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重修始祖墓志铭并序

合集下载

周氏家谱大全,周姓人必看!(来源字辈郡望迁徙)

周氏家谱大全,周姓人必看!(来源字辈郡望迁徙)

周氏家谱大全,周姓人必看!(来源字辈郡望迁徙)周氏家谱简介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

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周氏来源始祖:后稷起源主要有四:1.出自周昌、周任之后。

《河图运录法》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有大将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两人后代均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境)、浔阳(今属江西)、临川(今属江西)、陈留(今属河南)、沛国(今河南、安徽、江苏境)、泰山(今属山东)、河南(今属河南)等地。

周姓始祖--后稷2.出自姬姓,始祖后稷。

后稷母亲为姜螈,父亲为帝喾。

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到文王姬昌时,以国为氏。

周姓主源另有一说,即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军协助周桓王讨伐郑国。

后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被杀,后辈子孙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3.少数民族改为周姓。

《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改为周氏。

代北(今山西东北部)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4.他姓改为周姓。

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五代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

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并迁移台湾新竹。

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子孙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

周氏祖训1、乾坤广大,繁荣新隆;勋业光辉,照耀祖宗;志谋高强,超群达众;邦国丰富,勤亦元玄。

2、宗谱记载,周氏族人恪守祖训,耕读传家,守分睦邻,对于地方义举,莫不踊跃向前。

周氏迁徙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

重修宗祠功德碑序

重修宗祠功德碑序

重修宗祠功德碑序
重修周氏宗祠功德碑序
吾先祖,自桂阳县贤江村迁居于此,世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周家村,筚路蓝缕,勤勉耕读,有周大顺进士及第,官赐大将军,还有翰林学士,拔贡,师爷(有楣杆石为证)数人,集成汝南濂溪一脉中当地望族。

今我周氏族人,欣逢盛世,乐其业,安其居,薪火旺盛,子孙殷慧,永受厥福,世代绵长,实天之功、祖之德也。

后人岂不思先祖之护佑,不感先祖的恩泽乎?故重修宗祠,增其旧制,善莫大焉!
村两委率众贤达,筹此百世功业,同宗叔侄闻讯,慷慨解囊,集腋成裘,共襄盛举。

筹资百余万元。

承先祖庇佑,赖众人之力。

巍巍然三道大门通达,占地两千零九十九平米的周氏宗祠,于二零一三年一月重修告竣,方圆十余里地,鲜有此等规格建制。

乐善好施者,仁义者也,缅怀先祖者,礼之端也。

今吾族兴此盛举,功德无量。

为彰显四方义士、同宗叔侄鼎力扶持之功,谨勒石为碑,冀百世之流芳也。

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日立
村党支部,村委会数人驱车至茅舍,诚邀我为周氏宗祠立碑作序,因历史沿革资料,记载不祥,只能挂一漏万。

余修数稿,今日匆忙草就。

借贵网一角,望予发表。

周氏宗谱--忠孝堂(原为爱莲堂)

周氏宗谱--忠孝堂(原为爱莲堂)

忠孝堂周氏宗谱公元1993年(修订版)二.弁言吾族谱牒清光绪间族祖益三公、浩渺公次第修创成谱。

明国二十六年续修,本通铺之意,七七卢沟桥事变,战祸兴起,家乡沦陷,敌寇肆虐荡产离析,谱帙散佚无存,联明叔慨叹尤深尝谆谆嘱余曰,昔年心血,付之煨烬,其累世书香,忠孝悌传家,亲亲长长,不可无谱,汝当倡议修之,未敢竞辞其。

修谱以来至今八十九年矣,多数族人不知自己支系房下经阖公议,重修宗谱修纂者弟立南公立亚公立梧公立中公,编纂者叔增尧公协修者族祖仪文公。

走访四方,觅得残谱一部天佑也,修谱之难者世绪也,年湮代远,无法稽考寻家耄访遗老寒暑无间,孜孜弗倦,阅其谱者,当思修纂之苦心也。

世系不明不书,没有男孩只有女孩,招婿养老女婿改名换姓,赡养终身永不改者事宜徒权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男女都一样明文规定一样看待。

居淮七二公与兄七一公,早有合谱之议,谓有难合之处,其议遂罢,今复提议合为一谱矣,家乘修明支系攸分长幼有序,孝友烟睦之风,世世永传致仕他乡,迁居外地疏略,遗漏者嗣后重修时增订补辍之,统宗有绪也,是所希焉,谱事告成用记始末亦修纂者之幸也。

壬申年孟秋天清节廿一世孙存祥谨识三.周氏续谱序编修宗谱是中华民族独具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已延续了数百年之久,至今虽无某一组织倡议扶持,但这一活动在民间仍延续不衰,这种现象说明了宗谱文化有存在的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某些科技方面在近代虽先进与我,但在人文伦理上却远不能与我相比,他们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寻根,而我中华民族却早在这个自由王国里翱翔了。

