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详解(五)
1998考研英语真题阅读详解
1998年阅读真题精解Text 1Few creations of big technology capture the imagination like giant dams. Perhaps it is humankind's long suffering at the mercy of flood and drought that makes the ideal of forcing the waters to do our bidding so fascinating. But to be fascinated is also, sometimes, to be blind. Several giant dam projects threaten to do more harm than good.The lesson from dams is that big is not always beautiful. It doesn't help that building a big, powerful dam has become a symbol of achievement for nations and people striving to assert themselves. Egypt's leadership in the Arab world was cemented by the Aswan High Dam. Turkey's bid for First World status includes the giant Ataturk Dam.But big dams tend not to work as intended. The Aswan Dam, for example, stopped the Nile flooding but deprived Egypt of the fertile silt that floods left — all in return for a giant reservoir of disease which is now so full of silt that it barely generates electricity.And yet, the myth of controlling the waters persists. This week, in the heart of civilized Europe, Slovaks and Hungarians stopped just short of sending in the troops in their contention over a dam on the Danube. The huge complex will probably have all the usual problems of big dams. But Slovakia is bidding for independence from the Czechs, and now needs a dam to prove itself.Meanwhile, in India, the World Bank has given the go-ahead to the even more wrong-headed Narmada Dam. And the bank has done this even though its advisors say the dam will cause hardship for the powerless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The benefits are for the powerful, but they are far from guaranteed.Proper,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dams and of 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controlling water can help to resolve these conflicts. Hydroelectric power and flood control and irrigation are possible without building monster dams. But when you are dealing with myths, it is hard to be either proper, or scientific. It is time that the world learned the lessons of Aswan. You don't need a dam to be saved.51. The third sentence of paragraph 1 implies that ________.[A] people would be happy if they shut their eyes to reality[B] the blind could be happier than the sighted[C] over-excited people tend to neglect vital things[D] fascination makes people lose their eyesight52. In paragraph 5, "the powerless" probably refers to ________.[A] areas short of electricity[B] dams without power stations[C] poor countries around India[D] common people in the Narmada Dam area53. What is the myth concerning giant dams?[A] They bring in more fertile soil.[B] They help defend the country.[C] They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ties.[D] They have universal control of the waters.54. 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st be interpreted as ________.[A]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B] "More haste, less speed"[C] "Look before you leap"[D]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核心词汇1. few 没有几个,含否定意思,little 没有一点儿,含否定意思;2. capture 抓住,捕获,吸引住3. like 比如,像,喜欢4. giant 巨人,巨型物;gigantic 巨大的5. at the mercy of 任…摆布或控制;6. flood and drought 洪涝和旱灾;earthquake 地震;tsunami 海啸;7. ideal 理想,理想的8. do our bidding 按我们的要求办事9. fascinate 对…着迷;fascinating 着迷的10. threaten 威胁11. do more harm than good 弊大于利12. lesson 教训;teach me a lesson 给我一个教训;lessen 减轻13. symbol 象征14. achieve 达到;获得成就;achiever 获得成就的人;achievement 成就15. strive to 努力做16. assert 说明,宣称,认为17. cement 水泥引申为:巩固,加强18. bid 投标;申请19. tend to 易于,倾向于20. work 起作用;21. as 正如,复习as的六大考点22. intended 所料想的;相当于expected=desired=anticipated =designated23. deprive…of 剥夺…;相当于rob…of=deny sth24. fertile 肥沃的;多产的25. in return 作为回报26. reserve 保留,预定;reservation; reservoir水库27. so…that 如此…以致28. barely=hardly=scarcely 几乎不29. generate 产生;regenerate再生;regenerable 可再生的30. myth 神话,不现实的东西;相当于illusion 幻觉;31. civilized 文明的;civilization 文明32. stop just short of 差一点儿就; be short of 缺少;缺乏33. contention 争吵;争论34. complex 综合工程;综合物;联合体;复杂的;35. bid for =apply for 申请36. go-ahead =permission容许,许可37. cause 造成,引起;原因;事业38. hardship 困境;苦难39. powerless 无权利的;powerful 当权的;强大的40. far from 远非;绝不41. guarantee 保证;确保;担保42. proper 恰当的,合理的43. study 研究44. impact 影响,相当于influence=effect45. resolve 解决,相当于solve=settle;决心,决议46. power 电;电源;power-off 断电;47. irrigation 灌溉48. monster 怪物,在此引申为巨大的49. deal with 解决;对付,与…交往50. hard 艰难的,困难的;强硬的;51. wrong-headed 执迷不悟的52. hydro-electric 水电的难句精解①Perhaps it is humankind's long suffering at the mercy of flood and drought that makes the ideal of forcing the waters to do our bidding so fascinating.▲这个句子中包含了一个强调句型,基本结构是it is... that...,强调部分的关键词是suffering,这个词就是后面that引导的从句的主语,因而这个句子的核心句其实就是Suffering makes the ideal so fascinati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课外阅读。
袅袅炊烟,悠悠乡情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中沉醉于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在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袅袅炊烟。
