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内部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合集下载

关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析

关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析

关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析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的重要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从多个角度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及作用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通过对企业整体运行情况的审计,弥补职能部门的监督不足,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内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正常运作,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避免问题的发展和蔓延,保障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加强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规范和合规性。

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方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和抵御危机的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认识和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中大型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现状。

企业内部审计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审计制度和程序逐步完善,审计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和业务形式的多样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还包括管理审计、运营审计、信息化审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审计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综述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综述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综述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系统性的审计和评价,以保证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监督和改进。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企业内部审计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大规模企业的兴起,企业为了解决管理和监督问题,开始了内部审计的尝试。

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萨宾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企业内部审计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

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和企业丑闻不断发生,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和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了企业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

1.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功能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信息披露、合规性审计等方面。

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及时发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内部控制和治理方面,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在合规性审计方面,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分析、风险评估、流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

内部审计未来展望

内部审计未来展望

内部审计未来展望随着国内外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以股份制公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化企业的流行,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几乎都是股份制公司,而且其规模日以扩大,企业管理层次逐渐增多,使得企业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要。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在最近几十年中,西方一些大型的企业,跨国公司都自觉自愿地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并对其工作条件、人员素质予以高度重视。

他们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审核经营业务的独立评价活动,它是一种管理控制,其作用是衡量、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

而我国恰好与国外相反,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推动,不得已而为之。

其次是由于各部门和单位认识到实施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

所以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较晚,好在有政府推动,发展速度还算快。

美国的安然、世通和意大利的帕玛拉特等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使全球许多公司面临破产倒闭的灾难性影响。

同时,也损害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和形象。

在此情况下,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审计委员会成为法定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把内部审计看做是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职能在新的环境下得到了加强和拓展。

大型企业离开了内部审计,最高行政领导人对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企业既定方针、计划、程序的执行程度就难以揭晓,就成了聋子和瞎子。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治理、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

内部审计师对下属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利和充分披露进行约束,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

内部审计有资格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其基本宗旨之一是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既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概率,又可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有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特别是管理风险所带来的压力,必将促使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有理由相信,未来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将摆脱各种制约因素的羁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企业审计;发展趋势;企业制度一、环境、质量和风险管理审计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内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将目前的重点从目前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延伸到环境审计、质量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方面。

(一)环境审计将日益受到重视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

21世纪,环境污染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将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不仅各国政府都将投入巨额资金解决此类问题,而且企业也将逐步增加环境投入。

但企业投入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又要比较投入和税费,还要考虑企业形象。

因此,对此类资金运用的效益,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加强审计。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已开始实施这类审计。

(二)质量审计将得到极大发展企业内部质量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质量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证实、评价,然后提出纠正或改进质量管理行为的建议,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最高管理当局及有关责任中心管理当局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从产品或服务质量检查、控制特别是后来的全面质量管理演变而来的。

(三)风险审计将成为内审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风险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履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证实、评价,并提出防范、控制管理(经营)风险的建议的一系列活动。

管理风险是那些可能对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

企业随时都会面临各种风险,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急剧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面临更多的风险。

内部审计论文: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论文: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论文: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提要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有必要对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做全面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企业转制、转型和企业产权实现多元化,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

虽然我国内部审计自改革开放多年来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等问题。

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有理由相信,未来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将摆脱各种制约因素的羁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分析(一)内部审计性质以及职责的认定模糊。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审计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

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却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政府审计的延伸)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

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从而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当时,不少企业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至今在一些企业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

同时,内审人员对其职责的认定较为模糊,他们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配合外部审计人员工作,又要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因资源被严重浪费而大打折扣。

另外,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其工作性质、内容等的认识有待提高。

有些内部审计人员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缺乏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思想。

内部审计未来展望

内部审计未来展望

内部审计未来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日益复杂,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内部审计不仅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更是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的全面评估。

本文旨在探讨内部审计的未来展望,分析内部审计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逐步深入到未来内部审计的预测与展望,为内部审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内部审计未来的探讨,我们希望为内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内部审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技术驱动的审计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内部审计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审计人员能够更精确地识别风险点,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风险导向的审计策略: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内部审计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评估。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流程,审计人员将能够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持续审计的兴起:传统的定期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未来,内部审计将逐渐向持续审计转变,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合规性审计的加强:随着全球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内部审计在合规性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审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企业的业务操作符合监管要求。

审计人才的多元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内部审计团队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背景和技能。

未来,审计人才的培养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跨界合作的深化:随着企业边界的逐渐模糊,内部审计需要与其他部门以及外部审计机构加强合作。

