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师版语文第十二册《访兰》word教案
西师大版语文六下《访兰》导学案
阅读质疑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2)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1.读我与父亲的对话;
2.小组讨论后交流: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3.重点讨论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老师相机点拨。
深化认识
1.结合课文,思考“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然后集体交流;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3.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这句话的理解。
深化认识
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课堂练习
查漏补缺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升华总结课外延伸
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老师相机点拨提升。
教学板书
设计
19.访兰
赏——访
衬托——象征
清爽、淳朴、有灵性
教学反思
在学生总结的时候,让学生来作课文的板书,对学生的帮助和锻炼特别大。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访兰∣西师大版
《访兰》教学设计《访兰》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开篇写父亲爱兰、养兰,但当乡亲邻人去观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得意反而“愠怒”,这使“我”不理解。
以后和父亲一起访兰,通过和父亲讨论野生、家养的兰花品质,“我”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本文的描写对象是兰草,但作者并没有花大量笔墨来描绘兰草的外形,而是重点写了野生兰草的生存环境和父子间的对话,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兰草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更重要的是本质的美、内在的美。
【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重点理解中心句“它不为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并由此想象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中心句“它不为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并由此想象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搜集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兰花图片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因为它的高雅,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师出示关于兰花的一首诗,生自读感悟。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访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对兰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感受兰花的美丽和品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高尚的情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访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结构。
2.3 课文解读: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兰花的描写和赞美,理解作者对兰花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兰花产生兴趣,激发学习课文的欲望。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部分。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4.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访兰》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图片资料:收集有关兰花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增强学生对兰花的直观感受。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个段落,深入讨论并分析该段落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6.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6.3 创作展示:邀请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兰花的想象和理解。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访兰》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涵。
3.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课文《访兰》、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讨论画中的景物。
通过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访兰”,并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Step 2 练习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矫正,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多次的朗读练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Step 3 学习重点词汇和词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并完成相关练习。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组。
Step 4 阅读理解练习将课文分段展示,通过问答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情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兰开着门的房子里什么都没有?”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Step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课文中的提示,写一篇关于访兰的文章。
要求文章要连贯、有逻辑,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
Step 7 课堂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Step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访兰》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访兰》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访兰》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下册)19《访兰》教学设计教师:于冬跃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感受作者借物喻人的方法,明白做人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做人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同学们,你知道花中四君子值得是什么吗?(梅兰竹菊)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几幅兰草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图片)画面上的兰草给你怎样的感受?2、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方式赞美者兰草,让我们来浏览一下。
(出示诗句)诗句中的兰草又给你怎样的感受?3、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一、引入质疑1、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学文要有收获,你想从文章中了解到些什么?(作者眼中的兰花与其他的兰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要去访兰?明明是观赏,作者为什么说“访兰”?)二、初读感知1、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读顺句。
2、检查预习。
(相信仔细读书的你们一定能读准这几个生字词。
)指名读,齐读。
3、文章写作者与父亲访兰,那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几种类型的兰花呢?(家兰、野兰)三、细读感悟1、默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勾出描写家兰和野兰的句子。
2、交流。
(1)谁先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描写家兰的句子。
A、(12段)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叶嫩花繁)B、(13段)样子似乎更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甜、媚、俗)C、(7段)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直接进行比较,写家兰美、好看;野兰清爽)D、(1段)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访兰美丽的风景和访兰人的生活特点;2.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细节;2. 学习通过观察和描写,表达对自然风景的喜爱。
