亲的回馈作为最终的生命追求ꎮ 女人是更契合大地㊁更为植物性的生物ꎬ一切体验都更为统一ꎬ比男人更受本能㊁感觉㊁爱情83左右ꎬ天性上保守ꎬ是传统㊁习俗和所有古旧思维形式和意志形式的保护者ꎬ是阻止文明和文化大车朝单纯理性的和单纯进步的目标奔驰的永恒制动力ꎮ [7](P93)面对都市ꎬ珠玛姐成为传统㊁习俗和所有古旧思维形式和意志形式的保护者ꎮ珠玛姐担当了在都市里陷入迷惘的东乡人的灯塔和指明灯ꎮ萨拉蠢蠢欲动时ꎬ她劝说萨利ꎬ 咱们都是苦出身啊ꎬ 凭干粮吃饭ꎬ咋糟蹋自己的血汗钱? [1](P260)她时时告诫和劝慰进城的东乡人不可失其根本ꎬ比如用东乡传统美食来增进家人的归属感ꎬ用质朴的天然亲情㊁民俗的道德习惯规劝㊁引导那些误入歧途的乡亲ꎮ在她的影响下ꎬ儿子马睿作为新一代东乡族青年ꎬ选择了研究民族民间文学作为人生方向ꎮ都市长大的女儿却选择了嫁给来自山乡的拉面师ꎮ都市相比于东乡山区ꎬ代表了更为先进的文明ꎬ然而ꎬ对于充分商业化的都市伴随而来的物质主义的享乐氛围ꎬ珠玛姐却并不认同ꎮ这应该是母性的持守ꎬ通常认为比起男性的开拓性追求ꎬ女性更倾向于保守地维持现状ꎬ这在激进主义看来ꎬ是一种落后消极的倾向ꎬ但是从生态主义角度看ꎬ却是一种值得思考的态度ꎮ鲁枢元曾经运用中国道家哲学的 知雄守雌 来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阐发ꎬ相当深刻地指出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内涵: 偏重对 雌 的执守ꎬ以阴性的恢弘的弱效应来引导阳的力量ꎬ引导人类文化走向看似柔软ꎬ实则更加高等更为智慧的文明ꎮ [4](P150)女性所代表的看似柔弱㊁无用㊁保守的力量ꎬ也许正是时时警醒人类提防文明病㊁守望来时之路㊁返归人类心灵家园的恒久力量ꎮ珠玛姐和都市几乎没有什么交集ꎬ唯一有代表性的是ꎬ去参观兰州滨河路上的黄河母亲雕像ꎬ在珠玛姐看来ꎬ黄河母亲的眼神 看得那么专注ꎬ那么深远ꎬ都看到大山背后去啦 ꎬ 你们要懂得 知感 啊! [1](P182)都市的文明激起珠玛姐对故乡加倍的复杂情感ꎮ而这种情感并非对现实的不满ꎬ而是对经历过的苦难生活以及东乡山区的感恩ꎬ在感恩中获得启悟ꎬ将回报山乡作为理想ꎮ在身患绝症的晚年ꎬ为来到大城市的东乡族孩子谋求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ꎬ成为珠玛姐最后的夙愿ꎮ最终ꎬ珠玛姐捐出了自己在兰州打拼的财富 市中心的四合院ꎬ开办免费幼儿园ꎬ专门面向来兰州务工的东乡族家庭ꎮ同样是经历过苦难ꎬ来到都市改变了人生境遇的东乡人ꎬ珠玛姐走向了另一条和萨利㊁阿卜杜们完全不同的感恩回馈之路ꎮ珠玛姐将来自山乡的卑微意识ꎬ深深植根于心理深层ꎬ以提醒自己不可忘记根本ꎮ这种卑微意识并未导向自卑和自弃ꎬ而是使珠玛姐不管身份如何变更ꎬ境遇如何改变ꎬ都谨守着克己㊁自律㊁简朴与善良ꎮ小说以花开米娜园为最终结局ꎬ身患癌症的珠玛姐也许将不久于人世ꎬ但是她全力开创的事业 米娜幼儿园已经开班ꎬ在孩子们的欢闹声中ꎬ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珠玛姐辛福得潸然泪下ꎮ 女性不仅指女人ꎬ而且是一种代表了看护㊁和解㊁智慧㊁行善的文化隐喻ꎬ也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男性所能够积极追求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境界 化干戈为玉帛ꎮ [8](P150)相较于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进城后的变化ꎬ如萨利与阿卜杜与都市之间的较量与冲撞ꎬ珠玛姐以女性独有的姿态将高大森冷的城垣抚为平易亲和的 女墙 ꎬ这是珠玛姐的人生之路ꎬ也是人类走向和谐社会ꎬ地球生态走向复苏的必由之路ꎮ马自祥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作中ꎬ从本民族最边缘的个体 底层女性入手ꎬ试图以恢弘的弱效应ꎬ凸显一直被人忽视㊁却蕴涵丰富的力量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ꎮ参考文献:[1]㊀马自祥.阿娜的憨敦敦[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ꎬ2015. [2]㊀[美]卡洛琳 麦茜特(著)ꎬ吴国盛ꎬ等(译).自然之死:妇女㊁生态和科学革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ꎬ1999. [3]㊀韦清琦.知雄守雌 生态女性主义于跨文化语境里的再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ꎬ2014ꎬ(2).[4]㊀王明丽.中国现代文学生态主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D].兰州大学ꎬ2008.[5]㊀曾繁仁.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J].艺术百家ꎬ2009ꎬ(5).[6]㊀徐德明. 乡下人进城 叙事与 城乡意识形态 [J].文艺争鸣ꎬ2007ꎬ(6).[7]㊀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00. [8]㊀韦清琦.从生态批评走向生态女性主义批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2ꎬ(2).[责任编辑㊀王兴文]93。
保冬妮论文童话幻想论文:保妈妈系列童话的“母性”艺术
保冬妮论文童话幻想论文:保妈妈系列童话的“母性”艺术摘要:保冬妮的保妈妈童话系列是一套关于她的女儿成长的小说,她充分利用童话这种题材,在奇特的幻想中展示出自己对女儿浓浓的母爱,并用诗意的笔触展现了女儿的成长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成长小说模式。
