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欢迎阅读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1、按入院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2、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在18°C -20°C 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用消毒液经常空气消毒2次。
34567812刺激。
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急诊介入手术后,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4、及早解除疼痛,给予吗啡或杜冷丁应用,遵医嘱应用镇痛、抗凝、扩冠药物。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滴速控制在15-30d/min。
6、间歇或持续吸氧3-7天,氧流量3-4L/min。
7、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9、做好心理护理。
101112345(1)(2)伴冠状动脉硬化者,发生心绞痛时给予硝酸甘油含服。
(3)伴心衰时候给予半卧位或坐位,吸氧、吸氧、强心、利尿。
(4)合并脑血管意外时,应积极抢救并按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常规护理。
6、饮食宜清淡、低钠、低热量,富含钾、钙、维生素的食物,预防便秘。
严重水肿者应严格限制钠水摄入,等水肿消退后与低钠、低盐饮食。
7、伴心力衰竭者按心衰的护理常规。
8、有尿毒症时,按尿毒症的护理常规,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证病人的充分休息。
轻度心衰者可起床轻微活动,但应该增加睡眠时间;度心衰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严重心衰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亦可用4.5.6.7.8.9.记录应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防止低钾、低氯。
10.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量,一般为20-30d/min.1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复发。
12.做好出院指导。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3、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心率、心律变化。
指导患者测量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
4、休息轻度心律失常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给氧气吸入,567、Ⅱ°89101112、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副作用应暂停,调整用药。
专科护理常规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连续3日。
4、手术当日不宜排便。局部处理从术后第2 天初次排便开始,创面的分泌物或粪便要及 时除去。可遵医嘱用中药液坐浴和局部洗涤, 预防术后感染 5、术后尽早给予普食,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 物和足够的水分,忌辛辣刺激,保持排便通 畅 6、便秘者遵医嘱给缓泻的中药
7、尿潴留者给予热敷下腹部或诱导排尿,或 遵医嘱针刺 8、创口疼痛甚者遵医嘱用局部止痛药,或中 药煎液肛门湿热或坐浴,或给予耳针止痛 9、指导患者做适当的提肛运动,以促进伤口 愈合,利于功能康复
2、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 护理、术后护理。 3.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发 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十、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 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 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 配合治疗。
3.若体温37.5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4次。 4.若体温39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 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 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六、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 1.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 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 好护理记录。
心脏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
心脏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简介心脏科专科护理是指针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的专业护理。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脏科专科护理的常规大全,供护理人员参考和使用。
常见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心电监护: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可以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3. 用药管理:按照医嘱合理给药,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忘记或重复给药。
4. 疼痛管理: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给予止痛药物。
5. 血液检查: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6.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饮食上的调整,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脂肪摄入。
7.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心脏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生活和自我护理。
预防护理1. 心脏病风险评估: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心脏病的评估,如血压检查、血脂检查等,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2. 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向患者宣传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3. 体力活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他们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4. 情绪支持:对心脏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情绪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交流的机会。
术后护理1. 观察术后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2. 伤口护理:对术后伤口进行定期清洁和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 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和建议。
4.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饮食上的调整,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总结心脏科专科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文档提供了心脏科专科护理的常规大全,供护理人员参考和使用,帮助提高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_5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出入院病人护理常规一、入院病人护理常规(一)病区接收新病员后,为其安排床位,将己铺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如为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应安置在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作紧急处理。
