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编复习重点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编复习重点资料

第一章概论 (3)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 (3)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3)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 (4)第四节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 (4)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5)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 (5)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23 (6)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6)四、大气污染物排放准则 (6)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6)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7)第一节:燃料的性质 (7)一、煤 (7)二、石油 (7)三、天然气 (7)四、非常规燃料 (7)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 (7)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9)第四节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 (9)第三章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9)第一节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9)第二节大气的热力过程 (10)第三节大气的运动和风 (12)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13)第一节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13)第二节高斯扩散模式 (13)第三节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14)一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14)二扩散参数的确定 (14)第四节特殊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15)一封闭型扩散模式 (15)二烟熏型扩散模式 (15)第五节城市山区的扩散模式 (15)第六节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模式 (15)第七节烟囱高度的设计P117~P120 (15)一烟囱高度的计算 (15)二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5)第八节厂址的选择 (15)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16)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16)一颗粒粒径 (16)二粒径分布 (16)三平均粒径 (17)四粒径分布函数 (17)第二节:粉尘的物理性质 (17)第三节:净化装置的性能 (18)一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 (19)二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19)第四节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19)第六章除尘装置 (19)第一节机械除尘器 (19)第二节电除尘器 (21)一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1)二电晕放电 (22)三粒子荷电 (22)四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22)五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23)六电除尘器的结构 (23)第三节袋式除尘 (23)第四节湿式除尘器 (24)一概述 (24)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25)第一节吸收净化气态污染物 (25)第二节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26)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28)第一节:硫循环及硫排放 (28)第二节:燃烧前燃料脱硫 (28)第三节:流化床燃烧脱硫 (28)第五节: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 (28)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29)第十三章净化系统的设计 (30)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是指环绕地球全部空气的总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精编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精编版

第一章 概论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按范围来分:(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3、大气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液混合粒子。

分类: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 10(<10μm );降尘(>10μm ) TSP (<100μm 的颗粒)➢ 气态状污染物:1234为一次污染物,56为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毒性更强。

(1)CO 、CO 2:主要来源:燃料燃烧和机动车车排气。

危害:①CO 与血红蛋白结合危害人体;②CO 2排量多会使空气中O 2量降低,其浓度的增加,能产生“温室效应”。

(2)NOx 、NO 、NO 2 :来源:①由燃料燃烧产生的NOx 约占83%;②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危害:①对动植物体有强的腐蚀性;②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3)硫氧化物:来源:①化石燃料燃烧;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民用燃烧炉灶。

危害:①产生酸雨;②产生硫酸烟雾;③腐蚀生物的机体。

(4)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是光化学氧化剂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温室效应的贡献者之一。

来源:①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气;②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生产。

(5)硫酸烟雾:大气中的SO 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其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 2气体大的多.(6)光化学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碳氢化合物HC (又称烃)和氧化剂(主要成分有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酮类和醛类等)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
例2 采用干式( )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化物。 A. 干法喷钙法。 B. 循环流化床法。 C. 电子束辐射法。 D. 喷雾干燥法。

判断题 20题 1分一题
例1: 海陆风是海风和陆风的总称,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山谷风是山 风和谷风的总称,它发生在山区;它们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 ()
并联处理时总除尘效率为:
(0.775Q+1.64Q)/3Q=0.805=80.5%
(2)第一级的除尘效率为:(0.5×0.76+0.5×0.88)×2Q/2Q=82%
第二级的除尘效率为(0.5×0.7+0.5×0.85)×2Q/2Q=77.5%
串联时的总效率为:1-(1-0.82)×(1-0.775)=95.6%
1. 密度(真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 2. 比表明积(考试不作要求)、润湿性(亲水性、憎水性) 3. 比电阻 4. 粉尘的粘附性、安息角与爆炸性 概念

净化装置的性能
1. 三大指标(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压力损失)与漏气率 的计算(三大指标)。 2. 总效率计算(二种不同的含义,计算公式)。 3. 通过率计算(通过率与除尘效率的关系) 4. 分级除尘效率(基本含义与计算方法)和多级去除的公式
除尘器选择与发展(选择除尘器的四大因素,总的原则,根据粉尘物理性质、
烟气性质、环境空间条件、经济因素和除尘器性能选择除尘器。)

第七章 知识点
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
1. 平衡溶解度(基本概念)。 2. 亨利定律推导(文字叙述、适应范围)。 3. 化学吸收过程中的气液平衡(基本概念、相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化学吸收过程的三种情况)

吸附过程
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基本概念、二者的区别与比较)。

大气 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大气 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概论:1、大气: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物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大气污染按范围来分:(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气溶胶状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和气态状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TSP和SO2,酸雨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化学特征硫酸型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

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

VOC:主要来自机动车和燃料燃烧排气以及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厂生产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分为点源,面源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和其他微量气体如CH4、N2O、臭氧、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及答案(第一版)选择、判断、简答题出题范围▲1.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有哪些措施?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严格环境管理。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1)实施清洁生产;(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3)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对SO 2实施总量控制。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1)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2)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控制污染的产业政策;6、绿化造林;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2. 引起全球变暖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哪些?P520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昂、气溶胶▲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P25答:⑴PM 10、SO 2、NO 2、CO 、O 3⑵ 当第K 种污染物浓度为1,,+≤≤j k k j k ρρρ时,其分指数为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 <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4. 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 (颗粒物)和SO 2。

少数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有什么规律性:(1)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2) 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3)北方的大气污染比南方严重;(4)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5)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