关键词:保冬妮童话幻想母爱成长作为父母,用笔去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说,都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对于擅长文字写作的作家来说更是司空见惯,周国平的《妞妞》就是这样的一本小说,他用极为细腻的笔法记录下了他与爱女妞妞共同生活的562个日日夜夜,他们像养育健康小孩一样细心的呵护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但在中国儿童文学特别是童话的创作中,这样的亲情的显现却是少见的。
中国的童话创作,一般旨在为孩子带去无尽的欢乐,让孩子在欢乐中感悟成长,作者与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距离是遥远的,彼此并不发生着联系,作者只是单纯的叙事者,如孙幼军的《小布头历险记》等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
小布头作为孙幼军的一个“孩子”,它的的一系列遭遇,孙幼军只是“客观的”进行了叙述,虽然时不时的深入到了小布头的内心活动中,但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孙幼军与小布头的息息相关的联系,感受不到一份浓浓的爱意。
作为女性作家,在这方面却有着先天的优势。
而保冬妮则将这份优势更加突出的发扬光大了。
在她的童话创作中,有一部分触角伸向了她的小女儿。
保妈妈童话系列就是关于作者的女儿小浇浇成长的一套丛书,作为一名女性儿童作家,在这套书里,她倾尽了自己的全部母爱,通过纪实和幻想相间的笔法,给我们展现了小浇浇在成长过程中的的轨迹。
她在欢乐的氛围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形象,同时也让我们与她—起分享了小浇浇所带来的欢乐。
许多表现幼儿成长的书只是纪实性的给我们展现出幼儿的生长过程,只是从外观上的长大揭示出幼儿的成长,然后在幼儿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中表现出这些幼儿正逐步撕下幼稚的外衣逐步走向成熟瞳事。
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幻想因素的运用了。
《我爱妈妈》保冬妮文,李宇珂绘读后感
《我爱妈妈》保冬妮文,李宇珂绘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我爱妈妈》保冬妮文,李宇珂绘读后感在绘本的世界里,《我爱妈妈》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保冬妮的文字如清泉般潺潺流淌,李宇珂的插画则如阳光般温暖人心。
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讲述了一只小熊对妈妈深沉的爱意,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书中,小熊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妈妈,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甜蜜,你是我的安慰,你是我的骄傲。
”这些简单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孩子们对母亲那份最纯粹的情感。
保冬妮巧妙地运用对比和排比,使得这份爱意愈发浓烈,让人感同身受。
李宇珂的插画则为这份爱意增添了更多温馨的色彩。
画面中,小熊与妈妈相互依偎,温暖的阳光洒在它们身上,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这种氛围让人不禁想起我们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候妈妈就是我们的全世界。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还让我们成年人反思如何去关爱孩子。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常常忽略了陪伴和关爱,而这本书正是提醒我们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书中有一段原文:“妈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这句话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但我们也应该学会回报。
我们要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刻,让这份爱成为我们共同成长的动力。
读完这本书,我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支撑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这本书以人性化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那个人,永远是妈妈。
```第二篇范文《我爱妈妈》保冬妮文,李宇珂绘读后感《我爱妈妈》不仅是一本描绘亲子关系的绘本,它更是一面反映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理念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温馨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成长、爱与教育的深刻探讨。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得亲子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保冬妮和李宇珂合作的这本《我爱妈妈》,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全新视角。
