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考试综合素质章节知识点第五章 教师的基本能力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中小学及幼儿《综合素质》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即将开始,小伙伴们要努力复习哦。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中小学及幼儿《综合素质》各章节的重要考点、难易程度及出题方向,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小学【第一章职业理念】重要程度:占总比13%重要考点: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等,掌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或选择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等。
出题方向:客观题、材料分析题【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程度:占总比13%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教育行为,能够依法从教,分析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出题方向:客观题、材料分析题【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要程度:占总比13%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掌握。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教育教学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
出题方向:客观题、材料分析题【第四章文化素养】重要程度:占总比13%重要考点:主要考查考生文化素养方面的能力。
要求考生熟悉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定的科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出题方向:客观题【第五章基本能力】重要程度:占总比48%重要考点:主要考查作为教师的基本能力。
要求具有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考生需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简单操作。
出题方向:单选、写作题幼儿【第一章职业理念】重要程度:占总比13%重要考点:主要探讨素质教育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育人为本”儿童观及儿童观的应用。
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以及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相关知识点。
出题方向:客观题、材料分析题【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体系结构、构成要素等,对重要法律条文和教育法规进行理解和掌握。
了解幼儿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利以及幼儿的法律体系。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精编课件).ppt
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
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
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比
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
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
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
精品课件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 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 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 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 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 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值多些钱的 木料。
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
值。
精品课件
真题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 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 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 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 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
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
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
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
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
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
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
市的巨大能量。
A.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 B.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 C.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D.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
精品课件
真题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 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 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 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 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 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 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 指的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完整资料).doc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
本篇笔记旨在帮助准备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复和掌握《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该章节的关键内容:
1. 教师的道德素养:
-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沟通和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教师的教育理念:
-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 教师要发展和运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3.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 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 教师应掌握教学技能,善于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 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的研究秩序。
4. 教师的综合素质:
-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班级活动。
-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这些是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一章的重点内容。
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上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以上为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字数:218)。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第二节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又称为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通常包括:文献检索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能力等。
这些应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的重任,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选择与加工、处理能力,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所谓工具书,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或工作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倘若一定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可简略地这样说: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某些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图书,即可称之为工具书。
(一)工具书的种类工具书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分为字典、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谱、政书、类书和百科全书等类,字典和辞典有时并为一类。
总的说,它是解释字、词的声音、意义、用法和形体构造,间或叙及源流的工具书。
我国古代没有字典、辞典之名,那时把解释字、词的书叫字书,旧的四部分类法中附属于“经部•小学类”。
自清初《康熙字典》,始有字典之专称;辞典或词典则更是后起的名词。
所以说,字典和辞典可包括古代的《说文解字》、《尔雅》和《广韵》之属;也包括近代的《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和《新华字典》之类;还包括《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中国地名大辞典》等专科性辞典。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
它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和收藏情况的工具书。
其范围不仅包括《四库全书总目》和《全国总书目》这种综合性书目,也包括《中国地方志综录》、《历代人物年谱集目》、《司马迁著作及其研究资料目录》、《红楼梦书录》等专题性书目。
索引又称通检或引得,它是将书报中的内容编为条目,按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专供人们检索的工具。
概括而言,有书籍索引,如《尚书通检》、《十三经索引》、《廿五史人名索引》;报刊索引,如《全国报刊索引》、《文学论文索引》。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知识点复习
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第一节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考生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及写作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并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
