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1)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材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4段。
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
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
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松树的特征。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月15日总第36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一、谜语导入,巧妙激趣。
1.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
”(谜底:松树)(评价:真聪明,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
)3.让我们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
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指名读。
(评价:你心中的小松树真小,你心中的大松树真大!)(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学在初始阶段就充分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猜谜语,调动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谜语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是个巧招。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解】《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文中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了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夕字旁、大口框”等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指导书写好三个生字“松、多、回”。
3.重点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体会小松树的骄傲自满,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松、多、回”写正确,写美观。
难点:体会小松树的骄傲自满,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教学活动中将以“读”贯穿整个过程,通过读、说、议、演等活动环节,让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经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促进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设计思路】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故在此教学设计中,从情境导入到研读课文,到表演内化等,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课始,将让学生带着欲望走进课文,初次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待学生读通课文后,再从字、词、文入手检查自读效果。
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喂”、“多高哇”、“很远很远”等体会小松树的没有礼貌、骄傲得意,从而渗透通过理解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法。
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字形的能力,在教写生字词时,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分析书空,再让学生观察比较,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最后由教师边进行范写边提示书写要领,让学生对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更明确的认识。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1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
你是怎么理解风伯伯的话的? 读读风伯伯的话。
如果你是小松树,听了风伯伯 的这番话,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你 会感到怎么样?
小松树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时的小松树会想些什么呢?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 个什么道理呢?
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谨慎,不 可骄傲自满。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读叙 述、一个演小松树、一个演大 松树、一个演风伯伯。分角色 表演读,选出最佳表演组。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2) “你呢?”是什么意思? (3)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 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它的话,大松树生气了吗? 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呢?
小松树的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 都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 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又 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 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 把你托起来的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前置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基本汉字的写法和一些简单的词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如《三字经》等二、教学目标•理解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大意,掌握关键词汇•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思想,并能进行简单表述•通过阅读该故事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在上课前,老师可以在课桌上放置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
然后老师就可以以“我们来谈谈这两棵树的故事”为开场白来导入新课。
第二步:阅读故事让学生先静静地听老师讲故事,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并总结自己的思考。
同时,老师要在边上记录学生集体的讨论结果。
第三步:阅读练习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同样的故事,然后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第四步:语言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中出现的生词,注意描写,绘制感情,揣摩情感,自由读故事,并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第五步:总结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掌握的词汇和思想,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供后面学习使用。
四、教学评估在课后,老师应该花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阅读练习卷进行评估,并在教案中记录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分,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并继续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述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借此了解到一些人生道理。
同时,本课习题的设置,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词汇和思想,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及教案【#一年级# 导语】《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生动、浅显的寓言故事。
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要盲目自大的道理,课文融情于理,充满童真童趣。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抵下了头。
【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及教案【导语】《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生动、浅显的寓言故事。
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要盲目自大的道理,课文融情于理,充满童真童趣。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课文】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很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抵下了头。
【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课文内容,知道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知道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进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诞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查指导。
4、检查自学成效。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相互读,相互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诵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知道课文1、再次指名朗诵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连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年级(2)班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能分角色朗诵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学习生字词。
读准音,记住形。
指导书写“松、多、呢、回、答”。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铺垫。
教学进程:一、以“松”导入,揭题激趣。
1.小朋友,谁熟悉这个字?(教师出示“松”。
指名读。
读时强调:松是平舌音)嗯,咱们学校的校树——小青松的“松”。
仔细看看这个字,谁能教老师来写写它。
(生指导教师写字,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进行书写,而且结合学生的“指导”强调:1)这个字,左右结构,木字旁。
(写)因为做偏旁,木字最后一撇变成点。
2)右边是个公:撇要短、捺要长。
3)小朋友随着老师一路来书空:左侧——横-竖-撇-点,右边——撇-捺-撇折-点。
(教师引读:松)谁再来铛铛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这个词。
(出示:松树。
出示:小松树。
你领大家读。
出示大松树:你领大家读。
)2.过渡:小朋友,今天咱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
(板书完整课题)谁来响亮的读课题?(指名1生)咱们一路读。
3.(出示图片)瞧:老师把它俩请来了。
这是——小松树,这是——大松树(别离贴在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的隔壁)[预设思考:结合教学生字“松”并出示课题,把识字教学与阅读课题结合,加深学生印象。
出示松树的图片,形象生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过渡:它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们必然很想了解吧,那咱们赶紧来听听故事,然后说说。
(学生听后老师指名说,老师再归纳)二、自由读课文。
听了故事,大家自己去读读课文好么。
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课文,注意碰到生字新词多读几回,要把每一个字音都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3、检查课文朗诵情况。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末节啊?(4节)那老师想请4位小朋友来个朗诵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谁来?(指名4位学生)其他小朋友,咱们一路做评委,用小耳朵仔细挺好,看看他们谁读得最正确。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课题:8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时间:月日 — 月日序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自学质疑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划一划:在文中划出生字词或自己不会读的词语、句子。
3.记一记:自由识记生字,能记住字形、笔顺,会组词,并在书上描红。