让世界看到母性——绘本名家杰茜·史密斯
让世界看到母性——绘本名家杰茜·史密斯小红帽格林童话之汉赛尔和格莱特(糖果屋历险记)金发女孩和三只熊母爱月光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北风的背后北风的背后北风的背后妈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妈妈的一天花园里的孩子花园里的孩子花园里的孩子花园里的孩子花园里的孩子花园里的孩子都说女人天生是母亲。
可是,有些女人虽然自己并不曾做过母亲,却让全世界看到了她们的母性。
杰茜·威尔科克斯·史密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杰茜1863年生于费城,那年金斯莱的《水孩子》也呱呱落地。
6岁时,小杰茜被送往辛辛那提和表姐妹们共同生活。
对少年时代纯洁友谊的依恋和对赤子之心的向往令她立志成为一名幼教老师。
直到有一次,学美术的表姐要给一个男孩做家教,拉上她陪着一起听课,这才激发出她对绘画的热情。
22岁那年,杰茜进入费城美术学院学习,师从画家托马斯·伊肯斯。
杰茜是个性子柔顺的女孩,不过,师徒关系却不是很好。
托马斯一副艺术家脾气,激情洋溢,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尤其是解剖课上常常直接把死尸拖进课堂,这对杰茜而言不啻为可怕的经历。
毕业前夕,她的处女作在一家儿童杂志上发表,其后进入《妇女家庭》杂志广告部绘制广告插图。
不过广告可不是她的志趣所在,她渴望有一天自己的插图能与经典童话相得益彰,博得孩子们的欢心。
31岁那年杰茜拜在著名插图大师霍华德·派尔门下。
派尔对杰茜影响至深,他是看不起商业绘画的,极其讨厌画室里的灯光照明,常常带着学生们外出写生,感受自然的光线和氛围。
在那里,她的天赋得到了肯定,技巧也很快成熟起来。
同时,在派尔的大力推荐下,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为书籍配画插图的机会。
1897年杰茜和同学维奥莱特·奥克莉联手为《伊万杰琳》作图,从此在出版界展露头角。
毕业后,杰茜、维奥莱特以及另一个同学伊丽莎白·格林合租了一间画室,这段经历令她们三个结下终身友谊。
文献综述学前教育童话故事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学前教育童话故事范文模板模板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学前教育里那些超级有趣的童话故事。
你知道吗,童话故事就像是给小朋友们打开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大门。
比如说《小红帽》,那个可爱又勇敢的小红帽,在森林里遇到了大灰狼,多惊险呀!小朋友们听着,会紧张得握紧小拳头,也会为小红帽最终的安全感到开心。
还有《白雪公主》,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被恶毒的皇后欺负,最后在七个小矮人的帮助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故事告诉小朋友们善良总是会战胜邪恶的。
像《丑小鸭》也很棒哦!丑小鸭一开始因为长得和别人不一样被嫌弃,但是它没有放弃,最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这让小朋友们明白,不要因为自己现在的样子而自卑,只要努力,都会变得很棒。
《三只小猪》也特别有意思,三只小猪盖房子,老大老二偷懒,只有老三认认真真盖了结实的房子,最后成功挡住了大灰狼。
这教会小朋友们做事情要认真踏实。
这些童话故事呀,不仅能让小朋友们感到快乐,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教给他们好多道理呢!模板二:亲,咱们来唠唠学前教育中的童话故事哟!你想想,当小朋友们听着《灰姑娘》的故事,是不是都在为灰姑娘的遭遇感到难过,又为她最后能去参加舞会,还找到了真爱而欢呼呀?还有《皇帝的新装》,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走,只有一个小孩子敢说真话。
这多有意思,让小朋友们知道要勇敢说真话。
《拇指姑娘》也不错呢,小小的拇指姑娘经历了好多冒险,最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小朋友们会跟着拇指姑娘一起感受那些奇妙的经历。
《卖火柴的小女孩》每次听都让人心里酸酸的,小朋友们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童话故事就像一个个小魔法,把小朋友们带进充满想象和惊喜的世界。
它们用简单又好玩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学会爱、勇敢、善良和诚实。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童话故事对小朋友们的成长特别重要呀?。
【推荐下载】试论保冬妮童话月亮船中的成长
[键入文字]
试论保冬妮童话月亮船中的成长
保冬妮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儿童文学女作家,她的创作主要以童话为主,创作过的作品有《北极公主》、《小狗巴罗》等都是非常精彩和受家长儿童欢迎的作品,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试论保冬妮童话月亮船中的成长。