(二)患者入病室后,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作护理体检。
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三)做好入院各种登记,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文件,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四)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如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陪伴制度等,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设施。
(五)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书写入院首次护理记录。
按照分级护理工作制度进行护理。
二、出院病人护理常规 (一) 确认出院时间后,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1/ 3(二) 消各种卡片和在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竖写出院时间,整理病历,送出院结帐处。
(三) 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待患者出院手续办妥后,为患者开好出院携带物品证明,并护送患者出病室;必要时护送上车。
(四) 患者离开病区后,彻底清理床单元,通知护工做终末消毒。
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病人分级护理常规一、特级护理(一)对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新开展大手术后实施特级护理。
- 1 - (二)专人守护,班班交接。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及其它观察指标,每 4 小时测量体温。
医嘱有特殊要求或病情变化快,应缩短测量生命体征时间。
(四)抢救仪器、器械、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
(五)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六)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
护理常规包括
护理常规包括摘要:一、护理常规的定义与分类1.特殊症状护理常规2.各科一般护理常规3.各种疾病护理常规二、护理常规的作用与意义1.加强质量控制2.达到标准化管理三、护理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要求1.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2.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疾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3.对疾病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4.护理人员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5.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正文:护理常规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特殊症状护理常规、各科一般护理常规以及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这些护理常规的制定旨在加强质量控制,达到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
特殊症状护理常规是针对各种疾病可能出现的共同症状制定的,例如昏迷、高热、呼吸困难、黄疸、头痛等。
这些症状在许多疾病中都可能出现,因此,对这些症状的护理常规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各科一般护理常规是根据各个专科疾病的共同点,从中找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制定的常规。
例如,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外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肿瘤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等。
这些护理常规适用于各个专科领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则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特点制定的各项具体护理常规。
例如,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尿、尿少、浮肿、高血压等。
根据这些疾病特点,按照制定常规的原则,制定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在执行护理常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并在工作中自觉执行。
同时,护理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以免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
此外,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制定
患者反馈
重视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以便对护理常规进行持续改进。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根据病症性质调节温湿度。
环境适宜
休息与活动
情志调护
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与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03
护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1
护理效果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02
案例二
糖尿病护理常规
采取中药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评价
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护理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质量监控
01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
02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护理措施
1
2
3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在制定护理常规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重视患个体差异
中医拥有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疗法的优势,提高护理效果。
突出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采取情志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护理常规包括: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
-鼓励患者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
-教育患者注意锻炼,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鼓励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诊,控制疾病的进展。
2.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
护理常规包括: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痰液。
-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的变化。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呼吸训练器,有效缓解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肺部功能。
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护理常规包括:
-促进消化,鼓励患者采用小而频的饮食。
-监测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给予缓解。
-教育患者避免过度进食、饮酒和辛辣食物,定期复查胃镜。
4.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监测患者的血糖、甲状腺功能等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教育患者控制饮食,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定期进行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培养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疾病的护理常规需要了解和掌握。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常规大全详解