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应对挑战,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效能。

内部审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和环境,以更加高效、精准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浅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展望

浅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展望

浅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展望胡忠兰摘要:内部审计的正常、合理运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如独立性不够、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对内审的定位过于局限等问题,如何积极地面对并高效地解决这些,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五方面展开,简要介绍内部审计的含义与作用,提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并结合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内审的发展给予展望。

关键词:内部审计;发展趋势;职能作用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实施结构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内部审计的落实与完善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便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现代企业制度已经逐步完善,但是内部审计的管理却仍存在许多痼疾,如何解决现阶段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推动内审在企业治理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

加快内部审计的转型,实现与国际内部审计的对接,是企业得以持续有效经营的合理保障。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及主要内容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中,内部审计被定义为一种组织内部的监督和评价活动,这种活动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并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内部审计的作用逐渐扩大,尤其是近年来,内部审计在评价财务工作的同时,向管理方面有所延伸,其一方面要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其符合相关政策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对促进企业经营状况的改进,为组织增加价值。

具体来说,内部审计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起到制约作用。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主要有两条,其中之一是关注财务报表,从审计报告的数据分析开始着手。

在此条路径下,内部审计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通过对报告项目的变动分析,可以查明企业经济资料中披露方面的错误与舞弊行为,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李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市分行摘要:坚持合规经营、有效控制风险已成为各家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金融危机过后,全世界引发了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注,企业的领导者也加大了对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加大了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风险管理风险导向非现场审计为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控制风险环境与内部风险监督的内容,其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愈加明显。

在此情况下,深入剖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对完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提高公司治理及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审计现状1.多数企业现在的内部审计只是处在基础阶段,原则上基于管理层导向制定审计计划,自行决定审计范围,通过重复性的审计流程及操作程序,按照相关标准和准则,对企业部分日常活动及其所面临的风险客观地获取评价证据,将审计结果传达给管理层,为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防护性作用。

2.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上市公司都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权威的、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做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与其他部门横向平行管理,无法与被审单位或部门脱离经济关系。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既要完成本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待的工作任务,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找到根源,对企业负责,同时又要考虑对其他部门的影响,顾及情面,以免因工作而产生矛盾,往往不能放手工作,只反映问题的表面现象,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如果一直坚持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根本无从谈起,审计风险也会被人为地扩大,最终会损害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无法有效发挥审计职能。

3.不仅仅是体制的原因,同时为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是人员配置问题,部分企业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根本不能胜任审计工作;还有在其他部门不能继续工作的人员,也被安排到审计部门。

我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展望

我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展望

审计广角AUDITING SCOPE146我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展望——基于SWOT 分析方法文/张必妹摘要: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组织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效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在充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其价值。

文章利用SWOT 分析方法,对内部审计环境进行剖析,以看清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态势。

同时,文章认为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环境;SWOT 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审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审计环境制约着审计的发展,在审计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也会有所变革。

同时,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

一、我国内部审计环境的SWOT分析审计环境的持续变化要求内部审计不断调整其未来发展方向。

只有了解、分析审计环境的变化,积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才能让内部审计的实践更好的服务于组织内部。

本文接下来通过SWOT 分析,指出我国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与其职能更好的结合,发挥更好的效力。

(一)内部优势分析1.内部审计的信息优势。

内部审计的核心竞争力是信息获取能力。

首先,内部审计在执行的过程中取得信息的渠道更多,即各类信息容易获取。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组织管理部门之一,与组织其他很多部门平行,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

其次,内部审计能够获得更为详实的信息。

外部审计在获取信息时,经常会面临获取不详细或者不真实信息的情况,而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及时获取组织的第一手资料。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工作实施需要更多、更为详尽的信息予以支持。

2.内部审计更具有实时性。

内部审计部门设立的原因之一在于实时掌握各部门各作业的运作情况、发展动态,以便通过实施实时审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能够实时监督组织内部运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最大化的增加组织价值。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一、本文概述制度建设与法规遵循:探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包括审计章程、工作流程、权限设置等,以及对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遵从程度,分析其在适应外部监管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组织架构与资源配置:考察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管理层、董事会及监事会的关系,评估人力资源、技术手段、预算等方面的配置是否能满足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揭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性制约因素。

审计职能履行与效果评价:梳理内部审计在财务审计、运营审计、合规审计、风险审计等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范围,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审计活动对企业风险识别、控制及问题整改的贡献,衡量其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实际影响。

