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

专题 05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与发展【母题根源一】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母题题文】公元前 5 世纪从前,希腊圣人主要商讨的是宇宙根源等问题。
后来,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阐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答案】 C【试题分析】联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重申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重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谛,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C 选项切合题意。
A、B、 D 选项与资料没关,清除。
【命题企图】此题考察古希腊圣人商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考察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重视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考察修养】此题考察史料实证、时空看法等学科修养。
考察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获得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切的态度和方法。
【得分技巧】解答此题,应正确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主张的异同智者学派(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都把哲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与人类自己亲密有关的问题上。
同样点都否认神的意志,重申人的价值。
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顶背景雅典政局动乱不峰相伴同对人的认识逗留在感对人的认识已经拥有了理性认识点内容性阶段;主张全部人都的含义;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是同等的,“人是万物求人生真谛,主张“有思想力的依据智慧道德把每一个人明确分工,各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重申在整个自的尺度”;主张推行民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由有知司其职;鼓舞然界中,人类是主政治;主要关注的是识、有道德的少量人治国,反对人们独立理最高等的人与法律的关系过激的民主政治;关怀人的伦理性思虑道德,倡导教化人民,改良人的灵魂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进一步发展了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敬和对思想为理性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动的前驱,以他为代表自由的追求,对启发运动产生了的发展确立使哲学成为一的智者运动被看作西重要影响了基础门独立的学科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母题根源二】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母题题文】图3能够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改革加快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流传宽泛【答案】 A【试题分析】依据图片显示的城市数目可知,15 世纪,欧洲许多地域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这说明当时欧洲文化趋势活跃, A 选项切合题意。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_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三年高考(2019-2021)历史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教师版)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考点三:启蒙运动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无)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2021年广东卷)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
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土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
这反映德国A.理性主义的产生B.人文主义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开始D.浪漫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从宗教主题为主转换到描绘日常场景和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人文主义在德国地区复兴的体现,故选B项;之所以出现材料中这些现象,主要在于此时西欧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而理性主义是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时间不符,排除A项;宗教改革的核心是信仰得救,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时间不符,排除C项;浪漫主义文艺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欧,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021年山东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
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这是因为他们都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人性和生活态度的讴歌和对现世生活享乐的追求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贬低了神的地位和作用,西欧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信仰的力量,二者都在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所以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故选A项;文艺复兴并没有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宗教改革有利于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 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肯定神学的存在,而不是反对其存在,排除C项;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文艺复兴并没有这样的作用,排除D项。
高考历史试题母题题源专练:专题05+古代西方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母题来源一】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3第32题【母题原题】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试题解析】【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命题意图】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本题以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理解。
【考试方向】本题以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中人文精神含义的理解,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查要求,也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依托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
【得分要点】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尤其是“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再联系教材内容,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其余选项可以逐项排除。
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要加强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特别是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
1.(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卷)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
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
这些认识()A.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C.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D.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答案】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2.(2016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卷)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B.智者学派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智者学派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D.智者学派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3.(2016届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精品】近3年(2017,2018,2019)高考全国1卷历史试卷以及答案(pdf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旧唐书?高祖本纪》“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新唐书?高祖本纪》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1.【2019江苏卷】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2.【2019天津卷】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
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
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3.【2019全国卷Ⅱ】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4.【2019全国卷Ⅱ】下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5.【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苏格拉底认为人不可能认识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
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思想()A.蕴含人文主义色彩B.宣扬理性主义精神C.关注人性本身研究D.深受宗教思想束缚6.【2019连云港高三第二次调研】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
这表明卢梭( )A. 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 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 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 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7.【2019邯郸市一模】15世纪,意大利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的游行队伍与俗人一样色彩绚丽,豪华的法衣和铮亮的银圣器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明显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这一现象说明()A. 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导地位B. 教士生活观念受到文艺复兴影响C. 罗马天主教会生活奢侈腐化D. 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8.【2019江西赣州高三摸底】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
三年高考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人文精神起源发展含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开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2022年高考01.〔2022·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 反对奴隶制度B. 主张权利平等C. 抨击贫富差异D. 具有人文精神【答案】D点睛:此题考查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极具现实意义,表达了“现实的问题历史考〞的命题思路,彰显出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此题材料可简化为: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