保冬妮作品其中有不少获得奖项,如:《北极公主》获全国优秀动画片剧本奖,《屎壳郎先生波比拉》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寻找彩虹》获第五届国家优秀少儿图书奖等。
她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童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画面。
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天天出版社在今年一月份出版了保冬妮奇幻书屋系列美绘版,收录了其十篇优秀的童话故事,加上精心的绘画使故事更加吸引人心。
我就主要谈谈我看后对其中的一本《月亮船》一点感受和看法。
一、儿童的历险幻想
儿童,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和行动能力的局限性,所能接触的范围比较小,思想意识不受局限,物我同一,儿童的泛灵论的心理特点等,所以幻想比较丰富和活跃,
1。
爱的呢喃:一种温暖文学的到来——论保冬妮的《小孩儿,来啦》
爱的呢喃:一种温暖文学的到来——论保冬妮的《小孩儿,来啦》作者:孙晓真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2期孙晓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保冬妮的《小孩儿,来啦》是一部爱意浓厚的作品。
语言组织中的爱意流动,细节构架内的爱意盎然以及情感洽接间的爱意缱绻有机地构成作品的温暖指向。
特殊的情感价值与写作方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保冬妮;《小孩儿,来啦》;温暖文学;爱的母题;爱意中图分类号:I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19—02收稿日期:2013—08—12作者简介:孙晓真(1990—),女,山东蓬莱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
当至微的亲情得以凭基因的传承绵延不尽,当爱情的浪漫终能结晶成完美的果实,甚至当友情亦可以独特的姿态在生命中浅吟低唱,你又该如何面对这个恩赐的礼物?在《小孩儿,来啦》中,无穷无尽的孕育担忧都被保冬妮用爱浇灌,全书以温暖的笔调描绘了孕育的奥秘,被誉为“为所有妈妈和育龄女性量身定做的精神SPA”。
一、语言组织中的爱意流动在《小孩儿,来啦》中,保冬妮显然更愿以母亲而非文学家的身份去驾驭、组织语言,她摒弃华丽的词藻、浮炫的章句,而是以趣味易懂的字句直抒饱含真情的母性情怀。
将尚未成型的胎儿比作透明游动的小鱼,将剖腹产中的自己喻为茶几上的大西瓜,将婴儿时期的女儿联想成黄油球、小虾米……种种看似天马行空、实则生动形象的奇妙想象自然地将生命孕育的繁复奥秘童趣化,更在一定层面上密切贴合着孩童们的阅读兴趣。
保冬妮在语言组织上发挥着生动的创造力,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并未使全篇作品呈现出幼稚化的弊端,形象细腻的想象反而发酵成一串串爱的音符,为全书奠定着温暖的基调。
每一个童真盎然的比喻都犹如孩童们临睡前母亲为之精心准备的童话故事,“你的第一个游乐场呢,就是游泳池呀。
童话中的生态意识和哲思意味
童话中的生态意识和哲思意味发表时间:2011-09-16T11:36:34.470Z 来源:《数学大世界(教育新导向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彦彦[导读] 在保冬妮的童话王国中,自然界社会化, 社会生活童话化, 从而呈现出了突破时间、空间和生活常规制约的奇异瑰丽的境界——以保冬妮的《屎壳郎先生波比拉》为例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张彦彦摘要:简述冬妮梦幻童话的特点;以作品《屎壳郎先生波比拉》例剖析展现作者的生态意识和生存理念,从而引出作者对于尊严、生命、死亡和爱等永恒命题的思考。
关键词:波比拉先生生存尊严死亡爱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08(2011)02-066-02“冬妮梦幻童话”这套书, 正如书名所示,特点就在于“梦”和“幻”,因而这套书讲述了一些奇思妙想的故事,引领我们领略了世界的丰富多姿。
人的异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引起社会各界和作家保冬妮的强烈关注,于是作家把自己强烈的生态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化作笔端舞动的文字精灵,以期引发读者的反思,这种艺术魅力在她的环保类作品中表露无疑。
下面我着重以《屎壳郎先生波比拉》为例,谈谈我的阅读体会以及引发的人生思考。
在保冬妮的童话王国中,自然界社会化, 社会生活童话化, 从而呈现出了突破时间、空间和生活常规制约的奇异瑰丽的境界;这种特点在《屎壳郎先生波比拉》中得到了有力的展示:动物世界其实是隐喻象征了人类世界,文中通过一些指点性语言阐释了诸如生命、生存、死亡和爱等永恒命题,哲理思辨意味浓厚。
《屎壳郎先生波比拉》分为十章,讲述的是波比拉在短暂的一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者不断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赞叹之情。
生命的奇妙和伟大之处就在于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面前,每一个生物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