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的炊烟像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清晨,缕缕炊烟袅娜在村庄的额头,那是初醒的小村脱去轻纱般的睡衣。
浓郁的原野升腾起的是蓝色的希望,那是对大地深厚的恩情,是母亲的辛劳、父亲的爽朗。
午间,缕缕轻烟飘向蔚蓝的天空,那是屋顶上的庄稼、山冈上的羊群,是父亲在高高的山坡挥起的手,是母亲站在门口唤儿的呼喊。
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
但是,无论走到哪儿,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刻骨铭心:________。
2. 作者在回忆家乡的时候,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3. 作者主要是对家乡的________忘不了,所以文章开头说,当梦到________时就会梦到家乡的________;当梦到________时就会梦到家乡的________;当梦到________时就会梦到家乡的________。
4. 短文表达了作者浓浓的________之情。
作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案】1. 记忆深刻,很难忘记。
2. 时间3. (1). 炊烟(2). 青山绿水(3). 炊烟(4). 红砖黛瓦(5). 炊烟(6). 小桥流水(7). 炊烟4. (1). 思乡(2). 直接抒情【解析】【分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35 文言文阅读中推断题含详解
专题35文言文阅读中推断题【典例示例】(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
元始中,举明经①,除为郎。
②会王莽居摄②,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
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
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
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
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
”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
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
”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
材料二①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
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
②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常慕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
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
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
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
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
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
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
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
”便起告违,拂衣而去。
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
[注]①明了熟习儒家经典,是古代科举的考察的科目。
②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20.以上两则材料均出自于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请依据选文的人物形象品质,推断“独行列传”中人物的选取标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郎。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线条之美》答案详解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线条之美梁衡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
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
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
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
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
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
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
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
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
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
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
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
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
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
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
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
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
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
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
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
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小升初阅读详解(五) 2
阅读详解答案5不灭的灯光我同我班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
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和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
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
”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透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出电视机、录音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是那静静的灯光。
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
这是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的窗前跳跃着灯光。
//一个无月的夜晚,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
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她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
”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1、联系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语。
(4分)和衣:穿着衣服。
破例:打破约束,不尊常规。
2、给文章分段,用“//”在原文中划出。
(4分)3、按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4分)⑴(虽然)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但是)她还照样备课到深夜。
⑵(因为)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所以)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了郑老师家秋天的灯光,国庆之夜的灯光,严冬停电时的灯光,一个无月夜晚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从侧面烘托了一个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请找出四处描写灯光的词语。
(4分)明亮静静跳跃如豆5、用“”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答案见原文)(2分)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4分)本文歌颂了郑老师一年四季辛勤工作的好品质,歌颂了人民教师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好品质。