我族从元末由苏州阊门迁来淮阴,历时五百余年,有文字记载的是在晚清之际有南清河支谱两部七卷存世。

民国27年(1938年)先辈诸公曾再次修谱历时两年徒步千里跋涉数县草谱将成不幸日寇侵华资料全部散失致事无果。

随着星移斗转人口日益增多,驻地不断迁徙,每有五服近亲互不识面;孙袭祖讳,三代共排一字,长晚失序,伦理紊乱等现象产生,这是有损中华民族文明风尚的。

重修祖墓功德碑文范文

重修祖墓功德碑文范文

重修祖墓功德碑文范文吾族之祖墓,岁月悠悠,历经风雨,犹如一位年迈的守护者,虽默默坚守,却也难敌时光侵蚀。

今逢盛世,家族兴旺,族中贤达之士,心怀敬意,共倡重修祖墓之举。

想那祖墓往昔,初建之时必是庄严肃穆,承载着先辈们的安息之愿。

然岁月如刀,墓冢渐显颓败,墙垣斑驳,碑石蒙尘。

此景,每令族人见之而心生愧疚,仿若愧对先辈之恩泽。

幸有[牵头者名字]者,宅心仁厚,深明大义,振臂高呼,欲重振祖墓之荣光。

其言一出,应者云集。

族中男女老少,无论富贵贫贱,皆踊跃捐资出力。

或出钱财,慷慨解囊,毫不吝惜;或尽劳力,搬石运土,不辞辛劳。

恰似涓涓细流,汇聚成海,集腋成裘,方有重修祖墓之资财。

工程伊始,众人齐心协力。

精挑能工巧匠,所用材料,皆为上乘。

那新的墓石,坚实厚重,如同先辈们的品德,沉稳而可靠。

碑刻字迹,清晰有力,宛如先辈的教诲,深刻而难忘。

周围的草木,精心栽种,恰似先辈的恩泽,庇佑着家族的繁荣。

今祖墓重修已毕,焕然一新。

墓体坚固,宛如家族团结一心的力量,坚不可摧。

周边环境清幽,恰似先辈们宁静的怀抱,给予后人慰藉。

这重修之功,非一人之力,乃全族之功。

每一位捐资者,每一位出力者,皆在这祖墓之上留下了深深的功德印记。

捐资者名单列下:[详细列出捐资者姓名与金额]。

出力者亦不可忘:[列出出力者姓名]。

众人之功,如星耀空,照亮家族前行之路。

愿吾族后辈,见此祖墓,缅怀先辈,传承家族美德,团结奋进,再创家族辉煌。

祖墓永固,家族长兴,此乃吾族众人之心愿也。

立碑于此,以记重修之功德,昭告后人,莫忘先辈,珍视家族之传承。

[立碑日期][家族名称] 敬立。

周氏家谱

周氏家谱

周氏家谱谱序神州大地,自有人类记载以来,姓氏周为最早出现,奴隶社会末期,周文王姬发建立周朝,姬发后裔大部改周姓或赐姓为周,所以姬氏为周姓之始祖。

汝南王因地名和王位之合,称汝南氏,是迁徙后的周氏一脉,所以周氏一支实以河南为主居之地,姚州之周氏元祖乃汝南氏也。

我周氏在姚州从第十一代祖先,以医为业传世五代,由于社会的变迁而终止医业,实属惋惜。

但医德精神犹存:救死扶伤、以人为本、不为金钱、以德为先、忠厚传家、以孝为先、来参去辞、诚信立世,奉药王、拜孔孟,学以致用,适应时代需求,顺应时代潮流。

不辜负祖先的训导,不违反现有社会的各种章法,勤恳持家、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优,富不狂、贫不馁,平淡而过,一生幸福。

此谱经多方查找追根溯源,多方回忆,参考许多回忆录而得之,祖辈已修过家谱,但已无查找,此虽为续谱,一世祖到十一世祖已是残缺,只能从可考的十二世祖编纂而得此谱。

可说历尽艰险、绞尽脑汁修成此谱,真所谓难能可贵啊!望后人珍惜此谱,传承后人,读之见引,不忘祖训,则通达周氏一脉矣!周法先周氏家谱姚安周姓源于“姬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的儿子姬烈被封为汝南王,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北,后因汝南王被废,落籍于当地,人称周家寨。

南宋时有数支周姓迁往江西落籍。

公元1594年,即万历17年,为巩固边疆的统治,为了开拓疆土,大量居民向祖国南方移民,同时放江西进士张乔松任姚州巡守道。

周姓始祖周仕奇第兄二人跟随移民大军由江西抚州府(现抚州市)北门外莲花埧第五十六都,辗转来到云南,哥哥在楚雄城内落籍,弟弟周仕奇公随张乔松巡守道到姚安军民府并落籍在姚安城内。

“周氏宗谱”从一世祖到十四世祖的左昭右穆和突出事例都记载的一清二楚,可惜原谱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无从查找,只能从十一世祖后裔有的资料中加以补充,由十五世祖的文化人热心查找方得此资料,遂近代选修此谱。

