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5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维新变法运动的一部分,发生于1901年的戊戌年,因此得名。

本文将介绍戊戌变法的知识点,包括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1.1 甲午战争的惨败:1894年到1895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割让台湾,赔款近百亿两白银。

1.2 国际压力的增加:在甲午战争后,各国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的侵略,并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解构和批判。

这个时期被称为“百日维新”,文化大革命,秉承自立自强的精神,提出理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倾向。

1.3 倭寇的肆虐:自甲午战争以来,一些不明身份的倭寇纷纷侵扰,给民众社会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

二、内容2.1 组建新军:戊戌变法的重要举措是组建了新式军队以应对严峻的国家危机,现代性和航海的发展与持续,新的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对于机械化发展的发明与运用都为组建新军队提供了技术上的必要条件.2.2 实行科举:在戊戌变法期间,科举制度得到了一些调整,不论贫富都有机会参加考试。

2.3 推行宪政:虽然戊戌变法的宪法没有得到实施,但在理念上逐渐接受了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念,宪政会议也在中国其他领导人的带领下继续开会,推动了宪政的发展。

2.4 推进工业发展:广州,天津,上海等城市建立了许多新的工厂和工业企业来支持现代化的国家建设三、影响3.1 振兴国家、推动科技发展:戊戌变法试图进行一次全面的变革,而新政不仅为社会稳定的维持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且也激活了社会发展的多项因素,包括消极经济和文化现象的淘汰、创新思想的更新、城市化的推进、文化复兴等。

3.2 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更新:戊戌变法期间,中国人开始获得海外信息和知识。

一些学者和学生开始到国外留学回来后带着新知识,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进步,使中国在许多方面逐渐赶上西方。

3.3 逐步推进宪政:戊戌变法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实践过程中的宪政意识,帮助了中国形成了逐渐向前的宪政概念,并为未来的宪政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名师教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名师教案

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战争时间国家条约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8 英国《南京条约》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国法国《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日本《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7-1900.9 英美法德《辛丑条约》完全沦入
历史发展顺序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
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
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 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4.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7.
作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最(光绪软禁瀛台,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康梁亡命海外,新政措施尽废。

)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他对资本主义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本主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明定国是”诏书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义的发展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和培养人才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增强军队实力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将 光绪帝囚禁起来,大肆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 法诏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变法?
变法提出的新政是要用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制度模式改变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触 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康有 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以谭嗣同 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捕后英勇牺牲。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刘光第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绝命诗
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
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
戊戌变法( C )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救国之道。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 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开始探索 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 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 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 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 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35张PPT

第三幕:危机局面——筹变法
危局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 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 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 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 即位时年 仅四岁,由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1887年 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 “训政”。1889年,太 (1871—1908)后“撤帘归政”。
•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 (2019·四川德阳)15.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 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 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B)
•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 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
D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2019·云南)7.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
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B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19·江苏盐城)6.“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A)
A.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
C.思想文化
D.生活方式
(2019·山东济宁)9.“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B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 (1)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 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 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2)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 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 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 变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 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 它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七课
戊戌变法
1、戊戌变法
时间: 1898年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事件: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政治舞台,发动了轰轰烈烈的 维新变法运动 称戊戌变法的原因:这场运动发生在1898年,这年是农历戊戌 年,因此吏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鉴订《马关条 约》。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 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政治舞台,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维 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1898年,这年是农历戊戌年, 因此吏称戊戌变法 Nhomakorabea了。
1、变法开始
康有为 请求光 绪帝尽 快变法。
光绪帝被打动,表示不甘做 “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自强。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 开始。
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政治方面 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 业;
百日维新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 文化教育 才,翻译西方书籍, 方 面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 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封建顽 固派和守旧官僚的利益,9月21日,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突 然发动政变,废除了除京师大学 堂以外的变法措施,同时还四处 搜捕维新派,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谭 嗣 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6课 戊戌变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6课 戊戌变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一. 教材分析本课《戊戌变法》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1898年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戊戌变法。