人民医院专科护理常规(试行)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3)二、胃炎护理常规急性胃炎病人护理规 (14)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规 (14)三、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 (16)四、炎症性肠病(IBD)护理常规 (17)五、消化道肿瘤护理 (18)六、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后护理 (19)七、肝动脉插管化疗塞术(TACE) (20)八、肝硬化护理常规 (21)九、肝性脑病护理常规 (23)十、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 (24)十一、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 (26)十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28)十三、胃镜检查护理常规 (30)十四、食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套扎治疗护理常规 (30)十五、肠镜检查护理常规 (31)十六、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和护理 (32)第二节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3)二、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常规 (34)三、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 (35)四、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37)五、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37)六、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39)七、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40)八、心包疾病护理常规 (40)九、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41)十、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42)十一、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常规 (43)十二、高血压护理常规 (44)十三、高血压危象护理常规 (44)十四、主动脉夹层的护理常规 (45)十五、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46)十六、心包引流护理常规 (48)十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48)十八、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常规 (49)十九、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51)二十、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护理常规 (52)二十一、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护理常规 (53)二十二、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流程 (54)二十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55)第三节神经系统护理常规一、神经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56)二、脑出血护理常规 (57)三、脑梗死护理常规 (58)四、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60)五、癫痫护理常规 (61)六、帕金森病人护理常规 (63)七、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65)八、面神经炎护理常规 (66)九、多发性神经病护理常规 (67)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常规 (68)十一、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护理常规 (69)十二、急性溶栓护理常规 (70)十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71)十四、脑血管介入性治疗 (72)十五、腰椎穿刺术 (73)十六、脑病治疗仪操作规程 (73)十七、简易定向微创钻颅吸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74)第四节呼吸系统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76)二、肺炎护理常规 (80)三、COPD的护理常规 (82)四、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 (84)五、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86)六、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88)七、慢性肺源性心赃病护理常规 (90)八、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91)九、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92)十、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94)十一、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95)十二、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 (96)十三、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96)十四、肺脓肿护理常规 (97)十五、胸膜炎护理常规 (99)十六、支气管肺癌的护理常规 (101)十七、肺结核护理 (103)十八、肺间质纤维化护理 (105)十九、纤维支气管镜术护理 (107)二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 (108)二十一、恙虫病护理常规 (109)二十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110)二十三、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111)二十四、经皮肺活检术护理 (112)第五节肾脏内科护理常规一、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13)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114)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 (116)四、急性肾衰竭的护理常规 (117)五、慢性肾衰竭的护理常规 (119)六、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122)七、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常规 (123)八、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 (124)九、糖尿病护理常规 (126)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130)十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132)十二、痛风护理常规 (133)十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 (136)十四、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139)十五、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142)十六、干燥综合症护理常规 (143)第六节肿瘤内科护理常规(一)、肿瘤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44)一、肿瘤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144)1.疼痛护理常规 (144)2.疲劳护理常规 (145)3.口腔溃疡护理常规 (145)4.骨髓抑制护理常规 (145)5.呕吐护理常规 (146)6.发热护理常规 (146)7.出血护理常规 (147)二、肿瘤化疗护理常规 (147)1.肿瘤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147)2.胸腹腔灌注化疗护理常规 (147)3.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常规 (148)4.鞘内化疗护理常规 (148)5.分子靶向治疗护理常规 (149)6.