十一世祖周斯年是周家门匾“五世知医”的第二代家传医师,生有三子,长子周爱莲,次子周爱杏,三子周爱棠。

周氏重修始祖墓志铭并序

周氏重修始祖墓志铭并序

周氏重修始祖墓志铭并序
周氏重修始祖墓誌铭并序
元末时局动荡,战火纷飞,背井离乡流亡迁徙者比比焉。

吾祖讳文彦公於彼时自江西始迁冈邑阳逻,复迁至西陵,卜居雨头山下,自是开基继世,荜路蓝缕,繁子衍孙,迄今已六百余年矣。

明季兵燹,吾族谱失其传,公之生卒亦失其详,仅於先世谱序知公葬於吉域师姑墩。

廿纪中叶,诸多墓地被垦。

公之墓亦被毁,然吉址向山依稀可辨。

吾族裔孙繁众而祀事不矩,能不叹哉、痛哉~
兹逢盛世,政通人和。

族中有续谱之议。

佥曰“此乃尊宗敬祖荫庇后世之举也”。

然续谱、建祠、修祖墓宁可或缺乎,岁在庚寅,众议缮修祖茔,再表墓容,宏扬吾族之祖功宗德,勉励吾后世发奋图强,使后世瞻丰碑而晓先人之维艰,谒祖墓而兴子孙之孝悌,方不负此举焉。

铭曰:
元末战乱,民生其艰。

迁徙流离,在所难免。

吾祖彦公,播迁於赣。

勤耕殷作,德泽黎元。

开基继世,子繁孙衍。

明季兵燹,谱失其传。

公之生卒,憾失诸缣。

廿纪沧桑,棺墓偃湮。

阖族同倡,恢茔复烟。

勒碑纪石,以志观瞻。

兴吾祖德,功在千古。

佑吾后世,德在万年。

凡我族众,岁为祀事。

尊宗敬祖,福禄绵绵。

时在公元二零一零年庚寅岁仲冬月吉旦
二十四世孙开宏字正武谨譔。

长沙塘冲(园)周氏谱派

长沙塘冲(园)周氏谱派

长沙塘冲(园)周氏谱派长沙塘冲(园)周氏,始祖荣禄公,旧称大郎,洪武五年自江西丰城迁长沙临湘都塘冲。

长沙塘冲周氏谱首修为清朝康熙61年(1722年),由十二世孙周木菴主修,首修字派为十六字:“应天(添)益思尹(永)尚万世继承宗伯亿兆大时”;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七世孙周树槐主持五修塘冲周氏谱,续增十六字派:“立本传家宏延正学象贤敦绍文士廷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周玉爰主持八修塘冲周氏谱,续增十六字派:“成达振声同崇明德肇祖建业允昭鼎铭”。

综合而言,塘冲(园)周氏谱派为:
应天(添)益思尹(永)尚万世继承宗伯亿兆大时
立本传家宏延正学象贤敦绍文士廷光
成达振声同崇明德肇祖建业允昭鼎铭
塘冲(园)周氏谱派名(对应世代)如下表:
塘冲周氏谱历届族谱年表
第一届谱: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第二届谱: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第三届谱: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第四届谱: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第五届谱: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第六届谱: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第七届谱: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第八届谱: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

周氏家谱

周氏家谱

一.周氏八士堂排辈枝(志)兴(通)衍(言)崇(充)绪(续)隆(龙)茂庆传(脉)长广生忠后(厚)世(士)永远祯(元)正方后续40字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二.周氏家谱现存周氏家谱四卷(清)周肇恭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封面题:镐鲁宗源。

即墨周氏家乘不分卷(清)周翕鐄等续修。

清乾隆间抄本,青岛市博物馆藏。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册,中国国家图书馆、青岛市博物馆藏。

即墨周氏家乘一卷(清)周志讷纂集。

清刻本,即墨市博物馆藏。

即墨周氏族谱一卷周培哲、周丕价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石印本,即墨市博物馆藏。

谱首修于明崇祯周日熙。

即墨周氏族谱七卷周正歧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即墨市博物馆藏。

首修于清乾隆十年周迪欣、周光国。

栖霞宋格庄周氏世谱一卷(清)周日海纂。

清同治间抄本,栖霞市观里镇宋格庄藏。

三.相关文字(一)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

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

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二)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有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3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15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共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因移民多在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所以被称为大槐树移民,当时移民主要迁至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所以时至今日,大槐树成为了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洪洞县成为了亿万大槐树后裔永远魂牵梦绕的老家。

四.相关网站链接//。

赣榆青口周氏始祖迁墓、立碑倡议

赣榆青口周氏始祖迁墓、立碑倡议

赣榆青口周氏始祖迁墓、立碑倡议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二零一一年赣榆青口周氏续谱,族人团结一心,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宜,成我周氏之千秋家书。

