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赏析的技巧与方法

文学作品赏析的技巧与方法

文学作品赏析的技巧与方法作为文学爱好者或者学术研究者,正确地赏析一部文学作品既可以给我们带来艺术享受,又可以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精深的意义。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运用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来进行文学作品赏析可能会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与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赏析。

一、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时代背景要深入地赏析一部文学作品,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背景都会对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和作品所处的时代,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二、解读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文学作品常常采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深入了解作品中使用的隐喻和象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国的堕落被隐喻为腐朽的花园,这种象征手法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无奈与担忧。

因此,在赏析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通过解读隐喻和象征,挖掘出作品所传递的更加深刻的含义。

三、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和人物关系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人物关系是作品情节发展和主题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揭示的人性、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例如,在奥威尔的《1984》中,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与女性角色朱莉娅的关系揭示了对权威的反抗和对反抗的渴望。

因此,通过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和人物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深意。

四、审视作品的叙事技巧和结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运用各种各样的叙事技巧和结构。

审视作品的叙事方式和结构对于正确理解作品十分重要。

例如,小说《尤利西斯》以一天内发生的事件为线索,采用内心独白和多角度叙述的方式,展示主人公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通过审视作品的叙事技巧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作品的表达形式,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一、掌握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作用PART 1:表达方式1.议论(表达方式一)论证方法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事实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

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而提高说服力。

对比论证使论点更鲜明,更突出,增强论辩的逻辑力量。

备注:各种论证方法均要理会对于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2.记叙(表达方式二)(1)手法一:记叙方式顺叙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脉络分明,线索清晰。

插叙内容与主要事情有关,但不是主要事件,可以丰富作品内容,深化主题,调整叙述节奏,使行文跌宕多姿。

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引起兴趣;使情节更曲折,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补叙补充说明,起到诠释作用;使行文更缜密。

关于补叙: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2)手法二:人称手法第一人称联系自我直接抒情,感情真挚;能够真切自然地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 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文章更加亲切感人;制造气氛;抒发感情,呼告抒情更强烈。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地反映客观现实。

(3) 手法三:叙述线索 明线和暗线:以事件、事物、人物、感情或某句话、某个行动为线索,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而且使主旨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3. 描写(表达方式三) (1)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人物描写细节 更加准确传神地反映人物个性,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白描 抓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特点进行描写。

正侧面描写 正面实写和侧面虚写相结合,侧面描写有衬托、映衬和烘托的效果。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们运用各种文学技巧来使作品更具魅力和表现力。

这些技巧不仅仅是语言的运用技巧,还包括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形象的描绘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比喻与隐喻比喻和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被形容为“湘云的翡翠葫芦,袭人的琉璃蜜蜂”,通过这种比喻描写,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二、夸张与略缩夸张和略缩是文学作品中用来渲染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法。

通过夸张和略缩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比如古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经历了很多险阻,被形容为“十年挣扎,万里跋涉”,这种夸张的描写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主人公的英勇和顽强。

三、意境与情绪文学作品通常通过营造特定的意境和情绪来打动读者。

通过精准的描写和用词,作家们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世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比如《西游记》中,作者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唐僧师徒情感的抒发,营造了一种和谐、祥和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对比与冲突对比和冲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对不同事物、不同人物、不同情节的对比和冲突,作家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比如《红与黑》中,主人公朱丽安与他身份不同的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使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五、象征与意义作家们常常运用象征与意义来传递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将某个形象或事件作为象征,使之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引导读者去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更为宏大的主题。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室的墓地象征着死亡和人生的短暂,这种象征使整个作品更加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总之,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是作家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比喻与隐喻、夸张与略缩、意境与情绪、对比与冲突以及象征与意义等技巧的运用,作家们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令读者陶醉其中。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4
三、修辞技巧 比喻、比拟(拟人)、夸张、对比、双关、通感、借代、反语、反问、互文等等。 四、章法技巧 1.结构上的常用术语 开门见山、直承文题、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卒章显志、先景后情、以景结 情、铺设悬念、伏笔照应、过渡衔接、承上启下、叙议结合、前后照应、首尾圆合、点明文 题、等等。 2.内容表现 景————情 事————情 景、事————情、志 事、物————理、趣 3.谋篇章法 首———起
2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二、描写技巧 1.渲染铺陈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文学创作,就是 从正面着意描写,用铺排、反复等手法对人物和环境作突出、强调。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 莲叶北。 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青年男女采莲时的欢愉活灵 活现地展示了出来。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 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 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 登郡门。 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太守家迎娶兰芝的场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 美丽高贵,为全诗增加了悲剧 的气氛。 2.烘托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更为明显突出。用于 艺术创作,就是指从侧面 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⑴正衬:用同类的相似的事物来衬托,此乃“烘云托月”之法。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 ⑵反衬:用相反、相对的事物进行衬托,此乃“山高月小”之法。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⑶互衬:两个事物相互映衬,无主次之分,此乃“绿叶衬红花”之法。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技巧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各种语言技巧来传递情感、展现人物形象、烘托氛围等。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技巧,并以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为例进行探讨。