1996年考研英语真题阅读理解部分答案详解翻译
1996年考研英语真题阅读理解部分答案详解翻译第一篇(1) tight-lipped(a.)沉默寡言的,出言谨慎的(2) psychology(n.)心理学(3) blueprint(n.)蓝图,详细的计划,方案(4) likewise(adv.)同样地,照样地;-wise 后缀,表示“样子”,“位置”或“状态”,如:clockwise(顺时针方向地), lengthwise(纵向地,竖着地)(5) account(n.)叙述,描述(6) routine(n.)固定而有规则的事,常规(7) reference(n.)证明文书, 介绍信,推荐人(8) sketch(n.)概述,概要,梗概(9) secure(vt.)~sth. (for sb. /sth.)(尤指经过努力)获得,取得,实现;如:He secured a place for himself at law school. (他在法学院取得了学籍)。
~sth. (against/from sth.)使某事物安全,保护; 如:to secure a property against intruders (保护房产以免外人闯入)出言谨慎的年长者过去总说:“重要的不是在这个世界上你想要什么,而是你得到了什么。
”(长难句①)心理学教导人们,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要求合理,你就能得到它。
你可以在头脑里勾画出愿望的蓝图,如同设计房屋的蓝图一样。
(长难句②)而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不停地勾画着这样的愿望蓝图。
比方说,想请朋友吃晚餐,我们就会筹划菜谱、列购物单、决定先煮什么菜等,这样的筹划对于举行任何形式的宴请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如果你想找一份工作,那就拿一张纸,写一份对自我的简单描述吧。
(佳句①)为找工作制订计划蓝图时,要从你自己开始,因为只有当确切知道你可以提供什么服务时,你才能明智地筹划到哪儿去推销它们。
对自我的描述实际上是对你的职业生涯的简介,它应包括教育背景、经验和证明材料。
五年级阅读训练详解(含答案及重要解题技巧)
难度系数★★(一)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节选)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
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字,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
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
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
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③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
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④缩微图书的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短文,具体说说“册”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2.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3.文中列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4.由“册”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5.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有什么作用?(2分)难度系数:★★(二)清水泉①清水泉位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雪域高原,四月下旬,内地早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这里却依然银装素裹,寒风袭人。
②每天傍晚是清水泉一天中最美的时候。
风和日丽,万籁俱寂,听得到心灵与自然的交流。
站在营地前,迎面是一座银色的雪山,在夕阳的余晖中,散发着淡淡的银光。
2023年浙江各地语文中考真题(杭州温州金华嘉兴等)汇编专题05非文学作品阅读(含详解)
专题05非文学作品阅读〔一〕〔2023·浙江绍兴·中考真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相关数据:2023—2023 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抽样调查信息年份城市样本数量〔个〕生活垃圾产生量〔万吨〕2023 202 20234.42023 200 21147.32023 196 23560.2材料二:“无废城市”,是以创、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进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削减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进展模式。
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豌在国内首次牵头提出创立“无废城市”及“无废社会”的建议。
2023 年 12 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2023 年 4 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
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展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2023 年,试点工作收官。
2023 年,《“”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将推动 100 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①中国固体废物的历史堆存总量高达 600 亿—700 亿吨,每年增固体废物约 100 亿吨。
假设以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置,直接后果就是挤压和损毁城市用地,并且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四周环境的严峻污染,威逼人们的安康。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削减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根底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
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削减废物的产生量。
值得留意的是,从源头减量,不仅要引领企业推动绿色生产方式,还要大力提倡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2023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详解
2023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
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2024届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4届九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游牧地带是游牧生活与草原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
中国境内属于游牧地带的范围很广,除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西辽河流域外,几乎北纬40°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也都可以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
草原游牧地带经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欧亚大陆的腹地,成为世界上最广远的绿色长廊。
地学研究成果指出,推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分离出来的动力是气候变迁。
距今3500~3000年欧亚大陆气候转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现,使得畜牧业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方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在草原环境下发展为游牧方式。
成熟的游牧业依托的环境为广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却在农牧交错带。
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当全球或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
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农牧交错带的敏感特征也会影响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
随着这一地区自然带属性的更移,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游牧型畜牧业(游牧业)则晚于放养型畜牧业。