今逢盛世,海晏河清,今念先祖之大德,虽百代也不能忘尊。

时,祖上有家族墓地,敬香之冥符兮,尚飨其英灵;然,时代之巨变兮,一日其千里;昔时之莽莽兮,街市其林立,祖坟要迁,每每思之,伤心难言。

今,倡议族人,有钱出钱,共商周氏族之大计,让先祖之无忧兮,长眠其宝地,列祖之圣灵兮,佑吾门百业兴旺,万世亨畅,世代康宁。

明军、明光、兵团于二零一九年五月周氏祠堂碑论家族续谱、立碑的重要作用周明军一、续修家谱意义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皆然。

家谱也是一种文化,是我们周氏家族文化,续编家谱正是传承这种文化。

一个家族要有一种文化,同时家族中好的家规、家风,都要传承。

家规:家庭中的规矩;家训: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立家规,树家风,使我们后辈子孙从小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培养,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所以说我们续编家谱不是仅仅为了书写家族人员的人名,而是在写一种文化,一种对家族子孙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家书。

但总有人每次听到各地家人说续谱有什么用?我深深感受到续谱的必要性!因为各地族人对家族文化的淡漠、对续谱的重要性没有概念。

像历史上的大家族孔氏家族、荣氏家族、钱氏家族、曾氏家族等著名家族之所以家兴业旺、人才辈出,是源自于名门望族都是有修编家谱的传统,这些家族均遵循着延续家族兴旺的伟大秘诀:修家谱、守家规、遵家训、树家风、铸家魂。

1、通过续修家谱,使得更多的族人取得交流,各地族人都能通过续谱这个纽带而联系到一起。

我和周明光数次到沭阳自费寻祖,和沭阳周氏建立了联系,沭阳周氏续谱我是成员之一,沭阳周氏宗亲周之佑先生也多次带人到赣榆联系,让我们感受到血浓如水的家族感情。

通过数次联系考证和族谱记载,我们赣榆周氏源自沭阳厚邱。

荆楚汝南周氏源流序

荆楚汝南周氏源流序

荆楚汝南周氏源流序滔滔江河水,源源向东流,欲知其源头,逆流而上,方可得焉。

本届族谱,正是循此原理,接通历史断层,追根溯源,达到由瑜公、东周、西周,直至远古时代的轩辕黄帝之目的。

由于年漂代久,世系繁复,此文难以一一赘述,只能提纲挈领,权作导视索引而已。

综观史书及稽我周氏族谱载:黄帝出自少典氏,其正妃生子二,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

昌意之子高阳继帝位即帝颛顼,颛顼卒,玄嚣之孙、(娇)极之子、高辛继位,即帝喾。

帝喾之元妃姜嫄,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一巨大足迹,踩其大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后生弃,即后稷,乃尧时农师,始种稷麦,尊为农神;帝舜时封稷于邰(今陕西武功县)为稷王,别姓姬氏,周之先祖。

传至不(窿),时夏政已衰,不(窿)失官,自窜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始迁于豳(今陕西彬县),历庆节等至公叔祖类。

以上亦界定为远古世系。

周王朝亦始古公亶父,乃公叔祖类之子。

因此前累遭狄侵,古公离豳,始迁歧山之南----周原,营筑城廓而居之,始称周国。

其玄孙立国后,追谥为太王,为周王朝这第一世祖。

子三:长泰伯、次虞仲,由于古公认定后代成大事者乃昌(季历子),故而俱陷荆蛮。

少子季历,遵循古公遗愿,笃行仁义,其孙追谥为王季,季历卒,子姬昌立,商时西伯侯,为西周奠基者,即文王也。

姬昌次子武王发,诛纣伐奄,代商而有天下,建都于镐(今西安)。

后由于幽王误国,戎狄入侵,至其子第十五世平王宜臼,迁都江堰市洛阳。

平王受西戎之难,其少子烈受封汝南,为周氏得氏受姓之一世祖,史称王子周家。

平王长子泄父,立太子,未临朝先逝。

子林,继位为桓王,再传十八世,至赧王延,子孙以周为姓。

周王朝历三十五世,计四十位帝王。

自东周以国为姓始,历经秦汉,至东汉末,传至异公之子瑜,瑜公字公瑾居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三国名将,仕吴南郡太守,拜大都督,精音乐。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卒巴陵之巴丘(今岳阳),还葬庐陵乌东,妣乔氏,汉太尉乔玄(俗称乔阁老)之女,子二:长循,配吴主孙权女,生子鲸、鳞。

关于周氏宗祠的的说法

关于周氏宗祠的的说法

关于周氏宗祠的的说法
文一公的孙子正三公,又渡江到今天的鹞石山下余家洼定居,死后葬周潭蛟池坎。

蛟池坎又叫八棵树、周家排形地。

解放前后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其中有八棵古树(水桦树)老态龙钟,有的树干中空,用水泥石块修补填充;有的侧枝下垂,几欲坠地,现在都已荡然无存,仅剩荒冢残碑。