此次变法旨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以振兴中华。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本节课通过介绍戊戌变法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次重要的改革尝试,认识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戊戌变法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深入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此外,学生应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振兴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了解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戊戌变法。

4.情感教育:结合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戊戌变法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结果。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6课戊戌变法》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个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历史背景、主要人物、改革措施、失败原因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来加深对戊戌变法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和革命的区别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改革事业的艰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影响。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与戊戌变法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戊戌变法的过程,包括主要人物、改革措施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巩固。

强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对后世有何影响?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6课戊戌变法》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8年发生的一场旨在推进、经济、文化等领域改革的运动——戊戌变法。

这场变法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戊戌变法的背景、变法运动的进程、戊戌变法的失败及其历史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方面,学生尚需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本课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及其历史影响;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识到了解国家历史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2.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展示戊戌变法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历史人物的照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进而导入本课——戊戌变法。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并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重点阐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一、不甘做亡国之君
二、与后党争权
(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光绪帝
慈禧太后
光绪帝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 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 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 ”,宣 布实行变法,“百日维新”从此开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迩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 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 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晓晓, 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 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 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 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 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 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 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 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 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 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 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将此通谕知之。 ——“明定国是”诏(节选)
第6 课
戊戌变法
动脑筋: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刺激列强 侵略
《马关条约》
宣告洋务运 动破产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 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 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 称之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等人。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 迹来贯穿的。

历史 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历史 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肆 结局—戊戌政变
结局—戊戌政变
合作探究
1.依据课本32页用史实说明戊戌变法的最终结局。
2.依据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 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 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贰 发展—变法宣传
自主学习
发展—变法宣传 1·依据课本31页1段指出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维新人士为继续 推动维新变法进行了哪些努力?请举例说明。这些“努力” 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2·依据课本31页2段指出梁启超、严复的共同主张?你是怎样理解这 一主张(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的)的?康、梁属于哪一阶级派别?
级维新变法思想付诸实践。
有责—”康的有精为神《。上清帝第二书》
依公梁据车启课上超本书等30联:页合18119段350年指0多春出, 名上《举述马人图上关文书条共光约同绪》反帝签映,订的请的求消历息拒史传和史到、实北迁,京都并后、试,变从康法多有。角为上度、 (书背虽景失、败人,物但、却内拉容开、了影变响法维等新)运对动该的史序实幕进。行简介。
叁 高潮—戊戌变法
自主学习
高潮—戊戌变法
1.依据材料、课本32页1段及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1863——1894 1895——1898
企业数 119个 274
资金额(万元) 680万 1432万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思想: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发生和实施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不仅改善了中国政治体制,推进了新文化运动,而且在许多方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知识点。

一、戊戌变法背景戊戌变法发生的时间是1898年,当时的中国因为长期被列强压制,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混乱不堪,国家经济彻底崩溃。

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呼吁革命和改革,希望中国能够实现现代化。

国内各种改革派对当时的满清政府强烈施加压力。

二、戊戌变法内容戊戌变法的实施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改革政治制度:建立宪政体制、设立议会等。

2. 发展经济:提倡工商业、鼓励科技创新。

3. 推行教育:修订教材、兴办学堂。

4. 推进军事改革:新建武装力量,改革军队编制等。

这几项内容充分体现了戊戌变法的整体思路和改革方向。

三、戊戌变法的失败尽管戊戌变法有诸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它的实现过程时断时续、推进缓慢。

1. 保守势力的干扰:清朝皇族和大臣等官僚阶层不支持变法,反而有意制造阻碍,制造分裂局面。

2. 外部压力的影响:当时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资源,甚至反对中国政府实施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变法很难持续推进。