02.〔河北辛集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忧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 阻碍社会经济的开展B.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 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答案】B【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鼓吹个人主义,无视道德作用,反对智者运动的人显然担忧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对于道德作用,A错误;精神生活的丧失显然不会导致人口的流失,C错误;D夸大了智者学派无视道德的缺点的影响。
03.〔江西省三校高三5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说明苏格拉底主张A. 直接民主B. 代议制民主C. 精英政治D. 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由苏格拉底所说公民大会组成者是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农民、商人、小商贩,而没有其他阶层的人,这可以反映出他强调的是公民大会主要是由非精英人士构成的,这恰恰说明他渴望的不是这样的民主政治,而应该是与之相反的精英政治,应选C;苏格拉底是反对直接民主和贵族政治的,故排除AD;代议制民主不是这个时代的民主制形式,故排除B。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 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
9.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
10. 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答案】A1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
专题13+人文精神起源发展三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

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前几年全国卷1的32小题基本上是考察古代雅典民主或罗马法,2017年的32小题却是考察古希腊人文思想,这似乎也说明命题者在命题方向上力图有所创新突破。
本题难度不大,事实上类似的架构在2016年全国卷1 中也出现过,如2016年全国卷1 的24小题就考察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显然与本题都是考察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角度。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理解如人文主义等概念的内涵,也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回顾或训练。
02.(安徽省安庆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
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
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A. 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C. 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D. 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答案】A【解析】从材料“道德……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可以看出,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普罗泰格拉反对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汇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汇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解析版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是〔〕A. 自由B. 民主C. 科学D. 理性D注意限定信息〝核心〞,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是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自由、民主、科学虽然是启蒙思想的内容,但是不是核心,故ABC三项错误.应选D、此题考查启蒙运动.考查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核心〞和对启蒙思想的指导思想的识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如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社会状况的漫画,画中右边是新教徒,左边是天土教徒,天平右侧托盘中为圣经,左侧为教皇。
该漫画意在〔〕A. 宣扬教皇的崇高地位B. 强调信仰上帝的重要C. 倡导新旧教会的和谐D. 主张社会的公平交易B从漫画中可知,右边重于左边,说明新教徒重于教皇,强调信仰上帝的重要,故B正确;ACD材料未表达,排除.应选B、此题考查宗教改革,路德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不承认教皇和教会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因信称义〔得救〕,教皇和赎罪卷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做中介.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16、17世纪前后兴起的一场基督教社会改革运动,以反对教会的极端统治、宗教教义的异化和教会组织对民众的压迫而闻名,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组织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 构建民权政府B. 批判神权统治C. 鼓吹人性解放D.主张平等自由A此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分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故A项符合题意;BC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项是不同点,但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母题解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解析版)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0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母题来源一】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
蒙田的教育主张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答案】A【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里实际上考察了文艺复兴的思想,这里虽然介绍的是蒙田的教育主张,但实际上是在考察思想解放运动的人文主义色彩。
从材料中“完整的人”人的品质等词可与看出注重对人的塑造以及对人的重视,所以体现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色彩。
故选A。
B项时间不符合,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一个出现在18世纪中后期,故排除。
C描述启蒙运动为17~18世纪,时间不符。
D项,摆脱了一词过于绝对,人文主义思想打击宗教神学,但未脱离宗教,故排除。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题型是“推理、判断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提供了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的教育主张,要求深层次理解人文主义精神。
考生通过“完整的人”和人的品质,联系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从而得出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侧重记忆和理解,记忆相应事件时间和人文主义思想内涵即可做出判断。
【得分技巧】解答“推理、判断”类选择题就是根据已知的若干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将相关的信息加以整合,得出符合所给标准的结论。
解答本题,应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有所掌握。
(1)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前5世纪,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件):考点19西方人文的精神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件):考点19西方人文的精神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2017·全国新课标文综·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说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那么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结合苏格拉底的生活时代即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表达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
【精讲精析】选B。
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应选B项。
2、〔2017·北京文综·T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
【精讲精析】选B。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三年高考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发展(含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0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 反对奴隶制度B. 主张权利平等C. 抨击贫富差别D. 具有人文精神【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极具现实意义,体现了“现实的问题历史考”的命题思路,彰显出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
02.(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 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答案】B【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鼓吹个人主义,忽视道德作用,反对智者运动的人显然担心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对于道德作用,A错误;精神生活的丧失显然不会导致人口的流失,C错误;D夸大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的缺点的影响。
03.(江西省三校高三5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A. 直接民主B. 代议制民主C. 精英政治D. 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由苏格拉底所说公民大会组成者是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农民、商人、小商贩,而没有其他阶层的人,这可以反映出他强调的是公民大会主要是由非精英人士构成的,这恰恰说明他渴望的不是这样的民主政治,而应该是与之相反的精英政治,故选C;苏格拉底是反对直接民主和贵族政治的,故排除AD;代议制民主不是这个时代的民主制形式,故排除B。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Word版含解析

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2019届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高三联考)古希腊神学发达,即使是体育竞技会也被普遍认为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
希腊人为了表明白身的虔诚,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
这表明古希腊A.直接民主政治影响体育竞技B.神学思想中隐含着人文精神C.神学泛滥导致公民体质下降D.体育竞技充满公平正义精神【答案】B【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神学思想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思想特征,故答案为B项。
材料看不出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公民体质下降,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公平正义的精神,排除D项。
3.(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此话意为A.自己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是万物的本原C.行动必须遵循真理D.一切德行都是智慧【答案】D【解析】根据“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可知,材料主旨强调德与知识的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万物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排除A;材料主旨与理念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美德,而不是行为与真理的关系,排除C。