▲5. 几种逆温类型,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逆温类型有五种: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及锋面逆温。

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是:辐射逆温。

▲6. 能够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P535奇氢家族HO X (H 、OH 、HO 2)奇氮家族NO X (NO 、N O 2)奇卤家族XO X (Cl 、ClO 、Br 、BrO ),其来源 氯氟烃CFCs 、含溴氟烷▲7. 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书上几个图,爬升型:上部不稳定,下部稳定)P80 波浪型(不稳)锥型(中性or弱稳)扇型(逆温)爬升型(下稳,上不稳)漫烟型(上逆、下不稳)▲8.烟囱高度设计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答:①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②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③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④P值法▲9. 煤中哪一种硫是不参加燃烧过程的?硫酸盐硫▲10. 颗粒(粉尘)自由沉降速度与什么成反比?P175 公式黏度▲11. 在几种除尘装置中,哪一种除尘装置耗能最少?▲12. 旋风除尘器的卸灰装置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也是影响除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 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3.热力型氮氧化物:当燃烧室温度较高的空气中的部分氮也会被氧化成NO。

4.不完全燃烧损失:包括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

5.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的一层称为中间层。

6.气温:气象上讲的地面气温一般是旨距地面1.5m高处的百叶箱中观湘的空气温度。

7. 绝热直减率:于空气(包括未饱和的温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8 .地球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运动着的大气偏离气压梯度方向的力。

9.马丁直径:也称定向面积等分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面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

10.斯杜克斯直径: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的直径。

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P P=1g/cm3)的圆球的直径。

12.圆球度: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的表面积与颗粒表面积之比。

13.真密度:粉尘体积不包括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体积,而是粉尘自身所占的真实体积,则以此真实体积求得的密度。

14.堆积密度:呈堆积状态存在的粉尘(即粉体),它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体积,以此堆积体积求得的密度。

15.粉尘的比表面积:单位体积(或质量)粉尘所具有的表面积。

16.粉尘的润湿性: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和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

17.电场荷电: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粒子碰撞而使粒子荷电。

18.扩散荷电:由离子的扩散现象而导致的粒子荷电过程。

19.惯性碰撞参数:停止距离与液滴直径D C的比值。

20 吸附剂: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质,附着吸附质的物质为吸附剂。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大气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3.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4.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5.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6.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7.理论空气量:指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8.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

9.空燃比:定义为单位质量燃料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10.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11.筛分直径: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筛孔的宽度。

12.斯托克斯直径: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的直径。

13.空气动力学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圆球的直径。

14.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粉尘的安息角,也称动安息角或堆积角。

15.滑动角:指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尘,随平板做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发生滑动时的平板倾斜角,也称静安息角。

16.分割直径:与分级效率为50%相对应的粒径称为除尘器的分割直径。

17.气布比:定义为烟气实际体积流量与滤布面积之比。

18.钙硫比:脱硫剂所含钙与煤中硫之摩尔比,是表示脱硫剂用量的一个指标。

19.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在常温下蒸发速率大,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20.催化剂有效系数:亦称内表面利用率,即在等温时,催化剂床层内的实际反应速度与按外表面的反应物浓度c As和催化剂内表面积S i计算得到的理论反应速度之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

2、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P3(名词解释/选择)3、按照大气污染范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P3(填空)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P3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P4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3、对于气体污染物,有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P54、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

P75、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

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源。

P76、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7、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氮氧化物。

8、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主要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2、大气污染物的影响: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②对植物的伤害③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④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P19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必须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复习主要内容
第一章
1、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
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
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2、大气污染的分类(范围)
(1) 局部污染:如工厂或单位烟囱排气引起的污染;
(2) 地区污染:如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大气受到污染;
(3) 广域污染:指跨行政区划的广大地域的大气污染;
(4) 全球污染:指跨越国界,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物分类及来源
4、大气污染的影响 几个大的方面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类 按照用途和使用范围
6、五类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7、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
进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的过量排放;
温室气体的种类;如何减少温室效应?
8、臭氧层的作用:能够吸收掉大部分的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
护作用。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臭氧层遭到破坏的结果:
9、酸雨的定义
酸雨的形成方式
酸雨的危害

第二章
1、燃料的分类
2、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影响燃料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1) 燃烧过程提供的空气量;
(2) 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炉膛温度;
(3) 燃料与氧气在炉膛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4)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况。
4、相关概念: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理论烟气体积、干烟气体
积、实际烟气体积
5、相关计算: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体积、实际烟气体积、污染物浓度

第三章
1、大气圈分层
2、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能见度、天气状况。
3、大气温度与高度得垂直变化有关,在干燥空气条件下,每升高100m,气温升
高约1℃。
4、判定大气稳定度
2

5、逆温
6、理解海陆风、山谷风及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及危害。

第四章
1、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因素;
2、高斯扩散模式计算污染物浓度 扩散参数和有效源高
3、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4、烟囱高度设计:烟囱高度计算方法;设计中注意问题
5、厂址选择注意事项

第五章
1、两种直径: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2、粉尘八大物理性质
粉尘的密度:真密度与堆密度;安息角与流动性;比表面积大小与物理、化
学活性;润湿性;比电阻;粘附性;爆炸性
亲水性粉尘选湿式除尘器,疏水性粉尘选择其他方式的除尘器。
可燃物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3、相关概念与计算:处理效率、通过率、分级效率、

第六章
1、常用除尘器分类
2、各类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影响因素、提高处理效率的途径、适用范

3、相关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