所谓的等级划分、高低贵贱,也只是我们人类的想当然无知行为,岂不知一切存在即合理?!在那片非洲大草原上,一切生命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所需——活着,它们每一个生命的行为和要求都存在合情合理的一面;只有人类的贪欲和猎枪是让所有生命害怕的。
儿童文学的母爱想象
作者: 梁敏儿
作者机构: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重庆社会科学
页码: 45-49页
主题词: 儿童文学 冰心 主题 母亲形象 桑塔克 美国 丹麦 安徒生 中国 作家 比较文学
摘要:母爱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但是西方传统的童话之中,母亲常是以恶母或者巫婆的形象出现,善良的母亲形象则经常缺席。
童话是集体创作,和个人创作可能有差别,特别是善良母亲的形象是近代社会走向核心家庭的产物,所以本文尝试从当代的作家入手,探索一下善良母亲的想象及其背后隐含的意义。
论文以当代中国台湾作家杨唤作为讨论核心,探讨作家以母亲做为创作主题的原因,并旁及其他三位作家:丹麦作家安徒生、美国作家桑塔克和中国作家冰心。
本文分别从“缺失”和“充满”两个角度来探讨作为神话想象的母亲究竟是如何进入儿童文学的文本之中,而这种神话的想象又为真实生活中的女性带来什么样的困境。
保冬妮的童话
保冬妮的童话
鲁保中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童话的思想内容涉及少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寓意深邃,道德性强;在表现上,具有情节离奇,想象丰富,亦真亦幻,语言流畅,亲切动人的艺术魅力.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鲁保中
【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8
【相关文献】
1.陈丹妮:与美丽的童话在诗中居住 [J], 王芝兰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人物形象赏析 [J], 胡娟
3.古城菊潭冬意暖——内乡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保度冬用电工作侧记 [J], 刘文娟(文/图)
4.维罗妮卡之家秘鲁波塞冬海滩-普库萨纳 [J], 无;路易斯•隆吉;Carla Tamariz;Christian Böttger;Juan Solano(摄影)
5.秦冬妮摄影作品 [J], 秦冬妮(摄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安东妮的女性悲剧形象
目录一、绪论 (2)二、托马斯.曼思想探源 (3)(一)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3)(二)思想浪潮和文化继承 (4)(三)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 (5)三、安东妮的悲剧形象 (5)(一)家族的殉葬者 (6)1、利益下的被迫选择 (6)2、个人与家族的纠葛 (6)(二)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的代言人 (7)1、对待婚姻时的骄傲与自负 (7)2、家族衰败时虚荣与自欺 (8)四、安东妮悲剧形象的意义 (9)(一)商业社会的诈骗行为 (9)(二)婚姻的不幸 (10)五、结语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1)摘要《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尔斯·曼的一篇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历史描写,向后人展示了一幅巨大的社会图画,向读者展示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物。
本文选取了代表性的人物——安冬妮,从她的命运走向和婚姻的不幸进行分析。
通过对安冬妮个人命运不幸遭遇的深刻描写,尤其是婚烟上的不幸进行剖析从而透视当时恶劣的社会风气。
同时也强调指出安冬妮的个人不幸,与家庭生活的环境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进一步从安冬妮对待婚生活的态度入手,总结出悲剧生活的根源,透视出当时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德国当时恶劣的社会风气以及资产阶级家庭在对待子女婚姻时过分强调利益的得失,而忽略了子女他们的想法。
关键词:布登勃洛克一家;安东妮;悲剧;AbstractThe buddenbrooks family is a novel written by German author Thomas Mann.