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名师视频讲解本节考点出题】高频考点提要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ord、ExCe1、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2.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高频考点速记一、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一)信息素养我国信息素养研究者对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1)对信息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2)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3)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这里认为,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对信息有效地检索分析和使用”。
(二)中学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素养1.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2.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3.对经过分析处理后的信息加以运用的能力。
二、信息检索能力(一)信息检索能力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信息检索与文献密切相关,又叫文献检索。
文献类型:信息检索能力包括:(1)传统信息检索的能力(工具书检索能力);(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的能力(网络检索能力)。
(二)工具书检索信息能力1.工具书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
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用的文献。
2.工具书的种类(1)百科全书:《中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等;(2)年鉴:《中国教育年鉴》《教育统计年答》等;(3)手册:《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学英语教师手册》等;(4)字典、词典(辞典):《教育大辞典》《中学化学教师实用辞典》等;(5)名录:《期刊名录》《中国图书馆名录》等;(6)图录: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科技图谱等;(7)表谱:《中国文化史年表》《中外历史年表》《达尔文年谱》《孙中山年谱》等;(8)其他类书、政书。
惠州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写作能力
第四节写作能力(一)写作的基础知识1.写作的概念写作是指人类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过程。
2.写作的过程分段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
大致可分为采集一构思一表述三个阶段。
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
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
(二)写作手法1.写作手法的介绍写作手法就是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增强表现力,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手段。
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2.常用写作手法介绍(1)叙事角度①第一人称叙事法文章的内容通过“我”传达给读者,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
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②第二人称叙事法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为了直接表达情感,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第三人称叙事法用第二人称叙事使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第三人称叙事不如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
(2)叙事顺序①顺叙法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与事件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致,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时,应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防止出现罗列现象和平铺直叙。
②倒叙法主要指除了将个别部分提前,其他仍以顺叙记录,而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串讲之教师基本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串讲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考点归纳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所谓"重要概念",是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浏览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题的前提。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修辞方法来理解词语。
(4)代词理解的"就近原则"。
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人手。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人手。
(4)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人手。
三、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材料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
并能按照命题要求进行分类集中、重新整合、粗略概括。
(1)筛选信息的途径第一,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筛选信息;第二,从重要的句子中筛选信息;第三,从运用的材料中筛选信息。
(2)整合信息的方法在答题中,首先,要把文中相关的材料、语句提取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即进行整合。
其次,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表达的内容应围绕题目中提示的"陈述的内容"。
最后,在整合信息时,要注意加工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结构。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第五章知识点大总结必过版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第五章知识点大总结必过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小学教师资格知识点大总结---------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一、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1、工具书种类:字典、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谱、政书、类书和百科全书2、工具书检索的一般程序:①确定检索范围②选择合适工具书③检索④摘录与复制⑤整理资料二、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1、图书检索:2、中国期刊网3、网页搜索三、信息处理1、信息的筛选与分类(1)筛选:鉴别真伪、鉴定价值;(2)分析: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系统分析(3)提炼:信息内容上、信息载体上(4)综合:阶段性综合、专题性综合、地域性综合、追踪性综合2、信息传递(1)口头传递(2)书面传递(3)电信传递3、信息存储要求:信息要有价值、要方便利用、要现代化四、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1、测验种类:(1)常模参照测验:参照被试群体的实际水平解释分数的测验;(2)目标参照测验:参照被测达到目标的程度来解释的测验。
2、测量的三要素(1)参照点(2)统一的单位(3)测量工具3、数据处理:难度:试卷的难以程度区分度:试卷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信度:衡量测验分数一致性或可靠性的指标;效度:测验有效性或准确性的指标。
五、课件制作(p242)多媒体课件教学功能:1、图文声像并茂,优化学习环境2、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3、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4、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技术性原则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一、逻辑基础知识1、概念:反应事物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2、内涵:反应事物的特性和本质;3、外延:概念的适用范围;结论: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越少;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多。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集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归纳《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二、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讲义
再说如画,风景如画,或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如画又有什么好呢?此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从生 活中来的,但它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 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那本说风景如画,就是说这里的风景像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比 起普通的风景来具有典型性,那自然是好的。如苏状的《念奴娇》:“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写的景物极雄伟壮观,能表现出长江的壮阔景象, 并反映作者的阿大胸襟,具有典型性,所以说如画是好的。
语境分析法(联系上下文、联想文段背景、把握标点提示) 修辞提示法 层次划分法:一是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要抓句子主干,即主谓宾。二是从句子与 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入手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三、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新编】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第二节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又称为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通常包括:文献检索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能力等。