第一,比喻和象征是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之一。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增添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将阳光和黄河与山和海进行类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个事物或符号来代表另一种含义,以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多义性。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常常通过丹麦王子的草帽来象征他的权力和身份的转变。

第二,排比和对偶也是常见的语言表达技巧之一。

排比是通过使用重复的结构、修辞并列等手法,使文学作品更加鲜明和有力。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写道:“我们的研究都是瞎子寻小米,是聋子听雷。

”这种排比的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让读者印象深刻。

而对偶则是通过将两个对称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并列,以凸显差异和矛盾。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男女主角的对比对偶,如小龙女和杨过、黄蓉和郭靖等。

第三,隐喻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隐喻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是整个故事的构思。

例如,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中,通过描述一个虚构的热闹而混乱的城市,暗喻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隐喻不仅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还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第四,色彩的运用也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描述物体的颜色、明暗和光影等,可以烘托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莎士比亚的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葬礼中的场景描述由明媚的阳光变为昏暗的阴影,通过对比展示了主人公之间的悲剧命运。

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在情感表达上起到强化的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涉及到许多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这些手法和技巧用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帮助作品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下面将分别从叙事、描写和对话三个方面探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一、叙事叙事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个好的叙事,能够让读者真正走进故事中去,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经历。

常见的叙事手法包括叙述、描写、对比、反转、暗示和悬念等。

在叙述中,作者通常会逐步地展开故事情节,让读者逐渐地进入故事的世界。

在描写中,作者则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环境和人物,体验到故事中的感受。

对比和反转是两种常见的叙事手法。

在对比中,作者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强调它们的差异性。

比如,巨婴和小孩之间的对比揭示出来了人类成长过程的不同时期之间的区别。

在反转中,作者通常会将故事发展过程中的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出来,让读者重新关注故事情节,甚至重新评价故事本身。

暗示和悬念这两种叙事方式则是常用的理解深层意义的方式。

在暗示中,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小细节和表述,从而让读者推断出情节的意义。

悬念则更加强烈,它指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用意料中的反转手法,让读者继续往下读,以期望公布答案,让人不能自拔地追踪到故事的结局。

二、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形式之一,它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环境、情感和情绪。

好的描写几乎等同于一个场景的创造,它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探索故事本身。

常见的描写手法包括气氛、人物、节奏、声音和色彩等。

在描写中气氛是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一些压抑的场景中,用词明晰、生动的语言创造气氛,如紧张、安静、压抑的气氛。

它能够勾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故事情节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思维。

人物也是描写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通过人物的描写,读者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历,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的意图在于植入一些新思想和发掘人物深层关系和情感。

诗歌鉴赏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案:首联写诗人夜宿牛渚,目
秋江空寂,便很自然地想到谢尚对 袁宏的提携;次联正面写怀古,一 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 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 一起。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 难酬的孤独和寂寞。
三、表现手法
考点解读:
为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 共鸣,优秀古典诗词都使用丰富的表现手法。
记叙即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 描写即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 情态;抒情即抒发和表现诗人的情感;议论即对景 物、事件及相关人物的命运的态度和评价。
鉴赏诗词的表达方式要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分析其在诗词中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技法解密:
1、区别表达方式
要正确判别四种表达方式,应特别注意区分 描写中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和白描; 抒情中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还应注意同一首 诗中,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情景分写: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 怅地遥望乡关所见之景;三、四两句由外界景物的描绘 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直抒思乡之情;五六 句又变换笔墨写景,用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加重了 诗人的乡愁;最后两句又是直抒胸臆,极写自己的惆怅 之情,这样全诗层层递进,内涵丰富,主旨深刻。
[例2] 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 题。
[例1]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 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
词中下片作者以“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甚至为人称道,试简要分 析词人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讲稿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讲稿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 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 规律和 写作原则, 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 方法; 狭义的方面说 的方面说, 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 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 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 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 高考涉及到那些表达技巧. 高考涉及到那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 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 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 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 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 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 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 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 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 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 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 一辈子附在身上. 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 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 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 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 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 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 为了闯世界. 只是一首朦胧诗 为了闯世界 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 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 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 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 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 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 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 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 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 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 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说鉴赏技巧