蛟池正三公为近始祖,是鹞石周氏的始祖。

应该说,文一公、庆二公都是追认的。

文一公、正三公有文字记载,也有墓葬可查。

庆二公生死下落不明,仅有一座衣冠冢(长约2米,高宽各1.5米的青石堆),座落在原陈湖区政府的东北角。

该碑比正三公的墓碑大得多,显然是后人所立。

鹞石周氏,实际上是从正三公开始的。

传到贤字辈才人丁兴旺,发家致富。

庞大的周氏宗祠也是在这个时期(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造。

在周潭及其周边地区,有二十一座贤字辈支祠,并都设有堂号。

如贤一公祠堂名礼耕堂(下街头早期医院)、贤十公祠堂名诜羽堂(周潭粮站)、贤十三公祠堂名崇本堂(傅家嘴枫林小学)、贤十八公祠堂名尚义堂(在凤凰村西已拆除)、贤二十公祠堂名修义堂(原区政府)、贤二十一公祠堂名延庆堂(中期陈湖医院)等,其中以诜羽堂子孙繁衍最快,人口最多。

汝南周氏宗谱序

汝南周氏宗谱序

汝南周氏宗谱序汝南堂周氏家族宗谱周氏宗谱拾遗饮水思源周姓始祖——周后稷周后稷,名弃,系黄帝玄孙,帝喾之子。

幼随其母姜女原在邰部落长大成人后,发挥聪明才智,教导邰部落人民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使邰部东人民结束了流动不定的游牧生活。

舜帝见他功勋卓著,给予掌管农业的稷官,史称“后稷”,周姓人尊为始祖。

周平王姬宜臼周敦颐像周敦颐母亲郑氏宋碑残片【渊源】周姓的起源与演变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魏书•官氏志》、《中国姓氏》和《小学必读百家姓》所载,构成当代汉族周姓主要有三大支:古周国、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古周国。

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已经存在周部落,黄帝之臣有周昌和周书,他们都是周部落的人。

周部落就是古周国,当属黄帝族。

黄帝时代我国西北农业有很大的发展,已经具有打深井、挖水渠、引水灌溉农田的技术。

黄帝之臣周昌和周书大概是最早凿井引水灌溉农田的氏族的首领,他们发展了农业,是当时重要的部落。

周字原义为环绕之意,字型像水井和水渠流道。

因此,黄帝时代的周部落是以显示其氏族技能的图形“周”作为氏族之徽号,进而成为氏族之名。

周氏族一直活动于山西临汾(亦称太原)一带,也是周昌的古周国之地。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有神奇色彩的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至今,仍有一些周姓人尊黄帝之臣周昌为先祖。

第二支出自姬姓。

古今绝大多数的周姓人是奉黄帝玄孙后稷为周姓之先祖。

姬姓周的历史始于后稷,后稷名弃,是虞舜时代种稷的农官。

稷即谷子,去壳为小米,是当时西北民族的主要食粮。

后稷管理农业有功,被封在邰之稷山,今称稷王山,位于山西稷山、闻喜、万荣和运城四地交界处。

到了夏朝孔甲时期,夏王朝已衰落,后稷的后裔在商人的逼迫下向北迁移,进入古周国之地山西临汾地区,吸取了黄帝族固有的农耕经验和夏朝的井田制度,创作了区田,发展了农业,壮大了氏族,史称大周。

后又越吕梁山进入屈地,今山西吉县及石楼县屈产河一带。

进入商朝后,后稷的后裔公刘率族人西迁到豳,即今陕西旬邑县西,亦到过陕西武功县的稷山,先周部落开始形成。

周氏家族三门祖茔的历史

周氏家族三门祖茔的历史

周氏家族三门祖茔的历史历史之一、周氏祖茔碑记记载:此碑立于乾隆五年七月吉旦,即为公元1740年7月初一,立碑距今为273年。

中间为清故周公顕考讳妣何氏考世贵世荣妣王氏合葬之墓即为二世周顕立主,八氏世贵世荣双侍主。

左边为:孝子琨、砼,故琰、故全。

孙生员:邦良、佐、秀、英、选、贤、辅,曾孙:钟、镛、铸、镕、铎、铭、铣、银、铠、锋、镌、钺、钊、针、铮、锡、镇、錞。

玄孙:安国、治国、定国。

历史之二、据周氏家谱记载:周氏三门祖茔起始于公元1438年(推算),先祖周顕安葬于此,距今已有575的历史,先祖周顕是周氏家族二世仙人,立主于此宝地,膝下子孙三世、四世、五世因多种原因已记录不详,无据可查,六世国英、七世庇均安葬于南茔,八世后人世贵世荣,追随先祖,双人侍祖,世贵夫妇灵位安葬于此,世荣夫妇灵柩安葬于此。

此碑是有九世后人周琨、周砼、周琰、周全勤俭持家,重视子女教育,培养了十世子孙邦良、佐、秀、英、选、贤、辅弟兄七人,皆为生员,生员在当时既是秀才,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生,若经过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就成为贡生,意识就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