这些应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的重任,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选择与加工、处理能力,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所谓工具书,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或工作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倘若一定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可简略地这样说: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某些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图书,即可称之为工具书。
(一)工具书的种类工具书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分为字典、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谱、政书、类书和百科全书等类,字典和辞典有时并为一类。
总的说,它是解释字、词的声音、意义、用法和形体构造,间或叙及源流的工具书。
我国古代没有字典、辞典之名,那时把解释字、词的书叫字书,旧的四部分类法中附属于“经部•小学类”。
自清初《康熙字典》,始有字典之专称;辞典或词典则更是后起的名词。
所以说,字典和辞典可包括古代的《说文解字》、《尔雅》和《广韵》之属;也包括近代的《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和《新华字典》之类;还包括《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中国地名大辞典》等专科性辞典。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
它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和收藏情况的工具书。
其范围不仅包括《四库全书总目》和《全国总书目》这种综合性书目,也包括《中国地方志综录》、《历代人物年谱集目》、《司马迁著作及其研究资料目录》、《红楼梦书录》等专题性书目。
索引又称通检或引得,它是将书报中的内容编为条目,按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专供人们检索的工具。
【新编】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思维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思维能力第二节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
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一、逻辑基础知识(一)概念1.概念的基本特征所谓概念就是反映事物(对象)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概念的内涵。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概念的外延。
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统称概念的适用范围。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
即概念的外延由它的内涵决定,例如“等边三角形”的内涵是由三条等长的直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性质:它的外延是所有那些并且仅仅那些具有这些性质的类。
而“等角三角形”的内涵是指由三条相互相交而形成等角的直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性质。
而“等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概念可以具有不同的内涵而外延相同,而具有不同外延的概念却不可能有同样的内涵。
当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加了,如“人”、“活着的人”、“活着的四十岁以上的人”,每个概念的内涵都比前面的概念的内涵增加,但是可以发现这些概念的外延情况却相反,“活着的人”的外延要比“人”的外延少。
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少;反之,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2.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概念外延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有五种即全同、全异、真包含、真包含于以及交叉关系。
(1)全同关系全同关系亦称为同一关系。
对于任意两个概念A、B.如果它们的外延完全相同(即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那么,概念A与概念B之间就具有全同关系。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重点+模板
《综合素质》小学重点题型题量每题分值总分合计选择题29 258 分150 分材料分析题314 42 分作文150 50 分题型卷面中位置选择题(共29 题每题2 分)第 1—29 题材料分析题(共3 题每题14 分)第 30—32 题作文(共1 题每题50 分)第 33 题【注意事项】题型考点题量选择题第一章:职业理念 4 道(8 分)必背第二章:法律法规8 道(16 分)必背第三章:职业道德规范 4 道(8 分)必背第四章:文化素养9 道(18 分)第五章:基本能力 4 道(8 分)材料分析题第一章:职业理念 1 道(14 分)必背第三章:职业道德规范 1 道(14 分)必背文章阅读理解 1 道(14 分)写作作文 1 道(50 分)必背第一章 职业理念【注: 下面三观需要一字不差全部必须背完,考点: 材料分析题一道(第 30 题),选择题 4 道。
】1.教育观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学生观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能力克服问题不断发展。
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③“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在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行为和认识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3.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 教学行为的转变: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尊重和赞赏。
②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②在对待教学上:帮助和引导。
③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③在对待自我上:反思和终身学习发展。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第五章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句子的特定含意 1.概括意义 :具有概括意义的句子,其含意是对某些 文段或者全文的意义的概括。(常见于文章的:中心 句、归结句)
2.哲理意义:文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意。 (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5.1 阅读理解能力
(四)句子的深层含意 1.比喻意义:运用比喻修辞格产生的句子临时含义 2.象征意义:象征的本体意义 3.附加意义:双关手法,表面一个意思,暗中隐藏一个 意思(真实意图)
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主要针对的是理解重要 词语含义的题目。
注:词句类型题目中,划分层次抓“主、谓、宾”
5.1 阅读理解能力
三、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一)什么是筛选并整合信息 ➢ 筛选:根据一定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信息提
取出来。 ➢ 整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而有分
小学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
第五章 基本能力
【考点识别】
1.阅读理解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3.信息处理能力 4.写作能力
【考核重点】
考查分值占比:40%; 考查题型:阅读理解、逻辑思维、 信息处理与写作能力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5.1 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 ✓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或句子的含义 ✓ 筛选并整合图标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
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 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 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5.1 阅读理解能力
(二)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析不同义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隐含意义 3.结合文体特点,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 4.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5.理解代词的含义
综合素质-小学-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PPT(文库)
综合素质(小学)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2019-03-24第五章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试卷分析模块比例题型职业理念15%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育法律法规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5%文化素养12%基本能力48%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合计100%单项选择约39%;非选择约61%阅读理解13分逻辑思维4分信息处理4分写作50分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一)重要概念界定•1、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2、在文中临时被赋予特殊含义或其他深层含义的概念;•3、反映具体语境的概念•(二)技巧点拨•1、直接提炼要点•2、联系文段背景•3、结合上下文语境•4、分析指代意图•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
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
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
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
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
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重要句子界定•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1)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2)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语句;(3)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4)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二)句子理解技巧• 1.作答流程• 2.答题技巧•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实质:一是将使用修辞手法形象化了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表述1.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写作能力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等能力。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尤其是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是把握文章旨意的前提。