只有游牧业出现,畜牧业才真正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迁移是游牧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
马具是推动牧人与畜群走向草原的物质依托,从人们跃上马背的那一刻起,广袤的草原就成为他们的舞台。
105 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真题详解5
2020高考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专项突破原创系列资料105 英语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真题详解52015全国卷I【高考真题解题例析】为了让大家能把上面所提到的解题原则、方法和步骤能运用到具体的解题实践之中,下面以2015年英语高考全国卷I中的“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的解答为例来说明如何解题。
【高考真题】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Building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AgainTrust is a learned behavior that we gain from past experiences. 36 .Trust is a risk. But you can’t be successful when there’s a lack of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that results from an action where the wrongdoer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to fix the mistake.Unfortunately, we’ve all been victims of betrayal. Whether we’ve been suffer from, lied to, misled, or cheated on,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losing trust. Sometimes people simply can’t trust anymore. 37 It’s understandable, but if you’re willing to build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again, we have some steps you can take to get you there.●38 Having confidence in yourself will help you make better choices because you can see what the best outcome would be for your well-being.●39 If you’ve been betrayed, you are the victim of your circumstance. But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a victim and living with a “victim mentality”. At some point in all of our lives, we’ll have our trust tested or violated.●You didn’t lose “everything”. Once trust is lost, what is left? Instead of looking at the situation from this hopeless angle, look at everything you still have and be thankful for all ofthe good in your life. 40 Instead, it’s a healthy way to work through the experience to allow room for positive growth and forgiveness.A. Learn to really trust yourself.B. It is putting confidence in someone.C. Stop regarding yourself as the victim.D. Remember that you can expect the best in return.E. They’ve been too badly hurt and they can’t bear to let it happen again.F. This knowledge carries over in their attitude toward their future relationships.G. Seeing the positive side of things doesn’t mean you’re ignoring what happened.【语篇解读】【解题图解】A. Learn to really trust yourself.B. It is putting confidence in someone. 36C. Stop regarding yourself as the victim. 39D. Remember that you can expect the best in return.E. They’ve been too badly hurt and they can’t bear to let it happen again. 37F. This knowledge carries over in their attitude toward their future relationships.G. Seeing the positive side of things doesn’t mean you’re ignoring what happened. 40【答案解析】1. 通过快速浏览浏览全文,由文章的题目、每段的首段和文中的项目符号便可知本文的主题是如何重建人际关中的信任,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一、二段组成,用于引入话题及说明为什么要重建人际关中的信任,第二部分由三、四、五段组成,提出了重建人际关中的信任的三个步骤,是一篇介绍方法步骤类的说明文。
剑桥雅思最新真题题源详解——阅读(学术类)(第五版)
TEST PAPER 1
PASSAGE 1动物自我疗伤 PASSAGE 2辨别说谎 P 1寻找种子 PASSAGE 2南极与气候 PASSAGE 3海洋能源发电
TEST PAPER 3
PASSAGE 1苏联弹性工作时间 PASSAGE 2伏尼契手稿 PASSAGE 3航海钟的发明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剑桥雅思最新真题题源详解——阅读(学术类)(第五版)》具有以下特点:真题回顾:通过对已考文章 和试题的回忆,透视真实考题,抓住重复规律。背景知识:帮助考生快速理解文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12套真题实战演练:所选文章的题材、背景、试题的题型和难度与已考文章相同,权威精准。
目录分析
TEST PAPER 4
PASSAGE 1磁疗 PASSAGE 2猛犸象幼崽 PASSAGE 3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TEST PAPER 5
PASSAGE 1彗星撞木星 PASSAGE 2珍珠 PASSAGE 3看体育节目和大脑活动
TEST PAPER 6
PASSAGE 1口译:同传和交传 PASSAGE 2生物防治 PASSAGE 3阅读的教学方法
TEST PAPER 7
PASSAGE 1机器人 PASSAGE 2城市规划 PASSAGE 3美国电影
TEST PAPER 8
PASSAGE 1英国天才工程师 PASSAGE 2水坝的灾难 PASSAGE 3考拉(树袋熊)
TEST PAPER 9
PASSAGE 1美国肥胖 PASSAGE 2玻璃研究 PASSAGE 3学术腐败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剑桥雅思最新真题题源详解——阅读(学术类)(第五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 彩内容摘录。
考研英语范文阅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五)
It was 3: 45 in the morning when the vote was finally taken. After six months of arguing and final 16 hours of hot parliamentary debates,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became the first legal authority in the world to allow doctors to take the lives of incurably ill patients who wish to die. The measure passed by the convincing vote of 15 to 10. Almost immediately word flashed on the Internet and was picked up, half a world away, by John Hofses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Right to Die Society of Canada. He sent it on via the group's on-line service, Death NET. Says Hofsess: We posted bulletins all day long, because of course this isn't jus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in Australia. It's world history. The full import may take a while to sink in. The NT Rights of the Terminally Ill law has left physicians and citizens alike trying to deal with its