因为他们弟兄七人有才有干,皆有学问,才为他们的仙人修建了此碑,作为对先人的追忆,以便后世敬仰。

从其十一世弟兄十八人的名字也不难看出他们的父亲皆是有学问之人。

十一世为钟、镛、铸、镕、铎、铭、铣、银、铠、锋、镌、钺、钊、针、铮、锡、镇、錞。

十二世玄孙当时仅有三人,是安国、治国、定国。

综上所属,此碑有十世后人邦良佐秀英选贤辅所立。

目前家谱记载:十二世有弟兄20人;十三世有弟兄32人;十四世有弟兄37人,十五世有弟兄40人;十六世有弟兄26人;十七世有弟兄58人;十八世有弟兄78人;十九世有弟兄96人;二十世有弟兄78人,二十一世有弟兄40人。

记录时间截止于2010年春节。

因此,在此我要提出要重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孝道,认真总结,真诚团结,把我们周氏家族的历史续写作为新的开始,重要的任务,为周氏家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省金乡县周氏家谱(十二修)序言

山东省金乡县周氏家谱(十二修)序言

山东省金乡县周氏家谱(十二修)序言中华谱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吾周氏始祖自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来金乡己届六百四十余年,家谱己历经十一修,至今又二十余载过去。

当年悉心编撰人员多年迈辞世。

族人诸多忧虑,若再拖延恐续谱事难以为继。

吾周氏乃金乡望族东缗世家。

所居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族人自古多圣贤,功臣,现代也不乏英模与栋梁。

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民族与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族人深感荣耀与自豪。

日月轮回历史日延。

周氏家族日益壮大,迄今周氏人口己达数万之众,播徒远郡他乡者成千上万。

社会繁荣稳定,周氏族人事业亦日渐发达。

自海内外来故乡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

诚所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

己丑初我族重修祠堂落成,族人庆幸之余,诸多热心族益事业者商议十二修家谱事。

与会族人一拍即合、,决定十二次撰修家谱,此次修谱力争保持原谱风貌,同时体现时代气息。

议定后,迅即组织力量,筹集资金分工合作、各项事宜有条不紊,眷清后,几经校对,付梓印刷。

至年终基本采楫成帙,复经逐一校对,定稿印装,羿年十二月十二修家谱告竣。

其间编修族人及各支各地参编人员尽职尽责。

十七世淑淳,十九世乐善,传兴,二十世培桐、可信、克振、佑贤、金生,二十一世用顺、双林、巨文、二十二世兆辉等不顾年老体弱,饱经奔波跋涉之苦劳和署往寒来之苦,为敦宗睦族恪尽职守。

尤以节俭勤奋与一絲不苟的精神堪为后世人效法。

谱谍当顺应时代,与时俱进。

此次新修谱谍定为五卷七册、整卷容量大增,厚纸单张双面印刷,经多方商议,新增行实五则,均采用白话文。

复制了始祖及后世祖先之彩色影像。

整个谱册即实用又美观大方。

祖德宗功,子承孙继。

值此十二修家谱告竣,阖族欣慰欢庆之机,余等与长辈同辈及晚辈族人,应同心同德光扬吾族爱国爱乡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之传统,全族团结与各族团结友善,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为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崛起,为谋求我族更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吴桥周氏族谱

吴桥周氏族谱

吴桥周氏族谱《吴桥周氏族谱》《吴桥周氏族谱》,原谱为小楷手书,字迹清秀,一丝不苟。

族谱共分六册,第一册为《世系图考》,第二册为《世系本纪甲编》,第三册为《世系本纪乙编》,第四册为《科第节义志》,第五册为《序言碑铭志》,第六册为《诗文集志》。

封面编序有误。

第一册《世系图考》,内文为支派图,详载吴桥周氏始祖至二十二世谱系,其子孙支派流布吴桥东门里、南关、大周、小周、东周、范庄、葛庄、彭家寺、杨家寺、永丰、杜庄、刘家坊、连镇(今属东光县)、西堂(今属山东宁津县)、小王宋庄以及景州(今景县)等地。

“周氏远祖为元朝都督张公,其讳失纪;高祖为明朝进士莱阳县令张公,其讳失纪。

”“始祖张清,明初迁吴桥,易张姓周,编入安陵里,为周氏始祖。

”第二册《世系本纪甲编》。

《谱纪志》:“旧谱云,山起昆仑,水发星宿,千支万派,混混郁郁,歧视则踈(疏),溯源则亲,觐光扬烈,孝思维毁。

”是为小序。

下面写到始祖如何迁居吴桥,“始祖讳清,原山西蔚州籍,元都督张公之孙,明进士山东莱阳令之子也,行四生洪武十二年四月,卒正统元年甲子三月二十日,卒年六十九岁(按:上文中“洪武十二年”为公元1379年,“正统元年”为公元1436年,其后的干支“甲子”为正统九年,即公元1444年,故始祖张清卒年按正统九年计算应为六十五岁。