常见疾病化疗护理常规 (149)肺癌化疗护理常规 (149)食管癌化疗护理常规 (150)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150)胃癌化疗护理常规 (151)大肠癌化疗护理常规 (151)肝癌化疗护理常规 (151)恶性淋巴瘤化疗护理常规 (152)膀胱癌化疗护理常规 (153)前列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153)肾癌化疗护理常规 (153)胰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154)三、肿瘤放疗一般护理常规 (154)四、肿瘤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55)1.肿瘤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155)2.常见疾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56)肺癌介入术后护理常规 (156)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56)五、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57)1.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57)血液系统疾病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 (157)2.血液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157)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15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 (158)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 (158)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159)第二章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胸外、泌尿系统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59)2、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60)3、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61)4、麻醉后护理常规 (162)二、症状护理常规1、发热护理常规 (162)2、膀胱痉挛护理常规 (163)3、血尿护理常规 (163)三、泌尿专科疾病护理常规1、尿石症护理常规 (163)2、前列腺增生护理常规 (165)3、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常规 (166)4、肾脏肿瘤护理常规 (167)5、肾上腺疾病护理常规 (167)6、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护理常规 (169)7、前列腺癌护理常规 (169)8、精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 (170)9、输尿管肿瘤护理常规 (171)10、肾囊肿护理常规 (171)11、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常规 (172)12、尿道下裂护理常规 (173)13、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护理常规 (173)14、肾结核护理常规 (174)四.胸外科专科疾病护理常规1、食管癌手术护理常规 (175)2、肺癌手术护理常规 (176)3、气胸护理常规 (177)4、食管下段贲门癌手术护理常规 (178)5、膈疝手术护理常规 (179)6、纵膈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180)7、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常规 (181)8、胸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182)9、附表1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83)10、附表2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183)五.专科治疗护理常规1、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常规 (184)六.专科检查护理常规1、静脉尿路造影护理常规 (184)七.专科诊疗技术护理常规1、膀胱镜检查护理常规 (185)2、输尿管镜检查护理常规 (185)3、经皮肾穿刺引流护理常规 (185)八.危重症护理常规1、胸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186)2、泌尿系损伤护理常规 (187)第二节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89)二、神经外科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89)三、颅内压增高护理 (199)四、脑疝护理 (201)五、颅底骨折护理 (203)六、脑挫裂伤护理 (205)七、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207)八、慢性硬膜下血肿护理 (209)九、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210)十、颅骨缺损护理 (211)十一、垂体腺瘤护理 (213)十二、脑膜瘤护理 (215)十三、听神经瘤护理 (216)十四、椎管内肿瘤护理 (218)十五、脊髓空洞症护理 (220)十六、三叉神经痛护理 (221)十七、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223)十八、颅内动脉瘤护理 (225)十九、颅内血管畸形护理 (226)二十、脑积水护理 (228)第三节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30)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31)三、甲状腺腺瘤 (232)四、急性乳腺炎 (232)五、乳腺癌 (233)六、腹股沟疝 (234)七、腹部损伤 (236)八、急性腹膜炎 (237)九、消化道穿孔 (238)十、胃十二指肠溃疡 (239)十一胃癌 (240)附I:肠内营养护理 (242)十二、肠梗阻 (243)十三、大肠癌 (244)附:人工肛门护理 (246)十四、肝癌 (247)十五、介入治疗 (243)十六、胆囊结石 (249)十七、胆管结石 (250)十八、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251)十九、胆囊癌护理 (253)二十、急性胰腺炎 (254)二十一、壶腹部周围癌的护理 (255)二十二、急性阑尾炎 (257)二十三、下肢静脉曲张 (258)二十四、深静脉血栓形成 (259)二十五、蛇咬伤 (260)第四节骨科专科护理常规一、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61)二、骨科最常见并发症—褥疮护理常规 (263)三、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264)四、石膏护理 (265)五、牵引护理 (267)六、颈椎病护理 (270)七、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273)八、腰椎管狭窄护理 (275)九、股骨颈骨折护理 (277)十、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279)十一、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 (282)十二、骨性关节炎护理 (283)十三、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科护理 (284)十四、骨髓炎护理 (285)十五、截瘫病人护理 (286)十六、椎体成形病人的护理 (290)第五节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91)二、肛肠科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 (292)三、痔护理 (294)四、肛瘘护理 (297)五、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护理 (299)六、肛裂护理 (301)第六节五官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耳鼻咽喉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03)二、白内障手术护理常规 (304)三、鼻出血护理常规 (305)四、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306)五、扁桃体手术护理常规 (307)六、喉肿瘤手术及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308)七、激光手术治疗护理常规 (309)八、急性喉炎护理常规 (309)九、角膜穿通伤护理常规 (310)十、梅尼埃病护理常规 (311)十一、内眼手术前后常规护理 (312)十二、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313)十三、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护理常规 (314)十四、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护理常规 (315)十五、声带息肉摘除护理常规 (316)十六、视网膜剥脱复位术护理常规 (316)十七、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317)十八、外眼手术术前后常规护理 (318)十九、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护理常规 (319)第三章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妇科护理常规一、1、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320)2、妇科腹部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320)3、妇科腹部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321)4、外阴、阴道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321)5、外阴、阴道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321)6. 