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a family,this novel shows a huge social picture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and various and various characters to the readers.This paper selects a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Antony,to analyze her fate and the unhappiness of her marriage.Through the deep description of the misfortune of Antony’s personal fate,especially the misfortune of Antony’s personal fate,especially the misfortune of marriage cigarettes,we can see through the bad social atmosphere at that time.At the same time,it also emphasizes that Antony’s personal misfortun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of her family life. Starting with her attitude towards marriage life,this paper sums up the root of tragic life,reveals the bad social atmosphere in Germany at that time when the old and the new society were changing,and the bourgeois family overemphasized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heir interests when they were dealing with their children’s marriage,but ignored their ideas.Keywords: Budden Bullocks; Antoine; tragedy;一、绪论《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早期小说于1901年出版。
爱的礼物——论童话的母题及其功能
貌、和蔼可亲、相貌英俊,是来 自海底世界的美人 鱼眼中人的代表 ;人在其他 生物看来显得那么庄
严 、高贵 、美 丽,那么我 们人类不应 该珍惜 这种 理 想 的形象 吗 ?海 的女儿 把追 求 人 的灵 魂作 为 自己
的最高理想 ,实 际上 是对人类 的热烈讴歌 。安徒 生
的追求 。 安徒生从 小遭受 的贫穷生活 给他带来 的屈
是由于他们保持着对大 自然神奇力量的信念, 对大 自 然一切生命和事物的尊重,他们没有被世俗偏 见, 权势,或者所谓理性主义所压倒。 相反,那些 反面人物为理性世界的利益规则所驱使,固执己 见 ,一 意孤 行 ,而 且对大 自然和其 他人毫 不敬重 , 也丝毫不为他人的利益考虑 ,他们成为破坏其他 人, 其他动物以和平、 幸福方式生活的障碍 ,因此 只 能 以失败 而 告终 。总 而言 之 ,童话 故事 中的人 物, 环境和母题可以按照特定的功能进行组合和变 化, 从而产生各种奇妙动人的故事。 可以说正是这 种具有童趣意 味的神奇性使 童话故事脱颖 而 出,自 成一家, 有别于神话、 传说、 寓言、 笑话或趣闻等。 除 了这独特 的神奇性 , 童话还 具有另一个 重要 的本质特征:以爱为本的人性教育和人格教育。
间的亲情之爱,爱的奇迹 ,等等。除 了这种独特的以爱为本的人性教育z  ̄ ,童话还 包含 着 .- l
丰富的有关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的道理 [ 关键词] 童话 ;爱的礼物;爱的母题;人格教育 [ 中文分类号]15 【 0 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6 2(0 6 O 0 6 7 0 929 20 ) 1 5 — 0 0
一
、
童话 的基本特征
界的异己力量在 口头文学 中逐渐被赋予社会属性, 成 为压迫者和 邪 恶势力 的象征 ,包括可 怕 的野 兽 , 如巨龙,猛狮,野猪, 野狼精等。同时,人们更乐 意讲述那些动植物精灵与人为善, 解人脱难并助人 实现美梦的故事,于是就有善 良的动物,如蚂蚁 , 小鹿,蜜蜂,鸭子,鱼儿等。人物类型的两极分化 成 为 民间童话 的重要特 点 ,哥哥愚蠢 ,弟弟必然 聪 明;姐姐恶毒、懒惰,妹妹必然善良、勤劳; 父亲 软弱而无能,母亲 ( 继母)必然凶残而狡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冬妮论文童话幻想论文:保妈妈系列童话的“母性”艺术摘要:保冬妮的保妈妈童话系列是一套关于她的女儿成长的小说,她充分利用童话这种题材,在奇特的幻想中展示出自己对女儿浓浓的母爱,并用诗意的笔触展现了女儿的成长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成长小说模式。
关键词:保冬妮童话幻想母爱成长
作为父母,用笔去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说,都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对于擅长文字写作的作家来说更是司空见惯,周国平的《妞妞》就是这样的一本小说,他用极为细腻的笔法记录下了他与爱女妞妞共同生活的562个日日夜夜,他们像养育健康小孩一样细心的呵护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但在中国儿童文学特别是童话的创作中,这样的亲情的显现却是少见的。
中国的童话创作,一般旨在为孩子带去无尽的欢乐,让孩子在欢乐中感悟成长,作者与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距离是遥远的,彼此并不发生着联系,作者只是单纯的叙事者,如孙幼军的《小布头历险记》等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