4.(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三模)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汇编】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07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2,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强化君主专制,C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项排除。
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项排除。
2.(2019年天津卷,5,4分)“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
这说明英国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答案】D【解析】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
“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
3.(2019年北京卷,22,4分)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
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B项正确;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2017历史高考分类(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P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P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32.P1[2017·全国卷Ⅰ]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32.B[解析] 本题以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突出了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不能说明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项;根据“诸神……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见希腊神话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结合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等可知,公元前9至前8世纪,古代雅典尚未真正进入民主政治的进程,排除D项。
33.P1[2017·全国卷Ⅱ]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33.A[解析] 本题以佛罗伦萨市政府的公告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
从题干的时间13世纪后半期可以判断,此时的意大利处于文艺复兴的前夕,人文主义并未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教堂的扩建要与众多市民的意志一致,显现出这一时期市民的重要作用,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未出现新教,故D项错误。
故选A项。
3.P1[2017·天津卷]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2019·全国卷Ⅱ·32)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解析】“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即从关注神到关注自然,而智者学派探讨的则是由关注自然到关注人类自身,故C项正确。
神是早期希腊哲学的主题,A项错误。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说明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自然,B项不符合题意。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涉及政治问题,结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政治也是“人”的活动,D项错误。
【答案】C2018年题组(2018·全国卷Ⅰ·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考点】梭伦的思想【解析】材料中梭伦要求人们关注道德要超过关注财富。
关注道德也就是关注人,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
梭伦处于奴隶社会,不可能反对奴隶制度,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出他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权利平等,只是强调了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梭伦主张宁可贫穷也要有道德,说明他不是在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 项。
【答案】D2017年题组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考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 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结合以上得出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2,4分)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解析】结合题干与所学知识,显然这不是反映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材料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见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前几年全国卷Ⅰ的32小题基本上是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或罗马法,2017年的32小题却是考查古希腊人文思想,这似乎也说明命题者在命题方向上力图有所创新突破。
本题难度不大,事实上类似的架构在2016年全国卷Ⅰ中也出现过,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24小题就考查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显然与本题都是考查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角度。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理解如人文主义等概念的内涵,也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回顾或训练。
考点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3,4分)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显示的城市数量可知,15世纪,欧洲不少地区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这说明当时欧洲文化趋向活跃,A选项符合题意。
15世纪的欧洲进行政治变革加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印刷业的发展主要和文化繁荣有关,与市民阶级出现无必然关系,C选项排除。
16世纪初欧洲才进行宗教改革,D选项排除。
2.(2019年天津卷,4,4分)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
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
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在描绘天神宙斯时用一阵“黄金雨”表示,而提香在此基础上用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说明画家在创作时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
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它突出人的中心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显然这不能通过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提香的画作否定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写意为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
3.(2019年江苏卷,15,3分)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文主义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来表述对人性解放和人性尊严的肯定,B选项符合题意。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A选项排除。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C选项排除。
马丁·路德主张灵魂自我救赎,D选项排除。
4.(2019年4月浙江选考,18,2分)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
”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上述言论旨在表达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答案】B【解析】由“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人的主体地位和尊严,有利于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选项符合题意。
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运动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A选项排除。
理性主义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C选项排除。
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5.(2019年海南卷,15,2分)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
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
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
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故本题选C。
这一时期,宗教仍然是绘画的主要题材,排除A项;此时绘画刚开始有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排除B项;D项属于印象派画作的特点,排除。
6.(2019年天津卷,14,节选,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
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
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
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
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
(6分)【答案】(1)特定人群的需要;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
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一些人专门收集消息,编写‘通报’”“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从需要群体、专门从业人员产生、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传播中心方面进行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背景结合所学,从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经济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1.(2018年江苏卷,15,3分)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
这些谚语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答案】C【解析】“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A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
2.(2018年海南卷,15,2分)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
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
这表明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答案】C【解析】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故C项正确;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年天津卷,3,4分)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
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16世纪”“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时,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教会失去原有的权威,因此达尔文的学说虽遭到教会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故B项正确。