教学难点:1. 学习通过文本中的描写,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2.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行为,理解访兰人的生活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本《访兰》;2. 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西南地区的兰州市,并引导学生回忆兰州市的特点。
2. 引出新课《访兰》,询问学生对“访兰”一词的理解。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访兰》,并回答以下问题:a.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 “黄土高原上的兰州”是什么意思?c. 访兰人为什么对兰州感到自豪?d. 通过描写访兰人的生活细节,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Step 3:词语理解(10分钟)1. 教师解释生词和词组,并引导学生理解:a. “滔滔”:形容山间的水流声;b. “脱缰野马”:比喻势不可当的力量;c. “密密麻麻”:形容非常密集;d. “杂乱无序”:指事物无条理、没有秩序。
2. 学生跟读并理解生词和词组的意思。
Step 4:品味语言(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描写,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a. 访兰人对着远山,闲看着远山渺渺的火红。
b. 这些树和花不懂人话,也不招摇,默默地扎根在了这里。
c. 访兰人有的耕田,有的养羊,有的炒菜,也有的拉牛车。
2.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描写有哪些美丽的意象,体会访兰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Step 5: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感受,自由写一段对自然风景的描写。
2.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文章中的原意。
•能够熟练运用读懂这篇文章中的汉字和词语。
2.能力•熟练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语文文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能够和同学合作进行本篇文章中的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3.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用意,学习诗意的表达方式。
•多人互动,合作进步。
2.难点•了解兰儿姑娘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理解文意的高端词汇。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1.知识传授•课堂语文短期训练-汉语老师光盘。
•《访兰》历史故事的讲述(包括文化背景)。
2.思维启发•运用泛读式的思维启示,提高读懂汉字和词语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访兰》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含义,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观看视频/讲解•观看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相关视频并听取老师讲解,加深对访兰一文的理解和解读。
•调研古代文化、人文思想和诗歌艺术,对兰儿姑娘的文化背景进行剖析。
4.合作学习•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访兰》这篇语文文章中的内容分工,一起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相互提供帮助,不断进步,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5.练字练习•练习访兰一文中字的写法,熟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提高人的错误率。
四、教学工具与材料•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学生作业本。
•活页笔记或说故事卡片。
五、教学评价•课后布置在家演练访兰文章,关键是熟记住文章的一切内容。
六、教学反思•对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和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提醒;强调注重学生思维启发与互动式合作学习。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访兰》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丁玲及其作品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及其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兰花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勇于追求真理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向学生介绍课文《访兰》的作者丁玲,以及作品创作背景。
简述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2 课文解读: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兰花的赞美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兰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兰花的美丽和品质。
引出课文《访兰》,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3.2 课堂讲解与讨论: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兰花的认识和感受。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访兰》的读后感。
通过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丁玲的其他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5.2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友情、追求真理等主题。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6.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展示兰花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年西师版语文第十二册《访兰》word教案
19访兰教材分析:课文写了父亲养兰、赏兰,“我”随父亲访山中之兰的一段亲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
文章或写景,或抒情,或问答,丝丝入扣,娓娓叙来。
作者把“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的空谷之兰的底蕴和神采,和盘托出。
这些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原因在于“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作者借父亲之口,赞美了兰花的不俗,直透人生的真谛,切入生活的本质,让人读来可思,思之有悟。
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行文如风行水上,极为自然。
全文以“访兰”为线索,结构谨严,层次清晰。
以“我”和父亲访兰过程中的对话为重点,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揭示了父亲约“我”赏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尤其通过“家兰”和“野兰”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文中写野兰的生存环境,尤见功力,只觉扑朔迷离,别有洞天,风光旖旎,极为感人,为下文议论铺了有力的基础。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家兰”的“甜、媚、俗”与“野兰”的“清爽、纯朴,有灵性”比较,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1. 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破题设疑( 10’)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生交流兰花资料。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访兰》语文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访兰》语文教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访兰》语文教案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精品-关于六年级语文《访兰》教案范文
关于六年级语文《访兰》教案范文小学六年级语文《访兰》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出示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它幽静韵高,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生交流搜集到的写兰的诗句。
如: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板书课题:访兰)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师作补充) 贾平凹(wā),原名贾李平、贾平娃,陕西省丹凤县人,中国当代作家,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