小布头作为孙幼军的一个“孩子”,它的的一系列遭遇,孙幼军只是“客观的”进行了叙述,虽然时不时的深入到了小布头的内心活动中,但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孙幼军与小布头的息息相关的联系,感受不到一份浓浓的爱意。
作为女性作家,在这方面却有着先天的优势。
而保冬妮
则将这份优势更加突出的发扬光大了。
在她的童话创作中,有一部分触角伸向了她的小女儿。
保妈妈童话系列就是关于作者的女儿小浇浇成长的一套丛书,作为一名女性儿童作家,在这套书里,她倾尽了自己的全部母爱,通过纪实和幻想相间的笔法,给我们展现了小浇浇在成长过程中的的轨迹。
她在欢乐的氛围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形象,同时也让我们与她—起分享了小浇浇所带来的欢乐。
许多表现幼儿成长的书只是纪实性的给我们展现出幼儿的生长过程,只是从外观上的长大揭示出幼儿的成长,然后在幼儿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中表现出这些幼儿正逐步撕下幼稚的外衣逐步走向成熟瞳事。
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幻想因素的运用了。
通过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给我们全方位的展示了小浇浇的成长历程。
童话之所以称其为童话,最主要在于童话的幻想性。
所谓幻想就是作家根据他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根据他的感情的,审美的,理想的需要,自由自在地虚构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活在艺术作品中的”世界。
这套丛书都加入了幻想的因素,有可以在熟睡后出现的睡婆婆,有一位真实身份是银河系公主的小莎子,还有会飞的小木马和会说话的小闹钟等等,这些都为故事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故事中加入幻想的情节,也是由于幼儿在这个年龄段
所特有的认识观所决定的。
对于一个只有几岁的儿童来说,她往往会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混淆,她的生活其实是在我们成人所看来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交叉运行的。
直到慢慢的长大成人,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她才会逐渐摆脱她心目中的另一个世界。
在幼儿的世界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也像人一样能说话,思考,也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们常常能看见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个小孩子被椅子绊倒摔在地上嚎啕大哭时,父母总是会像模像样的去拍打椅子,这样小孩子就会觉得椅子已经挨了打了受到惩罚了,也就不会再哭了。
这就是幼儿的独特心理。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状况,保冬妮就把这些动植物以及日常事物移植到作品中来,既符合幼儿的认识观,又能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在作品里加入幻想的情节,其实也表现了作者的母爱。
保冬妮的保妈妈童话系列,是献给她的女儿小浇浇的,并且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以小浇浇为原型的,连名字都是一样的。
可以说这套童话其实是记录小浇浇从出生成长到五六岁的一部成长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作为母亲对于小浇浇的爱。
保冬妮在这本书里扮演的其实是两个角色,一个是作者,一个就是作为孩子的母亲。
童话书对于作者的要求比起成人小说来更高,它需要作者要有一颗童心,要有一种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要与孩子保持一种平
等感。
如果是以成人的眼光去写童话,难免会掺杂功利的、说教的因素,就会造成对儿童在文字上的压迫感。
而保冬妮显然是属于前者,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她的童心。
只有出于真心的爱,才能真正的读懂儿童。
儿童的内心世界,有着成人世界所没有的单纯,然而由于自身缺乏系统的言说途径,他们也不能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只有把自己的爱融入到儿童的世界里,发乎真心,这样才能一点一点的去接触了解掌握儿童的真实内心。
保冬妮在这一点上做到了。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有着女性所特有的细腻,作为一位孩子的妈妈,她更有着对自己的孩子的无限的爱。
她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跃然纸上的充满童趣的小浇浇。
比如,小浇浇在果冻班看书时撕着童话书,老师问其原因,浇浇说她要把吃小红帽的大灰狼的那一页撕掉,这样大灰狼就吃不到小红帽了。
这样的想法在儿童的世界里,真是不足为怪。
作为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时时刻刻能守在孩子身边。
但是对于慢慢长大的孩子来说,母亲对于孩子的“束缚”是越来越无力,孩子会慢慢脱离母亲的视线范围。