mor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Some have breathed sighs of relief, others, including churches, right-to-life groups and the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 bitterly attacked the bill and the haste of its passage. But the tide is unlikely to turn back. In Australia-where an aging population, life-extending technology and changing community attitudes have all played their part-other states are going to consider making a similar law to deal with euthanasia. In the US and Canada, where the right-to-die movement is gathering strength, observers are waiting for the dominoes to start falling. Under the new Northern Territory law, an adult patient can request death-probably by a deadly injection or pill-to put an end to suffering. The patient must be diagnosed as terminally ill by two doctors. After a cooling off period of seven days, the patient can sign a certificate of request. After 48 hours the wish for death can be met. For Lloyd Nickson, a 54-year-old Darwin resident suffering from lung cancer, the NT Rights of Terminally Ill law means he can get on with living without the haunting fear of his suffering: a terrifying death from his breathing condition. I'm not afraid of dying from a spiritual point of view, but what I was afraid of was how I'd go, because I've watched people die in the hospital fighting for oxygen and clawing at their masks, he says. 51.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learn that ________. (A)the objection to euthanasia is slow to come in other countries (B)physicians and citizens share the same view on euthanasia (C)changing technology is chiefly responsible for the hasty passage of the law (D)it takes time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aw's passage 52. When the author says that observers are waiting for the dominoes to start falling, he means ________. (A)observers are taking a wait-and-see attitude towards the future of euthanasia (B)similar bills are likely to be passed in the US, Canada and other countries (C)observers are waiting to see the result of the game of dominoes (D)the effect-taking process of the passed bill may finally come to a stop 53. When Lloyd Nickson dies, he will ________. (A)face his death with calm characteristic of euthanasia (B)experience the suffering of a lung cancer patient (C)have an intense fear of terrible suffering (D)undergo a cooling off period of seven days 54.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euthanasia seems to be that of ________. (A)opposition (B)suspicion (C)approval (D)indifference 答案及试题解析 51.(D)意为:理解该法获批准的意义尚需要时间。
剑桥17阅读解析
剑桥17阅读解析摘要:一、引言1.剑桥17阅读解析的背景和重要性2.文章结构概述二、剑桥17阅读文章详解1.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2.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3.文章的难易程度和答题技巧三、剑桥17阅读题型总结与策略1.事实细节题2.推理判断题3.主旨大意题4.篇章结构题5.词汇语法题四、剑桥17阅读实战演练与解析1.篇章练习2.题目解析五、剑桥17阅读提高建议1.词汇积累2.语法知识3.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4.解题技巧和策略六、结语1.剑桥17阅读的重要性2.持续努力,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正文:一、引言随着英语考试的日益普及,剑桥17阅读解析成为了广大考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剑桥17阅读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解题技巧。
全文结构如下:1.介绍剑桥17阅读的背景和重要性。
2.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
3.详解剑桥17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
4.总结剑桥17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
5.进行实战演练,解析篇章题目。
6.给出提高剑桥17阅读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二、剑桥17阅读文章详解1.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本文讨论了……(此处概括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2.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文章分为……段落,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作者通过……(论证方法)来支持其观点。
3.文章的难易程度和答题技巧:剑桥17阅读文章的难易程度适中,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应注意……(答题技巧)。
三、剑桥17阅读题型总结与策略1.事实细节题: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找出相关信息。
解题策略如下:(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在文章中寻找与题干相关的信息。
(3)分析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推理判断题: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解题策略如下:(1)理解题干,确定推理方向。
(2)分析文章中的线索,进行合理推断。
(3)选出最符合文章意义的选项。
阅读真经5详解
Passage01 冰箱Q: 请问第一篇冰箱的发明的第2和3空怎么定位,我在原文找不到。
A: 第二第三题对应正文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原文:and another made by physician JG, and developed vapo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for the brewing and meatpacking industries.题干:and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was applied to______as well as_______industries.对应:for=applied to; and=as well as定位词:commercial refrigerationQ: 还是冰箱那篇,为什么第5个空不能填alternatives?在原文中不是刚好接在比较级better后面吗?A: 第五题对应正文第五段第三句话。
原文:engineers worked until the 1920s to come up with better alternatives, one of which was Freon.题干:The safer _________took over it in 1920s.对应:better=safer; come up with=took over定位词:1920s请注意,填alternative不是最优答案,最准确的是氟利昂FreonPassage02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Q: 求问第二篇第三题写highly explosive行不行?第二篇第三提求解析填的consideredA: 第三题对应正文第三段倒数第三行:he also realised that the safety problems had to be solved对应原文译文: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对硝化甘油以及如何将它投入到建工领域进行实用非常有兴趣。