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兵娃》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太阳路》等。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_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_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教案网权威发布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更多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教学目标: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教学重点: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
(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我”是如何访兰的?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认识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
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可以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
)(PPT 出示内容小结。
)学生质疑:父亲为什么愠怒?父亲为什么不再培栽野生野长的兰草?⑵抽生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大概内容:访兰所见美好景物。
《访兰》教学设计
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访兰》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访兰》是贾平凹先生的作品,课文通过生长在深山空谷中的野蓝和家兰的对比,突出了野兰高雅不俗,淡泊坦荡的品性,揭示了做人当如兰的人生哲理。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体现抓住重点、辐射全文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学习目标1、自学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园圃”“愠怒””轰轰隆隆”“山野水畔”“空谷僻野”等词语。
3、通过对比,了解家兰和野兰的不同特点.4、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野兰高雅不俗,淡泊坦荡的品性,理解做人当如兰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比,了解家兰和野兰的不同特点;难点是通过品味重点句子,感悟野兰的品性,得到人生的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师生共同搜集作者资料、兰花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初识兰花1、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又到了百花盛开的时候。
说到花儿,就不得不提一提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尤其是那兰花,高雅绰约,姿态优美,给人清新不俗的感觉。
2、交流课前搜集的上节课,我们搜集了描写兰花的诗句,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指名说)出示:咏兰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从容。
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
3、通过诵读,你了解了兰花的哪些特点?教学理念古诗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兴趣,赋予兰花诗一样的美丽,使课堂弥漫起浓浓诗意。
使课堂形成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悠悠基调。
二、细读课文,再识兰花1、花虽生在深山空谷之中,但它的清香早已飘过悠悠岁月。
直到今天,我们对兰的喜爱仍是千古如一。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2、“碧草生在幽谷中,天赐神香自悠远。
”文中有一段话,再现了诗中描写的意境。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3、勾画兰生长环境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018-2019年度新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9访兰 教案教学设计
19.访兰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重点理解中心句“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并由此想象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整体阅读,体味文本所表达的人生启迪。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出示兰花图片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因为它的高雅,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师出示关于兰花的一首诗,生自读感悟。
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板书课题:访兰)【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3.小组内交流。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局部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比照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风格。
3.紧扣“不敢”、“懊悔”读出作者对“野兰”的敬佩,学习“以兰喻人”的写作方法,谈做人打算。
教学重点: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朗诵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劣小人”。
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联络实际谈生活中所见的两类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下面我向你们举荐四位君子。
(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提醒课习题(PPT出示课习题)。
学生齐读课习题,老师板书课习题。
介绍作者。
引导学生从课习题产生质疑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我”是如何访兰的?设计用意: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认识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习题,旨在激起学生的浏览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1.学生根据浏览要求自由读文。
老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浏览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可以举手发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局部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
)(PPT出示内容小结。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3.紧扣“不敢”、“后悔”读出作者对“野兰”的敬仰,学习“以兰喻人”的写作方法,谈做人打算。
教学重点: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联系实际谈生活中所见的两类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
(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我”是如何访兰的?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理解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
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能够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
)(PPT出示内容小结。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材背景本次教学设计的语文教材为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中的《访兰》是一篇介绍孔雀的文章,通过对孔雀外形和习性的描述,带领学生了解孔雀。
同时,文章中也融入了对孔雀的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孔雀的外形和习性•学会一些展示孔雀的方法•对孔雀产生情感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孔雀的形象,如颜色、大小、羽毛等特征。
然后展示一些孔雀的照片,引导学生描述孔雀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孔雀形象的感知。
2. 学习环节2.1 阅读课文《访兰》学生在课堂上逐句阅读课文,并跟随老师学习生词和重点词汇。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学生讲解生词的意思并提供例句。
2.2 学习展示孔雀的方法介绍展示孔雀的方法,如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孔雀,并可以加上解说文字或声音等多媒体形式来丰富展示。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孔雀的生活,如去动物园或者动物世界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孔雀。
2.3 课文内涵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理解作者在文中传递的感情和信息。
3. 讲解环节教师讲解孔雀的外形和习性。
介绍孔雀的特征、生活环境、物种分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基本情况。
4. 情感体验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孔雀的角度出发,感受世界和生活。
比如让学生描绘孔雀翱翔天空的场景,体现孔雀华丽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孔雀产生亲近感和情感共鸣。