小说鉴赏技巧

小说鉴赏技巧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学会运用鉴赏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几种小说鉴赏技巧。

一、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故事的核心。

通过对情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首先要确立故事的起点、转折点和高潮,明确人物的目标和冲突。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叙事手法、时间顺序和心理描写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二、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故事的推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此外,还要注意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传递的思想,这对于理解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三、语言风格语言是小说的工具,通过对语言风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家的文字表达和艺术追求。

要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文体特点和字词运用等,这些都能影响到小说的表达效果和阅读体验。

既要关注语言的美感,又要关注语言与故事主题的统一性,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历史背景小说与时代紧密相连,了解小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这些都能影响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取向。

在阅读时,可以通过背景知识的补充,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所表达的价值观。

五、主题探讨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通过对主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思想和审美追求。

要关注作品中隐藏的意象、象征和隐喻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同时,还要思考作品在社会和人生层面上所提出的问题,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跨文化阅读小说是一个具有广泛传播和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通过跨文化阅读可以更好地开拓视野,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语言

鉴赏要点
1/2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 来表现文章内容。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 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 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 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对照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
1、从表达方式角度:
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 绪清楚,照应得体。
鉴赏指津
4/17
⒉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
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它是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可以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第一描写的对象
⑴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
大纲考纲解读
《语文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 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江苏《考试说明》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006年要求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作具体分析。
2007年要求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作 整体感知和把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 现力。
鉴赏指津
7/17
㈡鉴赏表现手法
1、象征法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 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
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
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2、对比法
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 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
②第二人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 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 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1)描写①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作用一般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环境、场面描写。

其作用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更好地表现人物或思想。

(2)叙述一是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一般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情和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的作用是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是叙述方式。

常考的是倒叙和插叙。

倒叙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3)抒情①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作者的情感,情景交融。

②直接抒情,其作用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态度,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写作手法(1)象征。

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示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

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明月”象征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2)衬托(对比)。

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是“乐园”;一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儿童两种不同生活感受对比,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其作用是使要表达的对象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帮助表达作者感情或文章主旨。

(3)抑扬。

指对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其作用是造成读者心理反差,增强文章的趣味和可读性,更突出事物特征和某种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一、要点讲析高考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本讲只说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一)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常常涉及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①记叙: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②描写: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④议论:⑤说明:2、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等;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小见大、抑扬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4、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二)高考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主要考查内容及题型:1、考查内容: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2、题型:①简答题:如: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005年湖北卷第20题)B、问: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2005年重庆卷第18题)C、问: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005年湖北卷第20题)D、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②赏析短文的写作:如:(1)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2)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高考湖南卷)二、方法指津(一)积累知识1、文学作品表达技巧鉴赏知识图解(二)解题技巧解题思路:①给定一个名目:指出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②说明具体内容: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予以具体分析;③指出表达效果:分析该表达技巧的作用及效果。

例: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文学鉴赏指导中的文学鉴赏技巧

文学鉴赏指导中的文学鉴赏技巧

文学鉴赏指导中的文学鉴赏技巧文学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我们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与心灵上的启迪。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准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而文学鉴赏指导中的文学鉴赏技巧就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学鉴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

1. 抓住作品的核心思想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核心思想,这是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他们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主题。

在鉴赏一本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尝试抓住作品的核心思想,并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等元素来表达这一核心思想的。

通过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2. 分析作品的结构与方式文学作品的结构和方式是作者表达意图的手段之一,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与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技巧。

例如,一些文学作品采用倒叙的叙事方式,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增加悬念和引起读者的思考;有些作品采用隐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象征物的描述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分析作品的结构与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用意,从而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