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数字化审计工具的采纳程度与实施效果,以及企业在应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新型风险时的技术应对策略。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归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快速技术变革、跨文化管理等外部环境变化时所面临的共性难题,以及在审计独立性、专业能力提升、审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部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却参差不齐。

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同时,一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广泛,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目前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复杂的审计工作。

部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础。

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受到管理层的干预和影响,导致审计结果受到质疑。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综述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综述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前沿综述企业内部审计是指由组织内部的员工或外部机构进行的对企业财务、运营、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独立和客观的评价和监督。

作为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内部审计的意义愈发凸显。

本文将就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前沿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内部审计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需要建立内部机制来监督和管理企业的财务和风险。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的经营活动,内部审计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内部审计开始逐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综合审计和风险管理转变,其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近几年,随着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内部治理规范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日益凸显。

内部审计也逐渐向着数据分析、预测性审计等高科技领域拓展,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内部审计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内部审计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理论体系、内部审计方法论和内部审计实务研究。

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定义和功能、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责等方面,主要研究重点在于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体系。

内部审计方法论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内部审计的实施流程和规范等,主要研究重点在于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法和标准化要求。

内部审计实务研究主要是针对内部审计实际案例和企业管理需求展开研究,主要研究重点在于内部审计的具体操作和实践经验。

1.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部审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成为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热点。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分析和挖掘企业的数据,发现其中隐藏的风险和问题。

就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谈市场发展前景的看法

就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谈市场发展前景的看法

就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谈市场发展前景的看法内部审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法规和标准,而且可以减少金融、财务和法律风险。

2023年内部审计工作的市场前景值得关注。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工作总结入手,探讨2023年内部审计工作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 工作总结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需承担对公司财务、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审计工作。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具备了以下几种特点:1. 更加专业化为了提高质量,内部审计团队正在逐步进行专业化。

一方面,他们正在从普通会计人员转变为具有高级财务和管理技能的人才。

另一方面,他们正在逐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了更加科学的审计流程。

2. 更加自动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一直是推动内部审计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自动化,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更快地、更准确地识别数据的异常,找出有风险的业务,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3. 更加频繁地进行审计面临日益升级的风险和竞争,公司需要更频繁地进行审计,以确保其运营符合合规标准。

内部审计部门也需适应这一趋势。

新技术的出现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化,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审计,同时确保较高的质量标准。

4. 更加强调风险管理2023年,企业的竞争压力将会变得更加紧密,新兴业务和新兴市场的规模和数量也将被不断扩大。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转向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他们需要从财务、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识别和管理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司风险。

二. 应对策略对于企业而言,必须了解到2023年内部审计工作的趋势和市场发展情况,从而制定对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1. 投资并优化内部审计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建立起更加规范的审计流程,以及投资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内部审计的自动化和专业化水平。

2. 新增审计内容面临复杂和多样化的业务和法规,企业应将更多的内容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中。

探索内部审计的新领域与技术趋势——年度总结与展望

探索内部审计的新领域与技术趋势——年度总结与展望

探索内部审计的新领域与技术趋势——年度总结与展望年度总结与展望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我们迎来了内部审计的新篇章。

本文将以2023年度总结为基础,探讨内部审计在新领域和技术趋势上的发展,展望未来内部审计的前景。

一、新领域的探索1.数据驱动的审计:在过去的几年里,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在2023年,内部审计将更加依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以支持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企业风险和业务运营情况。

通过采用数据智能和可视化技术,内部审计团队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意见。

2.环境和社会责任审计:在过去的几年里,环境和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球企业的重要议题。

2023年,内部审计将扩展到环境和社会责任领域,帮助企业评估其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

审计团队将关注企业的环境管理、碳排放控制、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供应链中的合规性和道德标准。

这将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和自动化审计:尽管在本文中不得使用的字眼,但我们无法否认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

2023年,随着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将更多地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用于自动化检测异常交易和舞弊行为,而流程自动化则可用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技术趋势的展望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获得了广泛关注。

在2023年,内部审计将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审计过程中,以实现审计证据的可追溯和可验证。

区块链可以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审计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审计更为透明和可信。

2.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内部审计将更多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

云计算将为审计提供弹性和可扩展性,大数据技术则将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分析和利用大量的数据资源。

通用范文(正式版)财务内部审计员年度总结与展望

通用范文(正式版)财务内部审计员年度总结与展望

财务内部审计员年度总结与展望背景介绍财务内部审计员是企业内部的重要职务之一,负责对财务管理和财务运营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计。