妇科肿瘤化疗护理常规 (322)7、腹腔镜检查护理常规 (323)二、专科疾病护理常规1、子宫肌瘤手术护理常规 (324)2、卵巢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325)3、卵巢癌手术护理常规 (327)4、子宫内膜癌手术护理常规 (328)5、宫颈癌手术护理常规 (330)6、宫外孕保守治疗护理常规 (331)7、宫外孕手术治疗常规 (332)8、子宫脱垂护理常规 (333)9、腹部结扎吻合术护理常规 (334)10、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护理常规 (335)11、取环、刮宫术后护理常规 (336)12、雷佛诺尔引产护理常规 (336)13、人工终止妊娠护理常规 (337)14、盆腔炎护理常规 (337)1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 (338)16、妊娠剧吐护理常规 (339)17、先兆流产护理常规 (340)18、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护理常规 (340)第二节产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 (341)二、产后护理常规 (342)三、产后出院指导 (343)第二节:正常分娩护理常规一、第一产程 (344)二、第二产程 (345)三、第三产程 (346)四、第四产程 (346)第三节: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 (347)第四节:会阴切开缝合术护理常规 (348)第五节:产褥期护理常规 (349)第六节:新生儿护理 (349)一、沐浴护理 (349)二、乙肝疫苗接种护理常规 (350)第七节:母乳喂养的护理常规 (351)第八节:母婴同室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51)妊娠合并症护理常规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 (352)第二节: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355)第三节: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356)第四节:妊娠合并肾炎护理常规 (358)第五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358)第六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护理常规 (359)第七节: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360)第八节: 妊娠合并艾滋病护理常规 (361)妊娠并发症护理常规第一节: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363)第二节: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364)第三节:过期妊娠护理常规 (365)第四节:早产护理常规 (366)第五节:多胎妊娠护理常规 (367)第六节:胎膜早破护理常规 (368)第七节: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369)第八节:羊水栓塞护理常规 (370)第九节:剖宫产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常规 (371)二、术后护理常规 (371)第十节:产褥感染护理常规 (372)第十一节:妊娠剧吐护理常规 (373)第十二节: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护理常规 (373)第四章儿科疾病护理常规1、惊厥护理常规 (374)2、早产儿护理常规 (375)3、新生儿窒息 (376)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377)5、新生儿颅内出血 (378)6、新生儿黄疸 (379)7、新生儿败血症 (380)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381)9、小儿腹泻 (382)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83)11、小儿肺炎 (385)12、先天性心脏病 (386)13、病毒性心肌炎 (387)14、病毒性心肌炎 (388)1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88)16、小儿急性白血病 (389)17、急性肾小球肾炎 (391)18、肾病综合征 (392)19、化脓性脑膜炎 (393)20、病毒性脑炎 (394)21、水痘 (395)22、流行性腮腺炎 (396)2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397)24、先天性巨结肠 (398)2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99)26、过敏性紫癜 (400)第五章重症监护疾病护理常规气管插管护理 (401)气管切开护理 (402)心脏电除颤复律护理 (403)无创通气护理 (403)有创机械通气护理 (404)休克患者的护理 (405)肠内营养护理 (406)内科护理常规 (407)气胸护理 (408)呼吸衰竭护理 (40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护理 (409)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护理 (410)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 (411)慢性心功能不全护理 (411)心律失常护理 (412)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41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414)有机磷中毒护理 (414)脑出血护理 (41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416)脑梗塞护理 (416)外科护理常规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417)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417)“T”管引流护理 (417)腹腔双套管护理 (417)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418)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418)胰腺手术护理 (419)神经外科一般护理脑挫裂伤护理 (420)颅内血肿护理 (421)颅内压增高护理 (422)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护理 (423)脑室转腹腔引流术护理 (423)脑室外引流术护理 (424)胸外科一般护理肺癌手术护理 (425)食管(贲门)癌根治术护理 (426)胸部损伤病人护理 (427)第六章急诊科护理常规一、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急诊预检护理常规 (428)(二)急诊抢救室病人护理常规 (429)二、急诊抢救病人护理常规(一)心跳呼吸骤停急救及复苏护理 (430)(二)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 (432)(三)高血压危象抢救护理 (433)(四)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 (433)(五)急性脑卒中抢救护理 (434)(六)多发伤抢救护理 (435)(七)急腹症抢救护理 (436)(八)急性胸痛抢救护理 (437)三、理化疾病护理常规(一)急性中毒护理 (439)(二)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 (441)(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442)(四)百草枯中毒护理 (444)(五)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护理 (445)(六)中暑护理 (447)(七)溺水护理 (448)(八)电击伤护理 (450)(九)自缢护理 (451)第七章康复科疾病护理1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452)2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453)3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454)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455)5冠心病的康复护理 (456)6糖尿病的康复护理 (457)7痛风的康复护理 (458)8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459)9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460)10直肠控制障碍的康复护理 (462)11痉挛的康复护理 (463)12疼痛的康复护理 (465)13压疮的康复护理 (466)14关节痉挛的康复护理 (471)第八章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病毒性肝炎护理 (472)二肺结核护理 (473)三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474)四麻疹护理 (475)五伤寒护理 (476)六细菌性痢疾护理 (477)七手足口病护理 (478)八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 (479)九艾滋病护理 (480)十霍乱护理 (482)十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护理 (483)十二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 (484)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观察要点1 及时了解有无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