“正统元年”或为“正统九年”之误。

),配宫氏。

为莱阳公被邻邑株连,挟公祖妣带罪西行,妣途中违豫①,至连镇南周家庄遂终,葬于此,继取周氏,即周家庄人,御史奉命安民于桑园镇,编入安陵里,乃从今姓。

于城西十里外,披荆棘,筑室以居,再迁城西南二里许,即今我只周氏老庄也。

卒,启移公祖妣,合葬于庄之朝阳,负癸揖丁。

墓前有碑记,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朝议大夫尚志立,即今敕封周氏先茔。

”周清长子周铭,次子周政。

周铭“出生永乐十年(1412,壬辰),配贾氏,葬始祖墓之左。

生五子,福、祥、荣、茂、昌”。

周政“出恩寿官公,秉性刚毅,正直不挠,隐恶扬善,乡闾敬服,时当明初,所在战争,公决意不仕,耕钓自娱,咸以隐士称。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

目录砖墙周氏宗谱砖墙周氏宗谱目录元卷新序一篇旧序共计七篇小五公支谱序二篇贞九公支谱序一篇历代修谱名氏修谱则例共计二十条隶籍绿由考本宗发源前代九枝卜宅园砖墙村落记大观阁记里居古踞枝派迁徙后附遣戌普安卫军义合砖墙事实谱戒七说文公四礼宗义家规驸马公主遗像记重表驸马公主遗像记梓园墓道议合一纸亨卷列祖传宝文学武功政事诰勅(汉)吴王钓语(宋)御史少丞周省勅御史中丞周省勅翰林学士周省并妻夫人勅命赠太子少师周省诰命谕祭文义谕祭品物授大贤公主玉册江阴县知县周景勅谕起居郞周昱勅枢密院副使周昱并妻恭人勅命(宋)兵马指挥使周观并妻孺人勅命行人司行人周观勅封户部员外郎周观勅封户部员外郎周观夫人赵氏勅赠国学博士周宣并妻孺人勅命旌表义民周禧勅(明)授昭信校尉管军百户周先并母妻诰命赠靳水县周慎父母诰命赠龙泉县周序父母诰命宋元檄旌仕宦荐辟勲戚敕封科第岁贡例贡国学注:黑色字体为抄下来的简体,红色字体为翻译过的文章按照片顺序排列10300511030052译文:田地,住地挨得很近的邻居应以礼相让。

如果有强行霸占,仗势争夺的人,宗族审讯责罚。

邻居间往来,要男女避嫌,各自遵守礼仪。

如果有不分内外的,专门搬弄是非的,到处闯祸的,族长审明,男的犯了就责罚那男的,女的犯了就责罚她家家主。

同乡一族人之间有仇恨,应该从中解释,加以劝慰。

如果贪图美酒,利益,从中做证,教唆审判的,宗族应该把他究送官府。

教育的方法是:凡是有子孙不想学习,自己愚昧不知,怎样成人呢?所以想要子孙贤能,只有教育他。

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为贤为圣。

我们宗族能有身先带领子孙,弟弟们学习的,宗族应该表彰他。

我们宗族世代都是以耕作,读书为本。

如果有不从事耕作,读书的,郑燮不分的,从事不好的职业的,不珍惜自己名誉,败坏宗族的,如果有学习唱戏为业的,他的技艺应该载入族谱,嫖娼,做妓的,宗族应该重罚他。

不肖的子孙,浪费家里财产,亲兄弟,伯叔父应当告诫惩罚他。

如果还不听从命令,应当送宗族惩处。

龙海周氏族谱序言

龙海周氏族谱序言

周氏族谱序龙海周氏一脉,始于高祖父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975年至公元1908年)从四川泸州搬迁至茂山法古,而后,由曾祖父有安公迁往龙海,分枝散叶,才有今天的族脉。

前年,祖父廷良公身染沉疴,孙子无能,不能及时施以药石、投治名医,迁延一月,病故。

因原有家谱在动乱中佚失,大伯父提议修编家谱。

让我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编系成集,我深感责任重大,所谓无本之木不长,无源之水难流,家谱作为一个家族的家源文书,在古代,大到国家选贤任能,小到家族子女与外族联姻,都与之相关。

在今天,修编家谱的意义在于,通过家谱,我们可以辨亲疏、明昭穆、追根溯源,缅怀祖辈,发扬先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找到家族的归属感,凝聚力量,以图后进。

正因为深知修谱的重要性,我知道自己谱牒学知识匮乏的情况下,抽出时间,积极补习谱学知识,期间购置了《家谱编修指南》(姚建康著)一书,并利用互联网络的便利,注册中华家谱网,并查看四川省行政地图及其它资料,试图能有所收益。

我自幼在祖父的耳濡目染下,对整个家族的源流是有整体感知的,祖父常说:“我们是从泸州府fu(hu) jia si xiang chang 搬来的。

”之后经过我上网查阅,与以上地名无论读音还是搬迁可行性最为接近的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护家镇。