财务内部审计员承担着保障企业财务健康、发现并解决财务风险和问题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我作为财务内部审计员的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的工作展望进行分析。

年度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作为财务内部审计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运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全面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我成功承担了几项任务。

审计程序改进首先,我对企业的审计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改进。

在审计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程序上的不足和漏洞,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通过引入新的审计工具和技术,我成功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降低了审计风险。

财务内控风险评估其次,我对企业的财务内控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估,我帮助企业识别了潜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合规性。

财务数据分析与预警此外,我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财务指标和关键业绩指标的监控,我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预警措施,帮助企业避免了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培训与指导最后,我还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团队提供了培训和指导。

通过对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培训,我帮助企业的财务团队提高了对风险和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从而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工作展望展望未来,作为一名财务内部审计员,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运营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是我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计划。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首先,我将加强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提高数据分析技能其次,我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技能。

数据分析在财务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健康。

工作总结:回顾内审,展望未来

工作总结:回顾内审,展望未来

工作总结:回顾内审,展望未来2023年,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过去的一年,更是我成长的全新起点。

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许多收获和反思,让我对自己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目标。

在这里,我想回顾一下我的内审工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顾内审在2023年,我担任了某公司的内审主管,负责了公司内部各个管理层面的审计工作。

这一年,我和我的团队共完成了10个不同领域的内审项目,其中有3个是涉及到了公司的重要战略和决策。

这些审计项目主要覆盖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涉及到了近400个审计项目点。

在这些审计项目中,我和团队不仅对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评估,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案,并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肯定和支持。

同时,我也加强了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审计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公司员工和外部审计机构的一致好评。

当然,在内审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部分业务部门对审计存在一定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团队加强了和部门经理的沟通,调整了审计时间和方式,并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在过去的内审中没有发现的新问题,例如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

为此,我和团队积极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内审技能和知识,提高了内审的水平和能力。

总体来说,2023年的内审工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提高了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增强了与团队、员工和审计机构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我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方向。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希望能够继续在内审领域深耕下去,并逐渐向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向发展。

首先,我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内审技能和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执行能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内审人员。

此外,我也会积极参加和组织内审培训和研讨会,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与其他业界专家和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谈内部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谈内部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谈内部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摘要】为了对我国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主要搜集了以美国和我国为主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审计成本及整合审计、审计意见、实施现状及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述评,这些方面是关乎内部控制审计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对它们的梳理,希望可以为其他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述评;展望一、引言国际范围内,内部控制审计正式以法规的形式强制要求企业施行,是从美国SOX法案404条款开始。

而我国正式对此提出强制性要求从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发布开始,晚于美国近八年。

此后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与探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范围: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的比较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等。

为了给其他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审计成本及整合审计、审计意见、实施现状及作用四大方面展开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二、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的研究要研究内部控制审计,就必须先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是什么。

PCAOB发布的AS2和AS5都直接将内部控制审计对象定位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CFR),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本身的存在性未加置疑,我国的《指引》也采取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说法。

同时多数学者未意识到ICFR是否可以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直接使用了SEC和PCAOB“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提法。

然而白华(2011)通过对ICFR发展历史的研究,认为ICFR其实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并通过理论研究发现ICFR无法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单独分离出来,因此ICFR只是监管机构对于缩小注册会计师责任范围的一个权宜之计,应该用内部控制来代替ICFR的提法。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2)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强,审计工作也就最有效。

但实际中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挂靠或隶属某个部门,即使单独设置,其地位也与单位里其他职能部门平行。

加上内部审计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处理权,查出违纪违规的问题后,只能移交其他有决定权的部门处理,这就削弱了审计应有的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下行使职责,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领导人的牵制。

客观上也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事项时,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因素,所以审计质量有时也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要求审计介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是专业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但这是不现实的。

究其原因,主要有: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审计院校及专业的建设缓慢。

短期内培养出来的合格内部审计人员有限;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多数都是财务会计出身,会计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对管理原理和内部控制尤其是风险控制的掌握,对现代审计技术手段的认识和运用也很欠缺,到审计部门后也未进行正规的审计专业系统培训。

因此,不太适应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四)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原因,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普遍比较落后,方法单一,这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极不协调。

以审计手段的智能化来说,目前我国审计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明显落后于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的情况,处于滞后状态。

作为监督的“再监督”,审计的硬件条件一定要优于受监督者,但事实是资源配置与审计任务严重不对称,从而使审计任务的完成程度打了折扣。

内部审计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和威慑作用。

(五)内部审计不够规范,其业务无准则可循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已颁布两部分,其一是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其二,是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而内部审计的法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高度,《中国内部审计工作条例》也才酝酿起草当中。