专科护理常规
胃肠减压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标识并记录胃管插入深度。
2、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6.6kPa( -50mmHg ),防止扭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3、每日更换减压器,观察、记录胃管置入的深度,以及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4、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避免活动或翻身时胃管滑脱。
5、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6、拔管后注意做好口鼻腔的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误吸等症状腹腔引流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标识清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2、术后经常改变体位,利于引流;定时挤压管道,防止堵塞;引流袋位置不可高于引流口平面,预防逆行感染;避免活动翻身时引流管脱出。
3、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注意有无出血症状(如引流液增多变鲜红),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4、注意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1、评估病情了解胃肠道功能,有无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以及休克等肠内营养禁忌症,病情允许时取半卧位。
2、检查确认喂养管在位通畅,输注前充分摇匀营养液,正确连接管道。
3、合理输注一般能力密度从2.09KJ/ml渐增至4.18KJ/ml或者更高;输注速度以20ml/h起逐步加速并维持在100~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数为佳;输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37~40°C)。
4、营养液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低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注皮条、袋或瓶。
5、保持喂养管通畅,妥善固定,每4小时检查一每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6、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前或连续管饲的过程中每隔4小时抽吸评估胃内残留量,如大于100~150 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
7、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呛咳、呼吸急促、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等误吸症状,观察有无腹痛等症状的出现,同时观察患者排便形态及体温的变化。
急诊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1、急诊科专科特色疾病护理常规1.1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1)迅速接诊危重患者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CPR、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复述两遍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患者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内药品,用物,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抢救登记等。
1.2 重症监护室一般护理常规(1)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2)迎接安置患者,了解病情。
手术患者则了解术中情况,填好危重患者交接认定卡和物品交接单。
(3)按病情取卧位,卧气垫床,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昏迷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每日3〜6 次,床上擦浴每日1〜2次,会阴抹洗每日2次,口腔护理每日2〜3次。
(4)遵医嘱给予饮食。
(5)遵医嘱给予重症监护,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无创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视病情设定监测时间及报警上下限。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1次,抢救患者随时记录。
经常巡视患者,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保持各种引流管畅通,观察引流物的色、量及性状。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患者入室时测体温1次,以后每日测体温6次,体温不升或高热患者进行体温连续监测。
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使用输液恒温器输液;高热患者按其护理常规。
(7)遵医嘱测尿糖、尿比重,抽血查血气分析及血糖,及时准确留取各项检验标本并追回检查结果。
(8)视病情予以鼻导管给氧,必要时以面罩加压给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根据病情调节输氧浓度及流量,记录给氧方式及时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并协助其咳嗽排痰,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或气道滴药,预防肺部感染。
专科病种中医护理常规一览表
专科病种中医护理常规一览表
科别专科病种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肺胀、眩晕、胸脾肺胀的护理常规
眩晕的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锁骨骨折、腰间盘突出锁骨骨折的护理常规
腰间盘突出的护理常规中医脑病科中风、面瘫中风的护理常规
面瘫的护理常规
中医妇产科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先兆流产的护理常规
异位妊娠的护理常规
中医五官科暴盲、耳鸣耳聋、喉瘖、瞳
神紧小暴盲的护理常规
耳鸣耳聋的护理常规喉瘖的护理常规
瞳神紧小的护理常规
中医儿科肺炎、咳嗽肺炎的护理常规
咳嗽的护理常规中医肿瘤科肺积、噎嗝肺积的护理常规
噎嗝的护理常规中医康复科肩凝、肩周炎肩凝的护理常规
肩周炎的护理常规中医外科狐疝、痔狐疝的护理常规
痔的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章外一科(普外、胸外)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按一级护理常规护理。
2、制定个案护理并落实措施。
3、严密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或按医嘱,并注意神志和瞳孔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4、注意保护病人,适当采用约束带或床栏。
5、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将头转向一侧,有活动假牙者应取下,有舌头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头固定,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
6、保持各种管道的畅通,如静脉输液管、给氧管、胃管、尿管以及各种引流管道。
7、加强全身营养,定时喂食、喂水,必要时可用鼻饲,并记录每次饮食量,喂食后及早晚均要进行口腔护理,口唇干裂时应经常涂上石腊油。
8、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并设翻身卡,做好登记。
保持病床清洁平整,及时清理病人排泄物,每日清洗会阴1次或2次。