这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可能是痛苦的,在这里保冬妮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减轻这种痛苦。
这就是幻想的介入。
在这部童话中,保冬妮除了是小浇浇的妈妈外,还以另外的方式出现在作品
中。
她先化为睡婆婆,在小浇浇熟睡后这样一个母亲不能介入的范围里,带领着小浇浇走出小天地,去和广袤的大自然拥抱,去接触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随后随着小浇浇的不断成长,她又化为她的幼儿园同学,小木马以及墙上的小挂钟,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千方百计的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这显然是作者的一份母爱在起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么强烈的母爱,这套童话中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幻想因子了。
从这看来,当作者在记录小浇浇的成长过程中,母爱之心是大于作者的童心的。
这套童话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成长的纪实性与科幻的结合。
要达到这两者的兼容,在叙述角度上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叙述角度选取不到位,就会影响故事的流畅,也就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破绽。
一般母亲在记录儿女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
这样就会把作者的直接感受顺畅的表达出来,但是这样的叙述角度也造成了文章的纪实性,主观性,叙述角度稍显狭窄。
保冬妮的这套保妈妈系列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是行不通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幻想因素的加入。
幻想的无所不能就要求文章采用全知视角的叙述角度。
在故事中,她把她自己也当做其中的一个人物,而叙述者则是超脱于女儿以及母亲之外的。
运用这种叙述角度,能
使故事包容更多的内容,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把小浇浇的一系列“超常”的活动记录下来,并且还能时不时的深入到小浇浇的内心活动中去。
而这样的好处是以母亲为叙述角度所不能达到的。
但是在这样的叙述过程中,作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妈妈偶尔也是调皮的,她有时也会捣乱一下。
妈妈在这故事中基本上同爸爸一样对于小浇浇的奇幻活动处于不知情状态,然而比起爸爸的“专一”来,妈妈却显得活泼多了。
在小浇浇随木马“游玩”的日子里,一向不知情的妈妈却对于小浇浇和木马的秘密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就能更加论证出小木马其实就是作者爱的化身吧。
这套童话系列书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成长小说吧,里面掺杂了科幻的因子,然而主要的还是展现了小浇浇的幼儿成长历程。
在国内的儿童文学界,对于成长小说的界定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大致认为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属于青少年。
而对于人生中的第一个成长阶段——幼儿阶段却视而不见。
相比于青少年来说,这个阶段其实也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的,幼儿开始走出房间的窠臼,小心翼翼的迈向了广阔的社会;开始摆脱妈妈的呵心的照顾,开始了与众多小朋友相处的幼儿园阶段;开始了从哇哇的哭叫声,走向了组词造句的语言学习阶段。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
然而当前关于成长小说的作品,大部分集中在青少年这个阶段,许多作家都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却忽视了幼儿的成长。
中国国
内的关于幼儿成长的作品还不是很多,保冬妮的这一部作品的出现就十分有意义了。
她不仅写实般的展现了幼儿从半岁到六岁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把着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转变描写了出来。
例如在第一本书中,由于小浇浇只有半岁,所以儿歌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到了后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歌的比重越来越小。
这样的一个减少过程,是符合幼儿的成长历程的。
保冬妮的这部保妈妈童话系列,既是童话,也是成长小说。
她运用了童话的方式把小浇浇的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下来。
在这其间,我们见识了小浇浇的成长,感受到了保妈妈因为小浇浇所带来的快乐,也深刻的体会到保妈妈的这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正因为有了这份母爱,才有了这么一部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