审计质量研究综述与展望

审计质量研究综述与展望

审计质量研究综述与展望1引言长期以来,安然事件等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研究学者纷纷将焦点集中在外部审计。

审计作为公司的外部保障机制,是联系外部投资者和审计公司之间的一个桥梁,能够缓解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冲突。

而审计质量的高低是审计人员独立性的表现,代表着审计人员的能力,审计质量较高,外部投资者更相信该公司的信息是真实的。

但是由于审计质量是抽象的,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用替代指标衡量。

目前,研究审计质量是一个热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审计质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近年来对中国知网上审计质量研究的核心期刊梳理归纳的研究,分析审计质量都从什么方面进行了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研究变量之间关系时使用的替代指标,找出研究空缺,为今后的研究思路提供方向。

2审计质量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2013~2014年沪深A股的相关数据,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了审计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郑登津、闫天一(2016)指出,会计稳健型和外部审计质量对债务成本有交互影响。

雷光勇、张英等(2015)以相关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审计作为外部监督机制,审计质量的高低,代表着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了解程度,结果表明,投资者认知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审计质量的高低所影响。

陈俊、韩洪灵等(2009)以规范研究为方法,从真实质量与市场感知两个层面研究了审计质量对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的驱动因素,考察了声誉机制和审计师的监督强度影响审计质量的路径,进而引起的经济后果。

内部控制体系比较完善,公司制度严谨,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现象在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内部审计机构与外部审计机制互为替代,相辅相成(杨德明等,2009)。

冉明东、王成龙(2016)认为,公司的管理层为了使业绩更为符合相关分析师对其的预测,往往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改变业绩,而审计作为外部机制,能够显著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可是相关会计准则的变迁能够减弱这种调节作用,造成审计质量的下降。

内部审计年终个人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内部审计年终个人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内部审计年终个人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展望未来2023年,是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

回顾过去的两年,内部审计在企业风控和合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了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随着中国企业日趋国际化,内部审计的角色和作用也将愈加重要。

因此,本篇文章将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探索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感兴趣的人群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回顾过去2018-2019年,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合规与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近年来各种监管政策越来越严厉,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外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被迫加强内部合规管理。

内部审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及时发现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保障企业业务的合规性。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还促进了企业治理的升级。

内部审计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可以直接反映企业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帮助企业在控制系统与流程方面做出优化,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此外,内部审计还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管理建议,有助于企业后续的发展。

展望未来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3年,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如何合理引导内部审计,让其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未来,内部审计将更多地涉及企业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专业化服务。

尤其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内部审计业务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不仅需要加强在风险管理、合规性、内部审计业务和专业性等方面的建设,还应注重技术创新,拥抱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监管等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优化科技支撑。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强大的技术、业务、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近年来,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和培训机构也在积极开展相关培训,这对于提高内部审计的专业性和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内部审计人员的时候,不仅要看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还应注重对于未来的技术创新和等趋势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内部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为了对我国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主要搜集了以美国和我国为主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审计成本及整合审计、审计意见、实施现状及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述评,这些方面是关乎内部控制审计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对它们的梳理,希望可以为其他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述评;展望
一、引言
国际范围内,内部控制审计正式以法规的形式强制要求企业施行,是从美国SOX法案404条款开始。

而我国正式对此提出强制性要求从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发布开始,晚于美国近八年。

此后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与探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范围: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的比较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等。

为了给其他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审计成本及整合审计、审计意见、实施现状及作用四大方面展开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二、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的研究
要研究内部控制审计,就必须先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是什么。

PCAOB发布的AS2和AS5都直接将内部控制审计对象定位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CFR),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本身的存在性未加置疑,我国的《指引》也采取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说法。

同时多数学者未意识到ICFR是否可以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直接使用了SEC和PCAOB“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提法。

然而白华(2011)通过对ICFR发展历史的研究,认为ICFR其实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并通过理论研究发现ICFR无法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单独分离出来,因此ICFR只是监管机构对于缩小注册会计师责任范围的一个权宜之计,应该用内部控制来代替ICFR的提法。

不过有的学者也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当作两个不同的个体看待,认为SEC(2003)最终规则中的定义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1972)中的定义则是“内部会计控制”,前者比后者更先进(刘亚莉、杨兴全,2004)。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内控目标并不只是报告目标,内控程序也并不是只对报告目标进行保证,因此内部控制审计范围不应只局限于财报内控,而应该覆盖整个内部控制(孙文刚,2009)。