典型考题详解5(童话、寓言阅读)
5.典型考题详解 5 (童话、寓言阅读)犟龟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 a ) 在洞前吃着树叶。
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
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
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小乌龟听了这番话后陷人了深思:如果所有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
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
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路上,它遇到了蜘蛛。
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
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
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小乌龟走啊走,( b ) 过了种种障碍。
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
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
”小乌龟说完慢慢掉转方向。
尽管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但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乌龟走啊走,它遇到了正在打磕睡的壁虎。
作为狮王的高级官员,壁虎通知乌龟:婚“礼暂时取消了。
由于非常突然的原因,狮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开战。
你可以回去了。
”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乌龟说完继续向前爬去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知道了乌龟的目的后,它们说它是可怜虫、无知者。
乌鸦们都穿着丧服,因为几天前,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了。
乌龟非常难过。
乌鸦们劝它赶紧回去或是留下哀悼狮王。
谁知乌龟客气的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
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许多天。
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
2024年初二下册非连文本测试01及详解
2024年初二下册非连文本测试01详解(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
(10分)材料一:《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一些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的“花样课间操”在网上引来颇多关注。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编排出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课间操,反弹琵琶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随着同学们一招一式的演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福建省不少中小学也进行了“花样”探索,“网红舞”“白鹤拳”“国学礼仪操”……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深受学生、家长青睐。
材料二:①“花样课间操”是学习间隙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年龄阶段量身打造的特色课间操,将增强体魄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正是寓教于乐、以体育心的生动实践。
“花样课间操”还有利于减少“小眼镜”和“小胖墩”的出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②融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课间操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除了《舞美敦煌》,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操还出现在许多地方的学校,比如四川绵阳的川剧韵律操,福建晋江的“高甲戏”“南拳”等。
这些有益尝试不仅提升了课间操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③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丰富有趣的课间活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快乐放松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释放了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情绪,为更有效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材料三:阳光中学拟在课间操时段推广武术操,特邀全校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使人印象深刻。
B.福建省不少中小学对“花样课间操”进行探索,课间操形式多样,深受欢迎。
C.推行花样课间操,就能防止“小眼镜”和“小胖墩”出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D.绵阳的川剧韵律操、晋江的“高甲戏”等是将地域特色融入课间操的有益尝试。
19. 阅读材料二,概括“花样课间操”的益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材料三,概括阳光中学学生对传统课间操和课间做武术操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详解(五)
不灭的灯光
我同我班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
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
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和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
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
”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透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出电视机、录音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是那静静的灯光。
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
这是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的窗前跳跃着灯光。
//
一个无月的夜晚,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
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她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
”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
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
1、联系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语。
和衣:穿着衣服。
破例:打破约束,不尊常规。
2、给文章分段,用“//”在原文中划出。
3、按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⑴(虽然)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但是)她还照样备课到深夜。
⑵(因为)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所以)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了郑老师家秋天的灯光,国庆之夜的灯光,严冬停电时的灯光,一个无月夜晚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从侧面烘托了一个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请找出四处描写灯光的词语。
明亮静静跳跃如豆
5、用“”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答案见原文)
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文歌颂了郑老师一年四季辛勤工作的好品质,歌颂了人民教师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