9、眼睑不能闭合者,涂上眼膏并盖上湿纱布。
10、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用物理方法诱导排尿,无效者可停留尿管;三天无大便者可给予通便处理。
腹泻病人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并按医嘱记录出入量。
11、多巡视病人,作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
12、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受凉,如使用热水袋时,要避免烫伤。
13、床边备齐各种急救物品及药品。
二、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1、了解麻醉的方法、用药、术中病情和注意事项。
2、全麻苏醒前,设专人守护直至清醒。
3、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博、呼吸一次,如血压稳定可适当延长至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清醒,循环和呼吸稳定。
4、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5呼吸道保持畅通,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氧气。
6、预防舌后坠,备好开口器及舌钳,有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头拉出。
7、注意安全,防止病人因躁动致输液管或引流管脱落甚至坠床受伤。
8、禁食,完全清醒后4-6小时方可饮水并注意有无哎吐。
以后按医嘱给予饮食。
9、鼓励病人进行咳嗽和深呼吸,痰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一、了解疾病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管理患者用药
在中医专病专科护理中,患者用药是重要环节。
护士应仔细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和指导患者用药。
特别是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法,护士要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并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
此外,护士
要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疗效,如有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
调整治疗方案。
三、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是中医专病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
的作息、饮食和体力活动,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
态度。
护士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预
防和减轻并发症。
四、监测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五、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中,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和心理支持的提供很重要。
护士应积极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进行心里
疏导和心理支持。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配合度。
六、预防和控制感染
总之,中医专病专科护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繁琐的工作,护士需要具
备良好的中医知识和护理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通
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中医专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心血管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
心血管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
前言
心血管科专科护理是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的全面、个体化、连续等护理过程的总称。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情,
护理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科常规护理的大全。
常规护理
1. 体格检查
* 心率、心律、心音、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 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股动脉的搏动、跳动;
* 肺部听诊和叩诊等。
2. 内科护理
* 监测体征和病情变化;
* 控制水、电解质平衡;
* 提供适宜的营养和饮水;
* 对心血管药物的使用和观察;
* 支持性的氧疗和呼吸机治疗。
3. 病理生理护理
* 睡眠、休息方案;
* 推荐适当的体育锻炼;
* 对情绪的支持和心理疏导等。
4. 健康宣教
* 诱因控制:减轻精神压力;
* 运动计划:适量锻炼;
* 饮食安排:保证均衡膳食;
* 医生-患者间的沟通和信任。
结尾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需要全面而细致的关注,通过常规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缓解病情,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必须要重视的护理工作。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护理人员有所帮助,提高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高血压病护理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1、适当休息,高血压合并有心、脑、肾改变时,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禁烟酒。
3、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每日测量2~4次,用降压、利尿药后,每30分钟~1小时测一次,随时调节药量或滴速,防止血压下降过快,发生意外。
4、观察面色、神志、头痛情况。
5、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如降压药、利尿药、扩管剂等,有无头昏头痛、低血钾、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
6、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肾功衰等,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7、出院指导:正确使用降压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定期复查。
第二节心绞痛护理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1、休息: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视环境而采取坐位或卧位休息,保持安静直到胸痛消除。
2、有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3升/分),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3、立即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心理护理:掌握发作诱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消除恐惧与不安,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
5、发作时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外用贴剂或静点。
但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三硝的副作用,并告知病人。
6、饮食宜为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不宜饱餐,禁烟酒,以减少诱发因素。
7、积极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及肥胖症,减少患冠心病的可能。
8、出院指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劳累、情绪激动;如外出要带药;定期随诊。
第三节心肌梗塞的护理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1、入院后应住监护室,并尽可能住单间,因监护室备有各类抢救物品及药品,便于抢救。
2、立即缓解疼痛,给予吗啡等药物止痛,如疼痛持续不缓解,可每隔5分钟重复给予,同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情况。