刘明辉(2010)则认为无论审计范围限定于财报内控还是全部内控都具有局限性,只有基于我国国情,以财报内控为主、兼顾非财报内控才是恰当的选择。

此外,田娟、余玉苗(2012)还提出要将内控自我评价和内控审计的评价内控有效性的范围进行统一,否则信息披露容易不一致。

三、内部控制审计成本及整合审计的研究
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一个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博弈。

针对这一点,从AS2(2004)到AS5(2007),一直在追求审计成本的降低,因此提出了整合审计的概念,相当一部分研究也是围绕审计成本和整合审计进行的。

其中关于整合审计成本的研究众多,Ettredge(2006)以及Raghunandan(2006)的研究都表明SOX404条款的实施明显增加了审计费用。

Jiang(2009)则对AS5实施之后的审计费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AS5的实施使得审计费用的增速明显下降。

还有些研究把大量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AS5实施后的公司审计费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AS5的实施减少了被审计企业需要支付的平均审计费用(Rajibdoogar,2010)。

正因为对审计成本的关注度如此之高,一部分学者对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Raghunandan(2007)研究发现内控缺陷的情况会影响审计收费,即披露重大缺陷的公司明显比未披露的公司审计费用高。

张宜霞(2011)对2011年我国在美上市的239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与其相似的结论,同时还发现,除了内控缺陷之外,被审计企业规模、审计机构的名誉都和审计费用成正比,但也存在被审计企业财报内控无效的可能性和审计费用成反比的“极反效应”。

伍利娜(2003)的研究结论与张宜霞(2011)一致,同时还发现被审计单位子公司的个数也与审计费用成正比。

四、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研究
审计师要想得出审计意见,就必须先进行审计判断,所以对内控缺陷的判断情况将会影响到审计质量的好坏。

亦有研究指出如果事务所具
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其内部审计师的判断质量会略好于不具备上述资格的事务所审计师,但并不明显(张继勋、刘成立,2006)。

部分研究者亦开展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

O’Reilly-Allen(2002)认为内控审计意见不能使报告使用者转变他们原本的关于信息可靠性的认知,Beneish(2008)对股价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之间的关联研究支持了这一看法,其证实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ArnoldSchneider(2008)研究结论则相反,他认为对于被出具内部控制有效审计意见的企业,更容易得到贷款。

这说明审计意见将会对报告使用者对于企业的判断产生影响。

张继勋、周冉(2011)的研究则更为细致,他们实证检验了各种不同审计意见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认为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前提下,投资者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感知最低,并且如果进一步对内控进行详细披露的话,会使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对于无法表示意见以及否定意见下感知最高,进一步详细披露也不会对投资者决策有明显影响;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下的感知处于两者中间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

如杨德明、胡婷(2010)对2007到2008年A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可以降低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

对于内控审计意见和企业内控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张川、沈红波(2009)用涵盖136个房地产企业的样本进行实证相关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企业内控自我评价具有互补和替代效应,此外审计意见还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性。

然而这不能排除是因为审计意见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反向关系,即业绩好的公司普遍
内控较好。

五、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现状及作用研究
国外对于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情况的研究,主要发生在SOX实施后,尤其是随着AS2发布,涌现出一批研究。

TheAssociatedPress(2005)统计了2005年1月28号到5月4号期间出具内控审计报告的3017家美国上市企业,发现其中有353家的审计意见都是否定的,否定事项以结账程序和交易复核最多。

NationalAssoci-ationofCorporateDirectors(2006)也在2005年和2006年进行了类似统计,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报告内控都是无效的。

袁敏(2008)统计分析了07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控审计情况,发现审计意见的名称与表述方式不统一、审核依据混乱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文中提出对鉴证和审核业务进行明确区分,并出台审计指南等解决办法。

刘晓嫱(2009)则统计分析了2008年沪市269家上市公司的内控审计报告,发现在报告名称、审核标准及对象、审核区间等方面都存在不统一的问题。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本文提出以下结论与展望:第一,SOX法案发布后,学界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迅速增长,并从一开始的定义研究到成本和方法的研究、内控缺陷和审计意见等的研究,呈逐步深入态势,以后可尝试关注内部审计技术及经济后果研究;第二,研究方向从理论渐渐贴近实务,对内控缺陷的认定和审计意见的出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研究可逐步倾向于提高内控审计相关准则的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