(一)考点剖析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与文段的整体内容或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
对于这些重要概念的理解是理解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
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与写作对象或文段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2)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的概念:(3)反映具体语境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1)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2)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语句:(3)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4)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实质:一是将使用修辞手法形象化了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二)技巧点拨这里所说的语境不是单指平时我们所说的较为抽象的语言环境,而是包括文段内容的论述背景、词句所在的上下文等较为具体的语境。
从语境角度去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主要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联想文段背景、把握标点提示。
1.语境分析法(1)联系上下文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
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
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时必须通过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2)联想文段背景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因此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也就是所谓的“由事及义的联想”。
“事”是与词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3)把握标点提示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能够指引我们在文段中找到词语或句子的准确含义。
冒号、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其后的内容是解释说明的内容。
因此,若在所考查的词句后面出现了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要加以重视。
2.修辞提示法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词语或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
这时在理解词句含义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对解题助益良多。
词句理解六辞格,喻象反双借与对。
比喻关键找本体,象征则要看对象。
如果理解反语意,褒贬互换要记牢。
双关你要想一想,到底它双的是啥?借代种类有很多。
抽象意义最常考。
对比要比比变化,还可已知推未知。
喻象反双借与对,即比喻、象征、反语、双关、借代与对比。
对词语、句子比喻义的理解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理解词句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句的象征对象。
理解词句的双关义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借代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以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特征代本体(如“旌旗十万斩阎罗”中借“旌旗”代军队),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等,其中具体代抽象考查得最多,因此在做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对可表示抽象意义的概念,可首先从借代义的角度来考虑。
运用了对比辞格的,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对比的结果,看对比双方前后有无发生变化;一个是根据一方的特征推断另一方的特征。
3.层次划分法从句子结构人手分析,主要针对的是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题目。
所谓从句子结构人手分析也就是常说的划分句子层次。
一般而言,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划分句子层次只要抓主干(主谓宾)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不需要仔细划分句子层次,只需理清各分句间的关系,就可以迅速得出答案。
二、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一)什么是筛选并整合信息信息,这是当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
从考试来说,信息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
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
并加以处理。
这“整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信息筛选与整合”是指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者要求的语言。
这类试题的考查点主要有:1.能准确的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2.能整体把握材料(包括图表、视频),能准确提炼材料中所有的信息,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3.能根据所给出的材料要求,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能透过材料的字面意思,准确的表述言外之意的隐含信息。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的。
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因此,在阅读中要十分重视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
2.重要的旬子中获取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
不过,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写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
这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
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
自然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三)关于整合信息提取信息是为了整合信息。
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方可对阅读材料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
(四)技巧分析“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技巧如下:1.打枝削叶,巧提主干材料中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等组成的,我们筛选、整合时,只需将这些句子摘录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删除即可。
2.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在迅速浏览材料时,可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如举例、描写等,实际上,这些内容都不是实在的,而是“虚”或“伪”的,只是为了让大家便于理解关键信息。
我们要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去伪存真,然后再将“真意”概括表述出来。
3.合并同类,列举异义通过快速浏览,找到语段中符合题干要求的若干信息后,看看相关信息、相同信息、不同信息各是什么,都是从哪几个方面传达的,然后将相同信息进行大合并,相关信息进行小合并。
不同信息并列到一起。
4.敲骨吸髓,挖掘隐含信息有些信息,可在材料中直接摘录获取,有些信息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才能挖掘出隐藏在字面或图表中的隐含信息,如字面下的言外之意、图表中揭示的某些规律或深层含义等。
我们要推敲语段中的每个信息,找到它们的精髓所在,探明它们各自的意象,提炼出它们的要义。
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表述出来。
(五)筛选、整合信息应注意的问题1.提取信息要准确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
2.要准确理解文章语言这是从筛选的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信息靠语言文字符号传递。
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会有准确的筛选和整合。
因此,要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阐释基本概念、介绍事物属性的语句。
准确理解表述作者见解、观点或传递新知识的语句。
三、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结构是就文章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
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统领(总领)、收束(总结)、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呼应)、等等,就是文章结构的内容。
分析文章结构,便于透彻理解文章。
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
通常有一个从发散到集合,从模糊到清晰。
从杂乱到有序的过程。
最后落实到文章里,读者能看到、感受到的,常常体现为一种线索和写作顺序。
思路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而客观事物之问的关系不外乎三种: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
因此,写记叙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因为事情发生总有先有后;写游记常以游踪(空间方位)为线索,因为游览总是从甲地再到乙地。
思路又是作者头脑反应的产物,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总是多侧面的。
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因此形成的思路也就不同。
把握作者思路,便于快速整体把握文章。
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关系密切:结构是外显的思路,思路是内化的结构。
思路是谋篇,结构是布局;思路是内隐的,结构是外显的。
(二)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类型从文章的结构来看,有如下6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证关系。
从思路上看,都有如下三种类型:时间型、空间型、逻辑型。
时间型的主要反映时间顺序,如先后、早晚等;空间型的主要反映空间顺序,如上下、内外等;逻辑型的主要反映逻辑顺序,如正反、主次、类比、归纳、证明、阐释、叙议等。
思路与结构的分析是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时间型的思路常对应承接关系的结构;正反、主次、类比型的思路常对应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的结构;归纳型、证明型和阐释型的思路常对应因果关系和解证关系的结构。
但是从整体上看,3种类型的思路同6种关系的结构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
(三)技巧分析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①看文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