3. 理解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用来传递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理解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主题阐述。

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如何帮助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表达作品的主题。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作品的情感和复杂性。

4. 领悟作品的文学修辞手法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这些手法能够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鉴赏一本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注意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并思考作者选择这些手法的用意。

理解和欣赏作品的文学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品味作品的美妙之处。

5. 深入作品的背景与历史环境文学作品常常是特定时期和环境下的产物,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阐述文学作品主题的技巧大全

阐述文学作品主题的技巧大全

阐述文学作品主题的技巧大全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表达,具有丰富的主题内涵。

作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和技巧,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展现作品的主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阐述文学作品主题的常见技巧。

一、对比与对立对比与对立是一种常见的揭示主题的手法。

通过设置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主题。

例如在《红与黑》中,作者对比了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凸显社会阶级的冲突;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君臣、父子、朋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突出了儒家强调的人伦关系。

二、象征与隐喻象征与隐喻是一种通过形象具体化来阐述主题的手法。

作者通过巧妙的象征意象和隐喻来传递主题,使读者读懂作品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1984》中,乔治·奥威尔通过“大哥”来象征极权主义的统治,强调个人权益受到侵犯;在《动物农庄》中,乔治·奥威尔将动物隐喻为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揭示了革命与权力腐败之间的关系。

三、反讽与讽刺反讽与讽刺是一种通过嘲笑或讽刺来揭示主题的手法。

作者常常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来指出作品中的问题,引起读者共鸣,思考社会现象。

例如,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描绘战争场面,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讽刺;在《《1984》中,奥威尔以讽刺的手法描述了压制人性和言论自由的极权主义社会。

四、人物塑造与对话人物塑造与对话是一种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对话来阐述主题的手法。

通过塑造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对话,揭示作品的主题。

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中,通过刻画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和内心挣扎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在《红与黑》中,主人公朱利安的成长经历和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五、故事结构与时间安排故事结构与时间安排是一种通过叙事方式来揭示主题的手法。

作者通过合理的故事结构和时间安排,使主题逐渐展开和阐释。

例如,在《追风筝的人》中,卡勒德·胡赛尼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叉叙述,揭示了忏悔、救赎和友谊这一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纲解读:文章内容的表达是依靠语言的组合形式与表现形式来实现的。

语言的组合形式指文中的句子根据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而结合起来,集中表达一个中心。

文章的表达技巧指从内容出发而采取的表现手段和方法,这体现在词语与句子的选择、运用上。

由此看来,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必须着重分析理解词语与句子的选用。

《考试说明》要求:“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能及要求:C级一、什么是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那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④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

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现。

如“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就属于这类试题。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这也是常用的题目。

如高考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就属于这样的试题。

三、直击高考【2004年江苏卷】《草堂〃诗魂》20.(6分)(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1)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2005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17.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参考答案】⑴原书以美国为典型,作者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读者对象为中国人,有现实针对性。

⑵举例说明的方法。

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

【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14.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5分)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14.(5分)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

举例。

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和氛围。

举例。

15.(5分)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2007年江苏卷】《麦天》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4分) 【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2009年江苏卷】《上善如水》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 【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010年江苏卷】《溜索》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5分)【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四、实战演练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读王维的《山居秋瞑》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

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

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

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意象,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

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

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瞑》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绪。

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漫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

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

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明,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推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斫鸟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究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

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

“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没有得到。

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明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作者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试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6分)2.在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在哪几个人生阶段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请概括说明。

(6分)3.文中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有什么作用?(6分)4.作者把王维和爱因斯坦联系起来,认为“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请你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5分)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策略对于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一项内容,只要掌握了答题的规律就不难解答这类题目。

这类题目的发问模式常常是:……的好处是什么?……的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对此在答题时不妨这样应对: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具体谈谈答题模式及解法1、人称表达类(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例如:(10年全国卷Ⅰ)《灯火》第3题: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第一、二人称兼用。

不同人称的出现反复了文章的叙事手法,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2、修辞方法类(1)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

例如:(2004年全国卷IV高考题快乐的死亡·陆文夫)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

少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

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2)明确答题方向。

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烘托气氛;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生动形象;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有气势;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

(3)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⑴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例2:(2004年福建卷高考题书·朱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