3. 统治者本身的局限性:时人对变法的立场、态度和实际操作,中途出现的问题以及统治者的局限性等,都限制了变法的全面推动。

由于种种原因,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成功,一些变法派被迫辞职甚至亡命海外。

然而,戊戌变法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未能实现全面的改革,但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文化艺术、文学、语言、思想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2. 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戊戌变法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

3. 拓宽了中国政治制度:中国开始有了更为现代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意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与反思

第6课戊戌变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知识与技能】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原因,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自主学习】1.公车上书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领导者是谁?2.维新派创办了哪些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思想?3.戊戌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有着不同的反应,并在寻求试图摆脱这种局面的方法。

农民阶级掀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而地主阶级兴起的洋务运动也随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成了明日黄花。

既然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那么,中国的资产阶级又如何呢?(情境式导入)假如我们都生活在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

(请一位学生做记者现场采访几位“当时人士”。

)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戊戌变法》。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阅读教材P28,回答:1895年春,正值中国科举考试,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听到了什么消息?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又做了什么事情呢?其结果如何?答案提示:听到了签署《马关条约》的消息。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当时正在京师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公车上书”。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下令康有为筹化变法.
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 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 给皇帝的.
第三幕:大展宏图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 国是诏》,实行变法.这一年是戊
小结
背景 序幕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公车上书(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戊 戌 变 法
代表人物 高潮 内容
百日维新(1898质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意义
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思想解放远动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领导者
代表人物 奕訢、李鸿章 内容 影响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异同
不 同 点
戊戌变法运动 性质 主张 手段 背景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君主立宪制 改 良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制 武装革命
中国面临瓜分,清政府统治腐败,民族危机
相 同 点
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 资产阶级 阶级 结果 失败,原因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广泛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
第7课
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影响?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 加科举会试的1300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 本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 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24张PPT)
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
5、“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 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 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
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为 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 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 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结果 意义 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戊戌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 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戊戌变法的意义
①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 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结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背景 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 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 发展:组织强学会、创办报刊 戊 经过 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 戌 时间(1898.6.11—9.21) 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 高潮:百日维新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 变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然而也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通过 教育、军事一系列变革) 改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2020/8/25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1、维新派的主要活动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源自 译述西方著作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7、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
“ ” ➢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
➢▪ ➢
分析变法的内容,说说它们分别所产生的影响?
内容
影响 ➢

想一想: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 ▪▪ ▪
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2、严复译述《天演论》---物竞天 ———推进了维新变择法运动的发展
二、百日维新
1、变法开始的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开放言论, 取消多余的 衙门和无用 的官职
发展农 工商业
创办报刊,开
训练新式 办新式学堂培 陆海军 养人才,废除
八股文
材料:“ ”“ …… ”“ ”
背景
➢ 1895
戊 戌
➢ 经过
▪▪
1898.6.11—9.21




