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

合集下载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人教版 12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人教版  12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这副对联颂扬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解析】从该对联的关键词“万世之师表”、“德合乾坤”中可以判断,该历史人物应该是孔子,故本题选B项。

【答案】B2.“你看看那些问题少年,父母爱他没有用,老师教他没有用,乡亲们劝告他没有用,警察拿着手铐和绳子来,他就乖了。

有用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与说者的认识接近的是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材料内容,从对“问题少年”管理的“有用”手段看,比较符合法家“严刑峻法”的治国思想。

【答案】D3.汉武帝问董仲舒:“盖闻虞舜之时……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而宇内亦治。

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指体系)与?何劳逸之殊也?”董仲舒回答说:“帝王之条贯同然而劳逸异者,所遇之时异也。

”两人对话最能够表明A.汉朝治国方略将发生变化B.汉武帝立志成为盛世明君C.董仲舒与汉武帝关系密切D.儒学已经取得独尊的地位【解析】汉初采取以“无为”为特征的休养生息政策,而汉武帝对历史上既有“无为”而治者,亦有“有为”而治者表示不理解,而董仲舒给出的解释是,“无为”与“有为”因时而异。

汉武帝的问话表示他对继续实行汉初的“无为”政策表示怀疑,而董仲舒的回答则迎合了他的心理,说明汉初的“无为”是正确的,当今欲“有为”同样是正确的,这必然坚定汉武帝改变治国方略的决心,因此,A项正确。

D项错误,B、C两项本身虽不能说错误,但A项与材料君臣对话的内容最相适应。

【答案】A4.董仲舒认为:“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申君,屈君而申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到后来的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礼教、忠诚、孝道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本质、自由、正义等问题的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现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

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这些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代中国的诗词、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从XXX的万有引力定律,到XXX的相对论,再到现代的量子力学、基因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于19世纪末,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如民主、科学、人权等。

这些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6.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如、、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高铁技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的电影、音乐、美术等文学艺术形式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演变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 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 至。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君权
材料三 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 塞并兼之路。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 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仁政:限名田、抑兼并、薄赋敛、省徭役---缓和阶 级矛盾
【核心知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 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 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某道,勿 使并进。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 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3、荀子——①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 强调“天__行__有__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 提出了“___制_ 天命而__用__之”的重要思想(唯物 主义)。②在政治思想上,认为学习的最高 的目标是把握“___”礼。③伦理观是__性__本. 恶
• 2.其他学派

小国寡民 天道 齐物
自然 精神自由
科举选官、儒学显荣
唐太宗
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2.科举制与儒学的关系
(1)科举考试以儒学经典为主要内容, 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儒学因科举制而显 荣。
(2)儒生地位提升,成为政治舞台上的 主角,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火药、指南针、 进入总结性阶段,
印刷术技术成 出现一批影响较大
熟并外传
的科技巨著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3(含解析)8份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3(含解析)8份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

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A.统治者发善心 B.民本思想C.以德治民 D.人性本善4.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 D.循序渐进5.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6.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7.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继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8.西汉前期,董仲舒建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单元学习主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设计意图说明本单元是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内容包括先秦儒学、汉代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活跃儒家思想四个课题,前面必修一和必修二关于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史的学习,已经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社会背景基础。

就中观层面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必修三的重点内容,也是承上启下的部分
学习单元的课时框架
(用图示的方式说明包括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
用图示的方式说明包括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本单元可以时间为主轴,划分五个
专题来组织教学与学习活动。

专题一,先秦儒学,通过学习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掌握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以理性探讨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
系。

专题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核心,认识汉代儒
学的新变化。

专题三,宋明理学,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及区别。

专题四,理解明清进步思想的实质,正确评价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专题五,如何看待中国古
代主流思想,重点是对中国主流思想做归纳总结性思考,加深学生对传统主流思想
的认识。

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实现程度
1.主题是否与课标要求相一致?是
2.主题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或起着核心作用?能
否反映学科本质?(可以利用知识网、概念图、思维导图)
是。


3.主题能否反映富有挑战性的、能吸引师生兴趣的学习问题或任
务?

4.主题是否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否让学生理解主题
的意义和价值。

是,能。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新增观点汇总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新增观点汇总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新增观点必修一政治史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秦汉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2.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3.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边疆不断出现危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2.《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3.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3.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6.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7.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时间轴复习提纲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时间轴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时间轴复习提纲
必修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2024最新高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大全

2024最新高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大全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十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十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十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十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十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十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十八、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8、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中历史必修3 目录

高中历史必修3 目录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6.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民主义的实践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4. 音乐与影视艺术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20世纪音乐的发展变化 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17. 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5.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7. 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孔子和早期儒学 道家和法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
3.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22. 文学的繁荣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青年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3. 美术的辉煌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美术
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伟大的转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江苏小高考真题分类: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江苏小高考真题分类: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07至13年江苏学业水平真题分解)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2007•江苏•23)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C2.(2009•江苏•19)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答案:C。

3.(2010•江苏•5)右图中的条幅是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李赞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B。

4.(2012•江苏•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答案:D5.(2013•江苏•2)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B。

二.判断题:无。

三.材料题:6. (2008•江苏•36)阅读下列材料。

(10分)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课件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课件