●二、交流展示、汇报成果1、学生自由读课文,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个别读集体读(一棵小松树一棵大松树喂呢回答孩子摸着爷爷托起来惭愧低下了头伯伯)墟沟小学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及反思(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三、互动探究、提出问题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
领读。
一年级语文教案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案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材简解:《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4 段。
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
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
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
目标预设:1 、借助拼音学会本课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 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写好松、呢、伯、孩、托这五个左右结构的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正确美观的书写松、呢、伯、孩、托这五个左右结构的字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 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设计思路:1 、通过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让学生带着目标自读课文,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
读后组织学生讨论,了解故事的经过。
2 、通过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理解字词在教师的指导下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读准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通长句子,读好难读的句子。
指导写字,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1 、(出示图)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小松树、大松树。
松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怎么记住它?看老师把松字送回田字格,认真观察,跟老师书空。
我们在写松的时候,木字旁要写得小一些,捺要变成点,不和右边打架。
右边写得宽一点,左窄右宽,松字才漂亮。
2 、让我们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
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教案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让学生明理,培养良好素养为目的进行选材,都是通过故事来告诉学生道理。
课文《蘑菇该奖给谁》告诉学生要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
《骑牛比赛》让学生懂得高超的本领是千百次艰难训练练就的。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练习3》读读背背中四个成语都是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三字经》中的名句告诉孩子们,人一定要学习,否则就不懂得道理。
所有内容都向着一个目标——明理,为完善学生的人格打基础。
●二、本课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寓言,叙写了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的故事,表现了小松树从自我夸耀到受到教育、深感惭愧的转变过程,揭示了不能无视实际、盲目自大,必须知错能改、谦虚谨慎的道理。
●三、单元学情分析1、学生逐步学会了一些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词汇,本单元中有些词汇比较书面化,可让学生通过看录像、表演,向他人请教或听老师的讲解来达到理解的目的。
有些词语还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学习,从而更多地积累词汇。
3、学生对“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在老师指导下认清文章的段,学会在段前标序号。
4、运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启智、明理,学生喜闻乐见,这一方法常用且卓有成效。
学生学过课文后,可组织学生讲故事或表演课本剧,进一步体会人物感情及故事主旨。
南美洲的骑牛比赛学生可能较陌生,要适当运用影视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本课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苏教版XX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语文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个生字,个二类字,认识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采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以诵读为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会它。
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学习这位叔叔是怎样读课文的。
要认真看书仔细听!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请同学们把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点读读,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学生认读自己画出生字生词及句子。
)(教师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生字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自己读读,动脑筋记住它。
(学生自读,指生读,齐读。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生词。
对易错的生字订正齐读。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松: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是个公。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大全《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叙写了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的故事,表现了小松树从自我夸耀到受到教育,感到惭愧的转变过程。
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自大,要知错能改的道理。
因此,运用故事,寓托道理,给人启迪,成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
故事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松树、小松树和风伯伯以人的性格特点,小松树的无视实际、盲目炫耀,大松树的沉稳老练,不与争强,风伯伯的循循善诱都非常生动真实,使学生读后能对文中人物有清晰的印象,从而对寓意有自己的理解。
此外,故事运用对话来推进情节的发展,更让学生感到真切自然,乐于接受,使学生在朗读对话中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小松树和大松树各自生长的位置。
山上山下的地理位置不同,为下面的故事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写了小松树因为自己长得高,看得远,就向大松树夸耀自己,大松树没有回答。
第三自然段写了风伯伯的循循善诱和亲切教诲,第四自然段,小松树低下头惭愧的样子,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与开头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小松树的转变,富有教育意义。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精彩教学设计吧《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张逸帆)《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音乐瞬间发表于)《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朱爱华)《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之三(佚名)《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之一(佚名)《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之二(作者:陆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
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
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
要求:(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三、作业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1.1 故事介绍老师讲述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对好兄弟,小时候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
但是,由于小松树的成长速度比大松树慢,大松树经常嘲笑小松树。
可是,小松树并没有放弃,它每天都在努力地生长,最终在几年后,小松树比大松树还要高大,而大松树则仍旧停留在原地。
1.2 目标让学生明白,即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长得更高更强大。
二、教学过程2.1 学习材料•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白板、彩色粉笔、橡皮擦2.2 内容1.背景介绍老师通过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人物,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故事的大体框架。
2.绘画展示老师通过绘画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3.内容解读老师通过引导和解释,让学生理解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帮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
4.情感渗透老师通过讲述故事的情感细节和主旨,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思考,让学生意识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2.3 教学方法1.故事讲述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绘画展示法通过图片、幻灯片、黑板白板等绘画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增加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度。
3.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4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情节和人物;2.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3.让学生懂得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4.增强学生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三、教学成果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达到以下预期的教学效果: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并且掌握故事的大体框架;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3.学生能够认识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懂得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4.学生能够在情感上积极与故事产生共鸣,并且理解故事的主旨和意义。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大松树
听课文朗读,并说一说小松树和大松 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认一认 读一读
kē cán kuì 一棵 惭愧
dī wèi mō 低下头 喂 摸
写一写
tuō huí yé duō 托回爷多
bó sōng ne hái tuō 伯松呢 孩托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
小松树是怎样看自己的呢? 喂,朋友,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
三画是( 四. 作业
。
)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话。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风伯伯的话的意思。
教法设计: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贴图片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地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
学法设计:小组合作朗读、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