泸州古蔺位于四川西南部,西可接云南昭通,南可接贵州遵义,北接重庆,现在单是周姓人口就有上万,但是本着“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修谱原则,具体住址和泸州宗亲的字辈谱还未可知。

尽管不知道高祖一辈的具体迁徙路线,但从泸州到禄劝遥遥千余里路,在清末,交通又不方便,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根据茂山只有法古高祖父、高祖母墓及叔高祖父、叔高祖母墓这点来推测,高祖父应为始迁祖,再从年龄推断,初至茂山,当在清光绪年间。

因为高祖名讳尚不可知,故以曾祖父有安公为龙海周氏始迁祖。

此谱的编修我相信是所有龙海周氏宗亲的期望,所涉及资料都是从长辈口中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目前还保留有录音资料,未敢有丝毫的矫改。

贵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贵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贵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明清以来沧州愈发兴盛。

作为畿辅要地,又濒临渤海,京杭大运河和明清御道穿境而过,海陆交通发达,达官贵人南来北往驻足停留间带来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开放的社会风气。

同时,由于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动荡,尤其是明初“靖难之役”的兵革之祸,造成沧地田野荒芜,生产凋敝,民不聊生,为充实沧州以佐京师,大量移民纷至沓来。

伴着以自耕农为主的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增加,再加上国家重农政策的实施等因素,农业重新焕发生机,商贸业也日趋繁华,尤其长芦盐业更是长盛不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富庶物质力量的作用下,亦出于对国家文化政策导向的认同,构成城乡的主要群体--宗族大户开始着力推行“敦孝悌、重人伦”的“遗泽爱后之正道”,保持血脉繁衍、家族传承的永世鼎盛。

于是,人们纷纷“会族众,立祠堂,修谱碑”,其上“述祖恩,彰先业,励后辈”,进而“敦宗睦族”,以期家道持续绵长,有力地促进了本土宗族架构的塑造。

明初从山东即墨迁来沧州的东光县有个村过去叫周邦庄,后因规模日大渐被分成两个村子,改叫为前周和后周,隶属于找王镇,和村南走不了几里路程却隶属于连镇镇的周英庄是同时建立而且同宗同族的村落,约有六百余年的村史了。

据修纂于1933年的《周氏宗谱》记载,周氏初居于山东莱州府即墨县毛家庄,明初永乐二年奉诏迁畿辅至东光县城东南十二里,占产立庄名“周邦”,取《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意。

周氏宗谱扉页周氏始祖在即墨当地共有兄弟四人。

由齐鲁迁燕赵之时太始祖已殁,长兄需要承祧守护祖业,因此外迁者为弟兄三人,即仲、叔、季。

太始祖母不忍三子撇家舍业远离故土,于是一路北上跟随而来。

仲定居周英庄,太始祖母随幼子季落户于运河西的大周庄。

周邦始祖乃叔也。

周氏旧有家谱,支脉源流分明,敦本睦族秩序良然,“阅世二十,历年五百非无谱也”。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北伐、捻军起义,战乱迭起,烽火遍地,沧州地区沿运河一线成了重灾区。

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周氏家族未能幸免于难,在战火中流离苟活,记载周氏世系的挂图亦从此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氏重修始祖墓誌铭并序
元末时局动荡,战火纷飞,背井离乡流亡迁徙者比比焉。

吾祖讳文彦公於彼时自江西始迁冈邑阳逻,复迁至西陵,卜居雨头山下,自是开基继世,荜路蓝缕,繁子衍孙,迄今已六百余年矣。

明季兵燹,吾族谱失其传,公之生卒亦失其详,仅於先世谱序知公葬於吉域师姑墩。

廿纪中叶,诸多墓地被垦。

公之墓亦被毁,然吉址向山依稀可辨。

吾族裔孙繁众而祀事不矩,能不叹哉、痛哉!
兹逢盛世,政通人和。

族中有续谱之议。

佥曰“此乃尊宗敬祖荫庇后世之举也”。

然续谱、建祠、修祖墓宁可或缺乎?岁在庚寅,众议缮修祖茔,再表墓容,宏扬吾族之祖功宗德,勉励吾后世发奋图强,使后世瞻丰碑而晓先人之维艰,谒祖墓而兴子孙之孝悌,方不负此举焉。

铭曰:
元末战乱,民生其艰。

迁徙流离,在所难免。

吾祖彦公,播迁於赣。

勤耕殷作,德泽黎元。

开基继世,子繁孙衍。

明季兵燹,谱失其传。

公之生卒,憾失诸缣。

廿纪沧桑,棺墓偃湮。

阖族同倡,恢茔复烟。

勒碑纪石,以志观瞻。

兴吾祖德,功在千古。

佑吾后世,德在万年。

凡我族众,岁为祀事。

尊宗敬祖,福禄绵绵。

时在公元二零一零年庚寅岁仲冬月吉旦
二十四世孙开宏字正武谨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