重视法制则主要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因此排除B、C、D。
【深化拓展】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1. 相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2. 不同点:①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 是反对天主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 结果,对教会及世俗君主专制提出了批判。 ②内容:文艺复 兴提倡 “人性”、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 福;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反对教会与君主专制,追 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③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自然 科学事业的产生及发展,影响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打击了 专制主义世俗统治,引领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 浪潮。
(2) 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
提供蓝图。 (3) 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科学、自由、民主和平等,为 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易错判断】 1. 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 × ) 提示: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 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
做法及教权高于世俗权力等一些宗教思想,并不是反对教
会与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也信仰宗教。 8.启蒙运动的目标就是反对君主制度。(× ) 提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 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因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对君主
制度,如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并不反对君主制度。
【深化拓展】儒家的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儒家认为,民 众是国家的根本,对国家的盛衰兴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 求执政者重视民心民意,制定政策要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和愿 望。从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 “民贵君轻”、荀子的 “君舟民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以天意警告统治者不 要实行暴政),一直到黄宗羲提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儒 家的民本思想一直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对于传统政治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种民本思想与现代国家权力属于人 民的民主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它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

高中历史必修3课文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必修3课文问题解答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7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点)答:“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P92、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有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如法家重农抑商等等。

答: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P113、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正统思想,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分析政治上:汉武帝时期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而儒学适时的提出君权身授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设置

高中历史——课程设置
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 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 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 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 利)
高一 高二
历史 历史
1.实践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 用,提升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能力 2.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 效率最优化 3.培养在历史选择题、简答 题、分析说明题方面的答题 技巧和能力
课程包课时
巩固 同步 拔高 基础 提升 冲刺
个性化学 习时长
总课时
18 14 10
16 16 16
14 18 22
18 18 18
16 14 12 18 18 16 12 14 16 18 18 20 18 12 12 16 22 16 16 16 16 12 12 18 16 16 14 16 16 16 16 16 18 20 20 20 12 10 10 14 16 14 12 14 16 12 12 12 10 10 10
2.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
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下学期 、祖国统一大业)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开创外交新局面)
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级世
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
交的世界格局)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
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
1.实践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 用,提升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能力 2.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 效率最优化 3.培养在历史选择题、简答 题、分析说明题方面的答题 技巧和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每一位学习历史的人都喜欢引用这句话,通过阅读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沧海桑田,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让人知所进退,清醒头脑,所以学好历史对于认识历史趋势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

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另:三纲五常)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

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四、明清之际的儒学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演变

火药、指南针、 进入总结性阶段,
印刷术技术成 出现一批影响较大
熟并外传
的科技巨著
唐诗、宋词、
《诗经》和《楚辞》
元曲成为当时 小说繁荣,绘画、书
分别成为中国古代 秦国以小篆为基础, 主要的文学形 法体现了个性化的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统一全国文字
式,书画、戏曲 时代特点,京剧成
义文学的代表
等艺术进一步 为我国的“国粹”
向平民化、市俗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结构】
中 国
春秋 战国
百 家 争
形成儒墨道法各家 春秋:孔子创立
创立和 发展

鸣 战国:荀孟发展
统 主
西汉 时期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确立正 统地位
流 思 想
宋明 时期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发展新 阶段

李 贽 “异端”思想

明清 顾炎武 经世致用思想 受冲击
• 影响: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的基本精神。
•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 想和道德准则。
•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 基础。
• ③法家思想:其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核心知识】 罢黜百家——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原因:(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 面的需要(汉武帝时期面临许多问题,如王国问题、 民族关系、阶级矛盾激化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 护国家的统一)。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应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 了重要作用。

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

历史(Ⅲ)课程标准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检测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昌模拟)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D.陆九渊的“心学”2.(2012·河南高考模拟)《荀子·大略》有这样的记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表明荀子认为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在于( )A.保民而王B.天下为公C.人民主权D.君权神授3.(2012·南昌模拟)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提到“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对于“教义之浸淫”起关键作用的是( )A.董仲舒创立新儒学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隋炀帝创科举制D.明太祖行八股取士4.(2012·汕头三模)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

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6.(2012·惠州三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经世致用”C.“工商皆本”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8.(2012·汕尾一模)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9.(2012·金华调研)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他们主张的共同点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B.忽视道德的追求C.强调人类的理性D.认为人生而平等10.(2012·潍坊模拟)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 )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C.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11.(2012·广东冲刺模拟)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C.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12.(2012·江门调研)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该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B.《论法的精神》C.《理想国》D.《纯粹理性批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提出,对近现代思想解放起到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

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

——《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二·顾炎武》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

(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

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三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

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陈独秀《敬告青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政治主张和治学理念并予以简要评价。

(8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

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

(6分)(3)材料三中“改弦而更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历史趋势。

(6分)14.(2012·长春模拟)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格拉底还说:“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材料二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四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

该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历史背景?(4分)(2)材料二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据材料二,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有何重要意义。

(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5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分)(5)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出自人的天性”,可判断这是评价孟子的“性善说”。

2.【解析】选A。

材料的大意是:上天创造了人民,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人民,建国列官职、在敬百姓的基础上实行。

这就体现了荀子重视人民、“保民而王”的思想。

3.【解析】选B。

作者认为中国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封建思想作为支撑,这种封建专制思想确立即是在汉代,故选B项。

4.【解析】选C。

材料中描述了唐朝时不断颁布对儒家经典的释文作品,唐玄宗这一做法有利于弘扬儒学,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5.【解析】选D。

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理学思想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所以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

6.【解析】选C。

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

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故当时人们宣传“工商皆本”,以此来反对重农抑商。

当时的时代发展要求是要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

7.【解析】选C。

本题考查明清思想活跃的局面。

从材料的时间信息明清之际可排除A、D两项,此时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虽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他们并未脱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故选择C项。

8.【解析】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中国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理解。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摆脱儒学范畴,是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但并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欧洲的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思想,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