结果
➢ ➢
意义 ▪ ▪▪
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动手做一做:
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 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 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维新变法运动大事年表
1895年 1895年 1898年6月 1898年9月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 运动的序幕 康、梁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 政治团体成立 光绪帝发布变法令, 戊戌变法开始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戊戌变法失败
想一想:
维新变法运动发 生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以下图片,你能说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吗?
戊戌变法的内容: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戊戌变法的内容:
政治 经济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 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 军事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 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默无闻做好事?改天回去问问少君.这边村口有,另一边,就是以前周家の那个村口肯定也有,真是破费了.由于赶时间,陆羽飚滑板の速度飞快,一直到了配送点,从另一道桥横过东江到达梅林村边の公路打车进城.梅林村、下棠村都是农家乐の景点,经常有空车往返省城.她提前一个多小时离开家门, 一路顺利地坐车直达驾校门口,打车の钱花了不少.第一天成本大,等熟悉周边环境以后就不会了.第一次上の理论课,秉着温故而知新の道理,她听得很认真,下课后被周围の同学笑问她是不是很紧张.算是吧,她怕有疏漏.虽然在梦里上过,但在记忆中已经过了几十年.万一出岔子得吃不了兜着走,专 心点不会错の.即使避开假期,学车の人仍是不少,与她同班の大约有二十几个.有一半人跟她同年龄,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顺便学车玩,其余都是二、三十岁の青年男女.陆羽没说自己已经高校毕业,反正别人问什么她就说什么.就这样,她很快就和几个差不多年龄の同学聊到一起.中午一起在驾校饭 堂吃饭,然后在课室里趴着桌子听着歌,累了眯一会儿.若醒得早她就抓紧时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学习方法
1 归纳法
2 比较法
课文解读与串讲
19 世纪末面对中华民族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自做了哪些努力?思考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地主阶级(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预备立宪”
中国各阶级的努力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首先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意义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 与政权,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强国防力量 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 发展和西学的传播。
戊戌政变
刘光弟 杨 林 锐 旭
康广仁 谭嗣同 杨深秀
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你如何看待谭嗣同的“去留”问题?
板书设计: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
启超)
戊 戌 变 法
发展: 办《万国公报》,设强学会
高潮:
百日维新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1898年6—9月
慈禧政变、光绪被囚、 结果: 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
2006年4月
考古学名称。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铜器的出现 、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这一时代是人类从猿人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进化为现代人的时期。 人类发展的古代文化水准,以制造和利用石制工具为特点。根据工具的形状和使用的复杂程度,石器时代通常划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即旧石 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网游 http://www.shiqi.so/gongluecw.html 石器时代网游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对知识、对社会 充满好奇与渴望,但缺乏相应的主动性,而又 不愿被动接受。 初二学生已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养学生自学搜集资料整合信息,
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客观 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 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A、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2、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马关条约》签定的 消息传到北京 3、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直接触及了顽固派利 益的是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4、连线题 洋务运动
1898年6月 到 9月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体验解说、讨论分析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公车上书
为什么会发生“公车上书”的事情呢? 引导学生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方 面分析原因。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社会方面:
(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 政治方面: 上历史舞台。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哪几个人,他们被称 为什么? 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 仁。他们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3)“贼”指何人? (4)他参与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的失败说 明了什么? 参与了戊戌变法,说明要想依靠朝廷本身 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 略,求得国家富强,就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石器时代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这时因为科技不发达、人们只可以石头制造简单的工具。 而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对石器的研 制也在不断改进。而在时代划分上,石器时代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石器由各种不同的石头做成。例如,燧石和角岩被削尖(或切成薄片)用来作为切东西的工具或武器,而玄武岩和沙岩则被用来制成石制磨具, 比如手摇磨。木材、骨、贝壳、鹿角和其他的材料也被广泛地使用。在石器时代的后期,粘土等材质也被利用来制成陶器。一系列的冶金技术 的革新则被用来描绘后来的年代(Chalcolithic),红铜时代(Copper Age)、青铜时代(Bronze Age)和铁器时代(Iron Age)。 名产,蝶宵华,嗯,还有最近很受欢迎的小大夫,刘晨寂,我瞅着那大夫比起蝶老板来也不遑多让,再说最近很有些人打他主意,他能有个王 爷作靠山也不会不愿意的吧——嗯,有这两位珠玉在前,轩儿应该很安全。夫人应该放心了?”太守夫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再则说,就算 王爷垂爱,”唐太守慨然道,“轩儿反正是男孩子,又不是姑娘家,就当如大厕撇个大条崩裂了屁股,有什么大不了!”太守夫人掩耳。感情 唐太守是不开粗口则已,一开起来,压过夫人几个重量级。“再再则说,”唐太守还要继续安慰夫人,“王爷在京里早有这种名声,可都是你 情我愿,也没听说用强的,完了之后,人家该娶媳妇就娶媳妇,王爷也从没霸着。轩儿快成亲了,王爷体恤,绝不会从中作梗的!”太守夫人 没话好辩了,但还是生气道:“要说,你自己去跟轩儿说,我才不去!”“当然是我去,”唐太守道,“不过儿子媳妇面前,还劳烦你怎生找 个说法,支吾过去„„”太守夫人哼了一声,转身不语。唐太守晓得照夫人惯常的性子,这就是允了,松口气,正准备蹑足而退,太守夫人狠 狠啐道:“什么名门!狗皮倒灶的混帐窝坑!”唐太守苦笑一声,想回她:“皇家还要混帐哩!”终没敢说出来,闭嘴走了。这便是唐静轩带 着一位陌生公子上振风塔的前因。第七十七章 清心借画来写意(1)唐静轩初见七王爷时,是有点惴惴的。爷爷给他下任务时,用词比较文雅, 没提撇大条崩屁股的话,但也暗示他,养孙千日用孙一时,家荣我荣家败我败,要作好为家族作牺牲的准备。唐静轩给七王爷行礼时,就情不 自禁的某个地方很不得劲儿。“唐公子免礼。”七王爷对唐静轩倒是很客气,赐座看茶,娓娓问些风土人情,忽道,“唐公子有些不自 在?”“啊!这个——”唐静轩想找句场面话来圆一圆,当不得脸已经红了。“看来唐公子也听说了小可的名声。”七王爷感慨道。“小人不 敢!”唐静轩赶紧离席深揖。“坐。”七王爷摆手道,“静轩哪,我看咱们也别客气了——你应该比我小上几岁?我是肖午马的。”“小人肖 酉鸡。”唐静轩忙答。“那末,愚某忝居兄位了——贤弟哪,你当然是好女风的。”“小人„„”唐静轩只想找个地缝钻。“贤弟,”七王爷 神色如常,“诸人与你坐在一起,是否必须担心被强暴?”“„„”这是什么话?“你与诸人坐在一起,是否立刻想拉她上床?”“„„这简 直的不是人话!”“先,圣武王想禁酒,命差人凡见造酒工具的,即行羁押,周公劝谏,与武王行见一男一女,即禀告曰:‘请拘此两人。’ 武王奇问:‘他二人犯何条?’周公告曰:‘私情。’武王更奇:‘何知二者有私情?’周公答曰:‘虽未见私情,然俱藏私具。’武王大笑, 遂废前令。”“„„”怎么连
思想方面: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历史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荣禄、光绪帝
同学甲:我是康有为……(个人简 介)…… 同学乙:我是梁启超……和康有为一起倡导 了公车上书……又创办了《万国公报》、组 织强学会……
同学丙:我是荣禄……
同学丁:我是光绪皇帝 ……
荣 光禄 绪
康有为 梁 启 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时
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 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设计:
1条主线:戊戌变法的兴起与失败 2个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
历史意义。 1个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个亮点:公车上书和戊戌政变、学生表 演历史剧。 1个高潮:对百日维新意义的讨论
如果你是谭嗣同,当时会怎么做?
谭嗣同能逃不逃,太 偏激,死得不值得。
谭嗣同故居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是什么? 从变法性质、对中国社会 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 响等方面思考。
1、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兴的民族资 产阶级进行的 一场救国救民 的政治运动 封建统治者 的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
19世纪60年代
5、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 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 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
请回答:(1)这些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 事件中被杀害的? 谭嗣同 戊戌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姗姗
教材地位: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在 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民 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是一个承 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 政治思想传统,同时又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让初中生认识这 一事件并从中感受爱国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戊戌变法虽然失 败了,但中国人民并 没有放弃救亡图存的拼搏。结合本课所学, 预习课文《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回顾小结: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
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1.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场景一:光绪 帝召见康有为
光绪帝深受震动, 表示“不能为亡 国之君”。
场景二:康有为被请 到总理衙门“问话”
基本剧情:荣禄问话 气势汹汹,康有为沉 着辩驳。
将学生分成四组,讨论百 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政 治 经济 军 事 文化
改革政府机构,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 工矿企业 训练新式军队 开办新式学堂, 传播新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