3、急性期(发病后的前3日)要绝对卧床,尽量少搬动病人;协助床上进食、大小便等,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并尽量限制探视,避免紧张及刺激,无并发症者,第四日可床上活动,无不适可床边活动。
4、给予持续的心电、血压、血氧监测至少3日,观察心率、心律变化观察呼吸、血压情况,应用三硝时注意血压的变化,发现情况随时记录,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死亡率。
5、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升/分),以改善心肌缺氧及提高血气含量。
6、准确记录出入量,如量不足或过多,尿量<30ml/h,应立即通知医生。
7、保持大便通畅,病人因长期卧床及不习惯床上大便,常会导致便秘,因此每日给病人服用缓泻剂,避免排便时用力而突然发生意外。
8、前三天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低盐(2g/d),低盐低脂,且应少食多餐,禁止摄取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心脏负担。
9、观察疼痛的部位及程度,伴随症状,遵医嘱给予药物,并注意观察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出现(如心衰、休克、心律失常)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10、急性期病人多表现虚弱、疲倦、依赖,担心以后能否正常工作生活,应给病人解释病情,并保证各种治疗活动及时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保证足够的睡眠。
第四节心力衰竭护理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搏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1、环境:尽量安排住单人房间,加床档,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利病人休息。
2、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急性期可采用下肢下垂或四肢轮扎,减少回心血量,改善肺淤血,同时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
3、皮肤情况要保持床铺整洁,无渣,骨隆突处垫褥疮垫,每2小时翻身一次,水肿部位应轻握轻碰。
4、病情观察: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5、出入量: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限制入量,输液可采用混合浓缩法以减少摄入量,并可每日测量腹围量及定时测体重,以了解体内液体滞留情况,摄入量过多或过少均应通知医生。
6、镇静:心衰病人多有烦躁不安,要经常巡视病人安慰病人,减轻病人的焦虑,必要时遵医嘱予安定或吗啡等镇静剂,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症状(但应注意吗啡会引起呼吸抑制,应监测前几天人呼吸状况)7、用药护理:利尿剂:尽量在白天用,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
用强利尿剂时注意电解质情况,并定期复查,防止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肌肉注意应避开水肿部位。
洋地黄类:定期复查药物浓度,用药前先测心率,如心率<60次/分,应停药并通知医生,静推西地兰时,速度要慢,观察用药反应。
血管扩张剂:应用硝普钠时应避光,每4~小时更换药物一次以免影响疗效,同时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8、吸氧: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急性期4~6L/min,在湿化瓶中加入20~30%酒精,以利用酒精的作用消除泡沫。
慢性心衰2~3L/min以改善缺氧,并监测血氧浓度及血气变化。
9、输液速度:注意输液的速度不可过快(20~40滴/分)不可过多。
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10、饮食:饮食宜清淡、低盐(限盐2 g/d),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腌制类、罐头、乳酪等食物。
11、如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12、心理护理:某些心律失常可引起胸闷、心悸和周身不适,易反复发作,病人有焦虑、恐惧和烦躁心理,应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正确看待疾病,对治疗树立信心。
第六节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6~12小时内伴相邻导联ST段抬高,无禁忌证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链激酶。
一、护理措施:1、溶栓前配合医生做18导联ECG,并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3~5L/min,查血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分析,电解质等。
2、溶栓前碎服肠溶阿司匹林0.3g。
3、遵医嘱给病人使用静脉溶栓药。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注意有无低血压发生。
5、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发热、寒战、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6、密切观察胸痛减轻程度及缓解时间。
7、密切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并记录ECG。
8、观察并记录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出血及颅内出血情况,记录出血程度及出血量,出血量多时应查血红蛋白记录止血方法,输血量等。
9、溶栓开始后3小时内每半小时记录一次ECG,以后3日每日记录一次ECG。
10、发病6小时起每2小时抽血查心肌酶谱,发病24、48、72小时各抽血1次查心肌酶谱。
11、溶栓后3日,每日抽血查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及凝血分析,如不正常,应随时复查到正常。
第七节心脏介入手术护理一、术前护理1、详细采集病史资料,包括药物过敏史等。
2、配合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签署术前同意书。
3、皮肤准备: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
4、遵医嘱行抗生素、普鲁卡因及碘过敏试验,并做好记录。
5、指导患者练习呼气、屏气、咳嗽动作,练习床上排便、进食等活动。
6、保证患者手术前夜充分休息。
7、术前禁食2小时,禁饮1小时,排尽小便。
8、在左上肢建立静脉留置针通道。
9、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心导管手术的意义、方法、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
二、术后护理1、与导管室医护人员交接伤口以及术中情况。
2、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床边心电图检查,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3、体位:术肢制动平卧,弹力绷带加1kg沙袋或8字形压迫带压迫止血,观察术肢血运。
4、压迫及制动时间:术后常规沙袋压迫4~6小时,制动6~12;支架术后安装闭合器者使用压迫带压迫4小时制动6小时,压迫时间结束时更换伤口敷料。
12小时后若无渗血渗液情况,可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
5、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血肿,发现出血后及时手法压迫止血,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6、遵医嘱给予抗炎、抗凝、补液治疗。
7、加强生活护理,协助床上进餐及大小便。
8、指导病人术后24小时内多喝水,将体内的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力,术后24小时内咳嗽、打喷嚏时应轻轻压住腿部伤口,以免震动引起疼痛或出血。
9、如有腰痛、尿潴留、低血压、造影剂反应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应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第八节心肌疾病护理一、护理措施1、护士根据病情安排患者进行有益的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必要时协助患者完成各种生活护理。
2、给予氧气(3~4L/min)以缓解憋闷等症状并增加心肌供氧量。
3、应予低盐、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4、持续心电监护,便于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房颤等),如有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5、应用洋地黄药物前应测心率(如心率低于60次/分不能用药),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6、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7、心肌患者常有便秘,可常规给予缓泻剂。
8、密切观察有无脑肺和肾等器官及周围动脉栓塞,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