5. 课堂练习通过进行课文的朗读、诗歌的创作、小组交流、PPT展示等多种方式,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总结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访兰》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生活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合作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访兰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父亲养兰、赏兰,“我”随父亲访山中之兰的一段亲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
文章或写景,或抒情,或问答,丝丝入扣,娓娓叙来。
作者把“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的空谷之兰的底蕴和神采,和盘托出。
这些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原因在于“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作者借父亲之口,赞美了兰花的不俗,直透人生的真谛,切入生活的本质,让人读来可思,思之有悟。
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行文如风行水上,极为自然。
全文以“访兰”为线索,结构谨严,层次清晰。
以“我”和父亲访兰过程中的对话为重点,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揭示了父亲约“我”赏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尤其通过“家兰”和“野兰”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文中写野兰的生存环境,尤见功力,只觉扑朔迷离,别有洞天,风光旖旎,极为感人,为下文议论铺了有力的基础。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家兰”的“甜、媚、俗”与“野兰”的“清爽、纯朴,有灵性”比较,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
1. 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破题设疑( 10’)
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生交流兰花资料。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20’)
1、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标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理
解,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2、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也可以把这些重点字的强化放在合探环节,随解读课文交流体
会时随机解决,不专项设计)
(1)读准字音(指名读)
一趟园圃愠怒惋惜僻静
(2)理解生词
愠怒园圃
3、读通课文
指名分节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再读课文,做到字正腔圆,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说,生评价。
(2)师小结。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度边思考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应重点探究哪些问题?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三、熟读课文( 10’)_
1、找出令自己感动的段落,边读边体会。
2、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
第二课时
一、回疑自探( 8’)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访兰》一文,自学了生字词,
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应重点探究哪
些问题?
2、设疑自探:
小组汇报问题,师梳理:
(1)家兰与野兰的不同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2)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重点问题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
3、潜心批读、自主探究
(1)自探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批注:
A、家兰与野兰的不同体现在那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在在文中分别画出相关语句。
B、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简要的写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查看学情,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 20’)
(一)小组交流。
(二)集体交流
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野兰:清妙、清爽,“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
家兰:叶更嫩、花更繁更大,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重点研读句子:(出示)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1)指导学生读出源自自然的美。
(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
(出示)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1)野兰的不俗还表现在哪里?(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
(2)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推测作者认为家兰的俗是什么?(为别人的欣赏而生长,丢失了自己的本色,丧失了自我。
)
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从兰的香味和品格引导)
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作者要挖到不敢挖,可以看我由对兰赏玩的初衷发展到了敬仰的情感。
)
(三)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
)
作者从自己和父亲的谈话中,更进一步认识了野兰,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请自读最后一段。
读后反馈: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喜爱、敬佩野兰;人生态度: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
(四)升华情感。
同学们,作者笔下的野兰“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因为“它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从野兰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是呀,作者赞美野兰的不俗,更赞美具有野兰秉性的人们,尤其是父亲的话更令我们深思。
三、质疑再探( 5’)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自探与合探,我们知道父亲带“我”访
兰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疑问吗?
预设:
1、最后一段,“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2、读了课文后有什么体会或感受,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3、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
再读课题,知道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了吗?(“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
四、运用拓展( 7’)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以从内容、结构、中心、写法等方面来说)
2、自主测试
(1)课文学到这里,自己学得怎么样?请大家当小老师,给自己或你的学习伙伴出一两道题测一测,比一比,看谁出的题有在全班交流的价值。
(2)组织学生出测试题,教师及时收集有价值的题,在班级评价、
交流、测试。
3、教师补充题
(1)贾平凹先生作为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作品《秦腔》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很多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
课下我们可以走进贾平凹先生的其它作品,跟这位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
(2)搜集赞美兰花的诗篇,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9 访兰
得天地自然原气
空谷幽物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长山野水畔趣姿
教学反思;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设疑问题;并通过自探与合探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明白了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学生对文中的“两个味”含义理解不透;朗读不够。
老师要继续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彻底明白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利用早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11、1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